第一篇: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许玉宁
内容摘要: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语文双语教学,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拓宽教学手段,同时在营造校园汉语氛围上下功夫。
关键词: 海南 少数民族 语文 双语教学
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基本听不懂汉语,这对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带来诸多的不便。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不利。作为这一地区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听懂和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呢?双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包括对少数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用母语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我所运用的就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用母语辅助的教写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一、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
母语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一地区,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习汉语,掌握和运用汉字,流利地运用普通话和外界交流,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并不是要求他们丢掉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他们冷漠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是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做为教师,首先要懂听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任教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师。学生刚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拼音认字,教师不但要教他们读准拼音和识字,而且要和他们用双语对话、互动沟通,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说话,要求他们用普通话来表达。所以,刚毕业分配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老师,要虚心向当地的老教师求教,或学习当地的比较简单的生活用语,这样有利于和学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学生从中领略到汉语的魅力,更有利于教学。假如教师听不懂学生说什么,学生又不明白教师的语言的话,那么教学活动是无法开展下去的。因此低年级的教师懂听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是有利于进行双语教学的。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
在课堂上,任教中年级的教师可结合这一地区语言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得以锻炼、巩固和提高。
1、听
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明白里面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还要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要能够快速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所听的内容能区分主次,心中要记住所听到的内容。要求多听广播新闻,培养“多听识广”,才能让自己做到言之有物。
2、说
说是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最根本的途经。课堂上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机会,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家庭或周围的人和事,讲故事,等等,使他们的胆量得以锻炼,让他们敢说、能说、巧说。
3、读
多阅读,包括多方面的书籍以及报刊杂志,这样有利于词语积累,扩大知识面,得到多方面的陶冶,拓宽他们对其它民族文化的了解;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够纠正学生音准,纠正方言音,增强语感,使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便于他们在用汉语交流时更好地阐述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
4、写 写是学生学会观察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并把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流露于文字的表达中。通过写作的训练,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在汉语言运用得到检验。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方话—母语的影响,在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还是要继续加强汉语训练,使学生本已掌握的的汉语得以巩固和提高。他们与汉族学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复述课文和作文中表现很明显,他们的表达总是受到本族语言语序的影响,经常在作文中出错,教师要耐心和反复指出,举一反三。千万不要嘲笑他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再通过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来刺激和带动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用普通话表达的天地。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从中领略汉语中的语言美,教师可以借助录音播放及多媒体的介入,用双语互译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普通话表述形式介绍他们读过的作品,或以日记形式来写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灵活多样地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知识基础;要不断地充电,把自己培养成知识渊博的教师;还要做到不准备的课不上,一定要吃透教材,分析好课标,分析好学生,掌握上课流程,备好教案。这样就不会在上课时言之无物,或者不会无的放矢。所以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选折好该课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怎样教,教什么,学生从这堂课获得什么,设计好每一堂课,做到有的放矢。课前几分钟可让学生把握,做什么呢?让学生讲故事或朗诵课文或自选题目进行演讲。这活动也可放在下课前几分钟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演讲,活跃一下,轻松一刻。教师可用风趣的语言灵活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积极和同学合作、和教师互动探究问题。教师不要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机会、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从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与掌握。训练计时阅读、快速阅读,使学生注意思维高度集中,让阅读成为一种快速度,高效率的摄取、筛选、与储存知识信息的过程。读完文章后,不看课本,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回想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这样,课堂就和偕、空间就广阔,学生也大胆地自由舒展,敢用汉语在课堂上发辉、在大家面前表现了,那怕是害羞于说不准,也会乐于表现的。要是教师知识渊博能做到脱“稿”---脱离教案上课的话,学生由内心佩服到肃然起敬,教师倍受尊重。加上教师形象直观的板书,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课堂的四十分钟就轻松愉快地过了。
2、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展现汉语的魅力
