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名师论坛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发言稿
教学名师论坛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发言稿
文秘教学名师论坛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发言稿
---没有谁会给你一双高飞的翅膀
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的实验报告显示:单纯依靠老师讲授获取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为5%,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获取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是30%,用讨论、交流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是50%。
正如《研究性教学论》一书所说:“教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让儿童走多快,而在于让儿童走多远。”
“让儿童走得远”的教学不把传授系统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理解。学生在持续的知识探究中发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个性。老师在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这样的教学以
创造新知识为特点,是谓“研究性教学论”。
这种教学论是一种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教育观,它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落实好目前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国教师报》曾经发布过高效课堂的九大模式,这九大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少讲,学生能讲的让给学生讲,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的就合作交流,有困难的老师才画龙点睛。其内涵正如申局长主编的《“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所说:“仔细研究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西峡县等地的教学改革,你能发现它们的课堂大致流程基本一致,就是:引导自学——质疑释疑——达标总结。”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经给他的学生讲:你们到学校来学习,学习就是又学又习,学是理论,习是实践,习是复习、练习、实习、学习,这是一个要大家动起来、学起来、算起来、练起来的地方,我们要变教室为学室。他还告诫老师:上课时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以上论述告诉我们,目前我国在教学理论方面已比较完善,但在教学领域却出现了如下独特的景观:一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强调;另一方面,老师的“主导作用”却毫不妥协。
《研究性教学论》一书对这一现象作了精辟的论述:“当前我国的教学实践是,1200万教师采用相同方法向2亿2000万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授教科书知识。在这种教学体制中,每个学生在几乎是单一的接受学习和强化训练中度过了9年或12年的学校生涯,这是他们的宿命。”
其实,无论“研究性教学”,还是“高效课堂”,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教育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的口号上,还存在于广大教师的美好理想中,在教学实践当中还没有真正地被教学的主力军——教师所接受并采用。
毫不避讳地说,大部分教师、包括在座的各位教师中的一部分还在用传统的方法上课。我们大多是优秀的演说家,而不是优秀的领航人;是优秀的实干家,而不是好的设计师。我们只善于自己去表演,而不善于引导学生去表现;我们只善于埋头苦干死干拼命干,却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举国上下,教育界进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而患上了咽炎、颈椎病等多种职业病,身体状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一届又一届学生由于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导致思维僵化思路闭塞缺乏创新能力。悲壮而又悲哀的一幕幕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形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是缺乏把教学研究进行到底的环境,具体说来有两个因素:内因:大部分教育从业者缺乏人生目标与信仰,责任感丧失,得过且过;外因: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风等多种因素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从教育内部来说,当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皓首穷经,废寝忘食搞教育的人越来越少。干一行,怨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无所向,三心二意搞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从领导到老师,大都把教育当成了一种凭借。领导借以登堂入室,教师借以养家糊口。尤其是在当下就业难解决编制难的大背景下,招教考试竟成了热门话题,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规定,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招教考试。教育界竟出现了一岗难求的局面,问其抱考原因,说法竟然出乎意料的一致:“将来好待有个编制。”教育,这一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职业,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岂不可悲!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发展趋势受校长的影响非常大,正如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所说:“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我们且不说国外的杜威、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也不必说我国近代的蔡
元培、张伯苓、陶行知等名校长,就是凭当前魏书生、朱永新、钱梦龙、李镇西、李希贵等老师所做的工作,就足以看出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校长的巨大作用。他们或创立了足以影响世界的教育思想,或创办了诸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因开展了新教育运动而闻名国内外,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一不揭示了一个出色校长的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或许抱怨过,我们教了一帮烂学生,他们基础差,能力低,习惯不好,除了不学习其余的什么都干。但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学生为什么基础差?学习能力为什么低?学习习惯为什么不好?前段时间湖南台有一档非常受人欢迎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你看那个节目里的孩子是多么聪明多么招人喜爱!后来又拍成了电影,据说当前票房又已有好几个亿。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招人喜爱的呢?但是你敢保证我们可爱的孩子长大后一定非常优秀吗?你敢说林志颖、田亮、郭涛、张亮、王岳伦等他们可爱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能够超过常人吗?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小时候活泼可爱的孩子有时年龄越大反而越迟钝、在课堂上越不讨人喜欢了呢?除去学校之外的因素之外,相当一部分因素不还是被我们和我们的同行,即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老师教成这样了吗?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在指责他们老师的时候,作为孩子老师的同行的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被别人指责的地方呢?
在这里我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在做一些假想,我们没有刻意指责
教师的意思,因为教师工资低下,待遇得不到及时兑现,可怜的薪水对于支付一个家庭的开销总显得捉襟见肘,使得他们不愿意或不屑于为了一个与其收入极不极相称的工作去拼命。我们也无意刻意去指责校长,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生活于真空中,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是理所当然。通观今之天下,那些吃着国家饭享受着优厚待遇的官员们,又有几人专注于自己的职业?我们想说的是:不管你是校长还是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塑造的是人的心灵,关乎的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自然比别的行业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管你接不接受,从你进入教育界的那一天起,社会就已经把这份责任加在了你的身上。我们岂能懈怠?
老师们,我们在座的来自濮阳县不同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们加在一起就是濮阳县教育的希望,作为被濮阳县委县政府命名的名师,我们更是濮阳县教育的中坚力量,现在我们又在濮阳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我们又该为濮阳县的教育做些什么呢?
可以这样说,濮阳县的教育发展到今天,缺少的不是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是完善的教学方法,缺少是我们全心投身教育的精神,是倾心为教育献身的虔诚。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就是用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授科学。”有位教育家说过:“成绩这个东西,归根到底
不取决于讲台前的那个人说了多少话,写了多少板书,而是取决于下面坐着的这些人动了多少脑,想了多少事,大脑转数有多少。”
倘若为了“教学上的经济”而阉割教学的探究性,那么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学科知识灌输和训练。对于新的教育理念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不去心领会其中的内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种心理表面上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心理,从深处来讲是一种投机心理。
什么叫投机?投机就是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放着高效的教学方法不用,而是图省事走老路,有人听课了就装模作样地来个小组合作,不从观念上作根本地改变,不深入思考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作为教师,拿着国家的工资,不为学生做实事,这不是投机是什么?
