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幼儿园实施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实施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上虞市托幼中心 马晓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后就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来说,目前的教育活动几乎等同于那种“排排坐分果子”的游戏方式,局限于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单向传授孩子被动参与、整齐划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就是偶尔有游戏活动,也是“游戏儿童”类的教育活动延伸,或是“放羊式”地玩些玩具,把游戏变成闲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把大量的集体教学活动让位于个别化的游戏活动,在农村幼儿园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有一点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做到,那就是尽可能实现教学游戏化。
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根据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状况而提出的,是为了让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承受正规教育带来的强烈压力,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在这类活动中也有游戏般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能自主参与,主动建构,在轻松中达到一定的预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游戏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孩子主动学习过程(不是控制下),是一种教师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的活动,是一种孩子在活动中感到愉悦感到好玩而又是一种教学目标非常清晰的活动。
农村幼儿园要实现教学游戏化,首先必须在观念上进行一些转变:如要把原本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儿童,也就是研究怎么教转变为研究孩子怎么学,怎样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要把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要把现在仅仅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等等。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个策略值得借鉴:
1.教师把教育意图客体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教育目标隐蔽起来,物化在材料中,通过提供材料把外在的教学要求转变为孩子的内在需要。如,在学大班科学活动“平衡”一节中,教师的预设目标非常清楚:感知平衡,探索调节平衡的方法。然而在活动中,教师一改原先农村幼儿教师惯用的教师边实验边讲解的方法,通过提供二个杂技小人来创设游戏情景:杂技小人在表演中摔下来了,怎样让杂技小人稳稳地站起来呢?从而引发孩子的认知冲突,激发孩子探索平衡的内在规律。接着再提供各种材料,如:可弯曲的吸管、塑料瓶盖、胶带、剪刀、牙签、橡皮泥等,引导孩子积极与材料互动:通过调节或添加材料让杂技小人站起来。就这样,让孩子在自主的玩中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又如教分解组成,按一般的教法,教师往往会指着一张图让孩子说:9只鸭子,岸上几只?河里几只?那9可以分成几和几?有一老师则通过让孩子玩保龄球,把孩子分成几组,每组9只保龄球让孩子比赛并进行记录:“我打中了4只,还剩5只。”“呵,我剩下的才1只,我打倒了8只呢!”“你不行,只倒下2只,还剩7只。”可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把分解组成的目标暗涵于提供的保龄球中,让孩子感觉就在玩保龄球,而在玩中轻松愉悦地完成了教学目标。2.教师把原来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生生互动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少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退居成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活动过程的观察者和活动进展的支持者,尽量让教学活动在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中流畅的展开。如在设计大班美术活动“我是小厨师”中,教师事先没有进行怎样做蔬菜拼盘的示范,而是通过先让孩子独立尝试自己做出一盘菜,再展示交流:你们喜欢哪盘菜,为什么?引导生生进行互动。此时,教师从孩子们的作品中、相互交流中及时了解孩子对色彩搭配、造型艺术的原有经验,再根据孩子现有水平作相应调整:若这时孩子中出现好的范例,教师不出示范例;若孩子已关注到了造型或色彩的搭配,则通过生教生的方式帮助提升;若孩子作品中没有这样的经验,则教师再出示成熟的范例通过感知欣赏来引导孩子。最后是再次操作。这个教学活动就在这种有价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前后二次作品形成明显的对比,活动中孩子兴趣也非常大,自始至终每个孩子都非常专注投入。3.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人人参与,多通道参与。曾在一个农村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动物新村里1号至5号房间分别住着谁,那位老师运用了把“语言”变“画”的游戏活动。画面场景是:1号屋前的园地里,种着一大片红萝卜;2号门前有一个养满了鱼的大池塘,门前还挂着一根渔竿;3号屋前屋后种着桃树,桃树上挂满了桃子等等。然后让一位幼儿代小鸽子送请柬,要求是把请柬分别送到1—5号门前,邀请动物新村的小公鸡、小松鼠、小白兔、小猫咪和小猴子一起来过生日。想法新颖,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只让一个幼儿参与活动,而不让每位幼儿都找一找呢?如果这样效果会更好。又如小班的一个艺术活动,老师教孩子画大象,老师一边画大圆,一边告诉幼儿:瞧,草地上有一颗很大很大的豆豆,小蚂蚁看见了,拉呀拉(画上长鼻子),可就是拉不动,请来好朋友,用力的顶呀顶(画上四条腿),推呀推(画上小尾巴),呵,终于把豆豆搬回了家,大家一起吃豆豆啰(画上大耳朵)!咦,怎么变成了大象了。你们也来帮小蚂蚁把豆豆搬回家好么?这时幼儿绘画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他们一边画一边说,在说说画画中因“动作”与“痕迹”的刺激而感到非常的兴奋和愉悦。如果老师说“先画„„再画„„”“照这样画”的讲解方式,势必让幼儿索然寡味。4.在活动中给幼儿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教师提供的材料尽量要丰富并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如为了让孩子感知对应,给孩子很多分开的钥匙和锁,让孩子帮忙:锁店的阿姨不小心把锁和钥匙搞乱了,请你们为每把锁找到钥匙好吗?孩子会发现每把锁上和钥匙上都贴有小卡片,卡片上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实物,有的是动物有的是动物的影子,有的是动物的整体有的是动物的部分,只要对应起来就马上可以找到钥匙。又如:剪纸活动,教师根据孩子不同的能力水平,在准备的材料中有剪直线的、剪斜线的及剪曲线的,然后告诉孩子小鸭滑滑梯是直直的,小狗踢球是斜斜的,小猫回家的路是弯弯的,谁要剪小猫回家的路谁要剪小狗踢球„„。就这样,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选择,尽可能地保证了每个孩子的活动处在最近发展区内。
其实,以上几点都体现了游戏的内在要素: 目标隐蔽,外在的要求尽可能地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意愿活动;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上,是幼儿力所能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等等。只要农村幼儿园教师把握好了这几个要素,相信孩子在教学活动中会学得更轻松也更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游戏化。(选自《绍兴教育》2005年第11期)
第二篇:浅论农村幼儿园游戏教学实施的应对策略
浅论农村幼儿园游戏教学实施的应对策略
王
芳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中心幼儿园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 游戏是幼儿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实行游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措施。把游戏引入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实施幼儿园游戏教学主要应从转变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农村幼儿园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农村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开展游戏活动、回归自然,幼儿游戏乡土化等方面去实施。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游戏教学
实施策略
