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化学达标课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暑期化学培训感想
提高化学达标课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靖江市新桥中学化学组
朱超群
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教师的核心工作。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对教师而言,以直接的方式来传授信息、技能和概念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即教师直接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尽可能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以实现一系列明确界定的目标,它适用于教授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技能或陈述性知识。初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和启蒙阶段,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铺垫,但学生更多地是需要获得陈述性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课堂大多数还是直接方式的课堂教学,初中化学达标课也是基于此而制订的。根据直接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化学达标课有效性有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阐明教学目标,使学生适应课堂教学。
很多老师都知道: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心理定势或准备态度对接下去的学习活动效果是极其重要的。有很多方法可使学生顺利地进入积极的心理态势,如创设有趣的而又现实的活动情境等。但容易被老师忽视的是:在此之前,应该告诉学生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即给学生提供一个“线路图”,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知道学习的进程,以及课堂结束后他们将会学到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复习先前知识或进行前测。
复习先前知识的具体措施有简短的回忆旧知识和提供先行组织者,前一种方法适用于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昨天教学的继续或要介绍的新内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面所学的内容,大多数老师采用提问方式,而后一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回忆起已学的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新内容的框架。在进入一个新的主题学习前,有必要对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前测,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清楚地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新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有针对性,加快了教学进度,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呈现新内容,营造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气氛。
暑期化学培训感想
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教师用直接、简洁和组织良好的语言来呈现概念并通过变化、活动或幽默等方式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清楚的陈述可以帮助理解,避免使用含糊的语言。在讲授新概念时,经常换一种其它说法或用例子加以解释和说明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表演,怎样表演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所有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进行学习测查。
让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回答反应,既给教师提供了反馈,也让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技巧非常重要,如提问后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在点名让个别同学回答前所有学生都应该参与问题的解决、多提问那些学习成绩在平均水平上下波动的学生等。一.进行独立练习或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运用新学得的知识。
独立作业必须简短、要求明确,学生练习中教师可适当巡视或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干扰学生。教师应当监控学生练习过程,并将作业成绩收集起来,记入考评,这样学生在前面学习阶段就会注意调整自己的听课状态,学习效果自然非常好。
二.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
教师通过非正式提问、独立练习或一个单独小测验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应尽快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的查漏补缺,同时通过评估,教师也可以调整教学进度,或重新讲解或多加指导或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三.提供分散练习或布置家庭作业,并进行复习。
许多知识的保持是通过多次练习或复习得以实现的,而且当练习是分散进行而不集中进行时,信息保持得最好。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是提倡同一知识点由浅入深进行多次变式练习。
总之,我们只有在常态课堂教学的各个基本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优效,才能真正落实化学达标课的基本要求—基础过关,当堂达标。
第二篇: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廖明均
(童家乡中心小学达州市大竹县635135)
【摘要】介绍从那些方面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恰当实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树立学生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 ;氛围;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如学案导学),化学分组实验,搭建展示平台等方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 变为“爱学” “会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分数,更好的学习技能和更高的化学素养。有些情况是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厌倦了学习,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目前初中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老师教的很辛苦,而学生学起很痛苦。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资源非常缺乏,特别是教师缺编特别严重,也没有合理的教学资源优势。只能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化学方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实践中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氛围看似很好,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如果教师没有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对于这种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做一些剖析,以利于帮助部分老师走出误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老师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课堂。
