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总论(写写帮推荐)
总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又是深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我国坚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建设生态文明,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第一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程与内涵
对生态文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必须放在人类认识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与内涵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急剧增加,西方国家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过度消耗着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着自然生态,大量排放着各种污染物,造成了日趋枯竭的资源问题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挑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尤其是50、6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以“八大公害事件”①为代表的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导致成千上万人患上公害病,不少人丧失生命,为此曾引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反对污染环境的社会运动,严重冲击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执政党地位。这也唤起了专家学者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1962年,美国女学者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问世,第一次较系统地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开始。
面对日益发展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国际社会的呼声,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在饱受酸雨之苦的国家―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有113个国家的代表参会。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中国派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会议,这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派政府代表团参加的第一个多边会议。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原则,成为日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源泉,开启了世界许多国家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新纪元。后来这一天被联合国大会确立为“世界环境日”。此后,以污染治理为主要特征的环境保护行动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开展起来,在一些国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全面审视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诞生。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人们吃惊地发现,尽管各国在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仍在加剧,并且范围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酸雨、土地退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这一形势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先污染、后治理”发展道路的弊端,逐步意识到“就污染治理污染、就环境论环境”的战略思维及其技术路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工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寻求降低污染产生的办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预防环境问题的出现。1980年,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联合国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托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组织世界范围的专家全面深人研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从理论上终结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内在规律。
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为标志,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战略和实践。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简称里约环发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其中包括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强调,“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生活的权利”,“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被否定,经济与环境协调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这次会议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由理念最终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战略和纲领。在人类社会经过10年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之后,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由包括10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铭基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战略的内涵,即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与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此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再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地把握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规律,使可持续发展由概念逐步走向战略和实践。从1992年各国政府接受可持续发展概念及战略至今的近20年的时间中,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现实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通往可持续发展的路也会曲折漫长,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人类健康永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及实践与相关国际进程基本同步。早在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之后的两个月,我国就提出“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这表明可持续发展开始进人我国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全局之中。1994年中国政府又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进行了部署。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到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体现和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从政治高度和科学的角度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胡锦涛同志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同样是因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起,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站在国家执政理念的高度,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本质关系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
从人类文明演替的进程和规律看,犹如农耕文明替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一样,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动力、以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人关系为核心、以解决工业文明所固有的环境与发展矛盾为目的的新的文明形态必然要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这就是生态文明。从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乃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方面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它的内涵和发展要素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和谐和文化先进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当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时,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也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它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纳人一个有机的框架之下,通过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要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逻辑起点,保护环境和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本内容。从人类文明发展整体转型的角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治国方略的层次,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更全面、更彻底、更深人、更有力的观念和方法论的指导和推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显得非常迫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又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人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国情下,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而造成这一严峻形势的因素复杂而深刻,包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重化工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转型、全面快速的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形成了罗马俱乐部②所称的“世界问题复合体”。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继续加大。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从传统经济发展动力―利润最大化,向生态经济全新要求―福利最大化转变。
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吐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般说来,人与社会和谐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之,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也会对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将生态理念渗人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是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发达国家二百多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特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人口压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偏差等,也有资源环境的约束。前者是挑战,也是造成后者的原因。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是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约束。
在资源能源方面,我国的某些资源总量并不算小,但人均水平很低。资料显示,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8%,人均水资源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3和21%,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6.2%和6.7%。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一2015年)》估计,如果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19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铜和钾的对外依存度将保持在70%左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8%,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6%,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持GDP翻两番的目标。但2000一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9.4%,约为世界同期平均增速的3.7%;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的4倍,日本、法国、德国的6倍,印度的1.3倍;2007年我国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2009年,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约8%,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生态环境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内城镇供水安全基本得到保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遏制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一、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我国环境形势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祸合型的特点,环境污染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局地向区域扩散,从江河城市段向流域蔓延,从常规性污染向非常规性污染、有毒有害污染转化,从浅层次向深层次的环境问题演变。老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主要表现为:
(一)水和大气环境形势危急
2009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2005年水利部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约为3.23亿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全国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平原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海洋环境污染凸显,赤潮频次不断增加,2009年,全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有毒有机物污染问题逐步显现。2009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14.4万吨,居世界前列。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依然较重。在2009年监测的488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占52.9%。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城市细颗粒物(PM2.5)③污染严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灰霆天气有所增加,暴露于大气污染的地级以上城市人口约为1.85亿人。
