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寨 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模式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模式实施方案
引镇街道南寨小学 2014年10月
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模式实施方案
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以引镇中心校“双向五环”教学模式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用尽快时间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小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
领导小组: 组 长:陈俊田 副组长:王华锋
成 员:王来喜 何建敏 马晓妮 郭鹏娟 孙 峰 李万华 赵 亮 徐 萍
三、实施步骤
本阶段目标为:按照“教的方法: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拓宽学习渠道,加强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由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先一步打造高效课堂,由榜样推进、带动高效课堂的实施。边摸索、边反思、边交流、再尝试,直至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受益。
我们的实施思路是:先用模式规范,最后超越模式。要模式是为了今后不要模式。“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教学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初始阶段,我们把“模式”比作婴儿“学步车”,当学会了走路,“学步车”的学步功能就完成了。另外,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不断生成、完善的过程,我们借鉴共同体的模式也好,临帖某种高效课堂模式也好,创建具有殷都特色的模式也好,关键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这也是我们将“模式”称为“基本模式”的初衷。
2、上好常规课。这是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常规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常规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让学生在开放、向上、活泼、温馨的课堂中得到知识与人格的双丰收,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就是让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没有拘谨,没有保守,感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启迪。知识,思想,情感,精神,在课堂上,交织成一张硕大的网,罩住了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老师的,听课 2 的。老师不再滔滔不绝讲哑了喉咙,学生不再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听讲,而是或看或读,或听或思,或问或答,生成的课堂灵动多元,快节奏,高效率!
3、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这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2014年10月
第二篇: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编推荐]
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心得
“双向”是沿着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设计内容的。学的一方是: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五环”是按照教学过程对内容进行构建的。
第一环: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第二环:学生合作·教师参与第三环: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第四环: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第五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双向五环”,是殷都教育改革的核心经验,在两节展示课上,具体呈现,充分体现。它如一股劲风,吹进课堂,唤醒了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意,鼓舞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呵护了学生宝贵的自尊自信心。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堂变成学堂,这里,是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让我们为之振奋的课堂:学生们分成五六个小组,在小主持人的引领下,以小组长为核心有条不紊开展学习。有的写词,有的画画,有的声情并茂朗诵,有的忘我表演,还有的现场创作。孩子们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努力完成自己组的学习任务上,甚至忘掉自己是在几百位教师领导的注视下学习。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没有拘谨,没有保守,感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启迪。知识,思想,情感,精神,在课堂上,交织成一张硕大的网,罩住了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老师的,听课的。老师不再滔滔不绝讲哑了喉咙,学生不再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听讲,而是或看或读,或听或思,或问或答,生成的课堂灵动多元,快节奏,高效率!
一: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和颠覆”。它让我们看到了课改的希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它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智商又重情商、教育内容丰富多元、各个细节尽量有效;它不追求外表热闹、实实在在探求知识、合作探究忘我投入、体现多维目标、快速有序有质量。
二、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应维护学生生命的尊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让学生在开放、向上、活泼、温馨的课堂中得到知识与人格的双丰收,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没有拘谨,没有保守,感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启迪。知识,思想,情感,精神,在课堂上,交织成一张硕大的网,罩住了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老师的,听课的。老师不再滔滔不绝讲哑了喉咙,学生不再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听讲,而是或看或读,或听或思,或问或答,生成的课堂灵动多元,快节奏,高效率!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所希望看到的。
三、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是教育,安阳殷都区实验学校及洹滨小学大至校园,小至走道,处处皆有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文精神、养成习惯等方面的标语牌,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不留死角,教育处处在。我认为,学校就应该是这样的,让墙壁会说话,从墙壁看教育。
四、高效课堂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集体无私奋斗精神的感染与传承。无论是与殷都区的领导、老师座谈,还是网上与他们交流,我们不难看到,殷都教改,至上而下,众志成城。殷都教改的成功是集体无私奋斗的辛苦结晶,很多领导、专家、教师,牺牲了休息日,加班加点钻研,再苦再累,无怨无悔。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团队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五﹑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和颠覆”。它让我们看到了课改的希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它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智商又重情商、教育内容丰富多元、各个细节尽量有效;它不追求外表热闹、实实在在探求知识、合作探究忘我投入、体现多维目标、快速有序有质量。
