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段家集小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共)
段家集小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
一、备课
备课采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中心小学以集体备课为主,基层各校以个人备课为主,备课力求做到:教材理解深刻,目标(目的)确定准确无误,学生掌握全面,教法新颖科学,学法灵活多样,教具齐全、先进,语言设计精炼,学法有艺术性,作业设计科学,练习恰到好处,教学过程突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且师生活动是互动的,活动的过程符合传授知识的特点与学生接受的逻辑顺序。教案因校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1、担任两门以上主课的教师,教案至少备写各科教案总课时的30%以上;担任一门主课的教师,教案至少备写总课时的50%以上;教学点教师语数两科备写教案数量为各科教案总课时的25%以上,且为复式教案。所有备写的教案要分布在每个单元之中。剩余主课教案可以用课本中的圈点、注释、相关资料等代替(但必须要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2、音乐、体育、美术每期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含有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
3、周会课可不备写教案,但必须做好课堂记载(六年制小学每期必须召开3次以上主题班会,中心小学每期必须召开5次以上主题班会,且每次主题班会必须有教案)。
4、其他副课教案均按课备写,每期备写不得少于8课时。
5、教案备写中至少要有10%的篇目反映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内容。
6、提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中心小学教师每周必须至少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六年制教师每期不得少于8篇。
7、所有教案一律实行提前备课,每周星期日例会批阅教案,并做好记载。对于备写的教案千篇一律,无实用性,方法陈旧,知识出错,没有完成规定数量教案,音体美无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或教案环节不全的同志视为全期未备写教案,按所担任的全部
科目从开学至检查之日计算。公派教师每一课时罚款二元,代课人员每课时罚款一元,每缺少一篇教学反思罚相应教师5元,并在全乡通报批评。
二、上课
1、教师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因故确需调课时必须经学校教导处批准。
2、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备好教材资料、教案、教具等教学用品,提倡教师动手制作课件和教具,为上课创设有利条件。
3、严格遵守上课纪律,坚持候课制,不迟到,不拖堂,不随意走出教室。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教学,写规范字,仪表举止得体,着装大方,不戴首饰、语言文明,课堂上不吸烟,不接打手机,不吃零食,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4、自习课必须按课表安排进行跟班辅导。
5、教师讲课要简明扼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以上各条,一经发现违规其中一条,罚校长及课任教师各20元。若在教育局检查中发现此类问题罚校长及课任教师各50元。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凡按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设置作业,且作业布置量要适中,提倡分层设置作业。
2、四、五、六年级开设作文、周记作业,每学期各写8篇;三、四、五、六年级每周2篇大楷,临摹楷书字帖。
3、三年级开设命题作文,全期不得少于10篇。
4、二年级写话每学期不得少于10次;一年级从第二学期开始设写话作业,全期不得少于10次。
5、文科作业按课布置、批阅,数课作业按天布置、批阅。
6、凡开设的作业要及时批改,不得有漏批、拖批、误批现象,学生因事、病补做的作业,也要及时批阅。
7、作业提倡面批,所有作业批阅日期、批阅符号必须规范、准确,语文作业要求一字、一句、一篇一阅;作文、周记做到有眉批、段批、总批,且必须有批语。数学科作业要求一步一阅,提倡教师写批语。所有作业批语力求中肯、贴切、有鼓励性,杜绝教师作业批语千篇一律,甚至在作业中挖苦、讽刺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作业设置必须齐全,一旦发现少设一门作业罚辅导组校长50元,有漏批、误批、误判现象每人次罚课任教师0.5元(代课人员每人次罚款0.2元)。
9、学生作业封面力求保护好,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要重做,未做的作业要及时补做;错题、错字要及时更正,若做不到者按漏批现象处理。
第二篇:小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50条
寿光市稻田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指导意见50条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小学教学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制订的通常实行的教学工作规范。它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性和基础性要求。
第四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 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一)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本常规的落实,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六条 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一)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便于测评。
(三)发展性原则。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学校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程计划
第七条 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课程的计划、意见、规定等,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订的法规性文件,其中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内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 学校、教研组、教师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九条 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学校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
三、课程标准
第十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是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十一条 每位教师必须备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学校有关领导要备有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全面学习和了解各科课程标准。
第十二条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标准要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予以认真落实,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四、教学管理
第十三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教学工作要根据课程改革新形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十四条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每学期开学前要按照上级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科学编排课程表,保证教学计划符合要求。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不得随意增删各科课时数,不得突击教学和提前结束新课。12个班以上的学校配备专职音、体、美教师,12个班以上的学校如不能配备专职教师,可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兼职。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要不断充实和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并将过程性材料存档。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坚持用常态课堂教学效果来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质量,不能单纯以一堂优质课的好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
第十六条
落实干部上课和听、评课制度。校长、教导主任一般都要上主科(规模在10个教学班以上或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心或窗口学校校长可以不上主科)。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每月不少于1次。
镇(街道)分管教学业务工作的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听课,每周不少于3节;定期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每月不少于2次。领导干部要做到讲课有水平,听课有发现,评课有指导。
第十七条
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特别要注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校应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第十八条 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要扎实开展“三字一话一画”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以此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坚决杜绝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
第十九条
大力开展干部教师读书活动。积极倡导教师阅读教育名篇名著,读书笔记可不拘形式,可以采取粘贴、圈划、摘抄、写心得等方式。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进行读书成果展示。提倡教师撰写教育随笔。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包括:教学质量;公开课、优质课情况;班主任工作;发表的教科研论文;考核成绩;获奖情况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对该教师的评价等。
五、教学研究
第二十一条 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乡镇(街道)教办要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服务职责,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指导作为核心工作。要密切和教科研中心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第二十三条 学校要有健全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六、课堂教学
