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忠县马灌镇高洞小学校
廖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培训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探究模式下数学学科三大能力的解读。三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我们学习了此能力之后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同学们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模式。这些都是对三大能力的具体应用,学习了之后也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通过这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科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和谐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科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科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科学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理念,乐学、爱学科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课的灵魂,使科学课上出“科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秋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模式名称: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1.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
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
(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一、灵活把握教材,做到合理安排
1、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教学可以“任意施为”。它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教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知识背景和特点来进行教学。
2.把握教材的内涵,扩展教学内容。例如《磁铁》一课中,教师在研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的基础上,学生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后,设计一个装有水和一元硬币的塑料杯,让学生想办法在不打湿手的情况下,把一元硬币取出来。既巩固所学内容,又去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应是课程的创生者。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天空中的日食、汶川的地震、成灾的海藻„„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相联系。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中,教师展示各种情景,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质疑,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和实验验证、交流表达等过程。而这些过程的经历首先便要发现问题。科学探究是一种思维状态,更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心理倾向。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条件。首先,创设的情境要能使学生通过观察,产生具体的问题。其次,情境的创设开放度不能太大,应避免产生太多无法研究的问题。第三,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不能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潜在的认知指向和教学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引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同时,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还会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新的满足。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在《昼夜交替的解释》教学中,学生无需教者多加指导,就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验证昼夜交替的实验方案。在汇报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提出:我们的解释是否合理呢?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假设:可能和„„有关,继而进行了预测,接下来,学生根据各自的猜想去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发现影响昼夜交替的因素,与同伴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以及分析失败的原因。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对结果太在意,他们完全沉浸在与同伴真诚合作的快乐之中。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有益的经历。
四、教师有效引导、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全程参与指导,只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思维,适时地点拨,指导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引导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孩子们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质疑、猜想、探究、归纳,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与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观点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从而从学生中产生新的想法。有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比如利用一些图示、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五、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听,会忘记;看,能记做;做,才能会”。学生在获得亲身体验后会形成诸多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教者无法用言语,用知识的范畴向学生传授。通过亲身经历,他们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感受到了成功后的喜悦,甚至那份挫折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而这所有的一切却不是只凭教师的语言学生所能感受得到或领会得了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人的发展,展示学生的多样性,而这些只有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科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学生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一个发明者,一个创造者。
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个、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在科学课上,教师创造情境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十分重要。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方便,意识到科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科学,用科学,将来更好地造福人类的价值观。
第四篇: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学模式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提炼,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选取了“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信息加工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教学理论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 程。目前教育界在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有皮亚杰“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有加涅的“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有布鲁纳“概念获得”模式。
(二)国内课改教育理论
1、我区模块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3、新课改以来认可度较高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生本教学思想”、“探究性教学理论”等。
二、小学科学基本教学模式的模块框架及说明:
(一)、基本教学模式框架:
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明细概念 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二)、基本模式模块框架的说明
第一模块:多元导入,聚焦问题
此环节属于信息输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游戏、谈话、讲述等
形式,给学生输入能诱发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
设计的目的:明确研究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模块教学思想》---问题意识培养 操作要点:
1、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前概念),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如温故知新、设置悬念、创设情境、迁移类推、联系生活、媒体演示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在学生广泛提问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梳理问题,聚焦形成每节课的核心问题---学习目标。
3、如果学生的提问不全面,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参与到提出问题的环节。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4、一般在2-3分钟,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注意事项:
1、无论是怎样的导入,都要与所学内容相关联,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此环节教师特别注意要把确有价值的、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问题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或学生暂时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研究,以免冲淡学习目标。
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在水中有些物体是浮着的(如:带盖的小瓶、橡胶小鸭子、塑料空心盒),有些物体是沉入水底的(如:柿子、橡皮泥、薄金属片),下面我再请大家看一个在水中的物体,请注意观察,这个物体和上节课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区别?(拉长)(展示潜水艇的画面),生:上节课我们见过的物体或者是沉,或者是浮,这个物体在水中一会浮一会沉。师:的确,像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水中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面对这种现象,你们脑海中产生了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 生:水中物体为什么能改变沉浮? 人们是怎样改变水中物体沉浮的?
