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摘要:历史教育,历来就是道德教育重要手段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中学是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黄金时期。中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高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出新型的、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历史 教学 传统 美德 新课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教育,历来就是道德教育重要手段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的精神教育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不惜以身报国。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执着追求的民族精神。
2、勤劳节俭、勤奋好学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节俭朴素的民族,它不惜汗水、不辞辛劳、用勤奋的大脑和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翻阅中国历史,国家的成败、前辈的功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与勤俭、奢侈有关。勤劳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可以说,神州大地是靠勤和俭开发的,中华灿烂文明是靠勤和俭创造的,正因为有了勤劳俭朴这个法宝,我们中华民族才发展成为今天的繁荣富强。即使以后经济发达了、人民富裕了、祖国强盛了,我们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仍然不能丢。勤能补拙。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民族传统道德准则的教育
家庭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关系的调节,赡养父母、抚育子女、夫妻和睦、兄弟友爱等都被视为传统美德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应通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青年学生开展传统道德准则教育,让学生真正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友受的新型人际关系。同时要注重引志学生践履、躬行,让他们参加诸如希望工程、献爱心、支援灾区等社会奉献活动,使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达到教育自己的目的。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1、立足课堂,结合课本素材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涉及能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应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寓传统美德教育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教师就可以利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认识,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等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晓之以理
首先要寓教于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体事实的知识对于形成观念和信念,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其次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说服教育。最后要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疑虑和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但教育时要注意分寸,抓住要害。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库,加强历史教育中的传统德育渗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网络生活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我们可以开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线阅读专栏,通过“优秀传统美德事迹”“名人传记”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以“宣传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的电子作品竞赛活动,在收集材料、分析、制作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让学校网络教育平台真正成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形成新一代的网络教育模式。
4、导之以行
一位法学家说的好: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数模范英雄先辈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进行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大力提供和宣传这些道德价值观念,历史教学中注重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只有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传统美育素材,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道德结合起来,并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通过教育,使青年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陈阳.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9:24.[2]李德明.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考试周刊,2012,92:129-130.[3]穆海艳.浅谈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吉林教育,2012,01:62.[4]付丽萍.浅谈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1:68-89.[5]?O翠荣.谈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02:75-76.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成绩斐然。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渗透
三生教育
【正文】
改革开放34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成绩斐然。但是,问题亦不少。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历史教学中一些带有原则性的基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还可能将改革引入歧途。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认为,在二者的关系中,至今仍存在一些被人们忽略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对此,提出几点意见来,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80年代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讨论,不少人认为,认识已经清楚,问题基本解决。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定论: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培养上来。对这样一种观点的认可,甚至出现在某些地区的教育机构、教研部门指导历史教学的文件中,影响甚大。
这样的论点是否成立?换句话说,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能否建立在上述见解的基础上呢?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成败。我认为,上述见解表明,在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认识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即,将忽视能力培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归结为是由于过于重视历史知识教学所造成的。这一误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关系的深入研讨,而且对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这个认识上的误区是怎样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十分复杂。究其深 层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二:
其一,是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与新中国的教育一起涎生、成长起来的。其间,经历了种种曲折和磨难。最初,我们全面吸收和借鉴了原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公正地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其过分的依赖,亦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凯洛夫教育思想体系中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局限及存在的问题,在长时期里,我们缺乏冷静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5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潮又逐渐泛滥起来,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也毫不例外地深受其影响。
在上述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影响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学历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一方面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又用打上鲜明极“左”烙印的“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这样说,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缺乏足够的研究,因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片面性。主要有:机械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在历史知识中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的内容,其它不少内容被硬性砍掉或削减,从而造成历史基础知识体系的极不完整。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极“左”思潮影响的消除,经过调整,历史知识体系日趋完整,历史基础知识中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然而,机械强调书本知识重要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思考就被忽略,人们的注意力很快转入到了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大讨论之中。这样,不仅历史基础知识本身失去了一次从根本上研究、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机会,而且,使得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的探讨,从一开始就在许多方面显出了严重的先天不足。
