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教学实录(写写帮推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回顾再现。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好不好?(好)
课件先依次出示:
(指名说)
14×5=
45×2=
25×4=
125×8= 生1:70 生2: 90 生3: 100 生4: 1000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难一点口算也这么快吗?(是)
课件再依次出示:
25×15×4=
18×97+18×3= 生1:1500 生2: 1800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5得1500。生2:我是先算97加3得100,再算18乘100得1800。
师: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学生边回忆,教师边进行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基本练习(课件依次出示)
1、判断 判断:
(1)36×16=36×2×8()(2)102×56=100×56+2()(3)32×(7×3)=32×7+32×3()(4)56×(19+28)=56×19+28()(学生想一想回答,全班订正。)
师:这几道判断题,哪些错了,哪些对了,为什么?错的你能给它改正确吗? 生1:第一题对了,它把16拆成了2乘8。
生2:第二题错了,它把102拆成了100和2,然后运用乘法的分配律,结果它没有分别乘56再相加。正确的应该是102×56=100×56+2×56。
生3:第三题错了,式子的左边只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结果它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正确的应是32×(7×3)=32×7×3或者是32×(7+3)=32×7+32×3 师:刚才这位同学真是太棒了,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用两种方法改正,真了不起。
生4:第四题错了,正确的应该是56×(19+28)=56×19+28×56 师: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不知道下面的题目能不能难倒大家,你们能被难倒吗?(不能)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课本练习六第2题)15×16= □×15 25×7×4= □×□×7(60×25)×8=60× □×8 125×(8× □)=(125×□)×14 3×4×8×5=(3×4)×(□ × □)学生思考回答,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精神让老师佩服,老师这里还有一题,你们还有信心完成吗?(有)
3、动脑解决问题:(课本练习六第3题)
我喜欢游泳,每次游7个来回,游泳池长50米,我每次游多少米? 师: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师巡视,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综合练习
师: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课件出示:
变一变,算一算
(1)12×10(2)18×99+18(3)25×4
4(4)125×25×32
(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1: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2×103=12×(100+3)=12×100+12×3 =1200+36=1236 生2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18×99+18×1=18×(99+1)=18×100=1800 生3: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44 =25×(40+4=25×40+25×4=1000+100 =1100 生4: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25×25×32=125×25×4×8=(125×8)×(25×4)=1000×100=100000 师:你们说的真棒。(集体订正后)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这几道题的做法。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也是用拆的方法吗?
生:不是,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生1:25×(20+24)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生1:在简便计算时,我先看谁和谁能凑成整百数,再看用了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
生2:我先看算式的特点,再想用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看
乘法交换律: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算
师:前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终极挑战?(学生异口同声:有)
提高练习:
(1)99×128+99×871+99
(2)132×68-32×68
(3)34×76+24×17×2 我们的挑战时间5分钟。如果能做对前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3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把算式变为128个99和871个99和1个99,正好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的算法是128个99和871个99,正好凑成999个99。师:到底谁的正确呢?
(生1的正确,生2漏掉了1个99)
师: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
师:做对这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根据算式的特点,发现每道题都有共同的因数,巧妙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
生:第3题我是这样做的 34×76+24×17×2=34×76+24×34=34×(76+24)=34×100=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3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师:那做对3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三
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师:自测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先独立完成必做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选做题。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2)125×32=125×(__×__)(3)39×42+61×42=(__+ __)×42
二、连一连:
8×(125+11)
×(199+1)35×199+3
5(37+63)×45 37×45+63×45
8×125+8×11
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
(2)25×64
(3)35×102 选做题:
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四 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了不起。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
附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看
乘法交换律: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 算
《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
教学实录
沂水道托中心小学
丁雯雯
第二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自觉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回顾再现。
通过课前了解,听说咱班同学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师先依次出示:
12×5= 35×2=
25×4= 125×8=
再出示: 25×13×4= 15×97+15×3=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3得1300。
生2:把15提出来,97加3得100,再算15乘100得1500。
师: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13×4=25×4×13=1300
生1:乘法结合律
生2:乘法交换律
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课的开始通过抢答一组口算题,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乘法运算定律的回顾为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基本练习
我会做
(1)23×4×5(2)8×(125+11)
(3)2×289×5(4)65×32+35×
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1:
23×4×=23×20
=460
(2)8×(125+11)
=(8×125)+(8×11)
=1000+88
=1088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和这个同学做的有不一样的吗?
