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
《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
一、判断题(40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2.早在20世纪之前,我国已大量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4.英国牛津大学是欧洲最早建立的中世纪大学。()5.《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6.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7.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已经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8.教育的先进与否和水平高低最终由社会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实际水平决定。()9.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10.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11.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中所讲的“个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个体”。()12.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
13.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根本的错误在于教育的社会目的与国家目的等同起来。()1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15.在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统治的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重视,但社会(或社群)的价值与尊严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6.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相互关系中的一对次要矛盾。()17.人民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起着客体作用,教师则起着主体作用。()19.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20.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又要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21.课程即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22.课程即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教材知识内容。()
23.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构成了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24.课程是由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知识内容体系构成的。()
25.只有选修课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修课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什么帮助。()26.教学与智育是一回事。()
27.讲述法中汇总阶段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28.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具有“向师性”,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29.“名师出高徒”,这意味着教师决定学生的发展。()
30.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其前提条件是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生认真听讲。()
31.从影响因素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主要是学生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2.活动与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动力。()
33.简言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过程。()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是学生自身的努力。()
35.因为学生品德结构中诸因素发展不平衡,在德育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开端的方法。()36.教职工工作的考核,应着重于贡献和能力,以期终考察为主。()37.班级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进行讨论,但最终只能由教师决定。()38.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最重要最直接的表现是教师管理方法得当及班级组织的高度成熟。()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并实行。()4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说明只有知行结合,言行一致,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1.中国教育史上“文翁兴学”发生在()。
A.公元前136年
B.公元前124年
C.公元前141年
D.公元前221年 2.在我国汉代经馆教学中,采用由高足弟子教授其他求学者,这种教学方法称为()。A.小先生制
B.导生制
C.转相传授
D.合作教学 3.“四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编撰者是()。A.孔子
B.董仲舒
C.韩愈
D.朱熹 4.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京师大学堂
B.北京大学
C.京师同文馆
D.方言学堂 5.清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发生于()。A.1901年
B.1902年
C.1904年
D.1905年 6.下列()报告带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A.《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B.《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C.《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7.()开始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学人员。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原始社会 8.教育民主化产生于()社会运动。
A.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C.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
D.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9.()朝代以后,儒家思想在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A.汉代
B.元代
C.春秋战国时期
D.唐代 10.我国教育传统与西方教育十分不同的特点在于()。
A.强调科技教育
B.强调社会本位
C.强调宗教教育
D.强调个人本位 11.下列命题陈述中,与个人本位论基本假设不符的是()。
A.个人是原始自足的独立实体,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个体是自足完善的 B.个体是真实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抽象、一个虚名 C.个体拥有一个逻辑上先于具体社会历史的超验自我 D.个人是历史的结果,而不是历史的起点
12.下列命题陈述中,与社会本位论基本假设不符的是()。A.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
B.真正的个人是从来不存在的,个人的观念只是一个抽象,一个虚名 C.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具有超乎个人的独立存在性质 D.个人是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历史的结果
13.下列所列举的情形中,导致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发生冲突的是()。A.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
B.社会法制建立,个人的基本自由有保障
C.个人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与义务
D.社会(或国家)对来自个体的批评持宽容的态度
14.关于个人自由的价值辩护,下列各种描述或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思想自由、讨论自由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 B.思想自由、行动自由是创造文明的前提条件 C.个体自由是促进个体生长的必要条件 D.个人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
15.关于“民主纪律”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民主的纪律是相对于奴性的约束而言的 B.民主的纪律维护并尊重个人的基本自由
C.民主的纪律是运用民主的程序与方法,经共同协商与讨论产生的 D.民主的纪律依靠外力的强制与胁迫得以维系 16.“儿童中心论”的最早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卢梭 17.心理学家经过测量发现智力迟钝者的智商低于()。A.60
B.80
C.70
D.90 18.已有研究表明,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4-5岁
B.4岁
C.3岁
D.2岁 19.环境——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布鲁纳 20.我国古代阐述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师说》
B.《学记》
C.《论语》
D.《大学》
21.关于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下列陈述中不恰当的是()。A.课程即预定的学科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B.课程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获取 C.课程是预成性的,以固定的结果或产品形式存在 D.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是这种课程范式的突出代表
22.关于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下列陈述中不恰当的是()。A.课程即学习者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切经验或体验
B.课程以学习者获得的“学习经验”为本位,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取 C.课程是生成性的,以活动或过程形态存在 D.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这种课程范式的突出代表 23.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制的是()。
A.(德)洪堡
B.(美)杰弗逊
C.(美)埃利奥特
D.(德)赫尔巴特 24.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最为恰当的是()。A.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B.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强迫与自愿的关系 25.下列关于必修课程属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课程
B.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及学生基础学力 C.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
D.它的地位高于选修课程 2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
A.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一般要求
B.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
C.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D.以教材为本,主要强调教材的系统性 27.以下关于教学过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B.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C.教学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D.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8.以下关于相对评价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评价是针对个人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地位而进行的评价 B.通常以百分制形式出现 C.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
D.通常以标准分数的形式出现 29.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提出者是()。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30.关于教学的作用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B.系统地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C.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D.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有效途径 31.贯彻正面教育原则,要求教师()。
A.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B.要热情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C.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D.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32.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理想
C.集体主义
D.自觉纪律 33.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洛克
C.赫尔巴特
D.马卡连柯 34.如果学生“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这说明教师违背()。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正面教育原则 35.通过创设良好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36.对教职工的工作考核一般分为()。
A.考德、考勤、考绩
B.考勤、考绩、考能
C.考勤、考绩、考识
D.考勤、考绩、考学历 37.()不是学校管理过程中执行阶段的工作。A.适当地组合各方面的力量和因素,使之合理利用 B.学校负责人对下级给予适当支持、关心和帮助
C.充分重视学校中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D.进行总结,发扬成绩,吸取教训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通过。
A.1985年
B.1986
C.1994
D.1995 39.关于教学工作的结果评价,以下描述中不恰当的是()。A.教学工作的结果评价就是看学生在考试或测验中的考分高低
B.教学工作的结果评价不能仅就学生的考分作横向比较,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或起点水平,反映学生的进步与提高程度
C.教学工作的结果评价是否有效,与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成绩的试卷本身编制得如何密切相关 D.教学工作的结果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40.用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一做法,违反了教育评价()。
A.伦理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三、多项选择题(20题)
1.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包括()等。A.礼
B.易
C.诗
D.射 2.我国壬戌学制的特点包括()等。
A.中学分成初、高两级各三年
B.重视经学教育
C.富有灵活性和弹性
D.加强职业教育 3.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内容“三艺”包括()。A.文法
B.算术
C.天文学
D.修辞学
4.现代社会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从而决定料现代学校教育的()。A.平等性
B.民主性
C.普及性
D.生产性 5.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形态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奴隶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B.经济基础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D.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 7.教育目的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A.抽象性
B.理想性
C.易懂性
D.终极性 8.教育目的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培养目标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未来与现在的关系
D.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9.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
A.“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0.教师的劳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A.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创造者
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11.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主体性、示范性
B.长期性、间接性 C.连续性、广延性
D.复杂性、创造性 12.教师的意志品质集中体现在()。
A.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B.教育目的灵活性 C.教育决策的果断性
D.处理矛盾时的自制力 1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其主要表现在()。A.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B.从强调教学目标、计划到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
C.越来越多的人把课程当作一种动态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当作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来看待 D.课程是教学的对象,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手段 14.为了确保选修课的开设质量,应注意()。
A.选修课作为一门课程,本身必须是高质量的、具有教育价值的 B.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C.将选修制与学分制结合起来使用 D.在适当时候开设适量的选修课 15.学科课程的主要优点有()。
A.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完整保存与传递 B.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连贯的文化科学知识 C.有助于教学的组织、评价及效率的提高 D.有助于沟通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6.符合知、情、意统一的教学规律的选项是()。A.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活动
B.已经有的非智力因素,常表现为内驱力作用于智力活动 C.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D.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7.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的方法有()。
A.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
B.教师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 C.演示引人注目的直观材料
D.让家长加强家庭教育 18.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师是教育者
B.教师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教 C.教师是教育方针的制定者
D.教师是班集体领导者 19.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
A.了解青少年的特点
B.理想发展的阶段性 C.理想发展的连续性
D.理想教育要落到实处 20.社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
A.国民公德教育
B.自觉纪律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法制教育
《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 答案
一、判断(40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1.C;2.C;3.D;4.C;5.A;6.D;7.C;8.C;9.A;10.B;11.D;12.D;13.A;14.D;15.D;16.D;17.C;18.B;19.A;20.B;21.D;22.D;23.A;24.A;25.D;26.A;27.C;28.B;29.C;30.D;31.A;32.C;33.D;34.A;35.D;36.B;37.D;38.D;39.A;40.B
三、多项选择题(20题)
1.AD;2.ACD;3.AD;4.BCD;5.BD;6.ABCD;7.ABD;8.ABD;9.ABD;10.BCD;11.ABCD;12.ACD;13.ABC;14.ABCD;15.ABC;16.ABCD;17.AC;18.ABD;19.ABCD;20.AC;
(《教育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
结束)
第二篇:《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四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四
