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2:5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迎河中心校

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往往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言行说教,不仅没法起到道德洗礼、价值观培育的作用,还会遭到学生的排斥,导致他们不喜欢语文课。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了解学情,根据孩子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灵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润物无声般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我在这些方面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在氛围中感知价值观取向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在进行新课时,根据课文情境,运用抒情的语言、直观的图画、加上应情应景的音乐的渲染,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当教师成功地激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时,学生便能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像喜亦喜,像忧亦忧,在心灵上产生共振,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在情操上得到陶冶,从而使学生在愉悦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升华美的品德,形成完美人格。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达到了潜移默化,无痕育人的教育效果。

例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98年抗洪抢险的短片,长江决堤,滔滔洪水吞噬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危急关头,人民子弟兵奋战在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钢铁长城,保住了大提。学生耳闻目睹了那“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惊心动魄场面,震撼之余,悠扬的旋律响起,“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回。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当看到孩子们眼眶湿润,甚至溅起泪花时,我相信他们感受到了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理解了忠诚和责任。此时我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静思默想地涵泳课文,平心静气地与子弟兵进行心灵地对话。教师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播,让学生深化认识,再次接受灵魂的洗礼。

学习《军神》,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刘伯承做手术时的片段,学生全都看得目不转睛,仿佛身在手术室,为他紧张,为他担心,又为他赞叹,被他折服。不待教师多讲,再读课文,他们已经多了一份深情和力量,他们懂得了坚忍。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可以直观感受那仿佛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石梯,感受到武夷第一险峰带来的震撼。学习《母亲的恩情》时,我通过PPT打出一张图片,配上抒情的音乐,为孩子们讲述了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搭建起生命的空间,而自己却付出生命的故事,孩子们深受感染。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图片、播放音乐、PPT课件、视频影像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紧贴到课文主人公的身上,与他(她)同呼吸、共命运,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美好价值观取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断言,学生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不良的、丑陋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由此看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比单纯的要爱国、要负责任、要坚强的说教好得多。

二、课本剧改编,入情入境地体验人物品质

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年级举办了课本剧改编大赛。为了编好演好课本剧,孩子们反复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进行角色分工后,将自己带入角色中,反复排练文中的故事。这时,学生们既是导演、编剧、演员,又是观众,还是喜剧评论家。在多重角色的碰撞中,他们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他们更加钦佩“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于公心的祁黄羊(《祁黄羊》);他们化身公仪休,拒收礼物,体会到了清正廉明的政治情怀(《公仪休拒收礼物》);他们抱起了自己心中力大无穷却瘦弱轻盈的母亲,懂得了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第一次抱母亲》)……课本剧改编大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入情入境地课本剧表演活动,他们既真切感知了人物的可贵品质,又受到一场真善美的灵魂洗礼。

这种比赛效果不错,每学期举行的次数却有限。但是稍加转变,这种非常态化举行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就可以变成常态化的课堂行为。比如为学生戴上头饰,变身文中主人公,分角色朗读课文,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比如学习《会走路的树》,就在课堂上进行了分角色表演体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鸟,充分信任小树,在他的角上停留歇息,而小树热情友善,带小鸟见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他们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在表演中孩子们体会到了信任创造的美好境界。我还经常在课堂上穿插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让同学都可以扮演小记者提出问题。“假如你面临桑兰那样的遭遇,你能像她一样“微笑着承受一切”吗?。(《微笑着承受一切》)”“这位游客,你为什么要和这两棵樟树合影呢?”“我觉得这两颗樟树是宋庆龄的象征,它们和宋庆龄一样充满浩然正气。”“看到这两棵树,就想起和它们一样品质高洁的宋庆龄奶奶”……

