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

时间:2019-05-13 03:4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解析及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是学校、老师都不够重视,忽视了应有的创新实践能力,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我们要改变这一现象,遵循《科学》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校情、学情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 科学 现状模式

小学《科学》是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一堂《科学课》,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让学生进行一次真理的检验。简单点说就是对小学生能明白的简单“真理”进行一次自我动手的检验,从而从检验“真理”中获得“真理”的知识和运用“真理”的过程,从中养成探究“真理”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人生成长作好铺垫,为祖国的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但在现在的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现状不尽人意,我们要认识这种现状并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学中能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有新型的模式可循,以此来提高小学科学

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观念陈旧。《科学》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对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非常有益的学科,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领导和教师对此学科都当作传统中的副科目对待,领导在管理上不够重视,导致诸多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中都有不严格、不规范、不认真对待态度,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科学》此科目的马虎应付态度。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质的提高,从而造成学生在整体素质的缺陷。2.理念缺乏。国家对各课程的改革已实施几年,可以说国家各教育培训部门每年都进行了相关的各学科的课程项目的有计划的有系列的教育培训。实际,现在我们的诸多教师仍然被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旧观念严重束缚着,在小学都是把语文、数学当作主科目看待,其他的都是副科目。在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培训时,也存在着这样的偏科严重心理,特别是某些学校的主管领导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偏科心理,致使在接受这样的“副科”教育培训时,教师马虎应付,甚至有些学校领导明知有这样的相关的“副科目”的教育培训,而没有派相关“副”科目的教师去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导致了教师在进行这样的“副”科目的教育教学中,观念难改,理念缺乏,教改无果,教育无望。同时,由于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考核教师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且科学科目的考试也和其它科目一样以卷面考试为主,因此为了应付考试,某些教师在上《科学》的课时,只是把课文念一遍,学生在下面听一下,再把要点让学生抄背,到期末时让学生考一个高分数,就算教学成绩优秀。至于其相关的实验、活动或某种探究,根本没有带领学生实践。就以“学校的条件有限”一句话把本来是非常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情给搪塞过去了。致使学生都养成了不爱思考、不想探讨,不善交流等的不良习惯。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性思维、独特的思考等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习惯了“饭来张口,衣到伸手”,于是,教师教得多“死”,学生也就学得多“死”。严重地为背了小学科学课程设立的宗旨——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资源缺乏.农村乡镇小学,特别是边远偏僻的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同时,在各年级的《科学》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在教学中有许多都涉及到实验、活动或需要上网查询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教师只能照书读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的一笔带过,把教学内容应付完毕就算“万事大吉”了。浪费了课本、人才等资源,耽误了学生的智力、能力等培养,影响了学生的一生。同时,也剥弱了教师的教学锐气与消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4、实验教学不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实事求是,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因为受前面所说的观念、理念偏差的影响,加之为了图省事,总喜欢统一的答案,不顾由于学生在操作过程、实验材料等方面的偏差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不是认真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而是对不同的结果就进行轻易否定,导致了学生科学精神的严重丧失,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以上农村小学科学的教育现状亟待改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管是作为管理者的领导,还是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都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程管理纲要,切实认识到小学科学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科学这门课程当做一门基础学科来抓,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把教学的着眼点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把科学教学工作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联系起来,自觉地遵循科学教学的教学规律,采用一切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改革现行考核制度和科学教学考试制度。对教师的考核应尽量地不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而是注重教师教学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考试时,也要尽量减少理论考察死记硬背的内容,适当增加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把科学教学落到实处。

三、增加师资和设备的投入。首先,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设立专职的科学教师,同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与检查;其次,结合科学课程配置相应实验器材,定期进行更替和添置,并定期进行对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检查,同时检查师生对实验器材的的使用情况,不仅限于书面记录的检查,要随机实验课堂抽查。使科学教学的实验不在流于形式。

四、让教师树立甘于平淡的献身精神。

教师这一职业很清贫,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受功名利禄的影响,让教师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因此,我们要让从思想上让教师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让他们甘于平淡,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甘于平淡,才会静下心来认真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为名利所扰,想学生之所想,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进行教学,理解科学教学的实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然后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让教师从观念和理念上有改变还不够,我们在提倡课堂改革的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结合学情来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们有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而这一教学模式的亮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那么科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这一改革呢?

