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的感想(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3:3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课改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课改的感想》。

第一篇:对新课改的感想

对新课改的感想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人,一切都处于学习之中。面对新一轮的改革浪潮,我们必须要转换自己的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在新课改中受益。基于窦桂梅校长提出的“让儿童站在正中央”这一出发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来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为了落实新课改,我觉得要做到: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新课程目标要求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落实好这个艰巨的任务,提高我们教师队伍自身的素养已经迫在眉睫。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呢?

一、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

1、学无止境,要想提高自己,必须多读书。可以读一些与自己的教学理论专著,充实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读一些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之类的书,包括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一些文学类的书也应该读一读,尤其是在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侃侃而谈,适当拓展。

2、向身边的老师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窦桂梅老师在总结她取得这样的成绩的感受时说到:她会选择自己学习的对象,不断向着一个目标努力,甚至模仿自己敬佩的老教师,时间长了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对于新教师而言,这样的过程会帮助其快速成长。

3、每上完一节课应该及时地反思总结自己。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反思失败的地方,想象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去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是单一的,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个学生只要学习好,别的方面就都好,这种想法不仅束缚了孩子的发展,也是对孩子美好天性的一种扼杀。作为教者,特别是小学生的老师,我们应为其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注意他们的综合素质。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对待一个学生,特别是一个小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不应把眼光单单放在他们的学习上,还应把眼光放在他们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他们具备的特长,作为师者,更应善于发现,作为激发他们内在潜能的切入点,让他们在各方面综合发展。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1、从教师自身入手,更新教育观念

从长远目标来看,必须转变教育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从教学的根本目的来看,必须转变一味地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的目的观;树立引导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观;从教育对象和手段来看,必须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2、从课堂入手,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更好更精的知识,以此来减轻学生课后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教材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好课。

3、从课外活动入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减负”之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这段时间学生干什么?学生的自觉性,原则性较差,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放任自流的话,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很不利。因此,教师应和学校、家长一道管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和家长不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在课后适当开展这样的活动,既不影响学生正常休息,也不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多了一块自由发展的芳草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三、积极开设校本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形成。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坚持学下去,形成特长。也可与自己课外兴趣相结合,优化学习。

2、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发挥。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可以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课程的一般原理与技巧,因此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艺术等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

3、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形成特色。根据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也可满足学生的需要。

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我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便要让“儿童站在正中央”!

第二篇:浅谈体育新课改之感想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体育新课改之感想

从事体育教师这个行业十几年来,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原来的灌注式教育到现在的学生主动性学习。本人对新课标改革有过迷茫、认识、消化的过程。体育新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面理解,即希望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体落实到新课程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评价的实施,都要渗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都要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无论是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无论是进行什么项目的模块教学,都要立足学生健康发展这一基点。

体育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竞技运动技能仍然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新课程的目的与手段。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实际上,《课程标准》中对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赛仍然被用作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竞技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健康的目的出发,学生需要获得适宜的体能练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因此,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与健康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有利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使竞技运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第三篇:对新课改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新观念

——结合小学实习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课程改革就是相对于旧课程、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它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改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新课改下的学生观

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发展中的人是幼稚的,容易犯错的,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接纳、宽容;发展中的人,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促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展示生机。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材料的多元反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而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着是一个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

二、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在实习的时候,有一位教师在上《坐井观天》的拓展部分时,准备先说后写,就提问学生:“同学们,青蛙想不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啊?”学生都说“想”。“对,那青蛙跳出来以后它会怎么样呢?”老师想引导学生说:青蛙跳出来以后看到天有多大、多蓝,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可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它又跳回井里了。”老师笑着说:“你的想法真独特!”到了写作阶段,在文中写道:“青蛙高兴地跳出进口,它抬头看看天污蒙蒙地一片;再看看远处,烟囱里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又看看近处的池塘,水污黑污黑的,一股刺激异味扑鼻而来。青蛙想想,还是回到井里安全,不如跳回去吧,于是青蛙又跳回了井里。”

以上案例中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案例中学生未按照老师预定的思路说,独老师尊重了学生,但未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他需要放下权威,以博大的情怀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上支持源。在课堂中,最具有个性的学生什么样的见解都可能产生,如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学生提出邱少云在火烧时他身上的炸弹、手榴弹没爆炸吗?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有学生就问:父亲越栏杆不是违反交通规则吗?传统的教师观,教师就是圣人,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不再是施教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同样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态度观念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观念也会改变,即学生观的改变。学生没有了不敢接近老师的恐惧感,而在内心深处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一个大朋友、好伙伴,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求知。这样就乐于将自己所思所想向老师、同学表白,敢于向教师、教材质疑。教师对待学生,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观念改变了,那教师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也会发生改变。