一、判断题
1、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F
2、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T
3、论述题、作文等属于客观性评价F
4、汉武帝采纳董促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T
5、“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F
6、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T
7、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T
8、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F
9、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T
10、中世纪的骑士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T
11、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被称之为“产婆术“T
1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T
1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T
14、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F
15、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F
16、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论语〉中T
17、〈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F
18、《学记》第一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T
19、《大学》中的三纲领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T 20、《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T
21、《师说》的作者是韩愈、《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T
2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段性T 23、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教育体制应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此时,多元办学体制、多渠道投资体制、政校分开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来。T
24、教育的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与民主的教育。T
25、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T
26、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立足于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观念,它包括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T
27、童年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F
28、教育目的的三个特性:抽象性、理想性、终极性T
29、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支配、指导调节、激励评价T 3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和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T
31、卢梭是持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T
32、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真诚、决定和选择、负起独立的责任T
33、教育目的中的社会本位论包括: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F
34、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F
35、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前提假设都是有缺陷的T
36、洋务派倡导的教育目的是明人论,以道德教育为轴心F
37、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论述教育目的重要性的第一人F
38、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T
39、《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F
40、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T
41、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 “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F
42、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F
4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 “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T
44、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的萌芽T
45、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F
46、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F
47、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T
48、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T
49、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F
50、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之目的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F
51、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连锁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T
52、课程的横向组织指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T
53、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T
54、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T
55、在我国历史上,“教学”实指“学”,“教”与“学”同义T
56、二十世纪初,“教学”的含义实指“教授”T
5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学”才不再指教或学某一方的活动,而成为师生双方的活动T
58、学生的创造力指的是其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与掌握未知知识的能力T
5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F 60、师生之间互动的实质体现出两者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交往关系T
61、学生的主要任务即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原因在于提高认识人类知识的效率T 62、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F
6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按顺序排列有:备课-上课-课后教导评价T 64、上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具体情况,将教科书和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的蓝图的过程F 65、备课和基本步骤有:确定教学目标--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行为--撰写教案--上课F 66、德育教育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T 67、《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与良好品德。T 68、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德育的客体T 69、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F
70、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与道德判断两方面组成T 7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T
72、学校管理机构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与反馈机构。其中,决策机构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咨询机构为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为校长领导下的各级执行系统;反馈机构由校务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组成T 73、学校管理的过程有计划、执行、控制、评价T
74、共青团是学校的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F
75、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认同群体目标、掌握群体生活规范、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的重要环境T
76、班级作为非成人组织,要完成靠外部力量来管理与控制F
77、班级管理的模式有三种:功能性取向模式、行为改变取向模式、人际互动取向模式T
78、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T
79、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动态方面的影响T
80、班级文化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T 81、教育执法指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T
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T 8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T
84、教师评价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T
85、教学工作评价有学校领导评价、教研组同事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教师自我表现评价组成T
二、单选题
1、公元141年,四川太守大力兴学,被称之为:A A文翁兴学;
B蜀郡兴学;
C四川兴学
2、明朝的的一个著名书院即是:D A白鹿洞;
B岳麓;
C应天府;
D东林
3、“四书”包括哪儿部书:B A诗经;
B大学;C易;D礼
4、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B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外国语学堂
5、哪一部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A A癸卯;B壬子-癸丑;C壬戍;D近代学制
6、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
A文法、修辞学、几何;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7、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哪些是正确的?A
A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C主动脉张胎教;D强调早期教育
8、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9、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A
A《颜氏家训》;B《大学》;C《论语》;D《师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边阿
11、如下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C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B A《21世界议程》;B《增长的极限》;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3、“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这样特点的人的发展的那一阶段:C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
14、古希腊的学者认为教育应致力于理性的培养,这种表述属于教育目的中的那一个层次A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
15、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A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B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
16、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B涂尔干;C凯兴斯泰纳;D秦梯利
17、“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
A1958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C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8、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 A杜威;B洛克;C斯宾塞;D凯洛夫
19、《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__使用的B A动词;B名词;C形容词
20、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A
A洪堡;B杰弗逊;C埃利奥特;D杜威
21、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哪个人开始的?C A洪堡;B杰弗逊;C埃利奥特;D杜威
22、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爱伦-凯
23、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出发引地儿童的现有的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这种观点是由谁提出的?C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爱伦-凯
24、“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25、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A A杰克逊;B杜威;C克伯屈;D阿普尔
26、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连续模式;D断续模式
27、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四个方面,哪一个最重要A
A确定目标;B选择学习活动;C组织学习活动;D评价学习结果
28、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D
A杰克逊;B杜威;C克伯屈;D斯滕豪斯
29、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属于哪一种课程组织形式B A横向组织;B纵向组织;C心理组织;D螺旋式组织 30、阅读、写作、运算、实验等属于A
A基本技能;B基本知识;C基本能力;D基本素质
32、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B A体力;B智力;C创造力;D个性
31、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C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32、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三、多选题
1、狭义教育的内含:ABC A受社会制约;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参与;C一种个人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ABD
A非形式化;B形式化;C非制度化;D制度化
3、中国古代学校的性质分为:BCD A太学;B官学;C私学;D书院
4、中国古代的私学按所教的内容可分为:CD A太学;B书院;C私塾;D经馆;E西学
5、北宋时期的著名书院有ABCDE A白鹿洞;B岳麓;C应天府;D嵩阳;E石鼓
6、南宋时期的著名书院有ABCE A白鹿洞;B岳麓;C丽泽;D应天府;E象山
7、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ABCDEF A礼;B乐;C射;D御;E书;F数
8、中国古代的选择士制度有:BCE A考试;B察举制;C科举制;D选拔;E九品中正制
9、中国近代教育的特点:ACDE
A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重视;B个人参与到教学之中;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实科教育迅速发展,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增强;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10、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ABCD
A全民化;B终身化;C民主化;D现代化;E政治化
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其教育思想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ABCD
A重视教育的作用;B强调早期教育;C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D提倡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育受制于经济
12、杜威的教学主张ABCD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教育即生长;D从做中学;教育即社会
13、<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ABCD
A循序渐进;B及时施教;C预防性原则;D学习观摩;集中施教原则
14、<师说>的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C
A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B提出早期教育思想;C择师的标准是”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D严格要求
15、中国借鉴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C A陶行知;B梁漱冥;C陈鹤琴;D陈寅恪
16、教育民主化包含哪几个方面:ABC
A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再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
C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
D教师不能批评与体罚学生
17、教育平等的涵义ABC
A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B教育权利平等;
C教育机会均等;D无差别的对待一切学生
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ABCD
A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C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D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19、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中,包括:ACD
A教育目的;B每节课的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与教学目标;E形成性目标 20、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约翰-密尔;罗素、B小原国芳;
C哈耶克;洪堡
D爱伦-凯;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21、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D
A涂尔干;B卢梭;C凯兴斯泰纳;D秦梯利;E萨特
22、蔡元培倡导的教育目的有ABCDE
A军国民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E美感教育
2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ABCD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培养劳动者;B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个性发展;C适当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要求;
D培养现代人的品格
24、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三个方面是:ABC
A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是一种基础性、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一种淘汰制的教育,是大多数人为少数人陪读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一种导致片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一种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使学生丧失主体性的教育
25、把课程定义为“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并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专家有:AB
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塔巴;D约翰逊
26、活动课程的特点ABCD
A儿童中心;按主题组织;B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C促进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与增长;D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
27、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BDE
A深学习;B主学习;C快学习;D副学习;E附学习
28、就目前来说,教学中存在三种组织形式:ABC A班级授课制;B小组教学;C个别教学
29、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如下因素的制约:CE
A自然环境;B教育者的个性
C社会发展因素;D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E人的发展因素
