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意见(精)
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田本娜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针对阅读教学的“虚效”而提出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正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如何?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实行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如果说教学效果很好,恐怕还不切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意,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的毕业考试分数很高,但分数里是否有“效”?不能不承认,当前学生的高分低能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打不好,对于我**语教学综合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将构成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来说,小学毕业生应该掌握 3000 个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教科书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质;顺能够写出四百字左右的、简单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
从小学各年级来说,应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课文的学习来说,应完成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怎样实现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理论、教科书、教师、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我想主要从教学上谈点看法和意见。
1.认清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 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仍坚持 20 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的提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曾提出五项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2)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思维水平及学习习惯的全面进步。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
上教学获得实效。
现在有的研究者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阅读课的本质。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学会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明确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显现展示语言的 魅力。
2.阅读教学要体现课文这一文 本要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之后,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依据课文这一文本要素进行教学。
凡是选为课文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语言规范、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积累;第二,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写法,鲁迅先生曾说:“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与思想情感。
针对这三点:关注课文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第一,使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
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使学生学习课文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写作。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如何构思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课文的写法。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特征,也就是每个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形成的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断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够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能够在思想上有所领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能够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词发”,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3.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阅读课要将课时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
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情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事实,写心得,写真情。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句子;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片段,写日记;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训练,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至六年级把习作放在重要地位,由片段训练到篇章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平时应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要有 10 分钟的练笔时间。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领悟等;阅读欣赏———可以采取朗读的形式;巩固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说和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如果平时的“小练笔”
抓得紧,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年级以后,主要提高欣赏能力,重点训练默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读出心得体会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读书、作文。
4.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格修养。
首先,人格修养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专业。其次,人格修养体现在道德规范上,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再次,人格修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教师要真挚、诚实、笃信。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正人先正己”。(2)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能背下几十篇名篇,能给学生写出范文,具有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对青年语文教
师的基本要求。二是语文教学中传统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我建议:青年语文教师最好制订一个三至五年的学习计划,选几本精读书。古籍方面,可以选择《说文解字》《文心雕龙》《诗经》《史记》等,有条件的可全读,没条件的可选读。再经常读读《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时选时读,常用常新。此外,还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以影响和
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读经典作品,不能匆匆过目,有的应该熟读、精思、背诵、做笔记,坚持数年,定有成效。
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青年语文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必人人都写论文,但是一定要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的积累,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则必须能写出论文。教师写论文时主要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一点真实案例。我真诚地希望学校领导给青年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坚持校本教研制度,让他们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水平。5.端正教风,坚决反对“虚效”、“虚名”。
(1)反对“虚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呢?就是因为有“虚效”,“虚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应试教育的积弊上。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有广大的市场,应试教育就是一切为考试而准备。例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还不会概括要点,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教师在讲课时把要点都给他们概括出来了,写到黑板上了,写完了让学生去背,背完了应付考试。时间长了教学就产生了“虚效”,即使学生能考及格、考好,但能力还是没有提
高。还有就是作文考试以前,有些教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背下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师事先让学生“突击”出来几篇应考的作文,甚至允许学生“雇枪手”。部分教师的这种做法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很高,但是他们不会读、不会写、不会欣赏,这样不仅产生“虚效”,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主
要的是危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为学习可以“作假”,他们将来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作假”。(2)反对“虚名”。
