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家常课如写随笔(2010优质课点评)
上家常课如写随笔,上公开课如写作文
2010年11月25—26日,浙江省第四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温州大学育英大礼堂举行。本次参评的教师共12位(每地市选派一位选手参赛),参加观摩的教师有1200余人。根据活动组委会的安排,26日上午参评的四堂课(分别是温州范圣龙老师执教的《蒹葭》、杭州杨烨楠老师执教的《枣儿》、舟山顾盛红老师执教的《乡愁》、丽水王辉老师执教的《变色龙》)由本人进行点评。下面是本人对四堂课的点评整理。金华四中
张震雷
时间:2010年11月26日上午 地点:温州育英大礼堂
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打一个不很确切的比方:平时的家常课有点像写随笔,随笔可以率性自由发挥,可以信马由缰。而公开课、展示课则有点像现场作文,像这两天的评优课更像现场作文比赛。既然是现场比赛,就必须讲究文体的选择、主题的确立、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的炮制、细节的生动等。
下面我想就从这几个方面对今天上午的四节课做个点评:
(一)关于文体的选择。我们写文章,记叙文不可以写成说明文,说明文不可以写成议论文。上课也是如此,语文课就要教出不同文体的味道来,刘勰《文心雕龙》“辨体”一章中这样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午的四堂课有诗歌、剧本、小说。可以这样说,四堂课都教出了各自文体的味道。诗歌教学讲究读,尤其是现代诗:三分写,七分吟咏,反复读,读出节奏美、音韵美、形式美。温州的范圣龙老师和舟山的顾盛红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较好的示范,尤其是范老师给我们作出了诗歌朗读教学的经典示范。诗歌教学还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所谓意象,我的理解就是:物象+心象=意象。唐朝有人说:物象倾注了感情叫情象,某一情象被他人不断使用也就成为意象。所以古人评价:后人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一意象的程度可以评判该诗的优劣。范老师带领学生对“伊人”意象的解读很独到,给“伊人”这一意象增进了更多的内涵,顾老师对四个意象的分析也是如此。剧本最大的特点是空间的集约化,人物简单,有矛盾冲突。《枣儿》一课的矛盾冲突不像《雷雨》一般的你死我活,它是人物内心的冲突,是当今农村社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矛盾心里,杭州的杨烨楠老师紧紧抓住剧本的矛盾冲突与学生一起进行倾情演绎,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杨老师把剧本通过学生的角色朗读以戏剧的形式呈现在教师面前,杨老师很好地完成了从孙鸿编剧处接过剧本重新进行编剧,进而做好导演的过程。《变色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文体是小说,经典文章形成许多经典的教法。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丽水的王老师没有出新意,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要理直气壮地继承经典教法,我要为王老师投一票赞成票。
(二)关于主题的确立。两首诗歌:《蒹葭》与《乡愁》最大的区别是乡愁的主题单一——就是写乡愁,你不能追求所谓的多元解读来个其他的什么愁;而蒹葭则不同,古典诗歌主旨的多义性是需要我们特别讲究的东西,昨天金戈老师讲到了诗歌的多元解读,我很赞成。尤其是《诗经》更应进行主旨多义性的解读,因为《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不像其他诗歌尚可以知人论世。在这点上范老师对蒹葭这首诗主旨的多义性抓得非常准。同样,杭州的杨老师把《枣儿》的教学主题确立在“感悟人类的发展进程带给我们关于开拓生活与家园之恋这对永恒的矛盾”,也即“开拓创业与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上,呼唤“精神回乡”,我觉得定位很准,也发人深省。而丽水王老师的“我们身边有没有奥楚蔑若夫这样的形象、有没有我的影子”这一问题的抛出更是让在场的师生们陷入了沉思,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文学作品应提倡主题以及作品人物的多元解读,确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永远都是哈姆雷特,不会变成哈利波特。当学生的文本体验出现非理性的解读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主题引领、价值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三)关于谋篇布局。公开课的谋篇布局说白了就是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的过程。这犹如金刚石和石墨,它们都由碳原子组成,原为一物,但由于碳原子的组织方式不同,造成两者性质上的强烈对比:一个透明,一个墨黑;一个坚硬,一个柔软;一个璀璨绝伦,一个平凡质朴。而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的关键是学会恰当地“分离”与“重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进行分离和重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有时需要以舍得的理念选择教学内容,运用舍得理念组织教学。所谓舍得,简而言之就是要学会丢芝麻捡到西瓜!只有有效的“舍得”,才能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但要研究教什么,还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有时明确不教什么比研究教什么还要重要。温州的范老师在细读文本部分让学生进行“我依稀看见了------”,“我仿佛听见了------”,“我真切感受到了------”三个句式说发现、说听见什么,说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老师以这种独特的提问设计为线,串起了蒹葭苍苍之景、在水一方之声、执着溯洄之行的赏析,形成了“憧憬”与“惆怅”的板书,充分显示了范老师处理教材的独到功夫;杭州杨老师在引领学生品析文本时抓住了“矛盾的双方与焦点是什么”、“造成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枣儿的生活与巧克力的生活哪个更让人追求”等主问题展开讨论,让问题聚焦,从而避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丽水王老师则抓住“奥楚蔑若夫的善变,为什么要变?能不能不变?”等几个张力极强的问题来组织教学,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匠心。这三位教师善于从文本的内部去寻找教学内容内在的序,善于恰当地分离和重组教学内容,善于研究教什么的同时研究不教什么。无疑对在座的诸位有较大的启示。
(四)关于开头与结尾。写文章要注重开头和结尾,所谓的风头豹尾,公开课也需要讲究这些。温州范老师课前预热,将师生的情绪调到最佳状态,然后以优美、缓慢、深情、悠长、投入、忘我的导语,渲染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进古老的岁月,课尾又以探究主旨走出课文;杭州的杨老师在导入时让学生以“木”字加一笔猜字开头,学生得出“禾、未、术、本”四个字,课堂结束时教师结合主题,利用这四个字非常巧妙地连接成一段结束语:“同学们,你们都是一株禾苗,不管未来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术),你们都不能忘本”,设计非常巧妙;舟山的顾老师以诗人写《乡愁》诗的背景开头,以跟全班同学共同吟咏全诗结尾;丽水的王老师出示幻灯片奥楚蔑若夫的画像导入,最后又以奥楚蔑若夫的肖像画结束新课,前后呼应,可谓良苦用心。
(五)关于细节的生动。阅读教学离不开“咬文嚼字”,国外有学者说:标点符号的发明、段落的划分是对《圣经》的最大亵渎。言外之意就是有了标点后人们读经典就变得浮光掠影了,不可能坐下来细细地品味了,变得浮躁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浮躁重新回到宁静:对文本进行细细地体味,要于细微处见精神,因为越是细微,就越是尖端,就越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午的四位老师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范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法和添字法、通过声音的延长和重音的把握来品味诗歌的语言,特别是在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心理的时候,他让学生在“所谓伊人,_____!在水一方。”“溯游从之,____!宛在水中央。”两句中分别加一个感叹词,然后对所加的感叹词反复品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捕捉一个平常点,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正如叶老所提倡的语文教学要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杭州的杨老师抓住人物的对白、舞台说明甚至是标点符号这样不起眼的细节或情景,加工营造成一个曼妙的语文世界。舟山的顾老师在上《乡愁》一课时让学生比较删去“小小的”和保留“小小的”的效果,对“一方”、“一湾”等词语的体会涵咏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语文味,丽水王老师引领学生对小说中奥楚蔑若夫对小狗称呼变化的语句反复品读体现了王老师对“深度阅读”的不懈追求。写作还要讲究个性。比如温州范圣龙老师正如他的名字,范老师既是潜龙,又是飞龙,始终在“蓄势——强势——蓄势——强势”中不断循环,犹如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引领他的乐队进行精彩的演奏。杭州的杨老师以“海报”的设计作为课堂组织的“线索”,让大家对剧本充满着期待,这个设计很精彩,我佩服于杨老师的智慧。丽水王老师对奥楚蔑若夫这一角色的传神演绎充分显示了个人的素质和功底。
自然,要写好文章,还需要讲究承上启下的过渡,还要讲究起承转合、伏笔照应等,赛课也如此,在这方面,几位老师的课可圈可点之处还很多,囿于时间关系,不一一进行赘述。一位前辈说过:公开课好像时装表演,生活没有谁天天穿着时装,但是表演的价值不可替代,不能因为生活中大家不穿时装,就否认时装的价值。平常我们在家过日子,青菜萝卜,家常便饭,有客人来了,就带客人去下馆子,或者精心搞个8道菜,这是待客的礼数。所以我们要感谢四位老师给我们送上丰盛的大餐,我们要感谢他们夺人眼球的时装表演。
我的点评完了,谢谢大家。
(张震雷:省特级教师、金华四中副校长)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宁波兴宁中学 徐赛儿(一等奖)
先用很抒情的语气说杜小康的情况,很抒情,内容是家境的变化
幻灯:人离家有三个原因„„ ——曹文轩《前方》
生:这里是第二个原因,出于无奈,由于生意上的衰落,于是只好去放鸭„„ 教师再次强调并介绍家境败落的原因
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出示《草房子》中有关出发前的东西准备、计划等一段文字大家读一遍
幻灯:命运把人物抛在了路上,人们借着路想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前方》 师:找到心理描写的句子
生:第2段中„„
师:为什么要恐慌呢?景色不错啊
生:第21段,真正感到害怕,因为一直要到来年春天才能回家
生:还有周围的环境给他的压抑,万重大山„„绿色的浪潮„„两个比喻 师:恩,面对的是这里广袤的陌生的芦荡„„还有吗 生:因为他离开了母亲,而母亲对孩子就意味着家
生:12节只能感,四周只是草滩,凹地,没有一户人家,甚至十几里看不到一个人 生:12段,不可能回到油麻地了,前方是恐惧的,对前途的迷惘的无奈,使他充满恐惧 师:11节中有一个词语,表明他好象还有幻想
生:撩逗
师: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我们一起齐读21段(配上音乐)
教师再用抒情意味很浓的语气描述其心理,然后说,我们沿着杜小康的脚步继续往前 幻灯: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 ————曹文轩《前方》 师:我们往下看,请同学读28段29段30段
师:你的朗读很有节奏感,有抒情色彩„„ 生:我找到了三处表现其孤独的词语
一方面是情感的孤独,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给他的孤独„„俩人的默契度越来越高 师:原著中有一段,我模拟一下“洗碗”“哦”“洗碗”„„ 为什么语言会变得越来越干巴巴? 生:生活太单调,所以„„
生:是环境给他们的孤独
师:是无人可见的孤独,离开社会,离开物质文化的精神孤独,还有吗 生:从杜小康开始想家并哇哇大哭,看出,日甚一日地迫切 生:通过对比手法和红门里的孤独相比 师;能逃离吗?怎么办呢?
