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

时间:2019-05-13 02:0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能够有效通过生动的设计和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一种把数学知识和知识应用有效结合的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改的倡导和要求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基本创设了问题情境,内容新颖并且能够有效引发孩子们学会自我思考,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也有很多的问题情境创设的比较牵强附会,没有承载太多的数学知识,问题情境没有很好的为数学教学服务,导致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了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想进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首先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顺应学生们数学思维的活跃发展方向,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在问题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其掌握的知识、经验,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能够有效地帮助和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构建。原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经常在进行教学改革试验时,把学生们带入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充分利用大自然情境进行加血,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这对于情景教学创设起到了很好的实践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是课堂上的传播知识的课程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虽然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把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重视起来,但是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创设者,自身的很多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做基础,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数学理论辅助,所以教学理论素养主要就是包括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身后的学科知识掌握等,教师只有自身在心理上接受了创设问题情境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去实践它,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2.教师对于现有教材的把握程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学、学习的主要依据,所以把握好教学教学知识点才能有效地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现代课本的数学教学内容设置一般是每一节课都是固定的,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联系学生们身边的实际生活,创设出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可以带着数学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从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则并没有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导致了课程教学的失败,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于教材知识点没有掌握透彻,也没有有效的跟问题情境创设结合起来。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根据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练习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只有用心研究课本教材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创设优质问题情境的教学目的。

3.教师对于学生们是否了解

学生是教学活动针对的对象,所以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符合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一位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之所以能够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主要是因为他了解这个班级的同学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没有掌握什么,生活中有什么作为支撑,已经这个班级的整体学习和治理水平。教师首先需要善于观察,在调查过程中,一位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说:“我们班级的学生基础差,所以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复杂的情景教学,孩子们大部分都听不懂你的讲什么,理解力差,接受能力也慢。所以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先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水平,从生活中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在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内,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另外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根据本地的生活实际情况,从身边实际生活中出发创设能激发起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1.利用认知冲突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不是教师在教学中强加给学生们的,而是需要学生对于自己原来掌握的知识结构产生困惑,所以需要根据学生们的认知特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们在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新的学习知识中产生人至冲突,让学生们产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课堂中留下某些悬念,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容易产生针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的情绪,教学效果自然也就相对提高。2.借助故事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手段的采用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相对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被生动地故事所吸引,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的特点,例如在题目的设置中,可以设置为:唐僧师徒四人取取经,在路上遇见了一片桃园,唐僧吃了两个,孙悟空吃了唐僧的两倍,猪八戒吃了唐僧和孙悟空加起来的总和,请问猪八戒除了几个桃子?带着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们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对于学习也提高了积极参与性。3.利用游戏形式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玩乐的过程当中认识和学习新的知识,还能够指导学生利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在课堂上设置商店购买商品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在其中扮演了购买者和营业员,在进行买卖游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活动参与程度,还能够加深日常中对于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学会数字加减的换算,同时体验到学习新知识的快乐。4.问题情境创设需要结合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感知过程,也是把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动作语言的过程,问题情境创设结合实践活动操作,能够培养孩子们在学习中提出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联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否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创新意识。5.问题情境创设需要联系生活实际

在新课改中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师需要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取,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问题情境创设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和融入。例如在活动中,提出这样的情境:在放学时,小明不小心把同桌小爱的作业拿回了家,但是晚上小爱写作业的时候就需要用,那么小爱怎样才能拿回自己的作业本呢?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进行集体讨论,看看会有多少个观点和方案出现,然后再按类型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知道学生根据各个组织的人员数量进行比较。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积极主动,而且教师在其中需要扮演好引导者、观察者还有参与者的身份。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引发出各种疑问,能够产生更多的疑问,也能激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结语:

问题情境创设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教师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实现学生们的身心全面化发展,为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教师们需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法,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热情,学生们在思考的同时加深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感悟,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自身自信心的建立。问题情境也不是每时每刻需要创设的,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现代数学教育,提高孩子们喜欢学习数学的教学手法,具体的实际应用还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当中继续了解和研究。参考文献:

[1]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7,03:16-18.[2]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6-58.[3]于清华,张文利.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9:143-144.[4]祝艳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12:125.[5]崔玉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张纪中心小学

姚妮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一种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客体支持下学生主体宽松、积极、愉悦的心境,并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实现主体的能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体充分发展的统一。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的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贵在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有疑激思,以疑获知,促使学生很快由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由无意识记转为有意识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消除教师讲得累、学生打瞌睡等弊端,改变了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

2、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铺路石”。通过问题情境,教师对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握更准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更清楚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问题情境,能进一步领会教师的课堂教学意图,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更有效地学习。一个“好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3、创设课堂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经常带着问题积极开动脑筋进行主动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也就得到了不断的培养和加强。这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了基础,以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持之以恒,就会产生良性循环,对教学大有裨益。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对象,时间等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激疑引趣设情境。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设置这种问题,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2、旧中引新设情境。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车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3、步步深入设情境。步步深入设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个个小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的深入学习、理解、掌握新的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环节紧凑。