“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在教学上改革创新,将语文课教出了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的提法就过于膨胀,比如,有些教师的课被冠为“大师的课”、“经典的课”、“经典的设计”、“经典的教学”等。我总觉得,“经典”这个词不
能随意地使用。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变化来确定具体教学方法的,被封为“经典”的课,是不是再讲就不能变了,再变就不叫“经典”了呢?我们的课是要有变化的,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要改变我们的教法和设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切勿耽于“虚名”和功利。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比较重,我希望各级领导和全社会能够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些学习、研讨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不一定非要人人写论文,前面提过的,写点“教学日记”就很好,把学生们思想的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教学经验都记录下来,这也是培养研究型、特色型教师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工作,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要盲目地追赶潮流,因为只有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是最好的。我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能踏实实地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做好,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二篇:我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我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是针对阅读教学的“虚效”而提出的。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正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如何。教学效果不尽如意,表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还不能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的毕业考试分数很高,但分数里是否有“虚效”?不能不承认,当前学生的高分低能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打不好,对于我**语教学综合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将构成严重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总体来说,小学毕业生应该掌握3000个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教科书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及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质;能够写出四百字左右的、简单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从小学各年级来说,应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课文的学习来说,应完成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怎样实现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个问题涉及语文教学理论、教科书、教师、教学过程等多种因素,我想主要从教学上谈点看法和意见、1.认清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仍坚持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的提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曾提出五项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思维水平及学习习惯的全面进步。
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教学获得实效。
现在有的研究者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阅读课的本质。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学会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明确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显现展示语言的魅力。
2.阅读教学要体现课文这一文本要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之后,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课文。阅读教学必须依据课文这一文本要素进行教学。凡是选为课文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语言规范、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积累;第二,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写法,鲁迅先生曾说:“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与思想情感。
针对这三点:关注课文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在教学时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第一,使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段、全文要求学生背诵。第二,使学生学习课文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写作。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如何构思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课文的写法。第三,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审美个性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特征,也就是每个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形成的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审美判断能力,个性理解必须合理,教师要适当引导;再次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将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阅读教学还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现在的阅读课多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把感动忽略了。有的课,必须能感动学生,使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令其终生难忘。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够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能够在思想上有所领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能够学到一点写作方法,懂得作文必须“情动而词发”,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3.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阅读课要将课时交给学生。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情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事实,写心得,写真情。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句子;二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写片段,写日记;三年级进行作文启蒙训练,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四至六年级把习作放在重要地位,由片段训练到篇章训练,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平时应开展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我一直主张在每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要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说、写训练。
这样做课上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必然涉及阅读课的教法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式教法。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求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领悟等;阅读欣赏——可以采取朗读的形式;巩固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说和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三年级以后,主要提高欣赏能力,重点训练默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读出心得体会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读书、作文。4.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语文教师要提高人格修养。首先,人格修养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专业。其次,人格修养体现在道德规范上,主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再次,人格修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教师要真挚、诚实、笃信。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正人先正己”。
(2)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流畅的普通话,能背下几十篇名篇,能给学生写出范文,具有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读经典作品,不能匆匆过目,有的应该熟读、精思、背诵、做笔记,坚持数年,定有成效。
当前,青年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很大。青年语文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必人人都写论文,但是一定要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的积累,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则必须能写出论文。教师写论文时主要应该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多一点真实案例。我真诚地希望学校领导给青年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坚持校本教研制度,让他们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5.端正教风,坚决反对“虚效”、“虚名”。
