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时间:2019-05-13 03:2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第一篇: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既要立足课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教师应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可以高度浓缩,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教会学习方法作为侧重点,为课堂的伸展做好准备。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关键是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一.妙结合历史知识讲好地理 1.借助历史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也是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地图是“用线条描绘的历史,用符号勾勒的现实”,如果不承载历史,它就是一张白纸,有了历史就有了灵魂。

借助历史地图可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地理教学中,选用历史地图,充分发挥其有血有肉、有情节有人物的特点,设计有情有味的读图活动。如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述各行政区的位置和名称,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通过展示“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与学生一起“重走长征路”,让学生说出红军所经过的省区,教师有重点地描述当时此地发生的历史画面,学生在想象和感动中学习了知识,大大活跃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一些地理事实有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只用语言来叙述,难以理解。地理教学中,可恰当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历史地图,如讲“美国的领土组成”时,可展示“美国国旗”图“美国的领土扩张”历史地图,通过描述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加之两幅图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美国领土变化,可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

2.精讲历史故事

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之所以能激发学习地理兴趣,是因为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如讲“密度流”时,可引入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中偷袭盟军。盟军因此损失惨重,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却收效甚微,德军潜艇依旧从地中海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水面低,而相邻的大西洋水面较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人地中海,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人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特点,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艇上所有

机器,借助海水的运动而行,自然没有马达之类的声音,便顺利地在盟军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又如,讲“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时,也可联系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加以理解。当时在没有现代机械动力的条件下,如此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并且最远到达非洲东部海岸和红海沿岸,如果不是巧用本地区季风在不同季节风向有显著变化这一气候特点,要完成如此壮举是不可想象的。通过历史故事不仅可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3.渗透历史知识

地理教材本身充满爱国主义情愫,其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述,时时激起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地理教学中,适时穿插古代先民的辉煌业绩,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东汉张衡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人制作地动仪早1700多年;我国是世界上最旱培植水稻和粟子的国家;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通过精选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加深理解和巩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之情。

4.注重地史结合

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其综含性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整合,使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形成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显得尤为重要。讲“我国现在交通发展快速和重要性”时,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历史都可成为榜样。如汉代通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陆上和水上),唐朝的中外交通.它们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至今不衰。讲“中国、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时,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其历史因素。中国历史上二晋、唐末、两宋等三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与当地人民一起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开发,为南方地区后来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巴西的东南沿海地区殖民者最早从这里登陆,最先开发这部分地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些知识也可以和文化的迁移结合起来讲解。

二.地理教学中古诗词的渗透

古诗词篇幅短小、文辞优美、内容健康、琅琅上口,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地理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古诗词,可以提高课堂情趣。诗词中有大量描写祖国自然风光、壮丽河山、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的千古名句,这些都可为丰富地理教学提供载体。一些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成因,内容丰富、记述翔实,可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1.巧用古诗词,进行地名教学

地名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颇感痛苦,记忆起来也负担沉重。如果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将事半功倍。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 时可用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沧海是指渤海。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可以提示学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蜀指四川。进行“地形”教学时可以复习名句“敕勒川,阴山下”或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来记忆阴山。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时,复习刘禹锡《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记忆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由于诗歌的简洁性,有时古诗中的地名没有直接交代清楚,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环境进行推测。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的山指昆仑山。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河指黄河。由于作者的特殊原因,有时所记录的地名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如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山东不是今天所指的山东,而是指陕西华山以东。利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可以有效降低教学难度,利于将新旧知识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2.分析古诗词,学习地理环境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河壮美,因此产生了一些描述地形地貌特征的优美词句。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势坦荡;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庐山的相对高度;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暗含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落差之大。古诗词中还有大量描写天气、气候及其变化的诗句。如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刻画了锋面雨的特征。王之涣《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等,都是描述天气的诗句。在学习“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时”,可以采用谜语的形式引入“风”这个气象要素,运用李峤《风》中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以提高课堂情趣。