六、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应维护学生生命的尊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让学生在开放、向上、活泼、温馨的课堂中得到知识与人格的双丰收,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没有拘谨,没有保守,感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启迪。知识,思想,情感,精神,在课堂上,交织成一张硕大的网,罩住了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老师的,听课的。老师不再滔滔不绝讲哑了喉咙,学生不再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听讲,而是或看或读,或听或思,或问或答,生成的课堂灵动多元,快节奏,高效率!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所希望看到的。
七、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是教育,安阳殷都区实验学校及洹滨小学大至校园,小至走道,处处皆有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文精神、养成习惯等方面的标语牌,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不留死角,教育处处在。我认为,学校就应该是这样的,让墙壁会说话,从墙壁看教育。
八、高效课堂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集体无私奋斗精神的感染与传承。无论是与殷都区的领导、老师座谈,还是网上与他们交流,我们不难看到,殷都教改,至上而下,众志成城。殷都教改的成功是集体无私奋斗的辛苦结晶,很多领导、专家、教师,牺牲了休息日,加班加点钻研,再苦再累,无怨无悔。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团队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结合自己一个学期的跌、打、滚、爬,还是感觉自己有些“忙活活”、“乱糟糟”的,到底“忙”了些什么,回过头来又似乎一无所留,又“空落落”的。于是,利用假期,我认真学习了“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悉心地寻找,反观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原来,差距在这里!我的“高效课堂”还需要 在备课上要下足功夫!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按照高效课堂的要求,这个“准备充分”就意味着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这也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而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最大着力点。编制导学案,巧妙灵活地预设问题,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是,在上个学期,开始着手准备导学案时比较仓促,一是不知道“导学案”是个什么样子,二是不知道需要“导”什么,三是时间上很紧张。当自己还没有真正搞清楚这样的课该怎样上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使用这个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新的教学模式,之后,既要忙于训练学生掌握新的课堂模式和学习流程,忙于搞好学生的考评,忙于整理、批改作业,而备课的时间全被挤了出去,在时间的分配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我们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原来是按照要求每一篇课文用五个环节覆盖。语文的一篇课文,在过去我们一般分三个课时讲完,一个课时完成练习,基本上两天就可以过完。可是,实施了新的课堂模式后,我们吃惊地发现:课上不完了!赶不上计划的进度了!这可怎么办呢?尤其上个学期只有四个月,是最短的一个学期。所以,一时慌了手脚,把重点放在了赶进度上,而忽视了“备课”,这真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却忘记了其实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走,学生掌握了讲读、重点的课文的学法后,自读课文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来做了!自读的时间可以浓缩一下,精读的时间就会充足些,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之后就不怕面对任何课文了!后来我们又换了模式,就是把语文每一节课当成一个环节,每篇课文按照每节课的要求制定下具体目标。这样的课到是每节课上五个环节都能完成了,但是无形中增加了打字的负担!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像打字员那样敲字速度极快,所以导学案跟不上教学的进度,有的时候是学校的印刷跟不上。如果我们这样扎扎实实地走一年之后,能够把导学案有效地集中起来,那速度就快一些,我们的任务会轻一点,感觉时间上就会多一些。
再就是针对性地练习。我看书上一直在强调老师要跳进“题海”,捞有价值的题对学生进行练习,为的是让学生能够脱离题海,可是我却没有做到。一是手头的资料有限。二是感觉题目的变量太大,如果把这些题目汇集起来进行练习,那真是“浩海无边”啊!再就是打字的速度跟不上。在过去的模式下,可能把这些题目读给全体学生听,然后让他们思考着做,现在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的实施思路是:先用模式规范,最后超越模式。要模式是为了今后不要模式。“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教学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初始阶段,我们把“模式”比作婴儿“学步车”,当学会了走路,“学步车”的学步功能就完成了。另外,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不断生成、完善的过程,我们借鉴共同体的模式也好,临帖某种高效课堂模式也好,创建具有殷都特色的模式也好,关键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这也是我们将“模式”称为“基本模式”的初衷。
我们的做法是:拓宽学习渠道,加强高效课堂理论学习;由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先一步打造高效课堂,由榜样推进、带动高效课堂的实施。边摸索、边反思、边交流、再尝试,直至创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受益。
第三篇:“生态 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双向五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生态·双向五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建构
“生态” 是指在课堂上,师生在教师导引下,生态地(和谐共长、动态平衡)地发展,实现和谐的共生。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人文关怀、德育元素渗透)、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和谐统一,将课堂结构、师生关系、实践范式等进行重新构造,课堂上各个环节中充斥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理念,摆脱传统课堂教学中重视技术控制的模式,它是一种更具生命活力和生态属性的课堂教学形式(融入“以德促教、以德育人、扬德促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元素)。
“双向”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和学生认知、情感、价值观发展的规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和谐共好的最优化的育人效果(养成教育,良好学习习惯)。
“五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五个相连的基本环节。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生态·双向五环”是一种把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这种内在精神,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本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育人模式(融入“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引领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办学理念元素)。模式建构:
“生态·双向”是沿着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学的一方是: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五环”是按照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构建。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生态•双向”是按纵向构建设计教与学的内容,其核心是发展;那么“五环”就是按照横向构建设计内容,其核心是结构。“双向五环”组合在一起,就使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纵成线横成面的网络化结构。
第一环节: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学生预习: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温故而知新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预习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问题标注法、温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