好的口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情感。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让你的汉语达到你想要表达的效果,才能够吸引学生听课。教师这个职业,对口才的要求不薄。口才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口才不好,纵有满腹经纶,也表达不出来,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口才。假如语文教师笨嘴拙舌,出口不成“章”,那是很难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口才,并非指那些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夸夸其谈的“口才”。语文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地把汉语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再加上语文老师有创新、有激情、充满生活情趣的话,所造就的语境就会让学生在自觉中努力学习和掌握汉语,喜欢学习语文老师用汉语来表达了。
比如:开学了,刚上初一的学生,他们对同学、老师、学校都陌生。我要他们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几个上来之后,很热闹。但是几乎雷同,介绍自己的姓名就下来了。我稍停了一下,微笑着走上讲台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就象是一篇长的现场脱口作文,学生们睁大了眼,脸上充满激情、高兴地听我的介绍。我讲完了,就要他们轮着上台来。这样,好多过多次的练习,他们放开了,不象前面的同学那样胆小怕说不好而没话说了。在我上完《行道树》时,我向学生提问:你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班上好多学生举手,争着回答问题,争着表现自己的表达能力。
3、文雅大方微笑的老师,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贯通 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是指当传授知识的教师,“为人表”指教师的仪容仪表、衣着、发型、饰品搭配、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等都要起表率的作用。所以“为人师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自己的仪表要端庄、举止谈吐文明大方,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出口伤人,不挖苦讽刺,不歧视差生。教室是神圣的殿堂,在进入教室前,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不把不好的心态和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面带微笑,表现了教师好的心情和自信,学生也感觉教师真诚友善而情绪放松,师生距离拉近。教师的严肃刻板,拒人千里,学生也不敢向老提问而远离老师。在上课时不但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还要用亲切目光和学生交流。在课外,对于学生的问候,教师要以礼相待。教师好的“表”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终生。在社会上,教师也要注意个人形象,得到好的评价,树立社会楷模。教师的内在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所表现出来的气质风范,加上服饰的整洁、文雅、大方,适当的打扮,恰当的手势,好的肢体语言,做到有机统一,呈现给受教育者一个完美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兼备的教师形象。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也乐于和教师交往,乐于用汉语和教师交流。
四、拓宽教学手段
任教低年级的教师,不单单的停流在刻板的教科书上,要拓宽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感知,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强,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刺激记忆和应用。
1、设计好课堂用语,选好教具
教师可以通过卡片,美丽的图画、风趣的语言来设计课堂用语、课堂游戏或讲有趣的幽默的童话故事,朗朗上口的唐诗,或者利用录音机、小黑板,以及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 ppt讲稿,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VCD光盘和多媒体、互联网的运用,课堂表演等等来刺激和引导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每有一点进步,要给予表扬,让他们找到信心,大胆放开地用普通话来说话。
2、作业、作文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的情况,进而及时反馈 作业、作文都是学生平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反映,也是教师跟学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的一个渠道。教师亲切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高兴好些时间,而且又有上进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要吝啬,要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上进信心。好的作业、优秀的作文要在班上表扬,或者读给全班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欣赏。作文利于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作文尽情地运用汉语来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大胆创新。
3、认真听课做笔记,坚持写日记周记
学生做课堂笔记可以稳住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复习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的知识,对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上课不做笔记的同学,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收效很差,甚至颗粒无收,或许想睡觉,影响别的同学。而写日记周记,既可以锻炼个人的意志,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观察与分析生活的能力,记载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又可以积累作文材料,方便日后翻阅,对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有利。比如:田仔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黄春花,刚上初一时,就连造句都不通顺。我要求她写日记,开始只要她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有的交上来就行了。顺着我鼓励性的评语和她的坚持,到了初二,她可以围绕着老师出的题目写出了中等水平的作文来了。这就是写日记周记的好处。
五、在校园里营造全方位汉语氛围
学校要有教学用的挂图、录音机、投影机、光盘播方机、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进入情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楼的楼道里、办公室、教室、阅览室等贴有“请讲普通话”的标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接受到学习汉语的信息,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学习汉语的环境,营造一个学习汉语的氛围。
1、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发挥校园广播在语文双语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1)学校播放中央新闻、诗歌朗诵,或相生、小品、音乐之类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既能了解国家新闻,又能丰富学生生活,同时学生也得到娱乐。这样学生的课余就有了更多的话题了,作文也不会让人看了感觉乏味了。
(2)鼓励学生涌跃投稿,播放学生的作品,比如:学生的优秀作文、学生自编的故事,等等。当学生听到作自己的稿件从校园广播里播出甭说有多高兴了,当别的同学投来先羡慕的目光时,那种成就的满足感和快意充以满怀。偿到成功的甜头,他就会再次努力的。
(3)校园广播要由学生采访、写稿、组稿、主持播音,是个学生才华自我发挥和展示的一个天地。学生通过校园广播抒发情志,能够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便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听广播、播音、采访、写稿,使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学校也通过校园广播直接、及时布置工作、评价工作。
2、语文学习园地的作用
