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月总结智慧教改4.0
智慧教改4.0模式 3月总结
-------一园艺班
通过近一个月的智慧教改4.0模式教学实践,我班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象一:课堂变化。智慧教改4.0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吵闹、睡觉现象没了,变成了人人比学习,人人比表现的新课堂,学案发下来学生先是自学,后是求助,再是交流,最后是展示,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定目标,为目标而奋斗,为跨越目标而努力。
现象二:掌声成了课堂美丽的音符。新课堂中你随时可以听到热烈的掌声,这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鼓励与肯定。一个同学大胆的走上讲台展示,一个同学精彩的发言与点评,多个同学的交流与争辩都会赢得他人的掌声,学生在掌声中步入成功的人生,走进真诚的心灵。
现象三:课下变得文明儒雅。现在的校园你会随时听到学生对你的真诚问候,你会发现学生主动地在捡地上的叶片纸屑,微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因为他们生活在他们自主创造的全新文化环境之中。
现象四:每节课上课之前,你会听到铿锵有力的团队誓词的齐诵。每节课、每天的开头,学生会自发地吟诵团队誓词,团队誓词是同学共同拟定的,他们用此激励每一个学生来实践共同的人生诺言。
(附照片)1.班级文化建设
2.激情早读
3.成长感悟课
以及各项活动的美篇等。
第二篇:智慧城市4.0
智慧城市4.0
北京时间3月21日,“2016全球服务与外包领军者峰会”现场,鼎韬产业研究院、日立咨询联合创作的《解读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的真谛》报告正式发布。这一部献给各城市的智慧礼物,致力于帮助各地政府规划设计智慧之路,奠定智慧城市建设之基。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迅猛,中央政府也把智慧城市纳入国策。鼎韬产业研究院联合日立咨询共同发布的《解读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的真谛》,首次提出智慧城市4.0系统。智慧城市4.0是一个完整的方法系统,为错综复杂的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综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且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实现政治宏图。城市健康的概念建立在人类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并且借鉴了西医与传统中医的精华,由城市竞争力与官方评估系统解构、量化得来的城市发展实际需求出发。以上结论已通过与40个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市长级)进行深度访谈得到验证。城市健康系统与双重衡量系统(官方评价系统和城市竞争力系统)结合的方法是由此项目衍生而来的。本项目是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最具优势的尖端设计之一,将会为日立咨询未来在中国的业务带来深刻的战略影响。我们与来自中国40个城市的城市管理者(市长级)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代表了在智慧城市投资体量方面排名前40的城市,从而得出2015年每个智慧城市的主要发展瓶颈和具体投资量。同时,调查小组选择并分析了200个成功实施的智慧城市典型项目(涵盖了15个国家的69个城市),并扩展至超过1300个组成部分的解决方案,从中得出原生联系。项目团队从所有调查结果中总结并建立了完整的方法系统,以为错综复杂的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综合的诊断和治理方案,方法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且可以满足城市管理者政绩提升的需求。
第三篇:工业4.0:智慧工业的信息化改造
东滩视点 第68期
工业4.0时代,智慧工业的信息化改造
※动态资讯※
2014年12月22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智能制造将成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实现两个IT(Industry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融合和倍增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为重要支撑,加快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预计2015年地方将密集出台一批智慧工业、两化融合等相关配套方案,全国将掀起智能制造应用推广的热潮。
※主题解析※
工业4.0时代到来
十八世纪末期以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们分别源于机械化技术、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如今,将物联网及服务引入制造业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是在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博会被首次提出,2014年11月10 日,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开展“工业4.0”合作。两国政府将为双方提供更为有利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支持,中德合作无疑将为“中国版工业4.0”注入外部动力。
工业4.0的两大主题是智慧工厂与智能制造,工业4.0的核心内容是依靠CPS(信息物理系统)而构建的一张智慧工业网络系统,打通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即是运用大量物联网传感技术、基于大量数据、模型及算法结合而成的产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正在向制造业各个环节渗透,创造了新的服务、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
※主题观点※
工业4.0时代,智慧工业的信息化改造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与美国相当。从全球制造业发展形势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抢占制造业高端市场。而印度、东滩视点 第68期