从上所述,我们至少可以清楚地看到: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冲击;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把历史基础知识局限、封闭在教科书中;80年代以来,又将培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单、轻率地归结为是由过于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造成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建国至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对其中的许多 2 问题长期缺乏深入研究。而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却认为:以前,我们是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了。可想而知,如果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将会陷入一个怎样的境地。
其二,是认识上的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重要、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们在主观上认识并在实践中处理这种关系时,却人为地将其分割、对立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不能不承认,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各种事物的时候,注重从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入手,一般说来,这没有错误,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则。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主要是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看重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忽视其统一性,片面地强调“不破不立”是事物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的一些同志仍习惯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来认识问题,其表现为,注重或强调事物的一方面时,就要否定或轻视事物的另一方面,不顾客观地随意夸大矛盾,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事物的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屡出不鲜。如,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时候,就忽视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学,就轻视教师的教。在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满堂灌”、片面强调“学生活动”等,都是其必然产物。再如,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为了说明某些方法好,就不惜轻率地贬低另一些方法,以至在一定的时间里,使许多一线的老师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不到要领,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
在认识和处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问题时,亦是如此。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二者之间的矛盾很大,重视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势必就会削弱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传授”多了,能力“培养”就会少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在课堂从形式上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进行读书、回答问题等“活动”;有的地区、学校甚至教条式地硬性规定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超时即有“满堂灌”、不注重能力培养之嫌。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使我们不能像注重培养能力那样,全面、深入地关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问题。在中学历史教 3 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关系的片面认识,长期存在,危害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端正认识,尽快消除误区呢?
首先,我们要对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构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如上所述,在过去的一个很长时期里,我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片面、机械地认为历史教科书里所讲述的知识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在这方面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是,我们在反思这方面问题时,又出现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要全面、正确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必须正确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以及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在历史基础知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教学中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教科书在历史基础知识中的定位是否准确,非常重要。
其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完整意义上的历史基础知识是由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及教师教和学生学三方面构成的,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是衡量、确定历史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它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至于这一标准、要求,是详是略,是具体还是笼统,都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但是不能缺少。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依据大纲的“内容要点”,具体设计出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其知识框架的式样,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没有。同时,历史教科书还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出了安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统一标准,以教科书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所作的安排为尺度,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这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最后落实。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不同于其它类别和级别的历史知识,它明显带有一些特点:
一是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确定,不是任何个人行为,要体现国家的要求,不能带有随意性。
二是历史教科书内容只是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而不是全部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它,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宏观统一标准无法实现,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坚实的依托。
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形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最后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条理教科书内容的线索和脉络,为其补充史料和史实;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只听教师的讲。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师生双边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和学生要把教科书所设计的知识框架,最大限度地丰满起来,并使教科书中的文字知识“活”起来,“立体化”起来。教学中,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最后形成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在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中,越是对宏观的方面,要求越严格;对微观方面,则要求充分体现灵活性,教师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
从上述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以及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可以看出:历史教科书是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连接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纽带,缺其不可。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地说,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是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因而,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拔高或贬低历史教科书作用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其次,我们要自觉克服认识问题过程中的缺陷,使我们对教育的主观认识最大限度地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处理好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从而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法则,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即事物内部矛盾各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处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内部矛盾各方的对立,忽视统一,在教育领域中亦是如此。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我们应引以为戒。
其实,在客观世界中,事物内部的矛盾既有对立又有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立是促进发展的催化剂,而最终实现发展要通过统一。只讲统一不讲对立是不能实现发展的;反之,只讲对立不讲统一亦不能真正实现发展。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是一对矛盾。如上所述,我们在认识这对矛盾时,不能只看到对立,不看到统一。在教学中处理这对矛盾时,特别不能人为地加深其对立,而应该积极促成二者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只有这样,教 5 学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圆满完成。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呢?我认为必须“取得以下几点共识:
