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下2014上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2013年下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我校几位老师有幸参加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会议分听课和听报告两部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概念渐渐地由模糊到清晰,老师们从对这门学科的一无所知到大体明确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深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现将我这几天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这也是我以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误区,总认为,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不是“治疗”,而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积极地人格等。21节课所选课题有悦纳“独一无二的我”,有“谁最重要”,有“幸福快乐每一天”,寻找“记忆的宝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等。这些课的内容都是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学会人际交往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活动目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活动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自我成长。
二、注重活动体验
执教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也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分享。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谁最重要》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互助的重要性,教师设计了“合力传球”游戏,还设计了“长勺吃枣”游戏,在长勺吃枣游戏中,每人拿了一把勺柄非常长的勺子,艰难的吃枣,起先,学生如何努力都吃不到枣子,后来,学生互相喂给才吃到了枣子。这个游戏让学生切实感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学生逐渐把这种品质渗透到生活中。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我们平常开设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目标。而活动课程注重激发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内容。让学生在一种安全、开放、平等、尊重的活动氛围中,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活动,分享个人的感受和收获,从而引导学生寻求快乐和幸福。
三、教师把握好角色
所有上课的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整堂课老师都面带微笑。教师在班级心理活动课中扮演的是一位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好朋友。每一位教师都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每当学生分享时,教师都真诚的注视着学生的眼睛,用手拍拍学生的后背。整节课也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学生之间的年龄相仿,心理相通,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其中有一节课我印象深刻,课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师最后设计了一个“爱的抱抱”环节让学生体会互相拥抱的温暖,有好几个女主动生走上讲台,真诚的要求抱抱老师,此是,下课的哨声已经吹响,更多的学生陆续走上讲台要求和教师拥抱,有的学生掉下了难舍的眼泪。在场的听课老师都被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而是倾听、同感、情歌反应、具体化等。2014年上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此次心理健康活动强调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谨慎性,又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这让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份阳光事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学生自杀或斗殴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过问题。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及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张玲玲博士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我们教师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要科学的评价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不要忽视学生存在的问题,又不能将心理问题“扩大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针对少数学生的咨询和矫正。在心理辅导课中,重视对学生启发教育和引导,不能“越俎代庖”。
三、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要求我们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在我们学校尽快的播种、发芽。
2013年下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
优质课点评
第二篇:优质课点评
优质课点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亮点,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构建完全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无疑是我们在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知路在何方?
2004年9月14日—16日,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2位教师会聚湖州南浔古镇,参加了浙江省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进行观摩,6节课以及几位特级教师的点评听了以后,切切实实地打开了笔者思索的天窗,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深深地明白了一点:探求新课改的成功之路就是靠人自己走出来的。
一、听有所感:新课改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喜人变化
1、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数学新课改核心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次评比活动中,舟山普陀二中洪秀捷老师,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搭模型、画图、交流等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探索“怎样识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整节课堂中教师树立强烈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所听其他几堂课,教师们都通过师生活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摆脱“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都努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这种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拚图、竞赛游戏等……每一个活动都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展开的,使学生的学习比以前更主动了,更敢表现自己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深挖细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探究点。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发现教师观念的转变,表现在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强制者向教学活动的激励者转化;由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化;由纯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向艺术家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在尝试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复习、引入、新课、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改变为创设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师生互评──归纳总结——探究成果的应用。