(二)土壤质量退化
农业活动、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蔓延到区域。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因受污染而超标的粮食1200万吨。燃煤、公路交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为突出。
(三)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不断加重。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退化演变的态势,生态“赤字”不断增加。
森林的覆盖率虽然持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务功能差的态势非常明显;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局部改善而整体恶化的态势;土壤退化状况愈趋严重,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明显;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有害物种人侵越来越多;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态势明显,近海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许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四)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受噪声影响的暴露人口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环境噪声投诉长期居高不下。群众来访中近三成反映噪声污染。2009年,全国354个监测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仅占5.9%,有24.3%的城市为轻度污染,有1.1%的城市属中度污染。
(五)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重
固体废物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都在不断增加。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近年来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受工业污染危害的耕地面积达到9000万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④污染危害逐渐显露。
(六)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大规模快速建设核电站超过我国当前核电管理能力,核电人力资源短缺,适合我国国情的核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够健全,监管机构设置不全和人力薄弱日显突出,核安全研究投人不足,机制不完善,核能发展未能同步解决其废物处置问题,短期内给核电厂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七)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凸显 在全球环境问题上,我国既是原发地之一,又是重灾区,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主要包括涉及十多条国际河流的跨界水资源开发和污染、周边海洋污染、东亚酸雨、东北亚沙尘暴、汞污染、大气棕色云等问题。
二、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1983年到2004年,先后有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或学者对我国部分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了估算,其所占同期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的达9.7%,最小为2.1%。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4家机构或学者对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研究结果为占同期GDP的比例在5.4%—12.47%。
(二)环境污染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一些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过去30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上升,由83石5/l0万上升至134.80/l0万。其中,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的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由7.09/10万上升至30.83/10万。
(三)环境问题危及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
污染事故频发威胁环境安全。我国重大环境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且有些有毒有害物质的贻害难以短时间内消除,对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区及毗邻区的环境安全造成长期威胁,甚至造成国际影响。因环境污染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环境投诉也成为社会投诉热点之一。
(四)环境问题影响和平发展
我国在温室气体、消耗臭氧层物质、二氧化硫、汞等污染物方面都是世界排放大国,在十多条跨界河流上处于上游,在气候变化、臭氧层消耗、酸雨、跨界河流污染等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上,我国既是受害者又是责任人,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更多国际环境义务的要求日益高涨。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环境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我国有31.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损失达到359.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3.71%。今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标准和产品的环境属性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会日益增大。
三、未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仍将继续加大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时间,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风险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我国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一)人口规模和消费转型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左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⑤预计平均为35%,城乡居民消费类型将逐步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生活转变,高档耐用工业产品、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总量会不断增加,电器、房屋以及汽车等家用消费品的增长速度还要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建筑废弃材料、报废汽车和轮胎等的回收和安全处置将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居高难下
未来20年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第二产业增长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传统意义上的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化工等污染型行业依然存在增长的空间。尽管通过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工业各行业单位产值(或产品产量)污染排放强度会降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总规模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还将导致对矿藏、耕地、能源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进而使得自然资源开发强度随之加大。结构性污染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持续增加。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而传统污染型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预计未来20年,一些传统意义上污染较重的行业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其中,电力工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0.7—0.8的比例关系,实现适度快速增长。
(三)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环境形成的冲击负荷不断加重 我国大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处于历史“欠账”时期,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约1.3倍和2倍。在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届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城市污水总量仍将略高于目前水平,电子用品垃圾、废弃的汽车和轮胎及其他有害废物也将加大城市垃圾处理的难度。在一般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和尘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后,氮、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细颗粒物危害将凸显出来。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加重,氮氧化物⑥将成为一些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四)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可能进一步加大环境压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农业物质投人会继续加大,农业源污染⑦将更加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源污染⑧将进一步加重;土壤污染程度加剧,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威胁人体健康;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围垦、湿地造田、毁林开荒等,将会使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粗放型的放牧方式和牧区过载将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畜禽养殖业的增长使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大,给局部地区水环境污染带来很大的压力。
(五)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将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因国际贸易产生环境风险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我国“两高一资”⑨产品的大量出口对国内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一些工业产品在生产、包装等环节环境标准偏低,甚至没有环境标准,出口易受到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及部分大宗矿产品,也将增大国内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的风险,对全球资源供需产生深远影响。新技术发展在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工具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环境挑战。一是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新的生物物种和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存在风险;二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和促进了大量新化学物质的合成,而有些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反过来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平衡构成威胁;三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大量的“现代垃圾”和电磁污染,如处置不当,将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新的危害。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其重大任务和战略思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基础是牢固树立尊重和爱护自然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坚持和谐原则,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原则,依据生态规律,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的矛盾;坚持协调原则,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坚持适度原则,为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预留空间、积蓄潜力;坚持优先原则,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人文原则,把重要生态系统看做是与人类密切相连又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生命体,给自然生态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
目前,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绿色消费。
(二)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环境经济政策。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
(三)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
节能减排是环保工作的硬抓手。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强力推进,各地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和企业治污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污染防治的工程技术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狠抓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通过更加扎实的污染减排工作,推动环境质量的稳步改善。
(四)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关系群众健康和福社,事关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对环境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满怀许多新盼望。坚持环保为民,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任务,也是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极推动力。
(五)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面对我国严峻的水环境状况,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是我国历史上安邦兴国成功经验的升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的思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需要实行最为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依据,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退化的状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系统良胜循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长期积累的水环境问题。在抓好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同时,也要着手谋划让海洋、湿地、草原、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