在班级里建好语文学习园地,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向全班公布于学习园地,让学生的作品有多个展示的平台。当他们自己看到自己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里时,心里多高兴老师这样的肯定,于是倍加自信心,同时又激励自己再接再励,不断前进。就象田仔初级中学的黄海霞,她的作文被贴上语文学习园地,放学一回到家里就把这喜讯告诉父母,主动勤快地帮父母忙家完务,就去学习。有时还要父母充当听众听她的作文,分享她的喜悦;或者要父母帮提提意见,显得很得意。自从那个时候起,她非常愿意接近教师,写作文的热情也就更高了,作文的篇数多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在生活中,她的汉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从这一点来看,学习园地也可以培养求知以外的热情和品质。
3、教室里挂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的作用 教室里的醒目位置要挂有名言、警句、谚语、格言,既能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书香的氛围,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又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生又可以积累前辈语言的精华,不断给学生前进的动力。比如:懒惰的学生,他们作业等答案、作文靠抄袭,或者不做不写的态度,所以给他们讲壁上挂着的“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道理;对于不想写日记的同学,请他们看看“两粒种子,一片森林”的格言;不坚持写日记周记的同学给他们看毛泽东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想“不动口”“不动笔”的,告诉他们警句“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内外读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好处;有的学生说上初中了,岁数大了,学不来了,请他们学习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等等。
4、建立开放的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是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够让广大学生从中汲取良好的营养成分,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氛围,使读书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读书蔚然成风。“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比如:现在我教的光坡中学七年级(9)班的邓杰,他阅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在他的作文引用到一些对作文很有价值的材料,使他的作文生辉,别具一格。同时,他向优秀文选学习,在语言表达方面,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很有儿童情趣。这都跟他大量阅读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分不开的。
结语
语文双语教学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教学使用,而高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都可以用汉语和外界交流与沟通。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少采用或者不必要采用双语进行语文教学了,这时可以适当放开或者只用普通话进行语文教学了。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检查是否有新评论
文章评论
第二篇: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小编推荐]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 邓国玉
摘要:九江小学是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管辖下的一个教学点,只办到二年级,离乡政府所在地较远,是个纯瑶族的学校,学生从小就没有接触到普通话。一二年级的基础是否牢靠,关系到以后高年级学习的能力,影响到学生的终生。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九江小学应该采用本民族和普通话同时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因而这个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双语教学 课堂 语言 少数民族 渗透
一、基本情况
玉洪瑶族乡,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岑王老山脚下,凌云县城西北部,位于凌云、田林、乐业三县交界处,全乡总面积33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240个自然屯,6个异地安置场。辖区内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其中瑶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5.6%。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杂聚区,民族成分多,语言杂。很多学生除了本民族语言外都能使用一至两种其他民族方言来交流,但是缺少普通话的普遍运用。而九江小学又是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管辖下的一个教学点,只办到二年级,离乡政府所在地较远,是个纯瑶族的学校,学生从小就没有接触到普通话。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在一二年级基础一定要牢靠,不然以后到高年级学习跟不上,影响到学生的终生。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九江小学应该采用本民族和普通话同时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因而这个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双语教学实施的渗透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学生语言学习环境。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为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都不完全来自课堂,而是来自媒体电视、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做到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双语学校更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学习园地是很多学校都采用的班级文化布置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低年级学生可以每人写一个词在写的同时说出本民族语言和普通话。还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如:民族服饰、居住房子及节日等)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开展情景对话、聊天,也可以利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语言训练、多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用汉语交流的快乐和成功感。在这样的自由、互助互学的环境中,学生会充满热情“不怕说错”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的开口,解决了汉语学习中开口难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总之,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我们要时时为搭起一个学了就用的口语交流平台,营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利用课堂提问及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写多说。