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正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全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了制造业的中低端部分的市场份额。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明显削弱,注重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并且同时存在着工业产品结构性短缺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高端装备、核心芯片等方面仍需要大量进口,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迫切需求。
一、工业4.0发展新趋势
1、服务型制造转型态势明显
传统制造业是以产品为企业核心,属于生产型制造业,而现在制造业正逐渐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以生产+服务或者以服务为企业核心。中国为世界输出了大量的工业产品,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格局,产品只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并且处于价值链低端。越来越多的传统设备制造商向行业服务集成商转变,基于原有的产品基础,提供更具价值的智能服务,从而增加产业链价值。
IBM作为百年IT企业,可谓是转型为服务型制造商中最成功的案例,早在1993时,IBM就面临了业绩下滑、连年亏损、互联网泡沫等一系列危机,IBM通过实现二次重大战略转变,提出电子商务战略理念,将自己定位为综合服务提供商,创造了“随需应变”的新服务模式,从容应对企业危机,并在2008年前瞻性的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引领科技进步。
2、工业互联网开始萌芽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备基础,它的概念就是把机器联入网络,数据来自安装在机器上的传感器,传送到云端进行存储、分析与决策,从而为企业服务。过去互联网的数据是由人产生,而物联网的数据是由传感器产生,物联网的普及推广很重要的因素是降低人的成本,而工业互联网更是信息技术与运营管理技术的结合。我们现在面临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而未来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更先进的分析工具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普及。未来许多东西将被重新定义,数据在云端,服务是可云的,工人也是可云的。
二、智慧工业信息化改造领域分类
智慧工业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以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软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云端平台的打造,将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应用系统之间、供应链之间进行互通联系,实现人、设备、环境、数据的互动。使得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获取数据更便捷,数据处理更加快速,实现了生产系统、企业管理系统、对外服务系统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
东滩视点 第68期
我们按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全智能化应用,将智慧工业的信息化改造领域进行总结分类,共分为五大类。
1、智能化物资管理
智能化物资管理是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网络,在物资管理的采购、验收、入库、运输以及调度管理环节实现高效、智能管理,达到“全面感知、自动控制、优化决策、预测分析”效果。具体表现在过程管理流程化、全程管理信息化、事件管理精准化、实物管理电子化、身份管理关系化。
智能化物资管理主要服务于大宗物资领域,包括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行业等。大致分为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三大类别。由于面向的领域相对较窄,且这些大宗物资企业的内部管理专用系统已经包括物资管理,市场需求非常小,目前也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导向优势,未来在智慧工业的应用领域中属于较为冷门的领域。
2、工业安全管理
智慧工业应用中的工业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高危行业作业生产工程所进行的气体检测、环境安全监控、安全运输等所提供的集成服务。智慧工业中的工业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采过程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矿山综合防尘、地质监控、防火、防治水、危险气体检测、安全环境预警系统、作业场景信息采集与集成、作业人员精确定位及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等。
生产过程监测系统:重点包括车间、库房、仓库等厂房在温度、湿度、气体、压力、雷电、水、火等环境指标方面的监测控制设备。
运输过程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用于易燃易爆品、气体管道运输安全监测、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等一系列监控系统与设备。
智能工业安全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检测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采集及监控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及现代通讯技术。
2012年中央政府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将高危行业定位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实验,共九大类别。
我国目前在工业安全管理发展上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应用上,在《非煤矿山安全生
东滩视点 第68期
产“十二五”规划》中要求1万座矿山建立安全避险等六大系统,总体市场需求在100亿元左右。从市场化程度来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合格企业有10家,因为受众面较小,为工业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成套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不多,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整体来看,我国的智慧工业应用在工业安全管理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需求较小,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未来自动化作业的趋势,未来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3、智能化生产线
