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时间:2019-05-13 03: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第一篇: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lfy

摘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引导 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县部分农村小学校的教学设备差,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其教学方法陈旧,新的教法难以接受,学生智力发展很不平衡,且滞后等实情,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学习,难度较大。作为搞教研工作的我通过较长一段时间深入基层农村课堂,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应该从转变教师“教”,改变学生“学”入手

作为教师,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加强学习,加强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尽快改变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改变过于慢调学生的客体性,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进行“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尽快改变教法。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应变“讲授”为“引探”。即怎样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深化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作为学生,也要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就观念上讲,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的主人;就学习过程来讲,把过去那种“吸收——储存——再现”转变为“探索—— 转化——创新”;就学习者而言,学生通过学法的转变,进行自主探索,就完成了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其思想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环境,激活学生探究的思维

学习环境制约和影响着学生学习、探究的水平,为保证学生学习、探究水平的正常发挥。教师需以各类探究活动为主线,精心进行课前教学设

-1-计,(即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设置。)例如某农村学校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鲸》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这个问题,就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设计:“海洋里召开一次鱼类运动会,小鲸鱼兴冲冲地去参加,谁知被守门的大鲨鱼拒之门外,小鲸鱼难过极了,为什么大鲨鱼不让自己参加鱼类运动会呢?在座的各位同学今天就当一次海洋的动物学家,告诉小鲸鱼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师让学生们首先以海洋动物学家的身份在小组中探究、讨论、交流。”老师的话刚说完,孩子们就投入到了热烈的探究、讨论之中。小组交流过后,老师当小鲸鱼,请各位”海洋动物学家“给我解答。这时同学们都非常热心地告诉老师:因为你(小鲸鱼)是哺乳动物,不是鱼。所以不能参加鱼类运动会。紧接着同学们还列举出了“用肺呼吸”,“胎生”等等证据,细心地给老师讲了鲸的演化过程,他们说得头头是道,看来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完全投入到探究中,课堂上只看见学生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时而疾笔如飞,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选择,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都有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水平。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当学生学习《鲸》的生活习性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或”鲸“的吃食,或”鲸“的呼吸、或”鲸“的睡觉、或”鲸"的成长。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探究。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自己自主选择的内容,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有一

-2-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群鸟齐飞、众鸟齐鸣这一部分时,老师是这样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探究学习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写鸟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这时,有的学生回答说: “我喜欢‘大的、小的、花的、黒的、有的站在枝头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句话说明各种颜色的鸟很多,我见都没有过。” 有的说:“我喜欢‘我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它使我想象此时此境,鸟儿飞得很快,看不到鸟儿的具体形态和数目,只能听见它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我觉得这样写非常好。”另一个接下又说:“我也喜欢这句,从叫、飞、扑这几个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我觉得鸟生活得很快乐。”还有的说:“我喜欢描写小画眉的这句话,小画眉样子真可爱,叫声非常悦耳。”等等。老师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强烈的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融入了自己的兴趣探究中,达到良好效果。

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质疑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教育中着力关注的一种能力。但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对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学生质疑的技巧、办法仍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特提出 “根据质疑情况调整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适宜的处理方式以及形成良好的教学来提高学生质疑的力度。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质疑探究的情境,建立质疑探究的氛围,促进质疑探究的开展,把握质疑探究的力度、深度,评价质疑探究的成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抒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生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新课标也提出“放手让学生质疑”,这种精神应该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更好的激

-3-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曾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穷人》一文后,大胆设置让学生再读课文质疑,这时,一个学生却即刻提出:老师如果不写“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这一段,文章一开头就写桑娜发现邻居寡妇死去,把两个孩子抱回抚养如何?这时,教师没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这样即满足学生强烈的质疑欲望,又培养学生强烈的质疑探究能力。又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接着老师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再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以上事例告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老师用心于对学生质疑的思考,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正确引导学生质疑,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让学生有浓厚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聪明才智、创潜能力就会快速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学生探究学习虽然是一种学生与环境互为作用的构建过程和在人际互动中“内化”知识获取经验的复杂过程,但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无章可循、无法可施的,只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事业心,一定能让学生探究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放光彩!