3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ABCDEFGH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道德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E劳动教育;F自觉纪律教育;G民主和法制教育;H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31、选择教育法的依据:ABC
A依据德育目标;B依据德育内容;
C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别差异;D依据德育环境的要求
3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表现为:ABD
A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B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C是知识教育的主要力量;D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
33、班主任保持与家长沟通与联系的方式有ABC A家访;B书面联系;C召开家长会
34、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较大的自主权,这些权力包括:ABCD A决策权;B指挥权;C人事权;D财政权;E集资权
35、我国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分为三层ABC
A班干部;B小组长;C一般成员;D教师;E团支部
36、动态变化的班级角色分配制度分为如下两个阶段AC
A建立班级制度,初步形成班级岗位制度;B教师任命班干部;C进行岗位轮换
37、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ABC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个体内差评价
38、教学工作的过程评价主要的途径有AB
A通过学校领导或教研组同事的听课来进行,其主要指标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态度;B通过问卷、痤谈等方法调查学生的听课反应来进行
39、学业成就评价包括ABCD
A书面测验;B口头测验;C操作测验;D作品分析;E客观测验 40、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E可行性原则
第三篇:02.教育学概论 单元练习题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复习题集
教育学概论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判断题
1.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2.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3.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4.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6.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7.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8.“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10.“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
11.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12.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13.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14.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15.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16.《大学》是一篇道德教育的专论。()
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20.《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21.《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22.《大学》中的三纲领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23.《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4.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25.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二.单选题
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A、私学 B、官学 C、书院 D、大学 2.“六艺”中的“书”为(C)。
A、艺术教育 B、书法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3.汉代的太学属于(A)。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 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
A、识字教育 B、音乐教育 C、道德教育 D、算术教育 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7.历史上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 8.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选士制度是(B)。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9.隋朝以后,我国主要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10.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D)。
A、天津西学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1.(A)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
A、癸卯 B、壬子-癸丑 C、壬戌 D、近代学制 12.壬子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三年一贯制 D、三三分段 13.壬戌学制以(C)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14.新中国第一个学制确立于(B)。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A、1949年 B、1951年 C、1958年 D、1967年 15.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B)。A、视学 B、学部 C、提学使司 D、督学 16.“产婆术”是由(C)创立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17.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18.下列那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C)。A、孔子 B、杜威 C、苏格拉底 D、赫尔巴特 19.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
A、天文学、修辞学、辨证法 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 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D、算术、几何、天文学 20.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A)。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主动脉张胎教 D、强调早期教育 21.《政治学》是(A)的主要代表作: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22.下列哪部著作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D)。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3.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4.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B)。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教育目的》 D、《大教学论》 25.“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6.《师说》主张选择教师的标准应该是(C)。A、资历 B、地位 C、道 D、年龄 27.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A)A、《颜氏家训》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28.第一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育学》的译者是(D)。A、严复 B、辜鸿铭 C、蔡元培 D、王国维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三、多选题
1.狭义的教育基本内涵有(ABC)。
A、受社会制约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参与 D、一种个人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ABD)
A、非形式化 B、形式化 C、非制度化 D、制度化 3.中国古代学校的性质分为(BCD)。
A、太学 B、官学 C、私学 D、书院 4.中国古代的私学按所教的内容可分为(CD)。A、太学 B、书院 C、私塾 D、经馆 5.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
A、察举制 B、科举制 C、文官制 D、九品中正制 6.关于1922年学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小学和中学实行“四三四”制 B、以美国学制为主要学习蓝本 C、是我国近代最为成熟的学制 D、小学和中学实行“六三三”制 7.西方近代教育的特点有(ABCD)。
A、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重视 B、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增强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ABCD)。
A、全民化 B、终身化 C、民主化 D、现代化
9.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下哪几个方面(ABCD)。A、重视教育的作用 B、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 C、强调早期教育 D、提倡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10.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BC)。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A、亚里士多德 B、维多利诺、拉伯雷 C、伊拉斯谟、莫尔 D、洛克、卢梭 11.杜威的教学主张(ACD)。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社会 C、教育即生长 D、从做中学 12.《学记》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有(ABCD)。
A、循序渐进原则 B、及时施教原则 C、预防性原则 D、学习观摩原则 13.《师说》的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CD)
A、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 B、提出早期教育思想 C、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D、择师的标准是“道” 14.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在民国初年到1949年来中国讲学、访问的有(ABC)。
A、杜威、推士 B、麦柯尔、柏克赫司特 C、华虚朋、孟禄 D、克柏屈、梅伊曼 15.中国借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C)。A、陶行知 B、梁漱冥 C、陈鹤琴 D、陈寅恪
16.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方式有(ABCD)。A、对前人的科学知识合理编制和加工 B、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C、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 D、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一、判断题
1.在《教育学》中,“教育与发展”主要指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段性。()
3.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这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决定了教育的发展。()
4.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5.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教育体制应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此时,多元办学体制、多渠道投资体制、政校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来。()6.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7.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8.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立足于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观念,它包括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童年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10.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11.对弱势学生给予一定的特殊待遇不是教育平等化所提倡的。()12.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柱。()
二、单选题
1.具有“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的教育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C)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B)。A、《21世界议程》 B、《增长的极限》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3.“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这样特点的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C)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我国教育法规将教育规定为社会主义性质,这反映了(B)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5.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C)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6.“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特点。
A、顺序性 B、间断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7.“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方向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B)特点。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8.到二十世纪(D)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A、60 B、70 C、80 D、90
三、多选题
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ABDE)。
A、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B、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受教育权 D、经济体制决定了教育体制 E、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在(BCD)的结构。
A、基础、中等、高等的教育比例 B、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 C、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的比例与类别 D、高等教育的数量 3.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AB)。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 C、教育决定了经济的结构 D、教育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转 4.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CD)。
A、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B、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C、政治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D、政治决定了教育目的的性质 5.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培养政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 C、教育民主化决定了政治的民主化 D、教育为超越现有的政治服务 6.教育民主化包含哪几个方面(ABC)。
A、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在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 C、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 D、教师不能批评与体罚学生 7.教育平等的涵义有(ABC)。
A、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B、教育权利平等
C、教育机会均等 D、无差别的对待一切学生 8.文化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BD)。
A、文化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B、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C、文化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D、文化提供了教育的内容 9.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ABC)。
A、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B、教育使文化得以整理、发展和创新 C、教育创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D、教育使文化呈现多样化 10.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表现在(BD)。
A、科学技术影响了教育的价值追求 B、科学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C、科学技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权利
D、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D、教育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舆论支持 12.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C、教育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D、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1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
A、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规范 B、教育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C、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D、教育丰富了个体的兴趣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ABCD)。
A、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C、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D、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判断题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和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卢梭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健全的本能和善良的天性,因此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把他们培养成为“自然人”,而非“社会人”。()
3.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真诚、决定和选择、负起独立的责任()
4.古希腊的学者认为教育应致力于理性的培养,这种表述属于教育目的层次结构中的培养目标。()5.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6.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前提假设都是有缺陷的。()
7.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偏重于伦理道德方面,而且主要以儒家的教育目的为代表。()8.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论述教育目的重要性的第一人。()
9.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0.在“五育”中,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关系,它们在内容上都有相互交叉的地方。()11.“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在基本精神上是不一致的。()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12.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
13.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方面。()
14.为使课程与教学目标易于评价,常用内隐性、体验性的词语来表示目标。()15.洋务派倡导的教育目的是明人论,以道德教育为轴心。()