第二十四条
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
第二十五条
教师应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使用好导教案,不允许机械照搬。在使用时可用另一种色笔进行修改、删减或添加,使之变成自己的教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并对导教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写好教学反思。杜绝照搬导教案或者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
第二十六条
音体美专任教师任教五年以内的,必须根据备课要求写出书面备课,每一课时都是详案;任教五年以上的备简案,可采取在教本或教学用书上圈点、夹页或写简案等形式,但每个单元至少有一课内容的精品教案。兼任教师可采取在教本或教学用书上圈点、夹页或写简案等形式,但每个单元至少有一课内容的精品教案。
第二十七条
教案的设计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着重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第二十八条
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教师要做好教具、学具准备,提前1~2分钟到教室门前等候,或巡视学生的准备情况,以确保教学能有序进行。
第二十九条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表上好每一堂课,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做到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保证学生的课间操和自由活动时间不受侵占。
第三十条
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通过运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 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要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搬教案的不良倾向。
第三十一条
落实以“三阶段、四环节、五课型”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每个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读姿和写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十二条
课堂仪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
第三十三条
课堂规范。上课时不抽烟,不坐着讲课,不带手机进课堂,不随意离开课堂,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坚决杜绝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得当。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读姿和写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十四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十五条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要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注意在运用一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简便、有效,不搞形式主义。
七、作业设置与批改
第三十六条
要精心进行作业教学。作业教学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等环节。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教材和国家提供的练习册上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学生可选择的补充性作业。不得利用教辅资料布置作业。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每次布置作业,年级组长、任课教师要主动协调,课外作业总量不得超出规定要求。各科课外作业总量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半小时,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第三十七条 双休日和节假日要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科学、劳技等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召开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三十八条 要注重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第三十九条
作业的设置。〔语文作业〕(1)写字
铅笔字:
一、二年级,上写字课,一律用铅笔书写,按要求在写字教材上书写。钢笔字:三年级以上,上写字课,间周一次,一律用钢笔书写,按要求在写字教材上书写。毛笔字:三年级以上,上写字课,间周一次,每次二十个字左右。三四年级描红,五六年级临帖,可与“小学生人文童子功”训练相结合。
(2)习作
二年级设写话,铅笔书写,每周一次。教材内容不够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补充,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三至六年级设大作文,钢笔书写,每两周一次。
(3)读书笔记
为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从三年级开始设读书笔记。钢笔书写,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进行。读书笔记的内容必须是阅读的课外书,记录内容可以是词、句、段的摘抄,可以是读后感。读书笔记原则上每周一次,三四年级每次300字左右,五六年级每次500字左右。
〔数学作业〕
数学从一年级下学期起设演草。
一、二年级设横格演草本,用铅笔书写,三年级以上用钢笔书写。演草作业每周两次。
〔英语作业〕
三年级上学期不布置书面作业,只有口头作业,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可布置抄写作业,每周两次。书面作业必须用标准的四线三格英文练习本书写。四至六年级每节课后都要依据本单元的话题,布置适量的对话和听力等实践作业。
〔美术作业〕
各年级均按教材要求设置作业,其中包括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作业要按教材要求完成,作业次数以教材要求为准。
〔其他学科〕 三年级以上,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可布置适量的实践型、活动型作业。要求有活动记录、观察报告、作品展示等。
第四十条
作业的批改。
(1)批改用笔。各类作业的批改均用红色笔(大仿用毛笔)。凡是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写的文字、数字和有关符号等,均要正确、工整、清楚、规范。
(2)批改数量。三至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师全批全改。五至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灵活批改,教师每次至少批改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余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批,但每学期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批改量至少要达到二分之一。读书笔记,教师可简单批阅,写清楚等级及批改时间。
其余各科、各类作业均要全批全改。
(3)质量评价。写字作业按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记绩。在每次作业的右下角注明,并写上批改日期。
作文的批改,在题目右上方注明作文质量内容和书写等级,如:作文质量95分,书写等级为优秀,则表示为:95╱优秀。在作文的下面写总批和批阅时间,在作文纸的右边写眉批。要建立批改与讲评记录,记录每次作文的批改情况,搞好讲评。()
其它学科的作业,提倡以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加短语进行评定,在每次作业的右下角注明,并写上批改日期。
八、学生辅导
第四十一条
辅导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
第四十二条
辅导要切实落实“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理念,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第四十三条
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当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
九、教学评价
第四十四条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四十五条 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 多方面潜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第四十六条 要认真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教师要及时做好随堂测试和单元过关。随堂检测贯串于课堂教学之中,单元过关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教师、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检测记录,及时分析成绩,明确教学得与失,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
第四十七条 在平时的检查、测验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指导学生建立并用好学习或成长档案。
第四十八条 考试科目的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不得按考试成绩排队。
考查科目的评价,可实行问卷考试,现场操作、现场展示等多种有效形式。时间可定为期中和期末两次。
十、教改实验
第四十九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选题、实验、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效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各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教改实验。
第五十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学校领导应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建立教改实验档案,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对于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本学期要点:
1、开全开足上级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设好学校的校本课程。通过组织“问卷评议、听课活动”,进一步规范各学科教学,通过知识考查和技能抽测的方式保障各学科的正常教学。将各学科课程开设情况的抽查结果纳入教师评价中。(健康教育课程由体育教师担任,占用体育课时,间周1节)
2、落实“常规50条”,进行特色常规建设。
规范每周1-2次精品备课的设计;严格学生作业的设置与批阅,对作 业的批阅除有一定的“评语”外,可以尝试添加“笑脸”、“贴图”等方式来丰富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落实“堂堂清”、“周周清”、“单元清”制度,真正发挥单元过关的作
用,每次过关后要做好面上的和个别的分析、指导与补偿,建议对不过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后再过关。
