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时间:2019-05-13 02: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第一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从形式、内容、时间三个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第二课堂 教学 小学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连贯性 针对性

第二课堂教学是就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而言的,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辅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灵活愉快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长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课堂教学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服务与课堂教学,而不是无原则地增加学生的负担。第二课堂教学在小学各科目学习中已经广泛运用,因第二课堂教学主要是技能的培养,利用掌握的技能,服务与课堂教学,因而效果较好,且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其作用不可低估。在这里,我就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现在我区小学语文教学,都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这套系列的教材本身所决定的。因为这套系列教材针对的对象尽限于阿图什市有一定汉语水平的学生,没能兼顾到贫困偏远山区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在加上每课要掌握的字词量太大因受课时的限制,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许多不便,若把许多内容放在第二课堂教学中,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堂教学,在我区双语教学中,许多学校也曾尝试过,但都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随意性较强,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从形式上看,多是以音乐、体育、美术、为主,间或辅之以阅读、写字等从内容上看,也多是以各种乐器、舞蹈、绘画为主,很难形成一种适应我区语文教学需要的教学形式。同时第二课堂教学方式又往往受任课教师的爱好、特长所限,对小范围的语文教学和师生情谊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提高全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成效甚微。我认为,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应有所保障,而在内容上应有连贯性和针对性,不 应使之流于形式。

首先,在形式上为了适应正在实行的汉语水平测试,应以阅读理解为主,使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理解的要领,准确领会文章的内容。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大多经过幼儿园拼音、生字的学习,在小学低段的学习中,仍然把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字词句上。而对于高段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识记的生字外,还要会组三个以上不同的词语、并且把这些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造句,在写作文时能灵活运用词语。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在字词的讲解上必须要逐字挨句而不能蜻蜓点水的选重点的讲解。这样一来,教师对范文的讲解用时甚少。当然,这有教师的主观原因,但也有客观原因,即课文当中生字词语较多,不讲学生难以理解。讲了课时又不够用,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可以将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精读、背诵放在第二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题的形式对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字词的意思及句式的分析等提出问题,用辨析正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可采用课文赏析、小作文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在内容上人教版系列教材虽加强了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交际性原则,但对于我区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针对性和名族性仍显不足,我认为,第二课堂教学,不应只注重为课堂教学服务,还应重视开阔学生视野。

1.应该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这一点,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存在着不足。要知道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也要了解56个民族的先进文化知识,这一点在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会被忽视。因此,第二课堂教学应该弥补这一不足,来增长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如结合课文介绍一下民俗、文学、学术等内容。2.第二课堂教学应从历史方面着手,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为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在课文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一定要一一介绍,但是,历史知识对于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大帮助,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解,以提高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能力。加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让学生牢牢记住“天山轻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3.第二课堂教学应从地理方面着手,使学生不但对自己的祖国,包括对世界都有一个清楚完整的认识。由于篇幅所限,教材内容不太完整,可利用第二课堂将中国的概况及世界地理的概况作一介绍,这样,在教学中,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才不致严重脱节,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再次,在时间上应有保障。现在我区语文教学大都在一周10节左右。如何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呢?我认为,应采用直接教学法,词语教学会占用将近一半的时间,而课文讲解及练习作业又占去一半时间学生接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为人教版课本,从一到六年级每册基本上都有30――23篇课文,8个单元,而每个单元都有5―6篇课文,在加一个语文园地。也就是说,每两天就要完成一课的教学,地段每周10节语文课,高段8节。因为,许多教师迫于时间的压力,花在范文及阅读上的时间很少,使学生感到学习一课主要就是字词,而长此以往,就违背的语言教学听、说、读、写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压缩词语教学的用时,在课堂上做到听、说(朗读),而在课余时间,利用第二课堂来强化读(阅读)写(包括作业)