农村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活动,要从农村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精心设计,确保游戏教学的实效性。游戏是从人性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游戏是一种“心”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正确实施是幼儿永远徜徉在游戏的天堂里的关键因素。
一、转变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
1、农村幼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要着眼于农村生活实际,发挥其聪明才智要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游戏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
首先只有把游戏看做是学习,游戏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教师应真正认识到游戏的价值,克服游戏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比较艰苦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深刻地认识游戏的特征和教育作用,正确地指导幼儿游戏,大力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农村幼儿家长应改变传统幼儿评价观
农村幼儿家长务必应把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区别开来,中小学教育的评价与幼儿教育评价完全不同。幼儿教育的实质本质是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和途径进行,对幼儿的教师评价是以幼儿的身心发育和行为表达紧密相连,而与识字多少、数数多少、背几首唐诗、写几个单次等小学化特征评价无关。因此,农村幼儿家长务必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性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才是对幼儿的高度负责和正确的教育。
二、高度重视农村幼儿园游戏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游戏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幼儿的游戏水平,制约幼儿的发展和教师意图的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游戏的物质环境的创设。具体可以从拓宽游戏空间,利用室内外的空场地开辟活动区,丰富游戏材料。如带幼儿去小溪玩沙、玩水,开拓幼儿的智力;去草地摘花、找虫子等,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去树林捡落叶,用来拼凑物体的平面图像,用落叶构图新颖、奇特,栩栩如生;这种游戏对幼儿的构图能力、动手操作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教师潜心挖掘,细心寻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就会有令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三、农村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开展游戏活动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农村有很多现成的教学材料。幼儿园教师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条件的优势开展多种游戏。例如:将农村常见的玉米、玉米叶、麦干、丝瓜等农作物投放在孩子们看得到且容易取放的地方,首先让孩子熟悉材料,让他们说说可以怎么玩,再放手让孩子们去玩,让他们在自由操作中得到启示。教师可以提示孩子,如:玉米叶子可以做花,可以做玉米娃娃,整个的玉米可以做灯笼;又如麦柴,农民做饭时当柴烧,小朋友可以用来编东西,做成有趣的装饰品,麦管可以用来吸水,我们现在用的吸管雏形就是麦管;麦管还可以用来做成小喇叭,吹出好听的声音。以前丝瓜瓤在洗澡时被我们用来擦背,现在也有类似丝瓜瓤的擦背套;荷叶在生活中的用途就更是数不胜数,现在小朋友用的小兜也是荷叶兜的再加工……教师要
充分利用农村活动场地开展各种体育游戏,还可与幼儿一起自制多种体育玩具,如竹高翘、沙包、大竹圈等进行活动。农村幼儿的游戏教学,只要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因地制宜,加上社会的支持,就能逐步走上正轨化的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本领,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愿望,是时代的需要。
四、回归自然,幼儿游戏乡土化
农村幼儿园应让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应结合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可接受、易理解、对幼儿生活有用的自然知识、技能,构建起农村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的游戏。
游戏内容根据不同的认知对象,可以分为“家里的动物”“身边的植物”“周边的溪流”“身边的山脉”等生活板块。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满足了幼儿好奇、好问、好学和好动的天性,提升了幼儿的经验,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幼儿美好的生命情感。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宽阔的游戏场所和丰富游戏材料。
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走近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养料”,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真正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2]黄世勋.《儿童运动游戏创编与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7.
第三篇: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目录
前言··················································2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2
(一)创设富有游戏性的情境环境····················2
(二)教师游戏化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3
(三)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与支持··········································5
二、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6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6
(二)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6
(三)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6
三、结论·············································6 参考文献··············································6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摘要: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采取的基本形式。游戏是幼儿有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游戏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游戏为主线的计算机游戏,该类游戏既有一般游戏的互动性以及竞争性等特性,还具有在游戏内容以及目标中侧重于教育范畴的突出的教育意义,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热情。建立在游戏化学习社区基础之上的教育游戏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其游戏性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强烈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其游戏化学习社区中学习的自主性和娱乐性为创新教育创造了条件。它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针对问题,笔者对如何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幼儿游戏对幼儿园教学的价值,确保幼儿游戏教学价值全面而充分地实现,真正使游戏与教学达到水乳交融。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化,策略
正文:
一、前言
