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杨雯雯老师报告有感--汤克华
听 “教育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杨雯雯老师《我这样当语文老师》
2017年3月7日,我们利用周二晚上的时间听了一线教育专家杨雯雯的 《我乐当这样的语文老师》讲座,她从不同方面讲述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成”、“学生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个人修养”等等,我感触很深。
首先杨雯雯老师讲述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即接班以后对学生定好的规矩:上课、作业、作业本、阅读、电影课、国学课等,每一项对学生都作了具体的要求。比如:早读巧利用(学生准备语文材料、老师指导等);让生字上墙壁;听写词语比赛;检查语文笔记;单元考试报喜;奖励学生方法多样化。她说:亲爱的同学们,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单单靠老师是万万不行的,你要靠自己!多观察,多思考,勤积累,不知不觉中呀,你的语文素养就会有质的飞跃!你会让自己都吃惊的!加油!老师与你们同在!对学生用心,我想这就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成”:教师工作的最大欣慰就是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没有哪个教师不愿自己学生进步的,这种进步,让老师就有成就感,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教师就会体验到“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所以,杨老师“乐”当这样的语文老师。
第二,上课:以课堂为经线,活动为纬线。比如:板书要有条理;上课要备好课,最好是能自己做好课件;学生的活动很重要(小小发布会、学生演讲、小小推销员、讲故事比赛、认识大自然、辩论赛等)。我想,这是杨老师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杨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杨老师“乐”当这样的语文老师。
第三,说素养,功夫在“诗外”: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自己要读书,才知好不好,好在哪?要让学生有读这本书的欲望;讲解怎样读好一本书:怎样做好读书笔记,给学生创造好的条件和平台。(比如:给学生编写阅读检查卷)这是杨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培养,她做到了: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杨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同时,也锤炼了自己,所以,杨老师“乐”当这样的语文老师。第四,个人修养。杨雯雯老师讲到: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当你把自己心里的阳光一点点注入到学生心灵时,你就是不让学生幸福都难!但前提是你心中一定得有阳光----这活太令人回味。说到“幸福”,杨老师更“乐”当这样的语文老师。
杨老师说话风趣、幽默,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佩服杨老师那敏捷的智慧,豁达的胸怀,敬业的精神。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种:一种是医生,一种是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比医生更危险,因为庸医害的是一个人,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人的一生有三次机会碰到‘贵人’。读书时碰到的好老师就是‘贵人’,工作时碰到的好上司就是‘贵人’,结婚时碰到好伴侣就是‘贵人’。让我们作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吧。杨老师用自身成长经历和丰富的教育案例来讲述了语文教学的智慧与真谛,利用身边的实例向我们讲述了要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这些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听了当晚的报告,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专心、用心、创新、恒心”,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博华小学:汤克华
第二篇:听杨昱婷老师报告有感
听杨昱婷老师报告有感
文登市环山路小学
刘敬德
今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通过听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自身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听了杨昱婷老师的圆融教学。我更是发现原来自己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过听杨老师的课,也发现自己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杨老师的课给人一种非常随和的感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且没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怎么可能教不好学生。在台下听课的老师都发出这样的赞叹,做杨老师的学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一个学生都让老师紧紧的抓住,都在认真的倾听老师的讲课。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那么活泼,那么可爱,那么自信。虽然有很多老师听课,但是孩子们投入课堂非常快。没有紧张,没有拘束,有的只是积极地心态。杨老师的执教不拘一格,她把生字分成了三类,这样学生更容易区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杨老师的课不做作,不刻意去强调一个问题,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给学生的感觉不像在上课,但是也能学到知识。真正做到了无痕教育。但是,我也知道,在这种无痕教育的背后,教师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杨老师的评价语运用的特别恰当。不是直截了当的批评学生而又让学生欣然接受,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跟短处,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多年,但是今天杨老师的课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学到了如何让学生自己去识字。杨老师的识字教学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既能记住字形又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识字生字,没有刻意的把生字拿出来让学生反复记忆。这种识字方法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习运用。
杨老师随后为我们做了圆融教学的专题讲座,怎样把教育做到无痕,让学生欣然接受,做了非常全面系统的介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学习杨老师的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深刻的明白,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没有渊博的知识是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在今后的工作的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三篇: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方里中心小学 唐雯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黄爱华老师是深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年来,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读了黄爱华老师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读了这本专著的心得:
1.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
例如,他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发布亚运会新闻的课前谈话来导入“百分数的认识”,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等,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功底。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 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例的练习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色。黄老师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练习的编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4.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