生:要勇敢地去面对
师:就想鲁迅笔下的勇士一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一起读第33段“后来,父子俩„„”
师;研读暴风雨来临的这段,看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生:40,41段,他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 生:分头去找„„
师:原来呢,他怎么说的?哦“我要回家”
生:现在呢,分头去找
师:杜小康的责任心来了?承受了更多的孤独与磨难
生:暴风雨成了他成熟的催生力量,他像成人一样了,鸭群也折射了杜小康的成长 师:能找个例子吗?
生;38段,用手不停地拨开芦苇,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成长和他的勇气,请同学们读这段„„演绎一个成长的坚强的杜小康,哪里看出他已经成长了? 生:76页最上面,没有看见人,一起出去找鸭子了,师:你很会想象,这里是文本的空白
生:从41段杜小康摇摇头,然后分头去找,说明他有责任感,敢于承担 师:你再强调了一遍,很好
生:从鸭子的长大了那段,水也泼不进去了„„说明他也长大了 师:注意到了两个动词,一个“抠”一个“嚼” 嚼,什么味道?
生:有点甜,有点苦涩,他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
师:其实原文里有“甜津津”几个字,现在拿掉了,作家说,他想读者肯定能想象那味道,现在同学们将它表达出来了。
你们看看,现在他的感官也来了,味觉也有了,嗅觉也有了,甚至触觉也复苏了 生: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师:你真是细心的女孩,你连触觉也找到了
幻灯:前方充满了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曹文轩《前方》
师:我们再读44段——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感官复苏后的美丽 读——
师:难道仅仅是孤独之旅吗? 生:还是成长之旅 师;鸭也成长了„„
杜小康的第四句话,大家读一下“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生:四个短句,可以看出欣喜,看出他的成长
生:四个短句,惊喜中的语无伦次,顺序都调换了 师:按正常顺序来读一下
“爸,鸭下蛋了,下蛋了”
生:此时此地一定是这样的,欣喜地这样说,因为可以回家了可以回去读书了 师: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前方”(板书前方两字)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短片,感受一下惊喜—— 电影片段,杜小康手里捧着鸭蛋在哭
师:此时,他已经不是杜小康也不是杜雍和的儿子,他现在是杜收获了
幻灯: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
师:下面我们将最后一段一齐读完,感受一下他的成长,结束这成长之旅 ——
师再次用深情地语气说后来的杜小康的情况,“成熟透亮„„” 桑乔说,油麻地小学最有出息的孩子一定就是杜小康了。下课——教师给班长送了6本《草房子》 附板书
孤独之旅
无奈 恐慌 孤独 惊喜 放鸭———— 下蛋 离家 路上 芦荡 前方 成长之旅
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武陵春》课堂实录
执教者 舟山 林菱
诗词接力,都是写愁的诗句
师:中国古代就有这样一位旷世才女,我们穿过历史的烟雾来学习这首《武陵春》 先自由朗读课文二遍
男生再读一遍,请女生点评,生:泪先流,这里没有读好,“泪”应该重读 师:你点评得很好,你能再读一遍吗?
读完后,再请该生推荐别人来读,并问学生推荐理由——读的很有感情 被推荐女生读
师:读得好,高境界,入情入境
本词中的情感是什么?哦“愁”,带着淡淡地哀愁我们读一遍 接下来,我们去品读一下词的上半阕
幻灯: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作者的内心的哀愁?
生:物是人非,这里——作者睹物思人,„„在丧夫之痛后——
生:日晚倦梳头,内心的哀愁使她无心去梳妆,倦,说明内心有愁不在乎外在的打扮„„ 生:想到自己人老珠黄,无人欣赏
生:风停了,花已经凋谢了„„所以风住尘香这里也寄托了哀愁,作者是用景物来代替 生: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已经流泪了,因为内心的愁太多太重,只能化作内心的眼泪 生:很多事情都不想做,事事休
师:我们读到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绝望的
生:因为悲痛所以写这样的景色
师:上阕未着一愁字而写尽愁绪,你们知道他的丈夫吗?谁介绍一下 生:四个太学士,赵明诚„„ 生:是一位金石考据家
师:介绍一下她们的婚姻美满的生活„„而如今„„ 下面请女生读,传达一下那种悲痛,请男生点评„„ 生,读得很好,十分的哀愁
师:这么重的愁绪有没有去排遣一下
幻灯:品下阕,圈划体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并且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人的心理活动 生:闻说,也拟,只恐
可见诗人的心中有重量极大的哀愁
师:有没有成行?
其实词人最喜欢游山玩水,泛舟河上 生:可以从如梦令中得到印证,(并且背诵一遍)
师:你素养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少年时代的词,你读到了什么? 生:表现夏日郊外游玩时的欢乐和喜悦
师: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对吧
再补充一首《一剪梅》这首写在新婚不久,丈夫外出远行时,看看流露出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一遍
生:感受到了淡淡地哀愁,相思之愁 是一种少妇的情怀(全场笑)
师;痛苦吗?
生:不痛苦,因为等待丈夫归来,始终有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师:哪里看出的?
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师:无论在少女时期还是在新婚不久,她都在登船游玩,但是现在怎么不去呢? 幻灯:内容是李清照悲惨的流浪事迹的介绍 教师范读,配乐,学生思考
曾经那么幸福有限的女子,如今为何愁肠百结了呢? 学生沉浸在教师的朗读中。教师
幻灯“试用‘你若问我愁几许,只因——————’”的句式写词人内心的独白。几分钟后
生:„„只因家国破 生:只因后生命悲矣 生:„„只因夫亡„„
„„
师:家国之痛,孀居之悲,将词人的愁凝成1重,别说是词人,就是我们也难以承受 齐读一遍—— 用一段话来印证词人九百年前高贵的灵魂 屏幕上一段,抒情很浓的文字,教师个人的创作 再一次朗读全词。全场沉寂。
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四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金华四中 张震雷(一等奖第四名)
教师展示漫画(围观被杀场面,人们不同议论)有人说,哎,唉,嘿,嗨,哼 杨修你太——— 生:杨修你太冤了!
生;唉,杨修你太自大了!(太恃才放旷了)师: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生;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生:唉,杨修你太倒霉了(因为很了解曹操却被杀)师:是啊,贤才未遇明君
生;杨修你没有心计了!
师:刚才 畅所欲言,针对漫画谈了感受。满腹才华的杨修怎么样一步步走想断头台的呢? 连夏侯敦都那么佩服他„„文中有一句评论你能找出来吗? 生:你真知魏王肺腑也
师,你能带着佩服的口气读一下吗 生读——
师:这句话的重音落在哪? 生再读。“真”字重读
全班同学将这句话再读一遍
师:那么杨修的真知从文中那些地方看出来?
生:修花园„„写活字,杨修知道花园修得太阔了
师:曹操写了个活字,其他人就没有懂得?文中哪句话印证了? 生:人皆不晓其意。
师:也就是众人皆醉惟杨修独知 幻灯:„„真知„„
生:曹操为防止别人„„于是梦中杀人 师:被杨修参透,其他人知道不知道 生:人皆以为操梦中杀人
师:别人都信以为真,只有杨修像X光那样将曹操五脏六腑都看得一清二楚 生:杨修知道门卫阻止曹植出去,是操在测试他们的才干 师:哪里可以看出„„处事怎么样? 生:勇敢凶猛 师:还有吗
生:第9段,„„为曹植选好答案
师:老师看了资料,说这次序都料到了。真 “料问如神” 师:还有哪些地方?
生:就是关于鸡肋的问题,别人都不知道要退兵 师:鸡肋和退兵有什么关系? 生:把攻打的地方比作鸡肋
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出杨修是真聪明啊!幻灯展示 破 解 译 门 一 鸡 中 合 肋
活 酥(口令)
幻灯:后人有诗赞曰: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正 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师:杨修真是曹操的知己吗? 幻灯:„„真知?
生:杨修对曹操对他的忌讳一点也不知道
师:文中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操之忌” 读一遍
师:数字要读准
师:文只能感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恃才放旷?
生:便叫随行军士收拾行李,准备起程 这个“便”字,可以看出
师:老师比方一下,下课铃声响了,张三飞快地跑出教室,是不是有点像? 生:像 师:还有吗? 生:第5段,“竟与众人分食之”中的“竟”字 生:第7段,‘修知其意,竟来告之“ 师:其事指的是什么事情 生:用筐装吴质的事情
师:“竟”可以看出根本不考虑后果 生:第6段,“惟修知其意,指而谈曰,„„梦中耳”
师:读书要善于从字缝中去看„„—
同时,我们读书还要能从不经意中去读书。罗贯中老先生注意到了用字的简练,杨修说话一共五处,我们来看看
屏幕„„
师:假如你是导演,你要给演员怎样的动作指导?神情,说这句话 生:让杨修的扮演者俩手背腰,矫首昂视捋捋胡子,大笑曰„„ 这样就能体现杨修的恃才放旷
生:杨修的扮演者应该迈着大步,在其他人面前来回地走
师:老师献丑读一遍。体会一下‘恃才放旷’接下来请同学和我PK一下 生:读——“„„耳”
师:正当杨修洋洋自得的时候想不到死神已经悄悄地靠近了 幻灯:表格:内容求曹操的态度 心甚忌之——“活”
而新恶之——分食盒中酥 愈恶之—— ——破解梦中杀人 愈恶之——密告„„藏人事件 大怒,亦不喜植——斩杀门吏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预设答案欺孟德
杀之————-被解口令,擅自行动 师:借的是什么罪名 生:惑乱军心
师:杨修曾经慨叹——梦中杀人。想不到自己也成了梦中人,想不到自己原来真不知肺腑也 对于杨修的死,历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
屏幕展示:李贽: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是以其身杀也
陈寿:
易中天《品三国》:不必了解自己,也不懂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 师:假如你是杨修,你该如何和曹操相处?体现做人的大智慧? 幻灯: „„真知!„„ 生:谦逊,不要太张扬?
