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总结
市北区贝贝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总结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园结合新课程实施的标准,于2013年10月份开始探索、尝试建立适合我园发展的课程资源室,以支持和保障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在探讨过程中,我园首先成立了课程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由园长于爱英亲自担任组长,业务园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一线骨干教师联手合作,有效保障了研究的指导引领、落实推进及具体实践,并撰写课程资源建设实施计划,将其列为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在明确了各层面人员主要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每月二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月一次的随堂听课制度,使得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去达成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其次,组织教师进行园本培训,了解“课程资源室”的概述,并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二次培训。培训中,教师们态度端正,发言积极,认真做好记录,对“课程资源”这个新生事物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保障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落实,在经费保障上,我园还建立了课程研究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配置课程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经费,提供教师培训所需的资金。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的课程资源建设中来,共同收集网络主题材料、实物主题材料等,还开辟出一间办公用房为课程资源室,将课程资源室的材料一一分类、整理、存放,并通过集体协商制定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相关制度和表格,用于教师进入活动后记录。另外派专人定期对课程资源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物品的摆放、使用、缺失等情况,并做好记录,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有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了虽总结了些许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困惑:
1、由于研究刚起步,关于课程资源建设的积累的方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如何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创建标准”还有困惑,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关注过程,关注幼儿经验的获得,关注幼儿园一切积极的课程资源,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幸福童年。
2014年3月5日
第二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实验学校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一、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整合、共享、共建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应该坚持为课程改革服务。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筛选现有的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共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要调动所有的相关人员,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资源建设补充新鲜血液。
二、资源建设的意义
在商品化的资源建设中无法为学校提供个性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自建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自建的资源具有因特网上的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
三、资源建设原则
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二)可适用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与编写的教材相配套。
(三)内容多样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有文字,有图片等。
(四)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五)扩展性原则:要保证资源建设的内容得到不断地扩充。
(六)资源建设和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班子,管理人员对资源建设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地维护和更新。
四、资源的来源
(一)网上整合的资源
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民族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比较方便,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二)师生原创的资源
师生原创的教学成果。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经验更贴近于资源库使用者的需求。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源泉。包括教师的亮点展示材料、教育教学案例、课件、论文以及学生的调查报告、活动记录、小论文等都是极的价值的资源。
(三)师生收集的资源
师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从社会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实物照片、调查报告、访谈记录、背景资料、重要文章、书籍目录索引等。
(四)外部采购的资源
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材料购买。如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可以选择一些适合 学校实际情况的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建设中来。这些资源包括学校购买和教师个人购买。
五、资源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必要素材。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资源:
1、试题
2、教案、案例
3、教研论文
4、文献资料:参考资料、重要文章、书籍等。
5、课件
六、资源建设的要求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是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分类规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处理,把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加工,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部件,收集到资源建设中。
总之,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丰富的资源不可能一步到位,学校要经常收集教师的优秀教案、课堂实录、优秀课件、优秀学生的成果、网络上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充实校本课程资源。
2008年9月
第三篇: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有关做法