(一)历史基础知识和能力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不能相互替代。在教学中,那种认为只要“培养了能力”,不需要花费多少气力,自然而然地就能教好、学好历史基础知识的观点,与认为只要“传授”好了历史基础知识,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能力的说法,同样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到目前,我们对二者各自的特性及其规律,还缺乏研究和认识。然而,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又有统一性,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受教育者的认识活动之中,相互依存,不能分开。这与人类认识历史的活动是一致的。历史学家、历史工作者在认识某一问题时,既需要获取充分的史料,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展开思维,进行细致、深入的辨析,得出结论。二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而这些工作都统一在同一史学研究活动中。因此,我们对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也一定要以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为基础和前提。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力培养对知识教学有很强的依存性,离开了历史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里,有一种说法须要澄清。在谈到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人曾经学习很差,但能力很强,很能干。并以此为据,来证明能力非常重要。其实,这种说法正说明本文所论及的误区的存在。即,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知识的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看重书本知识,轻视书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不能将书本知识和书本以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有的人书本知识学得不够好,但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其能力也会得到相应训练和提高。这个例证,倒是提醒我们要注重研究,在历史教学中,什么样的历史知识能转化为历史能力,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能力对知识有很强的依存性,但能力一旦得到发展,就会转而为新知识的开发创造条件。因此,能力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在此必须明确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那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能力培养当作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或把“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作为教学最终目标,而将能力培养简单看作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明显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的。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对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没有认识得十分清楚,其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关于什么是历史基础知识、什么是历史能力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认识。历史教学的改革是艰难、任重而道远的,这其中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有许多设计、构想,要经过反复试验、反复修正,而不能轻易下结论。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决不会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邢尚普·论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生教育[j]·文教资料,2008.15.[2]刘珩·在历史课堂中渲染爱国主义情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3]刘冰怡·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历史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4]唐正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b]·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相关三生教育的图片资料,宣传手册·2010.1
第三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顽强生存与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毅力方面,能帮助学生借助历史来认识现实社会各种现象,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历史文化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历史景观,从而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辛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总之,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度、转变角色,从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篇文章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对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育因素;初中历史教学
对于初中来讲,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关键时刻,同时,能保证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对教材当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不断挖掘,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良好的培养。
一、高尚的道德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高尚的情感,道德感十分重要,同时,道德感能对人类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情感体验。而道德感对于学生能如何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如果,道德感偏低,或是道德感不正确,则会导致日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对社会产生危害,而在如今的社会当中,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并且,人类对道德标准形成了共识,比方说,义务感,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等等。而在历史教材当中,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以及戚继光沿海抗击倭寇等等都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从古至今,无数的爱国先驱者闪烁强大的光辉,引导着更多中国人民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而历史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在外国也有众多诸如此类的优秀事件,如奥林匹克的长跑运动,美国的独立战争,虽然,不出自于一个民族,但是其性质都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伟人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不一样的震撼,同时培养学生朝着该方向不断努力前进。
二、积极的理智感
理智感就是人类在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理而产生的满足。青少年是人类发展的未来,而对于真理,新鲜事物会充满好奇感,探索感,一个积极的理智感是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探索新鲜事物,而对于谬论,偏见等,会产生厌恶的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从原始社会不断进步到最终成为共产主义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坚持自身信念,坚定共产党的领导。而在历史教材当中,如孙中山,毛润之,岳飞,希特勒等等,可以进一步进行描绘,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什么人是对世界产生影响,什么人是对祖国,对民族产生影响。从而有一个正确的理智观念,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志向打下正确的基础。
三、正确的美感
所说的美感就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对于历史遗迹,遗物等等,比方说,青铜器、长城、北京故宫以及达芬奇的画像、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等等让学生进行观赏,体会,从中体会出古人的智慧以及对艺术的赞美。而通过的李大钊,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人格魅力,精神魅力,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正确审美。
四、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根本路径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在知识上让学生能够学会,学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进行培养,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而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学习,紧跟时代步伐,现如今,各种媒体层出不穷,影视作品的质量也是各有千秋,对于学生的学习一定会产生影响,会导致学生误认为是正确的历史,因此,教师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树立正确的思想,将知识面不断扩大,利用最准确的历史事实来教育学生,同时,在教学当中贯穿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成才之前先学会如何做人。除此之外,还需要赋予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情景,对历史知识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体验其中所内在的民族情感,让学生能从根本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在历史当中穿插扮演历史角色,或是欣赏历史人物,寻访历史古迹,写相关小论文等等,来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对于有些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或是消极的生活态度,应当在对学生积极情感进行培养的同时,对学生更耐心的教育工作。
五、结束语
教学,其主体是学生,而在历史教学当中,需要以学生为根本,秉着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所有的教学,如果脱离了情感,则会显得虚伪。因此,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能有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情感互相结合。并且通过这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展示出自身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以及思维等互相产生摩擦,让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格,性格等不断完善,进一步升华。同时,情感教育也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学生来讲,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最根本培养方式,只有学生有正确的美感,积极的理智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感,才能让社会的发展更具活力,而教学依照这种方向发展,才能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翁家城.初中历史融入情感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15):147-147.[2]
陈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10):139-139.[3]
韩强.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8(8):134-134.
