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学课堂助推思品教学步入新常态
真学课堂助推思品教学步入新常态
随着课程改革向教学层面不断深化,创建真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教师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品真学课堂是以“真教真学、真做真评”为新的思维发展策略,其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学课堂上通过“真学真做”获取真知识、发展真能力,追求课堂在相对稳定情形下的一种趋势性、本真性、不可逆的教学自然发展状态。我们呼唤真学课堂返璞归真并回归到教学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来,其目的不同于功利化的教学增长方式,它犹如一场及时雨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与假自主、假合作、假学习及其隐秘灌输等负面教学现象相抗衡,毫不留情地揭下了“真灌假学”课堂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着力追求对现实课堂的真投入、真教学、真课改教育目标,不趋炎附势,不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教师拥有一颗平常的心,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凭着真心、良心、爱心来教学,把教育当作良心活儿,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学习潜力和发展的可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互乐学中获得蓬勃发展的生机,从而让思品真学课堂真正步入高效教学发展新常态。
一、真教真学
重构高效课堂新特征
课改必从改课开始,而改课必须用新的模式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了有效促进真学课堂建设的普及化、高效化、常态化,我们以“减负增效”来切实提高思品真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生本能力发展为立意,深化课改理念,不断提升思品学科教学范式转型,重构真学高效课堂新特征,以情感交融打造人性化的思品真学课堂,从而使学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交互学习中真正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并自发地爱上思品真学课堂。
(一)构建真学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思品真学课堂以真问题为导向,它与假学或伪学课堂形态相对,是课堂教学的真实和学生本性情趣与自然求真的生态课堂。近年来,我们依据我县“高效课堂提升巩固年”基本要求,发展思品课堂与学生真学相符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真实情感,重构思品“四真四学”高效课堂新模式。围绕“主体课堂、乐学乐教、真实放手、求真有序、善待差异”新的发展要求,秉承“以学为先、以教为学、实践为基、反思为本、提质增效”新的学习服务理念,根据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精心编制导学案,每课必让学生进行有效先学,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注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一般性疑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难题,由教师进行服务性学习辅导,并当堂独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课模发展形态上,我们一般预设简约有层次的真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探究活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实施全班展示,问答面向全体,学生发言交流、深度对话且有理有据,适当采用书面展示,通过有效追问、引导倾听、点拨纠偏、观点提炼,从而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真学氛围;在规范真学课堂上,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25分钟,课堂有效提问覆盖率不少于30%,课堂有效参与率达到100%;每堂课适时拿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消化、自主反思并提出质疑;课堂集中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精心设计2~3个合作学习的问题,安排3次左右的课堂探究活动,在小组合作讨论基础上,全班每节课学生交流展示不少于3人次;讲评时讲清思路、总结方法并做好解题示范,鼓励学生完整表达和大胆质疑,尽量不用集体回答,充分发挥慕课、微课、白板、翻转课堂、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辅助性教学作用,从而以直观情境、知识串烧、恰当比喻的常态调控手法来启迪学生的智慧,把课堂变为真学的乐园,让真学课堂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原点。
(二)构筑思品“四真四学”教学新常态
为切实让真学课堂步入高效发展的新常态,我们以“以学为中心、以生为根本、以求为真知”,拓展思品“四真四学”教学新内涵,即围绕“真学习、真功夫、真行动、真坚持”四真教育内在规律,拓展思品教学“自学、互学、展学、查学”四学课堂形态。在抓课堂“真学习”上,我们积极利用开发新老课程资源,深入解读“四学”课改对学生减负增效所产生的直接影响,通过建构“四学”课堂操作流程、小组建设、评价方式等方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深度真学、踊跃展示中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交互、激扬生命、发展情感的生长场域。在提升课堂“真功夫”上,“四学”本真的内核虽只有简单的8个字,但我们注重在四学课堂生态环境、导学案编写、课堂评价方式上下真功夫,并实施优化、补充和延伸,学科组二次备课目标明确,指向性强,导学案切实起到了引领学生真学自学的作用。在促进课堂“真行动”上,我们不断激发学生在课堂自主合作学习上能够真行动,并施以问题型教学方式,让思品课堂情感对话生成更美、班级自管意识变得更活、师生关系发展得更亲密,确保真学课堂“学与教”的实效。在助推课堂“真坚持”上,我们着力鼓励学生在习惯性合作与小组展示上必须真坚持,如让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坚持以六人小组开展合作交流,即坚持使用真问题与活动探研的导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真学的主动性、内驱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与小组都十分重视助推潜能生,以避免课堂上出现两极分化,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思品“四真四学”新常态教学模式建构,着力追求教学真淳,还原课堂以真实,并使真学课堂逐渐呈现出六个方面的新变化,即课堂开始“从复杂向简单、从突击向常态、从生硬向自然、从师法向生法、从抽象向具体、从静态向动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并使真学课堂开始形成符合学生需要、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真学”新形态:1.文本拓展扎实有度,让学生在自主中“真学”;2.前置导学案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预研中“真学”;3.教学内容适当取舍,让学生在放手中“真学”;4.课堂阳光评价目中有人,让学生在激扬中“真学”。
二、真做真放
搭建真学课堂新策略
真学课堂是减负增效、促使学生真学的必然形式,更是课程改革的理性回归。我们之所以提出让学生真学的命题,是因为我们聚焦现实课堂,抨击假学现象,看到许多真学情况并没有真实地落实到学生的身上,课堂中学生的假学习、假讨论、假思考、假作业现象较为突出,教师过多地关注了自身的预设,而把真学的主人挤到了“角落”里去,学生没有能够经历真学的过程,又怎能有真实的学习收获呢?因此,我们通过静观与反思,认真追问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真学,如何让真学课堂变得更为真实有效。着力谋划与建构“真做真放”教学新策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假学”现象不再存在,就是为让我们能真正地蹲下身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亮出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篇:反腐倡廉步入新常态
反腐倡廉步入新常态
胡海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反腐倡廉新常态也逐渐显现。反腐倡廉的新常态,说到底,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重心都将围绕新常态而改变。是主动适应新常态,还是视而不见、依然故我,检验出一个机构、一名干部是否称职。
依托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反腐倡廉新常态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反腐倡廉呈现出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政治要求的新常态,即党委担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两个责任”基本得不到落实,一些领导干部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一些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不得不说与此有关。诸多信息与细节都已佐证,中央已将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作为反腐倡廉的“牛鼻子”。在此背景下,各级党委和纪委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显然是背离了中央要求。未来一段时期,落实“两个责任”是一条红线,贯穿反腐倡廉始终。
作风建设呈现出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主要抓手的新常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八项规定被称为“铁八条”,可见群众公认。然而,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不容忽视,“四 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顽症,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此,中央有充分清醒的认识,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客观地说,“四风”存在着“树倒根在”的现象,“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广大干部群众最忧心的,是“四风”问题回潮反弹,纠正“四风”雨过地皮湿。中央既充分认识到“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又深知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保持惩治不正之风的压力,无疑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重点。锲而不舍转作风,弛而不息反“四风”,纪检监察机构责任无可推卸。
