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看法
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看法
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李琴
近几年,我园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立有专项研究。我们一线教师也积极投入到科研队伍中。随着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感悟,有收获,也有困惑。
收获方面与大家形成了共识,能激发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有利开发孩子创造性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等,在此不赘述。
下面谈一些困惑:
1.有时借助了信息技术,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幼儿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但有些教师,在实践中过多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自身在幼儿协作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有些老师借助了这些媒体后,往往会让孩子自己看,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最多的话是“看电视机”“你来说”,这种类似没有直接导向的语言引导,缺乏细致分析。太看重机器的重要性。我觉得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监视、广播、分组、在线帮助等多种功能,对幼儿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思维遇到障碍、学习受阻时,在幼儿不能自控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个别化学习。
2.应选择合适的媒体辅助教学。很多老师总以为做个课件开展教学,就是最佳手段了。但我在实践中体会很深,觉得有些课件并不一定适合教学。而且,制作一个课件所花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有些课件内容就是一些图片,那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展示台就可以放大图片,起到相似效果。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直接上网搜索视频啊、音乐啊、图片啊,快捷,方便,活动中效果也是良好的,突出了重难点。比如我组织的一个社会活动《宝岛台湾》,对孩子来说,这个话题真的很空洞,但是我在活动中直接上网,带领孩子们一起搜索中国地图,找到相应地理位置;播放音乐视频《阿里山的姑娘》、欣赏台湾名胜古迹图片、台湾美食图片等,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引导孩子们感受台湾的一些风土人情。这个活动中,我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花费的时间很少,但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关 键 词: 现代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育教学 运用 正 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也正多数以辅助教育的形式走进幼儿园,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鲜明的教学内容,以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为教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将是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谈谈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关键是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幼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首先是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下功夫:这个活动适合用课件吗?怎样用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课件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好。因此,教师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几点:
1、课件内容应体现教学思想,为其教学目的服务
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寓教于乐。
2、课件制作应注意辅助性
使用多媒体其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整合中应服从于教学目标,顺应、追随幼儿的需要。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有的教师将应该让幼儿讨论、体验的内容也设计到软件上展示,虽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幼儿并未做主动的思索和创作,反而使得幼儿对观看屏幕形成依赖。因此,必须坚持以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为主,多媒体辅助为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课件制作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色彩变化及闪烁等,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班因为要注重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 乐学”,积极参与学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4、课件制作应重视交互性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功能,在整个课件的学习和娱乐过程中,要始终让幼儿参与,给予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使幼儿较好地发挥主动性。运用电脑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教学活动过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5、课件制作应讲究科学性
多媒体在选用、设计软件及穿插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要为了画面的动画效果而滥用软件,如在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制作要注意清晰、准确,不要为了吸引注意,制作成画面闪烁不定,反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很难为其建立起有序的表象,尤其是需要幼儿参与设计的线条造型,更要注意直观、明了。
考虑好了以上几点,制作出的课件才能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就利用了人机交互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有游戏情节教学软件,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故事导入,然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况。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小动物,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电脑会将全班幼儿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幼儿学过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这时幼儿就可以将屏幕上面的小动物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也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电脑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 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小动物的个数。这样通过人机互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欲望。
