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时间:2020-05-07 18: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a+b=b+a(a+b)+c=a+(b+c)

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

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

a、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

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b、负责抬水、浇树的共有多少人?

25×2=50(人)2×25=50(人)

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C、每组要浇多少桶水?

5×2=10(桶)2×5=10(桶)

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4=4×25

25×2=2×25

5×2=2×5

(5)、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就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乘法确实有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乘法的交换律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a × b = b × a

(7)、你最喜欢哪一种?

(8)、其实乘法交换律在我们以前就用到过,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用过(学生思考后回答),再次证明交换两人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验证乘法结合律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确实存在,那乘法结合律是不是也真的存在呢,接下来我们自己举例验证

(1)、学生自己举例,小组交流,初步验证乘法结合律

(2)、指名汇报.(8×4)×5= 8×(4×5)

(5×2)×3= 5×(2×3)

(25×4)×1= 25×(4×1)

(3)、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4)、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来初步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老师也用了一道应用题来进行验证,再次验证乘法的结合律。

a、出示例6

b、学生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c、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

(25×5)×2 25×(5×2)

=25×10 =125×2

=250(桶)=250(桶)

d、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5)×2 = 25×(5×2)

(5)、通过刚才解决这道题,我们再一次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什么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呢?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吗?

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

三、巩固与练习。

1、填空。

12×32=32×()

108×75=()×()

60×()=8×()

25×()=()×25

30×6×7=30×(6×)

125×(8×40)=(×)×()

2、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

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23×15×2 5 ×37×2

492×5×2 25×166×4

8×5×125×40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教材27页的第2、3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激趣,提出猜想.(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找出共同点?和或积同。

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设计意图:四个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2)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内容得出两种不同解题方法。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2×(37+63)2×37 + 2×63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2×(37+63)=2×37 + 2×63

(3)将学生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新授内容,在课的开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

我班同学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树3棵,共植树?棵(植树节3.12)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27+25)×3 27×3+25×3

评讲: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法,思路。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进行计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想对照:a×b=b×a(a×b)×c=a×(b×c)

(a+b)×c=a×c+b×c 比较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运算难点的理解)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

(10+7)×6=()×6+7×()8×(125+9)=()×125+()×9

7×48+7×52=()×(48+52)(7×48+7×52中有相同因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练习理解乘法分配律)

2、火眼金睛看一看: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6×(19+28)= 56×19+28()

32×(7×3)= 32×7+32×3()

25×12+12×75 = 12×(25+75)()

25×99+25 =(99+1)×25()

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80 + 4)×25 34 ×72 + 34 ×28 88×125试做

师小结:通过前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4、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三个数的和,四个数的和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书)

5、找朋友

师:如果一个同学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左边部分,那你就说出它的右边部分,如果他说出的是右边部分,你就对出左边部分。看谁反应快。

6、24×8—4×8=(24—4)×8吗?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是两个数的差,三个数的差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设计意图:拓展书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8+4)×25 34×72+34×28

(设计意图:概念只有在具体的练习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学必须当堂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四、总结: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不能让总结性提问只是走了过场,通过这个环节切实起到梳理知识,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把下列等式填写完整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教师激发学生好胜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许多变化,题里辨别出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题呢?36×99+36 73×31+28×31—31

3.思考:填写完整:

a×(m-n)= a×125+b×125-c×125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四年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2.数学乘法运算教学设计

3.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3篇

4.《乘法运算定律 》 教学设计

5.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6.《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PPT课件

7.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8.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9.关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P24--P26例

5、例

6、例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25×35×

2125×8

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

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

1、例

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5)归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25×5)×2=25×(5×2)

你还能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面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b×c)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4+2)×25 = 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3+2)×4

3×4+2×4

(5+10)×2 ○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 a×c+ 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3×4×8×5=(3×4)×(×)

117×13+117×7=117×(+)

167×2+167×3+167×5=167×(+)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 画“×”。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56×(19+28)=56×19+28

()

32×(8×2)=32×8+32×2

()