教师导学:教师课前要依据教材和“学情”,认真研制编写融教案与学案为一体的导学案,构成“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等一条明晰的学法线。另一方面教也要沿着“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的方向研制一条与学法相应的导学线。
第二环节: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学生合作:首先关注小组建设,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其次要研制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同质“对学”力求解决“对学”过程中 2 存在的问题,然后异质“对学”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组内群学统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
教师参与:教师首先参与学习小组的组建、小组长的培训和小组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其次,要观察了解与指导各学科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再其次,教师要注重巡视,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及学生中去,细心观察、认真听取、准确了解信息,及时进行指导点拨。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有独特、新颖见解的学生,并给以鼓励。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学生展示: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而不是统一答案。展示要突出“三性”,即问题性、互动性、创新性。展示分两种,一种是组内展示(小展示),另一种是组间展示(大展示)。教师激励:教师要通过“激励、唤醒、鼓励”等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生态课堂气氛。激励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第四环节: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学生探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形成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在三环节的基础上使用“问题生成表”,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探究问题。3.重视独立探究,倡导合作交流。4.探究过程中要大胆设想,提出问题。5.多向交流,有效探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教师引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不断鼓励学生能自主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向深层次问题迈进,产生质疑对抗。3.鼓励学生拥有独特见解,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4.引导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用多种方法解决问 3 题。5.教师要及时点拨与小结,在学生探究的疑难点问题上做出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第五环节: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学生达标:是对本节课学习效果的验收与评估,即学生自行整理导学案并完成当堂的达标检测。导学案整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改错修订批注法,二是总结反思提炼法。检测达标必须遵循“分层测评,人人达标”,让最后一名学生也过关。
教师测评: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重点问题分层设计达标检测题。其次,在测评过程中巡视、观察、个别指导做到“三关注”——关注A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型点,关注B类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关注C类(潜能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再其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恰当评价,让潜能生也能体验到“学有所获”的快乐。
广州市白云区棠溪小学 2012、11、16 4
第四篇:“双向五环”教学模式解读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
基本模式解读
(征求意见稿)
“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在我区推行以来,全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是实施主体多元发展性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全区推进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的迫切任务。在认真贯彻李南沉书记对教育的多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在我区全面推行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是激活学生主体性并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又要严肃严格进行基本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一)“双向”:指教育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二)“五环”: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2、第二步: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3、第三步: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4、第四步: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5、第五步:学生体验·教师评价。
二、“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传递,而是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师生立体交叉、相互参与、双向提升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的指导思想,以优化激活教学教育过程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形成同伴互助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会“双向五环”的内涵。
第一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学生预习:
预习就是在老师讲授新的课程之前,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主体性表现。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这种先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学生要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学生在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会激发学生在静思中根据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
途径与方法:a.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圈圈画画;b.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先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另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c.尝试练习预习法: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试一试,想想做做,遇到疑难再返回例题研究,然后再尝试练习。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建议老师在课内做好预习并进行指导。学生预习要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 线,引导学生在独学过程中运用双色笔就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以便带入对学、群学中去解决。特别指出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不解之处不一定花大气力去解决,而贵在发现问题正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2.教师导学
