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寓情感教育于《历史与社会》教学
寓情感教育于《历史与社会》教学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历史与社会课程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对于美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现状,促进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探索科学合理的路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策略
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起,并列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三大目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体现了它应有的地位,这意味着“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以“知识为本”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但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说对这一课程目标实施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一、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观念上片面地重视知识目标而轻视情感目标。目前,不少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片面认识:只重视知识目标而不重视情感目标,把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看成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成绩为教学目的,轻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其次,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素挖掘不深。由于这一目标多是隐性目标,在教材中不如知识、技能目标那么明显,有时挖掘不到。许多历史与社会教师重点关注的是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感情、环境责任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一些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以及与历史与社会科学本身密切相关的思想价值因素,第三,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评价方法缺乏准确性。任何一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都能直接体现在考试中,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则相当缓慢。一直以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测试中难以考查,对情感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很难有合适的、准确的评价方法。虽然《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提供了一些评价方法,如观察法,但是不易操作。
二、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关注人的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教师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对学生始终起者主导作用。因此,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师是关键。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实际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必须要有正确的实施策略,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转变观念,挖掘情感因素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素。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人的发展”转变,强化“情感目标”意识,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要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认真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内容。
例如,通过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教材中,让学生了解世界的人口、人种,培养无偏见地与各国人民进行交流和共同生活的能力和素质;又如对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中“‘八国峰会’国家的人口和GDP”和“一些贫穷国家的人口和GDP”这样的图表,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表述方式(可变成直观的柱状图等),把那些反映国情、反映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组组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树立榜样,渗透情感教育
《易经·上经》中曾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既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同时也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表里如一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在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追求真善美”的教学中,在一学生深情的朗读《背影》片段时,笔者不禁想到了正卧病在床的父亲。那届学生毕业后,给笔者的来信中这样写道:那天,您的眼眶中泛起了泪花,在即将溢出的一刹那,您走到教室后面,不着痕迹地将它抹去了。那一刻,下课常闹翻天的我们在一种无声力量的指挥下,都格外的安静,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其实其他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一切。您没有请一天假,只是医院、学校两头跑,在我们面前还要极力保持平静。您眼角湿润的那一刻,我看到您周身散发着光芒,一种伟大的光芒,您就是这样常常用您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用您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们。
第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情感受特定的情境影响,个体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从另一层面上讲,学生的情感也往往是依附于一定的可以感知的客观情境而存在。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也是教学情感目标达成的必要手段。创设情境,包括师生生动的描述以及实物展示、播放音像资料、提出问题等多种手段,如“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这一内容,教学的情感目标在于通过玄奘西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取回真经及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笔者先以叙事的形式交代玄奘在天竺的佛学交流以及《大唐西域记》的影响,又剪辑部分影视资料,图文和声音交融,让学生体会唐玄奘在取经路上的艰辛,体悟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由此引导学生对于困难和未知领域,要勇于实践,对于认定的目标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期望中的目标。
第四,联系生活,触发真实情感
只有根植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身边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变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刺激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如笔者将《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一课的情感目标设置为: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回顾,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为顺利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通过实际调研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工业文明所带给人类的生活上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再结合资料研究,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工业文明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让学生在体验科技发展的同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样课堂教学,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书本知识“活”起来,不仅达成了教学的情感目标,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正确评价,引导情感态度
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提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有助于历史与社会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历史与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但是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评价的确也是我们教师教学中碰到的一个难点问题。作为教师,评价时应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终身学习的愿望;民主与法制观念等。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对学生终身学习负责,就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努力实践,使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去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唯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不会偏离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改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张卫青等.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4.陈建芳.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5期