当然,从传授旧知识到创造新知识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有一段不适应的过程,新的道路大多情况下并不平坦,必然要走过意料不到的沟沟坎坎,经历意想不到的麻烦与挫折。
唯其如此,我们做好了,才更能显示出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性教学论》一书中还提到:“学生在9到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创造,是悲剧;没有温暖,更是悲剧。倘若学校沦为单纯的知识授受场所,极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学校里只有冰冷的逻辑,没有温馨的生活。”这段话进一步启示我们,教学工作的魅力就在于通过为学生提供一种温馨的教育生活,让学生在我们的培育下成长为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人。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浸润着仁爱精神,更应该洋溢着“孔颜之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一个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60年时间,把教育当成了终生的事业来做。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她从教60年的“四个从没有”: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
第三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处罚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
第四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60年,“四个从没有”,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状态无疑是快乐的,而长期的快乐学习,定会积淀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优质心灵,让其受益终生。“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为改善学生的生存状况而投身教育改革,是尚存教育良知者的本能反应。正是这种“本能反应”使改革成为一种事业。”
教育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润物无声;做教师不可能使我们飞黄腾达,但我们可以做到无愧于心。作为教师,我们就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不管你当初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入教育这一领域,既然无法逃避,那就静下心来,与其得过且过,何不孤注一掷?别人用qq聊天,你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别人打牌喝酒,你可以读书写作。怎样都是度过一生,何不让我们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人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成功的途径却只有一条,那就是目标明确,辛勤耕耘,板凳能坐十年冷,不达目地不罢休。
我们不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帝王!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会施舍给我们一双高飞的翅膀?正如陶继新所说:“教师的生命状态,决定了其工作的品质。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校长要我干工作’,而是‘我愿意干工作’,而是创造性地去工作,其乐无穷地去工作。有了这种自主自动意识,有了心灵的自由,教育教学就会播撒下一片神奇。”
文秘
第二篇:教学名师论坛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发言稿
教学名师论坛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发言稿
---没有谁会给你一双高飞的翅膀
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的实验报告显示:单纯依靠老师讲授获取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为5%,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获取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是30%,用讨论、交流所得的知识,24小时后学生的知识巩固率是50%。
正如《研究性教学论》一书所说:“教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让儿童走多快,而在于让儿童走多远。”
“让儿童走得远”的教学不把传授系统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理解。学生在持续的知识探究中发展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造个性。老师在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这样的教学以创造新知识为特点,是谓“研究性教学论”。
这种教学论是一种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教育观,它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落实好目前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国教师报》曾经发布过高效课堂的九大模式,这九大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少讲,学生能讲的让给学生讲,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的就合作交流,有困难的老师才画龙点睛。其内涵正如申局长主编的《“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所说:“仔细研究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西峡县等地的教学改革,你能发现它们的课堂大致流程基本一致,就是:引导自学——质疑释疑——达标总结。”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经给他的学生讲:你们到学校来学习,学习就是又学又习,学是理论,习是实践,习是复习、练习、实习、学习,这是一个要大家动起来、学起来、算起来、练起来的地方,我们要变教室为学室。他还告诫老师:上课时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以上论述告诉我们,目前我国在教学理论方面已比较完善,但在教学领域却出现了如下独特的景观:一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强调;另一方面,老师的“主导作用”却毫不妥协。
《研究性教学论》一书对这一现象作了精辟的论述:“当前我国的教学实践是,1200万教师采用相同方法向2亿2000万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授教科书知识。在这种教学体制中,每个学生在几乎是单一的接受学习和强化训练中度过了9年或12年的学校生涯,这是他们的宿命。”
其实,无论“研究性教学”,还是“高效课堂”,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教育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的口号上,还存在于广大教师的美好理想中,在教学实践当中还没有真正地被教学的主力军——教师所接受并采用。
毫不避讳地说,大部分教师、包括在座的各位教师中的一部分还在用传统的方法上课。我们大多是优秀的演说家,而不是优秀的领航人;是优秀的实干家,而不是好的设计师。我们只善于自己去表演,而不善于引导学生去表现;我们只善于埋头苦干死干拼命干,却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举国上下,教育界进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而患上了咽炎、颈椎病等多种职业病,身体状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一届又一届学生由于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导致思维僵化思路闭塞缺乏创新能力。悲壮而又悲哀的一幕幕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形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是缺乏把教学研究进行到底的环境,具体说来有两个因素:内因:大部分教育从业者缺乏人生目标与信仰,责任感丧失,得过且过;外因:浮躁、喧嚣的社会风气,追名逐利大行其道的世风等多种因素对教育的不良影响。
从教育内部来说,当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皓首穷经,废寝忘食搞教育的人越来越少。干一行,怨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无所向,三心二意搞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从领导到老师,大都把教育当成了一种凭借。领导借以登堂入室,教师借以养家糊口。尤其是在当下就业难解决编制难的大背景下,招教考试竟成了热门话题,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规定,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招教考试。教育界竟出现了一岗难求的局面,问其抱考原因,说法竟然出乎意料的一致:“将来好待有个编制。”教育,这一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职业,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岂不可悲!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发展趋势受校长的影响非常大,正如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所说:“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我们且不说国外的杜威、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也不必说我国近代的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等名校长,就是凭当前魏书生、朱永新、钱梦龙、李镇西、李希贵等老师所做的工作,就足以看出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校长的巨大作用。他们或创立了足以影响世界的教育思想,或创办了诸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因开展了新教育运动而闻名国内外,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一不揭示了一个出色校长的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或许抱怨过,我们教了一帮烂学生,他们基础差,能力低,习惯不好,除了不学习其余的什么都干。但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学生为什么基础差?学习能力为什么低?学习习惯为什么不好?前段时间湖南台有一档非常受人欢迎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你看那个节目里的孩子是多么聪明多么招人喜爱!后来又拍成了电影,据说当前票房又已有好几个亿。仔细想想,其实我们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招人喜爱的呢?但是你敢保证我们可爱的孩子长大后一定非常优秀吗?你敢说林志颖、田亮、郭涛、张亮、王岳伦等他们可爱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能够超过常人吗?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小时候活泼可爱的孩子有时年龄越大反而越迟钝、在课堂上越不讨人喜欢了呢?除去学校之外的因素之外,相当一部分因素不还是被我们和我们的同行,即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老师教成这样了吗?当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在指责他们老师的时候,作为孩子老师的同行的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被别人指责的地方呢?