师:不是和现在的张扬个性矛盾吗? 生:但是曹操多疑
师:张扬不要过头,对吧,不要变成了“恃才放旷”否则就变成了“张狂” 板书:张扬而不张狂
生:要考虑这话说出去的后果 生:要有度,不能太过分
师:老师也写过一篇启示小短文,请朗读高手来展示 屏幕文字„„„„6 学生读的很好„„
师:表扬„„增色不少
师:假如大家成了杨修的朋友,经常提醒他,也许就不会如此短命了可怜啊,他死后葬在华山脚下,墓碑上也只有七个字:汉主薄杨修之墓(幻灯杨修墓的照片)
下面,我们给墓碑上写点文字,内容可以是对联也可以是打油诗也可以是一句话等等 音乐响起悲怆的埙声,悲悲切切
生:可怜可怜„„薄命薄命„„可叹可叹„„ 生:才华横溢做主薄,恃才放旷保命难 生:假如看透不说透,怎会无端断了头 生:不可恃才放旷,要三思后行
生:才华横溢却不知魏王肺腑,可怜可怜 师:课后,我们同学再继续去交流
这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老师心情很沉重„„我也写了点文字,也考虑了很多人和事 假如宽容和谦逊握手那该有多好
音乐响起,一段已经配好声音和乐曲的朗读—— 下课
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
执教者:杭州江干区 李明 课前先和学生游戏,讲故事,其中涉及星座以及喜欢四大名著的人的调查。上课开始,师:周汝昌先生是红学大家他曾经说,《红楼梦》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也能测试你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测试一下我们同学的智慧„„(写上课题)师:香菱怎么学会作诗的?
生:向黛玉请教,读诗,论诗,写诗
师:你概括得非常好,你们知道我们书上的文字是原著里删节下来的,有谁知道原著的题目是什么吗?
生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教师将两个题目都现在幻灯上。并且问:你们更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第一个,因为写出了香菱的苦学诗歌
师:第一个写出了态度很“苦”,第二个概括了情节。书上有“苦”学的情节,你找到了吗? 生:宝钗催她睡觉她也不睡
生:“好姑娘,„„我再回去念几首也是好的„„ 生:十七页,茶饭无心,„„废寝忘食 生:三更天,„„两眼光„„
生:她把诗给黛玉看„„耳不旁听„„挖心剖胆„„ 生:第8段,“原来苦志学诗,梦中得了八句„„ 生:疯„„一顿饭工夫又爬起来了 幻灯屏幕再现“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哪里看出她不觉得苦 生:她笑吟吟„„
生:她又到黛玉那边去了6 生:读了王维的诗后又问杜甫的诗
生:178页„„回去念几句也是好的„„‘笑道“„„ 师板书“笑”字,问:猜猜她全文中一共笑了几次? 师:一共笑了十五处。我们请看三处 幻灯三处“笑——”原文
生:第一个看出她是好学的人 师:这“就”字看出? 生:急切„„
生:第三处“难道”„„;
生:第二处看出她是个“聪明的人” 师:哪里看出的?
生:从评诗中可以看出
师:怪不得黛玉说她聪明伶俐„„ 你读一读评诗的那句
生读了一遍,后面一句用的是升调 师:为什么用升调 生:很自信„„
师:再来把这些读一读——感受一下——请三个女同学来站起来读——
读后,鼓掌——
师:我几乎看到了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如果她现在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爱上她。师: 其实她这是一个什么状态? 生:痴迷„„
师:那么我们改一下题目——慕雅女雅集“痴”学诗(幻灯片)师:香菱学诗这么痴迷,别人欣赏不欣赏? 生:有人不欣赏,比方说宝钗 师:你读一下
生将那句话读了一遍
师:她那是在自寻烦恼? 生:宝钗看不起„„—
生:言外之意,作为丫鬟不应该学诗,也没有必要 师:用个词语 生:轻视
生:鄙视„„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悲惨的人 师:我们看看她的身世
幻灯展示:本名„ 霸占„„妾„„等信息 她是一个孤独苦闷的人?
生:地位低下,身份低微,„„社会黑暗„„ 生;因为宝钗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的 生:因为宝钗有等级思想
师:所以一切罪名都是因为她是个妾„„所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往往都是一个不经意的词中流露出来的
师:尽管她是个婢女,身边的人也不赞同,但是她为什么还要执着地写诗? 师:我们全班同学读一读香菱的那首诗—— 出示幻灯:香菱的诗中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
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
-——————葛中威、陈心怡、„„等四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安排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三分钟,同时教师巡视
师:听听有哪些同学先发表意见 生:看出她是一个孤苦的人,“一片砧敲千里白”月下敲砧的人都是离别人,希望亲人归来,是苦闷的
师:那么香菱呢?
生:她没有亲人,但是渴望亲情
生:她内心孤苦,因为诗中“魄自寒”
她也不想做没有尊严,没有人格6不想做一个无心无肝的人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精华欲掩料应难„„
生:对有尊严的生活的希望——这是反问句,请大家注意 特别是最后一句
生:江上笛声„„比喻孤苦的渔人,梢夫的,渴望幸福平安等 生:前三句都是自己的影子
第一句“精华„„”宝玉也说过“„„可惜她竟俗了„„”
第二句魄自寒„„体现身世的凄苦 第三句说洗衣服的时候的女人的感觉,红袖搂头倚栏是她的现状„„最后一句说的是亲人对她的关爱——
生:期盼亲人的爱护,倚栏的人都是期盼的人啊 生:写诗终究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
师:我们再次朗读一下,把你们自己融入进去 读后—— 师:„„她只能通过诗来寄托„„这不是更写出她的悲苦吗?我们再回头看看她的笑? 幻灯:好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理羡慕才学着顽罢了——香菱笑道。生:无奈,羡慕别人的生活的苦笑
生:笑夹杂着苦闷无奈的凄凉是衬托她的苦 师:我们要不再把文题改一下
幻灯:慕雅女雅集吟苦诗
师:既然香菱学诗那么苦,小说里她为什么总是笑呢? 生:衬托内心世界的„„苦
生:善良乐观的人物,笑对生活
生:掩藏她的内心世界,不想让别人更加看不起她,因此„„总之我参不透„„ 全场笑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参”一下
生:如果整天都愁眉苦脸的,就看不出她善良乐观的本性,她是用笑来保护自己„„ 生:笑,写她是可怜的孩子„„她如果这么苦还笑,我们会更加怜惜她„„
生:她的身份只是个丫鬟,自己的苦无处倾诉„„笑可以写出她的苦
幻灯: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的笑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的悲苦——-红学专家张美杰
师:我们小结一下„„猜猜香菱最后的结局
生:然而作家却没有给她好的结局,她被丈夫害死了,以及原配夏金桂的折磨 生:后来被扶正了,还生了儿子? 生:最后好象是难产死了?
幻灯展示“曹雪芹原著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师:我们学过拆字法,可以看出她是被夏金桂给害死的„„ 诗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同情。怜悯„„
幻灯慢慢展示:香菱的原名——甄英莲——真应怜
师:可以看出„„寄托了作者很多的爱怜,其实红楼中还有很多人作者也寄托了无尽的爱怜?
生:还有林黛玉也是„„
师:其实不止是香菱„„还有„„的晴雯,„„的尤二姐,„„的鸳鸯„„ 这些女性身上都寄予了曹雪芹„„无限的同情
最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香菱的‘笑’吧
音乐响起,幻灯上回到三个“笑”的内容,教师再深情地读了一遍。全场悄然无声。沉浸在教师投入的感染力极强的朗读中。
08年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武陵春》课堂实录
宁波市海曙区翠柏中学 李晶
教学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一、导入新课
初次见面,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朗诵文本,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
2、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4、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一名学生朗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5、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我们不妨让前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单位,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陵春》。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比如推选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跟刚才朗诵的同学比一比,;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也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法,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也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
(学生自由组合,朗读)抽取2-3组
三、品味语言
1、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机智,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过
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么?
[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
[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有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女生朗读]
问:相似点在哪里?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齐读上阙
4、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
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
5、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齐读)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四、了解词人,解读内心
那么浓重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气来,也让读词的人倍感抑郁,于是有人评论李清照的词风格过于低沉,同学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 转入知人论世(当谈到评价文人的作品时,我们有时不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打出幻灯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从词人人生经历来看,她的曾享受过幸福美满富足悠闲的生活,也历尽了国家破败家乡沦陷丈夫去世文物丧失等等苦难,这些苦难淤积于心无人可诉无法可解,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根本无人愿意聆听她内心苦闷的呐喊!
她曾词动京华,名噪一时,可这早已经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种种教条,因此她的词也被斥为“无辜藉”她对幸福的追求又被诬蔑成“无检操”,甚至连我们心仰望之的陆游对她也颇多微词。
李清照晚年时想把自己一生所学悉心传授于孙姓少女,不料,这位天资聪颖悟性颇高的少女用她十来岁孩子的童音冷冷地拒绝了词人:“才藻非女子时也。”
是啊,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有何用?她奢望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可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周遭的人都视她为异类。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板书:孤独]这份孤独在本已沉重的国愁家愁离愁中又刻上了深重的一笔!
五、抒写感受
李清照小小的一个愁字包含了那么多丰富厚重的意义,那么也请同学们拓展一下思维,用这个“愁”组个词语,比如悲愁,愁苦、、、、、、[离愁、愁苦、愁绪、愁眉苦脸、悲愁、忧愁、乡愁、、、、、、]再请同学们用你刚才组的词造个句子来表达你对《武陵春》这首词的最大感受。老师先造两句,算是抛砖引玉[展示幻灯片:①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②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小结: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感受,老师想借用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朗读《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
或许《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难以慰藉词人悲愁寂寥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包含感情的朗读去应和九百年前那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师生齐读
六、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朗诵、品词、对比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课后请同学们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赏析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板书: 旷世孤独
国破夫亡 直接 抒 愁 传 细节
触景 生 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
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例
黄维陆
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学生记)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一遍。生:(声音洪亮)“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
师:从你们洪亮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与激情。希望在这节课中,我们都能充满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演绎属于我们的精彩。师:接下来,请看一则背景材料。(一女生饱含深情地读)
师:你读的很有感情。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气愤,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说的真好!鲁迅先生在当时也狠狠地批驳了这一谬论。在先生53岁寿辰之际,他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战斗檄文,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板书题目,故意少写了一个“吗”字)师:我们来看题目。
(此时,有部分学生举手质疑)师:怎么了?
