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论文]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第二篇:学导式教学法
(十)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近年来在中国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以启发学生智能、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不只注重教师的“教法”,更要求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把“导”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教学相长。
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尝试练习,初步体验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及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待重点思考问题或演示操作,供学生模仿,并向学生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其次,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后进一步深入自学、操练,并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再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对第三次出现的疑难问题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最后,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教学重点,加以精讲,或示范、演示、操作,并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与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与巩固熟练。
可见,学导式教学方法是由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自学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如编写适合学生自学的各种教材,确定学生自学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标准等。(录自该书第285页)
(学导式教学法之后,依次是
(十一)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
(十二)邱学华的尝试法;
(十三)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的八字法)
二、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及理论背景(该书指出: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三)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四)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目标,突出了教学的综合性)
[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3月第1版; 2003年4月第3次印刷。]
第三篇: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探讨论文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应该加深学生的学习的基础性。导学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对导学式教学法的含义,意义和如何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学生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应该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数学。导学式教学方法是一个有价值和一个常见的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着和以前教学方法的不一样的地方。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的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式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之前,注重塑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来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式教学法,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来设置教学训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期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觉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关系者以后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还应该教学学衡学习的数学的逻辑思维,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导学式教学法就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会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之路,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情景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第一个主要的步骤就是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尤其是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来塑造一个游戏场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教室里的长方形,例如,黑板,课座,门,窗户,黑板擦等等,找的最多的同学,教师给予表扬,激烈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寻找的兴高采烈之际,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同学们是否知道长方形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们在通过游戏情景之后,对于长方形有着极大的兴趣,自然会认真的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自然的引导学习的内容。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多,教师如果直接步入主题,学会僧难免会认为枯燥。
2.课堂提问导入式教学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学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但是,如果教师简单的给予学生一个自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很好,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来设置问题进行引导学习。设置的问题既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保证学生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克和千克重量单位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在每个动物后面写上自己认为动物的体重,让学生完成猜体重的问题,之后教师在给予相同的动物图片,不同的是每个动物给予正确的体重数,需要学生填上正确的体重单位。在这个时间内学生可以自由的学习这一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来获取自己学习的目标,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了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3.课后总结训练导学式教学法
课堂总结时导学式的一个关键点,尤其是在学生主动自由的学习过程中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对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印象加深。对于学生学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重新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好的内容进行总结,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比如:乘法口诀的来源,乘法口诀如何使用,学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等。教师把知识纳入数学的只是体系中,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之后进行改错,补漏,加深和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式教学法,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始学习,逐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合作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25.[2]张国强.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5-07-25.[3]张振芳.探讨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01-18.[4]曾金水.浅谈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06-10.
第四篇:魏书生语文教学法集锦(范文模版)
魏书生语文教学法集锦 一、六步教学法:
六步课堂教学法:即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定向即师生共同商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课堂学习的重点为1字词;2文学常识; 作者及时代背景;3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4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自学及自己通过工具书或者已有知识独立学习课文的过程。讨论即将自己不懂或者难以弄清的问题同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寻求解决。答疑即与同学讨论交流后依旧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后请求老师引导解决,或者提交全班同学集体讨论解决。自测即自我测试。自结即自我总结,总结学习方法和收获、启示等。六个步骤基本如此,具体应用则变化无穷,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可分为侧重于某个方面的课型,如以自学为主的自学课、以讨论为主的讨论课、以复习为主的复习课、以解决疑难为主的答疑课、以检测为目的的自测课等。
二、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十法:
1组织教学:如唱歌活跃轻松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集体朗诵诗歌,即兴口头作文等(大家同时各说各的,大声的说)。2设计导语,引入情景。3设计板书:如用不同的字体进行板书,如讲议论文用仿宋体和黑体,说明文用楷书或者魏碑,记叙文用行书;故意将难写的字写错引起学生注意;变换表述形式、采用图表和图画等。4注意上课时的教态和仪表、精神面貌等。5讲究说话的语调、节奏和起伏。6引导想象、将语言或者文字构思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活或自然的美好画面、真实情景。7引导学生进入情景。8请学生猜测教师的心理或者想法。9用一点班级用语,如班级学生的妮称与“雅号”,或者班级“暗语”等。10让学生当小老师,代替老师完成一些教学方面的事,如板书或者相关的其它听说读写活动。