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式的提问方法使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先让学生用本民族语言叙述再用普通话说一次,然后教师也用同样的方式在叙述一遍,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印象,而且还培训了学生的说普通话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外时如在家里鼓励学生在自己看过的故事用本民族语言来叙说给同学们听,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汉语能力也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积累了不少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字、词,句子,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渗透课堂近年来,教学点采用了模式一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即一台电视和一台DVD组成了多媒体课堂。我认为图文并茂方式教学可以在模式一里实现,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事物从感观的认识至视觉的接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双语教学反思
1、双语教师在汉语直授课中,因为不常用汉语和普通话交换使用会产生 “断带”即在教学时用本民族语言解释后,不知道汉语如何解释,造成课堂的尴尬。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也出现说了一半的普通话就说不出来了,改用本民族语言来说出后面的一半,造成了课堂上的笑柄。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对双语教学的质疑。
2.要想搞好”双语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汉语水平要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急需提高。很多学生在课外见到教师只用民族语言来打交呼,不用普通话,平时下课跟教师交流也是不用普通话。因此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时不用普通话,出现了课堂上没有两种语言并存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积累和说写能力。
3、在学生讲故事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在看电视的时候听得懂电视里所讲的意思,也会用本民族语言来叙述,但是用普通话叙述里说不出来;另一种是学生在讲故事时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来讲述,但是不能运用本民族语言来叙述,说不出一句,这样的现象说明学生学习普通话时,不能用两种语言理解意思,这样不利学生学习效果,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未来展望
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要获取以汉语为载体的文献和语音资料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不掌握汉语,就会使少数民族获取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能力降低。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把双语教学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首位,尤其是在小学,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汉语学习的氛围,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两种语言交流、学习的习惯。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到纯汉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各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
第三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模版)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
在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时遇上很大的障碍,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知识,首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首先从掌握普通话入手,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
普通话
口语交际能力
一、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因素
位于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是个一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达乡傈僳族山区的社会和教育情况直接影响着华坪县的发展和繁荣。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不仅反映出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而且还决定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对高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多,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自身的困难,一是经济条件落后;二是文化资源匮乏,教育资源短缺;三是教育教学上没有实现性息技术化,再加上各个村户之间间隔比较远,学校分布在山中。因此,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学的要求,在短期内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教师只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渐次进取,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应该懂得分析傈僳族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以及语言表达特点,从中提出教学中一些有效的的方法,为培养山区人才尽我们的责任。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
1、自尊和自卑并存。傈僳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较强,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在学习中不甘落于人后,为家族争气,为本民族争光,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与别人和睦共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与此同时,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也很容易演变成强烈的自卑感,如学习中遇上发音不准或词语读错后就畏缩不前,来个沉默是金,此情绪又极易传给别人。
2、傈僳族学生喜欢齐答群读,害怕独答,性格较内向。傈僳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常欢聚一堂,边歌边舞。这一风俗在学习中使他们表现为学习中喜欢齐答群读。在这过程中,他们态度认真,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兴致很高。如果遇上老师提问独答,他们就埋下头,眼睛不敢与老师接触了,往往是“茶壶煮饺子”—有语难言,或者来个有语不言。此种情况的发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他们日常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害羞心理。
3、傈僳族学生常借助傈僳族语进行思维,思维方式具体形象。在山区居住的学生,由于交通闭塞,生活和学习环境非常艰苦,缺少五彩缤纷的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影响,学生思想单纯。但是,因为和外面世界接触少,见识少,知识面狭窄。生活中对事物或语言现象的观察缺少应有的训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在语言方面,傈僳族学生在儿童期主要以本族语言为交际工具。稍大些,才慢慢学讲本地的汉语方言,大多数学生是进入学校后才学习普通话。因此,他们的汉语思维相对滞后,形成了一种逆向思维,学习很吃力。
三、教学对策
1、结合实际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掌握普通话
傈僳族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民族,而且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解放前傈僳族的居住方式非常简单,对种植和养殖方法也比较落后,直到现在部分傈僳族仍然保留着落后的生产方式。并且对外界的了解性息条件有限,因此傈僳族的语文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应该是学校教学任务的重点,也是难点。