3.对比古诗词,掌握区域特征

长江和黄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对比古典诗词中长江与黄河的内容,可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充满节奏感,便于理解二者的区域差异,学习效果十分突出。古诗中直接描写长江的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直接描写黄河的有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借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记忆黄河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长江上中下游水流速度不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和《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描述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流速特征。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描述黄河上游和中游的景观差异。长江、黄河流域广阔,复习诗词可以记忆流经的主要省份。《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分别记述了长江流经重庆、湖北和安徽省。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分别记述黄河流经甘肃省和山西省。

古诗词是文化的积淀。诗歌中有大量描述地区差异的内容,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文化方面的。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西北地区的奇伟壮丽之美,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写了北方的粗犷与豪迈,张 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画。南方人勤劳、北方人真诚、西北人豪迈,这些内容可以在区域地理差异教学中进行利用。翁卷《乡村四月》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翰《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不同区域文化的真实写照。

运用古诗词进行地理教学对促进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用法,关注已知点,深入挖掘地理信息,巧妙激起兴奋点。

其实,提高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如果能够从教材、课堂以及学生兴趣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那么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又培养地理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内容摘要:新型的英语课堂应是既有趣又有效的,缺一不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课堂中活力最充分的体现。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趣有效

我是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朋友们都说小学英语太好教了,上课时多做游戏,多活动活动,只要把课堂气氛弄得热热闹闹的就行了。听罢仔细思考,难道我们的英语课就只是有趣这么简单吗?的确,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游戏,活动来辅助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倡导采用活动的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可见,游戏、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可是现在我们有些老师的英语课堂上表面轰轰烈烈,但学生掌握的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我们有些老师只注重了有趣,而没注重有效。我们的英语课堂要既有趣又要有效。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这就要有一个很好的预设。课堂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和安排。通俗点讲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从这个角度说,课堂教学预设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一般应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地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既有趣又有效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灵活导入,引出新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老师拿到教材后都会做这样的思考,我这节课要教什么,我要用什么的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也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我的新知要怎样的引出才更有效。下面举两个例子:如在教学牛津版英语lion、tiger、panda、elephant等动物类单词时,某老师在导入新单词时先拿出一张老虎的图片问:“Whatanimalsdoyoulike?”学生看着图片毫无选择的答到:“tigers”。学生跟读。接着就依次出示要教授的单词图片,问相同的问题,做相同的步骤。听着这样的英语课,让听课的老师有些想睡觉的感觉。更何况是学生呢?单一直接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学得枯燥乏味。这样的预设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几个单词的导入,其实有很多的方式。除了采用图片导入外,我们还可以用歌曲、歌谣、游戏、简笔画、谜语、肢体语言等导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能更多的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既有趣,又有效。

二、巧用游戏、事半功倍。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创造精神强等特点,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机械的重复与训练。教师要充分注意儿童的这些优缺点。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如:游戏、唱歌、画画、笑话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比如在教学用“to”来表示时间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班上有三个坐一起的男同学都相约剪了光头。老师请其中一个男生用英语来表示1:58分,男孩随口而出:twototwo。同学们听了都开心的笑了,同学们对to在这里的用法从而更加深了印象。

在课堂上,我们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全体参与,积极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新的课堂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生的学应是全面参与的学。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班级中的“优等生”往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则常常是配角或课堂教学的冷落者,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课堂教学状况,不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教授新单词时我们通常

会做这样的游戏:“What’smissing?”这个游戏。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班级中的“优等生”在课堂活动中思维敏捷,往往能积极、主动、迅速地对教师的提问作出相应的反映,而对“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来说,思维滞后,这就有些困难。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优等生”引路,在“优等生”答题之后,继而对即使不举手的“中等生”或“暂时后进生”说:“你听到他是怎么说(读)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再说(读)一遍吗?”其间教师一定别疏忽了予以相应的激励。这样,既发挥了“优等生”的作用,又调动了“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的参与意识,使得“中等生”和“暂时后进生”对教师的提问不得不引起注意,对“优等生”的答题不得不注意倾听,类似这种以少数“优等生”带动全班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机制,大有可鉴之处。