(1)运用实验创设情景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情景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变魔术”上。这时候就要求老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适时把实验形成的良好氛围利用在掌握知识上。
(2)运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创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给教师提供了创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灵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课堂注入生机勃勃的活力,使学生都十分愿意且不自觉地投入到主体性学习中去。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设计问题营造课堂氛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当然,老师设计的问题有很大的学问。问题太难,学生解答不了,浪费时间且没有实际效果;问题太过简单,每个学生都会,势必引起学生骄傲情绪,也容易起哄。因此,设计问题要切中要点,就如同学生站在苹果树下,眼看到苹果就在头上,可就是够不着,以激发学生想办法吃到苹果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深入研究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同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教学,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发展。比如,在讲化石材料这一内容时,根据大部分学生在物理课中已接处了不少的实际情况,我就安排他们主要以自学为主。还有我的学生中有几个理科比较差文科比较强,对这一情况我应积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出一期有关化学的板报,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有学生总的成绩比较差,但很聪明,动手能力强,我应让他作实验小组的组长。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不因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各种人才,这是教学与学生差异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内涵。这要求教师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然而,像我们这样偏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只能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从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方法上探究:可以吸收目标教学的教学思想,采用了目标教学中一些成功的作法,教师引导,诱导,疏导,指导,始终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导字上定位。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充分讨论,当堂训练,及时矫正,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符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从课堂结构看,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一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包括了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和尝试性练习,教学目标中的大多数内容可以在这一阶段中实现。因此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二是教师讲授深化阶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讲重点、难点,讲规律,讲方法,消除思维障碍,指导学习方法,这是一堂课的精髓所在,也是一堂课的核心内容。三是训练强化阶段,包括练习,反馈,矫正,评价和课时小结,这一阶段的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整个过程,环环紧扣,步步紧逼,呈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逐步向纵深发展的趋势,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合理使用化学教学资源
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那么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
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注重实验原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素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研究,训练科学方法,是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如果能改变教师观念,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适当的地点验质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优化试验教学,就可以达到既训练科学方法,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在微观粒子及晶体结构的放大、变静为动、化学反应历程的演示、危险有毒实验的模拟、有机物结构的分析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是电教媒体不能取代演示效果好的实验,比如探究次氯酸漂白性的这个实验,由于教室里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所以采用放映动画的方式;而次氯酸见光分解这一实验操作比较难成功,这时候采用放映动画的方式就很好。所以课件、动画等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应作为积件使用而不是贯穿整个课堂,否则,幻灯片从头到尾,学生有走马观花之感,难以充分记录下重点。电教媒体的使用、软件的设计、课堂教学中任何时候穿插要讲究科学性。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2]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
[3]王天存.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 2005,9
第三篇:从课例看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华民族教育2010·9 关注新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参加过很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观摩了不少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折服于特级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精彩的课堂演绎的同时,也产生了通过他们的课例来探寻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基本策略的想法。笔者通过分析这些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一、精心预设,大胆生成。[课例]《槐乡五月》的第一自然段。师:槐乡五月美在哪里?生1:美在香气。
师:有哪些写“香”的词语?生2:香喷喷。生3:香气扑鼻。生4:清香、醇香、浓香。师:这三个连用的词语意思一样吗? 生5:不一样,香气越来越浓。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有两个词用得特别形象,找一找。
生6:浸。生7:香海。师板书“香海”。师:槐乡五月美在槐花白得像—— —生齐答:雪。
师:槐乡五月美在槐花香得像—— —生齐答:海。
