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03:2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

第一篇: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

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

发布日期:2006年1月4日

浏览量:1232

作者--陆爱桢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改造„„教师对教学的自主反思和研究能力,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伴随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活动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参考《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P90页/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一、校本教研与问题解决

随着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逐步推进,教学实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也由此不断出现,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课程专家和教研部门的管理与指导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并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学研究是最直接的校本研修方式,它的根本是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人民教育》2003年第5期P28页/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吴刚平)。青浦区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叙事为抓手的校本教学研究,实现把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同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与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紧紧结合起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在《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校本教学研究的一种操作方式,即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周卫提出五环节校本教学研究模式,即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总之,校本教学研究必须是以问题研究为前提,而问题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课堂实践。

有不少学者尖锐地分析了当前校本教学研究中存在着的问题,例如镀金主义、形式主义、拿来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使得校本教学研究难以真正走进学校,贴近教师课堂教学。笔者也曾遇到不少类似的问题,学校立了一项课题,往往比较重视宣传包装,重社会效应,却忽略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课题活动频繁,“开题”要隆重一些,研讨要讲规模,总结要媒体助威,“结题”要大张旗鼓地展示成果,而与课题相关的主题研讨却难以深入,深入教师、学生的调查研究难以落到实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成了一句空话。一些学校(教师)研究讲速度,重结果,“善”模仿。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教师,当他人研究分层教学的时候,在他自己对分层教学研究成果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他竟然也以分层教学为主题像模像样地设计了一份课题研究方案。一些学校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功利主义思想,课题结了题,所有研究也就到此为止,不做深入的追踪研究,不对研究结果修正完善,课题研究成果难以发挥对学校(教师)的实效;再次是高枕无忧论,认为有了课题就万事大吉,对学校、学生、教师的发展不做全盘的综合考虑,没有忧患意识。总而言之,无论是镀金主义、形式主义、拿来主义、功利主义问题,都集中反映了校本教学研究对于学校或教师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二、课堂观察与问题解决

当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出现了某些问题,并想方设法(设计)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到设计??再到行动最后到反思的校本教学研究旅程(参考《人民教育》2003年第5期P31页/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刘良华)。但教师在频繁的课堂教学互动中,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学生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很少顾及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自觉意识,无论这些教育教学行为有效还是无效。另外,长期以来以学生成绩表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主要标准,而忽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评价和研究,这也致使教师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参考《课堂观察指导》P90页/陈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一,它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直接研究;其二,通过课堂观察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问题,找到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这些问题常常是作为其它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的起点(《课堂观察指导》P16页/陈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任务,凭借自身的感官(耳、眼、口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摄影机、采访机或MP3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指导》P16页/陈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本文涉及的教师课堂观察主要是基于教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手段。

三、课堂观察与实例分析

第一种,依据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开展:

(一)横向差异比较

实例分析:C老师的课与Z老师的课的横向差异比较(略)

1、C老师的课

A、C老师教学片段描述

C老师把一条活鲫鱼放进盛满清水的玻璃缸内,要求一位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实验观察任务,通过实验探究鱼鳍的功能。

某一女生抓住鲫鱼,准备用剪刀剪去背鳍,但由于鲫鱼是活体,而且个体比较大,所以很容易从女生手中挣脱,在盛满清水的玻璃缸内翻腾。顿时,水花四溅,女生的脸上,讲台上,邻近学生的桌子上都是水。

女生停住了自己的双手,眼睛看着老师„„此时,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

接着,教师让女生回到座位,教师自己抓起鲫鱼,很快把背鳍剪去,并把鱼放回鱼缸。要求学生注意观察鲫鱼游泳时身体还能不能保持平衡„„

B、课后个别交流

听课老师的话:我认为你不应该让女生回到座位,应该鼓励她继续完成实验,或者请其他学生继续完成。教师演示与学生观察的方式,与学生全身投入,亲身体验的感觉与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实验方案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你的方案不能代表学生的设计方案,更不能代表全班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设计成另一种或其它多种实验方案。所以我觉得你的实验方案可以进一步改进,建议多准备几个玻璃缸和若干条鲫鱼,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形成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最后还可以由学生评判确定哪一种实验方案最佳,这样才算是真正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C老师的话:至少目前我认为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实验,不应该放得太开,学生探究首先是保证按原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计划)为前提„„所以当女生无法熟练操作,直接影响上课进程时,临时决定由教师做演示实验。

