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教学管理作为老年大学经常性工作的重心
把教学管理作为老年大学经常性工作的重心**区委老干部局朱尚忠教学管理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具有连续性、平衡性、反复性、具体性、全员性、全程性的特点,教学管理工作“特”在经常、难在经常、贵在经常。在新形势下,认真贯彻省局关于“全面提升老年大学办学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关键是各级领导和机关要在科学定位、有效指导、严格制度、揭露矛盾四个方面,抓好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落实。把教学管理作为老年大学经常性工作的重心,要在科学定位中抓落实。把教学管理作为老年大学经常性工作的重心,这实质上是一个科学定位问题。教学管理涵盖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涉及专业、课程、学风、队伍、制度等内容的教学基本建设,既有管理思想和办法,也有创新理念和方式:既有基本任务、目标要求,也有操作步骤、责任要求。在贯彻省局要求中,有的单位对经常性教学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城区老年大学往往是抓临时性工作时,削弱了经常性教学管理工作;计划阶段性工作时,忽略了经常性教学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工作时,简化了经常性教学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经常性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定位坚持不够、落实不好。
第二篇:老年大学教学管理
居家养老老年学校教育活管理制度
居家养老老年课堂加强教学管理,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和管理粗放,是实施办学宗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规范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
第一,创新管理理念。老年课堂的管理,不同于其它学校,也不象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以老年教师和老年学员为主体的群体里,它采取的是一种“自我教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具有既规范严谨又宽松灵活的特点,以处处方便老同志为出发点,以保护老年教师和老年学员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只有创新管理理念,坚持管理人性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老年课堂要在管理上做到既宽松又灵活,既严谨又和谐,形成宽松有序的管理氛围,做到松而不散,严而不抑。学校虽然制订了学员守则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但不强制约束,不训诫说教。倡导以社会道德标准和教师与工作人员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大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倡导以尊重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服务为宗旨,营造温馨和谐氛围。坚持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因病因事可以请假,来不及请假而缺课的也不硬性用纪律约束,中途可以改学专业,少布置作业,不进行考试。学习考核主要看是否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使学员学起来轻松自在。连授课时间安排,也照顾到老年人的实际,不仅每次授课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课前和课后都尽量地为老同志预留一些时间,用于晨练、买菜、做饭、接送孙辈上下学等。并且允许学员课前有事可以迟到,课间有事可以请假早退,合理地解决学习与做家务的矛盾,解除了老同志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个人心情舒畅。也使得学校井然有序,纪律人人自觉遵守,没有越轨行为和不良表现。这是单纯的制度约束,严厉的行政手段,绝对达不到的管理效果。
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四自”原则,充分发挥学员会、班委会和学员骨干在管理中的作用。这样使管理更民主、更方便、更和谐,易于接受。许多学员,入校前就曾担任领导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入校后又积极充当校学员会和班委会干部,成为校部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得力助手。有的老年课堂,选用学员干部的条件是:热爱和关心老年教育,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办事公正负责,少有家务事拖累和身体素质较好。实践证明,他们履行了组织、沟通、协调、服务的职能,在负责班级管理、参与学校工作、组织课堂教学、落实规章制度、维护教学秩序、开展课外活动,以及学校良好风气的养成,各种矛盾的化解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老年课堂管理的主要力量。从而为推动老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转,促进师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广大学员的充分信任、肯定和好评。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各地老年课堂注意摆正宽松灵活的人性化管理与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关系,宽严适度,合情合理。制度在制订时注重可行性,在执行时考虑灵活性,做到有章可循,有制约束,和谐融洽,学校工作有条不紊,正常运转。应城市老年人大学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纪律和教学秩序。该校制订了教学纲要、学年教学计划、校部工作人员守则、教师守则、学员守则,建立了校务日志、班务日志,规范了教学、学籍、财务、档案、水电、校园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打印分发和上墙公布。还将教学计划、课程表、班主任分工、教师登记表、学员干部登记表、学员花名册和各种文件、资料、讲义、图片、影象资料等整理成册,立卷归档,井然有序。同时校务委员会和校党支部加强督促检查,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