第五篇: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湖南省澧县雷公塔中学 曾庆忠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多优秀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传统美德的教育,因材施教,深刻挖掘教材内涵,合理进行情感熏陶,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美德健全人格
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勤俭节约,敬老爱幼,谦虚谨慎,孝敬父母,不畏强暴,舍身取义,热爱祖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无一不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一方面是学生对传统美德的不屑,他们在老师的字词句篇的割裂中成了填字游戏的高手,为了获取高分,只注重文字技能的形成;另一方面却对韩剧,麦当劳,日本漫画津津乐道。特别是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增多,部分家长对独生子女的骄纵,溺爱,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学生理想前途观念淡薄,怕苦怕累,不知节俭,用个人主义代替集体观念。在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入侵下,中华传统美德慢慢在青少年中失去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作为祖国语言的传授者,我们有责任“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仅仅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还要“传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通过对传统美德的深切感受,形成自己博大的胸怀,健全的人格,以达到以文育德的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呢?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人人有责。语文教师更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使命,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从灵魂身处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一,把握教材,挖掘深刻内涵,从形式到内容上让学生感受中华传
统美德的魅力。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初中教材中精选了若干古诗文。正
确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古诗文中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
熏陶,在字里行间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伟大情操;《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美德;《观苍海》中的“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等,这些诗文读来就能让人心潮澎湃,引发共鸣。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合理点拨,就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
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内涵的挖掘来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鲁迅用文章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告诫我们“不
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背影》中透露的深沉的父爱;《雷
电颂》中的奔腾激昂,《斑羚飞渡》中的厚重博爱,《我的母亲》中闪
耀的人性光辉,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材料。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文章脉络等,把握传统美德教育的切入点。例如在《木兰诗》教学中,我们可以分析:木兰为什么从
军?从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争取和平自由。木兰为什么辞官?因
为她不贪图功名利禄,以及她对亲人家乡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这
是木兰形象的闪光点,集中体现了木兰最优秀的品质。在《鲁提辖拳
打镇关西》中,有鲁提辖的著名“三拳”,从表层分析,他表现了鲁
提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分析,他的这一英勇行
为,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判断,我们通过对“三
拳”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憎感和正义感,批判地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第二,因材施教,合理感情熏陶,让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首先,通过学习名言警句,进行哲理昭示。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让学生背诵这些名言警句,感受
古人先哲们的伟大情怀,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哲理;懂得“业精于
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人生修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的人生哲理等,并把这些名言警句条幅挂在教室里,让学生时时
感受,不断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还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或作者时代背景的介绍,对学生进
行情感熏陶。例如,在教《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介绍辛弃疾
抗金事迹,让学生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体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的英雄场景。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雪>》时,介绍伟人毛
泽东的事迹及写作背景,让学生领略伟人的无限胸襟和豪迈气概。
另外,通过写小作文、日记或读后感,让学生把自己对传统美
德的体会融入自己的笔端,记录下自己的瞬间感受,让学生的心灵受
到教育和熏陶。
第三,创设情景,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具有合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
人格。
首先要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传统美德熏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选取音乐和电影片段,服务于教学
情景,让学生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和美
妙,愉快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千古美文吟诵比赛,演讲比
赛,大作文,小作文竞赛,每日一格言,座右铭比比看等一系列的活
动,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热情。
其次,教师的人格示范也很重要。一个具有人性魅力的教师将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为人师
表,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对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
响。教师的人格示范开启学生敬仰、神往崇高人格的大门。
只有这样,一个学生身处具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之中,感受着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下,这一系列的外
因作用于内因,就会使学生形成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胡子雄.《新课程实践中语文素养的浸润与内省》——《湖南教育》2006.113、李佩英《语文教学应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当代教育论坛》2008.64、卢阳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