师:自己练读第一自然段的“香———雪———海”。[思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向学习结果的,也就是有效性的终极表现形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评价学习结果就必须要想到教师的预设,因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有效发展。预设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个课例中,任课老师较为充分地预设了第一自然段的重点:体味和感悟槐乡五月的槐花“香”、“白”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找、比、读、归纳等方法深入地理解这两个特点,而且幽默地把“雪”嵌入到“香”和“海”之间,不仅揭示了槐花“香”、“白”、“广”的特点,而且产生了“香雪海”这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意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预设要尽可能充分,从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等各方面进行考量,甚至过渡性语言、精要处的每个小环节都不能放过。只有潜心预设,课堂教学才会在有序中推进,才能为生成打好知识、态度上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为有效生成服务。
[课例]《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三到十二自然段。学生读第九自然段。
师: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1:是个一本正经的小傻瓜,急切地想证明草和谷穗是一样的。师: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生1:抛。师:从这个字看出了什么?生1:他很着急。生2:他很气愤。
师:如果他很有礼貌,这里可以用什么词? 生1:递。生2:拿。
生3:还是用“抛”好,这样可以看出他不服气。
生4:而且还很固执。
生5:他这一抛,说明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的。生6:还可以看出他和爷爷的关系很亲密。[思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是学生思维活跃的教学,是个性与灵性得以张扬的教学。任课教师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注重了让学生尽情地把阅读的感受倾吐出来,扣住“抛”字,学生生成出许多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精彩:除了体会到着急,还超越了教师预设的“讲礼貌”的层次,而且生成出固执的儿童情态、认真的做事原则、感人的亲密关系。课堂因生成而有效、精彩。
有效的生成首先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其次还要有潜心体会文本作后盾;还要注意对课堂生成的把握和控制———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不能脱离文本作天马行空式的“生成”,要确保教学的生成是理性的而非随意的。
二、品味感悟,合作对话。[课例]《二泉映月》第五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这一自然段。师:同学们,老师不明白阿炳为 从课例看提高语文教学 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邵付国 32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华民族教育2010·9 关注新课程
什么只能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呢? 生1:他的亲人都去世了。生2:亲人化为了月夜。师:所以月夜成了他的知音,它是在对亲人(月夜倾诉。他为什么不向邻家少年倾诉呢? 生3:可能邻家少年年龄小,听不懂,就像阿炳小时候听不出二泉的声音一样。生4:阿炳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关闭了心灵的大门。老师引读这一段。
师:《二泉映月》分三个乐章,在委婉连绵的琴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5:赞叹、怀念、思考。师:在步步高昂的琴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6:抗争、向往。
师:乐曲再次变得委婉连绵,整首曲子表现了(引读“他爱———他爱——— 他爱———他爱”。师: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做阿炳真正的知音。指名配乐朗读,师指导:再舒缓、激荡些。生评议:读的时候应充满爱,眼前有光明。齐读最后一句(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思考]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上,发展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堂首要的价值追求。任课教师注重了“读”这一最重要的手段的运用,用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配乐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去触摸、感受、体验蕴含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感情。通过品读,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理解了内容,而且体验了感情,产生了感悟和共鸣,这就是语文课堂有效性所追求的境界。
品味语言文字是很重要的语文学习手段,只有含英咀华,玩味再三,语文的味道才会浓。在操作上首先要选准品味的点,激发学生自主
阅读和感悟的兴趣;其次是要反复地朗读、思考,适当地设计一些铺陈的句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就是要倍加珍惜学生的感悟,并把感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读好文本。
[课例]《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品读交流阶段。
师:给大家8分钟,拿起笔,读一句,想一句,有想法就写下来,读书要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师:你有一个鸡蛋,我有一个鸡蛋,交换一下,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鸡蛋;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交流一下,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想法。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生1:(读第五自然段我把这句话改了一下,“无数个老师做着相同的工作,把知识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学生”。
生2:我也能改,“无数个父母做着相同的工作,把爱心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了孩子”。
生3:我帮他改一个词,把“爱心”改为“关爱”。师:真会动脑筋。[思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或几名“优等生”的“几言堂”,而应是师生的“群言堂”和思想的“赛马场”,唯有合作下的真诚对话才能达成此要求。任课教师真诚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给足了熟读深思的时间,而且积极引导学生间、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合作、对话作为新课程很重要的核心理念,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在实施中首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得到安全感、关注感、尊重感、被爱的感觉(任课教师还有几个细节很令人感动———请一名小女孩站到凳子上亮相发言,将其抱起,而后又抱下,用手擦干净凳子,再请她坐下;其次要激活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话;再其次,合作对话
需要倾听,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会产生新的感悟、新的思想;最后,合作对话的过程实质是对文本进行开发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表现。
三、价值引领,文化统摄。[课例]《游园不值》的总结阶段。师:让我们把“怜”记在心里(音乐起,一起朗诵。
师:心中有所想,有所感,有必要再进园见主人吗? 生自读补充材料《雪夜访戴不 遇》。
生1:不必见,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进园。(化用补充材料里的语言 师:“不值”不仅是不遇,还有舍不得进园之意,他得到了满足与收获,“不值”中还包含着——
—生齐答:值。师:“不遇中”有———生齐答:遇。