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变式练习
试一试 我能行
(1)36×101(2)18×99+18
(3)25×44(4)125×25×32
(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2: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6×10
1(100+1)
=36×100+36×1
=3600+36
=3636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
=18×(99+1)
=18×100
=1800
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5×44
=25×(40+4)
=25×40+25×=1000+100
=1100
另外同学的方法: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32
=(4×8)×125×25
=(125×8)+(25×4)
=1000+100
=1100
125×25×32 =125×25×(4×8)=(125×8)×(25×4)=1000×100 =100000(集体订正后)
师:针对同学的发言,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的100从哪里来的?
生: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1:25×(20+24)
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
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出示刚才做过的题目),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生1:先看看数,再看能否用运算定律?最后算一算。
生2:看这些题能不能应运算定律,再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很好,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看
乘法交换律: a×b=b×a
想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算
(虽然学生对这几道题掌握的比较牢固,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同时,使学生领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挑战?
提高练习
动动脑 我最棒
(1)99×128+99×871+99(2)132×68-32×68
(3)25×197+75(4)34×76+24×17×
2我们的挑战时间4分钟。如果能做对其中的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4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生上台展示)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
师:第一题和第二题你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有没有不一样的?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
25×197+7=25×197+25×=25×(197+3)
=25×200=5000
生1: 25×197+75 生2: 25×197+75 =(25 + 75)×197
=25×197+25×3 =100×197
=25×(197+3)=19700
=5000 生:为什么分成25×3?
生:25×3=75,把75分成25×3。正好有2个25。用乘法分配律。
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师:怎么错的?
师:(针对错误的同学)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
生3:第4题,我是这样做的 34×26+74×17×2
=(26+74)×3=100×34
=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4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
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做对4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三、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
(2)125×32=125×__×__
(3)39×42+61×42=(__+ __)×
42二、连一连:
8×(125+11)35 ×(199+1)
35×199+35(37+63)×437×45+63×45 8×125+8×1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2)25×64(3)35×10
2选做题: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保证。基于此,在自主检测设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 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
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课下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拓展练习:
99×99+199=
999×999+1999=
9999×9999+19999=
教后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算式的特点。二想: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三算。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运算定律的情况下综合练习。所以设计时,既要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把
握了这点,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我想从这点出发,学生从本节课的练习中,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领悟了如何灵活运用定律,掌握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窍门。
2、练习题设计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层次性。
本环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练习。学生可直接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变式练习。练习的灵活性有了变化,虽然难度不大,但选择的练习题典型、代表性强: 36×101 18×99+18 25×44 125×25×
32每道题的设计都渗透解题方法的灵活,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三是提高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完成有挑战性的提高练习,并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充分尊重保护出错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练习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但学生往往因错误而不愿声张,我对展示自己问题的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在找出自己问题的同时,又能够较好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 小学老师:宁德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学习。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看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乘法交换律
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25组,每组有4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4○4×25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4=4×25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86×4=4×86,100×33=33×100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b×a
三、巩固练习
(1)26×8=()×()(2)56×()=35×()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新课学习
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5×2 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5)×2=25×(5×2)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b×c)
三、巩固练习怎样简便怎样算
17×25×4 125×29×8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水。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4+2)×25和4×25+2×25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25=4×25+2×25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c+a×c 或者:a×(b+c)=a×b+a×c
三、巩固练习
播放课件: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合理应用这些规律会让计算变得简便。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
5、例
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25×35×
2125×8
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
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
1、例
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5)归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25×5)×2=25×(5×2)
你还能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面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b×c)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4+2)×25 = 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3+2)×4
○
3×4+2×4
(5+10)×2 ○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 a×c+ 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3×4×8×5=(3×4)×(×)
117×13+117×7=117×(+)
167×2+167×3+167×5=167×(+)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 画“×”。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56×(19+28)=56×19+28
()
32×(8×2)=32×8+32×2
()
87×87+13×87=(87+13)×87()1+2×3=1+3×2
()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说?对同学有什么温馨提示?还有什么困惑?