倡导40周岁以下年轻教师设立“教育教学日记”,记录内容不再多,在实,在精。
倡导3-5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每两周至少设置1次“学生导学纸”,给学生确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倡导教师强化薄弱课程开设,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探索学生实 践性作业的设置,每月至少落实1个实践性主题作业(涉及科目: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
第三篇:关于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青州市教学研究室文件 青教研字„2014‟6号
青州市教学研究室
关于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教学常规是维护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质量才有保证。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市教研室在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和我市各小学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考证,并结合我市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实际,对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学教研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积极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通过统一标准、狠抓落实、细化责任、强化监督,把教学常规工作做精、做细、做全、做实,实现教学各个环节管理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开设
1.学校每学年开学前按照上级课程设臵和课时安排的要求,科学编排课程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落实到位,切实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2.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构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协调、互补的校本课程体系,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探索课程整合教学,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实施。
(二)教学计划与总结
1.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市教育局、市教研室教学工作思路,结合本校教学工作实际,提出教学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与措施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年制定一次,必须在开学前一周完成。
3.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教研组的实际,由教研组成员共同商议,提出本学期学科教研工作的目标,确定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按周安排教研活动,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汇总整理后上报教务处。
4.学科教学计划是由任课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针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它一般包括:源于课程标准的学期教学目标、学期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基于所教学生实际的学情分析,针对上述分析提出本学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并安排好单元检测、考试考查等。
学科教学计划重在实用,不必长篇大论。学科教学计划要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该计划一式二份,一份交学校教务处审批存档,一份自存。教师日常教学要按计划执行,学校教务处教学常规检查时要跟踪检查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
5.教学工作总结是学校和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教研组和教师都要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回顾与系统梳理,实事求是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反思成功与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教学工作、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服务。
(三)备课 1.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重难点分析、单元教学安排等。教材分析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
2.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1)集体备课形成共案
集体备课以教管办或学校为单位,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的学科教研组为主开展。集体备课可以按照“分工撰写—研讨修订—审查把关”的流程进行。
分工撰写:各学科教研组长根据教师人数,按照小循环的方式分配备课任务,主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常态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写出教学设计。
研讨修订:在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主备教师展示教学设计,组内成员充分讨论、交流后形成定稿。
审查把关:集体备课组确定的教案,由分管领导审查后,下发到每位教师作为共案。
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将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备课研讨,形成部分优质学科教案,供全市教师学习借鉴。
(2)个人备课形成个案
任课教师在认真学习共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个案。个案形式可以根据教师年龄特点和专、兼职情况实行分层管理:40周岁以下的教师写详案;40—49岁的教师写简案,简案的教学过程能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50周岁及以上的教师可在共案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二次修改。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对所兼任的科目可在共案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二次修改。
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实施特色教学的教师,二次备课不必拘泥于共案,可实施个性化备课。
备课重在为上课做准备,教师要努力做到备教一致。各学校要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度,重点观察课堂的教学效果,检查备教是否一致,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解决备教不一致的突出问题。
3.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 语文:
(1)阅读课要依据新课标,根据本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明确每单元每课时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备课时注意: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课堂上应教的重点内容;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等。
(2)写字备课一般包括写字指导和写字练习两个环节。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硬笔、毛笔分别备课,鼓励各校开展富有自己特色的书法教育。
(3)习作备课包括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4)写字课要有单独的备课本,习作可随课时备课。英语:
(1)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作品提前进行聆听和演练,尤其应多听读模仿教学录音,自身正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精心做好教具准备。课前准备好实物、图片、卡片、课件、点读笔或录音机等教具。
(3)备课要做到一课时一教案。教师的二次备课要重点呈现学生需要完成的听力和阅读任务。
科学、品德: 针对我市科学、品德教师大多数是兼职教师的现状,小学科学、品德的备课,原则上在共案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二次备课。在二次备课时,科学备课重点突出两方面:一是实验课的实验设计,要求写出预设的实验要点、实验注意事项等;二是资料探究课的活动过程,写出预计收集资料种类、展示资料的形式等。品德课要重点依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突出设计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的形式、活动的设计目的以及活动的组织过程等。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备课以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为主,重在过程的设计。每个主题实践活动一般包括活动主题的确定与方案制定、活动方法的指导、活动成果的展示等环节。活动宜少而精,每学期重点做好2—3个主题实践活动即可,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校外实践要预先勘察活动场地,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安全。
音乐:
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熟悉歌曲演唱内容。专业教师要练习好伴奏,达到会弹会唱。非专业教师也要熟悉好歌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美术:
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好教具、学具等材料的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教育:
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任务设计要层层递进,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制作出有感染力的示范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上课
1.上课前教师做好一切上课准备,严格执行课前一分钟候课制度,不提前上课,不延后下课,不坐着讲课,不早退,不擅自离开课堂,杜绝空堂现象。
2.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大方。
3.上课时教师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如不接待客人,不接打电话,不吸烟等。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原则,坚决摒弃“满堂讲”、“满堂灌”等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
