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教学机智例谈
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智慧
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从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妥善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俄国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同样如此,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什么是教学机智,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机智,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事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事不可避免的,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当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教师能否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巧妙地加以引导?能否正确地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时间”,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以外转变成教学中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我相信,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机智是建立在良好的综合素质之上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信息,灵活地处理教案,及时调整学生思路、进度和速度,科学地调整传授方式,合理地调控传播信息的质和量,以保证教与学的同步进行。
其次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教学机智要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做后盾,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尤其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信息的总量成倍地增加,教师只有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再次要有课堂调控能力,像现在家常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教学的起点。有时课堂上学生会提出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该怎么办呢?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无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这都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
课堂教育机智的发挥,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洞察学生总体学习情绪,及时恰当地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予以调节。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的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点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精力更加集中。课堂上遇到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最有害且又最不科学的办法是板起面孔训斥。一个素养高,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不会采取这类方法的。在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
一个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之外,还要善于进行自我的教学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判断、分析和整理,才能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人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推进器”,成长就是对细节的反思而积累起来的高度,教师要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就必须精心观察、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案例,在经常的自我反思中分析案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更新、重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提炼升华教学实践,科学理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赞可夫也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问底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反思是养成教师教学机智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方面。总之,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可以教出来或学出来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中品出来、悟出来的,这依赖于教师艰辛的积累和创造。一名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追求更高更强,才有可能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中理解“教师”的含义,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
第二篇:读《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有感
专著学习:
读《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有感
单位:孟官营初级中学 姓名:张敬生
读《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有感
进入新课程,扑面而来的是新词汇引领的新理念。随着新课程的纵深,新词汇变成了旧词汇,理念也说得越来越顺溜,而实践――课堂操作――教师每天要做的事,或者说,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成为新的焦点。现在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已是一种新“常规”,随之而来的课堂教学非线性结构带来了一些新挑战,如“预设与生成――节外生枝怎么办”、“有效学习――怎样选择教学策略”等,是我们实践中常见困扰。这些问题,名师当然也会碰到,他(她)们是怎么应对的,又是怎样想的。《名师教学机智》是一本名师的课堂实践案例,记录了名师的实践及所思所想。
通读掩卷,三点感受:
1.“道”“术”结合生成智慧。教学机智表现出来的,做出来的,看得见的部分是“术”――教学过程的谋略与方法。其背后是教师自身的“道”――是教学过程中的信念、价值观和伦理标准,是隐的部分。“道”为原则,“术”为方法,内外兼修,产生了教学机智。比如,学生层次不一,课堂上好学生常常“领先一步”,要学的内容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上课时经常要“叫”出来,怎么办?名师们应对方法不一:①有的名师请他做“评委”(P44、45)评判别的同学讲得对不对;②有的名师处理成“请你悄悄地告诉老师”;③有的名师则顺势应接话题:“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P10)。这些应对,结果都是让教师继续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后续教学,但效果不同。第一种应对,好学生更加专注倾听其它同学发言了,因为有评委的责任在身。第二种应对,好学生暂时会不发出声音影响别人,只悄悄地告诉老师――有一种神秘感,不过只有老师知道,而没有同学敬佩的眼光似乎有点不过瘾。第三种应对,暂时冷处理,顺势转移话题,好学生可能会有点失落。很难判定哪种效果好,但都不是简单制止,粗暴斥责。效果的不同折射了教师“道”的不同――学生观,道有境界,术就有高低。很赞赏书的一句话:“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也许,瞬间的灵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点,一个侧面,但从中我们能够透析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但却是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P57 徐芳《游戏带来了灵感》)2.教学机智是一种情景性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在课堂中锤炼。