三、在课文的“留白处”,寻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长点。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涵盖很多的知识点,如果将这些凌乱的点一一呈现,让学生读、背,就走入了传统教育填鸭灌输的老路,导致学生不走心的死记硬背,非常不可取。这时如果我们抓住语文中的“留白处”,引领学生走进其中探索一番,往往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学习《钱学森》一文,读完课文,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假如你是钱学森,站在回国航船的甲板上,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为祖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钱学森报国心切的心情,进而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另外课文一带而过,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前文,当时我们的祖国贫困落后,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引导学生思考钱学森是怎样突破重重困难,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动手填补文章的留白:当盛夏酷暑时,钱学森_________;当寒冬腊月时,钱学森_________;当缺乏设备时,钱学森_________;当遇到技术难题时,钱学森_________;当_________,钱学森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已经能感受到的钱学森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满腔报国热情。

四、走出课堂,挖掘课外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张孝纯老师在《“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中指出:要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生活中处处是资源,时时可以学语文。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豆腐的发源地,楚国、蔡国、淮南国、三国袁绍均在此建都,所以有“四朝古都”之美誉。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寿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全国保持最完整的古城墙,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我曾组织班级学生游览八公山,登上山顶,眺望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重温“淝水之战”的激烈场景,体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故事的内涵。我让他们回去写一篇日记,不限篇幅,谈谈参观的感受。通过学生的一篇篇日记可以看出,挖掘本土资源,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丰塘的雄伟气魄,瓦埠湖的清幽静谧,四城门的美丽传说,奎星楼的文化积淀,春到八公山、秋菊竞绽放,每一处历史文化景点,自然界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场审美的旅程,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资源,都蕴藏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大语文观思想引领下,进行实地的考察参观,会使学生受到身临其境的历史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审美情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语文学习中,它不再是空洞的大道理、枯燥的说辞,而是灵动的课堂、现货的体验。它可以如此快乐无痕地传递给孩子并浸润他们的心灵。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身体力行 示范引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段存伟

内容提要: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素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学 国民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我认为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融入国民教育,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热爱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要求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抓好践行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结合实际教学,我有四点体会。

1、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作为认知汉字和传递、表达、理解汉语、汉文化的一门学科,对国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一定要具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平时的教学中,践行新课改理念,紧扣学科特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讲授汉语知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到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让学生了解当下汉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汉语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重要地位和祖国语言的优秀,激发爱国情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祖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等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报国之志,引导他们将爱国热忱转化为具体行动,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履职尽责敬业躬耕,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敬业是人们在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对爱岗和敬业作了明确规定,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差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如果没有这种敬业精神就无法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要做到敬业,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要把教育兴国视为己任,将国家教育事业与自己的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淡泊名利,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要潜心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三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褒扬、多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深化养成教育,严格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个人素养。另外,通过教师举手投足的示范,让敬业精神在学生思想中深深扎根,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成就事业,而且会感染和引领团队和社会风气。

3、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也都说明了“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不守信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的信任。相反,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使人产生敬意。

当前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产生了冲击,致使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出现了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的行为。这种教育现状强烈呼唤诚信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诚信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管理中,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在诚信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收集诚信格言,遴选诚信誓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级研讨会、辩论会和演讲、歌咏比赛、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设立无人监督“诚信考场”、“诚信阅览室”等诚信场所,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4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入对友善意识的培养。