然后利用课堂检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当然,在合理利用时间的同时,还应注意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和针性、连贯性、使学生不至于对第二课堂教学产生畏惧心理,同时,应注意第二课堂教学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不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阅读促听说,以写作促阅读、再以听、说,读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使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本身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辅助教学形式,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阅读能力的训练,都不能影响课堂教学,否则就会本未倒置,对学生的学习反而不利。

因此,合理安排第二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重视第二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最终掌握汉语这一工具,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模版)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

在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时遇上很大的障碍,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文知识,首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首先从掌握普通话入手,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

普通话

口语交际能力

一、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因素

位于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是个一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达乡傈僳族山区的社会和教育情况直接影响着华坪县的发展和繁荣。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不仅反映出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而且还决定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对高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多,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自身的困难,一是经济条件落后;二是文化资源匮乏,教育资源短缺;三是教育教学上没有实现性息技术化,再加上各个村户之间间隔比较远,学校分布在山中。因此,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学的要求,在短期内是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教师只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渐次进取,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应该懂得分析傈僳族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以及语言表达特点,从中提出教学中一些有效的的方法,为培养山区人才尽我们的责任。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

1、自尊和自卑并存。傈僳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较强,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在学习中不甘落于人后,为家族争气,为本民族争光,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与别人和睦共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与此同时,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也很容易演变成强烈的自卑感,如学习中遇上发音不准或词语读错后就畏缩不前,来个沉默是金,此情绪又极易传给别人。

2、傈僳族学生喜欢齐答群读,害怕独答,性格较内向。傈僳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常欢聚一堂,边歌边舞。这一风俗在学习中使他们表现为学习中喜欢齐答群读。在这过程中,他们态度认真,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兴致很高。如果遇上老师提问独答,他们就埋下头,眼睛不敢与老师接触了,往往是“茶壶煮饺子”—有语难言,或者来个有语不言。此种情况的发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他们日常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害羞心理。

3、傈僳族学生常借助傈僳族语进行思维,思维方式具体形象。在山区居住的学生,由于交通闭塞,生活和学习环境非常艰苦,缺少五彩缤纷的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影响,学生思想单纯。但是,因为和外面世界接触少,见识少,知识面狭窄。生活中对事物或语言现象的观察缺少应有的训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在语言方面,傈僳族学生在儿童期主要以本族语言为交际工具。稍大些,才慢慢学讲本地的汉语方言,大多数学生是进入学校后才学习普通话。因此,他们的汉语思维相对滞后,形成了一种逆向思维,学习很吃力。

三、教学对策

1、结合实际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掌握普通话

傈僳族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民族,而且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解放前傈僳族的居住方式非常简单,对种植和养殖方法也比较落后,直到现在部分傈僳族仍然保留着落后的生产方式。并且对外界的了解性息条件有限,因此傈僳族的语文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应该是学校教学任务的重点,也是难点。

首先,我们安排具有一定傈僳族语言功底的教师负责学前班及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拼音的拼,写,读。在学校内,让大家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让学生不自觉的将普通话与拼音相结合起来,学校广播也该充分担当普通话教育者的角色,广播在课休时适当播放一些优秀课文或者新闻,创造出一种普通话氛围。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让学生组织演讲比赛,在课余时间组织大家玩一些组词接力小游戏,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然后,走出课堂,体验生活。现在许多教师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学习空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受到地理因素,社会经济等因素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不要说是小学生就连高中生对语言掌握都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少数民族语言只能在本民族地区交流,以后要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尤其遇到外地人,如不能与其交流,必会影响其发展。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必须引导正确说普通话为主,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引导,最后以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走出课堂、体验生活应该说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是非常有利的,现在的课堂,总的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当学生走出课堂后,他们会感到全身心的一种愉悦,会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在这种动机的启示下,他们的交流肯定是活跃的,这种情境下,普通话也就发展了。