在这里我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在做一些假想,我们没有刻意指责教师的意思,因为教师工资低下,待遇得不到及时兑现,可怜的薪水对于支付一个家庭的开销总显得捉襟见肘,使得他们不愿意或不屑于为了一个与其收入极不极相称的工作去拼命。我们也无意刻意去指责校长,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生活于真空中,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是理所当然。通观今之天下,那些吃着国家饭享受着优厚待遇的官员们,又有几人专注于自己的职业?我们想说的是:不管你是校长还是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塑造的是人的心灵,关乎的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自然比别的行业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管你接不接受,从你进入教育界的那一天起,社会就已经把这份责任加在了你的身上。我们岂能懈怠?
老师们,我们在座的来自濮阳县不同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们加在一起就是濮阳县教育的希望,作为被濮阳县委县政府命名的名师,我们更是濮阳县教育的中坚力量,现在我们又在濮阳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我们又该为濮阳县的教育做些什么呢?
可以这样说,濮阳县的教育发展到今天,缺少的不是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是完善的教学方法,缺少是我们全心投身教育的精神,是倾心为教育献身的虔诚。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就是用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授科学。”有位教育家说过:“成绩这个东西,归根到底不取决于讲台前的那个人说了多少话,写了多少板书,而是取决于下面坐着的这些人动了多少脑,想了多少事,大脑转数有多少。”
倘若为了“教学上的经济”而阉割教学的探究性,那么教学就变成了单纯的学科知识灌输和训练。对于新的教育理念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不去心领会其中的内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种心理表面上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懒惰心理,从深处来讲是一种投机心理。
什么叫投机?投机就是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放着高效的教学方法不用,而是图省事走老路,有人听课了就装模作样地来个小组合作,不从观念上作根本地改变,不深入思考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作为教师,拿着国家的工资,不为学生做实事,这不是投机是什么?
当然,从传授旧知识到创造新知识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有一段不适应的过程,新的道路大多情况下并不平坦,必然要走过意料不到的沟沟坎坎,经历意想不到的麻烦与挫折。
唯其如此,我们做好了,才更能显示出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研究性教学论》一书中还提到:“学生在9到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创造,是悲剧;没有温暖,更是悲剧。倘若学校沦为单纯的知识授受场所,极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学校里只有冰冷的逻辑,没有温馨的生活。”这段话进一步启示我们,教学工作的魅力就在于通过为学生提供一种温馨的教育生活,让学生在我们的培育下成长为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人。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浸润着仁爱精神,更应该洋溢着“孔颜之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一个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60年时间,把教育当成了终生的事业来做。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她从教60年的“四个从没有”: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
第三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处罚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
第四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60年,“四个从没有”,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状态无疑是快乐的,而长期的快乐学习,定会积淀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优质心灵,让其受益终生。“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为改善学生的生存状况而投身教育改革,是尚存教育良知者的本能反应。正是这种“本能反应”使改革成为一种事业。”
教育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润物无声;做教师不可能使我们飞黄腾达,但我们可以做到无愧于心。作为教师,我们就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不管你当初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入教育这一领域,既然无法逃避,那就静下心来,与其得过且过,何不孤注一掷?别人用QQ聊天,你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别人打牌喝酒,你可以读书写作。怎样都是度过一生,何不让我们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人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成功的途径却只有一条,那就是目标明确,辛勤耕耘,板凳能坐十年冷,不达目地不罢休。
我们不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帝王!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会施舍给我们一双高飞的翅膀?正如陶继新所说:“教师的生命状态,决定了其工作的品质。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校长要我干工作’,而是‘我愿意干工作’,而是创造性地去工作,其乐无穷地去工作。有了这种自主自动意识,有了心灵的自由,教育教学就会播撒下一片神奇。”
第三篇:【精华】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
【精华】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3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 篇1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绝不是空话,它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教育中的问题入手,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目的。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实践、体验、感悟、再实践、再体验、再感悟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真正感受到教育科研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具有自主发展、富有个性的学生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才能认同它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不断地把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和日常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共创生命的辉煌,成就自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1、通过学习,使我理解了教育科研方法与选题——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的内容。即理解了中小学教科研。懂得了对中小学教科研进行合理的定位,是做好选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懂得了中小学教科研主要是指:由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个中小学教科研是指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教育教学效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这样一种活动,即是教师开展的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
2、理解了“教师如何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同时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使自己能判断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并能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而制定了自己未来两年的专业发展计划。
3、通过学习,认识到化学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化学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只有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大量的进行语言实践,使化学课堂具有实效性,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4、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 篇2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是教研的深化。教研要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研要围绕教研中的热点和难度问题展开。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
培训的主要内容:
大部分教师的误区:将教研作为教育科研,将教研论文作为教育科研论文。将教育科研论文写成工作经验总结,缺乏问题意识、科学方法、学术规范。
教研与教科研的关系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是教研的深化。教研要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研要围绕教研中的热点和难度问题展开。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
斯腾豪斯说过:
“教师是课堂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对偏爱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不管从任何角度理解教育研究,都必须承认的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我们教师常出现的选题不当:
五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问题。
通过听陈博士的讲座,我对教研与教育科研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前我分不清什么是教育科研什么是教研。而且,一想到写论文就怕,不知如何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如何设计教育科研方案,通过今天的学习,课题的选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课题的来源也很多,可以反思教育教学,留意各种争论,关注焦点、热点、难点,分析他人经验,探究问题的起因,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多注意平时教学中存在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随时把它记下来,就可以作为日后的写作材料。
教育科研培训会心得体会 篇3通过这次培训,程老师的《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使我了解了什么是科研课题,如何选择科研课题,课题的来源,进行科研课题的步骤以及如何确定科研课题的内容等等。让我找到了思路,给我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刘老师的《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我了解了,学科常规教学一般由备课、上课等环节组成。所谓的“学科课题研究工作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就是要求承担学科课题研究的老师在平时的常规教学过程中,针对有些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标有机地体现和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备课、上课中,包括评课(听课)、开展课题主题研讨活动,也要与课题研究工作紧密结合。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很多,我掌握了正确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感受到了教师开展课题的重要性,也对课题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有决心在学校的“十二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第四篇:校本培训教育论坛发言稿
校本培训教育论坛发言稿
如何实现环境教育与德育及地理教育的有机整合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午好!