第三,重在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是老年课堂的中心环节,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至关重要。老年课堂从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教态和学员学习态度,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认真,教案详实,板书工整,表述清晰,讲解透彻,辅导耐心,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亲切和蔼,教而不厌。学校通过审定讲义,检查教案,随堂听课,吸收学员意见,对教师课堂教学正确评估,给予奖惩,以奖为主。要求学员尊师守纪,勤勉好学,积极互动,多用多练,行为文明,关心集体,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又不影响和防碍其他学员学习。
第四,管理就是服务。这句话在老年课堂非常实用。管理与服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为学员提供贴心服务,是老年课堂以人为本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和引导得以奏效,规章制度能够实施的原因所在。老年课堂尊重教师,关爱学员,以亲情感动人,把服务做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形成真诚友好的人际环境,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愉悦身心的精神享受,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周家营村居家养老中心
2013年1月1日
第三篇:经常性工作
浅淡如何在“两个经常性”工作中抓重点、治难点、瞄弱点绪论
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部队建设中,面最广、量最大、最现实、最直接、最细致、最艰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无事不有,这两项经常性工作象两条主动脉贯穿于部队的各项工作之中,既同时并存,又互为补充,互为作用,把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相结合起来是使两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这既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新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和确保部队稳定的现实需要。
本论
一、针对“两个经常性”工作的思想重点,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经常性工作重在经常,难在落实,从以往的部队实践中看,影响经常性工作的落实主要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以及工作作风不实,有名利思想等等。因此,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在端正工作指导、工作作风的同时,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抓好“两个经常”工作的重点问题。
(一),要克服片面性的思想。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经常性”工作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因为官兵的思想,也明显呈现出变化快、反复性大等特点。如果思想工作不下“及时雨”总打“马后炮”,就很难取得最佳效果。可是又不能搞“热得快”或者“立竿见影”,那样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从部队反映的情况看,有的干部做工作片面地追求速度而忽视效果。有的干部上午搞完教育下午就收集成果,更有甚者做后进战士的转化工作搞“轮番进攻”想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让其跨入先进行列,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经常性”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壮况是比较复杂的,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做工作不能为了强调速度,而不注意实际效果。讲速度是以求效果为前提的,没有实际效果的速度那就是空忙。所以要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地放矢地工作。
(二),要破除名利思想。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部队工作中固然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也有简单化的倾向。比如,该开的会不开,该传达的精神不传达,该搞的活动不搞,党的生活制度坚持不好,谈心活动、文体活动、育才活动等开展不经常,有的把不属于形式主义的东西当形式主义的东西加以反对,对每周搞几次早检查、点几次名也有意见,认为可有可无,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形式主义作怪。名利思想是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透过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大都缺少实事求是之意,怀有哗众取宠之心,目的都是为了谋取个人名利,有的单位搞形式主义,虽然是为了谋取本单位的利益。但实质上这也是一种小团体主义的表现。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名利思想存在,形式主义就不会绝迹,要破除形式,就必须破除名利思想,只有抛弃了名利思想,才能事事处处把部队建设放在第一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要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离不开必要的形式,那么怎样区分形式主义与必要形式的界限呢?一要看有没有实际内容,二要看有没有积极效果,总之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形式主义的东西一定不能要,而必要的形式一定要坚持。对于发生的各种形式主义现象要注重从思想上找原因,从破除名利思想入手找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做好“两个经常”工作。
(三),克服工作上刻求“新意”的思想,认真打牢基础。有的基层干部思想上有这样一个误区,经常性工作面面俱到,抓不出棱角,出不了特色,费力再大,也是老和尚的帽子——平不沓,总认为抓老工作,解决老问题,用老章法是“老一