16.蔡元培提出的包括五项内容的教育目的中,强调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心。()17.教育目的中的社会本位论包括: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
二、单选题
1.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A)。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 B、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 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 2.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 3.(C)是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A、罗素 B、洪堡 C、卢梭 D、沛西能 4.(A)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与要求。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课程与教学目标 5.(D)提出的教育目的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内容。A、林则徐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蔡元培 6.“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
A、1958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7.(C)将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多选题
1.教育目的就其表述和内容而言具有(ABD)特征。
A、抽象性 B、理想性 C、可操作性 D、终极性
2.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D)的教育目的论。A、自然主义 B、国家主义 C、自由主义 D、存在主义 3.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的教育目的论。A、国家主义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派 D、自由主义 4.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约翰密尔 B、罗素、小原国芳 C、哈耶克 D、洪堡、爱伦凯 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5.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D)。
A、涂尔干 B、萨特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 6.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观点有(ABCD)。
A、教育目的制订应以完善与发展个人自身的需要为依据,社会目的是次要部分
B、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和天赋的自由权力 C、强调个人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7.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价值准则主要体现在(BCD)几个方面。A、个性化 B、规范控制 C、社会价值 D、社会化 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ABCD)。
A、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 B、基础性、普及性的教育 C、强调全面发展教育 D、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一、判断题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的。()2.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说明部分教师的职责像科学家一样肩负发明创造的任务。()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4.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它称为“反思性教学”。()
5.皮亚杰所提出的“运算”与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意义接近。()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计过程。()7.“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等人。()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8.“儿童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而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9.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方面相对的不相似性,它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和智力方面的差异。()10.“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他来运行”,这是儿童中心论的观点。()
二、单选题
1.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说到“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这句话反映了教师是(C)的劳动作用。
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2.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示范性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力作出了(B)方面的权力。A、5 B、6 C、7 D、8 4.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力,这表示了教师在(A)方面的权力。
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5.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在(C)方面的权力。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6.儿童明显有一个适合做某事的内部时间表,未到时间实施的训练效果不大。这体现了儿童发展阶段的(C)思想。
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 7.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的核心思想。
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
8.2-7岁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发展,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B)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7—11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推理,能够进行逻辑概念,以及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C)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三、多选题
1.教育活动主要包括(ABD)三个基本要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2.教师劳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CD)。
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ABCD)。
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BCD)。
A、为未知世界的探索 B、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C、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 D、对突发情境表现出的教育机智 5.教师的在职培训一般有(AD)两类。
A、获得学位等升等升级 B、反思性教学 C、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D、提高教学能力或素质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可享受的“学金权”是指(BCD)。A、补助金 B、奖学金 C、贷学金 D、助学金 7.概括地讲,“教师中心论”是指(ABC)。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教材为中心 C、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D、以知识为中心 8.“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C)。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第五章 课程理论 一.判断题
1.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2.《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3.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4.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这是将“课程”作为动词性理解而得出的定义。()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5.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8.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的萌芽。()
9.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10.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
11.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12.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13.课程的选修制最先始于大学。()
1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15.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16.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17.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
18.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之目的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19.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过程,而否定活动中的一切目标。()
20.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21.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连锁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2.学习者的年龄越小,课程的编制更应该考虑和侧重课程的心理组织。()23.课程的逻辑组织更多地是依据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24.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25.学科课程的螺旋式组织是一种课程的心理组织。()
26.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是完全对立的,在课程编制上它们之间不可能合二为一。()27.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28.国家课程开发采取的是“实践—评估—开发”的模式。()二.单选题
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凯洛夫
2.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兴趣所开发的容许学生有所选择的课程称为(C)。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3.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A)。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4.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C)开始的。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5.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凯
6.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D)。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7.“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 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8.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C)。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阿普尔
9.具有间接的、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和非计划特点的课程称为(C)。A、活动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0.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C)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1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形课程与潜在课程 12.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连续模式 D、断续模式 13.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14.有已知到未知、有简单到复杂、有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A、目标理论 B、过程理论 C、纵向理论 D、横向理论 15.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D)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16.课程的(D)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A纵向组织 B逻辑组织 C横向组织 D心理组织
17.课程的(B)是指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的内容。A、纵向组织 B、逻辑组织 C、横向组织 D、心理组织 18.(A)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而且前后不重复所组织起来的方式。A、直线式组织 B、螺旋式组织 C、横向组织 D、心理组织 19.从课程范式来看,研究性课程属于以(A)为代表的课程范式。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形课程 D、隐性课程
三、多选题
1.把课程定义为“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并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专家有(AB)。A、卡斯威尔 B、坎贝尔 C、塔巴 D、约翰逊 2.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其含义有(ABC)。
A、知识的总和与学习的结果 B、间接知识、公共知识 C、封闭、预成 D、经验 3.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课程范式,其含义有(ACD)。
A、直接经验,实践知识 B、系统的知识 C、开放、生成、强调过程 D、杜威的课程观 4.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有(ACD)。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5.学科课程的最大特点是(BCD)。
A、趣味性 B、逻辑性 C、简约性 D、系统性 6.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易造成(ABCD)。
A、学生被动学习B、忽略个体知识 C、割裂完整的生活世界 D、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7.活动课程的特点是(ABC)。
A、以儿童为中心 B、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C、按活动主题组织 D、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 8.正确处理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BCD)。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9.综合课程的三种类型(BC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D、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 10.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1.综合课程的缺点是(ABD)。
A、流于“拼盘式”的知识“大杂烩” B、导致浅层次的学习C、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 D、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12.隐性课程具有(BCD)的特点。
A、计划性 B、内隐性 C、随机性 D、不确定性 13.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ACD)。A、主学习B、快学习C、副学习D、附学习
14.在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ABD)。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C、家长的要求 D、学科专家的建议 15.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ABCD)
A、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B、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C、课程内容应当与生活相联系 D、应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16.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有(BC)。
A、加强课程的趣味性 B、设置专门性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C、学科内容中加入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 D、增加课程的前沿知识 17.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决策者(或主体)主要有(ACD)。A、教师 B、学生 C、学生家长 D、社区代表 18.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两大误区(BC)。
A、课程的开放无度 B、课程脱离学生的经验,以外在于学生的方式出现 C、课程以严格的先期计划的方式出现 D、课程过于强调联系实际
第六章 教学理论
一、判断题
1.在我国历史上,最先“教学”实指“学”,“教”与“学”同义。()2.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学”才不再指教或学某一方的活动,而成为师生双方的活动。()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3.教学等于智育。()4.“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5.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6.学生的创造力指的是其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与掌握未知知识的能力。()7.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8.师生之间互动的实质体现出两者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交往关系。()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制约,应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原理。()
10.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学必须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提示我们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以他们个人的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的主要任务即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原因在于提高认识人类知识的效率。()12.学生知识储存的多少决定了他们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13.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来实施教学。()14.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按顺序排列有:备课—上课—课后教导评价。()
16.上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具体情况,将教科书和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的蓝图的过程。()
17.备课的基本步骤有:确定教学目标—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行为—撰写教案。()18.撰写教案的唯一目的在于为教师上课作准备。()19.教师十分透彻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就能教好学生。()
20.就目前来说,教学中存在三种组织形式,即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二、单选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部分。
A、主体 B、客体 C、中介 D、范式 2.一门学科的基本实事与基本概念属于(B)。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3.阅读、写作、运算、实验等属于(A)。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4.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B)。A、体力 B、智力 C、创造力 D、个性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6.“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C)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7.“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B)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8.教师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这是由(D)原则决定的。A、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D、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B)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10.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针对(D)而提出的教学规律。