(1)反对“虚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呢?就是因为有“虚效”,“虚效”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应试教育的积弊上。当前应试教育依然有广大的市场,应试教育就是一切为考试而准备。例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还不会概括要点,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教师在讲课时把要点都给他们概括出来了,写到黑板上了,写完了让学生去背,背完了应付考试。时间长了教学就产生了“虚效”,即使学生能考及格、考好,但能力还是没有提高。还有就是作文考试以前,有些教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背下来应付考试,或者教师事先让学生“突击”出来几篇应考的作文,甚至允许学生“雇枪手”。部分教师的这种做法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很高,但是他们不会读、不会写、不会欣赏,这样不仅产生“虚效”,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危害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以为学习可以“作假”,他们将来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作假”。
(2)反对“虚名”。“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在教学上改革创新,将语文课教出了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的提法就过于膨胀,比如,有些教师的课被冠为“大师的课”、“经典的课”、“经典的设计”、“经典的教学”等。我总觉得,“经典”这个词不能随意地使用。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变化来确定具体教学方法的,被封为“经典”的课,是不是再讲就不能变了,再变就不叫“经典”了呢?我们的课是要有变化的,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要改变我们的教法和设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切勿耽于“虚名”和功利。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比较重,我希望各级领导和全社会能够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些学习、研讨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不一定非要人人写论文,前面提过的,写点“教学日记”就很好,把学生们思想的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教学经验都记录下来,这也是培养研究型、特色型教师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工作,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要盲目地追赶潮流,因为只有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是最好的。我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能踏踏实实地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做好,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三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当前形成了这样一来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有人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要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如何评价现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在通过研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 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 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综观现时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我们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在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
1.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前一段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去年的树》归在一起练读)、析形(《盘古开天地》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月、之、氵 ”的字)、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有三位老师让学生在课上翻查字词典(读准“相片”的音,理解“瑞雪”“肃然起敬”);还有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借助简笔画(理解“井沿”),利用词素分析法(理解“德高望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拟人、比喻、排比,总分的写法……)
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
说写训练引起重视。随文练笔已不少见,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和蚂蚁、蜜蜂、野花打起招呼,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又如,《相片》,最后请学生代文中青年妇女写信,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2.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的课多了,目标迷失、内容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3.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旅行家树》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孔雀树的可爱,朗读,积累;第二板块,感悟旅行家树的可敬──一是给旅人以帮助,二是有很强的适应性,朗读,积累。《鼎湖山听泉》一课抓住白天听泉和入夜听泉两部分,注重聆听、辨识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的?”“《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4、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比如,《相片》一课,展示的抗日战争及老百姓苦难生活(良民证)的照片,为学生理解年轻妇女为什么给在前线的丈夫寄那样的照片,提供了背景资料;《花钟》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由于这几多几少,教学目标更清楚了,教学内容更集中了,教学过程、环节更简化了,教学方法更简便实用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了,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了。这就是加与减的辩证法。学生于是有了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一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巴迪长大后,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怎样的认识?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来自母亲的“鼓励”的力量和来自父亲“警告”的力量都是需要的,而且窥见到这两种力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个性化解读在有的课上也有所体现。如,谈《去年的树》给自己的启示,有学生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老师开始有暇关注学生的质疑与生成。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也更加丰满了。因此,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
数学日记”记什么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老师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到底写什么?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数学老师可以指点学生写以下内容:
一、数学日记内容
1、课堂日记
写心得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发现等,都可以在日记中写上通常会记录下学生在上课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听讲情况、合作情况、思维情况、创新情况、应用情况。例如:
我们今天学习了“三角形”,知道了什么叫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等。这节课,我学得最好的地方是三角形的特征,还有一个地方我还不理解:为什么钝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不能三个角都是钝角呢?我问了其他几个同学,他们也不会,明天我得再请老师给我讲一讲。你看,有问题就是好,它能让我想得多,把所学知识理解得透彻。
2、思维日记
要记录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例如: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题:5800万千米=()亿千米。一个小组是这样做的:万千米和亿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就用5800万千米除以进率10000,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是0.58亿千米。我还有一种想法:先把万千米改写成千米,是58000000千米,再在它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是0.58亿千米。怎么样,我的方法好吗?
3、合作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例如: 今天,我又没有认真听讲,所以上交作业做得那么慢。不会的题,我就去问同位同学,他有点不想讲,这我知道,是因为这几天我一个劲的问他题,把他问烦的缘故,我不怨他。唉!今后一定得认真听讲。于是我就去问刘晓萍,她给我讲得非常细。交上作业,老师夸我做得好,我非常高兴。其实,老师应该夸那位同学,至于是哪一位同学,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
4、生活日记
主要用来记录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今天中午,妈妈让我买1元5角钱的白糖和打2千克酱油,给了我一张10元的钱。我买了之后,售货员找给我6元3角钱。回家的路上,我算了算:1千克酱油1元6角钱,2千克就是3元2角钱,再加上买白糖的1元5角钱,一共花了4元7角钱,10元-4元7角:5元3角,应该找给我5元3角钱,他多找给我1元钱。我又回去找售货员,他边把多找的钱收回去边说:“你真诚实,是个好学生!”啊!我用数学啦,数学的作用好大呀!
5、情感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
例如:今天中午,我发现张灿抄靳泰然的,数学学习指导,我想了一会,到底报告不报告老师呢?如果报告了,是为她好;如果不报告的话,就害了她。于是我就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她喊了出去,她进来的时候一声也不响,好像生我的气了。这样的事,到底该怎么办呢?