5.唐少华.历史与社会学科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
版.2005年第6期(下)
6.诸小华.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
第5期
第二篇: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之困惑
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之困惑
肖远旭—湖北长阳麻池中学443511
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早已形成共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时下不少中学生的文明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每门学科各有特色、千秋,但我认为历史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今天,我们听了湖北省教育厅举行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推进会,更激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我们看现今的历史教育,会感到有几丝悲怜,且不论历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看看学生对待历史科的态度,可见一斑。应当说,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但在社会大背景下,有兴趣并不意味着重视。中学历史课的突出特点是先打好基础,积累知识,注重理性思考,但许多学生却只带这耳朵,喜欢听轻松的轶闻趣事,不爱思考问题。这种幼稚病制约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么迎合学生口味,要么坚守原则而让学生冷落历史课。路在哪里?教学上困难重重,不少学生没把历史课当回事,教师勉为其难。如今学生的心态、价值观等都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而改变并复杂化了,这也给历史教师落实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点目标带来了麻烦。有同行痛心地说过:曾经让我们悲愤的《南京大屠杀》剧情,在放映给学生看时,却引来了阵阵笑声!价值观的颠覆,严重扭曲了某些学生的心灵,而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却无法引起其共鸣。当然,以上种种矛盾与困惑,也对我们如何反思教育 的价值与意义提高了有意的启示,那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把目光从仅仅盯着课本移向学生,走入学生心灵,要教书,更要育人。说道育人,我想起了钱学森生前对温总理提的称为“钱学森之问”之问题,说明育人是前提。即人才人才,成人成材,成人在前。
我想,我们的历史教育长期以来最失败的地方,恰恰是脱离了生活实际。现就一些实际问题谈一谈:
一忌照本宣科,我们备课时,易忽略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了解,不知道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看待历史的,也就是说历史课堂教学远离了学生个人生活,既缺乏针对性,也缺乏生活味儿。所以,我们应该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而不是纯粹的说教。
目前历史教学中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探讨不深;客观上应试教育影响、课时限制等因素,德育渗透存在一些难点。
二是在学生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偏向,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与考试有关的科目,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就会有美好的前途。为此他们往往片面追求高分,轻视思想品德的修养,在学习趋向上存有较明显的“功利性”。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思想狭隘,精神空虚,一旦遇到挫折便会意志消沉,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应立足历史学科阵地,让学生明白史学是爱国心之源泉,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可以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习了近代史上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分析中国落后的深刻历史根源。可事实上,不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 民族虚无主义,与其辩驳,他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三,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属90年后,家庭条件优裕,从小受到父母及家人的呵护,以致形成了任性、固执、偏激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缺乏爱心,缺少责任感和社会公共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以历史名人的高贵品质激励学生,以一个个感人故事汇成一股巨流,撞击学生的心灵:以中华民族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教育学生。而不少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丑恶现象对学生的影响,造成了学生的迷惑和思想的混乱。历史传统文化的教学潜入方式受到了的冲击。
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学习上怕苦畏难的思想,甚至产生逃避的思想,从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于是乎,便可以发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知识和文化,为了追求真知有着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古人为榜样,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
第五 “因材施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创造出来的教育方法,目前,在农村社会中,家庭、学校、社会比较普遍的认定一个理,读书就是为考大学,要不然就让小孩认得两个字就行了,没有过高要求。再则家长较多的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很困难,倒不如节省这几年时间出去做生意多赚些钱,这种极端的理论,确实能使很多农村中学把一批又一批“尖子生”送进高中、大学的殿堂,但剩下的人,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所谓“差生”怎么办?难道仅会认识男女厕所就能指望他们融入我们未来的社会吗?“读书无用论”冲击着我们的学生,农村中的历史教学也遭到了严峻的考验。
在近五年的历史教学中,我一路探询,思索,有很多困惑。作过很多的尝试,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多开展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解决由知到行的转化。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应开辟广阔的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和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举办历史故事会、辩论会,编演历史剧,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和纪念展览等活动,发挥自我教育的机制、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从而实现德育目标、优化德育渗透。用多种方式生动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给学生以“鉴古知今”的启迪。我期望给课堂教学提供由历史认识社会生活的依据。
总之,寓德育于历史之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历史内容能解决的。贵在坚持,时逢春风化雨,“课外访万家”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了底层,通过与学生,家长零距离的接触,也让学生明白了家史、苏区史、校史这些概念,让他们走进生活历史,为老师解决困惑减少前进中的心力,也就自然提高了教育绩效。
任重道远,吾要努力探索,以期更好的解决疑惑,提升职业水准及专业能力,为新时期的教育作出贡献。
通联;湖北长阳麻池中学;电话:***;邮编:443511
第三篇:寓爱国于教学
教学日记
寓爱国教学于教学
【教学片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了,它记叙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小时候的一件事。
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后,一直沉思着,上修身课时,校长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轮到周恩来时,他大声的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后大为满意。
针对这部分,我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有许多鸟蛋,有一天,巢掉到树下了,请问,蛋怎样了?生纷纷回答:碎了。是啊,我说:我们的国家就好比鸟巢,我们就好比鸟蛋,国家有危难,我们也会遭到不幸。接着,我还例举了南京大屠杀事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而读书?在课堂上同学群情沸腾,纷纷发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接着,我又针对课后题,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观察周恩来的手记,读诗句,体会他的伟大理想。师:后来实践证明,这是他长期以来树立的目标,离开学校时,他曾经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过:“愿相聚在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日。”之后,他以崇高的品格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指导感情朗读诗句。)
最后总结: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况且没有解放前的生活是十分困难的,周总理能在那样的环境里树立那么远大的目标,是很让人佩服,而我们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小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沿着这位伟人的足迹走下去,做一个现代化的四有新人,那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日就不会远了。
请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不会白费,请相信为理想而奋斗是不会有错的,请相信到了明天将会有太阳升起,请相信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
同学们,让我们对未来美好的前景充满信心吧!
