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搞好因材施教
教学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搞好因材施教
一
因材施教原则
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运用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每位教师谈谈本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差异程度。
二 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搞好因材施教。
三、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1.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3.据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价模式 4.进行互动有效的课堂提问。
5.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6.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本次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在有效地因材施教策略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更大。因为能否充分的得益于受教育条件,这本身就是潜能高低的一个表现。在较适宜的学习条件下,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会发展的更快,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这样才能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第二篇:注意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注意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的教育,每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学习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幼儿具有各异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家庭的影响,每个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亦不同。因此,在教育上必须考虑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不能把幼儿看成是一样的、相 似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幼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30多名幼儿,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抓住教育时机,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断发展。在这个学期中,我就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了教育。例如:班上有个名叫丁允哲的幼儿,开学初每次绘画中,总是坐着不画,我问:“你怎么不画呀!”他说:“我不会画”。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始对他进行了几天的观察,发现他不是不会画,而是胆小不感入手画,画坏了生怕老师要批评,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一次,我在绘画《小兔》活动中,发现他开始画了,但画得很脏,一张白纸上有好几处黑疙瘩,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都会紧张地用双手捂住画,双眼注视着我,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看见他的画,怕被老师批评,收画时我又向往常一样一个一个地收起来,可是经验告诉我,这时侯不能去批评他,要找出他好的地方去表扬和鼓励他,对于这样的孩子,最怕老师又批评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于是,我就说:“丁允哲小朋友画画有进步了,你们看:他画的花草多好看呀!”听了我的表扬和鼓励,他高兴地露出了微笑。接着,我又说:“但就是有点脏,希望他今后画得干净一点,好吗?”以后,每次在画之前我就先提醒他,注意画面的干净,采取有目的地引导,少批评,多鼓励和表扬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他逐渐的能从老师的肯定与信任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渐渐地他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现在,他的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绘画的兴趣也增强了。另外,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在根据幼儿不同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幼儿的成长要受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只有向家长敞开心扉,了解家长的心态,与家长一起研究幼儿的表现和个性特点,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我们班有个叫孙天浩的小朋友,性格任性、倔强,上课时从不举手发言,为了能使他在小朋友面前大胆讲话。于是,我就有目的地去引导他,开始时,他经常是站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课后,我就又经常采取了暗示的方法,比如与他谈一谈“你早上吃什么?”“谁送你上幼儿园?”“你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吗?”等等的小问题,开始时,他对我的话一点也不作反应。我知道,这时候不能过分地逼迫他说话,就顺其自然吧!在此,我又与他的母亲进行了交流,让他一起来配合进行教育,多带孩子到外面去走走,多与其他的孩子交流,家长也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谈心,每天可以问一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等等。接着,我有通过游戏来培养他大胆说话的能力,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当孩子们玩得最开心、最尽兴的时候,一切防线都会被游戏时的喜悦所冲垮。
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使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在整体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将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开展“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使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第三篇:关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关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摘 要】 幼儿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差异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发展,促进全体幼儿同步发展,确保每一位幼儿受益。
【关键词】 幼儿园体育教学 关注 幼儿 个体差异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是我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更为有效的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我园针对园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开展了幼儿园体育课题的研究。我在参与开展中班体育活动《快乐跳跳跳》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训练以及其他各项体育训练中,一部分幼儿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在某些方面的技能掌握得较好,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规定的目标,而有的幼儿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感到力不从心,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发了我对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体差异的几点思考:在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如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地方法,因材施教呢?