5.灵活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6.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用普通话,注意语言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意见,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教师板书要正确、规范、布局合理,能体现教学思路。8.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课堂的容量,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
9.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臵:
作业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难点,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层次性。
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除完成教材和配套练习册上的内容外,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各异的作业。作业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宜。要杜绝为了应付检查的无效作业,提倡布臵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量要控制在当堂完成,严禁将课堂作业当家庭作业完成。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规定: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
对各学科作业总量,班主任应做好协调,级部主任或教研组长要随时进行调控,教务处要有计划地做好督查。
语文:(1)课堂作业 写字作业
铅笔字:
一、二年级,用铅笔写正楷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30个字。
钢笔字:
三、四年级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
五、六年级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可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毛笔字:建议三年级以上开设毛笔字书法课并布臵适量作业。
三、四年级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五、六年级用毛笔书写楷书,借助习字格,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每次二十个字左右。
习作
三至六年级设习作,钢笔书写,要求有习作草稿本和精抄本。习作次数根据各年级教材要求确定。
(2)家庭作业
根据课堂教学与进度布臵课前预习、课后生字词语的抄写;随课文学习有选择的布臵相应的《配套练习册》中的有关练习;朗读、背诵课文中经典的篇章或优美的句段;诵读新课标中推荐背诵的古诗词;阅读课外书等。
(3)实践性作业
设计与学习相关的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或进行预习式的课外阅读作业;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年龄特点设计改编课本剧、创编故事、制作手抄报、墙报等作业;结合教材内容、节假日开展语文和生活相联系的实践活动等。
建议建立读书笔记、日记本等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和积累。
英语:
(1)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以词汇积累的形式总结每一模块的四会单词、重点短语、重点句型。
(2)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创编对话、制作手抄报、写贺卡、表演课文情景剧等实践类作业。
(3)家庭作业:教师每天要布臵适量的诵读作业,鼓励学生反复诵读,提高诵读的质量。教师要抽查学生诵读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
数学:
(1)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一般每周2-3次,巩固、拓展新学知识。
(2)家庭作业:每天布臵适量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以配套练习册为主,适当补充一些探究性作业。
(3)实践性作业:倡导教师布臵数学日记、手抄报等实践性作业。
(4)各种作业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答题习惯。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
三年级以上,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可布臵适量的实践型、活动型作业,如:资料搜集、手抄报、小调查、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原则上每学期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每学科的探究性作业不少于2次。
美术:
课堂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活动过程,重视学生探究体验。2.作业要求
作业书写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用钢笔;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作业格式要规范;语文、数学家庭作业除配套练习以外,要求在家庭作业本上完成;要指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作业批改
(1)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
书面(课堂、家庭)作业要做到全收全批全改,并灵活做好批改记录;口头作业要做到有布臵、有检查。坚决杜绝不批改作业或让学生代批的现象,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作业批改要做到表扬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给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批改后的作业,学生要及时改错,教师要进行二次批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矫正教学。
(2)作业评改要规范
作业的批改均用红色笔(毛笔书法作业用毛笔)。凡是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写的文字、数和有关符号等,均要正确、工整、清楚、规范。
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制(A、B、C),要求评价符号反映作业质量等级和书写等级,如:A/A表示作业质量和书写都是优秀,A/B表示作业质量优秀和书写质量一般等。提倡教师根据学科需要适当使用鼓励性批语。每次作业批改要在作业的右下角写上评改日期。
对于语文作业批改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写字作业,在写的好的字或笔画上用红笔画圈标出。写的不好的字或笔画,教师要用红笔范写。
学生习作,要求教师在题目右上方注明习作质量等级和书写等级,在习作的下面写总批和批阅时间,在习作纸的右边写眉批。要建立批改与讲评记录,记录每次习作的批改情况,搞好讲评。
4.作业展评
各教管办、市直小学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作业展评活动,引导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家长会期间学校要在班级内展示学生作业,促进家校联手、协同提升作业质量。
(六)检测与评价
1.基于学科特点开展检测与评价
所有按课程方案开设的课程都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测试或考查。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的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考查科目(语数英以外的其他学科)的评价,应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际需要,实行问卷调查、现场操作、现场展示等形式组织。
2.高质量地组织单元过关和期末评价
各学科要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试题力求题型创新,覆盖面广,坚持原创题目为主,也可以适当借鉴优秀题型,但不要照搬照用不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实际的成卷、成题。
单元过关检测属于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测试,试题要立足教材,注重双基,适当拓展,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市直小学由学科教研组进行命题并组织实施,其它小学由教管办统一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命题,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试题进行适当修改后使用,每个学科每个单元可进行一次测验。
期末评价:学校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开放化。期末评价时,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分别组织,试题的命制要突出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融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一体,不仅考查知识技能,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评价由学校组织进行。
3.科学有效地进行阅卷反馈
单元过关检测: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教师批阅试卷要设计批阅记录,根据学生答卷情况进行等级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可分为A、B、C、D四等。每次检测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在全面分析学生试卷的基础上,写出试卷分析,实施好矫正教学。
期末评价:评价可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语应准确、精练,评价结果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学生综合评价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七)校本教研
1.根据学校规模大小不同的实际,应该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校本教研方式。规模较大的小学以学校(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校本教研;规模较小的小学可以在一定区域内组成校本教研共同体联合教研,为此教管办及学校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2.校本教研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教学案例研究等,具体内容可根据学校实际而定。
3.学校(或校本教研共同体)每学期要制定科学实用的校本教研计划,统一安排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并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个教研组组织集体教研不少于5次,集体教研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详实的活动记录。
4.切实抓好校级公开教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青州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每学期上一次示范课,外出学习听课的教师返校后要上汇报课。5.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学校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反思和建议,听课后教研组要进行课例研讨并有发言记录。