一、依据学科特点,实施课程整合
(一)语文学科
语文的考查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读写、理解和表达。基础题侧重考查读写,阅读题侧重考查赏析理解,作文侧重考查表达。当然每一部分都是相辅相成而非孤立存在的。
1.基础部分精耕细作。
音、形、义对于文字而言缺一不可,在考试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题型,为了最大可能地把
基础分拿到手,讲解、复习过程必须做到细之又细。细到成语的意思、适用对象、褒贬色彩、语法习惯、语境特点,细到病句的各种类型,细到标点的各种使用规则,细到每一个文言实词、虚词的各种义项。唯有精耕细作,才能在基础题上所向披靡。2.理解部分举一反三。
理解部分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因为考查的范围无边无际。各种各样的诗词、文章奔涌而来,貌似讲也无所尽,但其实范围越是广大,越应该做到讲有所尽。“文无尽而题型有尽”,所以在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的指导过程中,明确题型、方法指导、答法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答题模式,所以一定时间内的定量的题型训练、讲解非常有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继而在考场上势如破竹。3.表达部分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无论是语言运用题还是作文,当然都是以读写、理解为基础的。除了相应的题型训练,作文更应该注重素材积累,注意指导学生审题、扣材料、扣题、段落衔接、首尾照应等,最终做到厚积薄发。
所有的考试都离不开基础,离不开理解,离不开表达,而这些又以审题准确为前提,审题训练、讲解、指导应当贯串学习、复习过程的始终。
(二)数学学科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整合教材内容势在必行。高
一、高二基础年级教学,教材内容作如下处理效果也许会不错。
1.三角函数部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三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既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又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学生的遗忘问题。
2.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教材上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较大间隔:实际教学中平面向量是高一上学期内容,而空间向量是高二下学期内容。空间向量本质是平面向量的空间推广,二者联系紧密,但因间隔时间过长,往往导致讲空间向量时,学生的平面向量的知识大多已遗忘,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度。统计
3.与统计案例。作为内容紧密联系的两部分内容,统计在高一讲,统计案例在高二讲,战线过长,容易导致教学效果差。建议将统计移到高二与统计案例一起讲。
4.另外,教材内容整合,既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合理安排,更需要教研室的大力主持与统筹安排,因为学校内部的教材整合与教研室的进度安排如果有冲突,往往会影响老师们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教材整合的顺利实施。
(三)英语学科
一轮复习中英语学科多以基础知识和语法为主线,再加上大量的高考适应性训练题。但是反思并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我们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在高三英语课文复习中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原来的模块教学,而是以话题为中心,将内容相关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这样以话题为单位,可以更有效地复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学习文章的文化思想、内容和语篇结构,培养阅读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尝试打破课本分册顺序和模块顺序,按“话题模块”整合重组现在教材中的课文,来进行一轮复习。话题模块,是指“几个相近或相关的话题整合成一个话题单元”。按照《考试说明》上介绍的模块项目,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人物介绍与个人情况”、“ 友谊与人际关系”、“社会风俗与及节假日活动”、“ 旅游和交通”、“文娱与体育”、“自然与环境”、“语言学习”、“历史与地理”、“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文学与艺术”、“健康生活与健康饮食”、“学校生活”等12个模块,然后按照这些整合后的话题来进行复习。
(四)物理学科
1.改变教学理念 低起点开展教学,建立适合我们学生的习题教学资源库 高中阶段的学习,适量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眼下的事实是:习题集、模拟题等满天飞,但很少有难度、深度上适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因此必须有自己的资源库!而低起点开展复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自己的一套题库。在充分研究高考、考纲的基础上,各地的模拟题、习题集等,教师对题目进行选编.2.下大力气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在平时复习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思维能力有待大幅度提高。建议在高三物理后期复习中,在讲解典型计算题时,抓住规范化要求的流程,统一要求,集中训练,有效地解决了有关步骤会而拿不到分的情况,在高三一模结束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高考试题二卷中的计算题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独的审题专项训练。将题目印制成讲义,然后让学生审题,题干每句话中,确定为关键词的、确定为已掌握知识的、确定可以画出过程图或力图的自己加标记。在进入第二时段的突击练习时,让学生在“审题”讲义批改后的基础上,清楚地勾画出过程,并特别要求写出文字说明,其格式统一要求为“对谁,在哪个过程,怎么样”并且写出贴合题目意思的方程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属于“踩点给分”即分步判分方式。经过这样的训练,即使由于题目情境或各种原因引起答题有诸多错误,但可以实现学生会的部分,尽可能拿到分。
3.循序渐进,小跨度进行变式训练
为了学生理解问题的全面性,以及防止思维定势发生,在原有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是必要的。但有时处理不当,也会反受其乱.因此,变式练习也要小跨度进行,最好情境设置和方法设置上进行平行变动。同时,为了让高三学生体会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在变式训练时,采用明确的方法进行“层层加
码”。让学生在审题时,能自觉地去体会编题者的意图,让学生解答一类的效益大于几道题的。而对于“难、偏、繁、怪”和“多讨论、多推理、多判断”的问题,在高三复习的前期,大胆放弃,一模以后,可以出现一些.(五)化学学科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在必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必修内容涉及面广,几乎包括高中所有内容,但教学要求较低,相关内容在选修中都将进一步深化。所以,同一个知识点,会在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中重复出现。在复习中应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整合三种教材,通过整合复习,打破原来的模块界限,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避免复习内容的重复性,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及应用,在《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均有涉及,每一种教材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都不一样。《必修1》从常识上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原理》从原理层次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与技术》则从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层次认识电解饱和食盐水,注重化学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在高考复习时,有必要整合三种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循序渐进在掌握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和应用。