4、揭示矛盾设情境。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把这些矛盾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

虽然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很多,但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内容要为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目标,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要为提问题而提问,为创情境而创情境,否则就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毫无疑问,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能极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要使课堂问题情境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在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的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不能用现成的方法和套路可以解决,必须经过自行探索,或者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中,创造性的寻求解答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是,必须熟练地驾驭教材,掌握教材的内部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问题时,要先易后难,逐步引导,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梯度分明。在面向全体学生,使班上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度能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

2、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简练、明确而又系统。对某一教学内容来讲,所涉及出来的一整套问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特点、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既而完整配套,又各有侧重,形成层次。这些问题既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又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抓住关键,叙述要简练,使人一听就知道这是问什么。

3、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要尽可能的引入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非常有益的。如果数学教学只提供“思维体操”,不管实际应用,恐怕不合时代要求;同时,又要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处强调实用,造成牵强附会。要尽量做到自然渗透、有机结合。

4、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应引导学生去参与提问。教师设问布疑,学生回答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发动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用于探讨的热烈气氛。

5、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后,还必须做好总结归纳工作。要把大家讨论的意见,加以归纳、分析、总结。教师要明确表态,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表扬那些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激发全体学生都来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挑起矛盾,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单位:小站一小 负责人:赵志新

一、现实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有利于课改在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课堂和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设、动手能力。时代在进步,以前的情境已不能适应如今的孩子了。因此,提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们做次“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收集所要上课的材料,创设相应的情境,然后从学生的上课情况来分析得出适应学生的情境;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满足心理”,设置有奖品的情境环节,吸引学生;在利用故事情境时,教师一定要幽默、风趣点,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还可以利用适当的换座位,通过学生的好奇心来创设情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传统认为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外,还包括其他六种智能。各种智能的发展彼此引发,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能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数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数学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概念界定

(一)对于引入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数学情境”。

(二)“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发展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良性有效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凝结在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的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一)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述评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内研究现状:近1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好多专家学者针对情境创设的定义、策略等方面从理论上阐述的较多,而真正付诸教学情境实践研究的并不多,好多一线教师都在摸索实践教学新途径、新方法,课堂教学逐渐地日趋完善,教师的一言堂局面已经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也基本上被取消。从平时的了解和外出的教研活动中不难看出,教师们正在积极尝试,设计的教学情境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少教师的情境设计规范、合理,贯穿教学始终,的确达到了辅助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认知能力等发展。在国外,有许多的教育专家都提出了情境教学的理论。教育家皮亚杰与维国茨基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使教学活动成为借金额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二)本课题预计研究工作突破

1.通过反思新教材实践效果,找出新教材生活情景教学设计的不足与不成功的地方,并提出优化方案。

2.贴近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四、理论依据

(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进行情境创设的研究是课改的需要。

(二)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心理活动是由“知”和“意”组成的,即分成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种。所谓认知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活动,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情绪、意志,欲念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心理活动二分法。心理学理论中的二分法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建构知识,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建构中的作用。

(四)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对问题情境教学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他们依据当代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心理学论证,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操作方式、原理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五)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然,要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需要教师巧妙的创设情境,学生才能从被动转向主动,才能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情境主义的学习理论 情境主义主张按照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的迁移。

五、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情境设计的数学本质性,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合理性,情境创设如何为数学学习内容服务。

2.情境的创设方法。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方法的研究,即如何在课本中和生活中提炼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3.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对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性的分析,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4.通过情境教学,研究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树立,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5.“教”与“学”的正确评价。

(二)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正确地、有针对性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创设出合理的数学情境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转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进教师的教学,激励学生的学习,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正确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二)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材料或活动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创设,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2.趣味性原则。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3.开放性原则。

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答案不唯一。

4.探究性原则。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作为教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机能。

七、研究措施

(一)课题组成员及任务分工

六、课题组分工情况

赵志新:组长,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对课题研究总体控制,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负责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方淑梅:副组长,主持课题组的日常工作,负责课题组各类会议、研讨、研修课的开展,负责课题组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负责情境创设的合理性研究。岑坤:负责情境创设的分类研究,负责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及素材的收集整理。郭瑞:负责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的作用研究,负责三年级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及素材的收集整理。曲菁菁:负责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负责五年级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及素材的收集整理。尚庆荣:负责四年级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及素材的收集整理。

(二)实施方法

1.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期形成具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同类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以利于在对照中明确自身研究的地位和方向。

3.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本课题的研究纳入学校工作重点,特别加强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

4.课题组定期进行组内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统一协调,以保证学校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5.建立科研档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随时整理,以保证课题取得预定的研究成果。