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完善的智能结构,如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生动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等,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法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仅从教学过程这个方面分析一下黄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的启迪:黄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在教学艺术上,求“实”,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深深地影响着我。教学生先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我坚信我在教学中要向黄老师学习,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黄老师对教学的钻研,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他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学到了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教学观点,也不断促使着我激励着我锤炼精湛的课堂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精彩的教学舞台。黄老师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永恒目标:畅神境界的追求。即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智慧的追求”。其中最令我深思的几句话是:1,让人把话说完吧!(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倾听的方式表现出教育的质,尊重,信任,虚心。倾听中迸出教师的智慧<倾听的核心是思考>)2,求异蕴藏着创新,蕴藏着灵性,而这灵性就是思维创新的火花。3,课堂上的精彩,源于上课之 前的精心。4,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言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此外,黄老师提出了“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满天星辰,没有谁注定满腹经纶,妙趣横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教育的智慧,不断创造教育的智慧,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比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黄老师用尽人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黄老师的课堂犹如师生间对话式的真诚交流。孩子们想说,敢说,而黄老师也给足了孩子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哪怕说错,他也耐心地倾听,甚至爽朗地对答错同学笑,在笑声中传递给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再巧妙地指引,让孩子听得心服口服。黄老师的评价语没有充满激情却充满了真诚,让人得到真实的激励和有用的指导。正是黄老师的“平淡中见神奇”让我们领略了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这种创新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老师们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学生们说:“我们最爱上黄老师的课。”
恩师邱学华鼓励黄老师:课堂趣、活、实,路子是对的。
还有专家评价黄老师的课说: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课堂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听了黄老师的课后评价说:“师生精彩”、“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体现到位”、“特级教师实至名归”。
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作为教师一生所追求的艺术。
第四篇:听老师报告有感
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学习心得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
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像高老师说的,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五篇:唐雯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有感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
方里中心小学唐雯
读黄爱华老师的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有感。黄爱华老师是深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年来,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读了黄爱华老师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读了这本专著的心得:
1.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
例如,他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发布亚运会新闻的课前谈话来导入“百分数的认识”,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等,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功底。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 1
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
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
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例的练习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色。
黄老师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练习的编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
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4.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
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
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
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
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有较
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完善的智能结构,如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生动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等,而且取决于
教师的教学法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仅从教学过程这个方面分析
一下黄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的启迪:黄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
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在教学艺术上,求“实”,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深深地影响着我。教学生先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
教学的基础。我坚信我在教学中要向黄老师学习,热爱自己的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
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黄老师对教学的钻研,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他的教
育教学理念中学到了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教学观点,也不断促
使着我激励着我锤炼精湛的课堂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精
彩的教学舞台。黄老师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永恒目标:畅神境界的追求。
即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智慧的追求”。其中最令
我深思的几句话是:1,让人把话说完吧!(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
育方式,倾听的方式表现出教育的质,尊重,信任,虚心。倾听中迸
出教师的智慧<倾听的核心是思考>)2,求异蕴藏着创新,蕴藏着灵
性,而这灵性就是思维创新的火花。3,课堂上的精彩,源于上课之
前的精心。4,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言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此外,黄老师提出了“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满天星辰,没有谁注
定满腹经纶,妙趣横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教育的智慧,不断
创造教育的智慧,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
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比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黄老师
用尽人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
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黄老师的课堂犹如师生间对话式的真诚交流。孩子们想说,敢说,而黄老师也给足了孩子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哪怕说错,他也耐心地倾
听,甚至爽朗地对答错同学笑,在笑声中传递给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再巧妙地指引,让孩子听得心服口服。黄老师的评价语没有充满激情
却充满了真诚,让人得到真实的激励和有用的指导。正是黄老师的“平
淡中见神奇”让我们领略了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这种创新的课堂正
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老师们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确实
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学生们说:“我们最爱上黄老师的课。”
恩师邱学华鼓励黄老师:课堂趣、活、实,路子是对的。
还有专家评价黄老师的课说: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课堂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听了黄老师的课后评价说:“师生精彩”、“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体现到位”、“特级教师实至名归”。
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作为教师一生所追求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