第二篇: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古敢小学:卯智英

【摘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倍感头痛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提高农村小学作文的一些方法:即: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培养多读多写的习惯,3、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4、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激活思维,标新立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6、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7、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积极发掘写作题材的能力,8、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关键词】:培养 写作能力 八种方法

引言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记来积累

坚持写**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鬃”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

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广大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作文教学也产生了许多模式,但就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看,仍呈现不景气的局面,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甚至抄袭范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普遍学生感到写作困难,谈“文” 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能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半功倍。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一次活动》,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五、培养多读多写的习惯。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否则将前功尽弃。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

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首先、要鼓励学生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为学生订《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

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 下“锅” 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六、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

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 而苦恼。

七、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而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 真情就是作文。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八、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

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九、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2、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4、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十、培养学生从生活积极发掘写作题材的能力。

1、从丰富的农村生活中寻找题材。农村的孩子在课余常常开展一些具有乡村特点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鱼等。也常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务劳动,比如放牛、种菜、砍柴等,这些就是作文的好题材。

2、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题材。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

切相关。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果小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积累,这些也是作文的好题材。

3、从典型事件中抓住题材。学生可以从学校、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典型、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挖掘主题。

十一、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

1、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

2、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

3、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我不是采取传统式的教师承包批改、讲评的做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的目的。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感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展求提高。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 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3]梁增红 :《关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2004年8月。[4] 方成.在游戏中架起写作桥梁[J].创新教育,1999(5)。[5]蒋亚芬:《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2004年10月.。

[6]余耀,《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2期。

[7]葛敏芸,《加强校内外沟通 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2期。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刘红艳

我认为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以及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愿意合作,乐于合作。并给予外部激励由于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殊的原因。一些小小的外部的奖励就可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起小学们的合作热情和意识,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等,当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李想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本质是交往、对话、互动和分享。它是对有限性的课堂教学的弥补和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可事实上,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合作学习,只追求了浮华的形式,却没有把握合作的实质,有些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也让学生合作讨论,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因此,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高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一、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学生去合作,也不是所有的合作都有效。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性问题,具有发展性、开放性、研究性、挑战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升学生的智慧与人格。

二、营造问题与协作情景把学生引入合作的意境

无论是由教师还是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学生多元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的思考无法把握其正确性与准确性时就需要与同伴交流,通过交流与思辨,学生能够得以互惠与分享,知识与情感分享的喜悦会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的能力。

三、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讨论是一种优质增值的教学方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讨论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教学方式,在讨论中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更容易打开思路,出现灵感。讨论是传授思维方法的教学方式,在讨论中学生学到并拓展了教师的思维方式。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与人交往、相处、互助。讨论也是显现个性,发展个性与构建个性的过程。讨论教学是提问题的过程,是从多种角度提问并优选最佳解决方式的过程,是进行批判、反证、深层次思维的过程,也是不断迸发灵感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刘卫华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尤为必要。下面是本人的几点拙见:

一、宏观调控合作学习的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合作学习,首先要有宏观的思考,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思考,语文的知识教学目标;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情感的陶冶目标是否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否适切;语文课堂教学程式是否与合作同步。同时,最重要的是理念要清楚,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教学的课堂流程可以采取以下方式:A、创设情景导标→B、自主质疑→C合作交流→D梳理点拨→E拓展延伸 →F 走进生活。有了宏观的调控和构建,然后设计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争辩,学会评价;尊重别人意见,接纳别人意见;强化合作学习的认同感。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当代教育如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必须强调综合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方面,应该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讨论、质疑、试验和辩论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知识。有效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展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主体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价值以及对整个活动成功的意义,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要依靠他人的特长特别是集体的智慧,每个成员都要能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信息资源,相互参与合作,从而为活动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

任慧芝

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是一个促进者,也是一个合作者,是一个帮助者,同时又是一个激励者。为了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指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确立学习任务和个人责任。

为了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小组都是合作小组,在人员搭配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异质,让不同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排,以达成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取更多的他人的观点,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学会欣赏和接受不同事务,学会和不同的人交往,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上合作学习是以“问题—探索—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总是进行重点点拨解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解决学生在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学生一视同仁,悉心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三、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共同发展,适时进行指导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及学生合作的自我评价。

总之,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应该在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的指引下贯穿于课堂内外,贯穿于整个大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时刻处于团结合作学习的氛围当中,学会在学习生活当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丁君霞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上,小组合作更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

按座位组成的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通常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时运用。如果交叉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等生对学困生的良好带动作用,增大训练频率,激活参与热情,能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小组成员的相对稳定也有利于成员间的互相了解,实现更好的合作。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异质合作小组的成员组成,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混编。教学时可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解,明确指定给相应的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有机地将各自的学习成果组合后,圆满达到学习目标。

(二)培养得力的小组长,营造融洽的合作氛围

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学习成绩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的优等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也可以由学生群体认定,或是由学生自发认定。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和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在小组中的核心作用。此外,小组长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三)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要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的解释;(3)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这“五会”是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有力保障。

以上就是我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一些见解和想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加上教师的正确指导,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更多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对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是有效的。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探究论文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地域广大的农村学校却没有切实实施。由此,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应更好地对农村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教学思想