A、教学的概念 B、学生身心发展 C、教学任务 D、师生的地位与作用 11.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B)。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2.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3.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D)。
A、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 B、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 D、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三、多选题
1.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2.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ABCD)。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3.教学的作用是(ABC)。
A、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B、系统地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C、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D、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 4.教学的任务包括(ABD)。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C、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5.教学传授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包括(ABD)。A、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B、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必要条件 C、使他们形成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
D、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6.教学过程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ACD)。A、间接性 B、目的性 C、引导性 D、简捷性 7.教学过程的实质即(ABC)。
A、师生之间的互动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D、特殊的情感活动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ABCD)。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ABD)。
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自身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防止偏向任一方面的倾向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ABCD)。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11.教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
A、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D、运用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12.上课的基本要求有(ABCD)。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结构紧凑
第七章 学校德育
一、判断题
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2.《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与良好品德。”()
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4.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5.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6.“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7.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与道德判断两方面组成。()8.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9.说理教育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10.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作用发挥。()11.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
二、单选题
1.如下教育目标存在于中央哪个文件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地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B)A、《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教师法》 D、《中小学行为规范》 2.对学生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D)的内容。
A、自觉纪律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3.“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A)的要求。A、自觉纪律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道德教育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4.“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这主要属于(B)的内容之一。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民主与法制教育 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A)。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6.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
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7.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D)。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和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依据了德育的(C)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因材施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9.“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B)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0.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D)原则:
A、共产主义方向性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因材施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1.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有(A)。
A、家访、书面联系、召开家长会 B、家访、召开家长会、亲子游 C、家访、书面联系、座谈会 D、家访、亲子游、座谈会
三、多选题
1.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如下因素的制约(BD)。
A、教育者的个性 B、社会发展因素 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D、人的发展因素 2.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ABCD)。
A、理想教育 B、集体主义教 C、劳动教育 D、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3.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表现如下(ABC)。
A、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矛盾 B、反映在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反映在认识内容上的矛盾 D、反映在认识结果上的矛盾 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ABC)。
A、活动方式的区别 B、影响因素的区别 C、形成结果的区别 D、指导思想的区别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ABCD)。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C、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D、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7.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有(ABCD)。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可以从(ABCD)的任何一方面开始。A、行 B、知 C、情 D、意 9.学校德育的途径有(ABCD)。
A、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0.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ABCD)。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指导自我教育 11.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主要有(ACD)。
A、德育目标 B、教师素质 C、德育内容 D、学生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 12.各科教学是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是因为(ABCD)。
A、教学占用的时间最多 B、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时总是受到一定思想的支配而影响学生的品德 C、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 D、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内容、13.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表现为(ABD)。
A、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B、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C、是知识教育的主要力量 D、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 1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有(ABCD)。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B、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 D、评定学生操行
第八章 学校管理与评价
一、判断题 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2.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除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外,他对学校教学方面事务可以大胆决策和指挥,而不受其他人的制约。()
3.学校管理机构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与反馈机构。其中,决策机构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咨询机构为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为校长领导下的各级执行系统;反馈机构由校务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组成。()
4.学校管理的过程有计划、执行、控制、评价。()
5.共青团是学校的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6.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认同群体目标,掌握群体生活规范,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的重要环境。()
7.班级组织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和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8.班级作为非成人组织,要完全靠外部力量来管理与控制。()
9.班级管理的模式有三种:功能性取向模式、行为改变取向模式、人际互动取向模式。()10.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11.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
12.班级文化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
13.在法制社会,教育法能够运用教育活动的任何地方。()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17.教育执法指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
18.教育执法的内容包括:推行教育法规的实施、对教育守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委责任。()19.定量评价主要是一种数量化评价,它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对被评对象的信息进行数量化处理。()20.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初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的一种评价,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
21.相对于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伴随教学过程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22.个体内差评价可以以自己也可以以同学个体为参照点而实施的一种评价。()23.论述题、作文等属于客观性评价。()
24.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
25.教学工作评价有学校领导评价、教研组同事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教师自我表现评价组成。()
二、单选题
1.督促检查教学最常见的方法是(C)。
A、查教案 B、考试 C、听课 D、倾听师生意见 2.对教师的工作安排一般有(A)两种。
A、跟班制和学年更新制 B、大循环和小循环 C、踏步循环和年级包干 D、自主选择和学生选择 3.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法律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每年(D)为教师节”。
A、10月9日 B、9月15日 C、9月12日 D、9月10日 5.绝对评价是以(B)为参照点实施的一种评价。
A、常模 B、教学目标 C、教学任务 D、个体
三、多选题
1.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较大的自主权,这些权力包括(ABC)。A、决策权 B、财政权 C、人事权 D集资权 2.实行校长负责制,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BCD)。
A、与校其他领导的关系 B、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C、与本校党支部组织的关系 D、与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3.我国中小学内部,学校的组织机构一般有如下类型(ABD)。
A、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B、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行政组织、生产组织与办事机构 C、与校外联系的机构 D、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机构 4.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CD)。
A、教学管理 B、总务工作 C、教职工管理 D、学生管理 5.教学管理的主要方面(ABCD)。
A、抓好教学的组织工作 B、加强对教研组的领导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教育学 复习题集
C、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D、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 6.总务工作的主要包括(ABC)。
A、校舍的建设,维修与设备的购置与管理 B、生活福利工作 C、财务管理工作 D、优秀教师的评定工作 7.教职工的管理的主要方面(ABD)。
A、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 B、培养和提高教职工 C、组织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D、考核教职工 8.对教职工工作的考核,一般分为(ACD)三方面: A、考勤 B、考查 C、考绩 D、考能 9.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
A、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 B、学习、体育卫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C、评定优秀学生 D、对犯错误的学生予以惩罚 10.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ABC)。
A、自功能性 B、靠正式和非正式两方面的手段来维持 C、半自治性 D、基层性 11.良好班级组织的标准(ABCD)。
A、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且目标明确 B、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C、有学生骨干形成的核心 D、有正确的班级舆论,班风良好 12.班级管理主要有(BCD)取向的模式。
A、认知调节 B、功能性 C、行为改变 D、人际互动 13.班级管理的原则(ABC)。
A、确立学生是班级主人的观念,努力开发学生潜能 B、加强班级是常管理,不能只关注少数大活动 C、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D、严格要求学生 14.班级的日常管理表现为(ABCD)。
A、班级组织管理 B、班级制度管理 C、班级自治管理 D、班级文化建设 15.我国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分为三层(ABC)。
A、班干部 B、小组长 C、一般成员 D、团支部 16.班级自治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ABCD)方面来进行。A、日常生活的几个活动环节 B、阶段性的班级活动
C、配合学校的主题活动 D、与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相结合的主题班队活动 17.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BCD)。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 C、鉴定功能 D、教学功能 18.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有(AB)。
A、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B、筛选功能 C、使用频率高 D、评价的内容范围小 19.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有(ABCD)。
A、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评价 B、班级集体的培育与建设评价 C、班级活动的效能评价 D、横向协调工作评价 20.学生评价包括(AC)。
A、学业成就评价 B、学习行为评价 C、思想品德评定 D、特殊表现评价 21.学业成就评价包括(ACD)。
A、口头测验 B、客观测验 C、操作测验 D、作品分析 22.思想品德评定的基本要求有(ABCD)。
A、深入实际,了解学生 B、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C、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D、内容独特,展示个性 23.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CD)。
A、可行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第四篇:2020春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一)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功能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4、利益选择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负责制
3.()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
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A.企业
B.非官方决策者
C.官方决策者
D.核心主体
3.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利益集团
B.政治党派
C.大众传媒
D.思想库和公民
4.利益集团的特征有()
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C.影响并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D.处于同一个组织之中
5.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
A.官方决策者
B.非官方决策者
C.企业
D.核心主体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
2.立法机关
3.利益集团
4.公民
5.思想库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2.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
3.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4.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