再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时,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存在”为主线发散到各个要求的具体物质,注意编织每个具体的物质 “结构→性质→用途→制法→检验方法”的复习线索,“单质→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六)生物学科 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分为三大板块,四大知识系统。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可进行专题复习。
2.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1)按体系分专题: 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③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④生物与环境系统。(2).按实验分专题:
①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②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③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④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按题型分专题:
①曲线坐标题。②图形图表题。③遗传系谱图题。④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题。
(4).按热点分专题:
①生态和环境热点。②生命科学前沿热点.③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④国内大事、世界风云
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最后冲刺阶段留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
(七)政治学科
高中政治分为四个必修模块二个选修模块,内容多,知识繁杂,要想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考试成绩,必须整合模块知识,提高答题的实效性和得分点。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路有许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1.根据模块特点进行模块内的知识整合。如经济生活可以从消费、生产、经济制度、体制环境等进行整合,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政治生活可以围绕十大主体、六大政策(制度)整合,文化生活按照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等自主构建;哲学按照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题目多变,万变不离其中,这种思路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最有效的最实用的。
2.依据时政热点跨模块构建。比如钓鱼岛问题,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角度发散整合,注意从各个角度发散。结合典型例题,形成模版,这是最能提高得分率的思路,但相对来讲也是最笨拙的办法。
(八)历史学科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
体例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式体例。新体例既有明显的优势,如可以对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沿革,有一条比较清晰线索,对某些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和比较深刻的探讨;然而这样的体例也有弊端,如淡化了历史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时序性和全面性,即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明确,同时全面性也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因此,要搞好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必须认真学习《课标》,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对教材进行整合。
1每一学习模块的课程内容,都包括若干个分别由中国史和世界史内容构成的学习专题。每一学习模块的教学,应在准确把握模块主题意义的基础上,着力处理好中国史专题和世界史专题的关系,通过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例如在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教学前,先进行了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教学。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受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影响极深,这样调整和安排,有助于学生认识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整合必修模块之间的教材内容
必修模块分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三个范畴,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历史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学习完历史必修一政治模块的内容,所以不失时机地将两个学习模块的相关单元和内容相联系加以整合,这样做,既可以随时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更可以使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例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一单元第6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时,引导学生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内容回顾联系,使学生认识明清时期已走向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以及旧的封建制度必将被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政治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3.整合选修和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
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选修模块的设置是对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提升。如果能将选修和必修有机结合,就能既宏观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又能洞悉生动鲜活的历史细节。如:在讲必修一中的《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选修一中的《梭伦改革》;学习必修三《启蒙运动》时结合选修二的《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选修课不要单独学习,可以把它们看作必修课的阅读教材。虽然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在历史教育这个层面,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九)地理学科