6.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积极倡导教师阅读教育名篇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拘形式,可以采取粘贴、圈划、摘抄、写心得等方式。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进行读书成果展示。提倡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总共不少于6篇,教学反思要基于自己教学实践的真实感悟,严禁上网下载抄袭。
7.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各校要把教师基本功训练作为校本教研的形式之一,在全体教师中扎实开展以“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8.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针对本校(或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需要来进行研究,把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各学校要把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
9.立项课题研究。各级各类立项课题,要严格按照《青州市普通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开展研究工作,杜绝重立项、结题,轻研究过程的现象。
(八)常规管理
1.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是学校、教管办、市教研室共同的责任,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齐抓共管,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2.教学常规的管理要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定期检查要做到学校教研组两周一查,学校一月一查,教管办一季一查,市教研室一学期一查。检查结果要实行量化,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并且以纸质形式存档。
3.各学校应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布臵与批阅、单元过关检测、校本教研”等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检查、评估,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评。平时要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查、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
4.各教管办要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力度,提高教学常规检查在各项评比中的权重。除教学视导外,教管办还要定期对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对各校所有学科的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同时对学校教师的备课、作业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5.市教研室每学期在视导期间对各学校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检查采取查看档案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检查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教管办要细化责任,强化落实,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小学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教学常规工作,要亲自抓亲自管;分管副校长是教学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对学校的教学教研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要发挥好各自职能,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各教管办、各学校都要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明确教管办、学校以及学校教务处、教研组等各部门具体职责,形成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网络和运转体系。
3.加强考核,重视激励
每学期结束,各教管办要对下属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各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主要项目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要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和教师要采取一定措施督促其整改提高。
青州市教学研究室 2014年4月16日
第四篇:白云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
白云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稿)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切实规范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对我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教学组织
(一)学校要建立由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所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全面计划、组织、指挥、调控、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学校教学工作首要责任人,负责统一决策、统筹管理全校教学工作,要履行以下职责: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2、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门类,开足课时,尤其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学校教学指导思想,组织制定学校教学近远期发展规划、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组织实施。依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课程计划、工作计划和校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以及学校月、周工作计划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安排学校日常工作,并做好指导、检查和总结。
4、组建教学研究机构,建立并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针对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确立校本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集体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一学期合计不少于40节,要有听课笔记),每周至少参加1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每学科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教学研究、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
5、健全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和培训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教育理论专题学习。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要有灵活性和实效性。要有计划地培养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使学校各个学科都有水平较高、群众公认的学科带头人。
6、规模较小的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存在困难的,应积极与周边学校或中心学校联合,制定合理有效的教研培训计划及相关保障措施,激励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
7、依据教学常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依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对教学状况和质量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
8、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建立健全图书资料借阅制度和阅览室开放制度,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到阅览室阅读1次,每学期至少借阅2册以上图书,保证教师有较充足的教学借阅资料。建立班级图书角(箱),并提倡学生自己管理图书。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走廊等处设立开放阅览书架。要利用橱窗板报,推荐新书,积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书评书展、报告会、故事会等活动,推动师生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
9、严格按照区教育局公布的教材和教辅用书范围选用教材和教辅用书,所选用的种类与数量必须与市教育局规定一致。学校要配齐与教学配套的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按照教学实际要求和国家规定标准,配足实验器材,鼓励教师和学生仿制、改制、自制教(学)具及实验器材,并充分利用。
10、尽可能加强信息技术设备以及软件的配备,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课程资源,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11、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要求;每学期组织1次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每学期举办1次学生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或比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12、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活动场所,并充分利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三)教导处是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具体承担着学校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指导检查等管理任务。教导主任、副主任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领导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总结的形式由学校自定,但必须切实为改进教学工作提出科学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2.协助领导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编好课程表,开齐开足课程。不得擅自增减课程和教学时数;不得挤占、挪用技能科目和非考试科目规定的课时;要保证各类课程(特别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技能类、综合类课程)的实施。