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
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A.史密斯
B.西奥多·罗威
C.威廉·邓恩
D.德罗尔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个人问题
D.集体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
A.分配性问题
B.调节性问题
C.再分配问题
D.整体性问题
2.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A.结构优良性问题
B.结构适中问题
C.结构平衡问题
D.结构不良问题
3.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A.全球性
B.突发性
C.结构不良性
D.复杂动态性
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的要求。
A.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
C.政策资源
D.政策问题
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环境因素
D.军事因素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客体
2.社会问题
3.目标群体
四、简答题
1.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
B.公共政策主体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2.()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A.系统性
B.互动性
C.全球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4.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
A.国际政策环境
B.国内政策环境
C.经济社会环境
D.政治法律环境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6.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
A.传统习俗文化
B.政治文化
C.教育文化水平
D.心理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A.国内政策环境
B.国际政策环境
C.客观环境
D.主观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
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
D.文化环境
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
A.全球化
B.信息化
C.知识化
D.动荡化
4.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
D.相互作用
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
3.文化环境
4.知识化
5.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4.如何理解全球化。
五、论述题
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A4、B5、D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D4、BD5、BC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
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核心工具。政府的政策要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现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
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一个理想的政策过程,基本包括了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和调整等多个环节,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对政策的质量发生作用。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政策过程诸环节的变化,同时也将导致政策及政策体系的变化。为保证政策机制的运行,我们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
(3)
超前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政策的超前性,不仅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有力保证。
(4)
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按照权力主体来划分,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从内容上看,政策体系中的各项政策,也有不同的层次关系,可划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等。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同类型的政策之间并非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的。
(5)
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现代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由政府职能的日益拓展所决定。
(6)
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上一般所讲的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因为政策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
(7)
公共性。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或解决公共问题或公共目标的,是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也是公共政策形成与发挥作用的逻辑基础。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据我们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三种。
(1)
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
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
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即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最佳分配?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利益分配的主体。政府显然愿意把社会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现实中常有这种情况,那些口头或表面拥护而实际上反对政府偏好的人,也同样会从政府手中获得同等的利益,甚至更多的利益。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要求必须明确谁是政策的受益者。对于任何一届政府来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总是第一位的。判断一项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言而喻,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
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一般来说,在特定时期内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国社会所具有的三种特别因素: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正是这三种社会文化因素构成了公共政策学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1)第一个因素是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行为主义的研究浪潮在美国流行开来。两股力量推动了行为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一股力量是一批祟尚实证分析的犹太学者为美国政治学研究注入行为主义活力。另一股力量是一些财团通过出资支持对美国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
(2)第二个因素是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美国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政治学家、科学家和学者们一方面对政府的错误政策提出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也提出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
(3)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日本学者在考察美国总统竞选中选民的投票倾向时,发现美国人具有从“党派投票倾向”向“问题投票倾向”转变的文化。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二)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并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我们主张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三)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如果仿照经济学的语言做一个类比,分配社会利益是分蛋糕,而这种分蛋糕的基础就是做蛋糕。所以公共政策的实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人们既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也会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在社会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整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过程取向,是与这种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
(1)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何种社会、何种政府,它们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其政策从根本上讲自然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利益而制定的,它与剥削阶级的价值取向一致。而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利益整合。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认为,所谓社会是为获取共同利益组成的协同事业体,因而各社会成员在通过建立社会及其相互协作以增加利益时,具有互相一致的利害关系。至于社会总体所获得的利益,如何向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分配,却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利害关系上相互对立的态势。所以政府在向社会各成员分配利益时,除了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政府利益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政策本身所反映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上,人们已获得的利益和想要得到的利益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因而由利益差距所形成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组织利益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为解决由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产生的矛盾,政策制定者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引导持有不同利益的相关组织和个人采取不同的行为。
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政策,是要提供一种普遍遵循,或者至少相关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在追求利益时所出现的矛盾或冲突中的行为。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可简称为“利益整合”。利益整合建立在利益选择的基础之上,前者既是后者的逻辑结果,又是实现结果,而且往往是两种结果的有机统一。
利益整合,除体现在政治行为与普通准则上,还体现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上。在现实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是多元化的。政策既要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又要兼顾保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政策的作用,是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排除那些消极因素,把各种利益矛盾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中,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利益分配。不少人认为,政策是一种资源,谁得到了政策,谁就拥有了一定资源。实际上,公共政策本身并不是资源,而是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对不同的政策对象来说,公共政策所分配的利益,往往对一些人是直接的,而对另一些人是间接的。一般来说,人们从政策那里所得到的好处,从程度上看是不等的。比如,获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是直接利益的获得者,而与这些企业产、供、销相关的其他组织与个人,很可能是这一政策的间接获益者。
利益分配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人失去利益。比如,物价政策就经常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谋取合理的平衡。它们有时会削弱生产者的利益,有时则抑制消费者的利益。但公共政策的最大特点之一,即总是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而抑制少数人的利益。
(4)利益落实。政策分配利益,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
比如,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制定了相关政策,三令五申地指出:严禁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以及发生“打白条”等现象。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仍然十分沉重,农民的实际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使得他们产生了“被剥夺感”。很显然,中央政策是要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的,但政策不能有效地落实,就意味着农民没有从中央政策中获得利益。
(四)增进社会利益
人们按照戴维·伊斯顿“分配”的思路理解公共政策显然是不够的,这就如同经济学所讲的那样,仅讲分蛋糕不行,还要做蛋糕。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已走到崩溃的边缘”。为了恢复经济,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出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其目的主要不是表现在利益的分配上,更多的是为了增进全社会的利益。增进全社会的利益与效率有关,分配全社会的利益则更体现在公平上。
(五)公共政策的本质
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①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③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④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⑤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公共政策学的创建和两次政策争论及一次学术讨论会有关。两次政策争论,一次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争论,另一次是由奥本海默事件引发的原子能政策争论。一次学术会议是指“关于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发展性学术讨论会”。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拉斯韦尔概括的公共政策学的六大规定性中体现出来。形成了以这六大规定性为特征的公共政策学的第一个范式,即第一个发展形态。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将它称作第一个分水岭。拉斯韦尔这一代人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解中有许多科学、合理的方面,如对民主主义和理论实证主义的合理性的赞赏、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充分的时空观念的必要性、发展观念的重要性、政府官员应参与公共政策的深信研究等,这些对公共政策学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行为主义事实上在美国的社会科学中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各门学科都普遍接受了行为主义,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完全取代了规范的、理性的研究传统。在这种背景下,拉斯韦尔等人创立的公共政策学完全浸染了行为主义的色彩。他们过分看重自然科学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等同于理性。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对行为进行量化处理,用数据说话。人们在进行政策分析时,不考虑伦理价值,使公共政策游离于价值判断之外。而且,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研究也是与经济学相联结的。这一时期或这种范式的公共政策学,只重视自然科学,只有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冰冷”“生硬”的学科。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在一定的社会层面上得到了推广,政府在更为复杂的经济运行中的干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社会问题增多。所有这些一方面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将合理、科学的政策有效地付诸实施。显然,原有的公共政策范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了。
德罗尔批判了行为主义对公共政策学的妨碍。他指出行为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弱点:不具备严格区分个别行为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片面地接受所谓均衡概念;回避了复杂而生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戒规等伦理道德问题;容易陷于完美主义的泥潭。德罗尔指出,行为科学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理论行为科学,另一类是应用行为科学,以往的公共政策学过于强调应用行为科学,忽视了纯理论行为科学。
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出现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超前倾向”,在70年代中期则出现了“趋后倾向”。政策咨询固然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但是公共政策决不仅仅是信息获取筛选与理论设计的结果,政治与行政方面的公共政策涉及政党、行政机构、利益集团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一项公共决策往往是各种利益冲突与妥协的结果,因此要研究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制定就必须考虑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一项好的公共政策仅仅制定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说服和组织贯彻。因此,公共政策的重要一环在于将制定出来的政策进行推行和实施。这样,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就转向于对整个政策的生命周期进行探讨。
德洛尔面对崩溃的公共政策学,勇敢地进行了重建工作。他认为应当批判行为主义,对整个政策科学的基础进行建设。他主张对制定政策的系统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构建总体政策即制定政策的若干设想。这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发展。这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二个范式,即“第二个分水岭”。
(三)自我批判时期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政策科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改善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却回避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的持续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然未能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第一,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政策科学可以说是对一般选择理论的研究,而选择则以价值作为基础。因此,价值、伦理问题在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以至于有的学者如威廉·邓恩
(William
Dunn)称公共政策学为应用伦理学。