生:老师,你把课题写错了。
师:(故作惊讶状)我把题目写错了?(回头再看题目)哦,原来老师少写了一个“吗”字。谢谢你帮老师指出错误。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写错的题目吧。师:你们同意这说法吗?
生:不同意。
师:我也不同意。现在,一起来读读这个写错的题目。(学生齐读)
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
生:悲观的、失望的。
师:请你用声音把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展现出来。(该生读完,掌声起。)
师:从刚才的掌声中,说明你读的非常好。同学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谁的观点?
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
师:国民党反动派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二两个段落,找出敌方的依据。(学生速读课文)
(一分钟后,全体学生读完。)
师: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是: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只相信“国联”,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师:你回答地很全面。
师:乍一看,的确如此,最后,不信自己的地大物博,也不信国联了,改为一味的求神拜佛,这样看来,是失掉了自信力啊。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了没有,文中的“我们”是指谁?有发现的请举手。
生:这里的“我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
师:你理解为“国民党反动派”,很好。那么文中的“有人”又是指谁呢? 生:是指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
师:你请坐。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接下来,老师再为同学们链接几则材料,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PPT显示:“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大师求佛保佑。)
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段文字中的“我们”和“有人”就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社会名流”。从这段文字中,能看出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生讨论、交流)
生:洋洋自得、炫耀。
生:抓“国联”这一救命稻草的仰人鼻息的丑态。生:悲观、失望的情态。
师:哪位同学能读出这丑陋的嘴脸?(一生读)
师:他读错了一个字音。生:把“慨”读成了“gài”。
师:你听得很仔细。同学们,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读? 生:讽刺的、嘲讽的。生:戏谑的。
师:谁能把这种嘲讽的味道读出来?(一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更多的是听出了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讽刺的意味有那么一点。接下来,听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看看能否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嘲讽味。(师夸张的范读,尽量读出嘲讽之味)读完,全场掌声起。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鼓励。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这里说“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这里的“总”字去掉行不行呢?(生自由讨论)生:不行,这个“总”字表现了反动政府的骄傲和夜郎自大的情态,感觉自己的国家很富有。师: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啊? 生:“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的时候。
师:“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东北三省,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居然还炫耀自己的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哪位同学能用声音来展现一下这种夜郎自大的情态,就读这一句。(一女生读)
师:再把那种洋洋自得的、炫耀的感觉加强一些。(该女生再读)
师:有一点味道了,还可以再加重那种炫耀的感觉。
(之后,老师就这一句做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
师:同学们,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人还能洋洋自得吗? 生:不能。因为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了我东北三省。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文中的“只”用的也很好。
师:“只”是只有、仅仅有的意思,从这个“只”字,又看出了反动政府怎样的嘴脸? 生:从这个“只”字可以看出国民党反动派把希望寄托在“国联”,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师:哪位同学能把反动政府抓救命稻草的这种情态读出来?(一生读)
师:还有一个词也值得品味? 生:“一味”。
师: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一味”体现了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身陷求神拜佛之中,不愿自拔,不愿清醒,一副顽固不化的嘴脸。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炫耀的、嘲讽的味道。(学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是敌方的论据,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错误的观点,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批驳的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学生跳读课文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据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
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这是论据吗?
生:不不不,是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师:什么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师:那么,反动政府相信自己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 生:不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
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 生:没有用的。
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 生:是“他信力”。师:“他信力”?
生:“他信力”是作者用仿拟的手法新造出来的一个词。师:你怎么知道是仿拟的手法呢?
生:因为“他信力”是根据“自信力”这个词改造的。师:“自信力”和“他信力”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自“,一个”他”。
师:作者仿拟这个词有什么作用?
生:用“他信力”来说明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味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国联”上,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
师:你能把这种讽刺的味道读出来吗?(该生读)
师:你读的充满了辛辣味。作者还从哪个方面批驳了敌方的观点呢?
生: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师:“自信力”和“自欺力”,只有一字之差,这也是仿拟的修辞,表达的也是对敌方的辛辣的讽刺。现在,请一个同学把这种辛辣味道读出来?(一生读)
师:要读的再辛辣些。
(该生再读)
师:同学们,从以上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国民党反动派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根本和“自信力”无关。那怎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是的,不仅我们会问,鲁迅先生也是这样问。(师在板书的题目上加上一个“吗”字。)师:现在,我们再来看题目,这是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反问句的特点是什么?
生: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师:对你的回答,老师要做补充。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同学看我们的课题是什么样的反问句? 生:肯定的反问句。师:表达的意思呢?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读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调? 生:愤慨的,激愤的。
师:谁来读?(一女生读,读出了愤慨的味道。)
师:是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在文章中哪个段落得以体现? 生:第六自然段。师:先生是怎样提出的? 生:“然而”。师:“然而”是个什么词? 生:转折连词。
师:转折连词,作者着力强调的往往是转折后的内容,就像“虽然”“但是”一样。”鲁迅先生强调的是什么呢? 生:“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这”字怎么理解? 生:“这”代指的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
师:黑暗统治下的反动政府,当时有什么样的论调?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作惊讶状)啊!国民党反动派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吗? 生:不不不,他们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对,这才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动论调,也就是在这种悲观论调的笼罩下,鲁迅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观点,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自豪的、骄傲的,充满自信的。(一生读)
师: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一观点的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我们先来看第七段。(学生齐读该段)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自信和激情,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师:我们有这样的一些人。那“这些人”又指哪些人呢?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呢? 生:有。
师:现在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例子,我们一起看屏幕。
(PPT显示:例句:我们有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师:请同学们利用这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的预习,写出这样的几种人。(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之后交流)
生1:我们有像包拯一样贴面无私而为民请命的人。
生2:我们有像谭嗣同一样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为民请命的人。师:谭嗣同是为民请命的人吗?
生2:不是,是舍身求法的人。
生3:我们有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而拼命硬干的人。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还有很多的手在像老师示意,不过这时候,突然有一种声音出现了:(老师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声调)“你们说的简直是一派胡言,什么埋头苦干的人,什么拼命硬干的人,什么舍身求法的人,什么为民请命的人,都是古人。你们现在有这样的人吗?现在的中国人,可是失去了自信力了啊”。
师:面对这种指责,我们应该如何来反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八段(点一名女生读第八段文字)
师:这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你的理解,请坐。
(此时,学生中有人小声地说“不是”。)
师:你说这不是先生的声音,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是谁的声音呢? 生: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
师:(惊讶地)啊!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国民党反动派会说这一类的人现在也何尝少呢?
生: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刚才读的语调像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语调。师:那请你读出鲁迅先生的语调来吧。
(该男生铿锵有力的读,读完,全场掌声起)
师:这才是鲁迅先生的声音,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声音,“这一类的人们”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看一则背景材料。PPT显示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这一类的人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物。师:对他的看法,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2:“这一类的人”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生3:应该是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
师:结合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这一类的人”是指为了民族的进步而奋斗不止的人,是尚处于地下状态的革命势力。那么,“这一类的人”多吗?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现在也何尝少呢?” 师:这是什么问句?
生:反问句。
师: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此刻,同样的声音又出现了。(师再次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语气)说:“你们刚刚说的那些人也就那么几个,这样的人少的很呢”。师:同学们,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这一处的反问是针对什么而来的呢?刚刚的那种声音你们觉得是谁是的声音呢?(生自由讨论)
生:我觉得那种声音应该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
师:国民党反动派认为现在这一类的人少了,鲁迅先生正是针对敌方的这一责难才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的,“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现在请你把这一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生:(声音很微弱)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师:你说的底气不足,再来一次,充满自信的说。生:(坚定有力的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师:“现在”指什么时候?是不是指我们现在?(生讨论)
生:不是的,这里的“现在”是指“九一八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宣扬不抵抗精神的时期。师:你理解的很准确。或者可以说,是从“九一八事变”到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这一时期。那么,“这一类的人们“,先生把他们称作什么呢? 生:中国的脊梁。
师:怎样理解“中国的脊梁”?
生:脊梁在人身上,撑起了一个人。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掌声起)师:是啊,就是这些“中国的脊梁”撑起了中国的命运,我们为之称赞。鲁迅先生也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正是先生的这种语言,把我们从黑暗带到了光明,正是先生的这种行动,鼓舞着我们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奋斗成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涌现出了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人,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播放“今日中国之自信“的幻灯片,配乐:《红旗飘飘》)
师:感受了“今日中国之自信”,我们的内心都非常的激动,为今日中国的自强自立而激动。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文的题目,这是一个反问句,谁能把这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生: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这是一个否定的陈述句,谁能把它变为肯定句? 生:中国人充满着自信力。
师:是的,我们中国人不仅没有失掉自信力,而且是永远充满着自信力。现在,请同学们为老师的板书加一个横批吧。(学生讨论交流)生:(坚定地说)自信永存。(全场掌声起)
师:谢谢你的横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板书,正好是一副完整的对联,上联是:驳敌论辛辣嘲讽;下联是:树观点热情讴歌;横批是:自信永存。
师:(配乐)通过以上的交流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反动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踏着先生的步履,充满自信的中华儿女正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自信之歌。最后,我想化用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堂,那就是:要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且看我中华少年。下课。
(全场掌声起)
特级教师孙建锋《散步》课堂实录
一、对话导入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我们认识一下好吗? 生:好!
师:我想知道,你们来自哪所学校?(生作答)
师:我还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
(生作答)
师:我更希望了解,你们一家人的业余生活。
(生作答)
师:你们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
闲暇散步,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项内容。能说说你和家人散步的经历与感受吗?(生说经历与感受)
师:聆听了你们家的散步,分享了你们家的温馨与幸福,真美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作家莫怀 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悟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亲情。(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过渡]1985年的初春,南方的原野,作者全家三辈四口人在散步,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后来,作家在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柯尔特先生赞赏,敬老爱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引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一个在发达国度的人,为什么对“敬老爱幼”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却如获至宝、津津乐道?这使作者莫怀戚感慨不已,欲罢不能,于是《散步》便在他的笔下诞生了。
让我们亲近《散步》这篇美文,体会文中那份浓浓的亲情。1.练习读文。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轻声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生字词语。)(生朗读课文)2.检查指导。(1)听写词语。
各得其所、水波粼粼、嫩芽、信服(2)读通课文。
师:全文共8节,每个同学都拥有相同的读书机会,抓住机会很重要,愿意读书的,请站起来。
(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师:珍惜读书的机会,争取主动读书,大胆站起来,精神可嘉!每人读一节。从课文的题目开始—— 生:散步。
师:散步的时候,身体是—— 生:放松的。师:心情是——
生:愉快的。
师:读书的基调,就是——
生:轻松、愉快!
