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角》课堂教学实录
《认识角》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课堂实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方法一: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你真聪明!)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方法二:师:同学们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看!(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魔方)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找角,好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师:请你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上面有角吗?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并感知角.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角有个尖,它刺手。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生:是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2:我摸到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这两个角中,你更喜欢谁呢? 生:答。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二)、比一比
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位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同位用这种方法比。
师:我这儿有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观察一下,哪个角大? 生1:边长的角大。生2:开口大的角大。师:怎样知道哪个大? 生:比。比两个角。
师:哪个大?这说明白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总结评价 内化延伸
1、数一数(出示课件)
2、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六、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用一用)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七、布置作业。
师:找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角,说给爸爸妈妈听。
八、板书设计:
认识角
记作:∠1 读作:角1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大小:角的两条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跟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关系。
第二篇:角的认识 教学实录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杨芳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正确画角。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折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叫“角”的新朋友。(板书:角)有关“角”,你们能说点什么吗?
(生自由回答,有的说人民币单位角,有的说动物的角,有的说桌子有角。)
师:今天呢,我们要学习一种图形——角。(板书)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出示主题图)你们瞧,这些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的多开心啊!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的新朋友吗?
(生回答,师总结:园丁手里拿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了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学生边说,课件演示一个,及时表扬。)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角,真是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1图画)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吸管、水管中的角“移”出来。师: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么表示呢?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我们都有三角板,手里拿着三角板,闭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1)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说说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画角。(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2)、课件演示角的画法。(3)、师:先确定顶点,画一个小点,从这个小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我们要注意,画角的时候,尺子要离顶点保持一些距离,这样两条边才能衔接上。(4)、师: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展示学生画的角。
4、判断角。
师:今天老师要请角来做客,同学们看看,哪个客人才是我们要邀请的?(课件出示课本第42页第1题,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5、(出示课本第42页第2题)师:你们看,这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大家数数看。(生回答,教师评价并给予表扬)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同学们,不光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请大家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生活动,师参与)
(2)学生找到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就有这么多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三)比角的大小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我们来一起折一个吧!
2、做活动角。
师: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展示学生做的大小不一的两个角)师: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你能比出角的大小吗?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放到展台上,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三、小结。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和角交了新朋友,都有哪些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
第三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设计意图:
《角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初步学会画角。教学中我主要应用光盘资源进行“模式一”教学,从认识新老师、观看升旗仪式,到观察五星红旗的五星入手导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图画中、在周围的物体中找角,初步感知角;接着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折角,用纸条做活动角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感知角,认识角的特征,并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住角的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学习画角,突破教学的难点。
《角的初步认识》是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激发不了学生对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事毕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教学中充分应用光盘资源进行“模式一”教学,使单一的教学环境得以改善,同时通过老师科学合理的组织,让电视机内外师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激情,使教学达到很佳的效果,也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学会做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画一个角。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三角板、纸条、圆纸、活动角等实物。
2、DVD 碟机,电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常的课堂上,都是一位老师引导你们学习,这节课老师想通过电视请来另一位老师和一群小伙伴与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播放课例中“师生问好片段”,引导学生和机内师生打招呼)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升国旗吗?一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升国旗?
生1:看到过,在学校看到过,每个星期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生2: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时候要升起国旗。
师: 同学们了解得还真不少,升国旗就是表达咱们对祖国的热爱。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情景?
生:想。
师:咱们现在就跟着汤老师一块去看看吧!同学们,全体起立。(播放教学课例中“升旗片段”,引导学生边看边观察)。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到天安门了,还有武警叔叔。
生2:我看到了国旗了。
生:……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我国的国旗上有什么?(播放教学课例国旗画面)
生:五角星,师:仔细数数看,有几颗五角星呢?
生:四颗小五角星,一颗大五角星
师:这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周围,它象征着全国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哪为什么叫他五角星呢?
生:因为它有五个尖尖的角。
师:哪儿是五角星的角,你能指给同学们看看吗?