智能化生产线是制造自动化的提升,在柔性化、智能化与高度集成化上有显著提高。智能化生产线是一种由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运用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实现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等智能活动。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先进工业嵌入式软件、虚拟实现等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制造业变革。
智能化生产线牵涉技术复杂而广泛,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以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高端新型传感技术、镶入式系统集成技术、微内核操作系统技术、组态语言和人机界面技术等。在汽车、工程机械制造、建材、农业器械、冶金等行业使用最为广泛。
随着中德工业4.0合作纲要的签订,我国也正在着手编制《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2015-2025)》,智能化生产线未来成为智慧工业应用中的核心领域。据统计,2010 年我国智能化生产线市场需求量共计165.23 亿元,“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平均增长率将在20%以上。预计到2015年,智能化生产线市场规模约为41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规模,其中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对智能生产线的需求量约占总规模的40%。
4、质量管理控制
质量管理控制的智能化包括在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实行全程信息追溯与质量检测。智能化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又包含了六大子系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图2: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构成示意图
智能化质量控制管理是基于云计算基础的信息化集成服务,辅助RFID、条码等数据采集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及专业领域的质量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医药、食品、农产品直接关系公众生命健康领域得到迅速推广,这些领域受到政
东滩视点 第68期
府严格监管,应用最为广泛。以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为例,全国已进行了3批试点共35个城市的试点工作,目标覆盖所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由此可见,我国的产品追溯系统进入全面建设期,政府购买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市场力量。
5、节能减排
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与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较低的资源消耗水平中做出最大的产值贡献,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每个企业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对节能减排提出具体要与指标。依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中央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确定为高能耗行业。
节能减排具体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工业生产能源进行检测、统计及计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针对污水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气排放等实现净化处理,实现各种再生能源的高效智能分选及循环利用。智能化的节能减排领域中涉及到大量的新型传感技术、新一代通讯网络技术、识别技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控制系统设计技术与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
整体来看,工业节能减排应用步入新发展阶段,以集成化系统服务为主要核心,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政府对环保领域重视度的提升,伴随系列政府的出台与扶持,在政府、央企等多方力量的联合推动,在“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领域投资总需求达到5900亿元,将会成为智慧工业应用的一大热门领域。
※案例借鉴※
西门子智慧工业发展窥探
西门子公司创立于1847年,集成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过程软件和硬件,产生的专利数量达到60000项。西门子是全球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领域的领先企业。
1、智慧工厂——制造网络互联化
西门子位于德国的安贝格工厂有24年历史,占地面积10万平方英尺是全欧洲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工厂,工厂致力于为巴斯夫、拜耳、戴姆勒、宝马等德国工业公司以及它们的众多海外竞争对手生产自动化机器。
东滩视点 第68期
在安贝格工厂,真实工厂与虚拟工厂同步运行,真实工厂生产时的数据参数、生产环境等都会通过虚拟工厂反映出来,而人则通过虚拟工厂对真实工厂进行把控。
安贝格工厂拥有一套高度数字化的生产流程,生产的产品本身拥有16亿个部件,且每年的衍生产品制造数量超过5万台。根据Gartner在2010年的调查显示,安贝格工厂中每100万件产品中的残次品数量只有15件,生产线的可靠性达到99%、可追溯性高达100%。厂内1000个制造单元是如何通过网络进行联络的。通过网络控制,厂房里的大多数设备都可以在脱离人类劳动力的情况下对零部件进行挑选和组装。为了准确收集数据,安贝格工厂超过3亿个元器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这些基础识别信息包括:所属生产线、材质、规格等等。机器会对元器件做自动判别与操作,适时调节生产参数。