如来自湖州长兴的江卫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通过文字讲一个发生在湖州的历史故事,做好一些铺垫后明确这节课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去猜测、探究、讨论“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然后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合情推理感悟新知,再以欣赏的形式来揭开课堂开始的情景悬念的过程和原因,并将新知拓展应用到生活中如何配置破玻璃的实际问题中,学生也从整堂课的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要靠人自己去创造。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2、课堂上注重教学设计创新与知识落实的整合。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杭州建兰中学陆韵老师开课展示俄国画家作品,首先“欣赏画”,让学生从抽象的绘画中观察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数学的美,然后水到渠成引入课题,通过学生动手探索、讨论、分析,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陆老师在例题的选取上,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陆老师在课堂收尾的数学活动——帮小燕子闯智慧宫小组竞赛,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设计题目,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堂课进入了高潮,整个教学过程跌宕有致,诗趣盎然,给人以数学美的享受。在本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结果很重要,过程更精彩”,把富含课堂信息的图片或录像展现给学生,每个教师的引入都花了一翻功夫,有俄国图片、奥运冠军图片、有故事、小品、更有南浔古镇录像,课堂中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我想这该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吧。
3、课堂上注重情感培养与有效评价的整合。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哲理、情趣,生动形象,亲切活泼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活动有好些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许多教师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认识到有效评价的重要,更注重评价多样化,恰当适时的评价大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杭州市陆韵老师在游戏中,依据各小组答题的表现给每一个小组评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都能善于发现学生积极的、有创意的见解,可以说,教师们都努力以真诚的语调、鼓励的语言、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以及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
4、课堂上注重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一个新生的生命力,她更具可创性与开拓性,她不但在创造和开拓学生的发展,也同时在发展着教师自身。此次活动大多是教龄在5—10年的青年教师,他们都充分展示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我从中感受到教师在课改中必须要具备极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及相关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光、图像、动画把教学内容的意境、情态、韵味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上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活动,丰富了课堂内容,把课堂融入到生活之中,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一种亲和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了新标准、新观念。陆韵老师设计的帮小燕子闯智慧宫的竞赛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科教学知与情的训练结合,同时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亮点。
二、听有所思: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新课程教学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课堂更加活跃轻松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联系生活实际了;学生发言更加积极了。但在听课、听点评过程中,以及与观摩的教研员、教师的交流中,也反思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
1、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能力与掌握“双基”的关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为形式而活动,没有达到讨论目的,虽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处理上却往往忽视、削弱或降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状况;而有的教师因为留给学生活动时间明显过多,导致原先准备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这些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2、如何正确处理好复习引入与创设情景的关系?有的教师为情景而情景,以情景替代复习引入的实效性不够理想,也有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驾驭和处理教学内容时,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开发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
3、如何处理好教师设问与学生的答问的关系?教师的设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点拔作用,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但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设问层次粗浅、质量不高。另外,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缺少必要的引导和讲解,教师设计的游戏等活动,其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4、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有些教师课堂上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不管对错,都不加评论地予以鼓掌。我想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该敢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只是要注意方法、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表扬应该真实、自然。
三、听有所悟:理解教改宗旨,优化教学过程
明确“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新课改并不否定“双基”教学,而是要求在传授“双基”中,应打破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应该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主动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中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教学目标。
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过于极端和形式化、机械化。新课改并不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讲授,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使课堂活动有层次,并因势利导——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的探讨和提问中,给予恰当的引导、点评和科学的讲授,但不能否定和扼杀学生可贵的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究的火花,即要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