八、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9月):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课题标准,通过课题论证。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了解各年级段学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积极探索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9月):

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等。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九、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的研究》

2、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研究》的研究报告。

3、课例集锦

(四)结题报告。

成果呈现方式:书面或研究课的形式。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我国初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整个教育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对初等教育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初等教育中最基础打好根基的重要学科。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有效途径,值得重视推崇。教师可以从体验性、情境性、启发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造。由于问题情境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将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境。在关注问题情境的重要优秀价值的同时我们认为需要更加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以及实施性。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并不是随随便便创造出来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一个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应研究有效问题情境的特点,结合多方面各种因素,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问题情境。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数学教学中,最传统的方法是在老师课堂上不断地循环讲授最新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对错误习题纠正和继续在讲授新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的单一性、死循环、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强制被迫接受,教师讲解最新的知识点,通过家庭作业巩固课堂上所讲授新的知识点,然后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灌输教育。一个学期一直都是这种枯燥无味死循环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严重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厌学讨厌数学等思想。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创新,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求学阶段,小学生年纪较小,贪玩本质还是存在身心发展相对不成熟,教师在创造问题上,这就更具困难性,合适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食物分割方法,然后等分。然后让学习可以计算出每一块西瓜占整个西瓜的份量,计算完毕可让学生进行品尝西瓜环节,同时教师还可以增加多媒体显示,向学生展示动态情况,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教师想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应该使用问题情境,通过创造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想状态,创造出适当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小学生的内心心理活动不断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障碍,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是处于引导者。所以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才能使用正确的问题情境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性合作能力可以运用问题情境模式。基本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问题情境大部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创新,提高小组讨论中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

第一,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手机多媒体阅读小学数学教育书籍,查询有关问题情境信息,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创造问题情境的含义、特征和意义,不断完善加强教师的情境意识。第二,学校数学教师探讨: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思想是略微古板,每节课都是按照课时讲授新的知识点或者错题,然而大家聚在一起谈论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情境教学深化到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课堂中,使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每一个班级都要完成全心全意”,不是仅仅在公开课上使用有效情景方式而是每一节课。

(二)选择与生活合适的情景

创造问题情境不是漫天想象的,也不并是说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所教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造情境。在选择创造问题情境的方式时,应考虑许多因素。根据每节课所讲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数学科目所具备的特点就是高度抽象性以及理解困难,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那么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己参与,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了解每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然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实际操作的过程就是双手和大脑同时使用的过程。问题情境就是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手段。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一口气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命内涵,将课堂的氛围尴尬死气沉沉,有的教师努力尽可能的营造情境,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教学内容偏离主题,每节课堂大家在嘻嘻哈哈欢笑中度过,没有掌握重点知识,课堂效率低。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数学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需要将情境创造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将生活与问题结合一起,使学生从自己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做好情境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问题。

(三)有效利用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情境的创造中,互动环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更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在课堂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加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积极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依据情境创造的问题案例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的学习问题情境相符合,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协调,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使数学课堂氛围不再枯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在问题创造情境上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基础数学中创造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是建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的,是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思维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喜爱生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节,享受教学。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沙洋县拾回桥小学

解辉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关键词] 问题情境 创设 概念 意义 原则 方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古人曾明确指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疑问,有疑才有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那些浅显粗俗的表面问题,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那些过于艰深又脱离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的问题,也会阻塞学生思维的绿色通道,扼杀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他们在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增长智慧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有关文献资料,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因此,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魂”,也就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情境是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受。问题情境也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一)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

(三)问题情境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境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①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②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③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④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⑤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教师能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彩球的颜色,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很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认识事物,吸取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标有价格的钢笔、文具盒、玩具飞机、排球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需注意的是,游戏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活动的安排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并富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概率)这一节知识点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引导:“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师:“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2个球,有的袋子里放的2个全是红的或2个全是绿的,有的袋子放的是一个红的和一个绿的。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看是什么颜色,摸好后继续把球放进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做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了,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好方法。

(四)结合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操作实践是手、眼与脑的密切协作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是把外部动作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过程。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质疑,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小芳的作业本带回了家,而小芳急着要用,那么小芳怎样才能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小明送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明送,小芳接。接下来,教师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等问题。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们一起探求知识的奥秘,一同体验数学的价值。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方法与途径也是多样的。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参考文献:

[1] 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J].当代教育科学 2007年18期。[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03期。[3]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年12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范文合集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2-05 15:03:00 ] 作者:王济强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乐平市 周国友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问题的角度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问题就没有......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策略 通过在教学中对创设数学情境问题,可以为学生揭开数学复杂的公示,枯燥的计算的面纱,使学生们发现数学的有趣和美好,发现数学并不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

    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与案例设计 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力求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现实、有趣......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推荐]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摘要: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建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教师围绕数学问题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