我很荣幸代表地理组全体成员在此发言!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针对如何实现环境教育与德育及学科教育的有机整合,我们地理组经过热烈的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讨论研究:
一、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渗透的针对性。
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其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形成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本市的情况,编纂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21世纪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校本教材中就可以以靖江为例,说一下靖江如何处理经济、生态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⑤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访问、考察、监测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获得等一手资料。并把资料进行整理,把有关问题向行政部门反映,或写成小论文,增强争当环境小卫士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真正关心和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上来。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说到环境教育,每个学生都知道,但是执行力太差。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比如说:上课时用完投影就随手关机;节约用纸;爱护花草树木;等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然后学生可以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就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了整个社会。
总之,环境教育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地理学科整合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
第五篇:名师论坛发言稿:教师要有教育良知
名师论坛发言稿:教师要有教育良知
回首教学生涯,我是这样工作的。对学生,不管他(她)是多么的特殊,我更多的采用“换位思考”,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看待,怎样对待他们?对工作,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此,我常常告诉自己的是:尽最大努力干好每件事,重在耕耘,别盯着结果;在成绩、荣誉面前,我提醒自己:“成绩说明过去,新的起跑线在脚下”;面对失败,我的座右铭是:“不完美是一种突破”。因此,我不承认我是优秀教师,是名师,但我能无愧地告诉人的是,我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是一名有良知的教师。下面就结合我成长的经历,以及我的所见所闻,从感悟良知、理解良知、认识良知、实践良知、共铸良知、重铸良知几方面谈谈教师的教育良知。
一、感悟良知
教师,多么光荣的称呼,多么崇高的职业,承载着多么重大的责任,作为塑造人的工作,它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神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我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教育,不仅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而且教育了我怎样当教师。
我生在山村,在村小上的小学,小学毕业后以乡前2名的成绩进入乡完小。到初中后,就我这一直受人夸的好学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写字是倒划笔,认字靠死记,对拼音的认识是觉得字的读音好象是由两部分合成的,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因小学拼音部分根本没教)。就这样,我的班主任罗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写字,让我认识了拼音,教了我识字的方法。数学老师彭老师常在巡视时悄悄发现我做题中的错误,一次到了晚饭时,不懂事的我拦住彭老师问题,没考虑老师要回家吃饭的,但因题太难,耽误了较长的时间,也没解答出来,这时彭老师轻声说:“对不起,我暂时解答不出,下去再想。”第二天,一早老师就来找我,告诉我题的解法。当时,我非常吃惊,没想到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是这样在意,对学生是这样负责,心里感动不已,甚至根本没听进老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但这种对工作的态度,却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成了我学习的榜样。读师范时,在人民路小学实习,实习结束时,我的告别讲话就是解答学生问的一道题,当时师生的掌声到现在也时常在我耳边回响。还有送我资料的陈德明老师,让我们住她寝室的黄大芬校长等。我的老师们给了我无尽的关爱,但我却没能以成绩回报。在中考落榜后,觉得无颜见老师,再加上家庭劳动力缺少,经济条件差,我回到了家里。这时的我,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方向,心情灰暗到了极点,从没干过活的我,只得干活了,挑粪,摔倒;挖地,三分钟挖不了一锄,就那么发呆,甚至想到,人活着究竟为什么,活着就为了一张嘴,干吗我要吃饭呢?不吃不就得了。抱着这样的人生观,处于花季年华,本应爱美的我,向父母提出只穿黑色的服装。现在想想,我那时的心情灰暗到了何种程度。这时,老师完全可以不管我,但凭着一个教师应有的良知,我的老师拯救了我。其间,我的原任课教师、我的同学,下届班主任罗老师多次带信到我家,也亲自到家劝我回校复读。一次、二次,我没当回事;三次、四次,我也没动心;直到第五次,罗老师的一句话猛然惊醒了我:“和你成绩差不多的几个同学都在复读,他们升学的希望很大,到时,你别后悔。”就这句话,将我震醒。是呀,我和几个同学差不多,甚至还略胜一筹,到时,如果他们都考起了,我……我不敢再想下去。不行,我也要搏一搏。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学校。这时,时间已过去了一期,我的物理因为师资不配套的原因,学得非常差,连书上的例题也做不起,能否升学的关键就在物理。这时是舒老师教物理,在舒老师认真的讲解,精心的辅导下,半年时间,我把两年的内容补上了。在中考时,我以超出录取线13分的成绩被宜宾师范录取,从此,走上了新的人生路。
