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时间:2019-05-13 03:2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第一篇: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1.培养目标:

1.1知识目标: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急救原则和防治措施;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概念,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和健康指导;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1.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备诊治能力;能规范运用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具有危急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的能力。2.教学建议

2.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考核办法:分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60%)和实践技能操作(30%)及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0%)。其次,分开来说其各科特色:

一个“临床”使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内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如:要求学生搜集大量常见病例,从每一病例中抓重点,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外科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时进行,采用分组式,评分制,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妇科主要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的鉴别,教师要精选妇科内容,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儿科病复杂多变,患儿不会表达,不会配合,故注重培养学生的医疗技能、临床经验及医患沟通能力,如主要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法;五官科要求解剖学要扎实,其须借用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辨认其形态和病变,故教课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尽可能结合病房中真实的临床病人与案例;肿瘤学诊易治难,教师要向学生多植入本领域新进展,教授前沿性的诊疗;传染学主要是了解疾病和注重预防,如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急救医学要求学生应变能力要强,教学宜采用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2)教学方法

①课堂多媒体教学法。②研究性教学法: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现实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③自学辅导教学法,向学生布置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启发,而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自学成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还有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指导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手段改革

①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做到演示、板书等相结合。②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如: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其展现教学内容,以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③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医学教学方面的常用网址,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以解决问题。④利用网络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答疑和指导。(4)建设成果

通过课程建设的完美规划与大力实施,将目前医学院校“三段式”模式: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注入新的元素,逐渐实现了医学课程模式多样化,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总之,课程建设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课程建设阶段总结(本站推荐)

课程建设阶段总结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增长发展, 工程建设也处于发展高潮时期。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人口、资源、能源、健康及环境等五大危机,建筑工程材料作为一种大宗用量的材料,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形势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以水泥混凝土材料为主的建筑工程材料-尽管其来源广泛、造价便宜、利废环保、经久耐用及易于加工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但对该种材料组成、制备和结构、性能、应用等关系仍需进行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庞大的工程建设需要大批掌握最新建筑工程材料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这种人才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下,建筑工程材料方向需要的人才也将逐渐增多。建筑工程材料方向是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方向之一,是紧扣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的建筑院校特色并贴近城市建设相关学科群而设立的。

《混凝土工艺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材料方向学生专业限选课和专业方向课之一,属于该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理解建筑工程材料方向其它课程的基础。由于该课程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受到院、系领导的重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未来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混凝土工艺学》课程建设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下列做法:

1、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应顺应材料学科高速发展和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根据教学要求,围绕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反复精选优化教学内容。在阐述必要的材料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基础上,删除偏深细节内容,重点突出各种工程材料的组成、制备和结构、性能、应用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概括性,以及突出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新的教学内容包括:(1)水泥基复合材料学理论部分—介绍胶凝材料、混凝土及其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2)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学理论部分—混凝土的原材料粉碎、新拌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养护和输送工艺原理。(3)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应用部分—介绍现代泵送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施工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工艺技术特点和现代预制混凝土工业发展动向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从有关期刊、网站、报纸等不同的媒介获取有关的信息,以及最新发展动态,通过综合可以作为教材各章内容的补充,使课堂讲授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和适度超前性。

2.改革课程教材

教材建设是衡量一个教学团队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教材质量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借鉴国内外建筑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拟采用国内出版的《混凝土工程与技术》和《混凝土制品工艺学》优秀教材作为参考教材,采用S.Mindess编著的《混凝土》、P.K.Mehta编著的《混凝土结构、性能与材料》和CCR、ACI、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等期刊文章作为国外参考教材,既有一定的深度,也具有一定的广度,无论教师的讲授或学生的学习,都能满足要求。认真分析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外教材的特点,结合我校情况,编写出版自己的教材,所编教材要符合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适合我校办学特点,做到教师易用,学生易学。建立与教材配套的辅助系列教材,完善主辅教材体系。

3、改革教学方式

混凝土工艺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依靠粉笔、黑板来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教和学的难度都很大,教师要用很多时间来板书、板画,课堂容量小;学生的空间感很难建立起来。采用立体化教学则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使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信息流。发展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把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动态和充分提供图文声象等综合信息能力的CAI课件,引入到本课程教学中来,从而显著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简化信息传输转换过程,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开发课程的网络教材,利用网络实现课程学习、在线辅导,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作业,并在网站上链接一些优秀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材料专业网站,可以指导学生获得与课程相关的更丰富的知识。