【感想】:
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我觉得应当在教学中渗透。今天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对于当时的旧社会的黑暗及旧中国人民遭受的磨难,以及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以上的小片段我觉得在教学中起到一点培养爱国主义和振兴中华等意识的作用。
第四篇:寓生命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生命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
郭无忌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就发生了4起年轻女大学生遭遇劫持、绑架、失踪甚至被谋杀的悲剧;校园伤害现象呈低龄化趋势,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因为家庭、情感、身心健康、考试排名、人际交往等各种原因采取极端方式轻易地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世界上每分钟有1点5人自杀,全球每年自杀者80万人。生命安全教育已经不可小觑,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长期坚守在教育前沿阵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身体发肤取之父母,不敢损毁,孝之始也。让学生珍视生命、呵护生命,敬重生命。
一、让生命关注充斥语文课堂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得天独厚的,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珍视生命,爱护生命,人生在世,生命第一,别的都是第二,为任何东西舍命都是划不来的。
我们今天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宝贵的人文精髓,阅读不是简单的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应该读出该时代的人所需要的一种特质,否则阅读就真的失去了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顾全作品本身的大环境,兼顾主人公依赖的那一块土壤。很多老师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分析到了屈原投江自杀的原因,都是讲解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殊不知,这样的结论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忽视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忽视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诚然,屈原在当时确实不可能作出大胆的如仕往秦国,苟且偷生这样的反抗楚国朝廷的举动,当时沉江自杀绝不是做好的选择,应该好好活下去,用另一种方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得不是很好,但是活着就有机会。另外,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可以进行时光穿越,设想假如屈原生活在现代社会,他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一假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然就把问题顺理成章的引导到生命教育上来,语文课堂生命关注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弘扬真善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重新审视。周国平认为“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学校就应当有四种教育,即“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就是要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自杀在中国文化圈里是比较常见的,王国维、老舍、傅雷、顾城、海子、三毛都是自杀而离世,在中国文学作品里更多。鸳鸯、鸣凤、刘兰芝、焦仲卿杜十娘,而读者对这些自杀者却持褒扬的态度,认为这些美丽又可爱的灵魂死得有价值,我们语文教师也在课堂上津津乐道,给学生灌输这种认知。
笔者认为,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记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一个没有丝毫怜悯之心,不尊重生命的人是不可能有着健康全面的人格的,这种价值观绝对不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美好的。面对美好的生命,我们不能漠视,更多的是要懂得尊重和珍惜,只有珍惜生命的美丽,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不能假设,更不可重新再来。离开了生命,谈何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弘扬真善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肯定他们不向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品质,但是对他们的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权,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父母和上天给予他们的宝贵的生命,那就是懦弱的具体表现,不值得称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柳宗元和苏轼,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在被贬永州后漫漫游,毫无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与精神,到了西山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使读者看到积极地人生态度;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游于《赤壁赋》,希望一个人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该适应现实,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的苏轼。这种乐观旷达,有生机和情趣生活态度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价值么!