其次,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课堂这45分钟的教学是很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所以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余活动来促进口语交际也是确实可行的。在活动中,让学生玩中去学,玩中去发展,在这些愉悦中去获取真知,去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如自编故事,自讲演,自编谜语互回答等各种形式,来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总之,语文教学中只有尽力创设口语交际的交际情境,通过灵活多样,变化万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思维活起来,想象活起来,语言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最后,精选“问答”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问答”即现新课标中的问题教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尽量达到科学、合理,尽可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合理的问题提出有些是课前预先设计好的,这些课前预设的问题有时往往脱离课堂实际,理论性色彩太浓,有些问题则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临时提出的,恰恰是这些临时提出的问题更具实际,但是所有问题难度都不应该超过一个标准,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思考后能回答,如果题目太简单,则没有探索性,如果太难,则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不一定要教师提问题,学生间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回答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也互相回答问题,在这互相考问的过程,就是互帮互助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过程。

2、应用教学策略提高普通话水平

鼓励

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如傈僳族,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强烈的自尊心又容易转换为强烈的自卑心,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遇到不知道读音或者发音不准的的字词读错过后就畏缩不言,来一个沉默是金。如果这时遇到老师批评,这种情绪非常容易传染给其他学生。因此在学生阅读训练时,在班上培养一些语感比较好并且普通话标准的学生作为带读生,通过带读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行阅读,学习气氛也活跃起来,对有进步的学生,直至所有学生参与带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再逐步上升为互读互检,教师及时范读,听录音磁带正音,多种方法识记词语等。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多加表扬和鼓励。因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有了自信,他们就能克服学习困难,战胜自卑心理。

讨论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性格内向,害怕独自回答问题,为克服这样的情况,我组织一些一些组词接力小游戏,这对词句的训练非常有效,能让全班参与,鼓励学生学习。对一些课堂上的知识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小组产生的不同的意见大家再来讨论,因为大家都参加了讨论,所选的代表底气足,再加教师因势利导,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学习场面。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四、总结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只靠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要靠全社会的参与。我觉得应当在我县发展一些优秀青年、党员和一些热血青年组织成为一支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可以参与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一对一的扶持,并且可以向当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寻求扶持资金,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了解大山外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

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

作者 :张开国

电话:*** 邮编:674300 工作单位: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烂泥箐民族中学

“教学是指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目的乃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其自身有所发展,让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如今新的教学改革向教师提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的民族众多(有55个少数民族),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少数民族受其长期的历史因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使其的语文能力素养都比较落后(语文素养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我想,在少数民族区域人教的语文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许多学生虽然初中生,但是他们应用语文及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还不及发达城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当然有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很好的),有的还听不懂普通话,更不用说听、说、读、写了,这给我们在少数民族区域里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带来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针对少数民族区域这一特点,我们在少数民族区域任教的老师应怎样开展语文教学,又怎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到“爱屋及乌”,一位成功的教师他最大的特点除了教学方法独道、经验丰富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但又不失威信。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好多教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手)往往最受学生的欢迎,最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常会一发不可收,最终导致课堂纪律大乱,这一现象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工作最大的忌讳。因为他往往会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开展。应怎样做到收放自如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了解当地民族的风俗

人们常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做到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能和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受到民众的欢迎,所开展的工作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本民族传统习惯和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把民俗和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比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七课《安塞腰鼓》,在讲这一课是我们就可以把它和我们少数民族的乐器联系起来最好能在教学中实地演奏一番——可以叫学生演奏也可以教师自己演奏(在傣族地区任教的老师可以吹奏一曲葫芦丝,在彝族地区任教的老师就可以来一曲笛子演奏,当然,也可以叫学生来吹奏)。这样不仅是教学更加生动具体,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具体。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少数民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只是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学得很慢,接受得也很慢,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如果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读读“民俗史”,读读我们所任教地区的“地方志”,那么,要做到入乡随俗是很容易的了,要做到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也就更容易了。要赢得学生尊重的第一步也就做到了,当然,要赢得学生的完全尊重和信任仅此一点是不够的。