惩治腐败呈现出以“零容忍”为基本态度的新常态。总书记强调,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零容忍,意味着反腐败没有“禁区”;意味着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例”,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十八大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大案要案得以查处;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对腐败行为“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顶风作案,甚至变本加厉,令人触目惊心。事实表明,中央正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那些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 用的领导干部,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处重点。
围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常态,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呈现出以“三转”为改革创新导向的新常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自我革命,是纪检监察机制的改革创新。“三转”的核心要义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中心任务,突出主职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不该管的工作坚决交还给主责部门,履行“检查的再检查”,“监督的再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三转”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是涅槃、是重生。
(作者系浙江舟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第三篇: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宜阳县盐镇二中
王小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课堂理念,指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和满足学生“学会”,更在于引导他们“会学、想学”。因此,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如何激“活”思品课堂?已经成了思品课堂的主要问题。通过这十几年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思品课堂的兴趣教学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驱力。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置的好坏,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学生们学习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在讲七年级思品《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节时,我给他们讲了有关邓亚萍的故事:“她从小酷爱体育,一心想到省体队去深造,可是由于自己的个子太矮,未被省体队录取,为此她很伤心,但她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这却成了她前进的动力,训练更加努力了。她的出色技艺赢得了郑州市体队的一致好评,顺利加入了市体队,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世乒选手,多次为我国赢得了荣誉。”试想,如果当时邓亚萍在没有被省体队录取就放弃了、气馁了,哪还有现在这样一个出色的邓亚萍,这对我们中国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她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这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正视挫折,都将取得最后的成功。这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志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激情激趣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饱满的教学情绪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流露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思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节时,我先让全体起立,然后我高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革命歌曲。这一举动使同学们的激情顿时高涨,教室一片沸腾,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大大提高,从而使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图片激趣法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思品课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故事等绘制成相应的图片、漫画等。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它们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利用图片的生动形象、幽默直观等特点,改变思品课堂的枯燥、抽象,并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利用图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为了讲九年级思品《依法治国》这一节,特制了一张图片,画了一棵常青树,并在它的各部分标上了相关的字样。在上这一节课时,把它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组织他们讨论图片的内涵。大家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棵根深叶茂的常青树代表了我国的法律万古长青,永存在人民的心中;其主干相当于宪法,侧枝代表了其它的法律,这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其它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音乐激趣法
在思品学习中,由于思品课本身的弱点——枯燥无味、抽象,使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适时地加入一些音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消除他们的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如我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节时,在开头时我播放了一曲《社会主义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曲《走进新时代》,来消除同学们的学习疲劳感,产生快感,感受 2
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师要和学生坦诚相待,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力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信任他们,既不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度偏爱,也不要歧视差生,对他们一定要一视同仁。要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引导,千万不可讽刺或嘲笑。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尤其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促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课堂不再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地方,而成为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看法的天地。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情景在小品表演中让学生断定:“外国人”“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中,那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参加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因势利导开展“评模表优”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品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向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行思品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试题大多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大多会因为与教师不一致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大大下降,哪里还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启发他们多开口,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对某一问题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和想象,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教法上,要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大胆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找规律,逐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 3