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是拉近距离、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很多圣贤之士都非常重视友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友善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力营建一个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通过设置标语牌,张贴宣传画,开展“爱心天使”和“善心大使”评选活动,开设“校园德育新闻”或“友善教育新闻”专栏等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二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互相尊重,学会换位思考,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捕捉闪光点,抓住学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三是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互动教育。积极开展优秀生结对帮扶后进生、“建设友善校园”、“友善在我身边”等活动,关心困难学生及家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校园爱心捐助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语文作为一门集传承文化与工具性于一身的学科,在传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传承教育和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塑造结合起来,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自己的人生航标,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接受历史的使命和重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当前教育环境下提升全民素质最科学最合理最现实的决策和选择。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街小学 杨丽萍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第二部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分3条专门作了重要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认为,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更加重视语文学科和更好地学好语文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抓好语文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和落实的情况怎么样,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培育学生爱国意识,是语文教学追求目标之灵魂。什么叫爱国?简单解释为热爱祖国,即对祖国有深厚感情。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什么叫语文?语文简称语言文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也作过解释,他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众所周知,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语文作为认知汉字和传递、表达、理解汉语、汉文化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时刻牢记新课标要求,紧扣语文教学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通过讲授汉语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当下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学习汉语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进而使学生明白汉字和汉语的重要地位,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汉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本学期通过讲授《一面五星红旗》、《詹天佑》、《怀念母亲》、《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中华少年》、《彩色的翅膀》、《索溪峪的“野”》等描绘祖国史上杰出人物英雄业绩和如画自然风景、反映历重大科学成就的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远大的学习信念,激励学生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他们树立报国之志,并将爱国热忱转化为爱国行动,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履职尽责敬业躬耕,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什么叫敬业?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人们在某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对爱岗和敬业作了明确规定,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差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敬业是一种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假如没有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便无法安于教育工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历史重任也很难担当。要做到敬业,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育是百年大计、立国之本,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为此,要对自己投身教师职业感到无上光荣,要把教育兴国视为己任,主动将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与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淡泊名利,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要潜心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意发现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不断探索新世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学习意识。三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要实施信心教育,利用各种时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他们多褒扬、多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深化养成教育,通过严格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监督学生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纪律、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等;要突出自主发展教育,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有自主品牌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活力;要注重加强学生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教育,激发学生的进取动力。另外,通过教学和教师示范,让敬业从小在学生思想中深深扎根,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成就事业,而且会感染和引领团队和社会风气。

三、做好学生诚信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什么叫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两个字分开解释:“诚”即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信”即守信,一言一行遵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兑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也都是讲“诚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的信任。相反,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使人产生敬意。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面对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一些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冲击,致使诚信缺失。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清诚信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通过课文《钓鱼的启示》等,把诚信教育渗透在教育工作中。在诚信教育工作中注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收集诚信格言,遴选诚信誓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级研讨会、辩论会和演讲、歌咏比赛等活动,设立无人监督“诚信考场”、“诚信阅览室”等诚信场所,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四、培养学生友善意识,是教育教学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何为友善?简单解释为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友善是拉近人的距离、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很多圣贤之士都非常重视友善教育。孔子从研究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并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即“性相近,习相远”。一直以来,国家对加强公民友善意识培育问题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与其他11个价值观一道列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也都对“友善”作了明确和强调。开展友善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本学期我将通过课文《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实施友善教育,在教室张贴教人为善、催人奋进的宣传画,开展“爱心天使”和“善心大使”评选活动,在黑板报开设“校园德育新闻”或“友善教育新闻”专栏等,使学生耳濡目染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的心理来理解学生,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善于捕捉闪光点,抓住学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三是要开展一些有益的互动教育。积极开展优秀生结对帮扶后进生、“建设友善校园”、“友善在我身边”活动,关心困难学生及家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校园爱心捐助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综上,语文作为认识、研究和传播汉语及汉文化的一门学科,终极目的是让国人认知汉字,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探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促使公民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之所在。所以,我会一直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襄阳市二十七中学

杨冬玲

一、以教师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一个老师后才会信任老师,从而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相信职业的崇高和正义,内心真正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的在教学中去落实;

其次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教学工作中,体现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每个点滴之间都要做学生的榜样: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课堂教学中的爱心、耐心;与家长交流的真诚热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动践行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做一个和老师一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动者。

二、用整合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素材感染学生 语文教学最大的资源是语文课本(教材),如何让课本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需要去挖掘、去整合课本资源。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作用。就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可以挖掘整合出以下课本素材:

1、爱国

爱国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课本中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八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就是一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2、平等

平等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语文教材中处处都是教育的素材,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等课文,在教学中可以渗透平等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3、和谐

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七年级下册《斑羚飞度》、《猫》,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关于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致于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的价值目标。

其实,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素材,比如孝悌、感恩、责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挖掘、整理,让这样素材去感染学生,用情打动学生,从而在内心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飞扬起来。

1、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和汉字听写大赛。

积极组织经典诵读、汉字听写等活动,在提高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尊重人类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2、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体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挖掘整理的语文课本教育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把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内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及时、巧妙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入探究其优秀品质,从而凝聚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选取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词,通过鉴赏诗歌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