首先,我们安排具有一定傈僳族语言功底的教师负责学前班及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拼音的拼,写,读。在学校内,让大家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让学生不自觉的将普通话与拼音相结合起来,学校广播也该充分担当普通话教育者的角色,广播在课休时适当播放一些优秀课文或者新闻,创造出一种普通话氛围。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让学生组织演讲比赛,在课余时间组织大家玩一些组词接力小游戏,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然后,走出课堂,体验生活。现在许多教师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学习空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受到地理因素,社会经济等因素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不要说是小学生就连高中生对语言掌握都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少数民族语言只能在本民族地区交流,以后要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尤其遇到外地人,如不能与其交流,必会影响其发展。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必须引导正确说普通话为主,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引导,最后以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走出课堂、体验生活应该说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是非常有利的,现在的课堂,总的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当学生走出课堂后,他们会感到全身心的一种愉悦,会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在这种动机的启示下,他们的交流肯定是活跃的,这种情境下,普通话也就发展了。
其次,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课堂这45分钟的教学是很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所以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余活动来促进口语交际也是确实可行的。在活动中,让学生玩中去学,玩中去发展,在这些愉悦中去获取真知,去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如自编故事,自讲演,自编谜语互回答等各种形式,来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总之,语文教学中只有尽力创设口语交际的交际情境,通过灵活多样,变化万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思维活起来,想象活起来,语言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最后,精选“问答”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问答”即现新课标中的问题教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尽量达到科学、合理,尽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合理的问题提出有些是课前预先设计好的,这些课前预设的问题有时往往脱离课堂实际,理论性色彩太浓,有些问题则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临时提出的,恰恰是这些临时提出的问题更具实际,但是所有问题难度都不应该超过一个标准,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思考后能回答,如果题目太简单,则没有探索性,如果太难,则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不一定要教师提问题,学生间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回答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也互相回答问题,在这互相考问的过程,就是互帮互助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过程。
2、应用教学策略提高普通话水平
鼓励
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如傈僳族,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强烈的自尊心又容易转换为强烈的自卑心,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遇到不知道读音或者发音不准的的字词读错过后就畏缩不言,来一个沉默是金。如果这时遇到老师批评,这种情绪非常容易传染给其他学生。因此在学生阅读训练时,在班上培养一些语感比较好并且普通话标准的学生作为带读生,通过带读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行阅读,学习气氛也活跃起来,对有进步的学生,直至所有学生参与带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再逐步上升为互读互检,教师及时范读,听录音磁带正音,多种方法识记词语等。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多加表扬和鼓励。因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有了自信,他们就能克服学习困难,战胜自卑心理。
讨论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性格内向,害怕独自回答问题,为克服这样的情况,我组织一些一些组词接力小游戏,这对词句的训练非常有效,能让全班参与,鼓励学生学习。对一些课堂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小组产生的不同的意见大家再来讨论,因为大家都参加了讨论,所选的代表底气足,再加教师因势利导,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学习场面。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四、总结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只靠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要靠全社会的参与。我觉得应当在我县发展一些优秀青年、党员和一些热血青年组织成为一支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可以参与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一对一的扶持,并且可以向当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寻求扶持资金,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了解大山外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育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育
摘要: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蓬勃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双语教学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文章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际对如何双语教学进行反洗,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要获取以汉语为载体的文献和语音资料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不掌握汉语,就会使少数民族获取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能力降低。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把双语教学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首位,尤其是在小学,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汉语学习的氛围,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两种语言交流、学习的习惯。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到纯汉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各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1、抓住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从多年来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情绪总是从:非常积极→灰心丧气→厌学→放弃。因此,抓住学生闪光点,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是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的重要因素。做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鼓励,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特别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害怕听不懂或是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难以开口。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使我们的学生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用欣赏的态度告诉孩子:“你能行”、“读错了没关系”。只有在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2、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有效渗透,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儿童的学习都有注意力跨度短、模仿能力强、习惯于经验型学习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