教学机智表现出来的行为很难模仿。因为这些应对是在一定的情景中有效,离开了特定场合很难说是“智”,这是我读《教学中出现10个意外怎么办》一文时的感觉。在读的时候总觉得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对,但所给出的指导“隔靴搔痒”,从某种角度去看,还很不“智”。因此,名师的机智(如《变被动为主动》、《弄拙成巧》)我们可以去揣摩,思考其背后理念;可以去引申,假想不同的情况他们会如何应对。更应该在实践中积累案例,反思场景,积极应对。3.怎样生成智慧
(1)行思结合,且行且思。“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只有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P6 引自朱光潜《谈美》)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智慧迸发的前提,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空生成的,不是“飞来石”,而是厚积的结果,是平时的积淀遇上特定的情景自然绽放的美丽。(2)要利用机会教不同的学生。从名师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学机智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知识至少有三种: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经授受获得,或来自书本、或得自进修等,获得的多少与深浅与我们自身的学习有关。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自身,一方面自己要有悟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交往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教师交往的学生类型越多,自己的应对经验会越多。我们自己都有主教的班级,一般个把月的时间,师生之间就比较熟悉了,因此我们的预设也少有意外,少有机会磨炼我们的机智。我们不能像名师那样有机会在全国各地上课,但可以在同年级、校内其它班级、支部片等进行借班上课,在适度的未知情况中工作更能激发出我们内在智慧。
第三篇:谈课堂教学机智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机智:
所谓课堂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机智是一种教学能力,是一种巧妙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艺术。
二、课堂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机智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会对教师教学活动作出各种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东张西望,说明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无精打采,显示他们听讲时身心困倦;表情迷惑,表明他们对教学内容有疑难;嘀嘀咕咕,意味他们思想存在疙瘩。学生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无不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这些信息,教师要运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获,及时分析,正确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容量、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语调。容量太大,可以精简;步骤太少,可以增加;方法单调,可以灵活;语调平缓,可以抑扬顿挫。就是说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内在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做到对症下药,杨长避短,可见,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是实施课堂机智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获得教学主动权和采取最佳方法的基本前题。• 冷静理智的自制力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用理智把握住自己,并迅速判断事情的性质,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尽快安定课堂秩序,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扭转到正常的教学上来,那种遇到事情就情绪紧张、心理失衡、怒气冲天、大发脾气、严厉指责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必然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很多,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被学生意识到,他们就会私下嘀咕或发出笑声。这时,教师万万不可脑羞成怒,正确的态度应是坦率承认失误,再加以改正。如果文过饰非,学生更会议论纷纷,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降低,影响力也随之减弱。再如,个别调皮的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借机故意发出偏差性应答或古怪的叫声,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时,教师最好的对策应是结合讲解内容对此加以巧妙的转化,使之为教学服务。那种因此停止讲课,斥责学生的做法,效果往往不好。特别是当教师的人格受到污辱时,他就更应该保持清静的头脑,妥善加以处理。教师如果怒不可遏,对学生严加整治,就会造成师生情感的裂痕,既不利于维持当时课堂秩序,也不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用自制力约束自己,这是教师内在力量的表现,而不是软弱可欺的象征。• 及时有效的调控力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学生听讲状态和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的教学技巧。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有效的双边活动,教师按照一定的构思,运用准确的语言、整洁的板书和适当的教具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则保持良好的听讲情绪状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与教师教学速度相配合。如果这种配合出现偏差,教师就应及时有效地加以调控。一般地说,教师的调控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调控学生听课的情绪、注意力及思维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二是调整教师讲课的速度、方式、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 深刻准确的解惑能力
为了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仅要多读本专业书籍,而且要多读非专业书籍(如理科类教师要多读文科类书籍,而文科类教师要多读理科类书籍),培养自己深厚的知识素养,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具备的学识,机智准确地予以解答。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灵活自如的通变力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认真,教案内容扎实,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确立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步骤和环节,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和形式。所以说教案是上课的依据。但是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的做法是很少的。通常,教师都要随着课堂出现的具体情况(包括意外事件),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把教案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积极熟练的迁移力
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本来就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认识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围绕讲授内容,充分联系有关的各种知识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性迁移(即正迁移),避免抑制性迁移(即负迁移)。为此,教师要学识渊博,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也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能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相关的知识材料理解讲授内容。总之,教师必须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正迁移能力,为课堂教学服务。• 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