6、考试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例如: 今天,我们考试完了,成绩也下来了,我估计能考90分以上,谁知才考了87分。我都是马虎做错的。如:“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这个判断题是错的,因为在0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不成数了,我疏忽了这一点。以后一定要仔细分析,全面考虑问题。
7、探索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例如:
我在玩计算器时发现了一种现象:21—12=9,43—34=9,65—56=9,76—67=9,87—78=9……
32l一123=198,432—234=198,543—345=198,654—456=198,765—567=198……
4321—1234=3087,5432—2345=3087,6543—3456=3087,7654—4567=3087……
54321 —12345=41976,65432—23456=41976,76543—34567=41976……通过观察发现: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一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组成的数减去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组成的数,如果组数的数字的个数一定,所得到的差就相等。你说数学奇妙不奇妙?通过研究,我知道了: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很多奇妙的发现,这时,你也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有趣。
8、故事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例如: 今天我在家里,给爸爸出了一道题:10+10等于多少?爸爸说:“20”,我说:“错!”爸爸说:“得多少?”我说:“得18,10和10垒起来,不就是18吗?”说完,我们都笑了。
9、老师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写疑难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难题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帮助解决。在上数学课时,对老师讲解的例题,总是听不明白,疑惑不解、又不敢发问,也可以写在日记中,请求老师课余给予个别辅导等等。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有位学生在日记中写着:“老师:今天不知为什么,您讲的数学例题,我总是听不进去,所以今天的数学作业有好几题做不来。为了完成您布置的学习任务,我只好到同学那里抄了几个答案。实在对不起。您如果有时间能不能再给我辅导一下。”再如:
老师这节课表扬了我三次。一次是孙佩同学不会移动小数点,我站起来对他说:“只要扩大就向右移,只要缩小就向左移。这样对应起来就好记了。”老师夸我总结得好。第二次是做既扩大又缩小的题,我有我的好方法:是先综合,确定是最后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再移动小数点。老师夸我方法新颖、有特色。第三次是我一直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夸我学习劲头足。我这节课上得可高兴了。老师,我想对你说:“以后上课,您就多表扬表扬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表扬,这样,我敢保证我们班上每一节课都会乐开了花。
10、成长日记
主要记录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例如: 今天上课,我的精力总是不集中,老是想这想那,成绩也在下降,好像是掉进了陷阱(精力不集中),又无力向上爬。我想,我一定要用最大的力气,爬上这可恶的陷阱!也希望同样掉进这陷井里的同学,尽快爬上来。
11、闪光日记
主要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心得、体会及每一个成功之处、优秀之点。例如:经过积累,我已经写了三十多篇数学日记了。我们组的同学都夸我写得好,我总结了一下,有一点经验:写今天发生的有关数学事件的过程;写我自己学数学的想法;写数学的用途……只要抓住前面的内容仔细写,就可以写一篇好日记。班级对我的月评价是:你被评为数学日记小名人,祝贺你!我们相信按照你写日记的方法,全班同学都能写出一篇又一篇好日记。每天学的数学要点,做到的好的题目和不懂的问题等等。我一般是让他们写些关于最近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里对观察。如: 爸爸妈妈的工作很辛苦,请用24时计时法记录一下你父母一天的工作时间,再写一篇数学日记。
二、数学日记要求:
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有一点就写一点,有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就可以了,不要无病呻吟,乱写一通。
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好象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讲究写作格式和要求,非常随便。
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能用?句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能用一段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段话,不必用华丽的词句来修饰,不必罗嗦,别使老师看了不知所云。
4、有内容就写,不必天天写。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时,有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意见建议……就写,没有就不写,不强求一律,也就是说,今天有以上内容,今天就写,明天没有以上内容,明天就不写,什么时候想写,什么时候就写。什么时候写好了就交给老师批阅。
三、批改要求
数学老师不但要认真指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还要认真对待学生写来的每则数学日记,逐个点评。数学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要做到有问必答,可以面对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注重指导,加强鼓励。数学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要加以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才有意义;学生的数学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四、数学日记的好处