3.协助领导抓好教学检查。①每学期初审查各学科教学计划,学期中或学期末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及导优辅差情况,并根据情况予以调控。②经常下班级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调查、掌握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做好调查研究记录,为分析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③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利用随机抽样或单元、期末抽测等手段,分析教学状况,总结并改进教学工作。
4.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直接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每学期校内听课总量不少于60节(要有听课笔记及评价记录),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课题组长会议、教学质量分析会,指导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开展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学习,营造好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
5.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编辑和保管教学检测的试卷和成绩统计及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单或学籍卡、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各类公开课的教案及教学诊断意见等各种教学档案资料。
(四)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是教导主任管理学科教学工作的参谋与助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2.具体负责教研组日常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参与教研课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指导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进行集体备课、教学分析与诊断,通过互相看课评课、组内观摩公开课等形式,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两周至少安排1次教研活动。
3.协助教导主任做好各项教学检查、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工作。利用看课诊断、抽样检测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和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
(五)备课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对日常教学影响最为直接。凡一个年级有2个或2个以上教学班的建议成立备课小组,采取较为灵活的研讨方式,定时与不定时地开展组内备课活动,共同钻研教材、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案、寻找解决教学难题的对策,并将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难点、热点,整理上报教研组,以期学校整合力量共同解决。
二、教学实施
(一)备课
1.开学前,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学生在本学期本学科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各单元教学重点和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前一周,在掌握教材前后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做好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具使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
3.教师备课应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既要资源共享,又要发挥个人智慧。对教师个人已用的同课教案或网络教案,可以作为参考,但要结合不同班级学生实际及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以书面形式体现。
4.教案书写一般分为详案和简案。不论详案或简案,都要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方法,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但凡一级或一级以上职称且在本学科本年级曾执教两年以上的教师,学校可根据其教学情况允许其写简案;凡承担三门及三门以上学科教学的教师,学校也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允许其部分学科写简案。对以上规定,学校必须定期跟踪检查,随时考虑保留或取消其写简案的资格。
(二)上课 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对课时教学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定位课时目标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之中。
2.知识传授正确。教师讲授的学科知识应准确无误,概念清楚,重点突出。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分别指导,分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或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方法科学有效。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场地、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或活动效率。
4.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安排实验活动程序,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上课时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严禁拖课和提早下课。实践活动中要采取规范化措施保证学生安全。
5.课后反思及时。一般每课时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内容要点等进行归纳总结;要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每月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后记。
(三)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都要亲自研做一遍。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统一必做与自主选做的作业。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2.作业量适当。要综合平衡并严格控制学生各科统一的作业总量。小学
一、5 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为准,小学其他年级学生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3.批改反馈及时。作业批改要及时,应标明批改日期,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一般作业(除作文、科学研究小论文等综合性大作业外)的批改反馈不超过2天,单元试卷批改反馈不超过3天,作文等综合性大作业的批改反馈不超过1周。必做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选做作业的批改量不应少于总作业份数的1/3。每学期大作文不得少于8篇,可精批(通览后细改,加眉批和总批)与略批(通览全文,找出问题,写出评语)相结合,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小练笔、日记及科学研究小论文、综合性大作业,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批改方式。批改作业一律要杜绝形式主义,不准只批不改,更不得让学生代替批改,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面批面改。
4.指导学生“独立、按时、整洁、规范”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良好作业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字迹,解题格式,图表绘制等都要提出规定性要求,明确完成标准,加强养成性训练。鼓励学生科学、自主、广泛地运用参考资料,培养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要培养学生自主检查、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5、要依照作业要求采取等次、简要评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定。作业评语要因人而异,不千篇一律;明确具体,不模糊笼统;以鼓励为主,不盲目批评。要及时做好作业讲评,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正意见。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给予充分肯定。要做好批改记录,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辅导
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等。辅导要坚持以下原则:
1.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完成保底性作业,查漏补缺,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辅导,教 6 师可采用答疑、补课、组织小组互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统一解答。
3.课堂教学是辅差导优的主阵地。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严禁有偿补课、有偿家教。严禁利用课外时间或利用拖课、挪课、加班加点集体补课辅导的做法。不得组织小学生晚自习。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每天在校时间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要严禁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类教学或集体补课辅导的做法。禁止学校鼓励或变相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在校内外的学科补习机构参加辅导。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三、教学评价
(一)学生发展评价
1.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单元检测、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进行检测和评价。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
2.学科检测要根据检测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检测方式方法,要充分检测学生各门课程各种能力发展水平;要加强日常以诊断为目的的随堂测试,依据教学需要由教师自主安排。阶段性测验由教研组自主安排,测验次数要合理控制。市、区教研部门可采取抽测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不得进行全区性统考。
