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02:1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教学准备:

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亲身实践,感知探究

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引导学生小结:

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追问:

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再追问: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小结:

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

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 2.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追问:

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 再问:

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学生回答:平衡。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 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第二个天平图)(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

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

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

如:假设一个花瓶1千克,那么4个花瓶共4千克;一个花盆3千克,再加一个花瓶也是4千克。把两边同时减去一个花瓶也就是减去1千克,那么两边都剩下3千克。5.猜猜:

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让学生猜测。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等式的性质1。

如:学生猜测天平的两边同时放2个、3个杯子;同时减去一把茶壶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O除外),会怎么样呢? 6.出示教材第65页图1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墨水的重量,用6表示铅笔盒的重量,写出等式:a=b。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

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呢?(仍然保持平衡)

7.出示教材第65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知道了什么。(2个排球的质量=6个皮球的质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排球的重量,用6表示皮球的重量,写出等式:2a=6b。质疑:

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 学生猜测:平衡。

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用等式a=3b表示。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

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然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归纳小结: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O?学生交流,汇报:O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2x-5=9,那么2x =9+()2.如果5=10+x ,那么5x-()=10 3.如果3x =7,那么6x =()4.如果5x =15,那么x =()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自主完成填空。

四、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等式的性质)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4、5题。

六、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a=2b a+b=2b+b a=b 2a=2b a+b=4b a+b-b=4b-b 2a=6b a=3b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设计(本站推荐)

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设

教学内容:教材P64~6及练习十四第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板书题:等式的性质)

二、互动新授

.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再追问: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

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a+a=2b+a

2.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

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

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

学生回答:平衡。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

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第二个天平图)

(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

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如:假设一个花瓶1千克,那么4个花瓶共4千克;一个花盆3千克,再加一个花瓶也是4千克。把两边同时减去一个花瓶也就是减去1千克,那么两边都剩下3千克。

.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让学生猜测。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等式的性质1。

如:学生猜测天平的两边同时放2个、3个杯子;同时减去一把茶壶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会怎么样呢?

6.出示教材第6页图1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墨水的重量,用6表示铅笔盒的重量,写出等式:a=b。

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

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

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呢?(仍然保持平衡)

7.出示教材第6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知道了什么。

(2个排球的质量=6个皮球的质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排球的重量,用6表示皮球的重量,写出等式:2a=6b。

质疑: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

学生猜测:平衡。

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用等式a=3b表示。

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然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归纳小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学生交流,汇报: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拓展

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如果2x-=9,那么2x=9+()

2.如果=10+x,那么x-=10

3.如果3x=7,那么6x=()

4.如果x=1,那么x=()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自主完成填空。

四、堂小结

这节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等式的性质)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65页“简易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在上一节刚刚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部分知识是学生解方程的依据,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节课的内容在简易方程中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天平演示实验,由具体实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抽象概括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关注学生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有意识地渗透“等价思想”、“建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2.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而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这节课中,教法上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探究学习。

四、教学准备

天平、铅笔盒等。由于学具有限,所以采用了认识天平和通过课本情境图展示结果。

五、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导入新课——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运用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共同列举等式,对等式进行简单回顾,之后观察情境中的天平,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新知。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合作交流。1.猜想、验证。通过课件展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通过在天平上演示过程,验证学生的猜想。

第一次猜想验证后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假设数据、验证规律。

得到结论后通过假设物体的具体的数据验证学生自己总结出的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讲课时就是让学生自己多举几个例子,比如:同时加2个杯子、同时加1个茶壶等)

3.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通过课件展示教材第64页情景图2,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果天平的两端同时拿掉1个花瓶,结果会怎样?学生汇报后,再次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小结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通过一些简单的等式问答,应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相同的数以加强规律的应用。

5.设疑思考,探究等式性质2。

承接上面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运算也能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本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再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一步步总结出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其中探究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要特别强调这个数不为0。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通过问题来巩固运用等式的性质。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在课结束前让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环节: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上以简单明了为主。通过字母等式的同加、减,同乘、除表现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

设计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

课型:新授

时间:2017年11月2日

一、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2.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五、教学准备:天平、铅笔盒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互动新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再追问: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 2.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

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 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

学生回答:平衡。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 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第二个天平图)

(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如:假设一个花瓶1千克,那么4个花瓶共4千克;一个花盆3千克,再加一个花瓶也是4千克。把两边同时减去一个花瓶也就是减去1千克,那么两边都剩下3千克。

5.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让学生猜测。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等式的性质1。

如:学生猜测天平的两边同时放2个、3个杯子;同时减去一把茶壶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O除外),会怎么样呢?

6.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图1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墨水的重量,用b表示铅笔盒的重量,写出等式:a=b。

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

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呢?(仍然保持平衡)

7.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知道了什么。

(2个排球的质量=6个皮球的质量)

引导学生用a表示排球的重量,用6表示皮球的重量,写出等式:2a=6b。

质疑: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

学生猜测:平衡。

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用等式a=3b表示。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然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归纳小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O?学生交流,汇报:O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拓展: 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2x-5=9,那么2x=9○()2.如果5=10+x ,那么5-()=10 3.如果3x =7,那么6x =()4.如果5x =15,那么x =()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自主完成填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等式的性质)

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4、5题。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

a=2ba+b=2b+ba=b 2a=2b a+b=4ba+b-b=4b-b2a=6ba=3b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教学反思

第五篇: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教学

内 容 课本P3~4页例

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资源 天平、挂图、小黑板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2分钟)

1.判断下列各题,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9-X=4 20+30=50 3+X>8 y-17=43 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及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5分钟)

1.学习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2.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全班交流。

3.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2分钟)

1.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一人板演)2.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3.“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选择两题(加法方程与减法方程各一个)和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1.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