整合方向:通过教材重新整合,以重新构我们地理学科教学体系,大专题与小专题相结合,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具体。通过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把握核心,以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1、整合依据
(1).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在复习过程中就不会偏离轨道,做无用功。
(2).要依托教材。教材里面大量的阅读和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尽量发掘教材文本和各活动隐含的重要内容与知识点,把抽象内容具体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快速理解。
(3).依据学情。教师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以此对某些内容进行整合。
2、具体整合内容
整个高三复习的地理主要内容:有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区域地理(主要是初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环境保护。
其中必修Ⅰ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必修Ⅱ主要是人文地理知识,必修Ⅰ和必修Ⅱ主要是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必修Ⅲ主要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Ⅰ和必修Ⅱ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在区域中的应用;区域地理主要学习的是世界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但高考是必考内容,且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自然地理知识(必修Ⅰ)
第一章:本章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相关知识,1.增加:在一轮复习之前首先要复习地理基本知识,关于地球与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高考主要是选择题形式出现。
2.简化:地球运动一节内容比较难理解,学生得分率低,因此,复习时简化地球运动内容。
第二章:大气部分
增加:本章第3节没有涉及全球气候类型的知识,全球气候类型是自然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且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讲述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后可以加上这部分内容,这样在内容上比较连贯,学生更易理解。学完此部分内容,进一步学习中国气候。
第三章:删减:本章第1节和第2节内容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复习时删掉。
强化: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垂直分异规律比较重要,要重点复习。
第四章: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了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重组:其中必修Ⅱ中的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国交通等内容,必修Ⅲ中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在复习时放到本节来讲,与聚落和交通相关的知识构成体系。
2.减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部分内容高考考查不多,可以删掉。本章内容也可放到人文地理模块来复习。人文地理(必修Ⅱ)
第一章:合并:本章人口增长模式要重点复习,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只可合并作为一课时。
第二章:分解:本章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与城市相关的,城市是聚落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复习时,可把本章内容并到第四章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作为城市整体内容。
第三章:本章共四节内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删减:其中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节主要是对后三节内容的概述,因此本节内容可删掉。
2.增加:复习完农业之后,复习必修Ⅲ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农业。把中国工业放到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之后复习。
第四章:合并:本章主要内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本部分知识比较贴近实际,学生较容易理解,复习时用一课时的时间。
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Ⅲ)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对相关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了解。首先第一章要明确我国分区及其特征及我国经济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内容。其余内容按照第二章依次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高考考查频率较低,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三种技术在地理环境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把本章内容整合成一课时复习。世界地理
学习世界地理前提必须会读图和将区域定位,所以第一节介绍的世界地理概况等内容。后面内容则是通过不同尺度介绍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以综合题形式,第27题。常以中国重点工程和当前的热点区域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体,考查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整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把复习重点要放到前面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学习。选修地理
选修地理是选做题,每道题10分,简答题形式。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大模块。此三个模块针对高考常出现的考点,分别设计三课时进行复习。
二、精心梳理高三教学工作,分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一)教师教学资源方面。
1、经验体会
(1)科学安排高三复习计划
我校在深入分析学情,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前几年的经验,通过与管理层和备课组长的深入交流,合作制定了有效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计划和实施要求。在一轮复习中我校重点侧重于复习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多方搜集权威资料,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细加工,规范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让一轮复习得以系统扎实地进行。二轮复习中我校重点关注了专题复习课和试题讲评课的实施,通过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形成了符合我校学情和高考要求的课堂模式,让二轮复习真正落实了巩固知识、熟练方法、提高技能的要求。三轮复习中,我校重点关注了静悟与考练的结合,各学科结合青岛市三轮复习计划和相关资料,按课时梳理了细化到每一节课的复习计划,并提前对学生进行了三轮复习的方法指导。同时,根据学习规律的需要和学生的复习情况,结合高考考试安排,合理安排了几次模拟训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应试素质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诸如过于关注导学案的使用而忽视了教材,关注了专题训练而忽视了阶段性综合练习,关注了试题讲评而忽视了变式训练与错题整理等问题,但是我们总能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和推门听课等方式详细了解情况并及时加以解决。