三、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
将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有机的知识系统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初中六册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大致分为四个部分:汉语基础知识、古诗词文言文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阅读与写作,这是主干部分的第一层次。
第二个层次为树的支干的部分,如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外国、古代、现代当代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包括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共23个方面。
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基本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短语、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大树枝丫部分的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最后需要点滴积累的语文知识为大树的叶子,只有达到枝繁叶茂的程度,语文知识和能力才能全面整体而自然地形成,并且持续发展,丰盈,渊博,最终达成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全面提升。
学生按照这棵语文知识树,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对其相关的语文知识系统进行查漏补缺,复习、总结、提高深化。
四、引导学生提前在假期自学整册教材:
要求学生提前自学整册语文教材,在学的过程中写出《自学语文教材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七个部分:
1列生字表。将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列出,并且注上拼音、分别点清个数。2列新词表,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列出,并且注好拼音和解释,同时进行编号,以便明确学习进度。3单元分析:统计本书有几个单元,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文言文分别有几个单元,什么方面的单元是该册书的重点。4习题归纳:按字、词、句训练题目多少道,语法、逻辑、修辞训练题目多少道,听说训练题多少道,读写训练题目多少道进行统计。5知识短文归类。分别为 汉语知识短文几篇,听说读写知识短文几篇进行归类统计。6书后附录:写清附录内容是什么和对学好语文的用处。7列文学常识简表:包括整本教材涉及的作家或者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外国作家要写清他们的国籍,年代和作品名称。
五、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章和一篇文章:
1如学习几种常见的文体,可以采用填表法,具体如下:
1说明文: 课题
事物的特征 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方法
2小说: 课题 人 物 环 境 情 节 姓名 性格 社会 自然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议论文: 课题 论点 论据 论证 理论 事实
立论 驳论
4散文: 课题
形散
神不散
选材 结构
表达
中心 线索
2采用“四遍八步”读书法进行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四遍,就是一篇文章读四次;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项任务: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每分钟1500字)
第二遍,速读。完成三、四步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课文结构和层次。(每分钟1000字)
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七步任务。5理解掌握字、词句;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每分钟100字)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与语言特色。(速度根据需要)
具体读几遍往往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也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成八项任务,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侧重和取舍,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
六、分析文章层次和中心思想的方法:
1如何划分文章层次:
1记叙文五种:按时间顺序划分;按空间顺序划分;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划分。
2议论文四种:三段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3说明文:大致可以参照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方法。
但是,不是每篇文章的划分都有一致的意见,原则上只要讲得清道理就行,合乎情理即可。
2如何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1、看文章题目。2看文章开头和结尾。3 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适用于记叙文)。4分析人物性格。5综合文章各段段意(比较适用于说明文和特殊的议论文)。6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如鲁迅的文章)。
七、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在初中阶段,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情况大致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
1分析中心。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深刻。
2分析选材。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是否新颖,取舍是否得当。分析结构。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
4分析表达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小说用描写塑造人物和环境;说明文有分类、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画图表等说明方法;议论文的特点重在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5分析语言:主要注意四点:1是否朴素、准确、简练;2从修辞方面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3语调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淡、悲凉,还是欢乐、喜悦?4分析人物的语言是否个性化。
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关键是抓住主要的、突出的、与众不同的方面的特点进行评析。
八、如何指导学生互批作文:
要求从10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10分,满分100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几个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到10分。4有几处病句,凡有病句的地方,要画横线,每处扣2分,最多扣到10分。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感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每处扣2分,超过10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
(二)6看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否鲜明、集中。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1是否围绕中心。2 是否符合生活实际。3 是否具有典型性。8看文章结构: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2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9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要求,如记叙文是否要求夹叙夹议,说明文是否有描写的成分,散文是否能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0看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要求文章语句不重复罗嗦、读起来顺口、见解精辟。
后五条要求是写文章提高水平方面的要求,每条10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扣分,最后累计得分,按60分以上为中、75分以上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批改作文每次尽量进行轮流不同的同学进行批改,以体现新鲜感和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求每个同学在批改过程中都按10个方面逐条写出具体的评语。
以上八条加上平常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语文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日记、课堂笔记、作文、语文知识摘录、古诗词背诵、书法临摹等,字数在300—500字之间,具体内容和数量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度要求;给学生划定语文知识应该掌握的范围和程度,由学生自己出题考试,多个学生轮流或者联合出题、抽题组成试卷、自己评定试卷,总结得失;教师监督指导,检查反馈,引导提示学生有关要注意的方面。
第五篇: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简介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体育锻炼,力求掌握动作技术。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以上的自学、精讲、演练是主要环节,而提示、解疑、小结是辅助环节,各环节的程序应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的。
注意事项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与“导”的统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导式教学法一般以单元教学为宜。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练习的程序,必须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其动作的原理来编排,设计好学生自学、自练内容,体验动作技术结构的环节,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练习。
在学生自学、自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疑设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起思维、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认真备课,搞好教案的设计。要了解学生掌握“三基”情况的信息,明确动作的疑点与难点,特别是课外活动情况,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和家庭体育作业,使课内与课外更密切地相结合。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