1 针对个体差异,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存在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的孩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孩子相互间是有一定差异的。所谓幼儿间的差异指的是幼儿由于受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所反映出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受益。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幼儿。因为一个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除了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他们所具备的一些个人的身体特征、体能或体育技等方面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教师一定要正视幼儿身体上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如我在首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青蛙捉害虫》这一活动时,由于忽略了幼儿在身高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投放的“害虫”在悬挂时所设高度一致,从而导致了“小青蛙”们一进入庄稼地去捉害虫,个子较高和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很轻易就把害虫捉到了,但他们依然意犹未尽,还觉得捉得不过瘾;而个子较小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却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面对“满载而归”的同伴有种很强的失落感,感到很沮丧,丧失信心。经过课后的反思,发现问题所在就是教师在布置体育游戏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到幼儿个体间的身高的差异以及能力掌握程度的差异,导致一部分个高或能力稍强的幼儿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任务,而个子较矮、能力稍弱的幼儿却没有收获。《纲要》第三部分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既要兼顾群体,又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依据幼儿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幼儿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差异发展。考虑幼儿差异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幼儿差异,是要力求幼儿通过努力来完成,使每个幼儿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曾强学习自信心。
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更应注意从幼儿的个体差异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既要注意幼儿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幼儿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另外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应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来考虑,可以悬挂高度不一的害虫,让个高或个矮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捉“飞”得高或者“飞”得低的害虫,这样既能很好的照顾到不同身高、不同能力幼儿纵跳触物技能的发挥,又能让敢于挑战更高高度的幼儿大胆的去尝试,孩子们在捉害虫的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纵跳触物的技能,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幼儿个体差异,选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教育应关注个体差异,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虽然在教学设计上已经充分预想了幼儿的差异,但是,由于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预想之外,例如由于受先天、生长发育、营养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虽然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幼儿,身体条件却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必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根据幼儿差异的客观现实来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女孩和男孩的身体条件不同,男孩比较活泼好动,不用老师特意去发动,给他们一些体育器械就可以玩得满头大汗、兴致勃勃。而女孩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通常比较被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参与他们的练习,发挥活跃幼儿的带头作用与影响力,和她们一起游戏、一起比赛,在玩的过程当中,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起她们的动力、热情与兴趣,使幼儿忘却彼此的技能差异,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她们的运动技能,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精神,缩短了教师与幼儿的距离,也加深了师幼间的感情,学习效果会非常明显。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体育活动一开始,就尽量使活动达到公平、统一的状态,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活动过程中应很好利用时间和空间,对能力强的幼儿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幼儿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和照顾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幼儿。可通过观察老师示范、重温技能、练习体会,逐步通过试探练习过渡并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在练习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达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目的。
“教无定法,教要讲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体育活动的实际,选择灵活恰当的方法,才能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获得最佳健体效果,增强幼儿体魄。
3 关注幼儿兴趣爱好的差异,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的学习保证。幼儿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教师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多的观察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捕捉到幼儿的信息,让他生成下去。因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一定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发展、得到发挥。我认为,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对幼儿的观察,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对所有的幼儿提出相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这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观察后在对幼儿的要求上要因人而异。以“小小跳水运动员”活动为列,为了发展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活动中我提供了好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幼儿自主选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作为教师,我只是起到引导、保护的作用和用微笑鼓励他们。通过活动,大多数的孩子能从最高的高度上跳下,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不敢完成,但我没有强求他去完成。因为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所以,活动中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避免枯燥重复的技能训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善于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丰富的游戏情境,将知识技能融于愉快的气氛之中,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并根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采用自由组合群体、按技能分组、尝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让不同体质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创新的认识上,要重在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如“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活动,第一层次的探索可以是自由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比赛谁跳得远;第二层次的探索是找出别人跳得快、跳得远的方法;第三层次可为幼儿提供布袋、呼啦圈、画格子等辅助材料,使幼儿与器械积极交流,创造出“袋鼠跳”“过荷叶”“跳房子”等各种饶有趣味的新花样、新玩法。让幼儿在教师层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培养了幼儿自尊、自信、团体合作和相互竞争的意识,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 教学中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个体不同,运动技能也就千差万别,在体育学习中,运动技能的好坏一下子就可分辨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这种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为不同个体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采用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方法,使不同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幼儿都能很好地学习,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感受到成功。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幼儿在跳过“障碍物”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缩短跳的距离或改变“障碍物”的宽度等等,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完成教学目标,更能使不同人体享受到在自己获取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幼儿普遍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小小跳水运动员”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自由选择从不同高度的椅子上往下跳,大部分的孩子在较高的椅子后面;当我在另一边将几张椅子叠放成最高时,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的排在了我的后面,都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喜欢冒险,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作为教师,要了解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能力发展的不同程度,提供给幼儿的运动的材料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的层次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活动的器械与材料,才能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能。
总之,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学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生理发育、心理状态等,针对他们间的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选择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使幼儿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确保每一位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0
2 张向葵主编.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2
3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7
4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7
第四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李树伟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些中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持续性发展呢?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些中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持续性发展呢?