导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即“授之以渔”,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知道,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泛指学生个体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指导学生自学应当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途径与方法:导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采用的是“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就是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前认真预设导学案,重视学法指导。要体现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学生在运用导学案预习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要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这也就是做好学情调查,以学定教。
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第二步: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学生合作:
教学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开展结对子合作探究学习,即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更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途径与方法:
1.小组划分: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
2.确定组长。一个小组的好与坏关键在于组长,所以确定一名好的组长就显得格外关键,一般说来选组长的标准主要看两点:一是成绩要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3.建立小组评价管理机制。①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合作交往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技能;②引进“契约”学习评价机制,照顾学习表现差的学生,缩小学生差异 ; ③学习成绩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维护“差生”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
4.学生合作学习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首先通过同质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异质对学在解决前两次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巡视、调查各学科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2、教师参与: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途径与方法:
⑴、首先应注意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给予外部激励,给予小组表扬;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合作学习的主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有准确导向和学习的重难点,否则他们会抓不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⑶、教师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⑷、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参与到小组中去,积极地看,认真地听,并及时了解 学生探究的信息,以便及时给予点拨调控课堂,防止延误课时,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更加踊跃地思考和学习,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示范作用,让其他的小组成员更加积极的思考。⑸、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的判断,不能学生说什么都一味地说好,并不断地给予赞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认识。
学生结对子合作学习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互助、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让每位学生能进行自主管理,互相约束,又互相激励,保证小组合作学井然有序的高效进行。
第三步: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1、学生探究:
我国古典名著《学记》中有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独学、对学,还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教师要进一步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组织小组群学,进行探究。学生在分组议论质疑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密切了学生的友好互助关系,增进了感情交流。
途径与方法:教师给足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保障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秩序,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使用“问题生成表”,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对于“问题生成表”的内容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可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要设置内容详细、便于操作的问题;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设置内容相对复杂、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要从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 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逐步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后,对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入“问题生成表”,以备小组讨论解决或生成小组问题。
(2)小组讨论生成问题,填写“小组问题生成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学生个体在小组长引导下,生成问题后,要组织组内成员讨论和交流,对简单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在有限时间内对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填入“小组问题生成表”,以备小组之间讨论解决或生成班级问题。
2、教师引领: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活跃的思维,以积极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地研究问题,获得更深的体验。
途径与方法:
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要使学生的探究更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使学生的研究更严谨。教师介入多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有时需要教师的演示,有时需要指导学生观察,有时需要帮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需要,应该是及时的,建议式的,或提供方法指导,或帮助制定可行性方案,或启发学生进一步预测等。
⑵.激励学生,把研究引向深入。这种肯定和激励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会心的微笑、诚恳的颔首、赞许的目光、殷切的提示、信任的期待,这些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当然,还要提醒学生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启发学生把学习引向深入。
⑶.创设开放的探究时空。
重视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准备;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支配;同时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注意问题延伸,要想办法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求知欲是与生俱来 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地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学生的眼睛会变得更明亮,小手会变得更灵巧,突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
⑷.引领学生们有效合作。
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交流过程中,常会因意见不同产生争执,此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如:你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再来听一听别人的观点好吗?