C、听课教师的尴尬

在于按照新课程要求去评价C老师的课,还是按照现有模式化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去评价C老师的课。

2、Z老师的课

A、Z老师教学片段描述

Z老师课前准备了几个鱼缸,一桶清水,几条鲫鱼和剪刀等实验工具和材料。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鱼鳍的功能。

在学生1实验探究失败后(一些学生对学生1实验过程产生疑问,认为实验无法证明几种鱼鳍与鱼游泳时身体能不能保持平衡都有关,实验应该重新设计)。

于是教师让学生

2、学生3演示自己的实验探究过程„„

B、课后研讨

听课老师的话:你有没有考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可能会出现老师意想不到问题,比如因学生多次实验失败,影响上课时间的问题、教学进度的问题?等。你有没有考虑长期放开教学带来的各种问题?具体说由于放开教学,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结业考试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等等。

Z老师的话:课前主要考虑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自己实验设计„„长期放开教学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考虑,今天是由于公开教学活动,平时一般不可能采用,所以不会出现你提到的问题

C、听课教师的尴尬

如何评价Z老师,是按照Z老师这节课的即时效果评价,还是按照Z老师真实的理念与行为评价?

3、C与Z老师二节课的不同点

4、C与Z老师二节课的共同点

(二)纵向发展跟踪

实例分析:王老师前后二节课的比较分析

A、课堂教学片段

上课一开始,王老师采用全班习题复习引入新课内容,让全体学生各自完成教师事先用小黑板准备好的二道习题,然后分别让二位学生把完成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之后,王老师采用全班实验操作引出正弦与余弦定理,具体操作是学生各自用工具二次测量图形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弦与余弦定理。

接着,王老师又以习题练习巩固新课内容„„一节课40分钟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波折”,王老师几次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提出问题。

B、课后跟踪交流

听课老师的困惑:学生有问题,老师也已经注意到了学生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学生不举手提出自己的问题呢?王老师又为什么不把问题提出来讨论呢?

答案:王老师之所以确定学生有问题,是因为每天(每次)作业总是有部分学生只能靠抄袭作业完成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王老师之所以在课堂上没有直接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对于这些学生不再需要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提出问题,少部分学生还不能接受和领会知识,对于这些学生即使是教师提出问题也是无济于事,甚至有点得不尝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般不考虑这些问题,教案设计也没有涉及这些问题。

2、第二次听课

亮点之一: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结果呈现出来,请学生对作业解答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亮点之二:变换解题的条件,让原本没有问题的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由此产生一些问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王老师的话:后来王老师对我说到了二个“想不到”:一是当初勉强接受的建议,想不到初次尝试就有收获;二是想不到这种收获改变了我的想法,也改变了课堂,同样改变了学生„„

第二种,依据观察主体的组合方式,开展自我回忆观察、同伴互助观察和研究人员引领观察的研究。

1、自我回忆观察

A、课堂观察记录

B、教学反思日记

2、同伴互助观察

A、课堂教学观摩

年10月)B、教学案例剖析 C、教案设计评比

3、研究人员引领 A、专题学术报告 B、学习辅导讲座

C、教学临场指导

第三种,依据观察内容,开展专题观察与整体观察的研究。

1、专题观察

课题研究现场交流活动、各类专题研讨活动等。

2、整体观察

适于各类教学评选活动。主要参考文献

⑴《课堂观察指导》 陈

瑶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⑵《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 澜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实效性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实效性研究》总结

南苑小学 王丽华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务必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我的教学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学校的校本研修课题,开展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为了更好的做好课堂观察的研究,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理论素养。

开展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我,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我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1、用心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我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我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我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我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我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我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用心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我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我的见识,开拓自我的视野,使自我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1、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我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的方式。

2、研修资料丰富多彩、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用心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3、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深入研究课堂观察的实效性,作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一样、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我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忙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第三篇: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汝南县二中数学课题研究组