1、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取得较高的分数。特别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持续性发展。
2、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尤其是对待中等生和后进生时,应该具有较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和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厚爱才是。在对待后进生上,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3、以教师主导性、学生立体性为手段,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坚持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及给学生作出示范和榜样等,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4、教师要不断研究和学习,初步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渗透与整合,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做到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后进生。要做得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包容他们的缺点,从内心深处关爱他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经过教师的辛勤耕耘,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全面得到发展!
第五篇: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学前班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学前班幼儿的个体差异
任丹
摘要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其主要的内在特性,只要幼儿在进行认识、实践、其个性特征就必然会表现出来。因此深刻认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只有尊重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民主、科学和个性化的教育,也是成功的教育。尊重有个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是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幼儿差异发展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个体的全面和发展,强调每个人富有个性的发展。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大力倡导发现每个儿童的特点,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发展和利用每个人的独特性。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学前班幼儿
个体差异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所以我园教师齐心合力制作了一系列的体育区角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各种体育精神。但是每个幼儿都不一样所以必定会有个体差异的发生,所以这次主要研究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及处理方法。
1、活动中幼儿具体表现的差异 在攀爬区有大部分幼儿都不敢往高处爬,只是在攀爬架的下方玩耍,垫子上面很多幼儿会觉得简单无聊。在投掷区幼儿会觉得太简单了,球框不够高。在综合区幼儿有些不敢大胆走梅花桩有些不敢走荡桥还有的幼儿平衡力差。在跨栏区有部分幼儿会将栏杆弄倒,脚跨不起来。在创意区幼儿对套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都不怎么去玩。
2、改进策略
建立自信,满足需要
“儿童本来就是有学习工作的自然需求。还有希望让大人认为自己是‘好孩子’的欲望。”当幼儿找到他所擅长的活动时,他将乐于探索,并逐步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成功的体验会让他有信心跳转一个难度更大的领域。与幼儿智力强项相对应得学习风格也会帮助幼儿接受另一个领域的挑战。识别强项与弱项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必定要通过注重个别差异的个性化教育来实现。幼儿的强项和弱项并不是在幼儿期就已经定性,要关注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准确的分析幼儿行为,并科学认定幼儿强项和暂时弱项,同时要分析该幼儿造成弱项的原因,以及在以弱项为主导的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等等。这样才能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考虑如何充分为幼儿弱项发展提供空间,给幼儿的强项提供展示舞台。只有真正了解分析幼儿,才能寻求幼儿发展想抢带动弱项的途径和方法,使强项带动弱项的发展得以顺利进行。适时鼓励,及时引导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群体活动中,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时会感受到同伴的长处和优势,有时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不足。由于年龄特点,幼儿还不能辩证的看问题,经常受到“挫折”以后,就更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容易自暴自弃。
因此,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要帮助幼儿分析原因,消除困惑,并引导幼儿看清自己的强项,提高自我认识水平。由于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时其弱项很难被马上带动,就需要支持、引导,要帮助幼儿客服困难,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勇于表现、勇敢参加各种活动,这样就会更多弱项被带动发展,是幼儿的进步更快更大。
实施以强项带弱项
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提高幼儿弱项的办法就要杜绝“一刀切,齐步走”的形式,要找到适宜的突破口,实施强项带动弱项的策略。当需要弱项发挥作用时,通过强项作用所获得的有关学习经验就会激活弱项,再通过适宜的引导,弱项就会充分活动,从而得以培养和提高。
总结
通过研究,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确实会存在个体差异,在集体活动我们更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多花时间来培养这些孩子,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他幼儿同步,从关注幼儿的集体学习转变为指导幼儿个体差异的学习。
参考文献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