游戏能寓教于乐,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的游戏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来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其中获得更大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的游戏化,使得幼儿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享受教育,教学的游戏化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表现,是老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活动的具体化。经过多方面的具体操作实践,实现教学的游戏化是完全可行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去享受学习,获得新的成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具体方法。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富有游戏性的情境环境
幼儿园的整个环境是囊括了物理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而幼儿园的游戏性的创设仅仅从一个方面来改善是不够的,而优化就必须从三个方面齐心协力,归为一个整体来是实施。
1、创设富含游戏性的教学物理环境
富含游戏性的幼儿园教学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户内和户外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放置安排以及游戏设备和材料的投放而形成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主要为幼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发展提供一个整体的感知背景,为幼儿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日常活动造成一种具体、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一个适合游戏教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核心就是激起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隐性的教学环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和“wonderful”或“fighting”的叫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青蛙找家、模仿大象走、模仿鸭子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一种复含游戏性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更快的进入状态,从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在愉悦的环境中享受游戏,享受学习。
2、创设健全的、积极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在实施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物理环境的安全、舒适、形式丰富多样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建立一个健全的、积极支持性的制度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且必须贯彻落实到位,制定合理而有效地制度,既是一种对教师基本权利的保证,也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一种规范。除了国家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外,笔者认为幼儿园自身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则,如:教职员工的配备、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教职员工升职制度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带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更好的教学活动。也可制定相关的规定,如集体备课,教师共同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游戏性教学做到更好。
3、创设富含游戏性的人文制度
要非常重视专家的指导作用,专家的指导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幼儿之初就处在一个高起点上,使教师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如,根据需要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市、区专家来园进行指导,请专家针对课题作理论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听课学习,鼓励教师多学习,扬长避短。提升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更好的促进游戏性学习。
要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在游戏活动组织中,要更好的促进教学,使幼儿更好的成长,就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骨干教师要比一般教师先学一步,先实践。如,骨干教师组对于某个游戏活动先开展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尽可能多的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制订相应的策略及备案备案,包括语句的组织以及语气的适宜,使方案尽可能的翔实,准备尽可能充分。在方案制订后,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公开实践活动,听取更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摄影录像,仔细观看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以及幼儿的活动表现,从中分析问题、调整策略。通过骨干教师实践活动的示范展示,使教师在游戏活动组织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教师的进一步向骨干教师学习,为游戏化教学做足了准备,更好的通过游戏来促进教教学活动。
当然要创设富含游戏性的人文环境,只有其具体的操作办法,而缺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是不可行的,也不利于游戏性的教学的操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从而 3 受挫。只有处理好其关系,关注其人文精神的塑造,教师与幼儿之间也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具有了平等地位,可以共同商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周围世界、谋取共同发展的游戏者。这也正是游戏化教学所要追求的游戏精神的本真所在。
(二)教师游戏化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
有关于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一阐述。游戏何谓游戏?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争论几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因而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然而要实施游戏化的教学,势必就要做好教与学这两个阶段,教师教的游戏化,学生学的游戏化,追求二者的游戏化的共同实现。“学”的游戏化是“教”的游戏化的结果,“教”的游戏化是“学”的游戏化的前提条件。显然,“教”的游戏化的过程制约着和导致了“学”的游戏化的结果。实现了“教”的游戏化,那么“学”的游戏化也就水到渠成。“教”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观念、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是势必影响“教”性质,影响教学的效果,制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显然要更好的实施完美的实现整个教学的游戏化,必然是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出发,从根本上实现游戏化的教育。
1、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游戏是在儿童的发展和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儿童从游戏中可以学习到一些生活技能或经验,而我们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技能发展,两者有共通之处,所以两者并不违背,而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我们在日常的幼儿活动中应当注意的。游戏和教学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明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但是,游戏和教学又是有其本质区别的,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与协调幼儿园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研究游戏的理论家们对游戏的界定虽然莫衷一是,但是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还是基本趋同的,那就是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它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情绪情感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因而,游戏更多强调的是“表现”、“过程”和儿童自主的活动。由此,可以从此种状况中游戏既可以从教学中产生,又可以成为教学的生成源。游戏与教学由此而呈现出教学一游戏一教学一游戏的支持式、合作式、推进式的关系。