(六)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形成全社会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才能从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的现实。
(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承担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际环境义务。树立积极的国际形象,“以外促内,以内带外”,发挥国际国内环保措施的协同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广泛深入的环境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际环境利益,增信释疑,谋求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开展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应遵循十七大提出的“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战略方针。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社。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只能在发展中正确应对和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确保全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适应的责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继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多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三十多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进科学发展探索新路”。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结三卜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探索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需要用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机遇,用新的实践推动环境保护取得更大实际成效,用新的体制机制保障环境保护的持续推进,用新的思路谋划环境保护的未来,从国家战略层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再生产全过程向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推进。
(一)在思想认识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三个转变”是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是环境保护领域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环境保护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指南。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可以优化经济发展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在体制机制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紧紧围绕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充分发挥地区、部门、单位、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正确处理保护国内环境与保护全球环境的关系,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统筹解决城乡环境问题;正确处理区域之间的环境保护关系,实施分类指导;正确处理统一监管与分工负责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正确处理规范引导与自觉自律的关系,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的资金投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齐抓共管机制、干部考核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在宏观战略上,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和再生产全过程切入解决环境问题
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要抓紧拟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充分融合。在环境政策上,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在发展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在政策措施上,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 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兴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最严厉的制度包括严格的法律制度、环境标准、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让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补偿环境损失,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埋单”的情况一再出现。
(五)在广泛行动上,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形成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保护环境的局面。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保部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责无旁贷,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地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注释:
①公害事件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八大公害事件”是指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的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48年的美国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3一968年的日本水俱病事件,1955一1961年的日本四口市哮喘病事件,1963年的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55一1968年的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②罗马俱乐部是国际知名的民间学术团体,成立于1968年,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其宗旨是研究人类发展重大问题,1972年发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
③细颗粒物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µm(有时用小于2.5µm,即PM2.5)的颗粒物(气溶胶),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影响范围较大。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可深人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一旦吸附在肺泡上就很难掉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它具备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憎水性,而位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把这些毒性放大到了7万倍。
⑤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⑥氮氧化物是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多种化合物。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多来自于燃料燃烧,长期吸入氮氧化物可能会导致人的肺部构造改变。氮氧化物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重要因子。
⑦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⑧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等污染。
⑨指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简称“两高一资”。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年级:2011级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崔凤明 学号:301120728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知道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 ,显示了我党在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上的变化。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行为观念。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总结与感想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可以完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只有我们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广泛开展 “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一方面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的保护,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一些新举措。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坚持
三个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不断拓宽造林绿化方式,特别要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二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环保投入,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不能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近年来各地纷纷制订出台产业发展导向,通过政策激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将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这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达地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深入实施“亩产论英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的社会。
三是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和工作体系,明确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二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有效引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不断完善生态补
偿新机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二是生态环境恶化。
4.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现实路径,体现了我们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完善,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与时俱进,取得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新时期,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也体现了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决心。
思路和对策
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2.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
3.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4.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1.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 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3. 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五篇: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的经济,是真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广泛开展 “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一方面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的保护,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一些新举措,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利
用的关系。保护是责任,科学利用促进发展也是责任。要牢固树立“环境既是资源、又是资本、更是资产”的理念,不能就保护论保护,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产业,促进原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休闲旅游业(即一二三产)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经济发展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己发展的坚定不移发展总部经济,为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更要开拓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增长创造造血功能,为促进就业、拉动镇域相关产业创造条件。所以总部经济和实体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方面都要兼顾,不可偏颇。
三是资源禀赋劣势与优势的关系。山区的劣势在于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较为严重,但同时最大的优势也是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因此稽东虽然地处相对偏远,但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正是宜居的青睐之地,以前阻碍山区发展的“穷山恶水”必将变成为山区带来财富的“青山绿水”。所以要立足山区实际,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变区域的劣势为发展的优势,这是我们稽东发展的基础、潜力和希望所在。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加快山地流转、发展林特基地,种植名树名木等,不断拓宽造林绿化方式,特别要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二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即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不能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必要时也只能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重点是要把土地的节约利用、把发展高效低耗型产业和产品、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的社会。
三是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的新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如建立决策管理机制,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层实施;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环保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企业评优、资格认证的重要内容;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即要形成由人大、部门执法、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构成的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等。此外、还应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