第二,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就政策的效率去考究效率,而是从两个更为深入的角度去研究政策效率问题。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及其生态方面去考究效率,尤其是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另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的比较中研究效率。这种政策的比较,不仅是就一个国家内部各项政策而言的,而且还对国家间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另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的生态方面去考究政策的效率,深入探讨一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政治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第三,开展政策信息多元化方面的研究,强调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合作。西方学者认识到政策研究在提供分析技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政策研究只能促成政策的形成,但不能取代政策的决定。因此,政策科学家不应再自认为是政策方案的设计者,他的主要任务是要从诸如立法机关、联邦机关、州政府、地方政府、政党、宣传团体、法院等与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关联的政策利害人那里获取政策信息;政策科学家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协助决策者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是要在许多不同的政策利害人中,取得共识,制定出能够平衡不同观点和意见的满意政策。与此同时,政策学家认识到过去过分强调科学家和政治家各自拥有一套分离的价值标准与规范及政策科学采取中立的、远离政治的立场是不合理的。相反,政策学家应当在政治领域中发展政策科学规范,政策分析家应当与追逐权力的政治家合作,融入到政策制定过程之中,与政策制定者成为知识上的伙伴。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另一种趋势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关于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关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公共政策的应用性;二是加强理性意识形态,由传统的政策决策研究转向政策调查研究。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面,公共政策学家将研究的兴趣转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电脑犯罪、信息政策、试管婴儿、温室效应等。因为这些新的社会公共问题既是对人类的挑战,也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挑战。不少研究者感到单靠以往的纯客观研究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采取以后实证主义为主体的主观研究方法。
以往公共政策学家过于重视以经济与技术理性为主体的政策抉择研究;总是强调如何使“利益最大、损失最小”,强调如何依据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这种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已暴露出弊端。许多政策学者转向政策调查研究。他们认为不存在一个最佳的即能为社会全体大众接纳的政策。所谓好政策就是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为此,就必须通过政策调查、政策辩论获得合理性,并由此确定出是否接受某项政策的前提条件。
从时间(纵向)上来看,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创建—形成—批判—拓展的道路。从空间(横向)上来看,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的道路。
公共政策的学科化,表现在从20世纪70代起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了政策科学、政策分析等专业,与政策科学相关的课程相继开放,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学人才。
公共政策的组织化是学科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组织保证。政策科学的组织化,表现在各国的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PSO)应运而生。组织化的范围也包含各种形式,如地区性的、国家性的、洲际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化的研究方向也各有不同,有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有首脑参谋智囊,有政府决策思想库,有专门的政策审核程序机构,有政策评估监测中心等。
公共政策的产业化是公共政策学科化和组织化的必然结果。它表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支以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估为职业的队伍。这支队伍在政府内外、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分析、评估、咨询、决策的作用。这支队伍或是以各种组织的名义承接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委托人的政策分析项目,或是以政策研究组织与个人的身份受聘于政府、公司、国际组织和企业集团。政府本身由于控制与监督职能的需要也设立了官方的政策研究、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机构。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C5、A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3、ABCD4、AB5、AB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
: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
3.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4.公民: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
5.思想库:思想库或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官方政策主体是指处于政治体制之内,拥有并行使法定决策权力、能够主导政策制定过程的组织或人员,一般囊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三大系统分别掌握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司其职,彼此独立却相互制约,依照国家宪法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政策。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2.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
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其具备以下两大特征:一是具体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绝大部分是把同级党委和人大所制定的政策具体化;二是补充性,对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尚未涉及的领域,行政机关制定出一些补充性的政策规定。因此,行政决策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一,在政策议程设定阶段,大众传媒可以看作“守门人”和“议程建构者”。传媒不是机械地反映政策问题,而是对政策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加工、筛选之后,才传递给社会大众,与其说他们是在“反映”现实,不如说是在“建构”现实。
第二,在政策议程创建之后到政策正式出台的中间阶段,往往是各种相关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在这个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可称为“要求通道”和“议题游说者”。大众传媒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官方决策者反映社会公众的政策诉求,在政策网络中搭建起政策主体之间进行政治沟通的桥梁,帮助官方决策者打开“政策之窗”。
第三,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的宣传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标,官方决策者往往借助传媒的力量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宣传政策思想和理念,引导或规制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促进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
4.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
专家政治指导派是基于如下事实和逻辑产生的:
(1)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中各个决策领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旧知识范式已失去效力,越来越依赖新的知识范式。
(2)当代社会问题越来越需要专业政策分析人员通过提出或运用新的专门知识来解决。
(3)政策选择在技术上的复杂性,为高水平的专业政策分析家直接介入政府决策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地位较高的专业政策分析人员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了他们对重要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
(5)政治家对专业政策分析家的依赖性不断增长,本身就削弱了政治家原有的决策权力,政府决策权事实上已经开始从政治家向政策分析家转移与分散。
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决策体制建构较差。从转型期的具体实践来看,现代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决策体制的建构能力有待提高,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通过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二,利益协调机制欠缺。多元利益的共存对政策主体调控利益关系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利益协调机制的欠缺则是政策主体利益关系调控能力不足的体现,多元利益直接作用于许多重大、复杂的公共问题上,将会对公共政策的质量形成威胁。
第三,政治沟通渠道受阻。政治沟通,既包括不同或相同部门间政府官员的内部沟通,也包括政府与公民间的外部沟通。政治沟通渠道的不顺畅,不仅造成政府内部的决策效率下降,行动受阻,也降低了政策系统输入端的民意提取质量。
第四,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政策主体往往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利益诱惑面前,政策主体所采取的行动往往背离最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这对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挑战。
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B5、A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D3、ABCD4、BCD5、ABC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2.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3.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简答题
1.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结构的迅速变迁,导致公共管理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使社会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
(1)全球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系列社会问题时隐时现,原本属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也开始突破局域的限制,成为全球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2.突发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到来或毫无征兆,或是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
3.结构不良性
根据赫伯特·西蒙的分类,社会问题分为结构优良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结构不良性的特点,如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本质完全不同。
4.复杂动态性
当代社会问题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不同维度之间交互缠绕、相互影响形成的。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复杂动态性”的特征,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群体与政策共生共存。
(2)目标群体的边界因政策而异。
(3)目标群体的边界确定要适当。
3.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1)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政策的被影响者,与政策过程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同时在实际社会操作中,政策目标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政策主体的身份有所重合,因此政策目标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换言之,政策的目标是对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进行调整,而政策目标群体的范围往往包含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它们的利益需求不同,这些不同的利益需求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和冲突撞击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关系,各利益群体都会试图去影响政策的具体方案,使其有利于自身利益需求的实现。政策的制定过程充满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角逐,政策制定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均衡各利益关系的过程。
(2)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支持和顺从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政策执行的顺利与否和政策的有效性。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作为政策的受众,政策目标群体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促进和监督对其有利的政策方案的执行;另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妨碍对其不利的政策方案的执行。当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群体发生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政策目标群体一般会采取对抗的形式对政策执行行为表示反抗,或者通过越级上访的形式向政策执行主体的上级机构表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不满。
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
(1)客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
(2)主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
(3)环境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5.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
首先,这里的政策客体主要是针对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而言的。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疑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互动。
当然,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的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一方面,对于许多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团体和组织而言,他们往往充当了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客体而存在,公共政策客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B5、A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BCD3、ABC4、ABCD5、ABCDE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国内政策环境: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4.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5.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四个:
(1)
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
(2)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3)
不均衡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较为突出;
(4)
新型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第二,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时期的政治人物。任何国家及政府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奋斗目标。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有三个,即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1)全球化。全球化通常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它是以市场化与信息化为基础,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
(2)信息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4.如何理解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其次,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
再次,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
最后,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第五篇:《教育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5分)
因材施教
答:“因材施教”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于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二、判断并说出理由
(每小题5分,总计35分)
1、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只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培养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以学生全面发展割裂为代价培养出的个性是片面的个性。
2、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答:错誤。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
3、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答:错误。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绝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制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4、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答: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說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则是不对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5、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答:错误。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6、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答:正确。教育是社会现象,受制约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在阶级社会里是统制阶级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7、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
答:错误。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主要是分工的结果,不是原因。
三、简答
(每小题6分,总计18分)
1、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系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剔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寸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寸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素质。遗传决定汔是错误的。
3.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地位作用。
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教育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可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中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四、论述题
(第1---3小题每小题10分,第4小题12分,总计42分)
1、请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例,并就其中感兴趣的一例做深入剖析。
答: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教育本身资源的配置机制问题。二教育的发展与扩张所需要的外部空间问题。