套,没创造”惟有求新求异,工作才有创造。于是坐在家里空想“新点子”,漫无边际地想“新思路”,变着法子选角度,抓特点,搞一招鲜,结果导致有的工作断了线,多数工作不落实,缺乏实效,工作事倍功半。衡量一个单位是不是活跃,有生气,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经常性”工作做得怎么样。只有“经常性”工作抓好了,做实了,才会有别于其它别的单位,才能出成绩。做工作不能违背部队的规律搞创新。部队两个经常你做他也做,年年都得做,时时需要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常。任何时候也忽视不得,割舍不得,军委领导多次指出,当前军队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要抓好落实。这就是说,做好部队工作,抓好工作落实,不是要搞什么名堂,新花样,而是要按上能指示,条令的要求《纲要》的规定,一招一式地去抓,如果别人没做的你做了,别人没抓的你抓了,别人没有落实的你落实了,这就是一种创造。我们不能离开工作实效搞“创新”,一切创新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部队建设,“经常性”工作虽然内容老,但是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使这些老内容富有新活力,收到真实效,就必须开动脑筋,拿出对策,改进方法,这就说抓落实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因此,新工作,实工作基层需要就是实工作;新招法,老招法,实在管用就是好招法;新点子,老点子能够促进工作落实就是好点子。
(四),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从点滴做起。“经常性”工作大量的是一些琐碎具体的小事,因而有的人总担心抓小了,做碎了,会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影响抓重点,求突破。认为部队建设就应该大干,快上,要天天有变化,月月有发展,年年上台阶,而抓“经常性”耗时费力,难出成果,抓多了显不出来,抓少了看不出来。因此就耐不住寂寞而犯急性病,有的什么省事抓什么,有的什么见效快抓什么,还有的上级检查什么抓什么,影响了“经常性”工作的实效。在实习期间,曾听到有的干部这样规划自已未来的工作,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实破,三年上台阶。事实上,部队建设发展变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基础打牢了,部队建设的发展就快,反之图快怕慢只能事与愿违,想变化无变化,想发展难发展,想上台阶有时还要下台阶。作为基层干部,抓重点也好,求实破也好,最根本的要根据自身实际,分清轻重缓急,扎实有效地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这是快与慢的辩证关系,也是最简单朴实的道理。一方面打基础,抓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舍得下长功夫,慢功夫,需要有一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反复抓的韧劲,企求走捷径、图省事,一口吃个胖子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只有打牢基础,部队建设才能出成果、上台阶。
二、针对“两个经常性”工作中,兵难带的难点,抓好干部骨干队伍的思想建设。
部队“两个经常”工作的落实,关键在基层干部骨干,提高干部骨干“能管能教”的双重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两个经常”结合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时期带好兵的关键所在。部队“两个经常”工作做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干部骨干的素质好。工作做得不好,甚至发生了一些问题,也都可以从基层干部骨干身上找原因,基层干部骨干处在部队建设的第一线,是基层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两个经常”工作归根到底要靠他们来做,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开创“两个经常”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部队管理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地物质生活条件反差增大,引起了部分官兵的思想动荡,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冲击,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部队战士,容易诱发违法违纪行为。二是部队驻地环境更加复杂,路边店、歌舞厅、发廊、酒吧,比比皆中,一些战士受环境影响,经常不假外出,进舞厅、下馆子、逛市场、乱拉关系。三是兵员成份变化大。战士中城镇待业青年、独生子女、打过工、经过商的人增多,他们爱交际、重利益、讲实惠、重老乡观念,有的到部队是为了学技术、见世面、找出路,缺乏奉献精神
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这就要求部队一定要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首先,要抓班长的队伍建设。班长是基层的骨干和酵母,是基层建设的“脊梁”。在我军的编制序列中,班长是最基层的建制单位,是基层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层次。班长职务虽不高,但在带兵中有着特殊的地们和作用。拿破仑将班长誉为“军中之母”。聂荣臻元帅指出:“班长是基层的基石,是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就经得起任何风吹雨打,艰难险阻”。班长所以受到这样高的赞誉和肯定,是由于班长所特有的“兵头”与“将尾”,这一双重身份所决定的,班长身为士兵,又要以“将”的身份去带兵,身为带兵人,又要时刻以兵的身份接受管理。所以班长既是战士利益的代表者,又是干部意图的体现者;既是基层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基层军官得力的参谋和助手;既是基层完成任务的中坚力量,又是密切官兵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对于抓好在两个经常性工作中起着桥梁和助手作用的“兵头将尾”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班长整天与战士摸爬滚打在一起,同他们联系最多、最广泛、同战士之间年龄、等级差别不大。涉及战士入党、考学、立功受奖等切身利益问题所引起的思想波动、家庭困难、变故、身体壮况等引起的思想变化,甚至战士叹气、发牢骚等现象,往往最先被班长发觉,这样班长最能先捕捉到信息,通过班长向组织反映问题,很容易让组织及时跟上“对症下药”进行教育,解决战士的思想疙瘩,所以抓好班长队伍建设对“两个经常”工作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抓好班长的队伍思想建设呢?第一要加强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从而增强自己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讲清班长与成长进步的关系,明确军旅生活对人生的重大影响,看到自身的特定优势,立足军营成才,将来到地方有所作为,讲清军人要有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当班长不能图个人名利,而应谋连队发展。