主持人:万

霞 课题组成员: 邓晓迁

彭翊飞

胡创业

在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人文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变,人们的成才观也在变,教师所面对的教育环境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新时代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也与以前大不相同。现代的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更加的多元化,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捷。当然,这些复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有益的信息给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带来正能量,而那些不良的信息也正在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当前的中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比较优越,吃不愁,穿不愁,而且每天都有零花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上很有优越感,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缺乏吃苦耐劳意识。其次,新时代的成才观、价值观也在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知,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好坏将来都有口饭吃,这种思想意识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上不思进取。再其次,社会环境乃至世界格局的复杂多变更日益凸显出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变革及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推动力。当今社会更呼唤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的理念思想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变化。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人才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行为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在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要永立潮头。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艺术。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宽阔的视野,教师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对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像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充分滋养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心灵,这只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同时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是一堂课不同的人上,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像一个有高超演技的演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演得精彩,要演得受学生欢迎。其次,教师要了解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要能很好的和学生沟通,要能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对心理学知识有足够的理解和认知。可见,要当教师不容易,要当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就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空间,提供平台。而校本教研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径。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校本教研的基地在本校,主体是教师,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宗旨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内容是探讨和解决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民主,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环境。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作以简要概括,不妥及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教育界同仁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建议!

一、收集和整理本校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共性的大家普遍关心并亟待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一步骤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性工作,它为校本教研确定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使校本教研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这一步骤很是关键。大家在一起要共同协商确定好研究主题,把问题分门别类,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研究,确立好研究方案。把研究主题、任务分配到具体个人,明确分工与职责,提高研究的效率。

二、问题式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查找和翻阅教育书籍,向专家名师请教,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认真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寻求答案。

三、案例式研究。针对具体案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现象背后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求解决办法,然后再深入实践进行检验,看办法是否可行,并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四、邀请校外专家作专业讲座。教育专家、名师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理念新,教育实践足,站得高,看得远。邀请他们给教师作报告,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指导教师行动的方向,减少教师行动上的盲目性,促进教师行为更具科学性。

五、邀请校外专家名师来校上示范课、观摩课,给教师作示范,并邀请他们听我们的课,然后点评。并恳请他们提出改进意见,针对专家的改进意见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吸收和再提升。

六、本校教师要定期到校外接受培训和进行观摩学习。学习外校的先进管理模式、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专业品质。

七、本校教师认真开展教学实践。备科组集中教师备好课,设计好教案,组织教师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写反思,收集教学素材。本校教师定期开展经验总结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同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和进步。

八、本校教师结对帮扶。年长的带年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带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通过结对帮扶,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九、校内开展精彩一课活动。每期每人至少上公开课两节。全体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上课的同志提高。

十、全校数学教师每期每人要撰写教学论文一篇。内容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收获及感悟或是自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然后大家互相交流,分享所得。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整理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获得的实践资料、教学反思与随笔、教学经验介绍材料、教学论文等等。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以便在全校推广。

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和总结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现将研究成果给大家作一介绍。

我们确定的“三主六环”教学模式:

三主是:

1、以学生自学为主体

2、以老师点拨为主导

3、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六环节是:

1、揭题示标

2、学习指导

3、自研共探

4、学情展示

5、归纳总结

6、巩固提升

其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的主旨是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像这样的一个题:“如果a⊥b,c⊥b,那么a∥c吗?”当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题。后来在展示的时候,他们给出了不同的方法:有两个组用的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两个组用的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还有两个组用的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完成的。这样,全班同学既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学到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同样在讲到“如果a∥b,c∥b,那么a∥c吗?”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完成,这样的课堂教学,既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增强了小组合作的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二、选择小组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传统教学,而是对传统教学进行一种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但目前我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花大力气去探索、去总结、提升和完善。目前我们有一些数学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太注重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对大家都能直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三、不注意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不会合作,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四、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素质有关。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自己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讨是我们课题组成员下一步攻克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将加倍努力,争取尽快完善和改进我的“三主六环”教学模式,使其更快在我校推广,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获得的初步经验。实践证明,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科研活力。形成了人人参与科研、人人都是科研主体,人人都有科研课题的浓厚学术氛围。增强了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学校逐渐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健康快乐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有了科研的平台,再加上教师有了科研的激情,我相信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定会立于潮头,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定会稳步提升,我校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2010年城厢镇中小学校本教研研讨会材料