师:找到了读书的感觉,酝酿一下感情,可以开始了吗?(生读课文)3.概括内容。
师: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够读得让人身临其境。掌声鼓励自己,肯定自己。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家三口在公园散步的情景。生:不是。师:那是——
生:初春的一天,母亲、妻子、儿子和我,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师:读得真仔细,说得很详细。原来,我说错了。老师记性不太好,长了记不住,只能记住一句话,难为同学们了,想办法让我记住,好吗?
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师:概括的好。哎,这句话好像很眼熟啊,在哪儿见过? 生:课文开头的句子。师:哦,一起读一读!
三、熟读感悟
(—)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这句话,读起来,怎么有点别扭。你们看,这样写――“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行不行? 生:这样写当然可以。
师:那为什么非要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生:这样既交代了“我们在田野散步”,又突出了散步的“四个人”。
师:听你一说,我很受启发。如杲你是摄影师,让你拍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的镜头,你先拍摄一个远镜头是—— 生: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隐隐约约有四个黑点在移动。师:接着镜头慢慢拉近,再来四个特写镜头,分别是——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看来,会读书,也会摄影了。文章开头的写法真有意思,能使人想到这样一组镜头:先是一个整体的远镜头———望无际的回野上,隐隐约约有四个人在散步,接着镜头由远拉近,来个特写——突出了散步的四个人。
再读读这一句,想象画面的流动,体会“冒号”的灵动:突出、强调。生: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二)师:瞧,这一家子!三代,四口,两对母子。多么可爱!我们先来欣赏文中一对年轻的母子。师:喜欢文中这个小孩的举手。(生举手)
师: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 生:天真、可爱!
生:聪明、伶俐!
师: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
生:“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师:对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讲,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孩子出言不凡、语惊四座,小孩子的奶奶,会这样夸他—— 生:我的乖乖!(笑)师:孩子的妈妈,会说—— - 生:宝贝,真能!
师:孩子的爸爸,会说—— 生:了不起的发现!
师: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板书:聪明可爱)师:对孩子的最大的赏识,最大肯定,莫过于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遍。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读出了小家伙猛然间发现“规律”的喜悦与激动。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读出了小家伙的聪明、活泼。
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读出了小家伙的童真、童趣。
(三)师:喜欢课文中“妻子”的请举手。(生举手)
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生:听从丈夫,夫唱妇随!
师:表现在—— 生:“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师: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 生:不一定听我的。
师: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 生:面子。
师: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 生:有别!
师:课文中是在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
生:“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师:没说一句话,做了四个动作——“听、蹲、背、走”,你对这位妻子有何评价? 生:文中的她是个一言未发,默默去做的贤妻良母!(板书:贤妻良母)
(四)师:我们再来欣赏文中一对年长的母子。喜欢母亲的举手?(生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
生: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师:请你按先后顺序,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下面,我们来个现场表演,我扮演母亲,你扮演儿子。你来说服我到外面散步,好吗? 生:(扮儿子)妈妈,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外面春光明媚,我们一家人到外面散散步吧!师:(扮母亲)儿子,妈妈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了,再说,妈妈身体不好,哮喘,走远一点,就上气不接下气的。我看,还是你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吧。生:(扮儿子)妈!您都一冬天没出来了,春天的空气新鲜,到外面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好。师:(扮母亲)儿子的一片孝心,妈妈晓得。我准备准备。
生:(扮儿子)春寒料峭,还是有些寒意,穿上外套,以免着凉。师:(扮母亲)好,好,好,儿子的心真细!我这就去取外套。
师:母亲信服儿子的善举,体谅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言听计从,课文中有句说得好——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
师: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请你读一下。生: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母亲对我说。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生:满足孙子的要求。师:这就是对孙子的—— 生:疼爱。
师:疼孙子,爱儿子!这种疼爱之情,通过怎样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的? 生: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的语言都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师:“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眺望的地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有美景。
但是,在抵达美景的小路上,想心也潜在着路障,母亲是过来人,她具有前瞻的眼光,于是,母亲对我说——
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师: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生读语段)
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读出爱抚的动作。(生再读语段)
师: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生读语段)
师: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生读语段)
师: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儿的“小脑瓜”上来„„·(生读语段)
师:“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 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 师:你体会得很到位。读读!(生读)
师:读出母亲的眺望——
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读出菜花的色彩——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师:读出桑树的姿态——
生:“两行整齐的桑树。”
师:读出鱼塘水面的动感与光感—— 生: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推向目之所及的远方—— 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注意,扣住“望去”,视觉开始出发,经过“菜花、桑树”,抵达小路尽头的 “鱼塘”,逐渐把视线拉远,拉到极限—— 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 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师: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生再读)
师: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师范读课文)
师:多么慈祥的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板书:疼爱孙子)
(五)师:最喜欢作者的举手。(生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作者? 生:他很孝敬母亲。师:哪里看得出来?
生:“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师:“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
生:伴同母亲的时日短。
师: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已短? 生:“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是埋怨春天—— 生:埋怨春天来得太晚了。师:这里用了两个“太迟”,是不是重复了? 生:不是重复,是强调春天来得太迟了。
师:埋怨春天来得“太迟了”,是责怪冬天呆的时间太长了。严寒的冬天遏制生命,所以,有一些——
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师:听我读——“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 生:“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不是“度”。
师:听得真仔细,我改正——“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熬”与“度”,不一样吗?
生:“熬”字,可以想见母亲挺过严冬十分艰难;“度”则显平淡。生:从“熬”字,可见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若换成了“度”,那种感觉就没有了。生:“熬”,是熬煎,是难过,是痛苦,是不容易;而“度”,比较中性,日子好过、歹过,都可以用“度”。师:说得好!
生命多么脆弱!严冬,对于身体羸弱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坎儿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怎能不盼望春天,盼望春天带来新的生机,“春天总算来了”,你看那南方初春的田野一- 生:“这南方初春的回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师: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请你读一读。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师:想象“新绿”,那是新生命的色彩,那是新生命的诞生,那是新生命的象征,那是新生命的希望。再读——
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师:体会新绿的“随意”,那是新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铺着。再读—— 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师:感受新绿的“浓淡”,最是一年春好时,浓妆淡抹总相宜。再读—— 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师:地上,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树上呢?接着读—— 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师:想象那一个个嫩芽密布枝头,读出嫩芽的急不可耐—— 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师:想象那刚刚抽出的嫩芽。读出“二月初惊见嫩芽”的惊喜一- 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师:再看那水里一-
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师:读出“起着水泡”的动态—— 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师:读出咕咕地的声音——
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师:读出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自在和愉快!
生:回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师:这段话写得真美!田野铺着新绿,枝头抽着嫩芽,水中冒着气泡,生命在复苏,生命在胎动,生命在勃发。
生命真美啊!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营养我们的心。生:(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回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师:生命如此美好!我的母亲也战胜了严冬,来到了春天。“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否熬过去,还是个未知数啊!这次,母亲提出要“走大路”,这个愿望还能留到明年春天兑现吗? 【幻灯】
毕淑敏说——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茬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诈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全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勺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师:是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及早啊!哪怕是满足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断然决定—— 生:“走大路”。师:读出这种当机立断。
(生读语段)
师: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
师: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
(板书:孝敬母亲)
师:“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
(六)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家人向着那菜花——
生: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师: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上的”是—— 生:母亲。师:“她背上的”是—— 生:儿子。
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 生:母亲加儿子。
师:母亲加儿子,就是—— 生:整个世界。
师: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 师: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 生:爱幼。
师:尊老爱幼,就是——
生:整个世界。
师: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世界。
师: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 生:延续。
师: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 生:整个世界。
师:就是生命绵延的整个世界。
师:再读最后一节—— 生:“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这是多么诗意的上幅图画!能用一个字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 生:背(爱、家、和、美、心、亲、加)。师:两个字呢?
生:母子(春晖、示范、延续、早春、背负、责任、生命、中年、血脉、温馨、和谐、亲情、人性)。师:三个宇呢?
生:寸草心(三春晖、一家亲、母与子、母子情、天地人、老中幼、人性美、背世界)。师:四个字呢?
生:尊老爱幼(整个世界、其乐融融、爱的延续、责无旁贷、人到中年、继往开来、和和美美、一路走好、春天来了、传统美德)。师:五个字呢?
生:瞧这一家子(成熟的生命、生命的过程、三辈四口人、最美的风景、春天的故事、家和万事兴、文化的精髓、人间第一情、沉重的责任)。师:六个字呢?
生:上有老下有小(背小的背老的,幼小成熟衰老)。师:请把你们的“命名”写到黑板上。(生上讲台写“命名”)师:(语言渲染)瞧这一家子——
生!(齐读)“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
生:(齐读)“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再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
生:(齐读)“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育 分类: 课堂实录
李明:《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
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
一、序曲:课堂导入
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二、开端:了解香菱学诗的经过
师:随着宝钗进入大观园的香菱是怎样学会作诗的?
生:与黛玉论诗,然后自己作诗。
师:可否概括成三个词语?
生:读诗、论诗、写诗。
师:(点出幻灯片:读诗、论诗、写诗)你已经概括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这篇课文的题目才叫“香菱学诗”。
三、发展
(一)对比编者的题目与曹雪芹的回目,感受香菱学诗的辛苦。师:这个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原作的题目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生:“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出示幻灯片: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香菱学诗”)一个是作家曹雪芹自己写的,一个是编者加的。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写出了香菱学诗非常刻苦,第二个就写得非常直白,只写出了香菱学诗。
师:很好,你从第一个题目中看出了香菱学诗的刻苦。课文编者的题目非常简洁地概括了情节,曹雪芹的题目不仅用非常典雅的语言写出了香菱学诗,而且写出了她学诗的态度。那么哪个字可以表现她学诗的态度啊?
生:苦。
(二)再次体验香菱这个人物,理解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师:很好,香菱学诗学得很苦。作品中有具体描写香菱学诗很“苦”的语句吗?请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她“苦”。
(生翻书,思考。)
生:我找到的是“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说明她废寝忘食。
生:我找到的是“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这写出了她废寝忘食。
生:我找到的是“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这里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很晚。
生:香菱把诗拿给黛玉看后,黛玉说不怎么样,她就“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生: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里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第八自然段“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生: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证明香菱学诗废寝忘食。
师:到什么程度了?