师:你们真不错,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知识比较深了,中学物理课本里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去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研究“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好吗? 生:好。
板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二模块:问题引领,收集信息
此环节属于在问题引领之下,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的过程。此环节包括关于怎样收集信息方案的拟定以及收集信息的过程,一般包括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阅读、操作)等收集信息的相关活动。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
1、明确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指向性。
2、引领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拟定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路径,并在实践中收集到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信息。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合作、学会倾听、尊重事实等良
好品质。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2、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3、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4、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5、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例如蚂蚁、金鱼)
《模块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多元对话、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紧紧扭住“焦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后续学习活动。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
3、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4、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5、教师应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
6、必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收集信息提供便利。
7、采取多元评价维系学生的探究兴趣,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
8、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9、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注意事项:
1、课前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可行性检测。
2、控制好材料出示的时机。
3、提示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猜想、设计方案、实验的过程
一、猜想假设
(师)真是个肯动脑筋、爱思考的人,能联系以前的知识,猜测处空气热胀冷缩。(板书:空气——热胀冷缩)同学们觉得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生)我觉得不能(生)我觉得能
(生)我觉得能热胀,不能冷缩
(师)有的同学说能,有的说不能,那我们怎么办?(生)做试验。
二、设计试验方案 设计试验方案
(师)对了,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那么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先让我们回忆空气的基本性质。
(生)空气是流动的、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
(师)既然空气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要想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首先要准备一部分空气,可空气是流动的,我怎么抓住它呢?(师)是呀,这可真让人为难。谁能帮他克服这个困难。(生)可以把空气放在一个容器里(生)这个容器还必须要封严(师)为什么
(生)因为空气会流动,不封严空气会跑掉的。(师)真聪明,解决了一个困难?谁还有其他的困难?(生)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怎样使空气受冷、受热呢?(生)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用凉水使空气受冷。(师)这个办法好。
(生)还可以把装空气的容器放在热水里加热。
(生)老师,我还有个问题,空气是看不见的,受热后如果体积膨胀了,我们也看不出来呀?(生)对呀,空气遇冷体积如果收缩了我们也看不到。
(师)那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不作声)能不能借助其他的物体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实验材料,(介绍材料)看看能不能用这些材料
解决我们的困难。小组先讨论讨论。(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时候,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同学都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有的同学早就迫不及待,想一吐为快了,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借助什么物体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我们组觉得借助气球能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生)气球里的空气膨胀了,气球就会变大,空气收缩,气球就会变小。(生)我补充,气球必须要系严。(生)还可以把气球套在烧瓶上。
(师)可以借助气球,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
(生)我们觉得可以借助塑料袋。把塑料袋套在烧瓶上。
(生)我们有不同意见。我们觉得那样不容易操作,还不如就把塑料袋装满空气系紧。
(师)哪个更简便易操作?(生)第二个。
(师)还可以借助什么物体?(生)我们想借助塑料瓶
(生)我在家用凉水洗过饮料瓶,我并没有发现饮料瓶瘪下去。
(师)这说明饮料瓶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如果我们在实验中遇到这种效果不明显的材料时,该怎么办?(生)换别的材料
(生)我们想借助瘪了的乒乓球
(生)我们想借助烧瓶、玻璃管、气球,把套着玻璃管的软塞插在烧瓶上,把气球套在软塞上。
(师)这个主意也不错。还有哪个小组用了不同的材料?没有了,同学们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想出这么多的好点子,真棒!你们想不想利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空气能不能热胀冷缩呀?(生)想
(师)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可能要用到热水,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需要什么材料请小组长到附近的推车上去取。
三、实验操作(学生实验略)
第三模块:梳理信息,明晰概念
此环节属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对上一环节收集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科学结论,明晰科学概念。
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
1、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模块教学思想》---多元对话
操作要点:
1、要求学生首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然后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交流展示。
2、提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而不是念报告单。
3、引领学生认真倾听,并对他人的发言在思考中做出判断,以便及时补充和质疑。
4、采取多元评价确保学生的交流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注意事项: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不要过早说出结论;也不能以一两个学生的汇报作为结论。(3)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交流遇到困难或出现分歧时,教师运用启发、点拨、追问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思考、交流甚至碰撞中逐步明晰科学概念。尽量不要直接告诉答案。
教学案例:《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汇报交流 明晰概念
一、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真是兴趣高昂,相信同学们都得到了结论。下面你们把本组的实验展示给大家,汇报时要注意说清以下几点。(出示提示)(生)(用气球,热水加热)(生)(用气球,热水加热用烧杯)(生)(把气球套在插在烧杯上的玻璃管上)
(生)发现一种新的方法,把插有玻璃管的烧杯放在热水里,玻璃管放在水里,出现水泡。把烧杯放在冷水里,水会被吸到管里。
(生)老师我觉得在这个玻璃管里放几滴水,把烧杯放在热水里,水柱可能会向外移动,再把烧杯放在凉水里,水柱可能会向里移动。(师)真像他说得那样吗?我们来试试吧。我直接用手的温度给烧杯加热行吗?(接着做实验)
(生)我们小组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它鼓了起来,再放到冷水里,不能瘪下去,我们想可能使这种材料效果不明显,我们就选用的气球,和第一小组作的一样。
(生)我们小组用塑料袋。
二、明晰概念
(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实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气体的一类,你能不能通过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出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生)能(生)不能(师)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推测对了,其实科学家早就证实了空气以及其他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空气——气体)
(师)以前我们学过固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怎么把它们综合在一起?(生)固体、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生)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物体)
(师)在特殊情况下物体也有冷涨的现象,比如水结成冰体积就膨胀了,所以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在一般情况下。(板书:在一般情况下)
第四模块:拓展链接,迁移应用
此环节属于把学生课内形成的科学知识、探究兴趣延伸到课外上信息输出过程,即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判断、举例、预测、制作、实验等形式出现。
理论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建议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模块教学思想》---学习实践 操作要点:
1、拓展活动应该在当堂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技能的基础
上展开。
2、拓展活动的设计应不超出学生能力所及。
3、及时把握学生后续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教学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分析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行探究,得到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四种科学的方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改变物体浮沉的现象,你知道吗?