总之,新型的英语课堂应是既有趣又有效的,缺一不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课堂中活力最充分的体现。要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第三篇: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如何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株洲景炎学校

陈伟俊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有血有肉

有声有色

内容摘要: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历史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潜心备课,钻研教材,多听公开课,多上公开课,让课堂“有血有肉”;更需要驾驭课堂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全方位的解放学生,使课堂“有声有色”。

作为教育工作者,普遍有这种共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现在的课越来越不好上,现在的老师越来越不好当。这种认识其实质也就是把教师没有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归结于现代社会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往往是我们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不与时俱进而逃避责任自欺欺人找借口搪塞。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位思考:学生“不好教”是不是当老师的点金乏术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课“不好上”是不是当老师的让课堂枯燥乏味呢?老师“不好当”是不是当老师的抱残守缺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呢?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关注自己的声音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声音。比如,我们历史老师会听到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喜欢历史书籍,但我不喜欢历史课;我喜欢历史人物,但我不喜欢历史老师。”是什么让学生处于矛盾与困惑中?是什么让学生害怕历史课?是什么让历史以及老师都和学生的距离越拉越远?每位历史老师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历史课为什么不能像历史书籍那样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呢?自己在历史课的角色为什么不能像历史人物那样流光溢彩顾盼生辉呢?自己演绎的历史课为什么不能像历史大片那样高潮迭起荡气回肠呢?我想,每位历史老师手里都有同样的一把钥匙——让历史课堂既“有血有肉”又“有声有色”。

怎样才能“有血有肉”,不局限教材,丰富知识,谓之“有肉”;不盲目堆砌知识,不能一盘散沙,要有精气神,让学生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谓之“有血”。

首先,要广泛阅读,不断“充电”,形成广博和高深的历史专业功底。“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一方面,可看历史史籍,可看历史小说,可看历史杂志,也可看历史学术论文,当然也可参加历史专业的各种培训,说白了也就是继续教育。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既可满足历史教学当前的需要,比如知识补缺、更新等;但更着眼长远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尤其近二十年来,历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史、人口史、家庭史等史学著作日渐增多,史学与社会学、自然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的新研究正方兴未艾。历史研究既注重从多角度作细致的微观分析考察,也提倡用“大历史”的观念,即宏观地由前后、中西的往复观照,审视历史。历史研究的这些新变化必然对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我国近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加大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写进许多生动、丰富、新鲜的内容,使历史教科书真正体现史家所津津乐道的“全方位”和“立体”的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例如典章制度史、科技史、思想史等。同时还编写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加强历史教科书的信度,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考和分析能力。“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历史教师惟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方能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较强的研究能力方面。近年来,“教师是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

其次,要钻研教材,潜心备课,做到给学生一杯水之前先自己装满一桶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有备无患”,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同老话说的“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再次,多上公开课,多听课,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达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的高度。我们听过“闭门造车”的故事,也听过“夜郎自大”的故事,上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再“高深莫测”的学问,再“呼风唤雨”的本事,如果只会“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估计也只会落得个“井底之蛙”的名号。若不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身为教师就要有极目楚天舒的开放眼光,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有去芜存菁的创新智慧,欣然“请进来”,高兴“走出去”。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方面上公开课,可以展示自身才华,丰富教学历练,“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对于授课班级,可以打破一些陈规旧约,玩一种较先前开放得多,也另类得有趣的师生交流活动,有助于班级学生的学习心态的调整和学习兴趣的激生;当然,经过老师苦心经营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历史教学公开课也是给听课的领导、教师甚至学生家长提供了咀嚼品味、借鉴探讨和修正弥补历史教育教学的契机,更是给自己一个不断历练不断提高的凤凰涅槃的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听课,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教学经验,还可以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听老教师的课,他们的生活中与知识相关的故事,不知觉中变成了自己的,然后又去吸引自己的学生;听那些讲课很幽默的老师的课,他们的幽默不知觉中渲染了自己,有时,幽默也不知觉中走进了我的课堂;听有经验老师的课,感觉可以用较之以前要少的时间备课,但课堂中的效率却有所提高;当然也有时候,觉得老师们所用的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可是自己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却没有取得类似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在于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果缺乏相关的因素而只是照搬照抄,自然就会效果不佳。所以,学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使用时必须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如何才能“有声有色”,不惟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声音,但闻学生敢于质疑和热烈讨论解决问题的声音,谓之“有声”;不固定教学模式,不单一教学手段,不局限教学内容,但也不唯形式,不唯作秀,不制造审美疲劳,一切为了学生学习的轻松愉悦,谓之“有色”。