2、将心比心,赢得学生的感情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有第一就必定有倒数第一,谁愿意倒数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对于基础有待于提高的学困生我们要多加鼓励,最好把本少数民族的风俗融入到对这部分学困生的开导和引导上来,好多少数民族往往倍加注重自己的“面子”,那么,我们何尝不可以给足他们这个面子呢?对待学困生更应该如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老师看得起他,从而树立起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再者,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迈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时期的学生往往个性十足、争强好胜的心理尤为突出。在这时期我们教师就不应该过多的压制、责骂学生,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使其对你产生反感进而厌学。相反,在这时期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多一点的鼓励、肯定和引导。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转变角色变教授者为合作者、引导者、共同的探讨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再如“安塞腰鼓”中让学生亲自表演从而使之从中领悟到笛子、葫芦丝的柔美悠 扬和安塞腰鼓的雄健有力,气势恢宏。教师就更应该 “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有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只有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合作者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赢得学生的感情,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顺畅、更有效率,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教师作为引路人的作用。当然,要赢得学生的感情光靠这一点是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就好像一个仓库,要想仓库里的东西不被用完我们就得不断地积累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不安于现状,不服老的积极进取精神;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你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是最适合他们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就应该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动向,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对他们的动向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打心眼里佩服你,才会尊重你爱戴你。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赢的学生的感情,才能拉近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能做到和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并最终在师生间产生共鸣,学生也才会明白老师是理解我们的,俗话说:“理解万岁”,也正是这个道理。

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的是我们才会去做,才愿意去做,才会全力以赴的去把它做好。同样,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学,才会感受到轻松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把语文学好。而回归生活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都已经历过或喜、或怒、或哀、或惧等事情,我们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试着用所学的知识把它们表达出来,并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更多的时候它是一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学科。因此,让学生多说是语文学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人要想把一件事情表述的清楚明了那么他首先必须要善于观察还必须善于组织归纳材料。所以,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就在无意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比如八年级语文(人教版)在说明文单元有一课《中国石拱桥》,对于桥我们是不

陌生的,那么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叫学生先用语言来表达出他所看到的桥有何特征、公用、结构造型如何?在以之和课本介绍的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进行比较看看有何异同,这样就可以达到既形象又直观的教学效果,并可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此我要说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情况下条件都比较滞后,不可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再如,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第6课《黄河颂》、第26课《猫》、和第29课布封的《马》,八年级下(人教版)第2课《我的母亲》第11课《敬畏自然》等等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所见到的,所想到的,然后再和文章中作者眼中的同一类事物活人又有何异同。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觉得语文其实就是他们在生活中所发生的、所见到的一切,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不过作家们用文字把它们写在了书本上而已。这也就避免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枯燥无味的氛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其主导性,这也是新课改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要求。只有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了学生学起来才会更加轻松、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他们才能体会到课堂上主人公的地位,更可以拉近师和生之间的距离。

只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的、轻松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才可能发挥出他们的最佳状态,学习的的效率才会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体现,它在我们一生的学习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相信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都有着共同的体会——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表达能力还不及城区小学生的水平,他们在作文时往往是辞不达意、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作文往往是层次不清,叙说紊乱。教师批阅一篇作文就好像在考古一得慢慢推敲其意。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最重要的就是“交流”而作文的宗旨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一篇好的文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的心灵能彼此相通,从而产生共鸣,并最终达到“心心相映”效果。反之,一篇辞不达意、叙说紊乱的文章却会给人带来苦恼,影响人的情感。所以一片作文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素养能力的高低,它也往往体现出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少