2、正确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
2.1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为基础,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为支柱,观察幼儿最真实的外在与内在的表现,来指导幼儿的具体行为与活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完成教学,使教学活动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们通常所说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 4 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某次活动(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者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也更好的让幼儿有所收获,乐于去学习,享受其中的过程。
2.2 利用游戏因素,使教学活动游戏化。①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②以“比赛”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运用比赛的方式组织活动,是游戏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运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愉悦的接受新的事物。
(三)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任何一次教育的改革都必须是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新事物的诞生都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同样,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要注定以失败告终。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对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的参考,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互动,家长对幼儿园的参与度等,都会幼儿园成为的制约因素,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就必须要克服家长的阻挠与障碍,争取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才是上策。
1、幼儿园要向家长加强交流,普及游戏知识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不理解家长能够在游戏中去学习、不支持幼儿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幼儿园要推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础活动,首先就应该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为家长提供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相关研究数据和典型的成功案例,免费开办周末家长学校等方式,形象、直观、全面、系统的向家长普及知识,是家长去乐于接受,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2、建立家园互动的平台,形象的展示幼儿的进步 除了向家长普及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家长实实在在的看到幼儿的成果,这就得依赖于一个家园的交流平台。
家园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以是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也可是积极地开发采用“幼儿园网络论坛”“幼儿园教师博客”“QQ群”等方式开展。有利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的有效方式。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定期的向家长展示幼儿的表现,幼儿的进步的展示。让家长更彻底的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更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一同对幼儿的培养。还可以把家长带进课堂,更好的理解游戏化的教学。
三、游戏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首先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对症下药,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二)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 ”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到游戏中,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结语:游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几乎所有人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的游戏活动。“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曾论述道: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生命、思想和心灵全面的内心满足”。“游戏 不仅形成了她的整个未来生活的萌芽,而且也形成了他整个未来生活的核心”。所以在幼儿园,要成为一名“学习者”之前,必须成为一名“游戏者”,由此可见,游戏对于人特别是儿童的发展价值与意义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和关注。本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观察与沉淀,力求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但在过程中,欠缺理论性的思考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但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必定是在未来发展的一个的形态,也会越来越好。让幼儿真正的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参考文献:
[1]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丁海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3]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游戏化教学实施探讨
游戏化教学实施探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①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小学游戏化教学应运而生。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分析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②然而,能否在小学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基于游戏精神视野下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指出,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游戏化教学中应该把这种思想贯穿进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因此游戏教学内容选择至关重要。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要经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小学生的年龄段为6、7岁――
11、12岁之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感知事物主要来自直接观察和亲身接触。而且小学生活拨好动、集中注意时间较短、有较强的好奇心等。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应具备直观性和趣味性。老师应努力设计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回归游戏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游戏内容要“健康向上”。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小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游戏教学应用的原则。