(2)邀请专家现场指导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复习质量,先后多次邀请教研员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教研员的意见和建议,备课组长和包组领导将经验和建议及时传达到每位教师,并通过集备、示范课评比等方式进行实践和纠正。为提高高三教师的业务水平,开拓高三教师的视野,我校邀请了高考研究专家陈庆军教授、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焦兆群院长、高考数学阅卷组组长山东大学张天德教授,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山东大学王小舒教授等专家学者来我校传道授业解惑,并让教师们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写心得体会,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性和目的性。(3)外出学习取真经
在坚持请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安排教师走出去,先后安排管理层、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去济南、崂山、即墨、平度等地参加培训、交流学习,及时获得了关于高考的第一手信息和一些创新性的措施,为高三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4)多种方式查找问题
学校以李校长和臧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对高三重点关注,经常通过推门听课、师生座谈、材料积累、专题讲座等形式发现问题,提出措施,监督落实。
以上种种措施,充分保障了高三个阶段复习的有序进行,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资料、心得、模式,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我们准备通过多种渠道有效专程这些教学资源。
2、传承方式
我们将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召开新老备课组的对接会,让新老高三备课组的成员通过面对面座谈的形式交流经验,将原高三的教学计划、导学案、组合卷、教辅书、教案本、听课本、集备记录、教学影像、配套课件等材料及时移交给新高三。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邀请原高三的教学成绩突出、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新高三集备,上示范课,以老带新,以优促弱,将之前积累的教学资源充分地传承下去。
(二)学生学习资源
1、经验体会
(1)落实导师制,抓促边际生
我校高三充分贯彻导师制的前提下重点开展了“抓边培优”工程。将班级的边缘生、艺体生、尖子生分配给每一位导师,由导师负责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成长,班主任宏观调控。在这项工程的实施当中,我们的
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尤其是课间导师进教室的举措,让教师真正深入学生生活,进而走进学生内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多渠道实现对学生的指导
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复习策略制定、抓弱促强落实、心理状态调整、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我校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和阵地。在各班级、各学部的走廊和教室里,都有优秀学生的习作、学习经验交流、错题本和规范卷展示、时事素材积累和学习方法汇编等宣传资料。每周,我校都通过班会,采取经验介绍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学习行为习惯进行培训。
2、传承方式
高三期间,我们收获并总结了很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准备将这些学习经验介绍、规范卷、满分卷、错题本、笔记本、作业本、试卷册等宝贵资料在学生毕业后留在学校,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采取实物展示、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制作宣传栏广而告之等形式对下一级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也会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形成文字材料,将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优异成绩、美好前途一一展示给下一级同学,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再创佳绩。
(三)教学管理资源
1、经验体会
(1)科学安排,统一行动
在高三复习伊始,高三级部管理层多次召开准备会,在复习目标、复习时间、复习策略、复习要求、课时安排、考试安排、听评课落实、集备检查、作业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并最终统一思想、统一行动。(2)落实管理人员包组、推门听课和听评课制度
高三管理层人员很好地落实了推门听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由此深入了解了学情和教学过程,及时地与学生、教师进行沟通,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改,让整个高三的课堂教学工作高效推进。高三管理层实行了包组制,管理层每人负责一个学科,从课堂教学到集体备课,从教学研究到考试总结,全面参与备课组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全面掌握学科的复习进度。(3)坚持召开每周学生例会
管理层充分发现问题和收集资料,结合学生一周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鼓励,在周例会上,既有生动的事例的讲述,又有优秀班集体的评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主观能动性。(4)落实管理层和班主任一线工作法
高三管理层既是学部管理者又是班主任,在坚持落实班主任一线工作法的同时也每天对学部的常规管理进行督查和通报,尤其在三轮静悟期间,各学部都制定了详细的静悟方案,并每天坚持检查通报,保证了三轮静悟工作的有效落实。
(5)加强学习,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除了注重实践落实之外,高三管理层还注意加强业务学习,每周的管理层例会不仅是工作的总结和布置会,更是业务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在不断地业务学习中,管理层人员不断丰富理论水平,提高个人素养。
2、传承方式
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各阶段的总结报告中已经汇总,作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料库中,我们将选派优秀管理层留任高三,充实高三的管理队伍,传承优秀经验、做法。也将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新一届高三管理层及时学习,有效贯彻。
第四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行动计划
模块一 21世纪学习
模块二 评价策略
博客量规 鲍伯的修订过程 交流量规 创造力量规 批判性思维量规 决策量规 多媒体展示量规 新闻简报量规 报纸和杂志量规 播客量规 解决问题能力量规作品和展示 评价行动计划 安娜的行动计划 鲍伯的行动计划
推论量规 研究量规 自主学习量规 时间线量规 视频量规 维客量规
模块三 评价方法
个案记录 个案记录观察技巧 论证检查表 博客检查表 博客量规 合作检查表 交流量规 创造力检查表 创造力量规 批判性思维量规 决策量规 小组任务量规 信息处理检查表 数学解题量规
元认知 多媒体展示量规 新闻简报量规 报纸和杂志量规 播客量规 档案袋量规 问题解决检查表 问题解决能力量规 项目管理检查表 项目计划检查表 项目反思检查表 推论量规 反思日记写作提示 研究量规 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量规 时间线量规 电子档案使用技巧 视频检查表 视频量规 维客检查表 维客量规
模块四 评价开发
模块五 评价实施