用我军历史上的英模班长张恩德、董存瑞、雷锋等人的光辉业绩进行感召,引导班长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部队建设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班长岗位,增强做好班长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在班长岗位上建功立业。第二,有的放矢做工作。每个班长在想什么?有何苦衷、有何愿望和要求,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并且经常与班长谈心,每季对班长思想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既知现状,又知根底、知变化,有的放矢做工作,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第三,要尽力帮助班长摆脱实际困难的困扰,安心服役干事业。只要领导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就能给广大班长以极大的鼓舞和慰藉,使班长情系军营、心想本职、干在岗位。第四,抓好班长的在职训练。要经常检查班长履行职责,遵章守纪情况,及时进行讲评,使班长始终处在有效管控之中。并要定期搞好小集训,不断更新和丰富班长队伍的知识结构,经常组织班长学习带兵中的有关问题,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进行难题会诊,提高班长队伍教管的能力,并把班长平时的工作表现,与入党、考学、提干、转志愿兵等实际利益挂起钩来,切实让班长感到干有奔头。第五,选苗时要把好思想素质关。在选拔培养班长“苗子”时,必须把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一是看爱不爱兵,爱兵是带好兵的基础,它是一个根本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考察班长苗子爱不爱兵的关键是看他们在战士思想上有了疙瘩的时候、战士生病的时候、战士受挫的时候、战士家庭遇到困难和不幸的时候,能不能用一棵爱心去关心、去帮助、去引导、去化解。二是看想不想干。想干是干好的基础,关键是看他们有没有责任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三是看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的拥护是当好班长的基础,是当班长的必要条件。
其次,抓住基层主官,促进工作的落实。基层连队主官在经常性工作中处于具体实施的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队大量的具体工作都要靠基层主官去抓落实,他们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的甚至需要“睁着一只眼睡觉”。所以落实经常性工作最主要的环节还在基层主官,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使他们真正扑下身子动脑筋、想问题,真
正与战士打成一片。才能及时摸清战士的思想脉搏,积极主动地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经常性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那么提高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就需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方面必须从品格上塑造。品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言行的基本准则,也是影响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一名干部如果品格出了问题,思想道德就不可能纯洁,政治信念也难以坚定,思想政治素质也就不可能提高。另一方面必须从行为上规范。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延伸。基层干部只有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努力把自已培养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江主席指出“抓军队建设的中心环节除了抓基层建设以外,要抓好干部,并要求各级组织必须抓紧培养干部,大力提高干部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迫切要求。”那么提高干部骨干素质需要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搞好思想教育,激发争当合格带兵人的内在动力。事业心、责任感是基层干部做好“两个经常”工作最基本的素质,一些单位工作上不去,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干部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部队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种事故案件的发生,无不与有关干部混日子,不负责任有关。因此,提高干部素质必须把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作为根本性的问题来抓。从而调动干部做好“两个经常”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其思想觉悟。并把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高尚境界,热爱部队、热爱本职、自觉地抓好“两个经常”工作。第二,要端正基层干部对战士的根本态度。做好“两个经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基层干部要正确对待战士,解决好对战士的根本态度问题。只有干部以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感情去关心、爱护战士,与战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战士才能自觉服从管理遵守纪律,才能从思想感情上与战士沟通,做好“两个经常”工作。第三,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必须自觉接受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以身作则,为战士作好样子,树立起遵纪守法,严于律已的形象;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形象;树立起勤奋扎实、讲求实效的形象。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引导战士自觉服从管理,严格要求自己,“两个经常”工作也才能做好。