生:快要疯了。
师:这些句子说明香菱学诗学得很苦,真是到了废寝忘食,快发疯的地步。所以啊,真可谓“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出示幻灯片)
(三)细品香菱的三处笑。更深地把握香菱的美。
师: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
生:第二自然段写“香菱笑着说”,说明她乐此不疲。
生: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这说明了香菱非常渴望学习。
师:香菱这个时候是什么表情啊?
生:笑。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这个香菱啊,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是什么?
生:笑。
师:(板书:笑)作品中写她的“笑”就有十五次。那我们现在就通过其中的三处来看看香菱。(出示幻灯片)
师: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着香菱笑着说的内容来揣摩香菱是个怎样的人。
生:第一句话写出了香菱是个好学的人。夜里还要回去念几首。
师:“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的“就”字能够看出香菱怎样的心思?
生:急切地想读书,好学。
生:第三句写出了她的自信。
生:第二处笑表明她有了自己的见解,才学了这么几天诗就有这样的见解,也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师:难怪林黛玉要说她“是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下面请位同学来读—下第三处笑好吗?
(生读第三处“笑”。)
师:你在读的时候把“还不好”的音拉上去,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香菱很自信,所以将音调上扬。师:还可以看出香菱对作诗这件事的态度怎样? 生:很感兴趣、很执著。
师:通过这三处笑的品味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个自信、好学、聪明、执着的女孩子。同学们再来把这三处笑读一读。哪些同学自告奋勇?
师:读得真好,我似乎已经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要是她现在就在我面前,我—定会爱上她的。(众人笑)
师:外人觉得香菱学诗苦,但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为„„
生:痴迷。
师:讲得真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题目再改一改,改成“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出示幻灯片)
四、高潮
(一)从宝钗的不赞成香菱学诗来看香菱所处的生存环境。
师: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如痴如醉地学诗,大观园里是不是人人都欣赏?谁不欣赏?
生:薛宝钗。作品中写到香菱请求向薛宝钗学诗,但是薛宝钗拒绝了她。
生: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宝钗的对话,这里就看出薛宝钗不是很欣赏她去学诗。
师:把对话读一下。
生:“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这是什么意思?
生:她是很看不起香菱学诗的,认为她自己找麻烦。
生: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
生: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二)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
师: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出示幻灯片:香菱身世)
师: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
师:是啊!就因为她是一个妾。世态炎凉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三)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
师: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的婢女,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地想学诗呢?(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
师: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
师: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生: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她说“魄自寒”,自己非常寒冷,因为她在那里没有尊严也没有人格。但是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佣人。“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月亮不管乌云有多厚,还是会从云层中透出光来,虽然她现在社会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可以让自己更加出彩。
生:她写颈联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抒发内心,如从江上的笛声联想到穿着蓑衣的人、孤苦的少妇们,进而提出自己内心的质问——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呢?
生:我觉得前三联全都是香菱自己的影子。第一句是香菱对自己的叹息。第二联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她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地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四)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
生: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倾诉出来。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实际上她不仅羡慕姑娘们的才华,也羡慕她们幸福的生活。
生: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着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单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其中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
生:苦诗。
师: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出示幻灯片)
五、尾声:探索曹雪芹塑造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一)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有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谁来解决—下?
生:以笑来衬托她的悲。
生: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的悲来。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鬟,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有学者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二)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的特点。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
生: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
生: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有不同的结局吗?
生: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两个结局——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出示幻灯片)香菱判词是这样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第一句暗示了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暗示了香菱的遭遇,第三四句暗示了她的结局。“两地”是两个土,加一个“木”是“桂”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是怎么死的?
生:被夏金桂害死的。
师: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被活活地害死,真是太悲太苦了。(板书:苦)那么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寄予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怜悯、同情。
师:大家有没有人知道香菱名字的来历?
生:“甄英莲”是一个谐音,意思是真的应该怜惜。
(三)拓展视野,更深地领会《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师: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莲,读起来就是“真应怜”。(板书)作者不管是写她的笑还是写她的苦、她的悲,都对她寄予了真正怜爱的情感。在《红楼梦》中,应该叹息的,又岂止是香菱一个呢?晴雯,一个美丽、爽朗的女性,只因为生得美而遭人嫉恨,最后被赶出大观园,悲惨地死去;尤二姐,美丽善良,被贾琏占为小妾,最后被王熙凤害死;鸳鸯,美丽能干,很多人打她的主意,但她誓不嫁人,最终难逃魔掌,只能悲惨自杀。在这些美丽的红楼女子身上,曹雪芹都寄予了无限的同情。所以每次看到香菱的“笑”,我的内心都在滴血。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香菱的笑吧。(教师配乐朗读,再现香菱的笑容。)
特级教师吴丹青点评:细细品味香菱的笑
一、抓关键,“苦、笑”两字贯串整节课
《香菱学诗》的课堂有着回环精彩的教学设计:“苦一笑一苦一笑”。首先是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课文标题“香菱学诗”的比较,令学生更形象和直观地感受香菱学诗的情状——“苦”。那么香菱自己感到学诗苦吗?由此引出对香菱的“笑”的品析。而这个“笑”着学诗的态度,又进一步地表现出香菱学诗的“痴”。对于这样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子来说,她为何要如此痴迷地学诗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身份低微的香菱在学诗之中的精神寄托,进而感悟曹雪芹以“笑”写“悲”刻画香菱的用意:香菱的笑其实是一种苦笑,是她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笑,是烘托她一生痛苦的凄美的笑,所以,“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最终应该是“慕雅女雅集吟苦诗”。以“笑”写“苦”、写“悲”,曹雪芹对香菱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甄英莲——真应怜。课近结束时,李老师说:“每次看到香菱的‘笑’,我的内心都在滴血。”最后他以动情的朗读结束这堂课。
这样回环精彩的教学首先来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准确把握。抓住“苦”和“笑”就抓住了香菱这个人物形象的精魂,抓住了解读这篇小说的关键。其次得力于教师以层递性的问题设计来推进文本内容并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课堂问题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教师提问艺术的完美演绎也是这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品细节,朗读涵泳把握人物形象
文本细读是准确把握、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李明老师引导学生三次对“笑”的朗读涵泳值得称道。
第一次是品读香菱的三处笑,同学们通过对香菱三处“笑着说”的揣摩,通过反复朗读,很快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聪慧、可爱、好学、自信的香菱形象。
第二次是在了解了香菱的悲苦身世和领悟了香菱诗歌的精神寄托后,重新品味香菱的一处“笑”,学生们新的感悟也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生: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不仅羡慕姑娘们的才华,也羡慕她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次是在课近结束时李老师自己以动情的朗读将作品的悲剧意识又做了一次完美的诠释。
就这样,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影像印在了学生的心里。小说的教学不就是要这样抓住细节,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形象的吗?李老师的教学可谓抓住了小说教学的特质。
三、重体验,以学生的阅读期待将教学引向深入
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而摆在教什么前面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谁教的问题。在《香菱学诗》教学的幻灯片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问题,比如:香菱为什么要如此痴迷地学诗?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既然香菱这么苦,小说中的她为什么总是笑呢?李老师花大力气去品味香菱的笑和品析香菱的诗歌,不仅因为文本特质,更是取决于学情。我们的教学内容正是学生有疑问想探究的问题,学生能不欢迎吗?
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教学的起点来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仅让李老师的《香菱学诗》的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得到了实现。李老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梯度。学生预习时弄明白了的,课堂里就不再浪费时间:学生不易懂而又应该弄明白的,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预习时的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于是深入探究的是学生的真问题,教师确确实实地引导着学生从已知领域走向未知领域。
四、巧拓展,实现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的审美追求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这个导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暗示了李老师的另一个教学追求:以《香菱学诗》为入口,引导学生走进《红楼梦》的文学世界,引导他们通过对香菱悲剧命运的解读去体悟曹雪芹对“红楼”女子们的无限同情和整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那么李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从香菱学诗的苦而香菱不觉得苦说到香菱的笑,从宝钗的一句“自寻烦恼”引出香菱身世的介绍,然后以香菱为什么要写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度解读香菱的诗歌,再回头品味香菱的笑,并适时讨论:既然香菱这样苦,小说中的她为什么总是笑呢?并以学者的观点支持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法。然后又引出对香菱判词的解读,体会作者对香菱“真应怜爱”的情感。最后又拓展引出《红楼梦》中像香菱这样美丽而又不幸的其他女子,如晴雯、尤二姐、鸳鸯„„
立足文本,适时延伸,有效拓展,从理解小说写什么到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文字入手进而探寻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学意味、文化审美追求。我们的学生不正是在这样具有深度、广度、高度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培养了文学审美情趣并逐渐把握文学阅读的方向、角度和方法,逐渐从“普通阅读者姿态的阅读”升华到“对话者姿态的阅读”“研究型姿态的阅读”的吗?
“这是一节完美的课”,许多教师这样评价。然而当我们整理课堂实录再次细究时,突然有一种精巧过甚的感觉。尤其是有两处教学有待商榷。
一是对香菱的“苦”和“笑”的分析。“苦”字,一指学诗之苦,重在表现香菱的痴迷与执著:一指身世之苦,重在点明香菱悲剧性的命运。而“笑”字呢,它表现的是香菱的品格,但却丰富、深刻得多,不仅仅是“痴迷与执著”,还有她的温婉、她的追求、她的隐忍、她的无奈„„“笑”字大可挖掘,但因为要服务于“苦”,直指“坚定执著”,所以被缚住了手脚:借“笑”可以品鉴人物之美,但仅仅停留在“自信、好学、聪明、执著”,品评未免呆板了些。如果品读人物之美的内涵更丰富些,那么悲剧之美的感染力也就更强些。在我看来,《红楼梦》中一个个女子的悲剧不是因为她们的死亡,而是因为她们生命里最自然最美好的东西,都被外界或者是自己压抑着毁灭了了。
二是利用宝钗的态度和香菱的诗来完成阅读难点的突破,有四两拨千斤之妙。但是对宝钗对香菱学诗的态度的分析会不会有些偏激呢?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钗对自己学诗做诗评价也是不高的,她曾多次表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学诗无宜”。香菱的处境或许可以用她自己的矛盾的“笑”来引出,梦里那么快乐自信,醒时又遮遮掩掩以“学着玩”为托词,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篇:如 何 上 好 写 字 课
如 何 上 好 写 字 课
写字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当今社会几乎人人都会写字,但真正能写好字,写美字的就寥寥无几了。写字是孩子们上学就开始的一项学习,虽许多人都上九年、十年的学,但在公开场合能自豪地提笔而书的又有几人呢?所以肩负着孩子们启蒙教育的小学老师,上好写字课是当务之急。
一、充分备课上写字课,教师的备课必须充分。将当堂所写生字的读音、笔顺、部首、书写特点都必须一一弄清,字的用法也得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将学字与学文结合小学写字课要写生字都是精读课文中的一类字,所以引导学生先读文,充分预读,挑出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读熟字,认识字,再写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时坐姿和执笔姿势都必须正确,这样写字才会流畅,写出的字才会美,教孩子坐姿不要长篇赘述,可以示范,可以看课件中模特的做法,也可以用儿歌教给孩子:脚放平,身坐下,一尺、一寸、一拳要记牢……执笔教师要示范,更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
四、教学生运笔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并学会每个笔画的书写方法,抓住书写要领,“横平竖直,撇捺要舒展……”学生刚上学时,教材设计的字都是练习基本笔画的,如:
一、十、水、川、刀……“所以,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学生写对即可,一定要让学生写美才收。打好基础,楼才好建!