首先,善教利导,充满教学机智。“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无数火花。”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历史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努力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教学中加入新元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不少教师对此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以致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了片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了教学效果的误区。强调其主体性,并非任其自己随意掌握课堂,而是需要教师间接地引导和帮助。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以前只要教师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完成教学。现在则要求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教育知识,包括历史学科知识和历史教育学科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懂得管理学相关知识,把课堂交给学生来表演,教师这一导演就得把表演安排的井井有条,才能既活跃课堂,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否则课堂将变成放羊式教学。在调动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教师需更留心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免其课堂变得华而不实。课堂问题的安排上,一方面要优化教师提问,对知识性问题的提问,主要涉及的心理过程是回忆。一般可以安排在一系列问题的开始,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是具体的,或者答案只有一个。这类问题是对树立学生信心有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课上不积极、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说,更应倾向于提问他们。对认识性问题而言,其回答通常是开放的、多样的。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分析时,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现有的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观点。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提问,教师可以设置具体历史情境,重现历史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下,把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这需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并且及时表扬送出赞美也是鼓励学生提问的良策,教师的教学机智在此时就往往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也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贵在得法指的是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技巧等恰如其分、灵活巧妙地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我们在强调教学模式重要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用模式方法研究教学的局限性,不要作茧自缚。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模式时,应当不断进行研究与创新,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到“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以真正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收到实效。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再次,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大师郭思乐教授所建立的生本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强调: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这种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有利于人的发展,可以直接地为教育创造成就;它可以促使人以改变教育行为的方法来发挥学习者的能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取代了“以形补形,以考养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生本带来的巨大学习能量,使“以学养考”成为可能;它更是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历史课堂既“有血”又“有肉”,才会饱满,才会通畅;历史课堂既“有声”又“有色”,才会丰富,才会灵动。这样的课堂既会有魅力,又会有魔力,就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参考书目: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

《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6-7期

第四篇:让复习课既充实又精彩

让复习课既充实又精彩

进入初三复习阶段后,各门功课都进入了全面系统复习的阶段了,课业负担十分繁重,学生深陷题海,学生累,老师也累。老师累的是如何才让复习课上得既充实又精彩,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难就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上复习课的老师棘手的并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忙乱而远离井井有条,最后导致“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我首先来分析复习课的特点:

1、似曾相识的疲劳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程度会越来高,他们对学过的内容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书了然,关倒书茫然,但是,已学过的知识对他们又会产生“审美疲劳”,不想再见。

2、时间短、头绪多、容量大、节奏快

3、对教师的要求高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考纲,了解知识的纵、横向以及内在联系,如:历史、政治可能还有古今中外的联系。

4、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时间长,很难将支离破碎的知识连成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因此,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中,我们教师必须处理好充实教材和“精彩”课堂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创造精彩课堂