师:大美不言,不知中的可知,不遇中有遇,这就是人生。再读课题,到底值不值? 生齐答:值。[思考]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的达成,过程、方法的优化,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任课教师引导学生从“不遇”中感受到“有遇”,“不值”中读出了“值”,深化了对诗的思想意义的理解,从价值观的高度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对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范式。
首先,价值引领应摒弃的是穿靴戴帽式的“挂靠”、“粘贴”,它建立在教者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与追求之上;其次,价值引领应是紧扣教学内容,建构在对语言文字吟咏、品味、体悟的基础上;再其次,价值引领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设置必要的台阶,引导学生拾阶而上,达到顶峰。
zhong guo min zu jiao yu 中华民族教育2010·9 关注新课程
[课例]《推开窗儿》的结课部分。师:猜猜古人最初的窗儿是什么样的? 学生作出各种猜想:纸窗、木窗、竹窗、草窗……
师:最初的窗儿是什么样的,可能现在没有谁知道了,但我们可以从古代象形文字中去感受,和老师一起来写古代的“窗”字。
师:有许多古诗写到窗,我们来开个对诗会,要求每一句都要有“窗”字。……
老师出示一首带“窗”的古诗,学生默读、赏析、诵读。师(出示老房子窗户的画面:看出了什么,仔细听还会听到什么? 生1:透过窗户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画。
生2:我仿佛听到了琴声。生3:我好像听到了小鸟啼叫。生4:我好像听到了人们在谈笑风生。
师:透过小小的窗子,我们看到了绵延数千年的“窗文化”。用文化的眼光去看窗,会读出一幅幅中国画。阅读能打开你们的智慧之窗、语文学习之窗。
[思考] 事物存在,就属于一定的文化范畴,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更应该体现出文化的味道与厚重。任课教师在课中通过循循善诱的语言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化的窗,使其教学的宏观性、延展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落实在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但如果从文字到文章到文学再到文化,理出这样的一条线索,小学语文教学就能还其文学、文化的本貌,在更大范畴和更高层次上思考、实践语文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也打开一扇新的窗。
四、开发资源,积极评价。[课例]《小王子》。师:我们围绕故事中的哪两个 字来交流? 生齐答:驯养。
师:(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范读你们需要这样的驯养吗? 生齐答:需要。
师:这种驯养与平时的驯养一样吗? 生1:不一样,这里是与朋友建立联系。
师:这样的驯养容易吗?生1:容易,就是交朋友。生2:不容易,这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心灵上的相互给予。
生3:不容易,需要互相理解,诚恳对待。[思考]
不学好课本,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犹如空中楼阁,但如果只是学好课本,不继续开发课程资源,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是暂时的、近视的,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之一。任课教师不仅开发了此类课程资源,而且对资源进行了二度加工:抓住“驯养”的含义、难易来展开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益。
课程资源的开发除了文本资源,还有人本资源(师生、生活资源(生活经验、阅历、社会资源等,只有具备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眼光和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长效的保障。
[课例]《动物的互惠互助》第四自然段。师:同桌互助合作,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转换身份。
师:请一组同学来朗读。(其中一个学生忘记了角色师:刚才千鸟忘记了身份,你能再试试吗?(学生读得很流畅
师:鳄鱼小姐,你为什么要关千鸟呢? 生1:我支撑不住了。生2:可能它睡着了。
师:这个“可能”用得好,说的话就严密了。这是一只会享受的鳄鱼。生3:也许在水里,怕淹着千 鸟。
师:是条有爱心的鳄鱼。生4:可能到河中心去玩。师:带千鸟一块去,是只知恩图报的鳄鱼。
生5:防止水蛭再钻到嘴里。师: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生6:怕千鸟冷,所以把嘴闭上。
师:是只听话的鳄鱼。[思考]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师生的精神状态,只有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如果负面评价过多,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在学生没有按要求去转换角色朗读的时候,耐心细致地提醒,再给机会让这名学生读好,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说得不到位的地方,如“可能到河中去玩”,教师帮他交代清楚“带千鸟一块儿去”,师生的交融性得到增强。而且教师幽默、贴切的评价语言也会给学生的有效学习注入活力。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实施的积极评价还应重在引导,而不是一味肯定,如果有错误还是应该及时予以纠正,但纠错的方式要讲究艺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打击学习积极性为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命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向负方向看———有低效性、无效性甚至负效性,向正方向看———还有高效性。我们必须立足于有效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自身的成长、新课程的成长尽一份力。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新生代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研究”(批准号D/2008/02/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责任编辑 赵 岩 34
第四篇:浅谈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吴先荣
(寿宁县鳌阳中学福建寿宁355500)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又关注老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整理和改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化学课堂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象。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化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1 优化教学过程,更新和转换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其效果是很差的。化学新课标不仅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 转换角色、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教学中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逐步形成进取、创造性的学习品质。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3 优化教学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和“问题教学法”都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合理“提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经验表明从学生不断思考,螺旋式地不断的由浅入深提出问题过程里,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深入探索的兴趣。