处在管理教育第一线的基层指挥员,是“两个经常”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做好“两个经常”工作必须记充分发挥这一层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必须下功夫帮助他们解决不安心、不尽心、想干而不会干等问题。使他们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使命,加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把基层“两个经常”工作的重担挑起来,做到脑勤、嘴勤、腿勤、手勤,成为称职合格的一线带兵人。
三、针对“两个经常”工作结合上的弱点,在落实上加大力度。
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只有充分认识它们的这种内在联系,教育提高“两个经常”一起抓的自觉性,保证“两个经常”一起抓的效果。经常性思想工作是通过及时、正确、有效的政治思想灌输,提高人的思想觉悟,解决各种思想问题,从而促进每个人遵纪守法、执行条令、服从管理。如果放松了经常性的思想工作,部队就很难有效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很难彻底纠正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经常性管理是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军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每个军人的行动,保证部队的高度集中和行动的协调一致。如果不加强经常性管理,军人的行动就会失去约束,部队就会失去控制,平时就难免出现松、散、乱现象。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无论部队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从思想和管理两个方面同时找到原因。比如,某个单位发生了事故,一方面说明这个单位的思想工作没做好,同时也说明他们的管理松懈。可见,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着巨大的威力。但是思想工作又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情况下,还必须用铁的纪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使被管理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
下,不管思想通不通,都得按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办事,不充许有任何违抗命令,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管理是从严治军的有力武器,但抓管理必须首先打通思想,解决好管理对象的思想问题,增强被管理者服从管理的自觉性。因此只有把“两个经常”结合起来做,同时发挥思想工作的支配作用和管理工作的约束作用,才能收到更好效果。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两个经常”的内在联系和密不可分性,自觉地把“两个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抓。
首先,在抓“两个经常”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两个经常”工作相脱离的现象。有的基层单位,军政主官相互配合较差,致使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二者相脱离。有的认为:军事干部管了经常性思想工作,或者政工干部管了经常性管理工作,就是干涉了人家的“内政”会影响内部团结。因此,军事干部不到政治教育课堂,政工干部不到训练现场。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两个经常”工作的开展。军事干部如果单纯地就管理抓管理,单靠行政命令管理部队,没有经常性思想工作作保障,则经常性管理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政工干部如果脱离条令、条例的规范和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去做思想工作,则思想教育显得空洞无物,针对性很差。要想克服脱离现象,关键在领导,上级领导要教育正确处理内部团结与“两个经常”的关系。充分认识“两个经常”工作一起抓的必要性,加强内部团结关系。
那么如何在落实“两个经常”工作时,搞好结合呢?一是要加强教育,强化“两个经常”结合的意识,充分认识两者的结合对部队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结合的好,哪个单位管理就严,思想政治工作就有成效;反之,就管理松弛,思想不稳易出现问题。要通过专题教育,解剖正反事例,帮助大家认清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两者只是方法和手段不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直接服务的。要增强在管理中加强思想工作,在加强思想工作中注意用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约束部队的自觉性。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官兵特点,单靠“禁”、“堵”的带兵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而且违纪现象和事故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要注重从“两个经常”工作结合抓起,坚持疏、堵并举,才能扭转被动局面,才能取得成绩,才能使大家认识到“两个经常”结合抓就受益,不结合不受益,结合好了尝甜头,不好吃苦头。增强大家搞好“两个经常”结合的紧迫感,从而自觉在工作实践中抓好结合。二是上级部门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两项经常性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渗透,互为作用,不能相互脱离。必须打破界限,分工不分家,大家来管,大家来做,互为补充,建立整体联动机制。抓管理的部门要结合管理抓好思想工作,把思想工作渗透到管理中去,用思想工作促进管理工作。抓思想工作的部门也要结合做思想工作抓管理,将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融合起来,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一定要坚决纠正抓管理的不做思想工作,搞政工的不抓管理工作,和在两个经常中当“甩手先生”的现象。各个单位都应制定“两个经常”结合抓的必要制度和规定,保证“两个经常”结合抓的落实。三是,应把“两个经常”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没有集中的专门的时间,可以说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只有把它们贯穿到各项工作任务中去,在各项工作中广泛开展,随时开展,不断开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这两项工作就会因失去依托而难以经常性地开展下去。