三、新课改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

新课改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第一幅图上小黑猫和小白猫在桥上看鱼。第二幅图上小黑猫跳下河去捉鱼。第三幅图老师别出心裁地只用一个“?”孩子们看完第一、二幅图后很想知道结果,好奇心难以控制,老师只给一个“?”还反问学生:“你们说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的思维就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这个案例体现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习时间的安排方面,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较多的时间用于独立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二是在学习效果方面,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主要依靠自主地学习,并参加一定的研究活动,来获取些第一手知识。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当然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定一个目标,尊重学生选择,激发儿童积极性。

新课改应该就是有效的教育——向课堂要质量。我们所提倡的“减负”“素质教育”“新课改”等可归根结底为一句话:向课堂要质量。所以无论我们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我们都要想这样设计效果是否最好。新课改理念是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按照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方式去教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将改变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发展和师生平等对话等理念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第四篇: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

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的基本理念是:“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 兴趣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内容繁 杂、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学方法上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减弱,更不用说享受音乐的美感了。

正确的途径是把音乐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我们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体验,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调整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感受音乐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

让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从实践中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材为主。教学围绕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授,侧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忽略教学环节,忽视学生的感受与思想,只专注于把教材内容与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需注意:首先就是音乐知识的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接性强、概括性高、派生性强、亲和力大的音乐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概念图式,便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音乐组:张茸 2010.11.23

第五篇:对新课改的几点想法

对新课改的几点想法

玄武高中

李勇

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尤其是农村普通中学,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有效地实施呢?下面我想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第一,语文要多读多写多练,强调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总结。的确如此,学习“语文”就要以“读书”为先,在读好书上下苦功。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优劣,与其腹中诗书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读书”不仅能使你的语文知识更丰富,而且会使你的眼界会更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会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高尚。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爱因斯坦……的学识那么渊博?其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因为,就是他们都十分重视“语文”学习,读了比常人多数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在读本书上下苦功。不仅要苦读,而且要得法。语文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教授告诉我们的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这方面更应该做出表率.需要指出的是朗读是体会情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不仅朗读课文,更要朗读课外的一些文句优美的文章,而且要尽可能多地朗读。这不仅促使学生提高了课外的阅读量,而且无形中使学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语感,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让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逐步做到淡化教师的讲解,而引导学生去读,去分析,并能将分析的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具体的做法是:七年级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八年级阶段,开始侧重让学生按照七年级所学到的分析文章的知识自己去学习课文,此时教师要做的是恰当设计预习题和课堂中的思考题。九年级阶段,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分析思考——清楚表达——交流讨论。这三个阶段,逐步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作业设计与处理上,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将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课外,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第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课标”在要求“阅读是个性化 1 行为”。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才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实践中有这样的现象,对课文内容匆匆一瞥之后,就脱离文本、过度发挥,或刻意求新,去追求不同的结论,解决的办法,是不是课上安排默读。教师的提问,关键词由“他”转为“你”。比如:你认为威尔替使用的语言适合他的故事吗?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地方最幽默?你愿意到怀特描述的那样的纽约去旅游吗?你对其中的那个人物最有认同感?为什么?

教育学生要多阅读,以及阅读后的批注。自己阅读批注的时候要让学生坐在自己的身边,看自己的批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阅读批注习惯。每读一遍都要做批注,然后每周每月都要读一读,都要做批注,发现其中的不同。要明白阅读不在阅读本身而在阅读后的批注。

在课外阅读的引导上,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浅显的科技文章。部分农村中学的条件不足,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可在每学期开始,组织学生自带课外书,每人一到两本,成立一个班级小型图书馆,由若干名学生负责,像正规图书馆一样运作。

第四,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只从“语文课本”,或是只从“课堂上”去学;而应当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把“书本”上学的、“课堂”上学的和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校园里的通知、墙报,商场里的商品介绍、牌价,街上的路边牌、招牌、广告牌,课外读物《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上的语言文字,旅游景点里的楹联、题词、诗词、摹刻,庙宇里的碑文,报刊上的文章,电影上的人物语言……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电视上、报纸上、汽车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简洁而又精彩,既生动鲜活又新人耳目,无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策划者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的。所以说,只有联系实际学习语文,才能使学习语文“与时俱进”。以初中三年为一个整体,不同学年教学内容又各有侧重:七年级以叙事为主,强调能清楚地将事件叙述出来;八年级以写人为主,强调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九年级以议论为主,强调能形象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同时从七年级开始便淡化文体要求,减少写作障碍,使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法并能大胆创新。在批改方法上,将面评、自评、互评等形式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总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对新课改的感想(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课改的感想(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感想

    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感想 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这半个学期,略有感想。下面我谈谈让我感触最深的两点: 一、教材的编写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为教师的合理利用及......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范文模版]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中学 周西民 邮编:726107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强调学习......

    对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困惑范文大全

    初中英语课改的困惑 初中英语新课改进行两三年了,学习新课改理论、听专家新课改报告,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

    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单位:66中姓名:谢琳 课堂教学常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费时低效”问题,突出表现在“聋哑英语”和“文盲英语”......

    对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体会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全面展开,生物课堂教学如何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成绩,是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需要我们......

    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打开高中化学新教材,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向毅 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感悟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感悟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i几要目的。与过去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