处理好教科书与教辅材料的关系。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资源,但不是惟一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去教,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征,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方法与过程,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陶冶。
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个性张扬的关系。大班教学首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但不是搞一刀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的基础上又学习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学有所长。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有待于我们开拓。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数学同行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是人走出来的。”
第三篇:优质课评委点评
优质课评选评委点评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予我的这次机会,但我想说的是我这里只是谈谈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感受,不算点评,因为我们综合组参赛的学科多达六门,我想我能作点评的只有英语。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知识领域,我真不敢妄作评论,只能从教师的教态,教学环节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我们综合组共有7位老师参加本次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他们分别是周健敏,熊开菊两位老师的英语课,王国蓉老师的音乐课,韦本娇老师的美术课,学前班王光静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和韦章莉老师上一节语文课以及张鸿飞老师的体育课。七位老师都有优异的表现。他们课堂上简练流利的课堂用语,潇洒自如的教态,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优美动听的歌唱,丰富形象的肢体语言,精美实用的课件制作,良好的心理素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值得我借鉴的经验。他们每一堂课整体设计都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养学生能力的原则。
但是细细品味,七堂课又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老师们课前都做过充分的准备,不仅有精美的课件,自制的拼音或单词卡片,更有色彩鲜艳,各具特色的教具辅助教学。我尤其喜欢周健敏老师自制的教具。本堂课内容与孩子们的服饰以及他们喜爱的颜色有关,所以她别出心裁,制作一个玩具衣柜,教学内容就是从衣柜里取出来的一件件色彩鲜艳的服饰,如yellow t-shirt, green dress, white sweater等,于是,学生们便在这种新奇而欣喜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本课内容。
二,教师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尤其学前班的两位老师。她们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一句嘉奖的话语,一张小贴画,都能激起孩子们兴趣的火花。
三、热身,导入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比如周健敏老师的warm-up用的就是一首《colour song》,明快的音乐,鲜艳的色彩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再比如韦章莉老师在导入时,结合小白兔的幻灯片与老师的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立刻进入了角色。
四、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引人入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比如韦本娇老师的《二方连续纹样》一课,如此抽象的概念,学生们乃至听课的老师们,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是何物。课件呈现后,我们不仅明白了什么是二方连续纹样,还知道了二方连续纹样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许多不同的视觉效果。再比如熊开菊老师的《In the zoo》一课,通过课件,展示了学生们很喜爱的《西游记》里的人物,并通过他们,让学生们很容易便懂得新内容fat,thin,tall,short的含义,并牢记于心。
五、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尤其是熊开菊老师的这节课,教学重点尤为突出,所有的活动,练习即practice和Let Do 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开展的,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教学内容。
六、教学步骤清晰,明确,如两位英语老师的步骤都是按Warm-up——preview——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五个步骤完成。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行如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七、练习设计基础实效,新课过后的练习要及时巩固基础。只有及时巩固才能更好的使学生牢记掌握所学知识。如韦本娇老师,新课后让学生在陶器上设计二方连续纹样,韦章莉老师让学生将被风吹走的花瓣捡回来即归类前后鼻韵母等,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新学知识。
总之,这七节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尤其是一节美术课和一节音乐课,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华丽的视觉和听觉盛宴,真是荣幸之至。还有张鸿飞老师的体育课,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另一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只是不敢妄作点评,这次听课让我明白,我们的知识太单一,明白了我未来努力方向。
第四篇:优质课点评发言稿
中牟一高2015-2016学年理科优质课点评稿
本次优质课大赛理科组涵盖了数、理、化、生、信息技术五个学科,东西校区共17位优秀教师参赛。在此,我仅代表理科评委谈谈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比赛中,各位评委严格按照课堂观察与效果评价标准逐项打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各位参赛老师精心策划课堂,激烈角逐,为大家奉献了一顿丰美的盛宴,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浓浓的西峡风味,在自家门口就沐浴到了浓烈的课改气息和魅力。各参赛教师的精彩表现代表了我们中牟一高先进的教育生产力,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
本次优质课竞赛主要呈现了以下几方面亮点:
一、参赛教师整体水平较高,各学科组高度重视;所推荐参赛者具有实力强、业务素质高、课堂效果好等特点。
评委们都一致认为选手们均准备充分,发挥自如,值得称赞。各参赛者大都能科学使用导学案,并且学案编制规范,教法恰当,灵活多样。大赛中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以娴熟的课堂驾驭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精细的教学设计,和谐的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交流等优异表现脱颖而出,彰显了中牟一高充满活力的教学中间力量。他们勇于拼搏,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他们的课堂活力四射而又不失严谨。比如段建磊老师的课堂更是极富活力,充满智慧。从小组讨论到小组互评,到小组打分,再到一题多解等,各个环节的设计都随时会有智慧的火花蹦出。可以说,段老师的课不仅在撒播知识与阳光,更是在传授大智慧,创造大经典;虽有浓浓的西峡风味,但已远远超出了西峡一高的课堂效果。
二、集体的力量得以体现,团队协作打造了一流课堂