数民族地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运用能。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众所周知,写作材料来自生活,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这致使我们的学生对外界的了解较少,再加上业余生活没城区的学生丰富,使学生在写作时没话可说,没材料可写。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有着一个比城区学生更优越的条件——他们对新鲜事往往比城区的学生更加好奇,由此引起的对新鲜事物的观察往往比城区的学生更加细致,这是城区学生所不及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的条件找一些实物鼓励学生多观察,用心去体会,做到心有其物、脑有其画。当然,只去观察使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观察的进行整理、加工(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每天都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出一件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或物有一两句话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表述出来。这一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学生在作文时就有方向可寻,材料可写了写出的文章也就有了条理,层次自然也就分明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较低的阶段,他们的意志内控力较弱,往往情绪性较为突出,观察事物也往往比较粗略,缺乏较为精细的辨别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特点耐心的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1)、从玩中观察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弱,贪玩是这一年龄段说有人的天性,为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口头描述,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用心去观察了,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见到的事物在班上交流比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自信心(初中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自我表现这样做既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让学生玩得开心了,有从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初中生的想象力士丰富的,他们往往会由一件不起眼的事想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上课是会走神的原因所在。我们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多肯定、多加以诱导鼓励就可以使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开发。比如,下雨了、打雷了、天空中出现彩虹了等等,它们就总会引起学生们不经意的去看看,甚至乱想一通。自然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时我们倒不如就地取材,让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所学到的知识把自己所见到的和由此想到的说出来,并要求用上适当的词语和修辞,这样同样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和目的。我们只有尽可能的教会学生把想象力和观察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感知到事物的有形性和有神性,做到胸有成竹。

我们应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程度的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语文的魅力才能使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俊《中小学管理案例教学》北京: 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4年1月

【2】唐建新、《中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3】周军

《教学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

【4】郅庭瑾 《教会学生思维》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5】吴永军 《备课新思维》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6】《宁蒗彝族自治县“两基”资料汇编》 宁蒗县两基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5年9月 【7】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卷上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

与安全携手,让平安点缀幼儿亮丽的生活

——浅谈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

摘要:对幼儿的安全保护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健康的特殊价值所决定的。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这是幼儿园安全工作得以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应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及技能,使幼儿逐步懂得保护自己及他人。课堂上讲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实施安全启蒙教育、结合日常生活渗透安全教育、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进行安全演习,能更好地提高自护能力,获得自我保护的经验等。

关键词:幼儿园

课堂教学

安全教育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然而,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太神秘了,太好奇了,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的安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一日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那么,如何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隐患,是我们幼教工作中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寓教于乐,拓展安全教育知识

幼儿园一直积极倡导“让幼儿健康、快乐、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知识,摒弃以往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安全说教形,应开发一套有效调动孩子学习安全知识积极性的“幼儿安全教育”课程。针对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将安全知识教育巧妙揉合进童谣、游戏、情景演练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中,变静态灌输式教育为动态快乐式教育,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面对安全事件时的冷静和自信。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通过讲述“狼外婆”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幼小心灵中的概念,这样借助于一些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使幼儿认识到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不认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同时,引伸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教育他们不能随意玩尖物;不要把纽扣等小物件塞进耳朵、鼻子里;更不能玩火、玩电……。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设计安全标志,深入了解安全知识,并通过智力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象资料,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让安全教育走上常规教学课堂,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将安全知识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孩子们。

形式多样,强化安全教育氛围

安全教育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和趣味性,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要吸引孩子们的眼球:(1)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形象生动动画演示出现安全问题的过程,孩子能够感知到安全问题的存在,通过教师的提问、讨论,让孩子获取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这样在遇到必须独立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2)让幼儿争当“安全小卫士”。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安全小卫士”,每周选出一名小“安全员”负责检查班级的区角、卧室、教师、厕所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告诉老师并在课堂上提醒每位孩子注意某些地方的安全。针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要指出、纠正。“安全小卫士”既要检查别人,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3)在传授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在班集体内进行一对一组合,将小朋友组成若干个安全互保对子,对子之间进行安全竞赛,以期达到让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相互提醒增强安全意识,督促安全共同进步的目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让孩子在体验快乐中增强了安全意识。

模拟预想话安全,拓宽思路思防护

在日常课堂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就幼儿时期常会发生的一些不安全现象进行讲解,并“预想”出种种不安全现象,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对于孩子想到的处理方法,正确的处理意见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不正确的表达或是不完整的答案,可循循善诱让幼儿感悟一番,并开展讨论,让孩子们从中“取长补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让幼儿在说、听、思考的过程中懂得了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应急演练,随机教育藏课堂

