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生态课堂实录——新课程改革教学感受点滴(范文模版)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努力完成自身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学感受点滴
户县四中
王新文
从教30年来经历了许多次课程改革,本次课改是自己觉得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尤其是课改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所说的教师在教学中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变成了教师要主动退居幕后,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活动这台戏的导演,要甘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朋友,甚至更彻底的就是学生学习活动这台戏的观众-----一名带有明确任务的观众。看完这台大戏后要适时适度加以点评。点评要以赞赏,欣赏为主,切不可挫伤了“演员”们的演出热情。顶多可以提点改进的参考意见。至于演员们接不接受倒在其次。
就本人所带语文学科简单列举几例就可看出这其中与传统课堂的巨大差别。我只是随便记录了课堂上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绝无所谓的夸张或润色。
镜头一:2015年5月8日周五上午第二节 高二某班
课题: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字音档案
上课了,5分钟,个小组长检查本组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情况如下:
八个组,五个组均已完成,三个组报个共有十人未完成。询问为何未完成,答案可谓是丰富多彩:
生甲:昨晚作业多,没来得及做。周围同组还有其他组已有几个在旁白---娃忙着耍手机呢,娃最近心情不好,娃失恋了„„生甲应接不暇回嘴
生乙:已经上高中了,又不是小学生。写拼音,没意思(明显不屑)。周围已有不少粉丝附和不迭。
生丙:导学案还未找到,旁边已有同样未完成的递过来一张:给,拿我的做„„ 生丁:睡得正香,强摇醒(有些不应该)。揉着眼睛;咋了?„„没给我发导学案。课代表:都发了。生丁:就没给我发„„与课代表已互骂起来„„
十分钟后,进入展示环节。新课改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展示,培训时专家反复强调没有展示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展示不充分的不是一堂成功的新课。展示问题是:写出汉语拼音的21个声母和38个韵母。
顿时教室开了锅,许多学生大声的b p m f d t n l 地自说自话,就是没有一个组派代表写。无奈我大吼一声:安静(很不该,也没办法,有些急躁了),哪个组能上黑板写出来? 下边几个学生窃喜——他们已经百度找到了答案。生甲怂恿生乙“上,上”。生乙百般推脱后,扭扭捏捏上了黑板,拿起粉笔写了起来。教室内其他学生有看热闹的,有闲聊的,有睡觉的,有闭目养神的,还有串组流动的„„
3分钟后,生乙终于写完了。让他给大家念念所写,声母全念下来了,到了韵母,好几个念不出来,不停地问前排同学怎么念。下边已经起哄,他也忙不迭的回嘴,数一数,声母21个,韵母23个,问他,信心满满的说通过百度查的,没问题„„
镜头二:
2015年5月27日
上午第四节课
高二某班 课题----修改病句。且看几名表现尚可的学生发言
病句1..为抗洪而牺牲的烈士们,你们为长江两岸而倒下了,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铭记你们献出的爱。
生1发言:这个句子感觉怪怪的,“倒下”这个词总觉得不妥,可以改成“牺牲”。生2发言:感觉后半句有问题,土地怎么能铭记?怎么改,不知道。
实际上这个句子是错误用了介词结构“在-----上”导致句子缺主语,删掉“在----上”两个字即可。
病句2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生1发言:“驾车经过此地”应该有问题,(难道步行就没有问题?心里想,没说出,怕打扰了他的思路)具体什么问题说不清。
生2发言:“字迹不很清楚”有问题。追问一句:“怎么改”?答:“改成很不清楚”。再问:“为什么这么改?这两种说法有区别没有”?旁边已有一生迫不及待的说:“没区别,反正都是不清楚”,周围还有附和的。
其实这个句子是由于“一边”这个词汇的多义导致的歧义句。
病句主观题: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4处毛病并改正: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学生发言,生1:
感觉“披露”不对,应改成“揭露”。再说每年怎么能死2500万人呢?前边不是说每天5万吗?已经有人拿出了计算器开始计算,很快大喊,“对,最多1800多万”。
生2:“日前”这个词用得不对,应该是“前日”。“干净水源”的“干净”是多余的,应该删掉。
生3:“‘课题’这个词应该改成‘问题’,不,改成‘话题”’。
我实在忍不下去,打趣道:“为什么不改成猪蹄呢”?旁边已有学生马上说改成牛蹄,马蹄的——这时学生的反映异乎寻常的迅速。我又说能不能查查这两个词呢?学生便找词典,可怜班上没找出一本汉语词典,倒是有好多学生拿出了英汉词典炫耀,逗乐,说找不到这俩词。
其实这个问题的四处语病分别是:1把“每天”移到“至少”前;2删掉“大约”或者“多”;3在“枯竭”后边添加“的危机”之类词语;4在“12亿”前加“威胁”之类动词。
以上此种镜头并非特意选取或进行过艺术上的集中处理,可以说是真正的原生态,而此种情况已大有蔓延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一线所有教师的深思,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有法,无定法;学有法,亦无定法。目前进行的这种以导学案为基本载体,以课堂展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出发点和理念无疑都是正确的,不能不承认有其独特的魅力。但若不分学情,不看学生基础,不顾学生兴趣和个性特征而演变为一刀切的仅此一种别无分店的教学模式,也难免会让相当多的学生由最初的新鲜好奇参与渐渐出现“审美疲劳”进而疲于应付,最终逐渐流于形式,偏离了原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课改初衷,演变为一场运动式的课改。
其次,一种课程模式的形成,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系统的工程。这种仅经历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在并不多的学校,并不典型的学生身上取得成功的模式,一下子大面积推广,这种做法无疑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当然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风险也不存在似乎也不现实。笔者以为,如果能把这种教学模式从小学开始试点,推广,经过一轮甚至几轮的总结提高,形成与当地实际情况适应的比较成熟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进入初中,最后到高中,学生从小就接受并习惯此种模式。那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目前的课改,似乎步子有点过大,不仅学生,就连一线的教师也有许多人一时难以适应。毕竟驾驭这种课堂比起传统课堂来需要更深厚的知识能力储备和更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这绝不是靠听几节示范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在其位,谋其事。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在现在课改已是大势所趋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努力改变观念,调整心态,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自觉而努力的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自己的要求。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一段的教学改革学习与尝试,我感觉收获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更可贵的是我在自己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一、任何改革尝试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不少教师象我一样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甚至出现不少抱怨。但我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生长期以来,已经适应了那种“饭来张口”的接受方式,多少年的心理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们教师何尝不是觉得以往的模式更加得心应手呢?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要改变的是多年的习惯,这种改变一定程度是说是痛苦的。但我们想,如果仍然停留在按部就班的轻松上,我们会有进步吗?改革如果总是那么轻而易举,恐怕这改革也就没有多大到意义了。
二、“先学后教”的理念是先进的、是科学的,这一点不要怀疑。