l、有利于学生与数学老师的沟通,加深学生与数学老师的感情,能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学生在数学日记上把自己要对数学老师说的心里话都写上了,老师看了,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上写批语,能使学生与数学老师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能使老师了解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问题,从而使老师上数学课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解除了不少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真可谓是数学老师联系学生的桥梁。这对不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来说尤其重要。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把平时学数学、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时发现的问题写在日记上,与老师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学生把自己学数学后的心得体会及新发现、新方法在日记上写下来,仔细研究,使其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有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老师渗透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了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数学。有的学生为了在日记中使自己所写的内容表达更清楚明白,就千方百计、搅尽脑汁用恰当的词汇来表白。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学生感到写数学日记有东西好写,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写数学日记。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慢慢地,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4、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数学日记举例
一年级:学了数字的认识以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我们学过的数再学写一句话.瞧:学生找到很多信息:我家在402室,我家有5口人,今天是10月15日,我乘8路车回家,遥控板上有1-9的数字,今天最高温度是19度,我家的电话号码是638XXXXX,我妈的手机号码是1358678XXXX红绿灯30秒就变,我的学号是35号,爸爸的车牌号是浙B.J8585。
学了对称内容后,有学生写道:今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栋栋高楼的两边都是对称的,我平时吃的豆腐也是对称的,我家的磁砖、窗户、椅子也对称,连床单也对称的,哇,我家里居然有那么多对称的东西……
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心观察生活,今天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盒牛奶饼干,打开一看,里面有4小格,每格放着3块饼干,我用乘法一算,3×4=12,一共有12块饼干,我吃了一块,还剩几块呢?我还能用乘法来算:3×4-1=11 块,或3×3+2=11块。
六年级:我记得在我7岁的时候,我还不懂数学是什么,还不知道1+1是什么。自从我被老师领进学校的大门之后,我才知道数学是什么,1+1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试考砸了,我坐在座位上哭,好好得反思了一下,才知道我为什么会考砸,原来是因为我上课时没有认真听梅老师讲课才会考砸的,我越想,眼泪就会从眼眶里不断地了下来。我心想:从今天起,我要专心致志得听梅老师讲课,而且每次考试也要考到80分以上。至今,我一想起那次考试,心里就像有千斤重的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知道梅老师教了我们4年的数学课,您把精力都浪费在我们的身上,我看见您每次生气完之后,脸上都会增加一条皱纹,头发上也会增加了几根白色的头发。我真希望我们像您的儿女一样,永远也不会惹您生气。现在我们快要毕业了,快要离开母校了,快要离开您了,我还要希望您能够再培养下一代,而下一代的学生也不会惹您伤心。祝您青春永驻!
今天早上,我和奶奶去买点心。
奶奶买了五个大饼、五根油条,奶奶问我一共要几元?我算了一下说:“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个大饼5角,5个大饼“五五二十五”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我想了想,可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要是大饼和油条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一算果然简单多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们在一个空地上玩耍。玩着玩着,一个小伙伴忽然指着空地上的一棵大树问道:“ 你们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其他小伙伴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有点伤脑筋,后来忽然想到老师曾教过我们倍数问题的应用,于是有了办法。我胸有成竹地对那个小朋友说:“你回家拿把尽子来,我能测出这棵树的高度。”他半信半能地说:“真的?”“真的。”我回答道。于是他很快拿来一把尺子,给了我,我就开始测量了。我先让小伙伴背对着太阳,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出小伙伴影子的高度是80厘米,再测出树影的高度是160厘米。然后我问小伙伴的实际身高是多少,他说是130厘米,我又心算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树高260厘米。”小伙伴们听了说:“你怎么知道的,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吧?”我说:“不会的,你们应该会乘除法吧,我给你们讲一讲我是怎么算的吧。我先测出你(站在树边上的小伙伴)的影子的高度和树的影子的高度,然后知道树影子的高度是你的影子的高度的2倍,所以树实际的高度也是你身高的2倍,听懂了吗?”“听懂了。”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原来数学的作用这么大。”“对呀,只要留心去发现,仔细去观察,数学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有的”。
12月1日星期一 天气晴
上星期5的晚上,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是这样的:
“小华从家里到学校,步行平均速度65米/分,走了4分钟后想起东西忘在家里,再回家拿了东西走到学校,又用了10分钟。小华一共走了多少路?”
我开始是这样算的:
(1)(4+10)*65米?