因些,要把“两个经常”工作贯穿到军事、后勤、技术等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训管结合,管教结合,管人与管物结合,以保证“两个经常”工作的连续性和经常性。部队的各项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两个经常”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各项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中军事训练与之联系最密切。从工作对象上看都是以部队的官兵为对象;从工作目的上讲,都是为了加强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从工作内容上看,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由此可见,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就要采取措施,促进与各项工作的结合。例如,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采取小动员、小讨论、小讲评、小互助、小竞赛、小评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训管结合、管教结合、以训促管、以管促训、管中有教、教中有管,耐心疏导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才能使两个经常性工作相得益彰。
第四篇: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切入点范文
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切入点 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状况如何,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大、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河南省委提出的构建中原经济区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头、当先行、作表率”。
抓学习,提升素质,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学习决定思想,思想引领行动。我们把加强学习教育、提升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持之以恒抓实抓好。一是领会省委精神,强化责任意识。省委领导指出:“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工作抓手,也是一个工作切入点,能够把机关党建工作与具体业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把党建工作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来。”我们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强化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搭建学习的平台,强化全局意识。通过“经纬讲坛”、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引导大家进一步强化全局观念,转变领导方式。三是注重示范带动,强化河南精神。开展学习老英雄李文祥、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等活动,继承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四是严格工作纪律,强化服务理念。制定“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纪律要求”,激励和督促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和服务理念。
搞调研,推动转变,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政治、组织、思想、作风保障的大局意识出发,我们按照省委要求,于今年4月至6月,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省直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展开了调研督查,总结经验做法,查找突出问题,探寻解决办法,努力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一是展开督查。即组成调研督查小组、暗访组、问卷调查组,开展集中调研督查。二是推进调研。即在省直机关、省辖市、社会基层开展调研。三是整改问题。对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文山会海等问题,及时反馈,要求改进;
对迟到早退、上班炒股玩游戏等问题,要求对违纪人员批评教育,加强检查,完善制度;对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建机制,创新突破,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持续动力。我们着力构建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出台指导性文件,全面部署。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全省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二是建立领导机构,形成合力。由省纪委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属机关工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省委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联席会,加强对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召开全省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格局。四是形成了一套抓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推出一系列《要情反映》,依托“三个一”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王 群 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
第五篇:教官工作重心
教官工作重心1、2、安全 防火、防盗、防意外 处理突发事件
纪律 晚睡、午休和日常规范(中途回宿、宿外访客、打包食物进入宿舍、各类违纪行为)3、4、5、内务 规范宿舍、日常检查、大扫除、月末评比 卫生 内部卫生、公区卫生(走廊、过道、楼梯)意识
服从与配合 劳逸结合
教官工作目标
1、零安全事故
2、午睡、晚睡快静齐(10分钟)
3、内务卫生全体达标
4、教官和学生,配合良好
5、成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