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新课改时,我们在操作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问题归咎于这个理念。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学习方式的要求上,都在证明着,学而后教是正确的。我们要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我们更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而不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探究学习,他们永远停留在接受型的模式上,何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呢?对一头牛“不会耕地怎么下田”与“不下田怎么会耕地”的争论恐怕早就有了答案了。
三、任何程式化的东西总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要推行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单有抽象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范和条文,这是能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前提。但是,我们这样去想,有哪一个模式化的条文可以解决所以问题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环境、自身的因素等等问题,产生许多困惑,遇到许多难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成的教学规范不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完全受制于这样那样的条文,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着巨大差异性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这种模式,甚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案设计方式,课堂操作模式,只要体现这种课改的核心理念就可以了。
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是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途径。
作为一次大的教学改革尝试,不要期待一帆风顺。对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矛盾,应该采取点滴积累、分层分步解决的办法,理顺一个关系,再处理下一个关系。我们面对的象一团乱麻一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有什么“快刀”去斩,而应该去用耐心与细心一点一滴地去梳理,最终一定会在循循序渐进中取得新课改的全面胜利。
五、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利大于弊的,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又要发挥好集体意识的正面价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上,我们遇到的问题依然很多,集中体现在效率低下、“合而不作”、“优进差退”等方面。甚至一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也产生这样那样的反面看法。一方面,我们也是一种尝试,是面对的新事物,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这样的合作是一定有各种阻碍的。但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那种比较迫切的成功渴望依然是我们最好的资源,只要逐步培养并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之后,自觉地为小组而负责,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4.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5.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学习的点滴体会
五马乡中心学校
白崇奎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新理念,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改变延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实有一定地难度。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改变是不行的。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结合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认识和心得我谈点个人的体会。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每节课都要有数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尽可能是因为规律是有层次性的)。②怎样把学生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这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③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④在数学活动中要讲究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帮助指导。⑤要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数学方法和情感经验)。活动的最后应落实到知识点上。为了使活动能以顺利进行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探究点。②不要过多否定学生的结论,应努力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得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也应予以充分的肯定。新课程不但对老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新课程新理念,理念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教师教的方式不同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应不同。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我们知道,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在新课程中把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又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最高标准,而课程标准则是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最低标准。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显然课程标准更具有合理性。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最低标准,这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有余力和对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大胆的去探索更深奥的数学知识,而教师不能限制学生学习数学的范围。那么在新课程中也就没有传统教学中所谓的“超纲”之说了。就这一点来说,教师在备课中制定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应该考虑到这节课要求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目标甚至更高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应该留有更多时间让学生思考大胆地去探索。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学中称教科书是教学大纲地具体化,是根据教学大纲阐述学科内容地教学用书,是教师进行教学地依据。教师必须根据教科书上地内容和范围保质保量地进行授课。在新课程中将赋予教师更大地权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地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和教学程序。如:你觉得课本的引入或问题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当地实际,你可以改变问题情境“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你也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总之新课程给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专家所说:“新课程标准中只规定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至于怎么教,采用怎样的方法教可以由教师自己选择。”当然,你所采取的方法要更有利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地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传统教学让人感觉是在“教教材”,而新课程是让教师“用教材去教数学”。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教师如何组织数学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及教学中注意事项,我的做法是:
一、感“亲”。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是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能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快感,知识也自然地能够接受。如对于课本中那些过时的、乏味的例子可以改变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成学生身边的或所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这样传授知识就会容易的多。
二、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同一问题,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境的产生也就不同。那么就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在“平方根”教学中,引进关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希伯斯发现无理数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在讲解方程和函数的应用的时候,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实际例子引入,如“鸡兔同笼”。
三、分步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是每位教师课前都应考虑的问题。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兼顾学习好、中、差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堂课中都有所学、有所获。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地调节分步设置的间距,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保持一致。
四、运用变式再置问题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我得到启示:“要他学”远不及“我要学”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数学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直接而又重要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去组合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我们应让学生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重复的最好办法是演变和变式。例:对于重要的问题,重点的知识,讲一遍,练一遍是不够的,还要一个巩固练习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新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识别出新情境下的问题模式,识别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注意一种误区即
“题海战术”,用增加练习的次数来代替数学变式的训练。
五、开放设置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勇气;敢于改造、敢于发现,不墨守成规,不固守己见。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例《二次函数》一章中有一题:已知: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且最值为-3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这是一道常见的代数证明题。现改变问题情境:若矩形框中的条件被墨水污染无法辨认,问:(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解析式?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的横线内,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
解:(1)∵二次函数y=ax+bx+c图象过点A(0,a),B(1,-2),∴
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
∴
=2
解方程组
得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4x+1
(2)可供补充的条件有(选其一即可)①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任一点的坐标;②a=1或b=-4或c=1;③顶点坐标为(2,-3);④b-4ac=12;⑤与y轴交点坐标为(0,1);⑥与x轴交点坐标为(2-,0)或(2+,0)等等。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维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是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进行教学设计的工作基础是了解学生。在了解学生实际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随着留守学生的增多,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天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代替对今天新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调查研究必须不断进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由他们自己从读书中、从讨论中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教师所要关注的,要重点点拨、讲解或演示、指导是那些带有普遍性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新情境下的问题,对原问题结论的反思性思考是问题解决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回顾,发现在对原问题解决中,自己还有意外的收获,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健全知识结构,完善数学思维。
通过学习,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索、经历、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的题目,让学生在“做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来获取知识。多种方式学习并不一定都由教师组织,在适当的时候让一部分学生离开课堂,到图书馆去查询,到计算机房去浏览,到校园中去讨论和验证,而留下需要的学生按统一要求在教室内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和分层教学的特点,也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理念。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感受专题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今日课程标准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每个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更没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涂上了一层浓浓的教师"个性"的色彩。有的妙趣横生,生动活泼,有的稳重幽默,含而不露;有的貌似平淡,淡中显功,有的波澜迭起,层层递进,过渡自然,浑成一体。新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本人就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实施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浅谈几点感受: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在课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必须紧紧地抓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这几个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是义务教育的特点,它存在着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适应于普遍的学生。