安贝格工厂是由德国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力研发全自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工厂,通过利用庞大的公共研究机构来帮助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德国政府在对于工业4.0的支持上,并没有通过提供补贴优秀企业进行扶持,而是提供2亿欧元资金支持研发,为企业形成统一的标准创造新的技术和网络化条件,目前西门子距离工业4.0所所描绘的场景仍有差距,西门子董事指出:西门子拥有构建模块的核心优势,设计基于互联网网络的全自动智能制造系统可能还要10年时间才能变为现实。
2、生产线优化应用
以宝马集团全球最先进工厂之一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为例,应用了西门子LIS超宽带实时定位识别系统的辅助,该厂的总装车间取消原来专门用于扫描车辆条形码的工位。车辆每到一个工位,车型、车辆识别码、根据车辆的不同配置,需要装配的各种零件等信息会自动显示在工位前方的操作屏上,甚至会自动提供图片及装配辅助指令,直接引导工人完成相应工作,这一流程被视作定制式生产的基础。现在,一款汽车需要上千人设计,设计人员设计3年、生产模具1年、建设工厂4年,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而在未来工厂,制造高度灵活,一条生产线能同时生产多个车型;用户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的车型、车辆配置,甚至可以实现当月定制,下个月就生产出来。
3、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应用
亚洲最大的纸浆和纸张制造商之一的亚洲纸浆纸业集团(APP)在浙江省宁波市的造纸厂借助全集成驱动系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减。由此,该造纸厂每条生产线年均节省数千万元开支,年均停机时间被保持在最低的12.5小时。
4、提高生产效率应用
汽车生产设备制造商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采用西门子的产品生命周期软件,东滩视点 第68期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在投产前就加以校正,使得设计与规划实现“所见即所得”,生产线模拟的精准度为98%,把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20%-30%。
第四篇:工业4.0总结
篇一:学习工业4.0感想
学习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心得体会
目前最火热的技术名词,大数据、云计算大致都看过了,现在自然也轮到了工业4.0,而且另外两个更多的是it界自己炒作的概念(虽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看来,大国重器,工业,第二产业,依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有力的表现。中国的工业化,尚没有完成,中国的真正强大,依然需要在工业上革新。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工业崛起,具备了超过世界竞争对手的强大生产率。英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如此,美国如此。所以,按照林毅夫的说法,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4,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工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可成长空间。
谈回这本书,这本书应该是为了响应德国政府工业4.0号召,找了业界的主要发言人,进行相应的解读和阐释,应该说工业4.0更像是个政府驱动,尚不是完全的技术驱动和革新驱动。所攒的各个章节在主题思想上和实现路径上,还有观念不统一、愿景不统一、利益不统一等问题,讲工业4.0依然是盲人摸象。对于工业4.0的概念厘清,除了要靠这本书的叙述,更需要靠自己通过经验和学术背景的合理畅想。而两位译者,客观的说,也缺乏对工业界背景的深刻理解,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来自it界的某些具体应用领域,所以对整个工业链条的啮合也不是很清楚。文中名词都对,但总体读起来,总是像没有上油的齿轮咯吱作响。
总体来说,这本书我是浮光掠影般的过了一下,也粗略谈谈我对工业4.0的认识:(1)首先要谈的是工业4.0提出的背景。工业4.0首先是德国政府提出来的概念,德国人没有赶上美国人的信息革命,也看到了中国咄咄逼人的后发优势。为了保住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上的领先地位,保证未来德国在世界大舞台中的大国地位,从而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核心是,保住德国企业未来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一个小而精悍的企业生态圈内,实现工业制造从需求到管理到制造到反馈的完美闭环,从而实现德国企业对精密制造和按需制造的可控。
(2)德国人的这种工业4.0思路,我认为是错的。工业的专业化会不断衍生出新的职业、行业和企业,即使是再智能的工程机械、再完备的工业管理平台,也无法应对人类对于制造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应对这种需求的高度专业化。
未来的工业4.0,更像是移动互联网,任何工业制成品更像是多个app共同运行之后的物理结果。
(3)正如书中所说,未来工业制造的最重要资源是数据。特别是来自于人联网和物联网中出现的数据,将极大改变制造的形态。而未来最为重要的企业机会,是来自于对于数据的融合汇聚和解读应用。特别是连接人联网和物联网的数据翻译,把人类信息翻译为机器数据,把机器数据翻译为人类信息
(4)所有希望建设通用智能制造管理平台的尝试,很有可能都只是尝试,而无法实际运营。因为工业太复杂,功能太多样,需求太丰富,专业性太强,但在某些工业流程领域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并成功孕育相应平台,还是有相当大可能性的。
(5)未来的工业制造,全球只有四个玩家,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德国的优势在于标准化,日本的优势是自动化,美国的优势是信息化,中国的优势在于山寨化。这里的山寨化倒不是贬称,是中国要求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所以在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方面并没有明显短板,处于第二三名的水平,算是综合实力最强,而且中国有四个国家中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也具备了最优良的工业人口基础,对于未来的工业裂变,有着较好的生存土壤。