一个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心,不只是在学校,还在走出学校后。我在师范毕业后,被分了一所偏远的小学,我和我师范同班同学,后来的同事是一路哭着去的。那里条件非常艰苦,就说到学校那一段路吧,至少也要走4个多小时,我就因走错了路,迷失在一片崇山中,当时的害怕、无助长久烙在心里。在这里,是我的同事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是纯朴的学生和家长让我初识做教师的乐趣。即便如此,孤独无助仍是免不了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我,又陷入了人生的第二个低谷。但是,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再次点燃我人生火光的又是本可以不再管我的老师。1987年,在全县“普九”交叉检查时,我的老师向上级提出到许多人都不愿到的地方,原因是他的学生在这里(这是我后来得知的)。当我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见到舒老师时,我是带泪笑着,带笑哭着,奔跑着去迎接的。老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陪我打羽毛球、谈心,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认我知道了我并没有被遗忘,我的老师、同学们都在默默地关心着我,我的心情渐渐好了,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了。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校园里也不时能听到我的笑声。当老师知道我想回去时,温和地说:“回来吧,到底熟人多些!”可是后来因为多种原因,我没能回“家”,没能回到我的老师身边。八年后的1995年的“普九”检查,老师来到了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泥南乡。当老师从领导的的介绍中得知我工作出色,又看到我生活基本上安定下来,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慈父般地对我说:“我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好好干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这就是我的老师们,我终身难忘的恩师。是他们拯救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是他们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是他们教给我知识,让我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当老师,让我感悟到了教师应有的良知。
二、理解良知
要当一名教师容易,但要作一名有良知的合格教师却不易。理解到这一点,是我的领导、同事的帮助。
刚工作时,自我感觉很不错,一次,燕校长听完我的课,这样评价:“你说话像打机关枪,不,像打迫击炮”,18年过去了,现在这句话我还清晰的记得,究竟机关枪和迫击炮谁更快,我不懂;这句话通不通,我没想;我只记得,这是说我讲课太快,如此下去,绝对不行。于是,我下决心练朗读,注意说话的速度,直到现在,所有人都说我说话吐字很清楚,语速恰当。如果不是燕校长的提醒,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语言表达我都不行,还怎么去教学生,那岂不是误人子弟。
一个教师,如“耻”都不知,还怎么谈有良知呢?而知“耻”之心,于我同事的一句话给我的震动。那时,燕校长的教学成绩全区都领先,同事所教的学科紧随燕校长之后,我们一批年青人都不以为然,对于学生成绩好不好,觉得无所谓,而对好的,还时不时地来句嘲笑。一次外出散步,在谈到教学时,她说:“说实话,平时口里说好坏都无所谓,但真正考差了,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每次看到成绩,我好象总觉得有那儿不对劲,这句话一下子帮我找到了原因。“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还是给自己留点面子吧。我为给自己留点面子,以后,我的工作都尽量把他干好。这一直成为我工作的信念,从教的动力。
刚调泥南乡火箭小学时,我接手的是一个“双差班”,且又是六年级了,前任教师已经调走。刚开始,我是准备放弃的,这样的“双差班”,怎样抓呢?让其再继续差下去,也没有谁会指责我,一年又能干啥呢?这时,前辈刘老师、彭老师老师告诉我,这个班的孩子特别聪明,眼看马上就要毕业了,如果再继续差下去,这些娃娃可就完了。听着老师诚恳的话语。看着老师心疼的表情,一个“完了”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暗暗发誓,我不能让这些孩子完在我手里,绝不放弃。经过一年的打搏,毕业考试后,这个“双差班”的成绩已跃居全区前几位,而这班的孩子大多数已如愿升学,从此走了上全新的人生路,我的教学从此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就是他们,我的领导、同事,让我明白了,当老师要对学生负责,要知耻,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三、认识良知
有了老师的榜样示范,有了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我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教师。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着不同的启蒙教育与熏陶;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的性格迥异;其中有更特殊的学困生、调皮生、特困生、留守生。教师要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循循善诱,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获,长大后各有所成。这是多大的工作量,这需多少的心血,这要多强的责任心啊!其间要抵制的诱惑,要面对的困难,要坚定的信心,就是对教师教育良知最大的挑战。
这样的尴尬,每位教师都会面对,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教师教起来吃力,检测起来害怕,就因为他们影响整个班级,落得个劳而无功的结局;调皮生,真所谓的“一颗耗子屎,搅乱一锅汤”。更糟糕的是那种集调皮与学困于一身的“双差生”,有时简直把人气得昏昏的,恨得牙痒痒的。以及那些急需帮助的贫困生,缺乏关爱的留守生等。教师的精力,主任的管理,大部分就耗在这部分学生身上。面对这些学生,教师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管你一人,当管班上几十人,甚至几十人也没让我这样费心过。”
怎么办,就此放弃他们?
如果真的选择放弃,教师暂时的精力上放松了,但请问,你心理上松得了吗?这些孩子,还仅仅在上小学、初中、高中啊,他们还有那么多的知识要学,他们还有那么多年的学要上,他们还有那么几十年的人生道路要走。放弃,随之而来的不止是学习越来越跟不上,行为习惯也会越来越差(有的甚至发展成为问题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失学,过早进入社会。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跟随不良青年学坏。你不见社会上打架闹事,无所事事的几乎是一些小青年;外出打工走上犯罪道路的也多是些半大不大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本来也该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在学校里的。追根究底,真该“教室里留住一个调皮蛋,让社会少一个准罪犯”。
这一个个孩子,在教师眼中,只是一个学生而已,有的也许认为他不值一提,不名一文;但在父母眼中,他们可都是心肝宝贝,即使他再不争气,再差,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再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几代人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孩子的一切牵动着老老少少几代人的心啊!谁不老,谁没希望;家长的希望,后半生的寄托,全都在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身上。听听家长的心声吧:“我的庄稼收成好不好,我的生意赚不赚,我的生活如不如意,我都不在乎;我就在乎我的孩子,在乎孩子的成长,在乎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好了,什么都好了。如果我的孩子不争气,我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思。”常常,我们在理所当然地接受家长对我们的尊敬(有时甚至是必恭必敬)时,在自感满足中,就没有感受到其中切切的期待,沉沉的托付吗?你又可曾看见有多少母亲因为孩子流下的伤心的泪水?你可曾听见过有多少父亲重重的叹息?你是否能体会多少亲人剜心的痛?老师们,我们也是父母,将心比心,你就忍心吗?我们不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虽不是万能的,却也不是不能的”,那么,我们是否尽心尽力,做到问心无愧了呢?