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主讲人:陆珠艳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讨论与反思、撰写研究报告,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教学研究。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

●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克服了以往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学科缺失的不足。

二、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

1.制定计划:邀请专家、教研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目的、时间地点、试点教师、具体措施等。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主干,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它向其他教师传递着主讲教师课堂构想的信息;它为教师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

2.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主题从哪里来?主题来自于教学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引发同事间的讨论。

3.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教师依据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选课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选这一节课?这节课与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关系?这节课以往的研究解决了什么?未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 1

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关系的统一,如何依据新的教学论、新的学生观

达到教学的优化?

5.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6.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

7.撰写课例。由试点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课例要有

合适的主题,有独特的思考,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突出教学反思,对

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赋予事件以教育的意义。

8.课例研究总结。小组进行小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

结经验,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下一轮开展课例研究的初步方案。

三、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

1.一人同课多轮。这里的课既可以是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时间纬度),可以是一篇课文或一个课题(内容维度)。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

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这是课例研究中最有代

表性的一种研究模式,也是我要重点向大家介绍的。这种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选题、备课:主题的确定是课例研究有效实施的保障。确定研究主题

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突出学科特点,密切关注当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如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单

一、孤立、封闭的现象,我们确定“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其它学科进行扣读导悟”这一主题开

展研究;又如,针对语文课堂过分注重教材分析,忽视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的现

象,可以将“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以读悟情、以读悟语”

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主题确定之后,选定一个教学课题,确定一位执教老师,全体成员围绕主

题和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共同探讨,形成初案。

(2)首轮研究课:执教老师进行第一次上课。全体成员围绕确定的研究主

题和既定目标,全程参与课堂观察,并如实记录下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

以将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3)小组研讨:第一次上课结束后,全体参与者立即展开研讨,讨论要紧

扣研究主题和既定目标进行。先由执教者进行教学反思,谈课堂实施的得与失,然后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畅谈听课感受,重点是找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

析,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新的教学预案。

(4)再开研究课:连环跟进是课例研究的特征。因此,将讨论形成的新案,由同一位教师进行第二轮教学,是连环跟进的关键环节。在第二轮教学中,全

体成员再次有目的地参与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并与第一次上课进行

认真对比,着重检验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改进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

有效性。

(5)小组再研讨:召开反馈会议,讨论听课情形,对第二次研究课的教学

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6)三开研究课:第二次上课结束后,全体教师仍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讨

论。讨论更多关注的是对前后两次讨论和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追踪反思,进一步明晰问题的解决策略,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一些经验,以便更好地指

导今后的教学。同时,将研究过程中的教案、课堂实录和评议资料进行整理、提炼和总结,形成案例报告。

若有必要,还可继续进行第四轮、第五轮等研究„„直至满意。

“一人同课多轮”模式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主题——选定内容——

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再上课、听课——再评课、反思

——直至形成指导性的教学方案。

以上学期我们开展的第一次课例研究为例,谈一谈我们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确定主题,明确方向

根据县教研室提出的教研方向并结合本校实际,我们的第一次课例研究主

题的确立为: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前个学期我们学校语文

教研组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已经分别探索出各个年段作文教学的大概模式,但这

些模式只是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是比较粗略的模式,其科学性、可操作性

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课例研究以一人同

课多轮的形式,以 “有效教学”为核心目标,以探讨“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式”

为主题,力争探索出各个年段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全员参与,反复磨课

确定了主题,我们的课例研究就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围绕“有效作文教学

基本模式”这一大主题,语文教研组低、中、高各个年段的全体语文全员全程

参与了研究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具体主题,完成研究方案设计,时间是第六、七周。在“探索出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这个大主题下,低年

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主题内容是:在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

描写童话故事文章背景下,选取《电脑拼音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的实验教材—

—创作童话故事《谁的本领大》这一内容,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读说结合教

学策略”,探索出优化的低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爱写乐写能写。

由梁彩芬老师执教。

中年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主题内容是:在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四篇