4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方法——探究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能达到传统教学模式对系统知识的高效传承,又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探究的内容,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的探究主题,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信息、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灵活多变”,对于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维和见解,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能动交流的学习策略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朝着正向、逆向、纵向、横向的立体思维发展。
5合理设计课堂作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总结规律。还有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所以,我们的化学作业必须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所以要侧重对学生化学技能和方法的培养、科学素质的养成。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坚信:以严谨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必能披荆斩棘,长风破浪,必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显国主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教师培训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由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和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的江苏省第七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仍由《小学教师培训》编辑部具体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推荐机型:佳能IXUS 95 IS
此机为新机型,我上周日刚买了一台.国美价1789元,含2G卡及一个相机包,正规发票.其他没赠品.
此机型有防红眼,人脸识别,微距,1000万相素,锂电池,IXUS95是DIGI4处理器,可用最新的AUTO模式.光学防抖,28广角....能满足你上文所述所有需求.
我用了感觉不错,画面很好,且网上基本上是好评.
选择这个吧,应该不错.前两天我在很多机型之间抉择,还好决定是正确的.
学科性,实践性,科学性,前瞻性,选题得当有新意义观点清晰有创见,实践思考有依据 文字规范,流畅,引文注明出处,3000 6000,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江阴新桥中学贺红梅
摘要: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有效”日渐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词。笔者从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阐释了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即: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深入研
究了解学情,因材施教;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化学教学资源。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氛围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新课程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的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即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基于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教学理论的正确理解,对化学教学系统要素的整合分析及化学教学过程的全程考虑,结合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探索和反思。对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只有在明确自身职责和树立了正确学生观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愉悦、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构建有生命活力的和谐课堂。学生才会大胆地想,痛快地说,勇敢地做。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它是缓解学生课堂心理压力的关键。教师的亲和力取决于其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除了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学科知识外,教师穿着大方、得体、教态温文尔雅而不拘谨、生动活泼而不随意、语言幽默诙谐而不庸俗,语速节奏快慢适中,抑扬顿挫,对待学生热情、宽容的。这些都又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亲师的倾向。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课堂上无论学生回答问题,还是
提出问题都要认真倾听并表现出很“在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 ”做出客观评价 ,还应多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简单 ,都应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地给予点拨或解答 ,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一些矛盾----“会”也不敢回答问题 ,一旦错了怕被嘲讽 ,不会也不敢向老师请教 ,怕问得“简单 ”了被讥笑的心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勤于实践,自主创造。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学习。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现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如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展示化学实验的魅力;把生产、生活、科技发展动态等与化学息息相关的事例引进课堂等。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学有所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还要善于设置新颖、有效、有趣的问题情景 ,使学生产生探求的欲望,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主动积极的参与了知识的构建,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很多,常见的有从日常生活中,从化学实验中,从环境保护、新能源、新材料等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二、深入研究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设置教学梯度。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差异给予不同的要求,从题量、难度、题型等方面做出合理安排,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快的发展。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同学,可适当增大训练难度,重点难点问题让他们回答,以保持他们对化学的持久热情。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学习不努力的学生,除了在学习品质上教育和调整,给他们机会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培养其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态度,如实验课上进行化学实验的表演等。对于少数课堂反应较慢、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降低要求。让他们回答一些直观性强的问题,如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具体,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应当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不足之处,对于自信心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练习。