没有我的老师一路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从教的接力棒交到了我手上,我又该怎样呢?我让我的学生在几十年后忆起的又是什么?在深思后,我以行动做出了回答。
四、实践良知。
从教以来,我谨记老师的教诲,踏着教师的足迹,一天天的实践着我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良知。
聪明伶俐的孩子,成绩优秀的学生,谁都喜欢,人见人爱。这些孩子,成长的路上就没缺少过爱,以至爱到泛滥的程度,认为教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也许就是教师们谈得多的优生离校后记不住教师,反而是差生最尊敬教师了。相比之下,我们的关爱又分了多少给差生呢?而真正的差生是非常少的。即使有,只要他们尽力了,也无可指责,所谓七个指头不会一样齐么。同时,只要你认真观察也不难发现,在某些方面,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往往走出教室,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家访,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所以,能不能去爱这些孩子,是对教师教育良知的考验。也许在老师的夸奖中会出现爱迪生,在教师赞许的目光中会诞生牛顿,即使什么也没有,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你浓浓的爱。
、用真情爱差生。
XX级学生杨XX,这孩子天生坐不住,小学的收获是认识一些汉字,因学习吃力,很不想上学。但其父亲是位孤儿,吃过没文化的苦,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上学,该学生一次次回家,又一次被家长押回学校。老师并没有歧视,而是发动同学帮他,在教师共同的劝说下,勉强留了下来。在与特殊生“帮扶结对”中,他成了我的帮扶对象。因他名字中有一个“帅”字,课下,就叫他“帅哥”,喊得他脸红红的,心里甜甜的。从此,记忆好的我常会健忘,不是请他去帮着拿一下教具,就是抱一重作业本,“忙”不过来时也把他请到家里帮忙干点活(干活是假,借机拉近关系是真),摆上他喜欢吃的小吃,就这样朋友般的谈开了。不久,这孩子跑前窜后的成了我的小尾巴,各学科都学不好的他,却突然被新开设的英语学科吸引住了。根据这一发现,我决定让他专攻英语,他至此就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英语上。一直坐不住的他坐住了,整个人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英语竟然达到了班上中等水平。虽然最终没让他补起其他科目,但却留住了学生的心,改变了学生的人,从而也影响了学生的一生。初中毕业后,该生就外出打工去了,半年过后,他就乐滋滋地打电话:说他在外面更加觉得英语有用,好多包装上都写的是英语,有了英语的基础,又可以学电脑。他说他还借好了高中的书,准备自学英语和电脑,他的老板看他这样勤学,也非常喜欢他,准备托以重任。现在,这孩子在广州一家很不错的工厂打工,月薪XX多元,家长看到老师就说,没想到我的娃儿这么争气,全靠老师你了。
2、用爱心转化差生。
99级学生周XX,反应不慢,成绩也基本过得去,在初一时,我上他的音乐,我终于见识了常被谈及的他的厉害,如果那节课他不找点事儿出来,那就是奇迹;如果那天他请假,上起课特别轻松。上课、下课不是惹这个,就是动那个,要他站,从来都是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把他拉直站好,一会儿整个身子又耷拉下去了,衣服从不扣,帮他扣上,保管转眼间竟连扣子也被他弄走了;就这样还算好,半期不久,干脆连教室也不进了,在老师几次与家长帮助教育无效后,竟然和街上一个学生一道趁大人不在,当起了家贼,偷了家里几十斤花生卖。这时,老师、家长的那个“气”是可想而知,特别是家长,因家中一儿一女,儿子是他的宝,父亲又是村干部,家境在当地还算不错的,孩子再调皮,那是小事,再怎样,也绝不可能让自己孩子品行也变差,甚至走上犯罪的路吧。一气之下,家长不要他读了,把他喊回了家。
半年过后,新的学年开始了,我担任99级(2)班班主任,一天,他的父亲来找我,说周XX想读书了,但他提出别校不去,别班不读,就认准要读我班。这下轮到我犯难了,他的调皮我也领教过,谁愿没事找事呢,在说了一番堂而皇之的理由后,把家长暂时打发走了,第二天,三天,家长又来了,他们说,孩子还是那句话:“只读陈老师那班”。在两次谢绝之后,我也不得不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孩子信任我,这是转变的希望,教育的良机。更主要的是,从目前情形看,我不要他,这个孩子也许就真的毁了,也使家长唯一的希望破灭,我为了自己少点儿麻烦,我把这家人推向痛苦的深渊,那样,我的良心一辈子也得不到安宁,会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的。况且,还没试,怎知就不行呢?报着让自己心安的自私心态,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把这学生收下了,但给他约法三章:第一个月要在教室里坐得住;一期后,要学习态度端正,是真的想学才行;一年后,看成绩有没有上升;不然,随时走人(给学生这样说,是要给他施加压力,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我心里清楚,从答应收他那一刻起,就不管他好不好,改不改得过来,我都只能奉陪三年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这孩子真的是想学,智力也不差的,在不断的引导、教育下,他不仅没再犯错(虽一开始仍小错不断),学习也像模像样,刚开始学得有点吃力,但在他捧着书认真看中,拿着笔认真写时,你不得不喜欢,到初二时成绩已是班上中等,进入初三,已进入班上优生行列。当然其间也免不了不时时造点事出来,不时,也有教师说他调皮,学生告他捣乱,甚至也多次硬着脖子与我“牛”过。但他能接受对他的教育,过后就能马上改正过来。初中毕业后,顺利升入重点高中,XX年高考,上了重点线,被深圳大学录取。对这一切,我觉得没什么,是作为教师的我该做的,但家长、学生并不这样想,他们把我当成他家的恩人,逢人便说,是我挽救了他们的孩子,救了他的全家,家长平时上街、逢年过节的,都要带上家中的农产品,虽每次我都再三推辞,却是怎么也推不脱的,后来,我就采用折衷的办法,也想着法子送他钱和东西,在学校不要,我就送到家里。这不又中了他的心意,到家,恨不得拿出所有的好东西款待,吃饭,总是被拉到上坐,碗里堆着成山的菜。学生上高中后从不见我,但我都从家长,同学处关注着他的一切,不时请同学、家长转告我的关心建议。他家长告诉我:“我孩子说:‘我考不上大学,绝不见陈老师!’”现在孩子上大学后,过不了多久,就要来电话问候,每次回家,都要来看望我。
能否去爱那些特殊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转化的机会,这是作老师的良知,而教育后获得的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啊!