(6)我觉得全书当中,写得最好的是第四章。而且是最适合主管科教文卫的副总理、科技部、教育部的相关人员好好研究的内容,未来工业制造,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对于科研来讲,是如何组建强耦合的大规模科研集群的问题。对于教育来讲,是如何加强在职教育培训、如何加强硕士以下级别强融合应用型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20年中国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技能工业专业技能人员相对短缺时代的中国全球领导力。
(7)一定要记住的谈资是四次工业革命的分类。第一次是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生产方式,第二次是以辛辛那提屠宰线和福特汽车流水线为代表的流水线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是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实现了工业制造的自动化。第四次是以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的广泛融合,引发工业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革命。
卷板辅助车间 康奇 篇二:拥抱工业4.0 拥抱工业4.0时代
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是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要进一步迈向制造业强国工业4.0,或者说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融合,是必须要加重投入、加快发展的一个环节,而且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也将带来很大的特殊机会和呈现几大特点:1)信息化已有了基本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自动化水平偏低,亟待提升;2)中国制造业也有庞大的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是一个庞大且有中国特色的市场;3)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也迫切需要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可以说工业4.0是中国制造业维持强势地位的必备要素。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10月份访德期间签订“工业4.0”战略合作框架,显示出高层对制造业4.0升级改造的强力支持,工业4.0大概率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指出“作为中国版工业4.0重要抓手,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将于2015年发布,目前前瞻性研究已经得到进展”。工业4.0作为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未来方向,必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2015年工业领域一项重要政策抓手。未来围绕4.0智能工厂,国家和地方可能出台更多实质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快速进步。
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4.0较大的进步在于利用互联网激活了传统工业过程,使工厂设备“能说话、能思考”,同时实现三大功能:较大程度降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较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流通成本降到较低。从长期来看,工业4.0时代,对于智能工厂的投入将远超过一般工业,但项目盈利能力也将显著提高,并且资本投入越大、斜率越陡峭,即投资的边际回报率越高。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工业4.0都将是制造业发展不可绕开的必由之路,是未来世界制造业较大的一波“浪潮”。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客观上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以保持第一大支出产业——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必然选择的一个命题。
从投资的角度,可以从五个核心环节梳理工业4.0受益行业。“工业4.0”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生产的实现过程中,几个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将充分受益,主要包括互联、集成、智能生产、数据处理、产品创新。相关子行业包括: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篇三:工业4.0 工业4.0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昱东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04011203班 2012300890,陕西 西安 710072)摘要:对工业4.0的意义及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重点综述了工业4.0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工业4.0 德国 瓶颈 发展 转变
工业4.0 关于德国工业4.0,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也有不少的人在写。但是对于大部分听众和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国家战略,不是国际标准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出于领先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 意识,为了确保未来德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力和技术领先地位,于2013年在《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给德国企业明确的一个努 力方向。工业4.0,意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绿色的”智能化生产。
来自机械制造、自动技术和信息通信及软件开发等三个领域的十多家领头企业,作为三次工业革命的佼佼者,顺理成章地组成了第一梯队,成为德国工业4.0的研究者和践行者。
智能工厂,高于自动生产德国工业4.0的定义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那么,什么是“信息物理系统”?