(1)图文并茂,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将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与学生动手、动脑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例如,教学“手”这个字时,先制作出“手”的卡片(图文并茂),让学生观察,然后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手”字(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可以找小助手帮助自己),同时让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跟着老师反复大声读“手”,再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手,把手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通过学生对“手”字意思的理解,老师进一步提问。如:“我们的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啊?”等问题,进一步运用问题加强学生汉语口语的练习。这样学生不但能学会“手”这个字,还通过学习理解“手”这个字的同时,加强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边学单词,边指着相对应的肢体部位,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直观的记忆住字、词的意义。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发出指令,看看谁的反应最灵敏,可以是根据所指部位说出汉语,也可以听到汉语指部位。当然,组织教学的活动设计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最
主要的是无论你教授学生什么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个字、词或知识点意义的基础之上。否则,教师的一切努力就是枉然。
(2)根据学生实际,把本地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开拓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双语教材。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小学双语各学科教材是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做为在双语环境下授课的教师,能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学科内容等自编、自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如,上语文课时,备课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根据学生实际翻译或对译教材,自编出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的课文后,再备教法等。
也许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所编写的教材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过难,学生说很简单句子都会出错,甚至还不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只要学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听起来明白,即使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如果一开始我们就用和汉族同学一样的要求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就会使少数民族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他们越是害怕错误,就越不敢开口,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允许他们犯错。
(3)把汉语言的教学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注重教学内容“量”的尺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要掌握、理解每一学科的知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障碍的问题。也就是只有师生能真正建立沟通,才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每一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的教学,语言的训练。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汉语的对话语言和书面语言水平,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所教学的知识。但是,在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所传授内容过大,超出了学生语言理解的承受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一心二用,效果可想而知。特别是思品、自然、科学等学科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少数民族语言中是没有的,要让学生掌握是相当难的,仅词汇的理解这一
项就让学生难以承受。因此,每一学科的双语教学在每一节新课上教学的内容涉及不能太多,如果在课堂上新知识的量太大,学生便很难牢固地掌握,并且容易混淆。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把很多知识都要求学生记忆,这样做势必会事倍功半,学生因为觉得太难而放弃各学科的学习。
三、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不只是靠识记,更多的是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做为少数民族学生,第一语言的形成并不是靠在书本上学得,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可能不会看书、写字,但他一定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的意义不是只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全校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从学校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学生语言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为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都不完全来自课堂,而是来自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做到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双语学校更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学习园地是很多学校都采用的班级文化布置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习园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低年级学生可以每人写一个词(同时写出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课本的基础知识等;中年级的可以写上一段话,自己的学习感受等;高年级的按学科分类写上常用的生活小知识等。校园内的标识、名人名言可以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同时书写等等。还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如:鼓楼、民族服饰等)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开展情景对话、聊天,也可以利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语言训练、多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用汉语交流的快乐和成功感。在这样的自由、互助互学的环境中,学生会充满热情,“不怕说