有时为不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枯燥无趣,我们也可以借助课件,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如临其境的情感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老师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出来几位图形朋友,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跟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在乡村的小屋上烟囱里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大量的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作业能力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美术欣赏大都以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幼儿作画、讲评为模式,由于形式缺乏审美感知,幼儿作品以模仿居多。在采用多媒体之后,动态的画面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可以根据提供的画面,按兴趣和意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他们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如活动贴贴画画《样样东西都爱吃》,在讲到因为小象样样东西都爱吃,所以长得越来越大时,我制作了可操作的软件,让幼儿将画面上的食品(蔬菜、水果)一样样地用 鼠标拖过来喂小象,小象便渐渐地长大了。如此直观的画面成功地感染了幼儿,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此后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依然保持很高的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知和领悟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视觉和听觉是感受美的第一渠道,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欣赏优美的散文诗加上动感画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可以使幼儿情不自禁地步入美的境界。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利用VCD,展示了花的生长、开放过程,然后引导幼儿想象:春雨、春风是怎样唤醒花蕾的,优美的语句配以生动的画面,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幼儿的回答也如同画面展示那样斑斓多姿,很快在他们笔下展现出一副副多彩的春天画卷。
利用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仅供教师演示和幼儿欣赏之用,而是为幼儿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以达到启迪思维为目的。如活动《画太阳》通过轻移鼠标,给太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一会儿带上博士帽,一会儿又成了可爱的太阳宝宝,幼儿在画面的变化中,不断地体验着新奇与快乐,也拓展了幼儿作画的思维定势,他们就不会将太阳画作一成不变的“太阳公公”了。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用一些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无法让幼儿理解。而利用(FLANSH)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毛毛虫怎样变成蝴蝶”,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光凭老师借助图片来讲解很单一,幼儿也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就会牢牢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很清楚的了解这一过程。在这里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除了以上讲的与数学、科学、美术整合外,与幼儿园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同样可以整合。如音乐领域不再局限于钢琴、录音机和教师的一张嘴,应利用多媒体让幼儿主动参与、体验、创造音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社会领域,多媒体的魅力更是无穷的,它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感官的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帮助,幼儿学会了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在语言领域,幼儿欣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儿歌、故事、散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幼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自然而然地产生遐想,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和品德形成的起始阶段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有机结合并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随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将多媒体应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信息,为幼儿创设艺术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更能优化活动教学结构,突破活动难点,从而达到活动效果的最优化。正因如此,我在工作实践中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直接能够感知到的一种情绪体验。幼儿通过听、唱、说、表演等形式可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而音乐教学往往大都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幼儿感受旋律、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阻碍音乐技能的发展。一味模仿、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也容易遏制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教育需要革新丰富多采的音乐教学形式才会更加吸引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发展其音乐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运用到各个幼儿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较多无论是音乐欣赏、歌曲演唱、韵律活动或是打击乐演奏等它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能够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体验到无穷的音乐乐趣。
二、创设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班幼儿刚进入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时往往有的看着窗外有的与同伴交流课间的游戏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有时会束手无策往往只能借助提高嗓门唤回幼儿的注意力但结果通常是事倍功半。实践证明这时如果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导入音乐活动不但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有效地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创设一个游戏化的教学氛围为幼儿学习新的内容作铺垫。课件中优美的音乐不断更换的动画形象明亮色彩的视觉刺激很快就能吸引孩子自然地进入上课的状态。
如多媒体课件中的音阶练习就能让幼儿在趣味教学中愉快地学习使音乐活动游戏化。参照《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哆来咪》制作一个音阶练习的多媒体课件。在活动一开始教师按动鼠标进行播放当课件中唱到“fa”幼儿就跟着一起唱“fa”这样依次练习幼儿十分感兴趣。他们一边做游戏一边练习音阶不但培养了乐感还养成了安静学习的好习惯。
以往的导入活动教师都以“说”为主有的是朗读歌词有的是讲述故事等。幼儿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通过参与课件中有趣的音阶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阶中七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仿佛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具有了表情惟妙惟肖生动之极既训练了音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有趣”为前提幼儿“乐”在其中。
三、提供生动的图像演示理解歌曲内容
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点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能满足幼儿的需要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未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前教师总是根据歌词绘制几幅挂图然后边指着挂图边讲解最后再朗读歌词。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往往是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小朋友却低着头玩效果并不理想。而把歌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演绎诠释歌曲内容更能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
例如在学唱歌曲《春天》时我改变了以往先朗读歌词再示范演唱的形式。而是先请幼儿欣赏课件引导他们观察画面感受歌曲意境体验春天的美好。幼儿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变换的动画他们被画面中美丽的景色所吸引随着画面的切换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还会跟着画面一起做动作如唱到“地上长出小青草”时幼儿就会跟着课件里面的小青草一起从地面上慢慢地长出来。