三、追寻语文教材的生命因子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典范,追寻语文文本中的积极乐观的生命因子,让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承受磨难,乐观旷达,坚定刚毅等积极地人生观成为学生毕生追寻的价值理念,让语文课堂成为弘扬生命价值的主阵地。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取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唱响生命主旋律的好材料。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追寻其中的积极因子,使语文课堂成为最好的生命教育主阵地。《我与地坛》散发着史铁生面对残酷的人生而坚强执著的生命;《太史公自序》告诉我们即使人生遭遇致命打击也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课外阅读材料也当仁不让地包含了丰富的生命关怀的因子:《老人与海》透露出生命是一种寻觅,一种抗争,一种追求;《爱的教育》孕育出生命是全身心的关爱和付出;《复活》呼吁生命的尊严和独立;《呐喊》、《女神》昭示着生命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面对着这些承载生命因子的优秀作品,语文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重与敬畏,如此这般,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的承受力越来越弱,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面临残酷的现实,在如此沉重的背景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这样的生命提醒:“只要有生命,就有一切希望!”生命不可重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行动就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些生命教育,让语文课堂多一点珍爱生命、敬重生命的教学情节,让娇艳的生命之花在语文课堂傲然绽放!
第五篇: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社会》学科教学中
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社会》学科教学中
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小学
胡莉英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也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订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方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都取消地理课、历史课,开设社会课。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小学社会教材中,认识周围社会的内容有54课时,认识祖国的有82课时,认识世界的有28课时。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生根、萌芽,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寓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它要求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从而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四册教材涉及的大量古今中国社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事物、评价人物的好教材,这也正是社会学科“认识祖国”的特殊功能之一。例如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秦始皇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影视感知马上回答:“是个暴君”。确实,秦始皇焚书坑儒、蛮横专权、草菅人命,是其罪恶的一面。但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候割据混战的局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各族人民愿望的。在统一后的10余年中,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任何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以一己之见,感情用事的方法褒贬历史人物是不科学的。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一分为二地去分析、评价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基石,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肯定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五册教材选编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介绍了我国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列举了闻名世界的中华名胜古迹,是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好教材。如《青藏高原》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高原特有的高寒环境,了解其对藏胞为主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藏高原上交通面貌的变化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世界是按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人要适应环境来生存,并对环境加以利用、改造。又如《泰山和黄山》一课,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泰山是一座自然名山,文化名山,融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知道黄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环境,也要让学生知道泰山和黄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我们首先是认识它、适应它,其次可去建设它、美化它。
通过以上的教学,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深入认识物质世界的意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四册教材中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和第六册教材中《我国与世界的交往》等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主要取决于自身原有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生产关系的机制作用以及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等因素,而不能单靠外援。但是“闭关锁国”,关着门搞建设也是搞不好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忽视外因是不可能把经济建设搞好的。我们党一贯遵循和强调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的。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如第二册教材安排了生活与工业、生活与交通运输、生活与通信、生活与储蓄、保险、节日民俗五大部分内容。其中讲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通信的发展、节日民俗的由来及移风易俗,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我们既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举成功的,而是由平时为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做好每一细小工作的量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又要树立革命的理想,在思想上和学习上,要把握时机,敢于突破,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这种内在的否定力量,促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表现出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程。教材中讲到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等,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感染,让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并准备走曲折的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四、寓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于社会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和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例如:培养学生儿童时期人际关系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学习;知道怎样买东西,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学习。
小学社会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许多课的后面都安排了“活动”项目,例如:“我们的学校”一课的课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一下家庭附近有多少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农业的发展”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农村学生“了解本村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的情况”,让城市学生“收集反映农业和农村新面貌的图片、资料张贴地教室的墙报栏内”;“交通运输业”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调查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交通工具和固定设施”;“参加储蓄”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信用社进行一次存款或取款的实践活动”等等。除课后活动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活动课”。例如“居家安全”、“参观调查工厂”、“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调查家庭和家乡的变化情况”、“举办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片展”、“参观家乡附近的旅游点”等。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把社会常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统一,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机地渗透于社会堂课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社会学科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思想。二是正确认识小学社会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和育人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三是深刻理解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标,以及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教材的内容体系,以便更好地驾驶教材和组织教材,按照目标要求准确地传授社会知识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四是提高小学社会课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熟练地组织教学、科学的施教和正确的指导,并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增强小学社会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并对当今社会各方面问题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不仅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足以胜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实际事务。
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是贯穿于社会教学的一根主线,是“神”。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