生:上台指五角星的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齐读课题)
教学反思:我充分运用光盘资源中升旗仪式情境和观察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导入新课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与直观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与探究打下了基础。
二、指角、找角,初步感知角
1、指角、找角
师:下面这幅图中有角吗?如果有请指给同学们看看,开始吧。(播放画面)
生:认真观察,在图形中找角。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看到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小红旗上有角。
生3:足球架上有角,球场的边线上也有角。
生:……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和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多?(播放教学案例片段)
生:我们找到的角多。
师:我们的同学真棒,电视机里的小朋友在北京上小学,我们并不比他们差,夸一下我们自己吧。
生:自由评价。
师:剪刀、吸管、水龙头上有角吗?你们来找找看,如果有,就用手比划比划,开始吧。(播放教学课例中剪刀、吸管、水龙头的画面)
生:独立完成,并请学生上台比划。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发现没有。(播放教学案例片段,学生观看,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请大家仔细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然后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1:黑板上有角,上台比划。
生2:电视机上有角,上台比划。
生3:桌子上有角,凳子上有角,用手比划。
生:……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发现这么多角。
教学反思:我在引学生在图画中、生活中找角、初步感知角时充分运用光盘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动手实践、探究角的特征
师:同学们,为了知道角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电视机的老师要求我们和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起来折一个角,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要求的?(播放教学课例中教师布置折角的片段)
生:用圆形的纸片模仿电视机内师生折角。
师:老师也折了一个角,我现在把这个角描在黑板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老师把这个纸角移开后图形样子。
生:观察黑板上角的样子。
师:那位同学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1:角有一个尖。
生2: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生:……
师:小结:对,这个尖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板书:顶点、边,引导学生读两次)。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同学们再看看下面的两个角,指出他的顶点和两条边,试试看。(展示习题画面)
生:上台指出另外两个顶点和边。
师:那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为了让同学们能记住角的顶点与边,老师编了两句儿歌,大家来读读记记。(板书: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3、制作活动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现在我们和电视机内的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活动角。我们看看电视机里老师是怎么要求的。(播放教学课例教师布置制作活动角片段)
生:动手做活动角。
师:同学们,刚才同学们做了一个活动角。谁能指一指你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吗? 生:上台指顶点和边
师:老师现在让同学们玩一玩活动角,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玩活动角。
师:谁能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活动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生2:我发现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生:……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再看看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有什么发现?(播放教学课例展示玩活动角片段)
生:他们发现活动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但是我们还发现我发现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师:我们的同学比他们还能干。
师:下面这些图形,有些是角,有些不是角,请同学们找找看?(播放教学课例巩固练习的画面)
生:独立判断,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判断的到底对不对,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判断和我们是不是一样的。(播放完成巩固练习答案的片段)
师:同学们学习得非常认真,都判断对了。
4、画角
师:为了更好的认识角,除了要知道它的样子外,还要能够把它画出来,想一想,应画些什么?
生:顶点和边。
师:那具体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生1:先画顶点,后画边。
生2:先画边,后画顶点。
生:……
师:那我们看看电视机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播放教学光盘小朋友画角的片段,相机评价)
师: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我想请你们指导老师画,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们来说,我来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生:先画顶点,后画边。
师:怎样才能把边画好,边从哪里开始画?
生:边要用直尺画,从顶点开始画。
师:先画好一条边,然后请一个同学上台画另一条边。
师:画角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指名回答并板书:先画顶点,后画边。)
师:为了让同学们能记住画角时是先画顶点后画边,老师也编了两句儿歌,大家来读读记记。(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师:请每个同学画一个角,看谁画得最漂亮。
生:自主画一个角。
师:同学们画好了吗?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作品展示,并说出画法。
教学反思:我在引学生在动手实践、深入感知角的特征时,充分运用光盘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理解了角的特征,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哪些知识?