第一、“三适”原则。即适当、适时、适度。适当,就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及教学策略;适时,就是游戏教学要选择好时机;适度,指游戏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第二、游戏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推成出新。才能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游戏充分发挥学习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游戏设计注重学生个性需要。游戏教学设计面向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教师在对游戏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大多考虑的是班级整体效果,这就容易轻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要。因此在游戏教学的设计中,要体现学生个性化需要。第四、增强游戏内容的实效性,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游戏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主动建构,主动体验,主动创造,享受生命的美好。
三、游戏教学应用方式
一是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前,要让学生对游戏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亲自演示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学生还没学习的知识点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游戏介绍从而轻松导入新课,不知不觉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三备”原则。即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游戏教学实施准备。教学之前,教师对课堂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着手进行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游戏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积极灵活的应对游戏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教学课堂之中有着沉着、冷静、有序的教学智慧。三是实施监督,及时反馈。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监督学生的行为,学生也要及时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必要的还要给予学生刺激强化,及时调整课堂的节奏,便于游戏教学安全有效地进行。四是利用游戏检查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准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来检测学习效果。五是利用游戏进行课后练习。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教学平台让学生自愿完成学习任务来巩固学习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游戏教学的科学实施,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现代教学发展趋势的。它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师生互动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人素质。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第五篇:游戏化教学及策略论文: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浅谈
游戏化教学及策略论文: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关于“游戏”与“教学”有许多人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或认为它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其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拟对上述问题作一阐述和归纳。具体叙述了教学、游戏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游戏化教学及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经验。由于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小学化、成人化的教学使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乐,许多孩子未进校门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
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一阐述。1.1 游戏何谓游戏?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争论几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因而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它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是适应幼儿内部的需要而产生的。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活动的需要,有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有操作物体的需要及反复练习的需要。而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和游戏材料。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引人入胜,有些游戏又可以自由活动。所以幼儿乐于从事游戏,并易于在游戏中接受教育。
②游戏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幼儿的游戏具有社会性,是周围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创造新情景。如把“奶瓶”当话筒,小瓶、小碗作乐器等。并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
冰糕棒即可以做注射器又可以做手枪„
③游戏是令幼儿感兴趣的愉快的活动。兴趣性、娱乐性是游戏的又一重要特点。游戏适应幼儿的需要及身心发展水平,因而可使幼儿感到满足和愉快。他们通过操作材料、物品,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快乐。
④游戏具有具体性。幼儿游戏有主题情节,有实物材料,由具体的活动和实际的动作等,游戏的内容形式丰富、灵活多变。这种具体性适合于幼儿的认识和心理活动特征(思维的知觉行动性与具体形象性、兴奋大于控制、心理活动无意性等)。
⑤游戏包含着积极的约束。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对自己的注意力和动作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控制,养成坚持性,在游戏中学习克服困难,尝试解决问题,完成搭建任务等;因此有人说“儿童不是由于自由才进行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变得自由了”。
总之,分析认识理解游戏的概念、特点,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利用游戏作为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和正确有效的指导游戏的前提。
1.2 教学关于教学,我国学者黄人颂是这样定义的:“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的领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上课为基本模式的班级集体或小组的活动,日常生活
中由教师参与和指导的分散、个别的活动以及幼儿自发的学习活动等,它们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学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特点。
①幼儿是通过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感受客观实物,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关系,获取感性经验的。因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和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与环境、物体互相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之一。
②幼儿通过与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通过游戏、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同伴或周围熟悉的人们的语言、表情、声调、技能、举止行为以习得易于理解、力所能及的语言、道德行为、习惯、技能等等。所以给予幼儿良好的榜样、通过正确示范进行学习,是幼儿园教学的又一特点。
③幼儿期语言发展迅速,能较好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学习,但这一时期的语言概括性还很差,思维存在很大的具体性。幼儿通过语言进行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结合,这里所说的是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这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之一。