根据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确定的。如《鲁本的秘密》这一课时,让学生在已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质疑、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不过,关键还在于选择合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都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要求。对这样的群体,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填平补齐"、"一刀切"是不能搞的,而是要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语文课程内容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更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具有一般性的理解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学会创造;同时,学生的学习生涯也将因为语文而丰富多彩。我们要创造适应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这就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三、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的互动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流的人际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示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的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例如: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我知道了黄河的河道变化不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自然的力量造成的。增长我的知识。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
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篇:原生态教学
原生态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谈生物教学的原生态回归
本文发表于《创新教育》2010年3期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形象、容量巨大、节省时间等优势正在逐渐走进课堂,并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负面效应——很多教师出现了盲目追求电化教学的倾向,从而严重忽略了那些简单、实用、具有较高价值的常规化教学方法。面对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笔者认为: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我们都不能忘记、摒弃那些常规化、原生态的教学方法。
原生态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个文化名词,是指那些未经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淳朴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随着这个词的流行,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原生态教学。
所谓原生态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认知冲动和真切体验为突破口,以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相关素材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化探索和形象化展示为突出特征的课堂教学。其学习活动具体表现为观察、制作、想象、模拟、表演等便捷实用、自主参与、动态化的学习形式。原生态是相对于现代科学技术而言较为原始的常规化教学状态,其根本宗旨是动手动脑、亲历亲为、自主探究。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从知识形成的角度看,原生态教学是把学生当成研究者与发现者,学生走的是科学研究之路。从学习活动的创意来源看,各种视频与音频材料的播放都是教师创意的体
现,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加工处理的展示,而原生态则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学习、理解、表达学习内容,是自己想法的体现。从活动主体的参与程度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无论多么生动,学生大多只是被动的视听,而原生态则引导学生从鲜活素材中探究知识、并通过简易活动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的原生态呢?就生物教学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走近教学的原生态。
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探索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最初的学校和老师。尤其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大自然更是有着丰富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到丰富的原始生物现象中观察、发现、探究、表达。如调查自己校园内的生物,调查自己家中的生物,并尝试分类。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如蚂蚁是如何搬动食物的等,并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描述出来。尤其要鼓励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走进大自然还可以从广义上加以理解,比如在教学生物圈的范围时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在揭示出教材内容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想出最生动现实的学习方法。如指着窗外的蓝天、远方的海洋、眼前的大地说出“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在教学生态系统的定义时,可引导学生看着窗外的一片草地或者几株小树说出“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走进大自然还应当把学生引入生物的微观世界。比如,引导他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水中的微小生物、生物体的细微结构等。除了集体观察
外还应当指导帮助有兴趣的同学观察他们想观察的事物。
二、把生物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比起走进大自然来,课堂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收益更大。因此,更便利的做法是把生物现象引入课堂。也就是说把活的生物或各种生物标本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研究、发现。比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时,可让每个学生拿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到课堂上(或者每小组有一株),反复利用这样一株植物就可以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己找出植物的各个器官并分类。
2、帮助理解 “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即拿着这株植物让学生思考它最初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这样比直接讲述或让学生直接背诵能更深刻地理解植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3、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在上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它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为什么有的地方长成了根、有的地方长成了叶。进而理解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就是组织。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这样一个细胞就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4、更好地理解各种组织的分布及功能。如学习保护组织后,可让他们摸着这株植物,说出保护组织在“根、茎、叶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其他组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5、在上述几个任务完成后,则引导大家思考,如果把它放入时空隧道,让时间倒流,整株植物最后会
变成什么(一受精卵)?并写出其结构层次的变化(由大到小最终成为一个受精卵)。在生物教学上有很多知识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如学习种子的结构时,则可以拿一粒剖开的种子和一株完整的植物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胚是这株植物的幼体,并分别指着两株植物的不同部位说出他们的关系:胚根将来发育成了根、胚轴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位、而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