上新课时,我们都会注重情境的创设,千方百计地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在上复习课时,却出现一言堂的情况,有些教师在授课时,经常用“严肃认真”的口气来上课,绷着脸,语气经常带着“火药味”,感觉用这种气势来压倒学生,是最好的办法。而其实这样的教学是非常低效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我本人就有深刻地体会。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会学生做几道题,记住几个知识点,而是千方百计的去捕捉时机创造条件,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和复习知识同样都是一种享受。复习课的内容多为学生已接触过、教师已讲解过的内容。创造良好的复习情境,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学语言是主要媒体。教师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情感,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易把学生带入探索情境中去。如在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省会和简称时,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结合《中国地图》去背诵记忆,但是,我发现有两位学生在窃窃私语,等学生基本上背好后,我马上抽这两位学生回答,但是他们回答不出来,我内心虽然很生气,但我却面带笑容说:刚才这两位同学在研究“小沈阳”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帅哥魔术师刘谦的魔术秘诀,如果大家想了解的话,请大家下课后去他们那里去咨询。看见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接着说:下次要是谁没回答上我就要罚他了,罚他给大家表演“小沈阳”的节目,有句谚语说的好:人就是奴隶,必须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哪有成绩。这段话即压韵,又工整,引得同学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在不伤师生关系时给同学以警告。又如在复习到《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就说:过去,草原上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是“风儿吹吹,沙儿飘飘”,“风儿沙儿,缠缠绵绵走天涯”,沙进人退,粮田被毁,沙尘暴直逼北京,飞越长江,直达上海和南京。学生会心一笑,却牢固掌握了知识,生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将学生迅速带入乐学的情境之中,学生也就乐于参与了。

2、设置新的问题情境

面对一个有意义而没兴趣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常常是被动甚至是被迫的,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对复习课中的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需要反复讲解的问题,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式,而要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联系社会实际、增添新的条件等方式,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但要考虑问什么,同时更要考虑怎么问,避免学生产生已经听过、听不听无所谓的心态。如在复习了列强对中国清政府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后,要复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了能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我就换了一个方法,设置了一个新的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设立起来,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问:中国人自知不如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它们分别是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请各举两个历史人物,并说说他们为改变中国的“不足”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感觉到这个问题似曾相识,马上翻开书本去思考,分析,显然,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3、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鉴于形象思维对感知事物的巨大作用,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等,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落后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并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走向繁荣的。整段历史的学习是要通过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激励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所以,在复习《屈辱的岁月》时我首先放了一些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经典片段,在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恃强凌弱的19世纪中期。很快,通过对史实的再次认识分析后,使学生马上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取得既充实又精彩的教学效果。

二、理清线索,落实基础知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性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目标也体现了“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避免课程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而是构建了主题式的课程体系。但学生学了三年,学了很多内容;且要面临中考。大多数学生乍一回忆起来,大脑一片散乱,犹如满目树叶,不见枝干。怎么复习?无从下手。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初中三年所学内容,落实每个知识点,提纲挈领,理清线索,使树叶归于枝干。

考试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简单知识体系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根据考试说明上的知识点,我们归纳出这样的线索:

这样梳理知识,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理清线索后,一些综合性的试题学生很容易归纳出来,如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更重要的是学生举一反三,把其他考点的内容也理出了线索,如近现代属于考试范围的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上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相继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促使人类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发展,各种矛盾激化,从而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样一来,理清了线,丰富了点,面也呼之欲出。更值得欣慰的是,在给学生“鱼”的同时,教会了学生“渔”,这是我们最大收获。

三、整合内容,搭建框架结构在第一阶段中,我们充分落实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弄清基本的线索,对所有内容进行初步复习。接下来要做的是将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概括、提炼,把许许多多的点、线以一定的主题或中心整合成一个面。这样使已经复习的内容更有条理性,更具系统性,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了中国地理的有关知识后,我把这部分知识概括为:一“大”(就是一个大中国)它包括:两个岛屿,两条大河,三级阶梯,三级行政区域,三大平原,三大季风气候,四大海域,四大高原,四个端点,六个各具特色繁荣区域生活,恰好体现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而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区别,东部与西部的区别,认识到各地区之间应该互相交流与合作,做到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又如世界史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几个表格,对比其异同,呈现其内在联系,使之一目了然。分别概括为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三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四大航线。

把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不仅有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消化,使点线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窥一斑可见全貌,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形成了简明的知识框架结构。