4、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为使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课堂讲授、自学、专题讨论课等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场景式、课题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单向教学为双向互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如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提出结合我国资源短缺,讨论研究采用新的工艺制备混凝土材料的可能性。还可以就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缺点,讨论有机陶瓷(或有机水泥)的特点。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由教师可提出若干题目,如轻轨工程用混凝土、道路抢修用混凝土、大坝混凝土、桥梁用混凝土、高层建筑用混凝土,让学生自己设计混凝土配方。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可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教师还应在注意讲课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讲课艺术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第三篇:课程建设研讨总结

山水间 红螺园 共话小学课程建设

第一天:暴雨兼程红螺园,临时会议明理念

7月21日,这个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日子,却因为北京市60年不遇的大雨而不再寻常,就是在这一天,参加小学部暑期课程研讨会的全体老师冒着60年不遇的大雨由海淀来到怀柔红螺园。瞬间的暴雨使得积水没过马路,沿途看到了很多因积水而停滞的汽车,强烈的暴雨甚至把我们所乘车的雨刷器冲掉,司机只得冒着没有雨刷器的危险继续赶路。由于暴雨的原因使得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变成了3个小时。

顺利到达红螺园后,我们没有休息就召集了第一次会议,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于校长也冒雨来到了红螺园,而且更让我们震惊的是他当晚还要赶回去,明天参加稻香湖的研讨。当我们拿到于校长写的《关于我校启动全面课程改革的理念思考》和东北师大附小的案例材料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于校长的良苦用心。一个多小时的会议,于校长从生活品质到课程品质,从教师的独立备课到打破学科界限的思考,从每个学科都有育人价值到聚合各科的育人效力的整体构想,最终使我们明确了小学课程的定位就是“综合性,打基础,每一个学科都很重要”的理念,而且使我们明确了我校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综合改革、整体架构、凝聚各科课程育人的效力”。

第二、三天:分组交流议课程,忙里偷闲赏荷花

7月22日上午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会议,会上我们首先分享了三位老师参加课程项目组后的感受。王晓英老师写到“参加课程项目组后才体会到了‘无中生有’的本真含义,这是一种创造,需要担当、需要付出、需要智慧、需要分享”;刘燕老师写到“课程项目是我、是很多老师再次蜕变的契机”;王璐老师通过参加项目组“坚定了努力工作的信念”。同时在会上9位课程项目组的牵头人根据之前在小学老师中广泛收集上来的课程意见进行了汇报。这次的交流非常有必要,使得之前没有参加小学课程项目组的老师清晰地了解到课程项目组的进展情况和收集到的建议,为这次的具体细化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在明确了各个课程的任务后,各位课程负责人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带领着各组成员开始了具体课程方案研讨和撰写工作。有的组是整体交流后明确分工,分头撰写,再整体汇总;有的组是整体交流讨论,一人负责记录撰写;有的组在露

台上激励的讨论;有的组在荷塘边窃窃私语;有的组在房间里高声阔论;总之,每一位老师都在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自己的思考,凝练课程方案。

一天的激烈讨论,不知不觉已暮色西沉,大家不得不因为晚饭时间到了而打断了各组的研讨,大家也才有了心思细细品味山水间的红螺园。为何是山水间呢?因为红螺园毗邻红螺湖,背靠红螺山。尽管红螺湖有围栏相隔,但是七月的红螺园最美乃荷花,红螺园内的一池荷花成为了老师纳凉最爱,青青荷塘,碧叶连天;蜻蜓嬉荷,蛙声一片。

有了昨日满满一天的分组研讨构思,有的组理出了一些眉目,已开始进入撰写阶段;有的组本来目标很明确,可说着说着又把先前的构思推翻,改弦更张重新开始……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闭门造车,第三天一大早,杨校长便召集了各组牵头人的交流,原本定的是半个小时的交流,可是大家一说就收不住了,大家不仅介绍本组的进展,还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情况,热心地为其他组提供建议;有的牵头人从其他组的方案中获得灵感,当场构思思路,虚心征求他人意见,不知不觉竟然过去了2个小时,大家又带着思考和收获回到各组继续战斗,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及时的交流和分享使我们的脚步走得更稳。

第四天:所长亲临听汇报,建议中肯思路妙

尽管于校长在第一天的会议上就说过本次小学的课程改革不请专家指导,要让老师们在本次课程改革的研讨摸索中成为专家,但是毕竟本次的课程方案将直接指导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于校长还是请来了海淀教科所的吴颖惠所长听了我们的初步的方案汇报。吴所长指导过多所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她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学科的设置经验。首先,她谈到了海淀从2002年开始的课改十年遇到的问题:教材、课程之间没有整合,重复知识过多;小学的课程设置中,不同学科都按自己学科角度认识世界,分科过早;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不够。所以,她认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为:整个学校以整合为思路;学科不仅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学科内部要整合、拓展,学科间要进行整合。第二、在明确了整合思路后,吴所长针对小学主要课程方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针对老师们困惑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解答。