课文都是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口语交际是“抓住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背景下,选取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作为内容,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

读说写结合教学策略”。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出优化的中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寻求较好的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和语言积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爱写乐写能写。由邓春玲老师执教。

高年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3“选择

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读说

写结合教学策略”。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出优化的高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执

教老师是韦杰生。

确定年段教学内容后,各个年段全体老师在两位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分析、讨论教材的重难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落实人员的分工,人员分工包括执教教师、课堂实录整理人员、反思札记收集人员、观察学生、观察教师人员、活动记录人员、研究报告撰写人员等。备课组长综合大家讨论的各项内容制定课例研究计划,执教老师写好教案。

第二阶段:具体的研究阶段,时间是第八周。

第一轮研究课——评课反思——整理模式

第二轮研究课——评课反思——调整模式

第三轮研究课——评课反思——形成模式

(若第三轮模式还不成型,继续进行第四、第五轮研究课)

每一轮磨课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执教老师上课,上完课后进行反思,年段

全体老师围绕“主题目标”评课,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展示、总结阶段,时间是第九周。第九周的周三(10月28日)

上午进行汇报展示,分别展示了低、中、高年段各一节作文指导课,之后是执

教老师谈反思和收获,年段备课组长作简单的课例研究活动总结。在展示活动

中,每一节课都全程录像。

经过第一次课例研究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各年段“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

式”。低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范文引路,领悟特点↓

依照特点,仿说句式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总结方法,说好句式(学生主体)

展开想象,连句成段

中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片段欣赏,领悟写法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运用写法,说写片断(学生主体)

范文引路,连段成篇

高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例文引路,审清题意

欣赏篇章,领悟写法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运用写法,布局谋篇(学生主体)

片断赏析,重点指导

收获与反思:

(1)在课例研究中,执教的老师经过集体备课、个人钻研形成一个初步的教学方案,然后再经过反复的上课、观课、议课、反思,形成了一个由少到

多,又由多到少的,由繁杂到有序,由匆忙到从容,由文案到学生的过程。这

里面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然后带来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改变,继而延伸

到实际课堂教学关注点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条捷径。

同样,参加研究的老师也在进步。从确立主题——选定内容——参与备课

——观课、议课的过程中,通过看、听、说、想,对主题教学的研究产生了由实践到理论,有肤浅到深刻的认识过程。一句话就是:“红花”与“绿叶”共同成长。这就是“一人同课多轮”这种研究模式的魅力所在。

(2)课例研究真真正正能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为我们所确立的主题都是从本校的教学实际中来,通过集体智慧去研究和解决,研究的成果每个人都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不仅解决了怎样教,还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这就是理论的提升。

经过一轮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课例研究中的确收获颇丰。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如何解决专家的引领问题。

(2)如何提高研究的效率问题。

2.多人同课循环。备课组和教研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与“一人同课多轮”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课的不只是某一位教师,而是教研组的全体成员。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第一位教师上完课第二位教师针对前一位教师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位教师也是如此。每位教师的上课方案都是在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中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

第五篇: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校本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法,创始人勒温1944年的定义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动态性、发展性和螺旋式上升等。其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下载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校本教研的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

    校本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 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 自己......

    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5篇范文)

    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搭石》课堂活动观察简报 【课例名称】《搭石》 【授课教师】徐新芳 【评析教师】语文组教师 【对徐新芳老师说课的感受】 徐新芳老师非常简洁......

    浅谈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浅谈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转载)2009-10-10 13:56:46|分类: 教育感言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摘要]“校本教研”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

    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成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传授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信息素养为主。信息技术教师也逐渐地从兼职走向专职、从业余走向专业、从......

    立足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改革

    立足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改革 本网讯 为积极探索完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周河小学于4月10日至11日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全校教师参与了听评课。......

    深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

    未经允许请否擅自转载 深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 活动实施方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

    立足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立足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强有力的校本教研为依托。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共识,形成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体现在高效课堂上;同时课堂上反馈的问题带到集......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普罗米修斯 校本教研(精选合集)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 《普罗米修斯》教学评价 李家堡小学宋玲艳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来实现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