教师的表达能力分为言语表达能力和非言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言语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机智手段,突出表现在教师运用丰富、生动、形象、准确的言语传递知识信息,调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案,解答学生疑惑,促进知识迁移。非言语表达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眼神、表情、举止神态、修饰打扮及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无声言语来传递信息。它作为课堂教学机智的手段,主要是指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的形象性和直观效应,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讲课内容,还能表达一些为言语手段不能表达的思想、态度和情感,达到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面对有思想、有情感、有态度、有意志的学生,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机智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应变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随机事件。相反,它总是受教学教学规律和各种因素的制约,要体现五个有利于:(1)有利于教育方针、教育原则的贯彻执行;(2)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培养教师课堂教学机智
培养教师课堂教学机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
熟悉教材,教师就会对讲课满怀信心,胸有成竹;熟悉教法,教师就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熟悉学生,教师就能从学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做到这“三熟”,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判断,妥善处理;还可以尽快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正处在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时期,他们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情绪、意志、个性必然会反映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上,这些心理因素也是时刻发生着作用。因此,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观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处理好偶发事件,及时调控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 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教师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实施课堂教学机智,运用观察力、调控力、解惑力、通变力、迁移力解决意外事件和组织教学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应努力学好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锻炼生动准确的表达能力
一方面,要锻炼言语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用语具有简明扼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特点,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锻炼非语言表达能力,要讲究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并伴随适当的表情和手势等,表达一定的知识信息。•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出现的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一般而言,对于没有偏离教学构思的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尽可能通过教学过程本身的进展来解答,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偏离教学构思的学生提问,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有的可以及时解答,有的可以课后解决。对于当场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充分讨论加以理解,或待课后查阅有关书籍给予解决。教师要有“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的诚实教学态度。•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制力
不可否认,当教师在讲课时受到来自学生的意外事件的侵袭(如学生扰乱课堂纪律),必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特别是教师的人格遭到污辱时,教师更会怒不可遏,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但是,这种表现和做法,只能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克制和忍耐,保持平静的情绪,并感染学生保持安定。这种克制和忍耐,是来自平常加强自身修养的结果,是自制力强的表现。
第四篇:名师谈教学
(一)教学艺术之我见
赣南医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第三届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刘善玖老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一讲《教学艺术之我见—谈谈教学的几点体会》,他首先就强调了,作为教师,教学风格(特点)在教学的3-5年之内就要形成,这对自己以后有重要影响。他从五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战线上跋涉了二十三年的教师,认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师真不容易,必须要做好敬业、师表、勤奋。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一堂课应该达到的目的:一是传授知识;二是传授技能;三是人格影响。
2、教学原则问题
科学公正原则、把握方向原则、联系实际原则、知能并重原则、师生协调原则、教研结合原则、启发诱导原则、系统有序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鼓励创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正人先正己,教书在育人。教师应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3、教学技巧问题
抓住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善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体现教学个性!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无方法可套!我的体会:
积累知识,融会贯通;(精心备课)
熟悉教材、围绕教材、跳出教材、讲透教材;(处理教材)紧扣主题;(能收得回来)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听者不累)
善用肢体语言;(增加生动性,但不要生硬做作)适当幽默;(增加趣味性)
注意语气与语速;(要有抑扬顿挫,语速与学生的思维反应一致)合理使用课件;(美化、简洁)
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具备控场能力,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
4、教学态度问题
“皮格马利翁效应。”“态度决定一切。”
以积极的姿态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防止自己的丑态上网络。
5、青年教师教学中常见问题
1.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不当;2.语速过快;3.逻辑性不够强;4.照本宣科; 5.互动不够,或哗众取宠;6.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刘善玖老师最后说:正人先正己,教书重育人!