后来,我又想到,上面式子忘掉了小华重返家的4分钟路程。该这样排列:
(2)(4+4+10)*65? 上面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真定不了。我就去问别人。同学看了一会儿,说(2)是正确的,因为题目是问“一共走了多少路”。这会去不是插着翅膀飞回去的,是走着回去的,这4分钟路程当然要计算。同学还说我想得周密。
阿姨听了,走过来说:“难说.难说。这题目中间说的„又‟用了10分钟也许就包括了走回去的4分钟呢!如果这样的话,就是(1)对了”阿姨这么一说,我又犹豫了。我再问妈妈和爸爸。谁知他们两个人意见又相反,而且都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下子我们都卷进了这道题目的讨论中了。我就更没主意了。
还是阿姨说得有道理,这是编写的人表达得不明确,问题就在于题目中所说的10分钟,是不是包括折返家中的4分钟在内没有交代清楚。所以读的就难以决定,犹豫不决了。从这里,我想的一点,那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培养辩识的习惯和能力,不能完全信书本,认为都是正确的。如果书本上错了,我们不就上当了吗?书上说得不清楚,我们不就团团转了吗?
三年级数学日记: 买谁的蛋好吃呢
外婆爱吃蛋,她让我们去菜场买一些蛋,来到菜场发现有二家卖蛋的,一家是王叔叔、另一家是花阿姨的。询问后得知王叔叔买7元两斤,花阿姨买4元一斤,买谁的蛋好呢?这时我想起了孙老师教过的方法,我一想立即算出来了,买王叔叔的便宜,如果买二斤的话,花阿姨的不就需要8元钱了吗?同王叔叔的相比就差了一元,这样我就买了王叔叔的蛋,怎么样数学平常用处挺多吧!
六年级数学日记:两个月以来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
两个月以来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不知不觉中,自开学以来,已经两个月过去了。我通过学习和考试,得到了不少收获,但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三个单元。在百分数这一个单元中,我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知道了成数与折扣;懂得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学会了百分数的应用。还应当在这一单元注意: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比例,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紧接着,我们又学习了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学习这一单元,重点是计算,意义和理解性的东西较少,但这计算恰恰就是我的薄弱环节,在这一单元的考试中正证明了这一点。我想,我以后多做些这样的练习,把这块短板补长了。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是再简单不过了,无非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用平常的态度去对待它。这一单元也主要是以计算为主,像上一单元一样,计算是我的弱项,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过失,我必须在应用题上十拿九稳,百战百胜。这一单元的应用题相对上一单元来说较难些,但我还是能做到稳扎稳打的。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期中考试一定会考出一个令我满意的成绩。
这两个月的学习,我的收获不小,特别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今往后,我会根据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充实。
五年级数学日记:算帐
今天下午,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算算帐吧!妈妈奇怪的说道:“算什么帐?”算算我们的收支帐。”我说。“好啊”妈妈笑了,于是,我们母女俩拿出计算机算了起来。首先,算我一年的学费,电教费.书费.人身保险费等,妈妈为我说出一笔笔费用,我一边听着,一边用手在计算机上不停懂地按着,经过半个小时的细算,我们终于算出一年里,我光学习一项就用了1121元钱,吃的.穿的我一人竟用了4358元钱!我惊呆了,这两项加在一起,可是,爸爸妈妈3个月的工资啊!这都是父母起早贪黑.冒着严寒酷暑挣来的血汗钱哪!我不由得发出了惊叹,心中涌起一阵难言的感慨,我含着热泪,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塞着似的,望着妈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见此情景,安慰我说:“只要你努力学习,长 大成才,爸爸妈妈的付出就不白费了.”我听了使劲点了点头。
帐算完了,我对爸爸妈妈的感情更深了。我想以后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我的学费也许会更多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
为把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及有关要求及时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该校鼓励小学生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去收集、发现、解决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数学例子”,从而激发小学生们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数感”,从本学期初就开始鼓励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
“爷爷给我买了两包糖,每包10颗。我送给小明3颗、小华8颗,我口算一下还剩9颗,我数了数包里的糖,还真是9个呢。”这是西岗区景润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的特殊作业——数学日记。这个作业的下面不是老师打的分数,而是数学老师用红笔写的评语:“你的口算很好,而且你还很大方嘛。”据了解,目前这种数学日记已成为该校学生的“新宠”。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占据基础地位的阅读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课程具有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以及阅读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本文为尽快提高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关于阅读方面的训练,既是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更多的则是学生的一项学习技能。因此关于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实效性指的是,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能够有主动掌握知?R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学到一些阅读方法或技巧,并将这些方法与技巧应用到生活中来的能力。它体现的是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成果,故研究提高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教学目标的实效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往往比教师自主设定的教学目标起到的作用更大。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尽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把制定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明确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效,只有将这一点进行明确,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语文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必定会有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小学生初步的文学品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负荆请罪》时,教师应该做到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以“蔺相如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为中心话题,教师明确了这一点,才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目标设计简要的基础上把握重点。
二、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
在小学阶段,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师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语文阅读课程中更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很难立竿见影。尤其是对于读写和识记内容较多的阅读文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是应该把阅读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他的知识可以稍作解释。语文阅读时,阅读教材中的点与难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朗读出来,或者通过浓缩后将阅读教材中的精华帮助学生阅读与理解,教师可以把握教学的节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学生理解、思考、领悟语文阅读教材中传达的正确思想,真正实现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琥珀》一文时,把讲解的重点放在琥珀具有的功能及其形成过程作为探究的重点,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核心并帮助学生自己领悟,而对于文中其他的描述,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形式的探究和练习,学生在课下的阅读可以加深其印象,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最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加强师生互动的实效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特别是“学讲方式”教学课堂要求师生互动成为了构建课堂高效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鼓励学生的自主先学和合作助学,师生共议的互动更加多了起来,在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应该努力做好以下两点:其一,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教师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应该高度关注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自我理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不理解、疑惑的知识点可以随时提出来和教师进行交流。