3.学期末各学科检测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作为学生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任何单位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学生排名次或分类编班,更不得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
4.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 析,并与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语言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二)教师发展评价
1.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让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学校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纳入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
2.职业道德的考评。要求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惧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3.专业发展水平的考评。主要从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专业素养主要考评教师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专业进修学习结果等。教育教学能力主要考评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了解和尊重学生,善于灵活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践、创新、发展等方面。交流与反思能力主要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实事求是的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科研能力主要考评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可通过考查教师的教研专题性发言、案例自我剖析、评课、说课、撰写教科研论文以及教科研成果等综合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当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真实记录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4.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考评。教学行为考评主要对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评改、学习辅导、考试(考查)等一系列教学工作进行考评。考评既要重过程性、又要重创造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要认真督促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考评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即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来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还可以举行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听课、评 8 课、议课及教学反思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5.在教师发展评价中,各校可根据实际由教代会组织制定综合考评细则,以最大限度鼓励所有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6.教师发展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检查与评价相结合,把评价的立足点放在指导、反馈、改进、提高上,坚持评价的正面导向。
第五篇:教学常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的
指 导 意 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以下简称《教学常规》),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市教学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省新颁发的《教学常规》与我市过去执行的《舒兰市中小学教学常规》(2000年)和《吉林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2006年)比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立足于深化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方向性;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体现了科学性;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体现了实效性。它为我市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贯彻落实《教学常规》是教学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市今后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落实《教学常规》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自2001年新课改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学习与探索,我市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我市教育第八个阶段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新课程改革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核心理念,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为实现这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
2.落实《教学常规》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 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其中学校是减负主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措施是教学工作要提
学校教导处开学前要在全面分析学校教学工作态势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工作措施、日程安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经校委会研究通过后,在开学前向全体任课教师公布。
②全面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教学计划管理的重点是全面执行课程计划。执行课程计划要遵循三个文件,即《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意见》。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要重点制定好三个表格,即《课程表》、《任课教师安排表》、《教学活动安排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附件。
课程表,要严格按课程计划安排课节,保证“三开”。特别是要保证非考试学科的课时安排,音体美学科要严格按课程表上课,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课时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严禁挪作他用。
任课教师安排表,确定好各学科教学的任课教师,还要做好任课教师缺位时的替补预案,明确造成课时偏差的责任人。
教学活动安排表,期初学校对全校性的教学活动要做好周密安排,包括每项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人员等。
各学校开学前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连同以上“三个表格”,上报教育督导室、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和教师进修学校相应教研部各一份。
②学校对教师学科教学计划的管理
学校教导主任或包段领导要对教师学科教学计划进行审核,严格把关,由教导处备案。教导主任或包段领导要根据教师教学进度表,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加强过程性监控,督促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学校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可行性策略和方法,追求教学工作的最大效益。
2.备课的管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依据《教学常规》,我市主要要加强三级备课管理。
(1)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核心,强化县级备课管理 ①县级备课的主要任务
县级备课主要是做好“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单元训练习题、同步课件、同步课例、教学进度及教学建议等。
②建立“学科中心组”
教师进修学校要建立中小学各科的“学科中心组”。“学科中心组”由进修学校教研员、基层学校的兼职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等组成,教研员任组长。
③县级备课的主要形式
县级备课由“学科中心组”完成,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即假期备课和“月视频备课”。小学语文和数学学科,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中小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以假期备课为主,在开学前“学科中心组”向学校下发各科的“教学资源库”。
级备课提供的“教学资源库”的落实,是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的依据。“教学通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包括易错的地方)、教法和学法的建议、基本的练习与作业习题、板书设计等。同时,各校可按实际需要,以单元备课、课型共建、专题研讨和课例研究等为补充,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的时效性。
学校(区域)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一次。乡镇中心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村小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在期初、期中进行。
(3)以构建个性化“教学设计”为核心,强化教师二次备课管理
①教师二次备课的主要任务
教师二次备课主要是根据“教学通案”,结合本班教情、学情,确定适合教师自身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板书或课件设计等,最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案)。
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最终结果,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教学设计”的共同部分可以参照“教学通案”,“教学设计”的个性部分,即教学过程(包括导语或教学情境、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时间安排等方面),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