将音乐、画面综合在一起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图、文、声融于一体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提供了特定的情境。我想这时教师不用再反复强调春天是如何的美也不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记忆歌词幼儿已经深深地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
四、播放优美的音乐旋律感受歌曲意境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通常是用录音机来播放音乐当欣赏一些比较简单的旋律时我们会觉得十分方便。但如果是一些多段体的音乐如ABA形式的或ABCA形式的音乐用录音机进行播放就比较麻烦。不仅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欣赏分辨每一段音乐还会因为倒带等情况而浪费时间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和情绪。
因此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音乐简单化让幼儿清楚地分辨出每一段音乐。例如在进行韵律活动《可爱的虫虫》时我根据音乐性质和动作表演进行分段录音将整个音乐分成“虫虫出来”、“虫虫找朋友”、“虫虫飞舞”和“虫虫回家”四段以A、B、C、D的音乐段落形式制作成课件。当播放A段音乐时幼儿就能很快表演“虫虫出来”的动作。如果这个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我只要再点击屏幕上的“A”A段音乐就会再次播放幼儿可以重新听着音乐练习动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我们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播放音乐及时调整音乐等。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意境发展音乐欣赏水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肢体协调能力以及与人配合的能力使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五、发挥独特的游戏功能培养创新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我们只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导师”而幼儿才是获取知识的主体和获得发展的主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智力类型和学习风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并教给幼儿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还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体验游戏的快乐。例如当幼儿已经学会了《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曲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做游戏发挥其想象力培养其创新能力。游戏要求幼儿点击鼠标看看从蛋壳里还会跳出什么小动物并创编歌词。这个游戏幼儿十分喜欢当他们看到小鸟从蛋壳里面飞出来就会兴奋地喊“老师你看小鸟从蛋里飞出来了”我顺势引导他们说“那你会编一个好听的歌曲吗”幼儿想了想马上唱到“小小蛋儿把门开飞出一只小鸟来……”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音乐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持续学习和创造想象的动力使其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感受。这样的多媒体音乐游戏更有助于表达幼儿的独创性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使课堂焕发活力。如今的信息社会已呈现出开放教育的情境幼儿面临的学习渠道与以往相比会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已经不再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如果继续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禁锢幼儿的头脑和思维限制幼儿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防碍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辅助幼儿园教学的有利手段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组织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促使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优化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张福炎:《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苏州大学出版社
4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幼儿园语言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多了一个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通过多媒体能够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激活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语言想象力。眼界高了,思维拓宽了,教学手段变了。大家从以往无休止的涂涂画画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快捷迅速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园 语言教学 运用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是幼儿园五大活动领域之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传统的一幅挂图、一盘磁带、一个游戏的语言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求知欲。信息技术的适时运用成为了幼儿园语言课堂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操作灵活简便等特点。通过这种多媒体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逼真的动感形象。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标准的发音,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为幼儿创造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使得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师幼互动活泼真实。对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手段,提高语言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渲染氛围,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欲的向导,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础与动力。在多元整合幼儿园课本中,有许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儿歌和小故事,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对儿歌和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以传统语言教育活动的图片展示和语言说教已远不能满足幼儿对语言的需求。因此,就很难在朗读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引起幼儿注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中班诗歌教学《摇篮》,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富于生动的屏幕画面中------蓝天是摇篮,大海是摇篮、花园是摇篮、妈妈的手是摇篮。这种色彩鲜艳的动画效果,把动画、声音、意境生动完整的结合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烘托出一个学习儿歌的氛围,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与教师互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的语言环境下,轻松、自然的完成儿歌的学习与欣赏。老师根据音乐适时的提问、归纳,并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在如诗如画的氛围中充分理解了“蓝天里有星星和白云、大海里有鱼儿和浪花、花园里有花儿和风儿、妈妈的手里有小宝宝和歌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由此可见,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助于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脑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二、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同龄幼儿之间由于个性和环境的不同,语言表达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乐于表达,有的羞于开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能使想说的孩子无凭借物可说,不愿说的孩子更是无话可说。《纲要》明确指出:要营造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乐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幼儿看到动态的真实的画面,听到如临其境的声音,从而可以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产生想表达的冲动。例如:“六一”联欢会上有许多精彩的节目,看完后,我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一下,许多孩子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这个时候,我把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电脑连接播放给孩子们看,他们顿时情绪高涨,个个滔滔不绝,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教学效果,绝非是传统语言教育课可以比拟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适时运用构建了语言表达的桥梁,主动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真正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应答的环境,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形象生动,激活幼儿创造性思维