在这次会议上,于校长对全体老师也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第一、时

刻谨记育英学校的育人目标 “ 热爱学习,行为规范,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我们的一切改革都是为了实现我校育人目标服务的;第二、小学阶段的培养重点是“培养习惯,激发兴趣,夯实基础”;第三、小学阶段需要重视几个关键年级“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第四、育英学校的综合课程能否定为“思考课程”,即通过我们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智慧的人。最后,于校长也展望了未来两年的课程改革,他说:“两到三年后,我校的课程改革将进行到高原期,那时候将举步维艰,我们要且行且思。”

第五天:学科方案加减法,沟通共享无组别

在听了吴所长及于校长的中肯建议后,各个学科开始针对方案进行加减法调整,因为之前各个学科的方案都在努力突出自己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不少能够突显本学科特色的内容,但是学生还是那个学生,如果各科都做加法,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无法实现“培养习惯,激发兴趣”的目标。

虽然老师们各有归属的小组和任务,但是却没有阻碍相互之间的沟通:国学组制定方案后,就来到语文组驻地征求意见;棋类组的老师经常会被拉到其他组出谋划策;评价小组的老师分别深入到各组蹲点,征求对评价方案的意见;杨校长和各位主任则忙里偷闲到各个学科进行了解、沟通和指导;人力资源部的袁主任在学科课程小组困惑迷茫时,总是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尽管面临着方案的修改,但是老师们都是欣喜的接受。

在各个学科组进行减法的同时,而小学英语组面临着一定要做加法的现实问题,因为通过和中学老师的沟通,中学老师们普遍认为小学《新起点英语》教材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而且《新起点英语》这套教材确实存在着知识偏难,和中学的《新目标英语》不能很好衔接的现状,于是中学老师建议以《典范英语》做为中小学衔接的英语教材,打造我校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于是小学英语组结合《新起点英语》教材实际和各年级段的课时实际,首先确定了各年级段的级段目标,在整合了新起点教材的基础上同时加入《典范英语》,我们制定了两套典范英语实施方案,但是在已有教材和课时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小学六年级完成5级,这就存在了与中学英语的衔接问题。于是小学英语组提前一天回学校,带着自己的典范实施方案第二天前往稻香湖和八年级老师进行《典范英语》

衔接方案的讨论,由于小学英语客观存在的每个班级课时少,每个教师所教班级多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新一年级可以以《典范英语》取代《新起点教材》,而其他年级先按方案进行实验一年。

第六、七天:学科汇报真精彩,红螺寺里山水情

红螺园六天的暑期课程研讨,使得各个学科的老师们利用一切机会交流、沟通,使老师们了解了各个学科的任务、目标,理解了各学科老师的不易,增进了老师们之间的感情。同时,红螺园的六天研讨,也使得每一个老师都有了综合的意识,聚合各个学科的育人效力的意识。

在离开的前一天下午,各个课程组进行了课程方案的汇报,每个学科围绕课程设置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学科活动和学科评价进行汇报。通过本次汇报,各个学科组在汇报自己方案和聆听其他方案的同时,又激发了很多灵感,同时也面临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在这短短的封闭时间里,老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任务的结果,还有感动:英语组的老师们为了方案的完善工作到深夜;陈艳丽、仇玉春老师拖着受伤的身体坚持战斗在封闭第一线;为了完成科学课程方案,王娜的父母带着她的小女儿随我们一同封闭,以保证哺乳;魏姗的儿子在721大雨中摔伤,缝了7针,但她却顾不得回家看看;杨睿老师儿子、蔡茜的女儿都是在初一分班和中考录取的关键点,为了不影响工作硬是让爱人调了班,用电话进行指导调度;郝红霞老师在放假前就给儿子报了班,学校的封闭安排定下来以后,二话没说把儿子的班调在了八月份;刘雅丽手指受伤需要拆线,任永红老师的女儿出国演出要送机场,可她们都是在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才匆匆赶回家,当晚又匆忙赶了回来;贺爱兵老师的母亲住院,作为女儿心中无比牵挂,一直等到封闭结束才回到床前尽孝;还有很多老师把孩子托付给父母、爱人照顾;还有我们会务组的王晓英老师,为了老师到达后能够及时入住,提前自己开车到了驻地,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就是我们可爱的老师们,她们以学校工作为重的责任心,着实令人感动。

参加暑期研讨的老师们有幸在最后一天上午亲临红螺寺,领略佛教圣地的古韵。红螺寺背倚红螺山,南照红楼湖,山环水绕,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有着1600多年的佛教文化底蕴。本次红螺寺之行,对我校国学课程的老师们是一次难得的实际考察机会。

结束语:

7月27日预报的中到大雨没能如期而至,我想这是北京市的幸运,也是小学部全体老师的幸运;一路欢歌,一路畅聊,小学部的暑期课程研讨顺利结束;尽管我们的方案还要经历反复的修改完善,但是我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会在这条路上勇敢的走下去。

第四篇:少先队课程建设总结

少先队活动课建设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建设的通知》的精神,我校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少先队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现对我校少先队活动课建设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1、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为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展取得切实成效,学校特成立元一龙桂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朱海业校长任组长,直接领导工作;分管教导主任陈天密负责领导组织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大队部负责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落实及活动开展;后勤负责工作保障。

2、制度保障,确保实施。

重视制度建设,我校首先从制度上保证少先队每周不低于一节的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专门安排1课时,用于开展少先队活动,同时划拨活动经费,保障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确保少先队活动课时不被挤占、挪用。

3、建设一支酷爱学习、敢于创新的的大中队辅导员队伍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切实做好大中队辅导员的选拔工作,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大中队辅导员认真学习和领会2013年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积极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在各年级的开展,努力形成我校活动课特色。同时,把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同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分年级设计常规活动

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年级段制定了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细则,低年级课程要求队员了解队章的基础知识,懂得加入少先队的意义,培养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的情感。中年级要求队员了解少先队的性质和光荣的历史,激发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的情感,增进组织的使命感。小学高年级要求队员了解优秀党组织、团组织,增强队员的组织观念,提高党团队组织相衔接的认识,促进少先队集体建设。学校大队部通过学习队章、礼仪感染、民主参与、岗位锻炼、学习榜样、团队关爱等常规课程的开展,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三、每月一主题,设计中小队特色活动

我校少先队活动课程各月均有活动主题,每月最后一次活动课时间,安排各中队结合计划,设计中队特色活动。其他时间,根据计划提示,相应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可根据本中队实际,采取集体参与或小队活动等。如三月份我校就以“雷锋精神伴我成长”开展大中队系列活动,引导队员寻找身边榜样,做新时代的雷锋;四月份我校以“承先烈遗志,做时代骄子”为主题,对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则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爱国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六月份以“红领巾心向党”“多彩的节日”为主题,使队员了解个人成长与党的关系,引导队员从小热爱党,崇敬党。

四、以“诵读国学经典、培育道德人才”为课程特色。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贯穿于少先队活动课程之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结合《弟子规》、《国学启蒙》等校本教材,开展“学生读教师悟家长亲”“经典诵读比赛”等系列少先队课程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第五篇:课程领导力建设总结

课程领导力建设总结

课程建设是一个热点问题,各地中小学校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行了认真学习,形成了自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在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高不可攀的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编写新教材,而且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层面上。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校本课程开发,而且是更为重要、更为持久的校本课程开发。

这里,所谓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是指:学校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的性质和特点及可开发和利用的学习资源,对由学校外部专家提供的科目学习内容进行选择、补充、修正、改编、整合等一系列课程再开发的课程改进活动。

按照这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就不难解决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项高不可攀的工作,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二、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与实施

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学校的环境与条件、学生的水平与素质,笔者进行了英语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

(一)整体规划初中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我首先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英语教材的研究,拟定了三年内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并进行系统的课程整合。课程内容主要以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为主,并补充其他教材。补充的教材主要是根据对学生具体学情的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弱项与不足,针对弱项或不足选择的教材内容。

(二)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

为了充分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的优势,利用综合活动课程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开阔学生的视野,尝试整合英语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而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如以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背景,以英语街头标识为学习的现实场景,以纠正一些错误标识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甄别街头英文标识”的活动。

(三)根据语音规则进行词汇整合

还根据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则,对教材一至三册的单词进行了重新归类与整合,自编成了校本教案《初中英语单词巧读速记读本》,供学生学习。这一《单词巧读速记读本》主要是对三册书中的单词进行归类,以提高学生的认读单词和拼读单词的能力,减少单词记忆时间,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三、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为了更好地阐释笔者对初中英语课程所做的校本化实施,为了同行能够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以及校本化课程实施,以一案例作详细说明。

下载课程建设情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建设情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作为工科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长期扶持的重点建设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能否稳步提高。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

    课程建设阶段总结[精选合集]

    课程建设阶段总结 在教务处、数学系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指导下,通过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课程建设总结

    体育课程建设总结体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即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高校体......

    英国文学课程建设总结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建设总结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是外语系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总学时为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脉......

    德育课课程建设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德育课课程建设总结中职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内容。德育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包括《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篇一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论课程总结

    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论课程总结 班级:12材成(1)班 姓名:王荣辉 学号:1200901030 目录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2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2 三、企业信息化建......

    学校课程建设培训总结

    学校课程建设培训总结 学校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