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

时间:2019-05-13 03:0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

第一篇: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

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闫云芳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也日趋成熟。但课堂中还是存在着极大的表演性,虚假性以及严重脱离文本 “拓展延伸”的随意性。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为此,本文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妄议自己的几点思考。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有效性

当前语文新课标所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正在实践之中,语文课堂的面貌为之一新,但也存在着一些实践误区,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语文课堂正在成为幻想的杂货店,成为越来越热闹的童话剧,成为越来越精彩的课堂表演。其实,新课程并不是与过去的分裂,或是和过去的对立,更多的是对传统课程的选择和组合,是对传统课程的转化。因此,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更应注重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决定教学策略的选择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存的一门学科。每一学年、每一学期都有很明确的素质培养目标和知识培养目标,因而教学中应结合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精讲一到二篇精讲篇目,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篇目。精讲篇目应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策略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精彩,为了表演而选择远离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在《盲孩和他的影子》一文就导课而言一教者采用了以做“感官游戏”导入的方式,通过学生看、听鼓槌在桌面与桌边发声的不同,继而进行模仿,学生应对自如,兴趣大增;接着让学生闭着眼睛只凭听力跟着老师做,这下声音噪杂,参差不齐。教者随即趁热打铁导入:盲人的生活会是多么艰难,内心会是多么的孤独与渴望温暖,一起走近《盲孩和他的影子》的故事。这样的导课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教者紧扣文本选择了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了让学生走近盲孩、理解盲孩的目的,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铺垫。而另一教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副图画,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为“美”,然后导入:这么美的图画我们可以看见而盲孩却看不见。诚然,这样也达到了目的---导入了课文内容,但教者却给我们饶了一个很大的圈子。美景与盲孩之间的距离到底是远了几分。思考之下,我们不应以美不美作为选择教学策略的标准,而应实实在在,紧扣文本以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二、课堂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是权威,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霸权。在文本、教师、学生三位一体中,文本是一极,教师是一极,学生在强势的叙述面前弱化为被动接受的容器,失语症般的梦游在文本和教师之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变成“两脚书橱”,至多是学舌的“人形鹦鹉”,语文教学失去了心灵的驿动而陷入僵化死气的境地。鉴于此,有识之士喊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现在的课堂学生确实是翻身作了主人。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们不到一分钟的热情讨论,经常能听到学生慷慨激昂的演唱,甚至能欣赏到惟妙惟肖的童话剧表演。但是,在这些精彩表演的背后,我们不妨思考思考,这是音乐课还是政治课抑或是表演课,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我们课堂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益的辅助教学,但无论是何种辅助手段,都不应脱离文本,都应重视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还是《盲孩和他的影子》一课,教者在教学中节选了一个人物众多的片段,在配乐朗诵的美妙声音中,演员陆续上场,各具情态,博得听着的阵阵赞许。这的确是一场不错的表演,但在不错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场表演有什么样的目的,表演之后我们达到目的了吗?看来我们真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不能忘了文本去进行所谓的表演,而应时时注重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性。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法,那我们是不是每节课都有必要合作一下,没有合作、探究的示范课是不是就是不完整的,是不是就没有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笔者认为合作是要讲前提的,合作的前提就是自主,合作不是拉郎配,不是随意的行为,不能说合作就合作,而要在确实需要的时候,以教学的实效性为指导,合理地组织合作。其实课堂中的朗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甚至于每一个更细 的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不应忘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三、多媒体的使用禁锢了我们的思想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力的促进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但任何媒体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如此。它无可比拟的长处是便捷快速,信息量大,直观形象。但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语文能力的形成须借助语言文字这一载体而达成,学语文须揣摩玩味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运用之妙,这本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事。而通过形象性的画面理解传情达意的功效那是美术学科的事,语文教学应该自扫门前雪,不要越俎代庖。何况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有具象性的特点,即使是抽象的文字,其形象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形象性的功能会削弱语文教学的应有价值。

预设是为了生成的最大化,预设是为了生成的更有效化。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教学的流程和结构会使整个教学过程丧失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人异化为整个固定程序的一个环节。这种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教学,实质上是摈弃了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未必和教师设想好的一致,这些不一致对教师设计好的课堂结构来说好象是一种干扰。但在开放性的教学系统中,需要这种干扰,因为它带来了发展的内趋力,使学生原来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次螺旋式上升。总之,多媒体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它已成为一块现代化的黑板,我们不应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而应可用可不用时坚决不用,非用不可时才用一下,让多媒体的教学有更多的亲近文本的实效性。