(二)课堂的磁力
东华理工大学全国优秀教师、省高校教学名师刘义保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二讲《课堂的磁力》,他分别从5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个人认为是讲的最好的一个老师。
1、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凭三尺讲台,一方空间,教师与他的学生所创造的境界(有别于天堂和地狱),是无比高远、博大、幽深、静美、神奇,甚至只可意会,难易言表。形式上讲: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师生,以相对固定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体现在教学日历的计划任务。
2、课堂教学的设计 2.1 准备工作
文件的准备: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文档的贮备:教案、讲稿;
教辅的准备:课件(多媒体)、挂图、模型;
教具的准备:黑板、粉笔(多色)、黑板刷、激光遥控笔、扩音器、教鞭、讲台、教室光线等 2.2 教案的设计
2.3 课堂仪态仪表的设计
1.原则:和谐、得体; 2.要求:重视、训练、坚持 3.体现:着装、站姿、手势、板书姿态、走动方式等。
3、课堂教学的实施 3.1 预备时间 3.2 板书的设计 3.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4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定位: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醒:仅有文字字符编制的PPT还称不上多媒体课件。切记:课堂上不能依赖PPT讲课!
目的:围绕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根据大纲要求,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化、可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的展示与阐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原理的掌握,扩展知识和信息。
做法:根据教案设计,达到教学目的。
4、课堂的磁力 4.1 磁力体现 4.2 课堂磁力的产生 4.3 再说课堂境界 1.2.3.4.5、交流讨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相长,每位老师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换位思考、反思和总结就是当好老师的资本!相似相溶、相互学习借鉴是教师共同进步的源泉!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林知秋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三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分别从4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何谓兴趣
兴趣:指兴致,由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情绪。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兴趣和爱好是积极性的来源,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就能在行为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是发挥和发展其创造能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同时兴趣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创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2、兴趣的作用
强烈而稳定的兴趣是从事活动、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1)、兴趣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2)、兴趣的开发作用: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达尔文在自传中回忆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喜爱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实物。”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兴趣
(2).大学生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科研;将兴趣培养成能力
将特长发展成职业
4、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书》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诸因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加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川大教授
单手劈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四)如何讲好一门课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省高校教学名师奖李淑芝老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四讲《如何讲好一门课》,他分别从3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关于如何讲好一门课
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要以如何讲好一门课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讲好一堂课。为讲好一门课,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
(2).要注意讲好每一堂课。
(3).要注意课堂讲授和其他教学环节有机配合。
其他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辅导、答疑等。
2、讲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
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
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
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
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
以上八条标准的前四条是属于课程内容方面的,后四条是属于讲课形式方面的。对内容方面的理解是基础,对形式方面的掌握是实务。没有对内容方面的深刻理解,再强的实际表达能力,也是空的,是没有货色的。而只有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没有恰如其分的表达形式,那些深刻的理解也只能存在于你的脑子里,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那就失去教学的意义了。因此,主张一个青年教师在讲解一堂课时,应当努力全面地做到以上八条。
3、讲好一门课的教学体验
如何讲好一门课,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实践。就我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要讲好一门课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追求一种价值;
2.坚持两个根本;
3.把握三个要素;4.注重四个体现。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第一,一所大学上千位教师,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应一个模式,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都应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第二,同样是学生,个性、基础都不相同,要想把他们都培养成才,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只能以自己的负责态度和工作热情,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性的实践。
教学本身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一个教师,无论从事哪个专业,都必须精心研究这门大学问,并力求精益求精。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不能改变和取代师生之间的这种根本关系。教学在师生之间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感情与感情的交融。教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和忠诚去投入,用自己的责任和心血去作为。
(五)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轨迹
江西警察学院法律系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邓国良教授给我们作了此次培训班的第五讲《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轨迹》,他分别从4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2、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一)国家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
(二)国家教学名师引领作用(1)、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发挥教学团队的协作精神
(三)国家教学名师辐射作用
3、教学、科研协调与持续发展
(一)、搭建两个平台----教研、科研同步协调发展
(1)、教研平台------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方向(2)、科研平台-----课题研究
(二)“海恩法则”的启示---扶持和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创造发展平台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对接
(四)警学结合-----服务公安执法实践
总之,如何当好一个教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师岗位是我一生的期盼,教师职业是我一生的追求,终身从教,无怨无悔!