③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
“教学设计”必须实用,应该是详案,达到“优质课”及以
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学生“爱学了”。
②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三句话:“老师我会了”、“老师我不懂”、“老师我不同意”,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要把学法指导寓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
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用的灵活性,通过教学手段、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不要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师教的角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启发式教学要科学设计课堂提问,好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动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启发式教学也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教学要“放手”,给学生预留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就是引导学生“联手”,培养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在尝试与探索中发现、创新。
教师应当按照规定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重视探究性实验。
认定对教师的重点诊断、对学校教学工作关键问题的集体诊断。通过教学诊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业务校长听课不得少于5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得少于60节。领导兼课的,按兼课总节数的二分之一折合计算,记入听课节数。听非考试学科课的节数不得少于总听课节数的10%。领导听课后要及时反馈和点评。教研组长听课不得少于20节。
4.作业与辅导的管理
作业与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改发现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
(1)作业的基本要求 ①布置作业的要求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精选那些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的习题。凡留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均必须提前做,确保作业科学准确。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每课教学前要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预习作业要在“教学设计”(教案)中体现出来。
作业梯度。作业的梯度指从总体结构上要有梯度,按从易到难安排;对不同学生要有梯度,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
教师批改要给予评价分数或等级。批改作业采取百分制或等级制。百分制适合对作业的定量评价,等级制适合对作业的定性评价。教师对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作业灵活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于活动类作业,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检查和点评。
教师批改要规范,评语要有激励性。教师要用红色笔批改,要使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书写工整,标点规范。教师对特殊学生的作业要写评语,评语应恰当,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激励性。
教师本人对书面作业逐一批改。各科作业均应由教师逐一批改,决不允许让学生代改,及为应付检查让学生突击补做作业。其中作文批改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当小学任教班级学生数超过40人、初中任教班级学生总数超过80人时,教师每次可对不少于学生总数二分之一的作文进行详批详改,其余作文的批改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方式,但教师要写总评,对学生互评进行评价;当小学任教班级学生数低于40人、初中任教班级学生总数低于80人时,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的作文进行详批详改。
教师作业批改形式提倡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对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对特殊学生要面批面改,作文可进行课堂点改。要求学生重做的作业,教师要复批。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要及时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补做。
提倡作业改革与创新。提倡教师对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必要改革和创新,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作业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2)辅导的基本要求
符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基本要求。抽查或检查后要公布结果,并进行点评。
学校每学年要组织一次作业展评。②学校要加强辅导管理
建立优等生和学困生档案。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要建立优等生和学困生档案。档案分学生电子名册和学生成长档案两部分。学生电子名册以汇总表形式呈现。具体内容有:学生自然情况、成绩记录、学优或学困简要归因、提高目标预设等,学期初上交教导处备案。学生成长档案,有任课教师指导,学生个人建立。具体内容有:学业水平自我分析、自我发展计划(学习计划)、课堂笔记、错题修改、自我评价(反思和总结)、教师学期评语等。
学校要定期对辅导工作进行评价。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业水平的质量检测监控机制,依据“两率一分”,从提优补差的角度定期评价教师辅导工作的效果,提炼好的做法或经验,同时帮助教师解决辅导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学校要及时总结,培树典型。通过典型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学校每学年要召开一次教师辅导工作经验交流会。
5.教学评价的管理
教学评价要坚持“以学评教”的原则,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效率为基本指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1)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①平时考查
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作品或单元检测
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评价自己,主动调整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2)做好质量检测的分析
学校和教师要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教和学的问题。质量检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由命题人负责,内容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易程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命题人应根据试卷内容和结构,从知识分类、所占比重、题数分布、分值设计、目标层次等方面填写试题双向细目表(教师进修学校提供样表),并依据双向细目表,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分析。
②学生成绩统计
对于期中和期末质量检测,学校要根据学科试题双向细目表,制作成绩统计表(教师进修学校提供样表)。教师要按照学校统一的要求,对所教学科、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统计出每类知识的得分率。最后,由学校进行成绩汇总,为诊断分析做好准备。
③对质量检测进行诊断性分析
教师要依据成绩统计的结果,结合学科特点和考试要求,参照双向细目表,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提高情况、思想品德形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估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与手段。
学校依据全校的统计结果,重点做好同年级同学科不同班级的比较,进而诊断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针对问题研
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以《教学常规》为基本内容,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要采取专题辅导、教师自学、交流研讨、学习汇报等形式进行。“专题辅导”主要是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的通识培训,“教师自学”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学常规》的学习领悟,“交流研讨”是教师共同解决《教学常规》贯彻落实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学习汇报”是教师汇报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的体验、感悟和收获。3.建立典型引领机制
在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的前期,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小学都要抓好试点。通过试点检验《指导意见》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抓好县级试点,学校主要抓好年级或学科试点。每个试点要有包保人,包保人要经常深入试点,进行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试点总结。
在全面实施《教学常规》的过程中,要培植好典型。教师进修学校要培植好学校和领导典型;学校要培植好学科和教师典型。对培植的典型,通过阶段工作会推广,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
4.建立教学管理机制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是全面实施《教学常规》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学校要重点健全以下教学管理机制:
(1)领导深入教学机制
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强三级教学管理,明确每位领导管理教学的职责,建立学科或年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包保领导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教学,学校对包保领导与所包学科或年级进行捆绑式评价。
白沙镇中心小学
关于贯彻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的
指 导 意 见
二0一四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