人体的结构,也许是最好的比拟。人体即由“物理”和“信息”两个系统组成,健壮的身体、灵巧的四肢、敏锐的感官,便相当于一个嵌入了无数传感器的“物理 系统”,人的大脑和意识,赋予了人思考、社交和活动的能力,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信息系统”,控制和操纵肌体这一“物理系统”。
用一句话概括,信息物理系统就是把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我管理的功能,实现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
拥有上述五大功能的物理设备,不仅有“思考”能力,还有“社交”能力,并通过“社交”和“思考”,实现自我调节和完善,这便是“智能化”的概念。与自动化生 产不同的是,自动化是工人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机器,完成自动生产,是一种单向的指令。而智能化是一种多向“交流”,工人、机器、产品、原料、物流、用户等等 与生产、供应和使用有关的各个环节之间,始终保持着双向的信息互换,使生产和服务实现最优化组合。网络世界,有赖信息安全生产、供应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要 始终保持双向交流,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多节点的大数据交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自动生产,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这个问题,便是德国工业4.0发展的“瓶颈”所在。美国国安局前工作人员斯诺登的披露,使世人对信息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却没有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没有安全的“信息系统”,就无法确保“物理系统”的可靠生产。
另外,谷歌等公司的无所不在和信息滥用,也使人们不得不多思考一个问题,在工业4.0的社会里,如果所有的产品始终与工厂保持着对话,其用户还能有隐私可保吗?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发表了类似的纲领性文件,只不过各有不同的提法,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 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和中国的“智能加工”等等。自然,谁能早日实现这一战略,谁就在国际上获得了“先发制人”的先 机,拥有了标准制定者的地位。资源整合,并非创造发明德国工业4.0的目标,是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物理系 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
工业4.0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按一般的划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其主要 标志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机械化生
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
叶,主要标志是以电力的发明带来的电气
化和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 始于20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通过
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结合实现的自动化生
产。第四次工业革命,从现在开始,其主
要特征就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
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
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
两者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
“工业4.0”已经成为制造业的一个流
行概念。这个词起源于几年前的德国汉诺
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它被 定义为制造业的电子计算机化,包括更高
层次的互联性、更智能的设备和机器与设
备之间的通信。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水和蒸汽动力带来
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的使用
可能。第三次工业革命
技术的采用,以及它们带
工业革命。相对来
然处于起步阶段。依靠
通信的机器设备,工业
4.0进一步优化。
智能工厂。智能工
工厂,它基于高科技的、人体工程学的生产线。
整合客户和业务合作伙
造和组装定制产品。
工厂将很可能在生
面具有更大的自主决策
多的是依靠机器进行工
不是依靠人类的智慧。
然制造工艺是核心,但
人更多地是起到控制、编程和维护的作用,而不是在车间进行作业。使大规模生产成为是电子工程和it来的生产自动化。工业4.0是第四次说,这一次变革仍高级的软件和能够将使工业生产工业4.0的关键是厂是一种高能效的适应性强的、符合智能工厂的目标是伴,同时也能够制而且,未来的智能产效率和安全性方能力。工业4.0更作并解释数据,而当然,人的因素仍位于德国安贝格
(amberg)的西门子电子工厂
(siemens electronic works)是新一代智能工厂的一个很好例子。这个高科技电子工厂面积为10.8万平方英尺,其内部是一组智能机器,它们能够协调从生产线到产品配送等一切要素。
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它们提供的信息、统计数据和动态分析能够使生产变得更精益、更节能。
如果你在食品制造行业工作,你可能知道现在的许多生产线的能效低于60%,这意味着它们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节约水电对现代工厂管理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智能工厂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环保目标。
制造业的转变
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对工业4.0表现出很大的的热情。gambica和clpa等制造商和贸易机构已经对此表示支持。虽然这些国家还未宣布推出重大举措,但它们肯定已经对工业4.0作出了有力支持。
令人高兴的是,与工业4.0相关的许多技术已经出现。但是,要采用这些技术,企业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尤其是那些希望抢先采用这些技术的公司。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向工业4.0的转变将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而非一种迅速的革命。未来几年,旧系统对制造业来说仍然是必要的。
将来会是怎样?