一、以提出问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

1、让学生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起点,让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因此首先要把学生引向自然事物,同时还要诱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自然事物中发现问题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诱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解疑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历史经验表明,学生有兴趣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能够眼前受益,甚至是终身受益,还有学生头脑中的的问题,可能成为他日后成才的原动力。让学生自由使用实验材料,并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从而激发质疑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思,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优化提问的时机。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方式、时间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在扩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更应把握好提问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只要能立足教材,把握好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并选择好最佳提问时机,就能使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3、从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将概念具体化,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具体化是将抽象概括出的概念返回到具体实际思维过程。具体化不仅可以加深加宽对事物的认识,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且能在引导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思维得到发展,这是认识的第二飞跃。例如,“摩擦力”概念形成以后,教材中提出“下面这些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少摩擦力,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并附有鞋底、拖拉机轮胎、自行车、滑冰鞋等的图片。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应避免学生将作用力与摩擦力混淆,同时不局限教材中的例子,可提出“你们还见过哪些增大摩擦力或减少摩擦力大小的做法”的问题,引发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思考。最后让学生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设计制作玩具汽车,坦克等。这样的制作设计,不仅巩固运用了摩擦力的概念,而且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大胆地提出对科学现象的假设。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假设”作为科学认识过程序中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诱发他们“我要学”、“我要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教学的成功。确立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在教学《用纸造桥》一课时,与学生设定研究的假想目标,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和选择方法,进行探究。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他们在学习时也特别认真,思维十分活跃,神情也十分专注。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轻地商量同时进行修改实验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提出假设就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为此在脑海中即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的答案。即使学生提出的假设可能不够合理与深刻,但教师还是应给予肯定,因为这毕竟是学生源于他们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而对其未知现象所做出的推测;当然,这也是从问题此岸过渡到答案彼岸的桥梁。即便学生走了弯路,可是这种体验与经历也是难得的,它将促使学生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实现探究学习对孩子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使自主探究变得更主动、更生动。

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科学学科探究的重要一环,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帮助

学生理解知识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所以能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是由于他们对有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此,提供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思路朝着建立某种概念,归纳某种规律方向发展。在教学《今天刮什么风》一课中,为揭示“风向”这一科学现象,教师充分带领学生制作风向标,并让学生多方式的进行试验观察验证,不仅使学生明白了什么叫风向,什么叫风力,什么叫风级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实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制作、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而是真实、生动、具体的,也是学生终生难忘的。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可是有些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看文字说明或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往往会因记忆不清造成步骤错乱,甚至操作失误等。在教学《显微镜下的世界》中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切片标本的方法等实验活动,操作步骤就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注意事项很多,如果把实验过程变成有计划地活动,学生就能够很快知道操作要领,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抽象与概括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在引导学生抽象与概括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知识、经验不足,观察精确性、坚持性较差,表达不够完整的特点让学生反复多次地进行观察,完整准确地表达。这样,不仅发展了儿童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有趣的食物链》一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出:“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分解者,哪些是生产者?”的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继而引导学生这几种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三次引导学生思考画出所给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图。经过以上由表及里地学生反复多次观察思考,最后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这种方法可以隐性地、潜意识地使学生初步了解概念与推理这两种逻辑思维形式的辩证关系,进而扩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使科学的学习走出了课堂。

五、优化课堂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积极评价。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试只是一个方面。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所以,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参与的过程。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学校可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制作导学案含教学评价标准,在平时课堂中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实验、竞赛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这样对学生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总之,课改要求教师调整好各环节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在做好了准备的前提下,抓住从学生自学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为自学、训练、点拨、拓展等教学环节服务。这样的模式好处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为广阔,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更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忠县马灌镇高洞小学校

廖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培训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探究模式下数学学科三大能力的解读。三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我们学习了此能力之后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同学们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模式。这些都是对三大能力的具体应用,学习了之后也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通过这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科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和谐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科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科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科学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理念,乐学、爱学科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课的灵魂,使科学课上出“科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秋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模式名称: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1.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

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

(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第四篇:小学科学新授课教学课型及模式

科学新授课课型模式

新课程的科学教学,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所以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科学课课堂的教学中主要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

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评价。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1、提出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生活中已有很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方向性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问题进行科学预见,要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3、制定方案: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方案的制订一般以小组讨论为主,然后全班交流,找出最佳方案。

4、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掌握都在本环节中完成。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

本环节注意问题:

(1)探究材料要准备充足。而且准备的材料还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

(2)合作学习要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3)重视数据的搜集与记录。

(4)教师要少说、多看,给学生从当顾问,必要时给予指导。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第二步是班内交流。在表达与交流中要体现方式的多样性,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其它学生作补充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7、评价

评价是学习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一个特定的阶段,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不但要求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实际上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不同。如有的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只能是根据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对科学技能的把握,来构建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第五篇:小学美术《小闹钟》教学设计:邓光琴