总之,通过前面小组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历程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设学习目标的近期高效,更要追求的是长远高效,未来高效,有高度愉悦求知感,能让孩子掌握方法,发现规律,能举一反三,塑造心灵,人格高尚的课堂;有着智慧生成,质疑对抗,文本批判,拓展延伸,富有四生即生活化,生长性,生命性,生态化的课堂;使孩子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再到创学,由创学最终达到乐学的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生命体验的课堂。
第四步: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跃跃欲试,处于亢奋状态进行全班大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不断激励、唤醒、鼓励学生。
1.学生展示。
所谓“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地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成果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让学生在展示中以提升综合素养。
途径与方法:
⑴、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
⑵、小组展示问题可以按传统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方式,由发言人代表小组来参加讨论和交流,发表小组生成的一致性意见,最后生成 班级共性问题。对全班生成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使问题引向深入,指向高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帮助性解决问题策略。
⑶、注意引导学生乐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个性化展示,如小品、歌曲、相声、快板、朗读、作画、美文等均可。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的展示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一是要求一切形式都必须为内容服务。学生的展示,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也不管这种方式有多么新颖、多么招人喜欢,但前提是必须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服务。二是要求展示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展示是有时间限制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要展示的内容圆满地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展示时要直入主题,要言不繁。
2、教师激励:
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像《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个表达比较贴切。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激励、唤醒、鼓励”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途径与方法:
⑴、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⑵、教师及时评价激励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⑶、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化知识。运用情感的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一境界。
第五步: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学生达标。课堂的最后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学案,并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当堂的达标测评。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途径与方法:
⑴.学生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
⑵.进一步检查“弱势群体”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的学生向优秀学生拜师学艺,可以是本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
2.教师测评。
一堂好的课,需要“动与静”的结合、“活与实”的结合。实就需落在当堂检测上,做到堂堂清。
途径与方法:
⑴、导学案中达标检测部分,要力求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以此培养学生集中精力,快速、高效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检验。
⑵、当堂检测采用小组内学习对子互相检测来解决。教师要根据导学案最后的达标测评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
⑶、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做好对第三次学情调查,为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总之,“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民主的课堂、艺术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这样的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潜能、放飞了学生的心灵,真正体现学生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双向五环”基本模式效能分析 1.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实现了“活”与“实”的统一; 3.实现了“动”与“静”的统一; 4.实现了“放”与“收”的统一; 5.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6.实现了“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四、几点说明
1、我们的孩子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要用未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我们的教育视野应站在未来的角度,要用发展的方式,不能用怀旧的方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敢于不断的挑战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我想只有在反复实践琢磨中才能走出真正的教学之路,也只有在不断尝试中,才能真正地形成高效的课堂。
2、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 “教学合一”的文本。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导学、导练、导结。在高效课堂上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导学,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达标。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如教材、教参、练习册、图书、网络等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相机补充一些“小小资料袋”和推介作业,增加孩子学习的广度与厚度,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3、“双向五环”基本模式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共性模式。需要说 明的是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环节上会略有调整。比如课型如果是单元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从而才能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在课堂环节上就要侧重展示和达标反馈。如果是预习课型,就可以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
4、双向五环基本模式就五个环节的时间来讲,教师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断的学情调查做出适当的调整。
5.高效课堂的课堂管理与评价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这里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说高效课堂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它是个系统工程,带来了理念、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文化等一些列的改革。所以要求老师要在“做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做”。