错”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大胆的开口,解决了汉语学习中开口难的问题,同时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总之,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我们要时时为搭起一个学了就用的口语交流平台,营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利用广播站,鼓励学生多写多说。
广播站是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堂,学校组建好广播站后,由站长负责管理此项工作,成员每周由学生自愿报名进行选拔。播报的节目,可以是汉语歌曲、儿歌、学生自己写好的作文、学习感受、学习方法、讲故事等等。这样,同学们为了成为广播员,就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认真练习,彩排,加强练习,不但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积累了不少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字、词,句子,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综上所述,汉语是双语环境下师生对话、人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双语教学虽然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过渡阶段,但是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民间文化,还为孩子在将来能更好的学习各种知识,进行尖端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此论述只是个人多年在双语环境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拙见,望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专家,能从所处环境的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并且予以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鉴;黄维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杨浩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3]卢建民;;浅析双语教师的知识及能力结构[J];天津教育;2009年08期
[4]尕旦木草;;浅谈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教师);2009年12期
第五篇:少数民族地区医用基础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探索民族地区医学基础化学如何实施双语教学#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课题——《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从STS教学体系(即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性Society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出发,对医学《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如何与医学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及科研思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医学《基础化学》课程设置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把化学这门学科作为医学学科的一种工具加以应用,从而推动医学专业发展,造就出高素质医学人才,而与其配套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理论课跨学科教学模式,实验课课题式的教学模式。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在这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如何从中文书刊中获取先进的医学发展及应用信息,还应与世界医学技术的发展接轨,及时方便的接收非中文语言的医讯,拓宽学生的视野及学习资源,这就需要应用到世界广泛使用的英语语系作为媒介或工具去了解现行医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能够为医学生很快进入这种角色提供很好的帮助。因此有必要在以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双语教学。然而,由于存在民族自治地区与内陆地区文化性差异,导致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高质量地实施双语教学方式,提高我区学生外语水平,我们在2002、2003级部分学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和学生思想意识的更新
双语教学,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要进行双语教学,教师和学生均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充分理解和意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和接受双语教学。为何要进行双语教学,我们对教师包括学生进行动员和解释,让参与双语教学的主体及客体均从思想深处明白,自中国加入WTO以后,新形式下培养出来的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专业与外语,尤其是外语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即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才可能满足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装的条件之一。与此同时,作为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均为专业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学会及时了解除书本之外的知识信息,而现在一些学科的知识更新及发展速度相当快,要及时地获得国际上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可通过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英语语系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为此,专业型的大学生除了掌握外语教学中必备的普通外语词汇之外,还必须掌握专业英语,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作为一种接受新资讯的手段,及时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或与国外同行交流先进的行业发展信息或知识。在这种背景下,在大学实施双语教学应被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要熟练地运用专业外语获取新信息,单靠外语课堂的有限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教授中实施双语教学,以其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扩大语言学习环境,巩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强化听说读写;二是扩大外语词汇至专业词汇,了解本门专业的科技英语表达方式;三是利用所学专业英语,及时了解本门专业在世界科技中的发展动态,成为资料来源和资料积累的工具。只有在这种思想意识之下,在英语水准不是很高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时,教师和学生才不会产生抵触心理,才能以积极轻松的态度进行双语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二、强化双语教学师资力量
要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教师的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在英语和母语之间能自由思维及切换,以使学生在专业新知识的学习中出现理解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与此同时,面对所教授的学生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合乎语法要求,才能使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得到提高,否则将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而且不适宜实施双语教学。因此,我校将参加外语教学的教师,在外籍教师指导下,进行一个学期以上全脱产口语强化训练,培训包括用英语对专业课进行试讲,直至能上岗为止。另外,任