本次优质课大赛可以看出,参赛教师从导学案,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推进,除经过授课教师本人用心付出外,还凝聚了整个备课组甚至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历经了集体的打磨、修正、完善。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学习小组的分工与协作等无不折射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从而使课堂效果与质量大大提升。吴志霞老师“楞次定律”一课利用对比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充分吸引了听课者的眼球又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的求知欲;小组探究交流及合作实验更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楞次定律应用实验”培养了小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吴老师驾驭课堂巧妙,处理问题机智,学生情绪高涨,师生互动和谐;吴老师还注重方法归纳与拓展运用,真切的让学生动了起来,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转变。
三、课改意味浓郁,新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师生关系深入课堂是本次优质课的又一亮点。各位参赛教师都能有效利用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如在《椭圆及其方程》一课中,刘振老师关注学生思维,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关注学生课堂表现,适时启发,适度引导,适当拓展;其中“男生女生向前冲”“冲关王中王”“挑战不可能”等环节的设计把课堂不断推向更高境地,引导学生走得越来越远,攀得越来越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恰到好处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原本枯燥乏味的解析几何问题变得美不胜收。李娅蕊老师利用动物世界视频及成语“一山不容二虎”引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李老师教态亲切,师生关系和谐亲近,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习小组交流积极,学生幽默的个性得以展示,学生聪明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看得出,不同营养级的学习小组都进入角色,课堂效果显著,课改特色突出。
四、教育资源使用得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到好处,信息容量适中,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如刘瑞红老师,课堂设计严谨,环节过度自然,巧妙运用多媒体实现“真题再现”,轻松解决了知识的运用与检测,“变一变”“再变一变”等环节更是妙用电子白板PPT实现一题多变,既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又引导学生总结出了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我要问”“我来答”等学生间的交流更是神来之笔,是课改的又一最新境界。
五、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突显是本次优质课的又一亮点。
小组活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效果。孟颖老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重组DNA分子,有针对性的突破了本节难点;徐志强老师用“二师兄分西瓜”的故事把抽象的数学问题情景化,进而引导学习小组讨论“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分别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成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刘芮老师用分组实验,小组交流,归纳出了常见离子检验的一般思路,也使小组作用充分得以发挥。李延峰老师注重方法引导,合理利用小组协作,制作“树叶落下”“蝴蝶飞起”“鱼儿游起来”等FLASH,并充分发挥小组作用,推荐出优秀作品,评选出动画之星,学生竞争意识创新能力都得以激发。王凤琳老师,校艳老师也都利用小组交流分别对《盐类水解》新课和高三复习课展开学习,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可以说,小组学习在每个人的课堂都到了充分利用。
此外,本次优质课还有些参赛教师也都有诸多过人之处,如冉刚欣老师激情四射,席献伟老师对道具的巧妙使用,张松山老师的古诗句引用,祝艳梅老师高康的声音、鼓励性的眼神,郑康利老师“撕纸游戏”“UFO事件”等巧妙的课堂设计,赵宗燊老师亲切的教态和循循善诱等也各具特色,亮点多多。我们看到,一大批新星正快速从一高这片天空升起,今非昔比,他们的进步就是一高在进步。
总体讲,本次优质课各参赛教师都大显身手,各评委都大饱眼福。但也暴露出了些许不足与遗憾。如个别教师板书不科学,缺乏设计,有些随意,或字体过小或稍显潦草;还有老师对学生关爱不够,不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对答错问题的同学不是想法引导而是生冷的评价;有的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方法的归纳,缺少对规律性知识的梳理与升华;还有老师教学环节设置生硬,过度不自然,小组讨论显得流于形式,课堂空洞,或苍白无力或华而不实;也有个别教师给学生交流不够,只关注个别表现积极同学而忽视了另一部分同学。
虽有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本次优质课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增强了老师们的课改意识,展示了优质课堂、高效课堂模式。在此,也呼吁各位老师能够借助本次优质课大赛活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自我,力争使自己的每节课都更加优质、高效!
第五篇:2017心理健康优质课学习心得
河南省 2017心理健康优质课观摩体会
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2017年中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观摩研讨会”,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四节心理健康优质课以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尤其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在经历这次的学习后,我逐渐明确了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感受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及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身上责任的重大。
一、注重活动开展与体验
在这几节的优质课中,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分享,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感悟收获。如“copy不走样”,“极限速递”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良好沟通有门道》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桃花朵朵开”的游戏,为了让学生体验沟通的力量,教师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走动,当老师发出开几朵的指令,迅速按照规定的数字抱成团,落单的同学要向台下的老师说一句话,如果能赢得掌声的话,就继续参与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暖身效果,并紧扣主题。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学生主体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除了这些教师的优质课让人印象深刻,这一系列心理健康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史老师对于心理课模式的解读及杨莉莉老师关于自身专业成长过程的分享,可以说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清晰,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课的教师,首先要读懂课程指导纲要,把握好教材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多说、多做,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对于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的认识
河大心理学教授赵俊峰为我们《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及其对策》的专题讲座,赵教授用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以及深入简出的语言分析了学习疲劳的原因、心理疲劳的鉴别、心理疲劳的预防及消解,让我们受益匪浅。最后赵教授还说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语言要做到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和逻辑性强,可以参考和学习《百家讲堂》里于丹教授的语言表述,每一集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一篇论文。这个部分也是我自己急需提升的。
总之,非常感谢有这次学习的机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长久之计,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细微处着手,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