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相机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角的一些初步知识,角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认真地学习,掌握角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去找找生活中角以及它的作用。
附: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顶点)(边)
课后反思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光盘资源在本堂课的教学起到以下的作用:
1、光盘资源的应用,改变了单一的教学环境,创设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主要表现在:一是导入的升旗仪式,观察五星红旗的五星,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了课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电视机内外教师的合理组织,有效地指导学生层层深入掌握了知识重点。三是电视机内学生的学习示范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突破了知识学习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光盘资源的应用,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在应用前的备课中,机内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地指导了我的教学思路,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二是电视机内外学生的互动学习,对比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的变革,也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学习过程体验。
3、光盘资源的应用、媒体的直观展示,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难点知识的突破。本堂课的教学,像引导学生从图画中的三角板、足球架、球场边沿处找角,以及分析吸管、剪刀、水龙头上有没有角等教学环节,媒体的直观动画展示,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在引导学生学习画角时,机内学生的示范与直观展示,学生很快地就掌握了画角的方法与步骤,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光盘资源“模式一”教学,不是简单地播放光盘,只有教师对光盘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理解与领会后,才能真正实现机内外师生的互动,才能真正发挥光盘资源的优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对课程要求、教材内容、光盘资源案例中执教者教学思路以及学生基础的全面了解与把握。
第四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分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分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第五篇:圆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组织教学,教具准备)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事先画好一个圆
1、师: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认识吗? 生:认识,圆形。
2、师:同学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师: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多?(生争先恐后,发言不断。)师(适时止住):同学们都说得很对,老师为你们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思考感到高兴!是啊,远到宇宙,近到身边,可以说 “圆无处不在”。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搜集的如:十五的月亮,美丽的光环,奥运五环等许多有关圆的精美图案)
3、师: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太美了!
4、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图形,它象征着和谐、美满、幸福、团圆。圆,也是数学上最神秘的图形,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块领略它的奥秘?
生:(齐答)那当然!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日常现象入题,并展开现象,能迅速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思维。
二、游戏调动,自学探究:
5、师:(板书后)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生:噢!(有些惊讶,跃跃欲试)
6、师: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圆规,老师说开始后你们就迅速画圆。看谁在一分钟之内,画出的圆最多最美?(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积极动手)
师:好,时间到。哪一个同学画的圆最多呢?(学生有的说10个,有的说15个,------一生最多是21个。)太厉害啦,真了不起!
7、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看看,你们画的圆都一样大吗?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吗?
生:(观察后)不,有的大有的小,它们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8、师:很对,那么你们仔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师:(学生热烈议论,意见趋于统一后)哪一个同学起来说一说? 生:(抢先举手的)有的圆大有的圆小是因为它们的半径有的大有的小;位置不一样是因为画圆时选的圆心不一样。
师:回答得真好,几乎和老师要说的一模一样。请同学们一定记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板书)
9、师:这么说来,话一个圆需要几个条件? 生:两个,一个是圆心,一个是半径。
10、师:对,圆心和半径这两者缺一不可。圆心就是我们课本中所讲的“定点”,半径就是我们课本中所讲的“定长”。(话峰一转)有了圆心和半径就可以确定好一个圆。但我们能不能把圆画好呢?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使用圆规画圆时还不够熟练,也不够规范。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下面,给同学生10分钟自学的机会,带着四个任务大家认真阅读课本89页至90页,边看书边思考。
1、了解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2、搞清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圆有多少条直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
4、仿照课本上的方法,自己试着用圆规作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
(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1、师:(因为以前已经接触过这些概念,所以大致10分钟即可,学生完成作圆后)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圆规画圆,画得还不够理想,甚至到现在还没有画完,你们猜猜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 生:针尖没有固定好;手没有拿在上面的小圆柄上;用直尺定针尖和铅笔之间的刻度时没定准;„„
师:其实呀,这都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老师如何画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学生观察,教师边讲边画)
三、合作交流,拓展思维:
12、师:好!同学们现在知道了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也知道了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而且也都会画圆了。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有关问题,并不象画圆这么简单。例如: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圆形纸片,需要找出它的圆心,你们能说该怎么办呢?