课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前,必须在全英留学生班的教学中首先完成一章的全英教学任务,与留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学习,然后逐章扩大,以确保每章书的教学质量,经过这一教学过程后,教师的英语教学素质得以大大提高,此时,才真正面对中国学生,以双语教学的形式完成相同内容的教学任务。
三、教材及课件
在双语教学中,离不开外语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原英语版的教学资料使学生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对于许多本来就来源于英语语系的化学理论、原理回复到原来的英语表述的本来面目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直接和更准确,并在这一学习和阅读过程中接受英语的思维模式,对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为此,我们根据我校的基础化学教学大纲及人卫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内容,将原版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从我们的教学需要和目的出发重新编辑了第一版《基础化学》经过二年的使用后,现又重新修订和编辑了第二版本的《基础化学》,同时相配套地在人卫出版社出版了中英双语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已在2001~2002级留学生及2002~2003级的部分中国学生中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参考书方面学校图书馆可提供原版的化学全英教材,学生可随时借阅。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双语教学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利于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点中出现学生理解困难时,及时在英文片及中文片中进行切换,尤其在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或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时,这种切换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可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点描述加以理解。因此,我们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相同的教学内容,均采用一片英文,一片中文的版式,但在讲解过程中,中文幻灯片是否显示给学生,要视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定。在英文多媒体课件中所出现的化学原理、定律、知识点的描述全部采用国外优秀的大学化学教科书上的定义及叙述,并未从中文教学纲要中直接从中文模式中翻译为英文模式,以防止出现中国式英语,对学生是一种误导。
四、教学方式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同步进行
由于基础化学是本科医学生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虽然在进大学前已经进行了至少6-8年的英语学习,并符合大学的入学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一进校,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就可以直接接受双语教学模式。一是学生对学科专业不熟悉,二是学生生源来源于不同地区,必然存在英语水准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还要渡过由中学学生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转型的阶段。因此在基础化学双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我们将双语教学过程分不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中文讲授,中外文课件,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用英语讲述重要的定律及进行简单描述,让学生接触专业词汇,在中文的叙述中,遇到化学名词,直接以英文发音出现。随着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逐渐熟悉,第二阶段教师讲课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英文表达化学原理。第三阶段,大部分课堂教学采用英文叙述,迫使学生用英文对化学理论,化学问题的解决采用英语的思维模式。课堂用语尽量采用原版教材中的英文解释,尊重英语叙述习惯,尽量避免采用中国式英语。这其中,不管是那个阶段,多媒体课件全采用一片英文,一片中文的方式,以方便的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不会因为双语教学而导致跟不上课程。从一开始,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均采用英文进行总结,强迫学生去逐渐接受双语教学这一模式及以英语对学科知识进行思维的方式。
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从一开始就强化双语教学程度。因为在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肢体语言较多,且仪器的使用演示,实验原理的说明均可使用较简单的语言进行叙述,学生所使用的实验教材为中英双语版,较利于学生预习。但对于某些注意事项,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所以需要部分用中文加以充分
说明。
与教学相配套的习题包括段考、期考试题部分内容为英文题目。使学生必须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使学生在学生过程中,逐渐放弃对母语的依赖性,才能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的英文水平有所提高。国外的许多双语教学经验也说明,学生学习越依赖母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母语越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就会越慢,甚至外语水平没有进步。
效果
总之,要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从我校及外校的经验,教学方式、教学过程都应该结合本地区,本校情况及各学科的专业实际特点进行教学。同时严格双语教学的师资条件,考虑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采取部分学生和部分教学内容实行双语教学的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与教学研究中逐渐扩大双语教学的比例。或采用开选修课的方式进行。
目前国内重点院校的许多课程已以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在医学院校方面,也仅只是部分院校对七年制学生实行双语教学。我校目前也在七年学生实施了双语教学,同时在留学生教学中实施全英文教学,在医学本科学生中也部分实施了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是有一定基础了的。由于我区民族地区,以便在民族地区推广应用。
双语教学方面,在留学生中全英《基础化学》教学已实施了两年,在本科生中部分实施双语教学也已进行了一年的实践,基础化学教学的教师已具备一定的双语教学经验;另外邱莉老师化学实验》教材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包含了本课题中的大部分教改内容,并已主编第一版的《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的全英文教材,已在2001~2002级留学生使用;2002完成了中英双语《基础在2002级学生中实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2002已完成了双语教学课件,并在部分中国本科生中试行,2003正在由本课题组的人员重编《基础化学》全英教材第二版,将在2003级留学生及部分医学本科生中试行。在此基础上,将把教学重点放于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上,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编写相关的医学与化学跨学科渗透性教学英文讲义,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和部分内容实施双语教学试点,并逐步增加比例,摸索和总结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或课堂上板书的教学纲要先以英文形式出现,但讲授以中文形式进行,并逐步过渡到以英语进行讲授,并在段考和期考试题中部分以英语形式出题;从而摸索和总结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专业外语水平较大城市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