四、关注生活,重视时政热点,在整合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使学生学会阅读材料。通过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时政热点,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点要全,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最后,要紧扣教材,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如2008年10月黑瞎子岛回归祖国了,全国人民很高兴,结合这一时事,我马上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请结合清朝疆域图,说说在清朝时,黑瞎子岛属于哪个省管辖?说明了什么?(2)请在《中国政区图》上标出黑瞎子岛的具体位置,并且说说黑瞎子岛在地理位置上对中国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3)黑瞎子岛的回归,给你有何启示?这样一道题目,结合时政热点,既复习了初一的地理知识,又联系了初

二、初三知识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教材知识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可见,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这不仅使复习课充满生机,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同时,还要关注生活,关注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中考命题一个很重要的趋向就是非常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学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就是要把教材的知识点与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平时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学生本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复习课中,有一个对知识的梳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时教师往往喜欢把知识点设计得过小、过细,师生一问一答,你来我往,边答边板书。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课堂成了教师表现的舞台,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方式的单一使学习活动变得单调乏味。复习课是最容易掉入这一怪圈的一种课型。因为复习课所要温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因此,知识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有差异的,他们对知识构建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应把复习的步子迈大一些,把问题的范围提的大一些,留给学生比较大的探究空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要提醒学生不要为了整理而整理,要强调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网络。要使学生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使知识结构更具迁移性。

如果说平时的教学是栽活一棵棵树,那么复习课就是为它们灌溉,使它们更茁壮地成长为一片林,栽树容易养树难。在复习历史与社会课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创设了良好地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去充实基础知识,并且学会整合知识,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那么,肯定就能上出一堂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多姿多彩的复习课的课堂!一木不成林,只有上好了复习课,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了一个系统,所有的知识点才能形成一片知识之林,学生才能在这片林中畅游。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

1、复习课的基本程序:

(1)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2)学生自背、互背教学内容,及时反馈。(3)查漏补缺,深化理解有关历史内容。(4)检测。

(5)指名学生回答,明确答案,同桌互阅检测题,及时反馈。

(6)继续巩固未掌握的有关内容。(7)进一步检测,及时反馈。

2、复习课操作过程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1)复习课比新授课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时间上来说,学生活动时间一般超过三十五分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是一节课的成功的关键。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新授时的知识缺陷,同时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新授的基础上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甚至是质的飞跃。

(3)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放羊式的复习。绝对不能教师只图个人轻松而放弃对学生的督察、指导、检测。

(4)教师要及时准确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否则,指导就没有针对性,督察就成为一句空话,检测也只是一个形式,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中考临近期间,对于历史学科,冲刺阶段仍需注意哪些事项

1.整理书本,考试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万题之源。有些学生拿到试卷后就茫然不知所措,心情急躁,其实还是对书本的知识体系不够熟悉,翻目录不失为一种迅速确定查找范围的好方法。北师大版本的目录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将之更改为较直接的课题。如“向人性扼杀者宣战”可以直接换成“文艺复兴”,“探险者的梦想”可以直接换成“新航路开辟”,“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可以直接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这样的目录尤其对于后进生来说作用更大,一目了然。

2.整理笔记,构建每单元历史知识网络。在前面的复习中,一般由老师主导,如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这点很重要。学生自己整理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消化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不过整理时,一定要注意对照《考纲》,要对《考纲》上的知识点个个过关。

3.整理错题。在课堂和课余训练中,建立“纠错本”,把经常遇到的易错题、不理解的问题都记在纠错本上,写下自己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思路,改正后的心得及体会,不断总结经验,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

另外,中考临近,基础不错的同学,要加强模拟试卷的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40-45分钟,提高答题速度,以便从容应对中考。考试结束以后,注意订正答案,选择题注意题目的关键词,非选择题,实际上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客观的,实际上也类似于选择题,就是答案是唯一的,那么在对待这种题目时,要按照选择题的要求去准备。二是主观的,往往几个相关联的事件联系在一起,需要大家去分析综合,找到异同点。这种题目需要大家重视专题归类,平时多训练自己的书面表达注意从答案中寻求解题思路和技巧。改卷教师当然更青睐答题切中要点、书写规范严谨、思路清晰的考生。