工业4.0最终将成为制造业和工业的一个显著变化。从长远来看,工厂设备对高级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节并作出更多的自主决策。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工厂中,目前由一个中心主机执行的任务将交由系统组件来执行。今后几年,随着智能工厂在世界各地的出现,工厂之间的 地理 边界和数据隔离可能成为过去。
结语
工业1.0是透过蒸汽推动机械化,工业2.0是由电力推动大规模生产,工业3.0是由电子信息技术推动自动化,工业4.0叫做智能化。
过去在工业1.0、2.0到3.0的时代,一定要透过原料、机械设备、工厂、运输、销售五大模块,都是固定的环节,缺一不可。
到了工业4.0时代发生了转变,这五个模块统统独立出来了,变成五个会跳动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自己的软件,自己的传感器,以及自己的通信系统。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这五大模块就会自己组合,也就是同一个生产线,过去只生产一种产品,现在通过智能化生产出许多种不同产品,而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五大模块自己进行高效整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德国飞梭哈雷机车生产工厂为例,在工业3.0以前的时代,生产一台哈雷机车需要21天,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全部都是固定机械化的。
但到了工业4.0的时代,一位顾客早上九点钟下单订购一个个人定制化的摩托车,这五大模块统统活了,按照顾客的需要,自己找原料,自己找工厂重新包装重新组合,在六小时之内就可以把私人定制的摩托车交给客户。
除了时间大大缩短之外,智能化还有一个不得了的进步,成本基本上下降40%。
中国目前制造业已经非常的困难,成本已经跟美国差不多了,如果美国推动工业4.0,成本再下降40%,我们哪还有竞争机会!
以德国跟英国为例,他们的成本目前比我们高10%—20%左右,只要推动工业4.0,他们的成本将比我们中国低很多,那我们中国还有希望吗!
因此只要工业4.0在全球铺开,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解体,我们不但没有成本优势,反而有成本的劣势。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要提升中国制造业,打造“中国制造”的核心原因。
参考文献
[1] 【科普】工业4.0是什么?一篇文章让您读懂工业4.0.中国大数据[引用日期2015-04-16] [2] “工业4.0”开启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4-12-19] [3] 德国联邦政府的高科技战略举措行动“工业4.0”.控制工程在
线.2013-2-21[引用日期2013-09-13] [4] 五分钟让你理解何为德国工业4.0.ofweek工控网[引用日期2015-08-13] [5] 专家讲座:中国企业如何迎接工业4.0的到来?(工信部王喜文主讲).中国信息界e制造[引用日期2015-02-14] [6] 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工博会.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4-11-12] [7] 中国首个中德“工业4.0”联盟成立.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5-03-13] [8] 德国,工业4.0的真相.网易[引用日期2015-03-17] 篇四:德国工业4.0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德国工业4.0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德国工业4.0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巩端洲
2015年11月8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经信委组织的淄博市双50强企业德国4.0考察学习>培训班。去德国工业4.0学习,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两化深度融合的首选借鉴之路。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思维,对德国工业4.0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企业今后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在德国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德国大众汽车总部,听取了下萨克森州管理学院赫尔格教授关于德国4.0的讲座,实地观摩了汉诺威化工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汽车配件厂、德国大众汉诺威客货汽车生产线,在不莱梅市与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学习交流,非常荣幸地参观了世界级制药企业拜耳药业等著名企业。通过参观学习,震撼很大,感受很多。现将此次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德国工业4.0的认识和理解
德国工业4.0的基础是已经实现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其主要标志是以蒸汽机发明带来的机械化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以电力发明带来的电气化和大规模流水线;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后半叶,主要标志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结合和实现的>自动化生产。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这就是德国的工业4.0.德国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德国工业4.0与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意义相近。我国在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遵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客观规律,编制中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其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战略举措。作为生产制造企业,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工业4.0的深刻含义,认清形势,改变思维,努力将该项工作推向深入,切实将转型升级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和启示
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联邦政府>投资数亿欧元,大力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可见政府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该战略已经得到了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大部分企业对工业4.0的工作已全面展开。从这次实地参观考察的几家企业来看,也都开始了工业4.0的各项工作。德国推进工业4.0实施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工业4.0作为一个新理念凝聚了德国各界的共识,并变成了共同行动,在这能看到德国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装备相对落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信息技术装备有待完善,大部分企业还处在2.0—3.0的水平,有些企业还处在低于2.0的水平,所以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路还很长,困难很大,障碍不少,需要努力做的工作很多。