第五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
回顾再现。
师:听说同学们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先依次出示:
12×5=
35×2=
25×4=
125×8= 再依次出示:
25×13×4=
15×97+15×3=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3得1300。生2:我是先算97加3得100,再算15乘100得1500。
师: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设计意图:通过抢答一组口算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回顾乘法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加以灵活应用。)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
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示:
基本练习
(1)23×4×5
(2)8×(125+11)(3)5×289×2
(4)65×32+35×32 师: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大家都已经做完了,老师发现你是第一个做完的,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1:第一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先把4乘5结合得20,再用23乘20得460。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8乘125得1000,8乘11得88,1000加88得1088。
第三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先算5乘2得10,再用10乘289得2890。
第四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先算65与35的和是100,再用100乘32得3200。
师:和这位同学做的一样的请举手,有不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针对简易的知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订正的学习习惯。)师: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示: 变式练习
(1)36×101
(2)18×99+18
(3)25×44
(4)125×25×32(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2: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6×101
=36×(100+1)
=36×100+36×1
=3600+36
=3636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 =18×(99+1)=18×100 =1800 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25×25×32
=125×25×4×8 =(125×8)×(25×4)=1000×100 =100000(集体订正后)师:还有问题要交流的吗? 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师:第2题也是用拆的方法吗?
生:不是,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生1:25×(20+24)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
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第3题我们还可以把44分成谁和谁相乘?生恍然大悟:25×44=2
×4×11计算更加简便。
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生1:在简便计算时,我先看谁和谁能凑成整百数,再看用了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
生2:我先看算式的特点,再想用哪种运算定律,最后再算一算。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想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算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对这几道题掌握的比较牢固,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同时,使学生领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挑战?示:
提高练习
(1)99×128+99×871+99
(2)132×68-32×68
(3)25×197+75
(4)34×76+24×17×2 我们的挑战时间5分钟。如果能做对其中的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4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根据算式的特点,发现每道题都有共同的因数,巧妙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 生1:
25×197+75
=(25 + 75)×197
=100×197 =19700 生2:我不同意,如果像这样算的话,就是197个25加上197个75,而原式只有1个75,这样算得结果就变了。应该把75分成25乘3。
25×197+75
=25×197+25×3
=25×(197+3)
=25×200
=5000 师:(针对错误的同学)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生3:第4题,我是这样做的34×76+24×17×2
=34×76+24×34
=34×(76+24)
=34×100
=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4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
师:做对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做对4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是练习课的主要目的,但有时学生往往因错误而不愿声张,对展示自己问题的学生适时、适当的加以鼓励,使学生找出自己问题的同时,又能够较好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一句鼓励的话语并不难,但要能够用的恰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
(2)125×32=125×__×__(3)39×42+61×42=(__+ __)×42
二、连一连:
8×(125+11)
×(199+1)35×199+35
(37+63)×45 37×45+63×45
8×125+8×11
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
(2)25×64
(3)35×102 选做题: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 ×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保证。基于此,在自主检测设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四、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
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课下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拓展练习:
99×99+199=
999×999+1999=
9999×9999+19999=
总评: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算式的特点。二想: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三:算。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运算定律的情况下综合练习。所以设计时,既要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把握了这点,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我想从这点出发,学生从本节课的练习中,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领悟了如何灵活运用定律,掌握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窍门。
2、练习题设计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层次性。
本环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练习。学生可直接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变式练习。练习的灵活性有了变化,虽然难度不大,但选择的练习题典型、代表性强:
×101
18×99+18
25×44
125×25×32 每道题的设计都渗透解题方法的灵活,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三是提高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完成有挑战性的提高练习,并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充分尊重保护出错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练习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但学生往往因错误而不愿声张,我对展示自己问题的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在找出自己问题的同时,又能够较好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