3、在作文写作训练中,引领和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写作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写作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渗透到写作教学中。特别是要注重情感态度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关注学生自身实际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和引领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好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去亲身体验,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认同感。如开展感恩教育,通过自身亲自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等活动,升起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开展社区调查活动,感悟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好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中

唐运东

邮编:6385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慨括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达到的具体要求或明确标准,对于学生而言,我们需要传达有关公民层面的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敬业。作为语文教材,它必将蕴含这一熏染或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元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什么要渗透核心价值观?有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夺取高分,备战考试,至于德育,交给思品老师或班主任更合适,更有效。此言差矣,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铸造语文高分的工具性,而且要发挥教人求真向善崇美的人文性,否则,语文就像单翅的鸟儿,顶多在房前屋后扑棱几下,飞不高,走不远。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是复兴中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更有必要向其渗透核心价值观,让其明白实现中国梦必然要经历价值的碰撞、融合,必然要树立“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爱国主义思想。这些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并不仅仅出现思品教材或思品课堂上,语文教材或语文教师同样要正视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任务。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部分青少年出现钱早熟、性早熟、权早熟等价值被扭曲的不良倾向,道德滑坡令人堪忧,没有各学科教师精诚团结,仅靠思品教师很难扭转这一局面。三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文以载道,许多课文都蕴含了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的德育元素,语文教师不可能将德育元素从课文整体上剥离出来,“文道结合”传授核心价值观才是语文教师的不二选择。语文教师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远离枯燥说教,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文质兼美的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主要有哪些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是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最能体现国人伴着疼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爱国。爱国主义也绝不是抽象的和空洞的,爱国就要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学好语文本身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比如:《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在即将失去学习母语机会时,格外认真、专心,很想把过去丢失的法语一股脑儿塞进脑子里。爱国就是捍卫祖国土地、河流,《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嘶哑着喉咙,为被帝国主义蹂躏的祖国,发出疼彻心扉的《土地的誓言》。从《木兰诗》到《黄河颂》;从《最后一课》到《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语文教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只待我们开掘。二是明礼诚信理念的渗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见,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知书才能达理,语文教材这本有字之书,明摆着有关明礼诚信的内容。比如:《陈太丘与友期》的陈元方指责父亲朋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培养诚信要从娃娃抓起。《伟大的悲剧》的斯科特一行永葆绅士风度,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败。通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礼诚信的意识,同时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三是敬业奉献意识的渗透。《邓稼先》的邓稼先在险情出现时,下属请求其离开,但他说:我不能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的邓稼先,用自己行动奏响了一曲《爱的奉献》。四是团结友善意识的渗透。尤其是遇到灾难时,最容易考研团队精神和友善品质。《伟大的悲剧》的斯科特一行在生死考研面前,把生留给别人,为了不拖累团队,宁可自己主动寻死,也要顾全大局。百善孝为先,《木兰诗》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既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又展孝老爱亲的女儿情怀。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核心价值观?延伸课外,引发行动。渗透核心价值观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紧贴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身体力行。比如:讲解《陈太丘与友期》需结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信义兄弟孙东林,从古至今,人们用一言一行传承着这一美德,更能彰显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更能有效引导学生践行诚信。读写结合,深化认识。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从课文读出自己,反观自己,并写出有关课文的读后感。比如:《最后一课》,联系自己平时怎样学习母语,写一篇读后感,谈谈怎样才能增强学习祖国语言的信心和兴趣。依托活动,营造氛围。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向学生渗透价值观内涵,而且学生也乐于参加。比如:看电影电视宣传片,搞《我的中国梦,我的价值观》类似的演讲、故事、戏剧等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把学生投放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序列主题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度、知晓度。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无动于衷,而且要紧贴语文教材,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尊重语文教学规律,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教育、矫正功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荆门市石化中学 李俐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全文共分六部分二十三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数学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现在结合在小学课堂教学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集五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个人、社会、国家层面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做人之本、稳定之根、立国之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社......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

    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11-03 15:24: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花园小学 高 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它是立国之魂、做人之本。从事语文教学多......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魂,做人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起着教育民众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功能。日前,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