思维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创造性思维较多地表现出情境性、兴趣性。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如:教学资源的单调性,教学形式的封闭性,教学过程的呆滞性,教师只能带幼儿逐字逐句朗读诗歌,看图片提问总是会自己急得说出答案,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多个答案,幼儿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学说,盲目地想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创设真实的情境,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去构想不同的答案,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幼儿的想象如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天地里往来驰聘,极大地激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故事教学《鸭妈妈找蛋》开始部分,出示鸭妈妈课件引入教学后,教师提出问题:鸭妈妈在找蛋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将幼儿带入一个童话的情境中。有的说“鸭妈妈问老山羊。”有的说“鸭妈妈问鸡大姐”有的说“鸭妈妈问牛大伯。”幼儿思维活跃,能想出多种答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形象生动的动画,就象给孩子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四、拓展想象,发展幼儿语言想象力,多媒体课件的介入,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学、去思、去探索,提示幼儿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考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设疑、猜想、解难,孩子们思维活跃了,语言也得到了操练。在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活动中,要求幼儿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让幼儿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从而发展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展示“各种各样的云”,在欣赏散文时,不仅有配乐,而且为孩子们展现了多媒体动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老师提问:“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云彩变成了一只大老虎,”有的说:“云彩变成了长长的胡子”,有的说:“云彩变成了一件衣服,”还有的说:“云彩变成了小兔” “风把云变来变去,像魔术师”“云还会变成小白船” 真是说什么的都有。我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演示电脑软件,帮助其体验理解。在多媒体环境支持下,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他们乐此不疲。近乎真实又极具童趣的电脑画面,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类似的欣赏性活动,虽然教师事先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活动,让幼儿尝试理解天上的云彩和流动的风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可能在一个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理解语言诗歌中美丽而又多姿的云彩变化。而且,诗歌中云所变化出的船、狮子、娃娃等形状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不可能让幼儿亲身观察到这些变化的过程,而当我们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时,幼儿直观的看到了云彩的变化,感受到云彩变化过程的奇妙,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的。正是多媒体中展示的生动形象引起了幼儿充分的联想。使幼儿的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悉心体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多媒体技术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逼真的意境,悦耳动听的音效,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增强了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使幼 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不是语言教学的唯一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以实际为根本,适时、适量、科学并合理地应用,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有利方面,兴利除弊。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与网络将更好地被应用,可供孩子们飞翔的羽翼将更坚实、粗壮,可以引领孩子们更好地翱翔。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探究式活动教师用书》
第五篇:1.探析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图并茂,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整合的内涵
整合的过程不等同于简单的混合。整合意味着在已有的课程学习活动中,全面整合课程目标,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计算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指在人们已有的计算机素养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看作是各级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够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的有机整合系统已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突显出其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的含义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从经济领域到文化领域,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对本国知识的渴求与汲取,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正在加强,因而做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更突显出其重要地位,掌握和自由运用英语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技能。当然英语教育也就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此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做为英语教师不仅应致力于英语课的教学活动,还应致力于如何作好英语课的研究。通过多年来教改的深入实践,英语教师们找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这一有效途径,大力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使先进的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及教学进程,达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题,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