2.做练习一第5题。要求选择加法方程与减法方程各一个,自己说说检验过程。3.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板块一】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方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等适合方程有关的知识。3.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板块二】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2.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3.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意思列出方程吗?怎样求出方程中X的值呢?(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解答)教师小结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三强调书写的格式。(要写解)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板块三】

1.教师巡视,关注书写过程。

2.请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后提问:为什么“+25”与“-18”?加减号允许写错吗?可以填其他数吗? 【板块四】

1.教师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2.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吗?谁来说一说?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方程》中的“等式的性质

(二)”。昨天已经利用休息时间研读了教师参考书,对教案进行了二次备课,也理清了教学程序。由于在讲解“等式的性质

(一)”时,给学生观察讨论汇报的时间不够,造成在解方程时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所以决定:今天在教学例5时,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交流。

1、复习部分:

提问:“前面我们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知道了等式的性质,学会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谁还记得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后面坐着听课的老师,学生有点紧张,只敢在下面小声地说。便找了平时比较好的学生说,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学生补充,同时出示性质。

反思:一直以来,任教我班的是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平时教学成效也比较好,被听课的机会比较少,平时我和班主任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学生较一些班级学生,语数课堂上比较规矩,胆小。这样,学生对有教师听课表现出紧张的情绪是可想而知的。同时,教师的情绪也比较平淡,没有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使得前半部分的课堂有点沉闷,敢于大胆发言的学生也比较少。由此可知:教师进入课堂就要立刻调动自己的情绪,使学生有轻松活泼的感觉,学生才会调动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忘记身后听课的教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也才会有活力。

2、导入部分:

提问:“如果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时这个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还是等式吗?”

学生有说能,有说不能,要求学生猜测。效果不理想,有学生受预习的影响,写出一个方程,然后在解方程;有一个学生写了:“3×9=27,3×9÷9=27÷9”通过比较发现,等式仍然成立。

反思: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提出问题让学生先猜测的教学方法,因为平时训练的少,教师突然放手,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包办现象,学生还习惯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掌握新知,巩固新知,然后学会解题。即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需要加强。

3、新授部分:

分别出示例5的天平图,让学生看着图去列等式,四幅图出示完毕后,让学生观察等式,讨论交流“有什么发现?”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学生打愣,立刻引导:“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是怎样变化的?”由天平图的变化引导到等式的变化,再用文字叙述:“等式两边同时乘2,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继续引导:“如果等式两边同时乘

5、乘

7、乘10等等,所得结果还是等式吗?”学生认同,提问:“该怎样说就可以包括所有乘数?”学生总结出:“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结合三、四幅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总结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要求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提问:“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提出:“加上‘这也是等式的性质’”。教师加上。继续问:“还有需要补充的吗?”片刻有学生说:“这个数应该不能为0。”“为什么?”“比如x×0=0,就不可以。”有学生抗议:“x可以和0相乘。”教师说明:“x可以和0相乘,等于0。”写出x×0=0,提问:“根据等式的性质,怎样使左边只剩下x?”学生回答:“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x×0÷0=0÷0”,提问:“看着这个等式有想法吗?”终于有学生提出:“不可以这样写,因为0不能做除数。”完整等式的性质

(二),板书课题。

反思:在例5教学时,应该在出现前两幅图和等式后,让学生结合图观察,由天平的变化再引导到等式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时,分别出示图,让学生列出所有等式后再观察发现,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学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哪两个等式是相关联的。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我们班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待培养,加强。同时也提醒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层次,有坡度,使学生的思考有方向,有目标,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愣神时,及时将问题简单清晰化是明智的。

例5的教学中,没有挂图和多媒体,只靠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的简单的天平图来引导观察,显得不合适。首先耽误了时间,其次,由于四幅图没法按照书上那样的顺序排列,造成学生观察时的无目的性。由此可以看出,挂图或多媒体在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清晰,有条理,有层次。自然也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4、巩固部分:

练习二第1题:“先说说下列方程怎样解,再解方程。”要求学生只说不解。在指名说:“2.1x=8.4”时,被指的是一位平时接受比较慢、成绩偏下的学生。学生吞吞吐吐半天说出:“2.1x÷x=8.4÷2.1”。学生嘘声一片,教师将算式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评议。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错的。”请学生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学生指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不是同一个数。教师指出,解方程时,方程两边同时除以的数应该是同一个数,一个具体的数,而不是未知数。

反思:这个现象在含加法的方程中也出现过,如:75+x=150,有学生写:75+x-x=150—75,x=75。分析原因在于:教学中的例题,多数是X在运算符号的前面,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左边只剩下X时,都是左边加几,等式两边就同时减几,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只看左边运算符号后面的数,说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不透彻,解方程时是“照葫芦画瓢”,并没有真正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薄弱。

解决方法:当学生看到75+X不知所措时,请学生结合加法交换律,将75+X想成X+75=150,再按照解方程的步骤进行计算。同样,2.1X可以根据乘法交换律看作X×2.1=8.4后再解方程,对这个别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5、作业反馈:

今天的课堂作业是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练习二的第1、3题。由于时间有限,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除个别计算错误外,没有出现过程中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在身边,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是独立完成的。所以,不能说,今天的效果是很好的。只有通过下次课堂上完成补充习题才能看出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等式的性质

    课题等式的性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之后安排的一个课时,它又是为后面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做准备的。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天平游戏中,让学生发现天平平衡的规律,从中悟出等式的性质,为解方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天平游戏活动,发现......

    等式性质4

    教学内容:等式的性质(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教案 孔令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的性质同步学案

    等式的性质(1)导学案 备课人:江海涛备课时间:2013-02-19课时:2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专题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通过观......

    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

    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至第84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天平,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