三、通过想象进入丰富的生物世界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常常既不能到自然中去也无法把实物带进课堂。这时常常需要通过想象学习、理解、表达生物知识和原理。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演。包括广义表演和狭义表演,广义是指通过动作和手势进行比划的表演,如“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让学生运用手势理解,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拉进来),把其他物质挡在外面(以掌封挡),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用手推出去)。狭义表演是扮演角色的课本剧表演。仍以“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为例,可找几个同学分别代表细胞膜、氧气和养料、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有害物质,让细胞膜选择这些物质的进出。角色扮演还可以直接通过角色直白进行,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可以让学生说“我是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角色扮演可以把自己假想成老师要指导其他同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跨跃,学生一旦把自己上升到老师的角度,责任心和自我定位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就从一个接受者变成指导者。他的思想就会更加开阔,心理更加成熟,思维更加活跃。
角色扮演还可以一个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如做脊髓的反射实验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扮演多重角色模拟表演:
1、自己用两个手指代表剪刀,伸进自己口中,模拟剪掉上颌以上的部位,并说出操作的要点及目的(去掉大脑)。
2、用弯曲手指模拟挂钩,钩住自己的下颌,挂在铁架台上。
3、用手指模拟镊子夹住带有稀盐酸的棉球,刺激自己的四肢并作出反应。在这个模拟表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了三个角色,实验操作者、青蛙,同时还是解说者。
(二)制作。即通过制作模型或者标本来理解生物的结构,如细胞的结构可以让学生制作出细胞的模型(动物细胞或者植物细胞)。而制作标本包括的范围更大,如制作各种动植物标本、装片标本。更为简易的制作则可以让学生撕纸拼图,如关节的结构可以让学生用一张废纸,撕出其结构然后拼接在一起。
(三)画图。在生物学中很多结构性的事理都可以通过图加以理解,因此,画图是理解生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比如,最为常见的是画各种动植物结构图,如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草履虫结构图。更为重要是对图片进行动态化处理,如营养物质在某个结构中的流动,可以用手指着图中的相关路线来叙述。动态化处理还可以是对图片进行扩大或者局部放大。如看到胃的图示后可让学生由胃向外扩展画出整个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延伸出整个泌尿系统的结构。相反要深入理解某个部位的细微结构还可以画出局部放大图片,如看到胃的整体示意图可以让学生画出胃壁的结构图。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生态教学决不是一张嘴、一支粉笔的那种素面朝天、机械死板的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各种身边的现有条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感受,找到个性化学习和展示方法,再适当配合电化教学,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一段的教学改革学习与尝试,我感觉收获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更可贵的是我在自己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一、任何改革尝试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不少教师象我一样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甚至出现不少抱怨。但我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生长期以来,已经适应了那种“饭来张口”的接受方式,多少年的心理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们教师何尝不是觉得以往的模式更加得心应手呢?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要改变的是多年的习惯,这种改变一定程度是说是痛苦的。但我们想,如果仍然停留在按部就班的轻松上,我们会有进步吗?改革如果总是那么轻而易举,恐怕这改革也就没有多大到意义了。
二、“先学后教”的理念是先进的、是科学的,这一点不要怀疑。
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新课改时,我们在操作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问题归咎于这个理念。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学习方式的要求上,都在证明着,学而后教是正确的。我们要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我们更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而不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探究学习,他们永远停留在接受型的模式上,何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呢?对一头牛“不会耕地怎么下田”与“不下田怎么会耕地”的争论恐怕早就有了答案了。
三、任何程式化的东西总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要推行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单有抽象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范和条文,这是能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前提。但是,我们这样去想,有哪一个模式化的条文可以解决所以问题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环境、自身的因素等等问题,产生许多困惑,遇到许多难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成的教学规范不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完全受制于这样那样的条文,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着巨大差异性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这种模式,甚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案设计方式,课堂操作模式,只要体现这种课改的核心理念就可以了。
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是解决当前矛盾的主要途径。
作为一次大的教学改革尝试,不要期待一帆风顺。对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矛盾,应该采取点滴积累、分层分步解决的办法,理顺一个关系,再处理下一个关系。我们面对的象一团乱麻一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有什么“快刀”去斩,而应该去用耐心与细心一点一滴地去梳理,最终一定会在循循序渐进中取得新课改的全面胜利。
五、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利大于弊的,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又要发挥好集体意识的正面价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上,我们遇到的问题依然很多,集中体现在效率低下、“合而不作”、“优进差退”等方面。甚至一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也产生这样那样的反面看法。一方面,我们也是一种尝试,是面对的新事物,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这样的合作是一定有各种阻碍的。但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那种比较迫切的成功渴望依然是我们最好的资源,只要逐步培养并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之后,自觉地为小组而负责,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