6、课改是师生双方的事情,要注重反馈,师生之间要开诚布公,诚恳交流,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同时要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反思: 老师要围绕核心问题——高效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学生要围绕核心问题——有效学习与争当优胜组,认真剖析并认真倾听每小组及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学习反思,从而在师生共同平等、和谐的对话中,共同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很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7、“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构建殷都区主体多元课堂教学发展系统的突破口,从而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堂结构、创建高效课堂、研制达标测评,构建出体现殷都区教育特色的教学发展系统,树立我区的教育品牌。在实施过程中,各校一定要坚持改革方向,认真落实,勇于探索,扎扎实实,讲究实效,确保取得预期效果,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
第五篇:“四主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
大通湖区河坝镇
中心完小“四主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
功能
为了实现课堂空间的变革,充分有效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能力为主旨,我校的课改全方位、多层次落实“教与学”、“师与生”日常行动规范,既有章可循,又创新求活;力求为学生营造出具有主导性、能动性、自主性、生动性的和谐课堂。解构
1、四主:
是指课堂要高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能力为主旨的原则。
2、五环:
是指教学学流程中要经历五大环节
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精讲——归纳拓展
3、六度:
是要求教师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四主五环六度”既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有序,又彰显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活泼。操作原则
操作时要求能落实“四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能力为主旨;在教学的五个环节中重视落实“六度”,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在落实“六度”中倡导“三自”,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实现“三会”,即学会、会学、会用;发展“三维”,即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环节基本操作详解: 第一环节:自研自探
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能够独立地获取新知识,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中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并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到学科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学生在自学环节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自研自探”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由过去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科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的指导不再是将学生的研究方向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维,并提出更深层的问题。
2、在“自研自探”环节教师需要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和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可以温故导入、设疑导入、情境导入、比较导入、故事导入等。
3、在“自研自探”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前面所学知识适当进行复习整理。
4、自研自探。指教师提出这一环节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问题和发现问题,并在教师指导参与下主动、积极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求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自研自探”对学生的要求:
1、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
2、翻动书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
3、自研自探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
4、遇到与己无关情况不能分神抬头张望。
5、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教师在这一环节布置的任务,不能敷衍对待,认真记录下自己的观点或疑问。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合作探究”对教师的要求:
1、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问题预设是关键,需要教师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问题。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
2、各科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是学习组织形式,探究是我们主张学生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激发思维时,我们不要拘泥形式,比如采用头脑风暴法,以开放的态度不设任何限制,鼓励学生独立、任意地发表意见,没有批评或评论,以激发灵感,产生创造性思维。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性的表现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许多课程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和动脑,如教师每次上课都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将学生进行分组,二人合作学习、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大组合作学习等。合作形式的适当改变,要求教师进行了解和观察,将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来促进更有效的探究学习。
(二)“合作探究”对学生的要求:
1、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
2、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
3、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小组学习注意事项歌谣
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 他人不会我帮忙,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往前跑。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学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环节上,展示的问题不是学习环节中的所有问题,简单的问题不展示,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而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够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进行展示。
(一)展示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展示交流的确定应注意的问题:有口难辨的问题不展示(理论性过强,学生难于掌握、理解、表达,需要教师讲解说明、提升、点拨的问题不展示);一看就懂的问题不展示(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多少思维价值,很难体现学生创新价值的问题不展示);收效甚微的问题不展示(不符合课堂实际,消耗时间过大,学生付出过多而能力提高甚微的问题不展示)。
2、在预习和展示环节要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使学生有紧张感,以便行动迅速。展示时,老师安排好离黑板较远的同学或侧边的同学的位置,并在学生外围巡查,以督促不认真 2 的学生。
3、教师要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展示要适时进行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老师要清醒地知道“问题”何在,然后留给某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去帮助“纠错”,并让出错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纠错本”上。