五、共铸良知
这些年来,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称赞,社会的认同,但是我自愧不如我的同事们。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他们从教的良知让我感动。
许多对比过的家长这样说:只有XX的教师最认真、最累,许多来过泥南的兄弟单位有这样的疑问:你们的教师怎么这样认真,对工作如此负责?许多泥南教师的亲戚朋友就这样责怪着,就你们忙?忙得忘了亲戚,顾不上朋友?
这就是泥南的教师,一个具有强烈教育良知的教师集体。
、艰苦的条件考验良知。在泥南,有几所学校非常偏远,特别是与沐川县犍为县毗邻的连枝小学,座落在一处偏远的山冈上,从泥南出发,要4个多小时的步行路程,通向连枝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村道,说它是路,其它根本不像路,胆小的不敢骑车,骑车的不敢搭人,车在一个个深坑中爬行,在乱石丛中跳跃。全校三分之二的教师都是家在外面的。他们每天早起晚归,来回穿梭在这条路上,天只要一下雨,根本无法骑车,就得一身泥水一身汗地步行。不会骑车的,当然只有步行。王云武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为节省时间,到校只有穿近路,走小路,可这是怎样一条路啊,因极少有人行走,茅草丛生,为了能走,王老师就自己带上锄头,每天下午铲一点,愚公移山似地开路,实在无路可开的,就只得在一片庄稼丛中穿行,每天到校,大半个裤管都是湿的,这样日复一日,寒来暑往,王老师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五十刚过的王老师,手不停地颤抖,根本无法握住笔。但这条路却热闹着,总有一群人来回穿梭;在这条路上,演绎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郑校长到校视导工作,卷起裤管拄着棍,头天就出发,走路来去;中心校副校长唐义、片区校长吴楷祥两个车技娴熟的壮汉也多次表演摔跤;送教到连枝村小的彭聪老师也曾车倒人翻;虽是民师,却对工作执着的吴华清老师腿严重烫伤;支教教师王俊彪摔成残疾。离校较近的骆彦枝校长和吴桂清老师就主动挑起了重任,每天最早到,最后走,承担起了学校的大量工作。他们的工作,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问他们,图个啥,说的是:“这里总得有人,老百姓需要我们。”
2、低收入影响不了良知。
由于泥南的特殊性,仍有部分民师,但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啊,工作中他们能拼能打,几乎都是骨干教师,是走在前面的人,工资表里,他们是最低,排在后排的几位。为这,他们抱怨过,不平过,教出的学生,哪个出去打工的工资不比自己高?随便做点什么赚的钱也不比工资少。但他们仍然留下来,他们知道领导在关心他们,上级的关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给了他们工作的力量,最主要的是他们已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爱上了这三尺讲台,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为工作,也要生活,所以,他们就比其他人多了另一半家庭的重任。比如,吴治勋、张宗华、唐昌会、王勇、何远金老师等,农忙时,天不亮就起床,赶着下地去干活,估计着时间,再回家吃饭,赶到学校上课;下午,要把学校的一切事都安排好之后,到家,门也没进带上农具就出发。平时,双休日,用他们的话戏称:“免得挨骂,在这两天挣表现”,把一周的活都在这两天尽量补上。而工作,却远比照顾家庭更负责,比种庄稼更尽心,他们有的是校长、教导主任。作为村小教导主任,工作量更大,他们同时承担着总务工作的,相当于一个学校的绝大部分都压在教导身上,不仅如此,还承担着至少一个班科以上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却年年居全乡前列。
家没在农村的,也一样,比如初中的江素梅、刘益琼教师,年年任初三教学,担任班主任,干起工作,他们把家务托给丈夫,让孩子去自由发展;为了工作,找学生谈心,可以不厌其烦地说上一个小时,对孩子,却无时间辅导,谈不了几句就没耐心。他们的活动是二点一线,教学楼、家庭,他们的时间,90%花在教学上,学生身上。比如江素梅老师,外来学生点着名要到她的班级,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县、乡级优秀班集体,他的班务工作简而概之是:担之以恒,严慈相济,自主管理。他的管理方法不多,却能至始至终,他对学生的要求是严的,却没忘讲清道理,让学生口服心服;曾多次,就听到受批评的学生发自内心地说:“谢谢老师”。外出实践活动,学生都把搬的打屁虫往她面前送;回到学校,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她把打屁虫炒后端进教室,逐一分给学生。我与她同教一班,我是班主任,她是科任教师,我自觉对学生不错,但学生却净把带来的东西往江老师面前送,我没份。
社会上有许多人都不明白他们为何这样傻,他们的回答只有一句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站在讲台上,就要对得起学生。
3、集体共铸良知。
一次,在从XX回XX的车上,在同外乡镇一位老师闲谈时,其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有亲人和熟人在你们学校,了解你们的工作,你们老师工作太忘命,自己不管不顾不说,连孩子也没时间照顾。学生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不值得!”一年后,因工作需要,这位老师调到了泥南初中。这是位工作很认真,性格很直的一位老师,看不惯的现象就要说,想不通的事,绝不去做。在一年的教学后,主动向学校要求担重担。上期,在一次交谈中,他又提起了前边的话题:“以前我真的不了解泥南的教学,不了解泥南的教师。身在其中,我才明白,老师们之所以这样,是个责任心,工作态度的问题,我服了。”