(六)大学教师发展: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现实
1、美国的经验
(1)、发展历程(2)、理论认识:关于大学教师发展概念(3)、.改革走向
2、我国的现实:大学教师发展初露端倪
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尚属新生事物,我国推动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措施也比较传统,主要有新教师岗前培训、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等,相对比较落后。
3、建议:组织化、制度化。
三、培训感受体会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的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等这都是师德。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爱岗敬业教师在工作中即使再累也不会觉得苦,当看到学生一个个有所收获的时候,在精神上是一种莫大的收获。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论回报,无私的、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能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面向于未来,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现在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体现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有威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5、终身学习,努力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与技术的发展的步伐。
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要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恰当,恰当是一种激励,不恰当是一种伤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求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提高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师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自我的培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四、培训完善不足
这次培训算是一个历史的开始,可是整体的效果承办方没有去调查,个人认为做的还是不够好,还可以有很多地方去改进。自己做过这样的培训,假如我来做培训的服务工作,我相信可以做的很好,而且不用花很多的钱就可以把事情办好。
特别是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很重要,这次我不好说承办方有哪些不足,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有很多地方不足,班级活动基本没有,学员之间几乎都不认识,没有机会和条件在一起交流,时间有一个星期,大家基本上很少交流,全部是讲座,虽然这些老师讲的确实很好,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可是来一次培训部仅仅是为了来学习的,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么一次机会认识其他高校的同仁,这样以后开展工作更方便和便利。
真心的希望承办高校做好服务和课程安排工作,当然,省教育厅需要我做点什么的话,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很乐于为人民服务。我参加这次培训也是自己来旁听的。再一次感谢赣南医学院的付出。
第五篇:从《丰碑》一课教学谈教学机智
从《丰碑》一课教学谈教学机智
从《丰碑》一课教学谈教学机智 《丰碑》(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一课是我参加县远教模式二教学比武而选上的一篇课文,由于准备充分,发挥自如,教学如行云流水,重点难点解读到位而获得了一等奖。现地回想起来。教学中的教学机智也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兹述如下:
一、更换导入,衔接自然我教学的这个班级,本来还有一个老师上,是第一堂课,可由于课件方面的原因,她上的内容延至第五节课(即下午第一节),而我的课就在第六节。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知道,学生精力旺盛的是第一、二节课。再不就是下午第一节课。等她上了我接着上,学生的疲劳状态可想而知,更何况这春夏之交的五月,暖暖的阳光熏得人昏昏入睡,怎么办?我灵机一动: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决不能死守教案不放,我决定更换导语,把原先的一段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换成家常式的导语以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师:同学们刚才和某老师一起,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现在匆匆休息了一会儿,又接着上语文课,你们累吗?生(自然而然大声地):不累!师:感谢大家!(深深一个鞠躬)同学们,今天 是星期六,本来大家可以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的,可你们为了使这次活动能圆满地进行,牺牲了休息时间来上课,我真的很感动,再次谢谢大家!(再次鞠躬)。不过,老师也很高兴,能来你们美丽的三阳小学,认识你们这么多活泼可爱的朋友,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生:想!师:好,好朋友先介绍一下,我叫谢美化,(笑声,板书)我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女性化的名字,不过名字嘛!