鲍伯的21世纪技能矩阵 桥梁项目同伴互评检查表 桥梁项目陈述大纲反馈 桥梁项目评分指南 英雄项目计划 会议登记表 创造性思维灵活度检查表 创造性思维流利性检查表 不朽的英雄项目维客量规 21世纪技能 大使项目目标 安娜的评价计划 安娜的标准 评价网站 桥梁项目展示量规 灰姑娘项目目标 评价计划的指导问题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的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垃圾桶项目目标
灵活性和适应性自我评价 项目介绍电子邮件模板 目标设置表 反思过程 研究过程量规 识别和描述问题检查表 即时贴 观察记录表 学生项目总结表 同伴反馈表 技术资源 学生反馈提示 使用量规 视频评分指南
补充资源评价参考文献 课程硬件配置说明
第五篇:浅谈空间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空间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摘要:本文从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建设两方面对“无机化学实训”空间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探索出更具实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训;信息化教学;空间课程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136-02
“无机化学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化工、应化、制药、材料等领域专业职业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在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而“无机化学实训”空间课程是我们基于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平台而建立的网络课程,该课程通过空间教学新平台的搭建,创新了教学模式,开辟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课程设计思路
“无机化学实训”空间课程资源在建设时,我们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对无机化学实训课程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具体实践,从课程主体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法、课程考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模块化分析,进而确保了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新颖性。
“无机化学实训”空间课程与无机化学课程紧密联系,并从知识结构上将所授内容划分为性质实验和综合实训等模块,教学设计上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表格化教案、资源库、教学课件、黑板板书拍摄、课堂教学录像、在线答题测试、实验仿真、作品展示、作业批改、空间团队、空间互动、课程拓展等全方位、大容量的资源叠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综述
1.空间课程的入门引导
课程说课、入门导学的功能是引领新生进入空间课程学习。无机化学实训是学生进入高职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课程说课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本课程有了初步认识。“无机实训第一关”从准备、安全、仪器、方法上对新生进行引导,点击按钮就可直接进入相应页面,无需另外打开网页,在首页页面就能实现(如图1)。同时还链接到化工系的空间和网页、仿真平台和企业专家空间,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经常浏览和学习的网站。
2.空间课程资源的打碎与整合
资源库、教学课件、课堂板书图片、表格化教案、教学视频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资源库细分为概念库、原理库等十多个子库,其相关的内容全部按顺序排列,总数近五百个,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中间导航进入。任务资源导航将资源按任务和模块划分,每个任务下都有相应的表格教案、教学课件、课堂板书、教学视频,一目了然,学生能够根据学习需要迅速地进入相关页面。例如,点击“表格教案”进入其页面后,继续点击“原理库”就能够迅速地进入其页面;同样,点击“教学课件”,其右侧栏目就有这一任务的十二个库,它们的关系可用十六个字概括,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打碎重组,各取所需”。
我们也正尝试将一堂课的教学视频按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便于学生自主观看,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上页图2)。此外,学生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制作教学视频时,我们采用学生边讲解边实验的方式,然后再进行师生讨论。而且,我们还为拍摄好的视频独立制作了字幕和开场动画,以便学生观看和理解。
3.空间课程的技能训练与测试
实验仿真、化工模拟控制、自测题等资源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操作平台。例如,学生使用酒精喷灯前,可以先利用实验仿真软件熟悉操作事项,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用化工模拟控制时,可提前了解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基础。对于与无机化学实训相关的化工工艺与流程,我们自制了动画,充分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多次训练,温故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自测题在个人空间首页进行,学生一目了然,不只有单选题,还设计了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图上点击题等,而且能及时反馈,可随时查看答案、随时关闭,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从中间导航查看相关的资源库(如图3)。同时,我们计划将PPT中的所有实验做成动画形式,这样对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就算还没有做过实验,也能够提前了解到大致的实验过程。而且学生还可以把PPT当作学习软件,自主点击相关的链接,了解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
4.空间课程的交流与互动
团队互动、空间答疑、作业批改、作品展示促进了师生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我们划分了若干个交互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了组长,并通过成员的动态照片,链接到个人空间中(如图4)。刚开始,我们设定的任务是讨论某个章节的内容,后来学生讨论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再限定于某个章节。讨论的问题多是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如分子轨道理论、亲电加成历程等,另外还有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常识,如能否用茶服药、什么水果可以解酒、酒是否越陈越香、叶绿素的结构及其作用、铝毛刷实验等。通过交流讨论、空间答疑,师生间加深了了解,互相促进,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入、广泛。而在空间作业批改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批上“已阅”,或是评定ABCD等级,而是针对学生作业中的不同特点,尽可能使用富有个性、详细的批语,并在其中穿插对学生的鼓励,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把自己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制作成视频,放在空间与大家共享。
结语
我们通过“无机化学实训”空间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改善了传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诸多不足,提高了教学与学习资源的储备度,扩大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并通过共享教学心得和教学成果,彰显了教学手段与平台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