4、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根据学习状况去掌控展示时间,适时转入下个环节。教师在小组代表展示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控,不宜在非重难点问题上进行过多的展示。对“展示”细节要打磨,过程要优化,适当限制学生展示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效率意识。这需要“精心准备,加强督察,指导方法,熟练操作”,当师生都得心应手的采用“展示”方法时,效率自然会提高,时间自然消耗少,课堂容量自然会增加。
5、在“学困生”进行板演时,老师要安排布置小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本组分配的任务进行逐一讲解演练,要求在组长的把关下人人过关。同时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为展示讲解做好准备。
(二)展示时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所有的学生都要展示。展示的对象重点是中等生,但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与”,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组内的展示人;也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上临时指定展示人。展示内容的分配要考虑难度,应该是不同基础的同学展示适合他的难度问题,特别是通过将一些简单问题分配到后进学生进行展示的作法,可以增加他们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
2、对展示学生的要求是: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展示的同学讲解时要尽量做到声音洪亮,讲题要侧着身子,大方地面向全体学生,拿着教鞭指着题目讲解分析,语言简洁易懂和环节过渡自然。例如:“我们这组的展示完毕,下面大家请看第二组的精彩展示”、“我们这组的展示完毕,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3、展示板书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小组展示代表准备后,可到黑板板书内容,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不同色笔。黑板上展示内容的板书用白色粉笔书写,重点内容用红色粉笔写,其他组的纠错、补充用蓝色粉笔并在后面标明组号。
4、倾听的学生应注意的问题:交流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做到: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尊重他人,学会倾听,要守纪。展示时,听展者可以举手质疑,也可以补充完整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其他同学要认真思考,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当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5、积极评价。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发言进行积极评价,要求评价的时候抓住以下要点:一是评价别人的亮点,充分肯定别人;二是指出不足的地方;三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的更清楚些?”二是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三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通过对话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展示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
高效课堂展示歌
我自信,我最强,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精气神,有力量,发言展示我最棒;普通话,要用上,自然大方脱稿讲; 嘴里说,心中想,思路清晰语流畅;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 边板书,边口讲,图文并茂很漂亮;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面朝前,身侧旁,千万莫把黑板挡;展示完,忙退让,同学点评记心房; 仔细听,认真想,博采众长细思量;我自信,我飞翔,合作探究本领强。第四环节:质疑精讲
质疑是听展者发出纠错、补充、疑问、不同意见或见解、不同解题方式或方法,是思维的碰撞,是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精讲是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有深度的问题进行适当讲解。质疑精讲环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展示交流环节进行。
(一)质疑精讲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针对学生板书、展示、质疑、释疑的情况进行“精当”的点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点评不要局限于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技巧也是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由学生点评并评分。
2、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人生感悟,以及尚未成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他们对某些内容的理解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某些时候,教师以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而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无疑会带给学生一种智力挑战,一场头脑风暴,一次心灵冲撞。
3、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教师的“讲”,做到“三讲”“三不讲”: 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讲重点,讲难点,讲易漏、易错、易混点;讲了学生才能懂的,教师应精讲,一般不超过5句话。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自学或小组合作学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4、展示交流、质疑对抗、精讲点评各环节过渡应自然流畅,忌生硬呆板。
(二)质疑精讲对学生的要求:
1、质疑要主动,有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简明扼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要做到有抢有让,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2、质疑要抓住问题要害,要有一定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纠错、补充等低层次上,要能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或更好的方法。质疑的对象可以使他组或本组,根据学习内容,学生不能质疑的,老师也可象学生一样参加质疑,教师要善于运用“追问”的技巧。
3、质疑后展示的同学必须释疑解答,确实解答不了的问题要先请本组同学帮助解答,本组解答不了的,再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或求助于老师,教师以精炼的语言释疑解答。第五环节:归纳拓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停留在感性阶段和非系统化状态,及时归纳与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使知识理性化、抽象化、概念化、系统化,使方法规律性。归纳拓展的过程,实际是对所学知识回顾、思考、提升的过程,它有助于深化学生认识,梳理并掌握当堂学习的知识或技能,进而形成知识点或获得一般的学习方法。归纳与总结,可以是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而悟到学习方法或规律;也可以是教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的点拨总结。具体应针对年段和学科特点实施。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在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需要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发言,随后教师跟上点评、补充,总结学法。在该环节中,总结规律是前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方法是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生成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拓展训练是对知识、方法的巩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生成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