一是转型升级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已经失去,这类产业唯有转型升级才能生存发展。当前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重较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出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产品附加值相对低,产品竞争力弱,要想产业升级,任务非常艰巨。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政府大力推动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正在崛起。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制造企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的步伐加快,自动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的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和加强,这些都为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企业员工技能素质的提升亟待解决。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由于中德教育体制、文化的不同,特别是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异,普遍出现了中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职业学院的学生到企业去基本上是从零学起,给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而一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又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专业知识又不够专、不够精,缺乏在一线扎实学习的意识和耐力,眼高手低,成长慢,而且流动性大,给一线技工团队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员工技能素质也是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今后的职业教育培训方面也应当向德国学习,企业也应借鉴德国企业对新员工在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和水平。同时,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环境下,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优秀人才团队。要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使工业基础更为扎实;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保障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
三是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各项工作。首先,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认识,创新思维,迅速将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等工作落到实处。现在青岛等几个城市正在建立示范园区,为下一步工业企业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工作铺好了路子,也提供了捷径,并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其次要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取决创新能力的提高。缺乏创新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较快地提高信息化创新能力,但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制定中长期工作目标和计划,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未来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必走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水平差距较大,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抢得先机,必须尽快赶上或超越他们的水平,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发展历史较短,在企业的人才、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到2025年十年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的各项目标计划,不断向发达国家、优秀示范企业学习,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整体工作的推进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转型升级。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
遇,积极应对挑战,依靠制度和政策优势,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篇五:工业4.0培训心得
工业4.0培训心得
工业4.0(industrie 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
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因此,学习和借鉴工业4.0的理念,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e-works总编 黄培
黄培总编的这段话很好的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工业4.0,我国现在所处的状况也如他所说,nike工厂转移到东南亚,惠普在中国裁员。现在我们可能还没能达到工业4.0的高度,但是我们思想应该要有这样的高度,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变革涌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业4.0中提到信息的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信息的价值=(v*t)s v—信息量;t—传播速度;s—共享范围。
工业4.0对信息的这种归类我的日常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怎么把孤立
的数据利用起来,怎样衡量获取的信息是否有价值。
第五篇:基于Ibeacon 蓝牙4.0 智慧校园一卡通方案
www.xiexiebang.com 智慧校园系统是以统一化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目标,集学生信息,教室的使用预约、授权使用,考勤自动统计、设备档案管理、学籍档案管理等要素为一体的软硬件平台系统,系统采用最先进的ibeacon技术。多奥基于Ibeacon 蓝牙4.0 智慧校园一卡通方案,该系统作为校园整体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智能校园一卡通的补充,减少学校管理人员工作强度的。更好的实现班班通,人人通。
1.微信企业号管理:多奥手机智能微信门禁:微信梯控,NFC门禁,蓝牙摇一摇开门。
2.远程管理:支持通过2G、3G、4G手机微信远程连接管理。
3.手机微信开门: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开门。
4.云端发卡:可以通过云端管理平台远程连接进行发卡。
5.注册(删)卡:可以通过远程连接进行注册(删)卡。
6.手机微信刷卡图片抓拍。
7.IE WEB 查记录:可以通过IE直接查看记录。
8.学生人员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