四、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智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激情,还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途径恐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反思总结,再实践探索,这样循环反复,积累经验,加深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印证,常教常新。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自觉地反思,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自主地反思,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专业素养,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追求教学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在渭南市组织的“阳光师训”中,一位因停电无法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在自己的总结发言中说道:“这次讲课的经历令我受益良多。本节课是我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实验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真心的鼓励、有效的点评,不说套话,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微笑与呼应。我想对美的体悟,学生是完全可以的胜任的,只有合理性大与小的问题,没有完全的错与对,我抛弃了原先做好的课件,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学生,还语文课本色,让语文课像语文课。”这段教学反思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学媒体的使用做了深入的思考,正所谓,教而不思则浅,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每位教师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才会尽可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从某种意义是讲,语文课程改革不但要知道改什么,也要知道什么是不能改的,甚至是要进一步继承的。因此,语文新课标的实践应该是讲实效的,通过对传统的、现代的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和组合,完成课程理念的创新,进而使每一个实践者都能成为有思想的新课程的积极创造者。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郑云芳

2011——2012学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郑云芳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给了我很多磨炼的机会,在这短暂而又特别的半年里,我也在迅速地成长着。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一)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参加学校、年级组内组织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了让学生乐学、好学、善学,我在课前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并用有趣的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探究知识的兴趣。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利用资源,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工作重点落在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等方面。

1、注重汉语拼音基础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在本学期一半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结合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1)拼音教学应图、形、音结合记;(2)游戏参与教学;(3)顺口溜辅助记。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俗语有云:“字乃人之衣冠。”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工作最大的心愿。在写字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三点书写要求:(1)整体看字型。是方的?是长的?还是扁的?(2)笔划到位。看清每一笔的位置,每一笔的起始点,每一笔的特点。(3)写完后,再与范字比较,看看写得像不像。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还把给生字组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用“给生字宝宝找更多朋友”等方式,鼓励孩子组出更多的词语,并及时的进行交流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累词汇的兴趣,也从而达到全班共同学习的目的。实际中我发现学生写字的时候总会不经意忽略了正确的姿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不要急于让学生描写生字,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这是写字教学的重点。其次,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我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认清字形后,让他们按照笔顺规则描摹田字格中的范字。描要仔细、认真,力争做到手写心记。写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这样做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朗读的训练。

学生能把书读出感情来,说明他已经掌握文中大意了。如何让学生能达到这种境界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如小组读、男女读、小老师范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情感来。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一提醒立即能做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忘了。因此,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必须在抓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无时无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二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减少地方方言、口语。三是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注重实践,多虚心请教别人。

以上就是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其他老师比起来,相差很多,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教学设计——肖云芳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

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在书上第60页“做一做”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反馈交流:17÷2=8(组)„„1(个)23÷3=7(组)„„2(个)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7÷2=3(盘)„„1(个)

第四篇:闫云课改

课改为幼儿创造新的起点

旭光幼儿园闫云

课程改革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为孩子带来更深远、广阔的天空。课改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课改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灿烂的文化》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有这样一个大目标:幼儿了解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等,从而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寻找进入该主题的切入口。我把四大发明内容带进了活动室,当孩子看到这些内容时,他们马上就说起有关四大发明的各种话题。我并没有打断他们的谈话,而是轻轻的走到孩子身边,听他们的讨论。有的则发生了争论,向我求助,我则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请知道的孩子来帮助解决分歧。在幼儿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就请他们自己来说说讨论的结果。孩子们都纷纷举手,把知道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说了一通,了解了中国人的伟大,和做出的贡献。

《灿烂的文化》的主题活动开展了一个阶段后,孩子们积累了很多有关中国的名胜古迹、民间活动、传统节日等知识经验。但孩子们的这些经验是零碎的,大多是个别的、小组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他们需要有相互交流的空间,有充分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我们的家长会帮助收集、寻找“四大发明”的资料,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指南针,网上查找有关印刷术的图片和故事,收集、寻找我国各地的“文化”资料,这些事例举不胜举,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们的观念已经在转变了,他们不在像以前那样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而是他们成为了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也是我们老师的合作者和支持者。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家长,有了他们的支持,我相信我以后会对我的工作更加有信心,会把我的工作做的更好。

正因为我们的主题活动落实到了以整合为特点的课程构想,它变成了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带来了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每一个幼儿的整合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三角形的分类五步教学闫东芳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安塞县第一小学 闫东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83~P8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在数学中应用很广。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方面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角、边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角形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得的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按边分类较难一些,教材不强调分成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但在教学中再次用集合图表示,让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质疑、辨析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会给三角形分类,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正确识别一个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能力及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

感受分类思想,学会从不同角度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

找出三角形角与边的特征。【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学具袋(各种类型的三角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个话题——分类(板题),听说过吗?把你所知道的分类跟大家介绍一下。

师:如果要把全班同学分一下类,可以怎么分?(男生、女生)师: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性别)

师:除了按性别分,还可以怎么分?(年龄、身高、体重、衣着等)

师:看来在分类之前,我们要有一个标准。像上面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就是一个标准。

师:那分类还应注意什么呢?