87×87+13×87=(87+13)×87()1+2×3=1+3×2

()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说?对同学有什么温馨提示?还有什么困惑?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乘法运算定律 小学老师:宁德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学习。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看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乘法交换律

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25组,每组有4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4○4×25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4=4×25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86×4=4×86,100×33=33×100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b×a

三、巩固练习

(1)26×8=()×()(2)56×()=35×()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新课学习

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5×2 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5)×2=25×(5×2)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b×c)

三、巩固练习怎样简便怎样算

17×25×4 125×29×8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水。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4+2)×25和4×25+2×25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25=4×25+2×25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c+a×c 或者:a×(b+c)=a×b+a×c

三、巩固练习

播放课件: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合理应用这些规律会让计算变得简便。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恩施州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中小学校 冉红平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

教材的第33页——35页的例

1、例2及练习六的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a+b=b+a(a+b)+c=a+(b+c)

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

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 a、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b、负责抬水、浇树的共有多少人?

25×2=50(人)2×25=50(人)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C、每组要浇多少桶水?

5×2=10(桶)2×5=10(桶)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4=4×25 25×2=2×25 5×2=2×5(5)、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就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乘法确实有交换律。(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乘法的交换律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 a × b = b × a(7)、你最喜欢哪一种?

(8)、其实乘法交换律在我们以前就用到过,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用过(学生思考后回答),再次证明交换两人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验证乘法结合律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确实存在,那乘法结合律是不是也真的存在呢,接下来我们自己举例验证

(1)、学生自己举例,小组交流,初步验证乘法结合律(2)、指名汇报.(8×4)×5= 8×(4×5)(5×2)×3= 5×(2×3)(25×4)×1= 25×(4×1)

(3)、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4)、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来初步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老师也用了一道应用题来进行验证,再次验证乘法的结合律。

a、出示例6 b、学生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c、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25×5)×2

25×(5×2)=25×10

=125×2 =250(桶)

=250(桶)

d、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25×5)×2 = 25×(5×2)(5)、通过刚才解决这道题,我们再一次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什么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呢?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吗?

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

三、巩固与练习。

1、填空。

12×32=32×()

108×75=()×()

60×()=8×()

25×()=()×25 30×6×7=30×(6×)

125×(8×40)=(×)×()

2、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

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23×15×2 ×37×2

492×5×2

25×166×4

8×5×125×40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教材27页的第2、3题。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文山州砚山县稼依镇中心学校 作者姓名:高永华 联系电话:*** 邮编:663107 电子邮箱:340539052@qq.com 详细通信地址:文山州砚山县稼依镇店房小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经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发现过程,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价值意义。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符号、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在我们班里,有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吗?你最远骑到过什么地方?(学生发言)

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自行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观看场景

师:你能从场景中得到哪些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指名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李叔叔上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的路程?

3、解决问题

师:谁能帮李叔叔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回答)

二、探究学习新知识。

1、加法交换律(1)、解决例1。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2)、观察对比

师:以上这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结果怎样?那么下面这组算式○里填什么符号?

课件出示:40+56○56+40

生1:填等号。

师:你们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1:50+43=43+50 60+27=27+60 师:总结以上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3)、揭示规律

师:观察的很仔细,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生1:加法交换律。(4)、全班总结,师板书: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5)、用符号或字母表示。

师: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生1:我喜欢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 生2:我喜欢用这样的字母来表示 a+b=b+a(6)、根据加法交换律完成课本第28页的“做一做”: 300+600= + +65= +35

2、加法结合律

(1)、出示例2主题图。

(2)、生叙述题意,分析数学信息。师:你们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发言)。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先后出示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图: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56-

下载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这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一节练习课。 【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24——25例5、例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第二节乘法运算定律 第1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执教者:福州市钱塘小学 戴健顺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P33例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一、 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师:听说同学们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先依次出示:12×5= 3......

    四年级数学《乘法的运算定律》教案.

    四年级数学《乘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民新小学 杨乔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的运算定律》第34、35页 例一、例二 (二)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