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通常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盘磁带,一张挂图。面对贫乏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身技艺无从施展,同时这种现状也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有所差异,感兴趣的就爱学,不感兴趣的就不爱学,强迫学习的效果差,记忆也不牢固。面对传统教育下枯燥无味的单纯英语语言教学,乱七八糟的英语单词和越记越乱的英语语法,太多的学生提不起兴趣,造成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后果。在教改之后,我们尝试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英语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关系的技术。在组织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进行整合,达到生动,灵活,直观的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发现其有如下几大优势:
1、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英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之上的。计算机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计算机手段,呈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将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历程和意志表现有机的融于一体。例如,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将与本课新授部分内容相关的歌曲等以动画加音效的形式引入课堂,使孩子们自然地接受英语或英语歌曲,进而蒙发想进一步学习英语词汇或句子的兴趣。当然,英语教学情景的创设还远不在此,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检复,新授及巩固练习部分也将语言知识点以可爱的动画或幻灯片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口等感观器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的参与也正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丰富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性认识。
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过程通常是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恰恰能给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直观的学习资料。教改之前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手段少,单词,句型及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又极其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面对单调的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不浓。并且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遇到教授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或者教授内容的时间,空间跨度太大等问题。面对上述这些语言及文化知识背景等复杂的问题,学生很难消化吸收这些学习内容。而学生的认识观正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样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可以使得学生们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直观感觉。从而达到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的英语语言学习为简单的直观认识的目的。于是与学生们对英语的识记兴趣便由计算机所提供的丰富,多变,刺激的信息资料开始了。例如,在实际的单词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制作一些音像小品,如带海浪声的sea,带鸟叫的spring,可以longer或shorter的金箍棒,可以预报weather的map等等。直观形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领悟能力,当然记忆力也就加强了。
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其自主学习。
计算机是一个双向媒体。不仅能呈现教学信息,还能接受学生们输入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在的(人教版和新标准英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歌曲,儿歌,单词,听力,会话,课堂游戏活动等内容。如此大量的输出,使教师不得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我们常常使用录音机来教唱歌曲,儿歌,现在可以采用电脑协助教学,将画面设计成绚丽多彩的画面或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就可以被调动出来。同时由于计算机特有的人机对话功能,巩固练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成一个个巧妙,新颖的小游戏教学课件,以过关的形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做的练习情况获得第一手的教学反馈资料。例如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针对数字学习,我们可以设计听电话号码给Amy打电话的练习;针对身体部位单词我们可以设计成head,arm,feet,eyes等涂颜色的练习。针对grandma,grandpa,father,mother等家庭成员单词及driver,doctor,teacher等职业单词,可以设计成This is(my)…。或He / She is …。的听力过关练习。动人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过关的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练习,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4、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够以计算机特有的交互方式实现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做到“因材施教”。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难以实现优生和差生的兼顾,教师面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也很无奈,无法实现优差并重,双管齐下。这也是困扰教育界多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环境,一种练习分设几个不同层次,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一步一步打好坚实的基础。当然,对于非常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拓展训练。
5、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英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丰富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性认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其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够以计算机特有的交互方式实现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的实现与普及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网络也正是计算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的备课可以在互联网络中实现,从网络中下载的大量的有益的信息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拓展。
以上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优势的几点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这些优势中所隐含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恰恰反映了认识学习理论的观点。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学生做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通过他们自己的经验及认识来构筑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整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该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的获取知识来实现。而在这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教师所要扮演的是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信息技术不能游离于课程之外,同时它不应仅限于整合在某一课程之中。我们需要认识它的特殊潜质,进行课程改革。而在这一改革演进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充实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迎接信息技术与全方位教育体系相整合这一巨大挑战。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也是一条漫长而修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