XX初中教师,XX教师,是个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工作的集体,是群把心掏给学生,最让家长放心的人。他们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把奉献看为人生一种境界。他们也是普通人,爱孩子,也爱学生;但在孩子与学生之间,爱的天平却不自觉地向学生倾斜。他们整日陪同学生,没时间陪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往往在父母回家时,孩子已眼挂泪痕蜷在墙角睡着了;每晚吃过饭,迎接他们的往往是孩子乞求的眼神,央求的童音:“爸爸、妈妈,你们又要到学校吗?今天可以不去不?”,空荡的房屋里,把寂寞、害怕留给孩子,回家看到的是开着灯、门窗关得紧紧的,却还瞪着眼未入睡的孩子。他们,当孩子的成绩下降,行为变差,气得当面打孩子,却又不得不背后偷着哭,却仍然无怨无悔的一群人,给孩子买水果、营养品,还得扳着指头算细帐,行不行,但当需要向学生捐款,需要奖励学生时,却毫不犹豫的一群人;没有那个教师没有向学生捐款,没有那个班的贫困生没得到过帮助,没有哪位班主任奖励学生要科任教师出资的决定没有人响应。他们为没上好一节满意课就心有负罪感,就心情不愉快;他们没到教室,没看到学生,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他们没等到学生都已安静入睡,就不能放心休息。他们送给学生满腔爱,却留给自己一身疼。他们对教学、对学生,有想不完的方法,用不完的技巧,对自己的穿着却没有心思考虑,一年四季一个样,随随便便一身装;对生活,没时间地研究,青菜、白米饭一碗,大块的猪肉就实惠,不必花时间,也不必费心思。
就这样一群傻傻的人,不会生活的人,学生却死死地记住了他们。假期,是学校回访学生接待日,节日,收不完的贺卡,听不厌的问候。电话里,学生的叮嘱让老师动心:老师你一定要记住按时吃饭;要多花点时间关心你的孩子。我给你选的漂亮的纱巾,精致的手提袋,你喜欢吗?
有付出,就有回报。XX教师无怨地付出了自己艰难、心酸;收获了学生的成才、理解。他们自问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人生就无憾。
4、业绩辉映良知
有了这样的教师,转化了一个个“杨XX”、“周XX”似的差生,造就了XX教育的辉煌,从1996年到现在,XX教育一年一个新台阶,多年稳居全县前列。树立了小乡办大教育的典型,成为岷江片的一颗明珠,全县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个个含笑离开学校的学生,一张张满含激情的家长的笑脸,一串串炫目的数据,无不在诠释着一个词——良知,教师的教育良知。
一个班,一个年级,真正优秀的学生就那么几个,教这样的学生最省心,对他们你根本不必怎样费心,他都能自觉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但那占绝大部分的其他学生呢?有的基础差,有的自觉性不强,有的偏科,有的思想出轨,不能约束自己;有的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却无聪明的脑瓜,有的反映不错,却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总之,种种因素,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可进可退间游离,泥南教育的最大成功,就在于提高了这一部分学生。让优生升学是非常轻松的事,而要让这部分学生改正这样那样的毛病,弥补知识的许多不足,则需要花成倍的功夫。谁都想轻松些,但看看学生,就不得这样深思,已经意识到了知识重要的家长,希望孩子多学知识;想“走出泥南,走向明天”的孩子,要学知识;虽然高中年年扩招,但毕竟还未普及,上不了分数线就跨不进学校门,对于差一分就成百上千的择校费,尚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是承担不起的,他们中大多数就这样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
六、重塑良知
XX的教师,XX的教育教学,正是XX县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全县,无数的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教师的教师良知,共同迎来了全县教育的辉煌。
不过,细看我们身边,却也不能发现这样的状况。有的认为教师待遇太低,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花了眼,就把教书作为第二职业,站后排;也有的教师非常会生活,在各种娱乐中忘乎所以,教书,应付了事。有的教师觉得教书太累,各种约束太多,对教育规定、学校管理有看法,觉得条件太差,抱着抵触情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年青一代,学历较高,自认为很行,缺实干精神,不谦虚,撞吧?有的老同志知识老化,也抱着几十年的办法不改,认为再干几年可以退休,熬吧!
有了这样的态度,其工作当然就不言而喻。特别是前四种,上课就一支粉笔,一本书,无认真的课前准备上课了。边走边看,边讲边想,讲课“走到哪里黑就到那里歇”。少作业布置,批改划日期、大钩,至于辅导,是下课走人,与学生是油和水的关系。面对处处闯红灯的制度,教学管理,认为是领导在故意整人;在学困率0与60、70的对比中,在升学率0与40、50的差距面前,没有反思,没有自责,没有内疚,有的是怪学生太笨,不争气,口中说的,心里想的都是客观责任,从不找主观原因,都是别人负我,不是我对不起别人。这样的教师啊?真该想想,如“我”般的你是怎样出来,站在这讲台上的吧,如果没有“我的老师”般的教育,你是今天的你吗?你应付了事不要紧,你把工作当儿戏也没关系,可你想过这些孩子,心疼过这些孩子吗?你说地区差,孩子们的环境比你还糟,他们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就是读书,你就是他们手中的救命稻草。我们常觉得条件越差的地方,家长就越尊敬教师,你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况且,环境好坏是相对而言,你说这里差,就没有比你这更差的?你认为某地好,和其他地方比,它又算过啥?有必要拿这些孩子作牺牲品吗?你认为学生调上,成绩差,就没有想想,你自己的责任吗?就因为你的无所谓的态度,就因为你混的思想,就因为你偷懒的行为,马虎、不负责的工作态度,你一人就要毁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伤害成倍的家长。从教者,即使你不想做受人尊敬的老师,至少也不要成“过街老鼠”;即使你不想做报恩的人,也不要成为黑心的人。
人生有多种的境界,人生有不同的追求。没有良知的人生,让你当地球球长,你还会觉得官太小;给你一座金山,你还是觉得不富有。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难,那就作一个有良知的人;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非常简单,就作一名有教育良知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