安全知识教育无处不在。课堂集中教育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也应创设幼儿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在各个领域教学活动,提高广大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为了让孩子的知识经验更好的用于实践,老师可以随机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孩子们在随机的考验下,更好的切身体会到出现安全事故该如何处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安全自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课堂教学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更让孩子在玩感悟安全防护知识。安全工作是幼儿工作者的首位,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无论是老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应当不放松安全这根弦,时刻与安全携手,让平安点缀幼儿亮丽的生活。

新余市城北幼儿园

刘新芝

第五篇: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许玉宁

内容摘要: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语文双语教学,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拓宽教学手段,同时在营造校园汉语氛围上下功夫。

关键词: 海南 少数民族 语文 双语教学

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基本听不懂汉语,这对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带来诸多的不便。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不利。作为这一地区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听懂和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呢?双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包括对少数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用母语辅助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我所运用的就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用母语辅助的教写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双语教学。

一、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

母语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一地区,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习汉语,掌握和运用汉字,流利地运用普通话和外界交流,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并不是要求他们丢掉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他们冷漠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是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做为教师,首先要懂听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任教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师。学生刚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拼音认字,教师不但要教他们读准拼音和识字,而且要和他们用双语对话、互动沟通,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说话,要求他们用普通话来表达。所以,刚毕业分配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老师,要虚心向当地的老教师求教,或学习当地的比较简单的生活用语,这样有利于和学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学生从中领略到汉语的魅力,更有利于教学。假如教师听不懂学生说什么,学生又不明白教师的语言的话,那么教学活动是无法开展下去的。因此低年级的教师懂听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是有利于进行双语教学的。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

在课堂上,任教中年级的教师可结合这一地区语言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得以锻炼、巩固和提高。

1、听

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明白里面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还要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要能够快速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所听的内容能区分主次,心中要记住所听到的内容。要求多听广播新闻,培养“多听识广”,才能让自己做到言之有物。

2、说

说是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最根本的途经。课堂上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机会,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家庭或周围的人和事,讲故事,等等,使他们的胆量得以锻炼,让他们敢说、能说、巧说。

3、读

多阅读,包括多方面的书籍以及报刊杂志,这样有利于词语积累,扩大知识面,得到多方面的陶冶,拓宽他们对其它民族文化的了解;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够纠正学生音准,纠正方言音,增强语感,使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便于他们在用汉语交流时更好地阐述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

4、写 写是学生学会观察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并把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流露于文字的表达中。通过写作的训练,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在汉语言运用得到检验。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方话—母语的影响,在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还是要继续加强汉语训练,使学生本已掌握的的汉语得以巩固和提高。他们与汉族学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复述课文和作文中表现很明显,他们的表达总是受到本族语言语序的影响,经常在作文中出错,教师要耐心和反复指出,举一反三。千万不要嘲笑他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再通过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来刺激和带动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用普通话表达的天地。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从中领略汉语中的语言美,教师可以借助录音播放及多媒体的介入,用双语互译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普通话表述形式介绍他们读过的作品,或以日记形式来写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灵活多样地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知识基础;要不断地充电,把自己培养成知识渊博的教师;还要做到不准备的课不上,一定要吃透教材,分析好课标,分析好学生,掌握上课流程,备好教案。这样就不会在上课时言之无物,或者不会无的放矢。所以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选折好该课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怎样教,教什么,学生从这堂课获得什么,设计好每一堂课,做到有的放矢。课前几分钟可让学生把握,做什么呢?让学生讲故事或朗诵课文或自选题目进行演讲。这活动也可放在下课前几分钟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演讲,活跃一下,轻松一刻。教师可用风趣的语言灵活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积极和同学合作、和教师互动探究问题。教师不要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机会、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从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与掌握。训练计时阅读、快速阅读,使学生注意思维高度集中,让阅读成为一种快速度,高效率的摄取、筛选、与储存知识信息的过程。读完文章后,不看课本,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回想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能力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这样,课堂就和偕、空间就广阔,学生也大胆地自由舒展,敢用汉语在课堂上发辉、在大家面前表现了,那怕是害羞于说不准,也会乐于表现的。要是教师知识渊博能做到脱“稿”---脱离教案上课的话,学生由内心佩服到肃然起敬,教师倍受尊重。加上教师形象直观的板书,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课堂的四十分钟就轻松愉快地过了。