五、让学生学会读字 所谓读字就是会看字,能分析字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如“相”;左低右高如“吹”;上大下小如“伞”能抓住主笔如“水”中的竖钩;“夭”中的横;“川”中的竖等。
五、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写字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绝对不可有时紧有时松。另外,对写好字的同学一定要及时肯定,让他们尝试成功;多开展作业展评、写字比赛,让学生意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去努力写好字,并以写得一手好字为荣。
六、教师要以身为范
“老师有一手好字,学生的字大都很像样;学生的字糟糕,老师的字也好不到哪去。”因此教师自己要努力写一手好字,做到提笔可做示范,张口可以指点,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老师。很多字写得美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他的老师的,所以为了学生老师的基本功必须练得过硬。
当然,写字教学绝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各科教师都要写好字,做学生的榜样,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这样学生的汉字书写才会突飞猛进。
第三篇:初中历史优质课竞赛 作课点评
初中历史优质课竞赛
作课点评
一、对初历史学科的看法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目前有多种说法,我觉得这句话是最精炼的“一堂课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这里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中的提高度,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所设计和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摘苹果理论”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也就是提出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既不能让学生摘不着,也不能让学生随手一摘就摘到,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一些最基础的内容,至于提高部分,就得让学生踮着脚尖去摘或者跳起来去摘。而学生参与的广度,则指的是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提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面向全体学生,如果一堂课下来,只是少部分人积极参与,自然不能称是一堂好课。
当然,各个学科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就历史学科而言,不论是课标还是教参当中,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这也就在告诉我们,作为初中历史学科而言,使学生知识水平与学史能力得到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情感得到升华就是我们的目标。要做到这些,全员参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史为鉴这些基本的原则是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的。如果教学中还能体现出生动性、形象性,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的表现欲又得到满足,这也就应该可以被看作是一堂好的历史课了。
二、本次课赛中体现出的亮点
1、教学方式有了较大改变,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往教师包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已不见踪迹,同时,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每堂课中均有体现,各校所学习、推广的教学模式也能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只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区别。这至少体现出教学改革在各校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应用。我们每位教师均能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极大地增强了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课堂讨论、辩论、观看历史题材视频、编历史剧、设计主题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均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3、注重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熏陶。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逐步提高,但近些年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却明显未跟上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思品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熏陶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课赛,几乎每位老师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这一点。例如“国民革命运动”一课中,通过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让学生思考“黄埔军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再结合孙中山的名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三国鼎立”一课中通过曹操两次战役胜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了“谦受益,满招损”,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4、注意在教学中体现激励性原则。有句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各位老师均能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予以表扬,激励性原则得到了较好体现,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5、注重情景教学、角色互换。历史,毕竟是以前发生过的,故,恢复到当时的场景中去,无疑有利于学生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解和理解。本次竞赛中,我们不难发现,战地小记者、地主阶级、农民、军士、奴隶主旧贵族、国君、南迁小民阿毛及其导游小表哥等角色时常出现在情景教学中,这无疑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注重证据,体现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各位老师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需要展示了一系列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经过分析思考或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遵循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国民革命运动”一课为例,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蒋介石和周恩来不属同一个党派,他们为什么能在一个学校共事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没讲,老师就提供材料,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后得出了结论。而后,还通过学生熟悉的旋律《国民革命歌》得出了北伐战争的对象和任务。对于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教师亦提供了几段材料,学生通过分析材料逐条得出答案。又
如“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想让学生得出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的结论,指导学生识图,想要总结宋代中农业、手工业、及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分析得出。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亦是通过对几张图的分析而得出。试想,日常教学中坚持这样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不就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了吗,并且,经过多次训练和体验,学生还会怕做材料分析题吗?
7、注重教给学生总结、记忆历史知识的办法。如《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一课,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商鞅变法的时间时,就教学生利用一年365天,颠倒6和5,再提醒别忘了公元前,学生自然好记了。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年,完全可教学生用谐音“要酒要酒”来记。再如洋务运动一课,教师指点学生用“中央代表是奕诉,地方代表曾李左和张”来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又用一副对联“三大军事福安江南求自强,四大民用湖汉开船为求富”就记住了几大军事民用工业及目的,效累极佳。
8、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肯定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但作为一个中考科目,促使学生提高成绩也是教师不得不考虑的,更何况考试中的易、中、难比例是7:2:1,而我省的计分方法中及格即可得10分,这就更加突显出落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此次课赛中,不少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基础知识,课堂检测环节中正确率高就是例证。而且,与往届相比,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勾划、记录、标记重要知识点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往届,这也是教师更趋务实的体现。
四、不足之处
1、在看似热闹的情况下,不少课的探究、合作还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入实质,有的讨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如一两分钟的讨论,充其量能表明自己用过讨论这一方式了,有时给人感觉,学生好像只是在读书或背书吧。究其原因,应该是所设置的讨论、探究题不符合学生实际。比如,讨论某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就没有必要了,学生一看书便知,老师又要叫讨论,为避免冷场,学生当然只能在找到答案后大声读书了。因此,建议大家在设置讨论题或合作学习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该题目的难度。也就是说,应设置让学生踮着
脚尖去摘苹果的题目。建议可考虑在原因、影响、为什么是转折点以及启示类问题上设置,当然,如果课文中直接就可以找到答案,建议大家在题目上稍作改动,使其具有讨论和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让学生讨论了几分钟,站起回答的同学轻而易举地就念出了课文中总结好的答案,这样的讨论也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
2、要进一步把握好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历史学科是重证据的,很多结论都要从材料中得出,但我们明显看出,本次竞赛中,大家对这方面挖掘不够,即便有了,在教会学生如何从材料中发掘结论的指导也不够充分。就如“国民革命运动”一课,整体感觉已经很好了,但如果老师在指导学生时能教会学生分析材料时将关键句或关键词勾划或圈起来,效果肯定更好。而有几堂课,老师已展示了材料让学生分析甚至讨论,但学生稍遇困难,老师随即点出答案,然后学生齐读。事实上,老师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恰当的启发和诱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他原本未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发出“噢,是这样啊”的感叹时,教师的成就感应该也就油然而生了。
3、注意激励学生是好的,但教学嘛,少不了反馈矫正,学生都已经答错了或是不全面,老师不仅不纠正、不提醒,反而一味的夸奖,这是激励呢,还是给了其不好的暗示,值得商榷。当然,“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一课中,当学生提到北京人钻木取火时,老师提出了疑问并建议学生课下查资料,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4、注意随机应变、灵活机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如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想大相径庭,如突然停电了,如课件出问题了,如学生未按时到,如时间快到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还未完成或课上完了但时间还不到等。从这次竞赛中,我们就感觉到大家在这方面处理得还不够圆润。一般来说,在结尾时设置一个既可课上解决、又可课后延伸的题目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5、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搭配,突出重难点,计划分配好时间。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都设计了不少内容,又想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显示出课堂丰满、圆润,结果导致需要深入分析、讨论时感觉时间不够,只得点到即止,因而重
难点就难以突出。究其原因,是我们老师要求面面俱到,殊不知多中心就是无中心,多重点就是无重点。问题提得太多、幻灯片展示得太多,面太广、点太多,重难点自然就难突出了。因此,建议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置问题或以表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得出,教师再稍稍引导理顺,而后将挤出的时间用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时间不够导致分析讨论不深入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6、激情不够。历史课不像理科那样讲求逻辑思维的缜密,但为了感染学生,应有激情。可惜的是,本次比赛中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场景并不多见。当然,这次几位男老师在这方面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最后,给大家选择参赛课题提点建议:
1、最好不要选比较容易把握、前人屡次使用过的课题。毕竟,没有大的提升,你很难胜出,除非没遇到高手。
2、最好选择赛点学校还没上过的课,以免问题一出来,学生就给你答出标准答案,让你左右为难。如真要选,请注意更改题目或换问法。
以上观点,只是我们的一些浅见,希望大家采取扬弃的态度,取精华,弃糟粕。相信,在白老师的带领下,我市的历史教学水平定能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2013下2014上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2013年下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我校几位老师有幸参加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会议分听课和听报告两部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概念渐渐地由模糊到清晰,老师们从对这门学科的一无所知到大体明确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深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现将我这几天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这也是我以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误区,总认为,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不是“治疗”,而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积极地人格等。21节课所选课题有悦纳“独一无二的我”,有“谁最重要”,有“幸福快乐每一天”,寻找“记忆的宝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等。这些课的内容都是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学会人际交往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活动目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活动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自我成长。