尤其是当全班同学在某个知识点中达不到统一认识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方式;其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对自己的定位,万万不能把主观因素强加在教学活动中,而是应该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例如,教师在讲解《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讲解或翻译,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概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内容把自主探究结果展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结果、理解程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对于学生疑问较多的地方,教师可以集中讲解以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外延伸的实效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不会注意课外教学延伸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把课外延伸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对于阅读教材的选择也应该在学生理解能力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例如,在《爱迪生救妈妈》这一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阅读一些与爱迪生有关的课外读物,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的主人公,不仅可以实现对阅读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文章。
总之,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颜的基础,这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在今后学业中的发展。因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必须引起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之间的高度重视,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教师应该结合有效的教学方式,避免这些问题再次出现,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士华.分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6):31-31.[2]薛翠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也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J].教师,2018,(11):16-17.[3]邹衍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个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外语文(上),2017,(3):160.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刚刚考完期末考试,相信大家都发现今年的语文试卷和往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注重了知识积累,注重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察。说明我们教研室的老师们能依据修订过的新课标来编写试题,同时这也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信号:单凭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很难考出好成绩了!
事实上,要提高语文成绩,语文课堂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及专家予以指正!
一、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活学生主题意识和发挥主体工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主体意识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标杆,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地讲个不停,可下面的同学该做什么做什么,老师一提问,课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很,学生收获甚微。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老师将的内容不感兴趣,课上不买老师的帐。
苏雷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巧取妙法,激趣,导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秘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激趣方法有很多,但需要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巧妙地选择使用,切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1、开端激趣引入。一堂课开始的导入环节以趣引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读书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一开课,先播放了几张我在长城上拍的照片,因为照片的主角是我,孩子们兴趣马上就十分浓厚了,开始小声的议论:这是咱老师的照片;我知道这是老师在长城上拍的;长城我去过,我去的时候„„我没有打断孩子们的议论,细心的观察着他们,我发现去过的孩子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自己的见闻,没有去过的孩子先是沉默,后来马上翻开书去看课文,试图找点自己可以说的内容来。这时候,我马上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有关长城的什么内容?”孩子们纷纷举手,我在屏幕上打出一系列学习问题来:长城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修建长城?是怎么修筑起来的?本篇课文想要表达什么思想?一堂独立阅读语文课就这样围绕一连串的问题开始了热闹的读书、圈画、汇报交流活动。这个导课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表演引趣”等。总之,要因课题和课文内容的不同来有目的、有重点科学地选择导入方式。因为一节语文课的开端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了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让教学手段“活”起来。让教学组织过程“活”起来要做到这两个“活”字并不是件易事,但是如果你是个称职的教师,每节课前都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并能动脑筋去想如何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感兴趣?如何让你的语文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而又有实效?那么你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并通过大胆的实践而又有想不到的收获,逐渐积累成宝贵的教学经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再此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知识的拓展程度都面临着变革的问题.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书为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手段,让传统教学手段“新”起来,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活”起来。通过交互式一体机把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课件以及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材料及生活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接受知识,增强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在课堂上直接连接因特网上的相关内容,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最新最快的观点、材料、背景,对学生掌握知识、拓展视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视听感官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单一感官所接受的信息。还是以《长城》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用课件展示了长城的远景、近景,对于长城的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特点理解就非常直观了。这次考试出的画长城的示意图,孩子们印象非常深刻,根本不用复习,几乎没有错误。
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老师的教,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后面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死。因此教学过程单调呆板,而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过程,教师要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为“学”服务。因此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教师通过指导预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关注课堂生成,用足够地课堂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竞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教师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我们在教学生字时,可设计“比一比”的竞赛活动,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地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已学生的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为竞争对手等等。