2、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展现汉语的魅力

好的口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情感。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让你的汉语达到你想要表达的效果,才能够吸引学生听课。教师这个职业,对口才的要求不薄。口才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口才不好,纵有满腹经纶,也表达不出来,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口才。假如语文教师笨嘴拙舌,出口不成“章”,那是很难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口才,并非指那些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夸夸其谈的“口才”。语文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地把汉语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再加上语文老师有创新、有激情、充满生活情趣的话,所造就的语境就会让学生在自觉中努力学习和掌握汉语,喜欢学习语文老师用汉语来表达了。

比如:开学了,刚上初一的学生,他们对同学、老师、学校都陌生。我要他们上讲台做自我介绍,几个上来之后,很热闹。但是几乎雷同,介绍自己的姓名就下来了。我稍停了一下,微笑着走上讲台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就象是一篇长的现场脱口作文,学生们睁大了眼,脸上充满激情、高兴地听我的介绍。我讲完了,就要他们轮着上台来。这样,好多过多次的练习,他们放开了,不象前面的同学那样胆小怕说不好而没话说了。在我上完《行道树》时,我向学生提问:你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班上好多学生举手,争着回答问题,争着表现自己的表达能力。

3、文雅大方微笑的老师,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贯通 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是指当传授知识的教师,“为人表”指教师的仪容仪表、衣着、发型、饰品搭配、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等都要起表率的作用。所以“为人师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自己的仪表要端庄、举止谈吐文明大方,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出口伤人,不挖苦讽刺,不歧视差生。教室是神圣的殿堂,在进入教室前,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不把不好的心态和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面带微笑,表现了教师好的心情和自信,学生也感觉教师真诚友善而情绪放松,师生距离拉近。教师的严肃刻板,拒人千里,学生也不敢向老提问而远离老师。在上课时不但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还要用亲切目光和学生交流。在课外,对于学生的问候,教师要以礼相待。教师好的“表”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终生。在社会上,教师也要注意个人形象,得到好的评价,树立社会楷模。教师的内在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所表现出来的气质风范,加上服饰的整洁、文雅、大方,适当的打扮,恰当的手势,好的肢体语言,做到有机统一,呈现给受教育者一个完美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兼备的教师形象。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也乐于和教师交往,乐于用汉语和教师交流。

四、拓宽教学手段

任教低年级的教师,不单单的停流在刻板的教科书上,要拓宽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感知,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强,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刺激记忆和应用。

1、设计好课堂用语,选好教具

教师可以通过卡片,美丽的图画、风趣的语言来设计课堂用语、课堂游戏或讲有趣的幽默的童话故事,朗朗上口的唐诗,或者利用录音机、小黑板,以及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 ppt讲稿,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VCD光盘和多媒体、互联网的运用,课堂表演等等来刺激和引导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每有一点进步,要给予表扬,让他们找到信心,大胆放开地用普通话来说话。

2、作业、作文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的情况,进而及时反馈 作业、作文都是学生平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反映,也是教师跟学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的一个渠道。教师亲切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高兴好些时间,而且又有上进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要吝啬,要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上进信心。好的作业、优秀的作文要在班上表扬,或者读给全班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欣赏。作文利于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作文尽情地运用汉语来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大胆创新。