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本身资源的配置机制问题。教育的扩张与发展必然带来教育内部各种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教育内部各个因素和地位的重新配置。按照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和特点,现代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就增长的角度看,新的增量必然打破原来的配置格局,而分化的过程也同时提出了结构地位和各种关系的变化问题。例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基础教育结构的要求,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中不同类型教育的调整,以及终身教育体制的逐渐形成对原来各个层次教育的影响,甚至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分化所引起的结构调整等。显然,在这种教育的增长和分化过程中,如果不能调整和优化教育内部的资源配置,则必然造成教育机构的重复设置、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甚至是无序和恶性竞争。
教育资源的配置具体体现为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层次结构的调整。这种层次结构的调整既有层次的不断分化而出现的层次差异,也有各个层次之间的变动。它包括高等教育中的层次变化,也有基础教育中的层次变化。随便说一句,这种层次的变化是在达到基本的教育需求基础上的层次分化,与教育公平是不矛盾的。例如,我们在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基础教育本身出现的分化和层次变化。二是类型结构的调整。包括高等教育的类型变化,以及基础教育学校的类型变化。当然,也包括新的教育类型的出现。三是教育形式的调整和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各种新的教育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四是分布结构的变化。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在各个地区的分布将得到调整。
实现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缺乏一种比较合理的资源配置,教育的中长期发展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这种影响教育中长期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及其调整,实际上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体制改革与变化。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模式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以后,重新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的确是关系到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一个关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教育结构的调整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本身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中管理思路的变化,即如何形成一种能够满足社会不同方面需要,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各种教育和学校形成合理的定位和服务取向的多层次和多类型的教育结构;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两者之间的取向是不同的,而且常常是有矛盾的。如何结合这两种不同的取向,协调其中的矛盾,体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而这个问题也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我国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某些不合理现象,以及由于这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导致的某种无序竞争,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学生的就业和质量提高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进而成为影响和制约教育中长期发展和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列出问题并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给6—10分。)
2、就“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谈谈你的看法。
答: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培养人是有规律可循的,办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着应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教育既有培养人的规律,也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还有教育运行的管理规律等等。
教育学在广义科学的基础上是科学。教育学究竟是不是科学,这取决于对科学一词的认识。按科学的严格的定义,教育学不是科学;可是按广义的科学,教育学便不失为一种科学。这种观点显然受到杜威的影响。杜威正是主张“科学”应广义地去理解:“我们必须把科学的概念理解得宽一些。我们必须把它理解得够宽,以便包括通常认为科学的一切学科。”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有的学者进一步对“教育学是不是一种科学”以及“教育学属于何种科学”等进行了较有力的论证,代表了当时中国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学科学化问题的思考水平。这些学者在对科学和科学的基本标准进行考证后指出:“凡具之者,都不妨称为科学:(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绝不与其他科学相混;(2)自身成为系统,不前后矛盾,不犯伦理上的谬误;(3)有客观确切的事实供研究──科学的研究,不是妄测臆断的;(4)有相当的普遍性与永久性”。他们认为教育学具有上述特征,应该是一门科学。为确定教育学究竟属于哪种科学,他们还对科学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教育学是“物质与精神兼具的科学”,“虽常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以求规范,然其对象,固不外乎人事界,故应认为社会科学的一种”同时是“应用科学”、“规范科学”、“兼有归纳与演绎性质”、“有机科学”。
可见,这种观点并不回避教育学“规范”学科的性质。其实早在1923年,有的学者就曾将广义的科学分为“说明的科学”和“规范的科学”,认为“教育学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规范的兼事实的科学”,“因为如教育目的的一部是从人生哲学—伦理学—演绎出来的,所以教育学是规范科学。因为教育方法的一部以人类性质的研究为根据,以心理学的事实为出发点,所以教育学是事实的科学。”明确把教育学作为“规范的兼事实的科学”。1928年的《中国教育辞典》“教育学”条目也称:教育学“其目的在探究教育原理与方法,以资指导实际的活动。其性质为应用科学。特其基础不单建立于自然科学之上,而亦同时建立于规范科学之上耳。自其目的在指导实际的活动而言之,则教育学亦可谓规范科学之一”。其中用的是“规范科学”概念。按照当时关于“科学”的一种分类,把科学分为“规范科学”与“解释科学”,“规范科学研究当然法则;解释科学研究自然法则”。当然,把“规范”学科称为“规范科学”,已不是在“科学”一词的严格意义上的分类,但也不是套语。
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有独到的看法可以给6—10分。)
3、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答: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的,系统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的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广义上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教育,而狭义上的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再结合各自概念来回答。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的:一是从教育者培养人的过程来谈,如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一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总之,对教育的普遍的本质的概括,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都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新一代身心发展的工具,教育对人的发展细分起来,应有三层涵义:
第一,人是人,人不是动物,人生下来就带来了人在进化、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历史的烙印。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因此,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
第二,人的本质不仅是它的自然实体,人还是社会的实体。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
第三,人在其现实性上,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以下特点:A、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B、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C、教育活动的双边性及相互制约性D、教育作用的发展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E、教育效果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定义准确,有独到的看法可以给6—10分。)
4、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
答: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然机体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就谈不上人的存在和发展。如果人生来就没有视力,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没有听力,也很难成为音乐家;而如果没有大脑的生理机能,人也就不会有人的言语和思维等心理功能。这一切都足以表明,人的遗传素质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前提。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潜力是巨大的,至今尚未被人彻底认识。仅以大脑神经系统为例,据研究人的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有
140
—
150
多亿。而人类所能够开发利用起来的却只有
10%
左右。人的大脑机能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仍等待着人类去开发。现在一些学者也正加紧对人脑及人脑的开发研究。
2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中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自然和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这两种自然条件对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人都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动物,人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意义的还是社会环境。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调控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对人的发展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其原因就在于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之所以在人的发展中能起主导作用,是由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第二,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第三,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论述全面可以给8—12分。)
《教育学》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
(每个名词2分,总计12分)
1、义务教育
答: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德育
答;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德育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3、三个面向;答;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4、教师
答:教师的含义:指受社会的委托,经过专门的培养训练,以全面培养教育人为基本职责的学校专职人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联系过去现实和未来的纽带。
5、美育
答;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全面教育
答:全面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二、判断并说出理由
(每小题4分,总计48分)
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正确。
2、智育就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答:错误。智育的含义: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智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3、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错误。教学的含义: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4、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答:错误。还有各科老师都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责任。
5、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答:正确。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6、“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答:错误。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7、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答:错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二者并不矛盾。
8、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答:错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不能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9、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答:正确。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是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知识,教学是培养人的最基本途径。
10、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答;错误。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都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1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错误。德育的含义: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德育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12、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答:正确。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三、简答
(每小题6分,总计18分)
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义务教育的含义: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3.简要回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社会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四、论述题
(第1---2小题每小题7分,第三小题8分,总计22分)
1、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
答: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根本旨归在于改变与优化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概括反映。它来自于教育实践,又能够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
(一)解释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是对人类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的理性陈述。如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论,它应该能够告诉人们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
(二)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不仅应能从理性上告诉人们教育是什么,而且亦能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教育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告诉人们是什么与为什么,还能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维度给教育实践以有效的指导。
(三)推动教育改革
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用
“
理性尺度
”
评价现实,揭露现存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清现存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第二,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规划,从对现存教育的评价中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分析中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度、形式等,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三,靠理论创造的社会舆论力量呼唤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投身教育改革,使教育工作者具有参与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积极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准确的论述可以给5—7分。)
2、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我国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上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
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如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
(理论联系实际加以深入的论述可以给5—7分。)
3、结合“教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以及你的受教育经历,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试论述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答;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调控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同其他因素相比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此外,人的遗传素质的开发要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塑造离不开教育;对环境中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筛选利用要依赖教育;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要获得成效,必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正确的实践目的和掌握有效的实践手段;
1、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的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要求。
(职业道德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
3、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际来回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师基本素养,并能够与受教育经历有机结合加以系统阐述。
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例如:教育专家魏书生,他一直喜欢与那些原本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考试只有几分的所谓“坏”学生打交道。
魏
老师把他们集中到自己班上来,在对待后进
生的教育时很注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他让后进生搜集达尔文、爱迪生等小时候智力并不好而成为杰出人物的故事,并把搜集到的课外读物拿到
“
故事会
”
上交流。从而鼓励后进生,增强后进生的信心。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这些学生渐渐步入正轨,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少人最后还有很大的出息。他坚信: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都是一个无比宽阔的海洋,做老师的,就是要善于走进孩子的心海里。他告诉我们说,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所谓差生,要给予更多的爱。这犹如在大山里呼喊一样,你用多大力气发声,山谷的回音就会有多大。教师对孩子付出了多少关爱,孩子就会回报多少敬意。
4、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
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准确的论述可以给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