对于后进生,态度决定一切,千万不能松懈,抓住最后的时间冲刺,重视基础题,如学习报(备战策略)之类的练习,淡化偏题怪题,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最后,平时还要多多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多看新闻,多读报纸,多与历史考点联系。

第五篇: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创建更为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促进学生知识内容和道德品质的共同完善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形式;有效教学

在对初中地理课堂进行创建和改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并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课堂进行合理有效的创建。另外,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地对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创建,不仅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内容的教授,而且教师还要能够进行合理有效地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中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创建,就成为了进行地理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以下提出了一些促进有效课堂创建的措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突出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学生们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起到引导学生前进方面的作用,而不能制约了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突出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工作十分重要,这将会使得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可以使得教学跟随自身的情况发展。这种措施的主要形式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地理课堂需要将各种地理图像和相关文字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们根据各种统计图、分布图以及示意图等,对地理学科充满兴趣,进而对地理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促进自身知识内容的巩固和加强。

第二、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对初中地理更加热爱。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对初中地理课本的研究和编排,需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初中地理,创建有效的地理课堂。

第三、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道德的培养。学生和教师都要注意到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将地理知识融入到自身当中,更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初中地理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出现了教师教、学生听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们更快地适应教师,保证教师能够顺利、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却很难较为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创造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在新兴的初中地理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意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模式。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进行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会很难对初中地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就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降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能够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合理地讨论,并要求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初中地理的课堂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三、注意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

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的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科学指导会使得学生得到更加有效地发展和成长。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学科的学习。教师所要进行的教学指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十分精准地掌握地理教材,在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们的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将会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地理学习,有利于有效地理学科的创建。

第二、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们对知识内容采取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这样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教师可以对地名等进行有趣地编排,编成一个更加方便记忆的绕口令,这不仅易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够增长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我们逐渐了解到了关于促进初中地理有效课堂创建的方式和措施,为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我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教育的国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在强有力的管理之下,使得初中地理这门基础学科能够更加深入到学生当中,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科学内容。

另外,我国的教育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和培育,还要求在素质教育方面加大教育力度,能够使得学生在培养良好素质的基础上,将初中地理中的知识内容完全融入到自身当中,促进自身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和成长。教师能够将初中地理课堂创建的更加合理有效,不仅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得学生们能够或得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可以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知识内容及道德品质的提高。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中学习到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的培养,能够做到与学生们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学课堂越有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越顺利,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会更加迅速、有效,还可以及时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学汇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丹.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12.[2]陈佳.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3]戴晓琴.如何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12:136-137.[4]刘咏梅.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4:78-82.作者简介:吕华里,学校:南安市南侨中学,学科,地理教学。

下载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构建有效课堂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一、有效课堂的概念——科学地理解 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 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叫有效课堂......

    如何让课堂设问更加有效

    如何让课堂设问更加有效 课堂设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中学 任雪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责任重大。担负着为使国家更繁荣昌盛培养栋梁之材的重任。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

    军训感言(既多又免费)

    结束高中这一站,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大学给了我们又一个新的生活,而我也一直憧憬着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的美好,而大学生活中首先要经过这一点站——军训。 军训对于我来说,并......

    让信息技术成为地理课堂中有效教学的翅膀

    让信息技术成为引领高效地理课堂的翅膀 贵州省毕节六中 洪莲 551700 摘要: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影响很大,本文紧密联系中学地理教材,选取了部分地理教学实例,充分结合笔者多年从......

    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和有效

    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和有效 识字是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

    怎样做一个让人既敬又怕的班主任

    怎样做一个学生既敬佩又喜欢的班主任 一、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起始年级的学生。由于才到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

    创设有趣有效的数学课堂

    浅谈创设有趣、有效的数学课堂 由于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来自学校的各种压力,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学习兴趣则越来越低。而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