3、认真听课做笔记,坚持写日记周记

学生做课堂笔记可以稳住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复习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的知识,对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上课不做笔记的同学,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收效很差,甚至颗粒无收,或许想睡觉,影响别的同学。而写日记周记,既可以锻炼个人的意志,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观察与分析生活的能力,记载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又可以积累作文材料,方便日后翻阅,对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有利。比如:田仔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黄春花,刚上初一时,就连造句都不通顺。我要求她写日记,开始只要她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有的交上来就行了。顺着我鼓励性的评语和她的坚持,到了初二,她可以围绕着老师出的题目写出了中等水平的作文来了。这就是写日记周记的好处。

五、在校园里营造全方位汉语氛围

学校要有教学用的挂图、录音机、投影机、光盘播方机、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进入情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楼的楼道里、办公室、教室、阅览室等贴有“请讲普通话”的标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接受到学习汉语的信息,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学习汉语的环境,营造一个学习汉语的氛围。

1、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发挥校园广播在语文双语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1)学校播放中央新闻、诗歌朗诵,或相生、小品、音乐之类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既能了解国家新闻,又能丰富学生生活,同时学生也得到娱乐。这样学生的课余就有了更多的话题了,作文也不会让人看了感觉乏味了。

(2)鼓励学生涌跃投稿,播放学生的作品,比如:学生的优秀作文、学生自编的故事,等等。当学生听到作自己的稿件从校园广播里播出甭说有多高兴了,当别的同学投来先羡慕的目光时,那种成就的满足感和快意充以满怀。偿到成功的甜头,他就会再次努力的。

(3)校园广播要由学生采访、写稿、组稿、主持播音,是个学生才华自我发挥和展示的一个天地。学生通过校园广播抒发情志,能够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便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听广播、播音、采访、写稿,使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学校也通过校园广播直接、及时布置工作、评价工作。

2、语文学习园地的作用

在班级里建好语文学习园地,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向全班公布于学习园地,让学生的作品有多个展示的平台。当他们自己看到自己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里时,心里多高兴老师这样的肯定,于是倍加自信心,同时又激励自己再接再励,不断前进。就象田仔初级中学的黄海霞,她的作文被贴上语文学习园地,放学一回到家里就把这喜讯告诉父母,主动勤快地帮父母忙家完务,就去学习。有时还要父母充当听众听她的作文,分享她的喜悦;或者要父母帮提提意见,显得很得意。自从那个时候起,她非常愿意接近教师,写作文的热情也就更高了,作文的篇数多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在生活中,她的汉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从这一点来看,学习园地也可以培养求知以外的热情和品质。

3、教室里挂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的作用 教室里的醒目位置要挂有名言、警句、谚语、格言,既能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书香的氛围,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又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生又可以积累前辈语言的精华,不断给学生前进的动力。比如:懒惰的学生,他们作业等答案、作文靠抄袭,或者不做不写的态度,所以给他们讲壁上挂着的“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道理;对于不想写日记的同学,请他们看看“两粒种子,一片森林”的格言;不坚持写日记周记的同学给他们看毛泽东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想“不动口”“不动笔”的,告诉他们警句“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内外读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好处;有的学生说上初中了,岁数大了,学不来了,请他们学习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等等。

4、建立开放的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是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够让广大学生从中汲取良好的营养成分,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氛围,使读书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读书蔚然成风。“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比如:现在我教的光坡中学七年级(9)班的邓杰,他阅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在他的作文引用到一些对作文很有价值的材料,使他的作文生辉,别具一格。同时,他向优秀文选学习,在语言表达方面,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很有儿童情趣。这都跟他大量阅读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分不开的。

结语

语文双语教学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教学使用,而高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都可以用汉语和外界交流与沟通。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少采用或者不必要采用双语进行语文教学了,这时可以适当放开或者只用普通话进行语文教学了。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检查是否有新评论

文章评论

下载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陈 磊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最必要的,抓住其精华、要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家栋2011年9月28日 20:25浏览:10036评论:63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的运用 榆树市秀水镇治江学校魏 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大宋学校曹玉飞 小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反馈信息,并及时有效地调控教学。通过分层操作,频繁获得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年级语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析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导入情境、设计课文教学情境和设计作文情境是创......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湖南省汉寿县 胡英俊 [摘 要]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