④幼儿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的新异刺激引起探究和兴
趣,但幼儿的兴趣不持久。因此,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引起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幼儿主动学习,鼓励、支持、参与幼儿自发的探究学习活动。
⑤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注意不稳定、抑制能力差,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和疲劳等特点。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具有启蒙性的知识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
1.3 游戏化教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更不能混为一谈。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与协调幼儿园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恰当地选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游戏化教学”?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在教育实践中有一些什么样的组织策略呢? 2.1 游戏化教学目标的隐藏。
教学与游戏不同,它总是具有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与《纲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幼儿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使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成人化,从而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未进学校大门就产生的厌学情绪。如在美术教学中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常常以“像不像、好不好”去评价孩子的作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儿对绘画失去了兴趣,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呀。而游戏化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将教学目标适当隐藏,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更多游戏般的体验。如:在进行“欢乐的曲线”教学时,我让幼儿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地舞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曲线,并让幼儿根据舞动彩带的情形,记录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曲线。然后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情景:请小朋友帮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接着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曲线形态自由地表现。最后请幼儿把彩带的一头塞在裤腰扮演小鱼,游到
每个“池塘”看一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家”。整个活动的目标都隐藏渗透在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在玩中得到了发展,并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充分体现了游戏化教学的特征。
2.2 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教学环境的核心是激起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隐性的教学环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和“wonderful”的叫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青蛙找家、模仿大象走、模仿鸭子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游戏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3.1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
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
2.3.2 利用游戏因素,使教学活动游戏化。 ①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②以“假想”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
友们则是动物妈妈的好宝宝。另一种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活动中教师以假想一些情节,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如在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以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我们今天要到熊妈妈家做客,但熊妈妈家的路特别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怎么办呢?”进而引出“帮熊妈妈铺一条路”;还有一种是对情境进行假想。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带领幼儿把身边的环境一会儿假想为大海,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又假想为草地,小鸡在草地上游戏。这种假想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③以“做做玩玩”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做各种小实验或手工制品,再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游戏,这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又一策略。这类活动可以在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入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这类活动设计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戏因素,结构上比较松散。
④以“比赛”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以比赛的方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游戏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
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2.3.3 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教学。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人教学,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由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
幼儿常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
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幼儿常常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成策略,适时地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其关键仍然是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寻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学和游戏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2.4 游戏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2.4.1 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2.4.2 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 ”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2.4.3 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游戏与教学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手段,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更不能混为一谈。但它们又彼此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 《幼儿园游戏指导-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实验的的思路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