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例如在教《大自然的哭泣》这一节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影响大自然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有的说是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有的说主要是人类的破坏,如人类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还有的说生活污水才是罪魁祸首„„一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他们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在思品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抓住“兴趣”不放,思品课就会越上越“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作云《公正是法律的精髓》
人民教育出版社
99.01.27 【2】朱小蔓《九年级思想品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6 4
第四篇:高效思品课堂
高效思品课堂
一、有趣的导入是思品课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同学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贴近生活——让思品课亲切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学习邻里和睦相处一知识时,上课后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我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听我的爵士乐。”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他们列举了发生在他们身边邻里之间许多凡人小事,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让他们自己明白了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尽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
三、联系时政——给思品课注入鲜活的血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礼记•学记》对此也有论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许振超展示的是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靓丽人生;马加爵昭示的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及法律的威严;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受到法律严惩证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分析,揭开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面目;通过“台海局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热情;日益严重的“恐怖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朝鲜半岛六方会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四、诙谐幽默——还给思品课欢乐的笑声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小品、课本剧都是思品课堂的需要。
第五篇: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 互动教学 学生个性特点 形式 问题
随着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稳步推进,如何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仍然是解决高效课堂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互动教学符合新课标对师生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现在我们面临的教学困境是:一方面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热情。
以老师角度分析,互动教学的方法是将课堂的中心从老师转向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担负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够大大减轻老师的课堂压力,而且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和同学相处而不是老师。互动教学不但保障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教学能够将过去紧张沉闷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列宁说过“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一个学者的思考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是高校课堂。此外,在互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可以与同学交换意见、提出观点,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存在感和认同感的合理调件,有利于学生养成好学、自学的良好习惯。
二、互动教学的课堂形式
互动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庭互动等形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两种最常见的活动形式。老师可以利用讨论法、谈话法、角色体验法来实施师生互动;通过竞赛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来组织生生互动。严格地说, 这两种活动形式没有严格的界限, 在任何活动形式下, 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和监控, 也同样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动和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进行策略上的指导, 学生碰到问题也可以积极提出, 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家庭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家庭教育,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的教育活动, 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家庭互动的复杂性,可以将其以实践课程的形式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在自己的课堂上我运用互动教学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在《对社会负责》这一节课中,我就选择了陈光标的事例,用一个短片对他的事迹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他。然后开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为什么陈光标能够感动很多人?在他的这些事迹中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件?陈光标是怎样看待公益事业的?你将会怎么做?通过这个事例,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形成对社会关爱的责任意识,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采用这种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有一定的收获,而又将这种收获转化为以后继续学习的动力。这种良性循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引领者与组织者,而且还是学生的合作者与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然后带动生生互动、课本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媒体间的互动。而这种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多积累。
三、互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保证课堂的严肃性
必须指出的是一部分学生对于互动教学的热爱源自于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难免有少数同学打着小组讨论的旗号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虽然这种事个别现象,不足以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但所谓“一燕不成春,多木可成林”,一旦发生此类现象,教师应该马上处理,不能纵容。一定不能让这种个别现象发展成一种坏风气。在处理的时候教师要讲究技巧,内心要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外表态度要严肃认真、原则分明,同时给学生以改正的机会,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2)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一堂课毕竟只有45分钟,那么互动方式的简单易行就十分必要了。一方面老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案进行备课,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是要准确把握好课堂节奏。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和谐的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愉快,能消除师生的精神疲劳,能给学生学习带来享受,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潮光
编辑:studa090420
互动的几种形式
作者:金俊敬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华安一中 吴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