所谓新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更新,摒弃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教学思想,同时要吸收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思想。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转变那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譬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绝对的主体,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等等,从而接受将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比如,在识字1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而教师从旁指导。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来看,农村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及城市的学生,故而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有效的学习亦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这也是新课改进行的一大难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大量阅读书籍、通过网络等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学素质。也只有这样方能促使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三、利用多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农村大部分学校里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所接触的人或者事物均具有局限性。大部分学生只能是通过教师、课本等一些途径了解世界,故而学生的视野并不开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故而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像通过多媒体技术、电视、报纸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或者事物。如此一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学生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譬如,在《航天飞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播放关于航天飞机的新闻视频等,促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这次机会,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兴隆县六道河学区陡子峪明德小学贾文福

摘要目前,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一个夺目的“亮点”,尤其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全面介入,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之中重。探究式学习在观念上强调平等、开放、民主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而其本身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知识建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展开的。在这些生动、多样、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视学习为乐趣,主动而轻松,并富有创新精神。其主要的形式是小组活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语文学科中渗透探究式学习,既能极大地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又能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增添新的内容和动力。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包括:创设氛围,乐于探究——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拓宽途径,整合探究——注重过程,体验探究——科学评价,鼓励创新。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新课改自主学习

前言

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把限制教师在课堂单向讲授的时间作为抓手,充分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

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吸取了“目标教学”、“尝试教学”、“研究性学习”、“发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甚至要让学生知其必然(解决“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门径,交给学生探究宝藏的“钥匙”,因而有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首先,在学生学习语文时,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共同参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教材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中,包含着未知的因素;进一步解决由此构成的心理上的矛盾,认识才能向前发展。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即是思维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在新教材被学生理解、接受之前,矛盾是以问题形式的内部言语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若不注意

引导,就会造成思想僵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倡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探究性行为,以利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学习心理过程有“学一思一疑一问”四个必要的环节,其实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既获得新知,又提高能力。同时,从“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看,它要培养的创造力,正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只有通过引导探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培养起来。

二、基本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氛围,乐于探究

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的探索、大胆的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任何压服、抑制、独断,都将窒息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这就要求师生间形成民主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二)、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学贵有疑”是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普遍主张,西方的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教师设臵的问题情境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思维和感知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如学生学完了《坐井观天》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问题:有一天,井底的青蛙跳出井口,会发现什么呢?由于问题的新颖,富有想象性,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探究的气氛异常热烈。即使答案不完全一致,所欣慰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探究精神加强了。

(三)、拓宽途径,整合探究

拓宽探究途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常规教学的主要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进行探究性阅读。

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 “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同样,也可以抓住课文中爸爸的三句话让学生展开研读,体会白杨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明白爸爸借物喻人,咏物抒怀。

2、由语文课延伸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引导学生走出学校班级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收集资料,获得体验。

如在学了《草原》、《林海》等写景文章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绿》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说“绿”词,造“绿”句,诵“绿”文,讲“绿”的故事。

3、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学习。语文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探究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如我们组织学生组成环保考察团,举行了一次环保考察活动。学生参观了环保部门的一些环境监测仪器,观看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分组实地考察了水资源、噪音、白色垃圾等,回到学校,学生们写出了调查报告,写了倡议书。它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融合。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将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研究,提出自己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设想未来的环境。

(四)、注重过程,体验探究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方法,体验感悟探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给足探究的时间。探究教学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理解科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它比机械记忆学习或直接传授知识更加费时。因此,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探究学习。

教给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如个体独立探究。学生个体围绕探究主题边读边画有关词句,应用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或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或参阅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自己释疑、解疑,并将自己探究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弄不清的问题。再如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自读自探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地学习,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科学评价,鼓励创新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应重视对学习内容丰富性和探究方法多样性的评价,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平时教学中,要讲究有效评价策略,或“及

时评价”,或”“延时评价”,或“正面评价”,或“侧面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勇于创新,达到“以创新求发展”。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请学生来谈谈“你要向课文中谁学习?学习他什么?”许多学生说“要学习孙膑”,有的说:“学习他善于观察、肯动脑筋”,有的说:“学习他聪明机智、敢于挑战”,有的说:“学习他帮助弱小,乐于助人”。这时,我不急于肯定,采用了“延时评价”,继续问学生:“还可以向谁学习?”于是学生思考后,又踊跃说:“要学习田忌,学习他忠厚老实,不耍心计”,有的说:“要学习齐威王,学习他遵守竞赛规则,直率大度,有帝王之风。”试想,如果不是应用“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结论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沈大安:《小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王立、吴迪:《语文学习策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下载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安居区太平小学王小军 *** 【内容摘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可从......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牛首中心小学汪萍 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是全新学习方式,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教师......

    探究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本站推荐)

    让 学 生 自 己 学 会 学习 ------- 探究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狮石学校初中部:林增耀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者竜乡峨毛完小 喻红兰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舒畅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形......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本站推荐]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内容摘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读写结合 XXXX小学XX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交流的主题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读写结合,谈不上是经验交流,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摘 要】文章首先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摘 要: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