3、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兴趣。学生最烦的是教师上课时教得千篇一律,学生挥拳无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示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新意,有新意才会感兴趣。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白话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讲戏剧和故事性强的课文,可让学生演一演,体会各个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讲诗歌不妨举行个诗歌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或来个配乐朗诵„„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激趣效果也相当明显。在上《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一课时,课文由两篇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给柯岩的信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张国强的信中写道的自己被同学疏远之后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间是十分普遍的,课文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让学生读完张国强的信之后,先小组讨论,然后每个人给张国强写封回信,再读柯岩的回信,全班接着讨论谁的方法更好。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了解书信的格式,学写了书信,也受到了如何与同学交往的教育。这样的一节课效果就很好。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高各种疑难问题;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能主动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二、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伊始,教师首先必须以真挚的情感、极具亲和力的教态和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语文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教态要亲切自然,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要耐心解答、认真倾听,视学生为朋友,只有在这样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即是学习活动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从而会把自己的学习行动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师解放学生,学生敢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但解放学生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随便学,教师应作好指导和监督、组织和调控,放得过度,学生会乱作一团,毫无学习实效性而言。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是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仔细观察,不是在闲谈,而是在讨论问题。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在静静思考。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教师“放”要有目的,有布置,有指导、有汇报,有检查,有评价。总之“放”出实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动脑筋思考了,也动口表达了,动手实践了。鼓励学生在学完新课后,注重对知识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小练笔、作画、表演、操作等拓展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学以致用。语文课上,教师要舍得放手,不要用照本宣科式的讲述来,剥夺课堂上学生读书感悟、探究的宝贵时间,努力做到:书本让学生多读,见解让学生多说,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发现,总结让学生说。
3.教师巧妙使用非智力因素,学生激活课堂。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是把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举手大胆发表见解,朗读有感情,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听讲认真、造句生动„„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师表扬和奖励的内容,表扬的话语要真挚,奖励的方式要多样,贴小红花、小星星都可。关注细节,才会有整堂课的成功。
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和同桌比,上课谁读书读的好,谁发言次数多,谁回答问题最有见解。
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4.巧妙选择运用教学策略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生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竞赛活动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读书、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小特长。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分为两大阶段,一、二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三至六年级以阅读教学为主。
一、二年级的识字方法可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识字,教师应该做到识字的方法要生动有趣,会读的记住字音,会写的记住字形,可采用顺口溜、字谜、熟字换偏旁、加偏旁、去偏旁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适度拓展,如教学生字时可让学生扩词、理解、说话,对涉及常识性的知识进行说明。以识字教学为例,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学生读书活动来取代教师讲解分析,教师的任务是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组织学生阅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课堂上认真倾听、大胆质疑、探究、敢于想象拓展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难,还没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儿,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儿还不行,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指思路。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探钻的体现。凡是学习好的学生都善于提问题,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对学习不精心,囫囵吞枣,即使发问也不愿深入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通过实践,我觉得教师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去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一是注意课前预习的作用。预习不仅是对字、词进行预先学习,更重要是对新文章进行质疑体温,可在读第一遍课文时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在本上,带着问题再读文,把能解决的问题打上“√”,课堂上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同桌间或小组内汇报自己预习时解决了什么问题,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学生读书质疑、思考解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预习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以疑促思,自觉自动的学习新知。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提问,进而组织学生通过读书来解决,可尝试让学生在读文时在书上进行圈画、批注,抓住了重点内容,就不愁没有问题可思考了。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坚持经常方见效果。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习,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更有实效。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究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也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开放性题目,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不断实践、总结、反思,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熟练地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师生间达成智慧的交融和心灵的对话;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成为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王丽君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