师:这一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或学习中分类时应该掌握的原则。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不是对分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

1、课件出示6个不同三角形。引导: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设疑:你还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生发言)引导:有的同学想给三角形分类(边说边写)再次设疑:看到这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1)三角形的分类有什么样的标准?(2)三角形可以分几类?每一类有什么特点?(3)如果分好类了是不是有它们特有的名字呢?

3、研究主题:三角形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类?

换位:学生讲解,同学们给出合理评价并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结论:三角形可以按角的大小来分,还可以按边的长短来分。(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常规的概念教学既枯燥又乏味,因此以轻松的谈话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提个醒。这样引入,不仅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分类,不至于出现重复、遗漏等情况,也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实践操作,探究分类。

1、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给三角形分类。(每组利用三角形学具)

2、引导:那个小组愿意把分类的情况介绍一下,并试着给大家讲清分类的依据。

换位:小组代表发言。

(1)预设: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角形,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小组代表发言时可以边说边写。(2)质疑:你们为什么这么分?(3)其它小组同学做评价。

3、结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小结。师介绍三角形按角分的集合图并板书集合图。如果我们把三角形看成一个大集体的话,这个集体可以分成这样的三类。(边说边完成集合图)

5、比较三种三角形的异同点。

6、引导: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按三角形边的长短来分。(思路同上)(学生操作后换位——评价——引导)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设计意图: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看、想、议、分、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促进学生的分类、概括、辨析、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7、辨析理解。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并对三角形进行了分类。根据你的理解,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猜角游戏。

师:把三角形藏起来,只露出一个角,你能猜出是哪种三角形吗?(课件分别出示:露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画一画。

在点子图上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看谁画得最独特。投影展示,介绍既是什么三角形又是什么三角形的知识。(设计意图: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力求把学生带人一个活动场,一个思维场,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个场域中游历,逐渐地内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说吧!

2、完成课本第87页第5题。

3、用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统揽知识要领,完善认知,使得对三角形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再把知识从课堂延伸课外,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实现小课堂大社会,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板书设计:

可由学生书写,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换位——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力”,我决定只要学生自己能说的、能做的我就绝对不说、不做。整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当充分,并不是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探索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多次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通过看、想、议、分、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促进学生的分类、概括、辨析、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仅仅起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一、引入简洁明了,思路清晰,轻松易懂。

最开始以谈话这一情境引入,使学生明确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之后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使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了解和把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尝试,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悟,是本节课的突出特点。

这堂课中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分类的方法有许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在这时并不急于评价,而是充分让学生交流,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系统。如:按角的不同将三角形分类、命名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的不同,明确什么叫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知识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突出。

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良好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个人想法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耗能而低效。在这一节课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每次合作前都提醒学生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本节课也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学生与教师换位时,在座的学生能针对“小老师”的讲解进行有价值质疑、评价的人数很少。再者,我对“五步教学法”中换位、评价、引导三者的有效结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并总结。

下载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闫云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闫云读书演讲稿[五篇]

    与书共舞,让梦飞翔 王和中心校 古寨小学闫云 无数个旭日初升的早晨,多少个星斗漫天的夜晚,我都在这片书海之中遨翔。书犹如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涸的灵魂;书犹如一盏盏路灯在暗夜中......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精选合集)

    我的语文教学观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

    闫志芳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闫志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5~6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

    蔡云芳事迹材料4点

    蔡云芳同志事迹材料 2010年9月14日,七台河市六吕鲜花肃穆,哀乐低徊。省水利厅和所属18个单位人事劳资工作负责人、桃山水库职工、离退休老干部等百余人怀着悲痛之情从四面八方......

    班主任工作计划六闫云华

    班主任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闫芳静南通培训心得体会1

    阳春三月,不负韶光 ——赴江苏南通学习的点滴体会 张村中心校 闫芳静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春花灿烂,在这美丽的日子里,我们100多名教师乘着春风,在侯马市教育局李建平副局长和师训......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教学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主题课程改革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