二、注重活动体验
执教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也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分享。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谁最重要》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互助的重要性,教师设计了“合力传球”游戏,还设计了“长勺吃枣”游戏,在长勺吃枣游戏中,每人拿了一把勺柄非常长的勺子,艰难的吃枣,起先,学生如何努力都吃不到枣子,后来,学生互相喂给才吃到了枣子。这个游戏让学生切实感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学生逐渐把这种品质渗透到生活中。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我们平常开设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目标。而活动课程注重激发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内容。让学生在一种安全、开放、平等、尊重的活动氛围中,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活动,分享个人的感受和收获,从而引导学生寻求快乐和幸福。
三、教师把握好角色
所有上课的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整堂课老师都面带微笑。教师在班级心理活动课中扮演的是一位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好朋友。每一位教师都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每当学生分享时,教师都真诚的注视着学生的眼睛,用手拍拍学生的后背。整节课也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学生之间的年龄相仿,心理相通,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其中有一节课我印象深刻,课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师最后设计了一个“爱的抱抱”环节让学生体会互相拥抱的温暖,有好几个女主动生走上讲台,真诚的要求抱抱老师,此是,下课的哨声已经吹响,更多的学生陆续走上讲台要求和教师拥抱,有的学生掉下了难舍的眼泪。在场的听课老师都被这一幕深深的感动了。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而是倾听、同感、情歌反应、具体化等。2014年上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此次心理健康活动强调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谨慎性,又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这让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份阳光事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学生自杀或斗殴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过问题。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及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张玲玲博士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我们教师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要科学的评价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不要忽视学生存在的问题,又不能将心理问题“扩大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针对少数学生的咨询和矫正。在心理辅导课中,重视对学生启发教育和引导,不能“越俎代庖”。
三、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要求我们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在我们学校尽快的播种、发芽。
2013年下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
优质课点评
第五篇:同课异构心灵上的百合花点评
同课异构——《心灵上的百合花》点评
12日上午第二节开始,云和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评比——“同课异构”在育英外国语学校的四个小班拉开了帷幕,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老师给云和全体初中语文同仁展示了四堂不同风格的优质课。四人所上教材一样,皆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代表作之一《心灵上的百合花》。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材,同一年级不同班别,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来讲授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让不同教师通过不同的构思,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彰显自己的个性,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并通过评课,让上课和听课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课异构它的方向主要是从知识性、积累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方面去展开整个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美文《心灵上的百合花》通过四位老师个性鲜明的精彩演绎很好的体现了上述特点。
《心灵上的百合花》是一篇富有象征意义的散文,作者托物言志,描绘一朵生长在偏僻山崖的百合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信念最后绽放出自己最夺目美丽光彩的生动故事,来晓谕人生应怎样立志成才走向成功。这篇文章一般考虑挖掘以下几点:百合的生长环境——百合的成长历程——百合的象征涵义——百合给人生的启迪。上课的四位老师基本都围绕这几个要点来展开,下面简单谈谈几位老师的课:
育英的孙老师“创意老练”。“创意”体现在她用建一份野百合成长档案来架构整个课堂,一开头就把野百合当人来看待,颇新颖独到。文中野百合与野草、鸟雀的交流,当堂分角色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印象深刻地让学生把握了文中不同角色的个性。课中孙老师还出示了几幅学生课前画的简笔画,让大家一起品味百合成长过程,并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分别给四幅图拟标题。这个教学步骤也是本堂课的一大“创意”亮点。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来加深对百合成长过程的印象;二又锻炼了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三更好的达到了把握文本的目的。画画的过程是把握文本的过程;看画的过程同样是把握文本的过程;取标题的过程是把握文本的过程;讨论标题同样也是把握文本的过程。“老练”主要在其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技巧的纯熟。可以说孙老师的课上得相当有特色,若一定要提点意见,就是孙老师虽建立了“人”的百合档案,但整堂课还是提“花”太多,大部分时间仍停留在文本表面,对文本深层次的挖掘稍浅些,只谈什么样的花,不去深触文章的象征涵义。另外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过于单一了些,不是师问生答,就是大量的小组讨论。若这些方面改进些,孙老师这堂课肯定还要出彩!
二中的叶老师“认真细致”。叶老师刚刚回到教学岗位上不久,好学谦虚做事认真的秉性使其重新进入教师的角色很快,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一点不逊色于他人。“认真”二字体现在其上课脉络清晰,步骤非常有条理,课件制作精美、容量丰富,可见其备课是极认真的、准备是很充分的!教师的课堂引领,师生的合作探究都能够得到较好体现。特别是板书构思耳目一新,充分展现了女教师的“细致”。她把百合花的成长历程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巧妙地板书成了一朵花的美丽形象。“百合花”三字是花心,周围依次是百合的品格,它们排列成一圈成了围着花心的花瓣。“深深地扎根,努力的吸收”成了花的根,“默默的,全心全意”的信念成了支撑整朵百合的花茎。初时板书不显山露水,随着课堂的进程渐渐匠心凸现,让人叫绝!叶老师这堂课大体是很成功的,但有些地方还需注意。比如“读”的问题,“读”在语文课中很重要,但是要讲究“读”的方法。叶老师把重点段落的朗读集中在一起,在课的中间花了很多时间集中朗读大量段落,而其他时间听不到朗朗书声,这样分配不均的“读”给人感觉甚为突兀。随着文本的解读,分散些朗读更好。而且“读”不能一味的还没讲清“为什么”读就让学生大读特读。读前需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段,读后要问学生你从中读
到了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读个明白。叶老师的课堂还需注意一点,那就是对学生回答后的当堂口头评价问题。肯定和评价学生的语言要丰富和对口些,若不只是单一的“很好”两字,那通过课堂评价激励学生的效果会更好。当然作为一个久疏战阵的士兵来说,重新走上公开课的激烈战场就能够上得如此成功实属不易。
三中的应老师“激情洋溢”,语文综合素养比较深厚,基本功扎实,通过很会煽情的语言功底,把一堂《心灵上的百合花》上得极具感染力。一堂好的语文课,语文教师的个人涵养是非常重要的,课要有魅力,教师自身先要有魅力。作为青年男教师的应老师,在课堂的全方位情感投入,很好的吸引了整个班级的学生。除了“以情动人”,应老师还有这几个方面做得相当好。一是如何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对文本的品读着力越多,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就越为深刻。二是很注重对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我们一些语文老师特别在上公开课时,片面的追求一些华丽的东西,比如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等,而忽视了语文的一些基本元素的传授解读。如字、句、音、形、写法、阅读法的课堂指引,应老师就通过与文本的品读巧妙的结合,做到了语文课某些实质的理性回归。三是对学生课堂的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很重要,除了及时,还需要教师恰如其分的语言。光简单廉价的“很好”来赞美,不行;光严肃刻板的“不对”来否定,更不行。那就要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的深刻认识。这点应老师处理得很不错。当然要挑刺的话,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比如口头禅少点会更好。教师的话还是稍嫌多了一些,这可能跟应老师长期任教初三有关系。整堂课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不是学生。换句话说,教师的主导地位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相对弱化了。所以如何让教师在尽展个人风采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梅源中学的叶老师“亲和美读”。所谓“亲和”,是指年轻美丽的叶老师上课极有亲和力。一个参加工作时日还不多的青年女教师,能够在这样县级规模的优质课比赛中表现得亲切自然从容不迫,实在不易。“美文需要美读”,叶老师这堂语文课留给大家最大的印象就是“美读”。《心灵上的百合花》本就是一篇文笔优美意境悠远的美文,作为“同课异构”的对象,这种文章完全可以上成阅读欣赏课,“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感悟。语文阅读课少了“读”,少了适度的书声琅琅,这样的语文课给我的感觉总是残缺的。叶老师对“读”的课堂设计颇有心得,不仅“读”的形式多样,有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而且注意“读”的声情并茂。比如一上来要求学生读文章标题,叶老师要学生充满诗意的读,并先作了范读;读重点句子,叶老师强调:请你用优美的声音来读。学生读了之后,叶老师都一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随着师生文本的解读,琅琅的书声营造了浓郁的“美读”氛围,成了本堂课最大的特色与亮点。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述生动,临场应变机灵,能恰当地处理某些意外环节。如文章录音一时放不出,马上请学生朗读,后来声音有了,就说“这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些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叶老师整堂课教态落落大方,始终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与老师配合比较默契。面对一个完全生疏的班级,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围着老师要签名,这就是成功的表现。如果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对多媒体依赖多了些,导致预设过多,反而弱化了老师上课的自由度。这就涉及到一个“扬弃”的问题。公开课老师往往考虑上得全面些周到些,备课时就瞻前顾后力求完备,生怕漏了什么知识点。其实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一堂课随时都有生成,要敢于打破预设的东西。短短40分钟,只要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启发、有所提升,教师的备课预设被课堂生成所打乱、被中止,这也是一堂成功的好课。一味的追求面面俱到,求全责备不见得是好事。叶老师最后几分钟直到下课了忽然把文章的中心和人生的启迪匆匆忙忙的串讲一下,这完全受到了课前预设的影响,好好的一堂以“美读”为特色的阅读欣赏课徒增了一个不必要的结尾。
四朵精彩各异的《心灵上的百合花》通过“同课异构”的平台一一开放,给所有听课老师的启迪都是很大的。世上没有完美的课,有特点有所得有缺憾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听完
课后,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评课说课交流。这也是老师之间的知识互动,共同提高。除了对四位老师进行充分的肯定,我还向他们共同提出了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那就是对于这堂课我们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如何立足文本,去超越文本。若课堂上有学生向四位老师提问:我天生不是百合花,就是一株野草,怎么办?或者我虽是一朵百合,但是结果我开不出花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的确是完全有可能被学生质疑的。因为我们今天选择的这个“同课异构”课文——《心灵上的百合花》的作者林清玄是一位成功人士,所以其可以骄傲地把自己看作一朵天生的与野草鸟雀们不同的百合(这可以从此文的写作背景得知)。注意文章主角的起点便已是百合,天生与野草们就划清了界限,影现了作者的清高脱俗,因此文本只是一个从百合幼苗走向百合开花的历程,而不是从丑小鸭也可以奋斗成白天鹅的故事,哪个更有现实意义,不言而喻。现实生活中,天生是野草多,还是百合多,自不必说,所以教师应怎样的正确引导学生去质疑才能使这堂课提升得更具有普世价值?也就是我们自己先需要看到这篇课文的局限性,不能盲从于课文,迷信于文本。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不仅要立足于文本还要看到文本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使语文课更具有普遍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上述只是我的个人之见、一家之言,权当抛砖之用罢了。最后借用云和县教育局语文教研员童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几点总结作此篇日志结尾:
第一,教师首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材不是金科玉律,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补充调整。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平时要让学生多去质疑,学生敢于质疑就是课堂的成功。这关键靠教师去引导,教师预设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质疑。
第二,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自己先要有足够的阅读能力、判断机智和应变拓展能力。
第三,多媒体应用一定要恰当合理,不要喧宾夺主,更绝不能滥用。
第四,“文”“道”关系处理的问题。如何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道”的教育不要点出,更没必要展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2006.12.17于云和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