师:(如果学生说出潜水艇,则做以下处理)大家了解的可真多,不过我发现同学们对如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特别感兴趣,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改变沉浮的吗? 师:(播放潜水艇工作原理CAI课件)。
师:其实,除了刚才大家谈到的几种现象,人们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上网、读报、实地考察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还可以利用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搞一项发明创造,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与现行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框架。(其它模块同上,区别就在于第二模块——“问题引领,分步落实”模块因课型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再一一对这五种课型模式加以说明)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针对本次研讨主题——教学模式与变式研究。结合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我的一点肤浅认识和体会。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
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的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常见的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实验演示—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现象、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金属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铁球受热膨胀和受冷缩小”的实验,用以帮助学生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的自然现象。
2.“标本展示—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中,借助标本或模型的直观展示,边展示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就要借助模型,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借助模型理解和掌握口腔的概念和结构。
3.“提问—讨论—实验验证”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浮力”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得出问题的答案。
讲授式教学的变式还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变式。
(二)讲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即在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互动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科学知识中的科学概念一般都用词严谨,有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必须配合典型、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透过自然现象,掌握现象的本质特征。
3.讲授教学中的实验演示和模型展示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过程要力求规范准确,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模仿。对教学中所用的模型和教具等,必须讲清它与实物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模型与实物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表象,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观察式”教学模式
“观察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自然现象、植物生长和动物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观察的主体。他们通过系统的观察,获得对操作过程和自然现象等的直观、生动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操作、自然现象和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引领者,负责制订观察的计划,提供观察的对象,并在学生进行观察时进行观察的组织和现象指导。
(一)观察式教学的类型
在小学科学课上,根据学生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现场观察和教学录像观察两种。现场观察就是到实验现场、生产现场和实物现场进行观察,例如:到校园、田间地头、科技馆、展览馆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教学录像观察就是在教室内,通过教学录像和记录片等进行间接的观察。
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一次性的短期观察和重复性的长期观察。短期观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某种实验操作、标本展示和实物等;长期观察是对植物生长、动物习性、周期性自然现象等进行多次性的长期跟踪观察。
(二)观察教学的一般结构
不论哪一种观察教学,都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般来说,一次观察教学由以下3个主要环节构成:
1.确定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选择观察地点、明确观察目的。这部分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预先制订观察教学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
2.观察指导。在观察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策划者,又是观察指导者。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示重点,进行观察指导,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并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
3.观察报告。观察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让学生汇报观察的心得体会。必要时还应要求学生写出观察报告,根据观察教学的结果,进行观察教学效果的分析。
(三)观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现场观察要事先做好周密的组织安排,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现场观察时,学生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偏离观察的对象或观察的重点。教师要及时给予组织和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教学的对象和重点上。
3.要理论结合实际的进行观察教学,如讲解操作原理、操作顺序、仪器结构和事物的特征等。避免将观察教学流于形式或理论脱离实际。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本环节注意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
如三年级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师揭示课题后出示蚕的实物,孩子们的脑子里会冒出好多问题:蚕是怎么生出来的?它吃什么长大的?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为什么要养蚕等等,孩子们心中未知的谜团会通通释放出来。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如上《蜗牛》一课,学生观察了蜗牛后,提出“ 蜗牛有没有嘴,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吃什么、怎样吃,比一比哪只蜗牛爬得快,它怎样运动”等等近30个问题,围绕“有价值、能研究”这一思想,师生讨论后很快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蜗牛怎样吃食物?”
2、猜想假设
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
(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
(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
本环节注意问题:
(1)探究材料要准备充足。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既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又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准备的材料还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
(2)合作学习要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3)重视数据的搜集与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的搜集与记录。及时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探究目的的认识。
(4)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只有当发现学生有困惑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各组学生在实验后汇报:我把碘酒滴在馒头上,馒头变成蓝色了!滴在米饭、土豆上以后也变蓝了!碘酒滴在油菜上面没有变化,碘酒滴在辣椒上面没有变化„„在学生汇报了丰富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中食物凡是有淀粉的,滴上碘酒都会变成蓝色;而不含淀粉的就不会变色。从而,使学生对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蓝色的特性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本环节注意问题: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如《蜗牛》一课,让学生描述蜗牛的螺纹时,让学生说比较困难,但如果让学生画出来就简单、形象的多了。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如《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你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可以搜集资料,请教家长,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
本环节注意问题:
(1)为达到继续探究的目的,教师可做下面三项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定期召开汇报会,及时反馈、交流探究情况。
(2)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如学习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自制小笛子或小乐器,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扩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以上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科学探究过程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从“提出问题到假设到设计方案直至后面的研究与分析等”这样的模式又不能绝对。它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包括了上述全部六个环节,也有可能某些探究学习活动只包含了其中的几个环节。我们并不能寄希望每节课都重复这样的程序,因为这样的话每个环节都没有深入下去,科学探究只能是落空。所以,在新的科学中只能是有重点的来突出某个方面、只能是在不同的年级有所不同、只能是根据内容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重心,根据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对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把握,构建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