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对知识要具有同步性、巩固性、复习性和深化性。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呈梯度、有层次,即由易到难 ,练习题数量不能太少 ,太少达不到检查、巩固的目的 ,但又不能盲目多练 ,多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又加重学生的负担。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弹性 ,可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以适应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多样性,单一形式习题的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不利于形成良好持久的记忆 ,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适量的题组让学生练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并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加以弥补。
三、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当教学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当前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仍是讲授法。多数教师讲课方式仍是讲解、演示加练习。讲授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讲授法有它明显的不足。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作能力、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已呈现多样性,如自学辅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尤其是探究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多参与主动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其长、各有其短,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自己的风格、学校的条件等综合考虑, 有计划、大胆地把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尝试或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化学用语,可以采用讲授法教学,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化学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运用讲授法时为了克服信息传递的单调性,教师语言设法准确、精炼、生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将枯燥内容生动化、趣味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要在“生疑”上下功夫,在“疑”的引领下学生会主动思考、探究。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者作用。首先要精选探究问题,或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实验方案不合理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实验方案;当学
生交流讨论出现争执时,教师应及时地协调关系,鼓励他们更深入探讨;当学生无法正确分析处理数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整合数据,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结论时,教师要及时的补充。
四、合理使用化学教学资源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他教学资源都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基础上配合教材资源,为优化教学而加以选择和利用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可通过使教学内容问题化,生活化与活动化来实现用好用活教材,必要时也可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课本的编排上突出三先三后 :先观象后结论,先具体后抽象,先宏观后徽观。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为学生进行自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新课本很多知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写法通俗易读、生动活泼,尤其是课本中有大量插图,图文并茂,直观地反映一些化学原理。学生感兴趣且易于接受,只要指导得法,学生还是看得懂,学得来,自然能使他们的自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新课本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各个单元都有一些或明或暗的讨论题,还将一些化学研究思路写入课本,这些都是思维训练的极好教材,教学这些内容时应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索,充分议论,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方便的实现转换。通过声音、图像、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理解教学内容,很好的弥补了语言叙述的不足。当有些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或反应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理论上可行,而实际现象并不明显时,可采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看。使课堂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增大了课堂容量,加快了课堂节奏、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的运用必须密切结合教学目标,合理的使用才会促使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明确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和板书,真实的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上有独特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大都是用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实验规范的,如一些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应注意的细节等等,必须由教师自己来操作完成。同时初中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授的,比如,讲授以计算为主的内容时,教师利用粉笔和黑板就可以做到边写、边讲、边分析,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若用多媒体教学反倒失去了知识的生成性,导致教学低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辅以必要的板书,板书过少或没有,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很难跟上,也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资源一定要真正的为学生的“学”服务,注重实际教学效果,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尹筱.对化学教师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实践之评析.课程与教学,2009,1
作者简介:贺红梅,汉,江阴新桥中学任教,苏州大学教育硕士,中学一 级
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分会会员,教授职高化学和初三化学多
年,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各尽所能,各有发
展,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