生:(部分学生用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叠尝试)把-------
13、师:同学们想得真好,我看见很多同学不仅善于思考而且勤于动手。学习就应该多动手、多脑。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圆形的物件,就如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这个圆,不能折叠,又怎么能确定圆心呢?
生:(小组学生你挣我论,又展开探讨交流)可以-----
14、师:同学们真是聪明,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这里又遇到难题了:学校准备在我们教室前面的草皮上建一个圆形大花坛,现在
要先在草地上作出这个花坛的痕迹。圆规显然用不上,直尺又不够长,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生:(学生踊跃讨论交流,一生积极举手,边演示边大声回答)我想可以--------(有的说先用纸把圆画来,对折确定好后,再标在黑板上;有的早预习了课本,仿照课后题利用两个直角三角板和一个指尺;有的说用四根指尺或木条,在圆外侧围成一个正方形,连结对角线;还有的根据日常所见说利用直角三角板,实际上运用了圆周角的知识------)
15、师(在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回答作出中肯评价后):我们又有新任务了:学校要在教室前面的大草坪上建一个圆形大花坛,如果你就是设计师,现在请先在草坪上标出花坛的痕迹?
生(因问题较开放,大家先是不知所措,继而小组学生展开探讨交流。其中一生用绳子的做法一下子打开大家思路,并逐渐得到共识)在草坪的中心地方,把长米尺或绳子的一头固定,扯直后让另一头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
师:太好了!同学们真聪明,人多力量大,无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中大家都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三、网上冲浪,深化知识:
16、师:同学们,一说到圆,我们往往会想起一个人。(刚说完,一生立即答到“祖冲之”)对,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对圆的研究中,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数字。
师:是啊!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我们为之自豪!希望同学们刻苦努力,争取为社会多做出一些成绩!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不知你们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不做成方的,不做成扁的,都要做成圆的呢?(略做停顿,引起思考)大家想不想搞清楚?
师:(在学生齐声“想”的回答后)好,下面,我们就利用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听说上网,异常高兴)请同学上网(我们教室里人守一机),在“地址栏”输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后“回车”搜索。自己查看,并互相交流。
四、自然小结,实践升华:
17、(教师走下去,巡视指导,参与讨论。七八分钟后):同学都弄明白了没有?
生:(非常欣喜地)明白了!
师:好。同学们,短短一节课,要真正认识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走“近”了圆的世界。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了,准备有奖征集“会徽”。要求图案反应体育生活,又要新颖、生动。大家可以借助网络广泛参考,然后拿出自己的作品。
师:最后,让老师以“心”为圆心,以“爱”为半径,做一个美好的祝福!祝福你们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在学生兴奋、快乐、感激中,结束)教学设计构思:
1、突出“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新课改理念。任何知识的形成都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因为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圆”的知识,这更为本节课多层次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用吸引学生参与和积极思维的问题,递进衔接,紧凑而自然。教师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突出“做数学”的新课程思想。生活实际自然导入,精美的图片引起视觉和思维的共鸣,竞争性的游戏进一步调动兴趣,观察、自学、实验、猜想、争论、查阅、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做数学”的思想贯穿其中。所有的知识点的出现、理解、深化,都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实现的。寻找圆心、研究车轮、设计图案等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探究创新。
3、突出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本只是用在了学生自学阅读,课堂大大突破课本的局限,也没有拘泥于学生早已有基础的有关概念的进一步讲解和直径与半径数量关系的练习巩固。而是充分利用许多感性素材,设计了许多联系生活的、难易层次明显的问题,以达到开
阔视野、开发思维的效果。特别是网络的合理利用,大大丰富和深化了知识。因为学校的体育活动,大都与“圆”有缘,所以最后的图案设计,正是为了能引导学生善于应用知识。
“心为圆心,爱为半径”的结束语,画龙点睛,紧扣知识,又升华了主题,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