小学美术《小闹钟》教学设计

水富县两碗镇中心学校——邓光琴

教学课题:小闹钟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小闹钟》是义务教育上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内容。形状各异的钟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大家的喜爱。闹钟的造型、图案、色彩,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变化。对学生而言,小闹钟是每天提醒自己按时睡眠、起床的好伙伴,让生活变得有规律。因此,这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自己设计制作小闹钟,能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动手操作的空间,充分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中展示了不少卡通造型的闹钟,如机器猫、加菲猫形象以及人物卡通造型。还有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纸材料设计、制作的小狐狸、机器人钟等。这些不同形式的闹钟,有的华丽精美,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可爱动人,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闹钟所带来的不同美感,而且为学生设计制作闹钟提供了一些资料,开阔了思路。特别是作品中还有利用贴纸、汉堡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闹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为了让学生了解制作的方法,教材提供了操作步骤图,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早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掌握了钟面上的指针、数字等知识,但对如何利用纸盒来设计立体的闹钟还是有困难。在学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闹钟整体造型和钟面图案设计方面入手。制作中多提醒学生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闹钟的基本结构,巧妙利用纸盒造型,采用剪贴和绘画的形式制作一个新颖独特的小闹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闹钟的结构与造型,用纸盒大胆想象尝试,构思闹钟的形状、色彩及功能,通过绘画剪贴准确添加钟面,美化闹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己动手设计的乐趣,了解创造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敢于创造、勇于探索,同时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运用纸盒设计小闹钟的造型。教学难点:巧妙设计、制作有创意的小闹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盒、彩色纸、剪刀、胶水、各种闹钟。

学具准备:铅笔、彩色笔、纸盒、彩色纸、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在发出声音。

2、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简要了解钟表的发展与文化。钟表大致经过了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三个历程。

3、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是1949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作的。它十分准确,30万年也相关差不到一秒钟。

4、引出课题《小闹钟》。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视觉多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中了解、感受钟表的历史文化。)

二、交流与分析

1、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小闹钟,说说它的造型和功能。

2、教师有选择地请几位学生介绍造型有趣、功能独特的闹钟。

3、教师和学生依据闹钟实物共同归纳其造型、组成与种类。

造型:卡通、可爱、色彩鲜艳等。

组成:外壳、底座、表盘、表针、表示时间的数字等。种类:电子钟、石英钟、机械钟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了解闹钟的造型与功能,在班级交流中概括观察结果,归纳对钟的组成、种类、造型的认识。)

三、启发与指导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闹钟,请学生思考其制作材料和方法。

2、学生介绍其观察范作后的感受,即利用纸盒、彩纸等来剪贴制作。

3、学生欣赏书中的同龄八作品。师启发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思考一下纸盒横着(竖着)可以变成什么有趣的闹钟造型。(四个学生为一组,讨论并画出创作草图)

4、大家相互交流设计草图,教师点评,进一步启发学生完善构思。

5、老师指导闹钟的制作过程:(1)制作闹钟底座。

(2)剪圆形钟面。(提示:钟面要大)(3)粘贴数字。(4)固定指针。

(5)粘贴头、手。(提示:头要尽量做得大些)(6)粘贴脚。(提示:脚尽量粘在盒子的两边,这样闹钟容易放平稳)

(7)完成作品。

6、欣赏学生的优秀作品,说说其对材料的巧妙运用。

7、提出作业要求:

(1)4个人一组合作运用纸盒、彩纸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闹钟。

(2)正确制作指针、数字。

(3)制作时注意卫生及安全使用剪刀。

8、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材料与同伴设计草图,完善方案。教师以纸盒的不同摆放方向启发学生多向思维。)

四、展示与评价

1、学生自评: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设计的闹钟 有什么功能,与同学合作有哪些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评选喜欢的闹钟:(1)造型和功能是否新颖独特,制作是否完善。(2)钟面的数字、指针是否表达正确。

3、教师总结概括并鼓励学生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同时勉励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展示交流作品,围绕作业要求进行自评、互评,交流美术活动的乐趣,体会同学间合作的乐趣,提升评赏能力。)

下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邓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邓小琴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教学设计 久长街小学邓小琴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分一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分的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分物体的经验,建......

    邓开琴《口技》教学实录(合集五篇)

    邓开琴《口技》教学实录 师:现在我们上课。 生:(鞠躬)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学习《口技》,老师写了六个字,读一下。 生:(齐读)朗读,欣赏,积累! 师:朗读,读起来;欣赏,把我们的眼光,进入课文......

    小学科学教学新常规

    小学科学教学新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本册教材在学段中......

    小学科学教学新探索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践课 贵州省长顺县第一小学 陈兴珍 【摘要】上好科学实践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无论是指导学......

    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

    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学模式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提炼,形成了为数众......

    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针对本次研讨主题——教学模式与变式研究。结合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我的一点肤浅认识和体会。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1.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