既是区别人的一个符号,又包含了上一辈人对下一辈的期望,我的名字是我爷爷取的,我爷爷小时候受过很多苦,他希望我长大了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所以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走进那一段落艰苦的岁月——(板书课题:丰碑)事实证明,这样导入,学生整堂课都保持着一种旺盛的状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感受了军需处长的感人形象后,我这样结课:“同学们哪!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认识了军需用处长,了解了马背上的小红军,结识了钓鱼的老班长,我知道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我暗暗地立下了志愿:不仅我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我还要培养许许多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所以,我在“化”字下面加了一个“十”字(板书)表示多,并且选择做了教师。而你们,面对着军需用处长,面对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环境,作为还在享受着这一切的你们,今后该如何去做呢?”更是把课推向了高潮,余音绕梁。
二、面对插曲,精彩生成朗读,体会,再加上精美的课件渲染,学生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当年红军过雪山的情境之中,和他们一起忍受“饥饿、严寒和疲惫。”以下的课按计划进行,一切尽在预料之中。在体会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形象时,我先出示了军需处长倚靠树干光荣牺牲的图片,再让学生抓住描写军需处长外貌的那一段,紧扣“镇定、安详”反复吟咏、感悟,体会军需处长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很快体会到了:为了革命的胜利,军需处长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把棉衣让给了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他的死是从容的,是无所畏惧的,当他看到战友们在继续前进时,他无牵无挂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丰满以后,我就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将军的内心世界了,我这样过渡: “是啊,军需处长就这样牺牲了,那么镇定,那么安详,没有一丝遗憾,没有一丝牵挂。面对这一切。将军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自读课文8---10段。” 一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我认为军需处长有牵挂。” 天啊,这不叫我为难吗?刚才体会时你不说,我转入下文学习时你来劲了。怎么办?装作没看见还是让他发言?“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各种新教学观念在我头脑中纷至沓来,涌入我的脑海。“你说说看。” “我认为军需处长牺牲时有牵挂,他牵挂着这支部队能不能取得胜利。” 一石击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受了启发,纷纷举起了手。生甲:“我认为军需用处长有牵挂,他牵连着这支部队能不能走出云中山,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通路?” 生乙:“他牵挂着那个穿着他让出的棉衣的战士是不是没有冻着。” „„ 学生的解答让我出了一身冷汗,这么重大的情感和精神内涵我在备课时竟没有挖掘出来,我钻进了“毫不利己”的死胡同。对新课程的解读和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马上镇压定下来,我表扬了那位学生,询问了他的姓名,和她亲切地握了握手,然后小结: “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说军需处长没有牵挂,那是说,他没有牵挂——(生齐: 自己!)我们说他有牵挂,那是因为他牵挂着——(生:红军队伍,别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的精神?(生:毫不利巳,专门利人,舍己为人)同学们,带着这种精神,再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三、将错就错,不留痕迹课将要上完了,我的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写碑文。我将鼠标轻轻一点,应该出现一段舒缓的音乐:《血染的风采》。可好大一会儿,并无动静,画面上仍是军需用处长牺牲在风雪中的插图,我随即醒悟过来,原来应该点一个链接,而我操作成直接点击了。怎么办?上午第四节课,一个老师上《小露珠的梦》一下点击错了,束手无策,还是主持人上台帮她重播一次才弄好,这一弄,把激起的学生求知欲望也冲淡了。这时我想起了《千手观音》演出成功后,有记者问邰丽华:“你听不见声音,难道没有出过错吗?“邰丽华说:“出过,彩排时我慢了一个八拍,好在我们都看同一个手语老师,她用手语告诉我:‘不要动,取消一个八拍。’结果后来台领导都没看出来。”算了,就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对照图片写碑文吧。课件,只不过是个辅助手段而己,再说,人家知道我怎么设计的?一堂课下来,我成功了!课后,我问了部分听课老师,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当时这一小小的“迟疑”:学生的情感没有被打断,他们的碑文都写得非常好。我想:课堂教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是有预设的。然而,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生成的,是有意外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捕捉住节外生枝的亮点,课堂就会随时呈现出生成的美丽、意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