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赛促学”在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在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以英语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为切入点,通过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激发职前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技能学习的内在需求,使其在技能培训中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赛促学”模式为职前教师提供展现自我、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并能客观反映出教学技能培养的质量,有助于指导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技能培养的侧重点。总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培养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有力助推器,有益于其将来从教时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以赛促学;英语;职前教师;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41-03
引言
目前,国内师范类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仍不够突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实践机会少、针对性不强及训练形式单一[1]。教学技能培养方式的不足使得师范生对教学技能学习积极性不高,技能训练效果欠佳,导致师范生在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中小学的实际教学工作,新教师难以达到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改善这一现状,师范院校应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在教学技能培养上另辟蹊径,“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将技能训练纳入教学环节内容,将技能竞赛纳入教学计划范围,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职前教师的教学技能,推动职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1“以赛促学”的内涵
“以赛促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它以专业竞赛为切入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对技能的掌握水平的目的。但应该注意的是,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储备时,“以赛促学”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求进的作用。因此,“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技能培养的助推器,应该结合常规的学科知识、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不能取代其他常规的教学方式。
2“以赛促学”与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契合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上看,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概念经历了由“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教师成长”(teacher growth)的发展过程,从这些概念的发展可看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经历了从“外部刺激”到“内在意识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关注“如何教会师范生教学”到“自主发展意识提高”的动态过程[2]。而“以赛促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它有别于常规的理论教学,以专业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进取心,促进他们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对培养职前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从知识的分类上看,教学技能作为一种技能知识,操作性强,是依存于情景的实践型、经验型知识。技能的习得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技能的习得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分为知识的“内化”与素质“外观”两个层次[3]。教师在入职前所接受的教育属于第一层次,即从懂、会到熟的长期学习和训练,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又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外现出来。为达到教学技能的“内化”,职前教师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可引导并为职前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竞赛促使师范生进入紧张的集训状态,一轮轮的晋级比赛拉长了备赛训练时间,师范生进行的实践训练多,对教学能力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比赛过程带来了常规课堂教学所无法提供的实战性体验,使学生在模拟课堂中进行教学技能的操练,有助于学生投入教师角色,从实处提高教学技能。
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或者从教学技能的知识类别特点上看,“以赛促学”是一种符合培养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模式,它既能提供大量的实战性机会,且有助于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培养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有力助推器。此外,以比赛作为一面镜子,还可检验技能训练的效果,为教师提供第一手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不断调整对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侧重点。
二、“以赛促学”在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具体应用1设计针对英语学科教学的比赛项目
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这样解释:“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4]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教学技能除了有一般教师教学能力的共性外,还存在与英语学科相关的特殊要求。第一,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是其教学能力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职业素养中口头表达是核心,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其英语语言基本功是教学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技能中有着显著的地位,是教学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教学因此得到了比其他学科更广泛的关注,相关的英语学科理论知识与教学理论研究十分丰富,比如第二语言习得、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英语作为外语/二语的教学研究等,这要求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及时更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在教学上与国际同步。第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接触目标语,使用目标语,并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使用目标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5]。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常有大量的与教学目标对应的语言训练,这要求英语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及课堂操作能力。
通过“以赛促学”模式培养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在比赛项目设计上应契合英语学科教学的特殊性。首先,为提高职前教师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可设计语音语调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说课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赛等,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省级、国家级比赛,如“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锻炼未来教师使用目的语表达的能力。其次,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应在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课程教学基础上,开展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设计比赛,要求学生以二语习得、英语学习者策略等理论作为基础,围绕英语教学的难题(如词汇教学、语法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并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解释各教学活动的理论支撑,通过将理论融合到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中,达到提高师范生研究能力与教学设计技能的效果。另外,为培养职前英语教师课堂操作能力,可开展微格教学比赛,通过模拟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公开场合讲课,使师范生更真切地从教师的角度体验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总而言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一改常规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特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各项强针对性的比赛,激发师范生培养自身教学技能的热情,经过备赛时的严格训练和竞赛的考核,师范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2实行“导师制”
波斯纳于1989 年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公式: 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学者在波斯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6]。换句话说,教师专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专家的指引、同伴的协作。因此,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中实行“导师制”能增进三者的互动,有力推进未来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下实行导师制,即由一位专任教师带领几位师范生所组成的师范技能训练小组。它一方面拉近师生距离,有利导师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同时也使同组同学关系更为密切,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在技能训练中共同探讨问题、互助协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辅导的技能项目,做到人尽其才。通过集中精力辅导学生某项技能,有利学生技能的发展,更容易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技能培养的积极性。
在“以赛促学”模式中,导师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导师从知识灌输转向指点启发,从理论讲解转向实践操作。在赛前,导师激励师范生的进取心,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互助合作,围绕所参加的比赛有针对性、有条理性地进行赛前准备,并对学生备赛时面对的难题进行答疑。在技能比赛结束后,导师应结合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做反思性的小结,继续对学生所学过的、所掌握的技能进行复习性、巩固性和熟练性训练,使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创造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氛围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着眼提高全体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把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通过组织参加相对应的技能比赛进行有强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因此,为使“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取得成效,其前提在于调动全体英语师范生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人人参赛”的良好风气。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师范生对院系举办的技能竞赛的参与度,如把技能比赛纳入教学系统,将竞赛的成绩作为期末课程考核的标准之一,参赛学生可获相应的选修课学分或素质拓展学分。另外,实施“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要在确保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形成“逐级竞赛”的积极进取氛围。通过系部、学院的技能比赛发掘并训练优秀选手,使其进而参与更具权威性、高认可度的专业竞赛,通过层层选拔形成人人向上、逐级竞赛的良好学习风气。除了竞赛获奖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奖励之外,还应设立一定的物质上奖励(如奖学金、奖品等),且在年终的综合测评考核中加分,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结语
通过“以赛促学”培养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改以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培养方式,在明确英语学科教学特殊性的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强针对性的专业比赛,为职前英语教师提供大量的实战性体验,激发其对英语教学技能学习的内在需求。同时,在“以赛促学”模式下实施导师制,确保师范生在参赛的同时能得到专业的、悉心的指导,对英语教学能形成较系统、综合的认识。另外,比赛作为一面镜子,能客观反馈出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质量。师范生通过总结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历练了个人的反思能力,也对自身的不足有更充分的认识;而导师由比赛得到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其调整技能培养的侧重点。总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培养职前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有力助推器,有助于师范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学科的教学技能,有益于其将来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适应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刘文洁.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多元化培养模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7):130―136.[2]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基于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技能》课实践[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3]李建辉.试论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0―94.[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8.[5]束定芳,王惠东.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19―21.[6]潘苏东.教学技能比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8):30―35.(责任编辑:朱岚)
第二篇:《以学促赛,以赛促学》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以学促赛,以赛促学”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以学促赛,以赛促学”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摘要:“以学促赛,以赛促学”为手段,“项目驱动”为教法,“培养精英,带动一般”,使技能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为最终目的。学生不再被动学习,教师 1
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锻炼了老师,增添适用设备,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技工短期培训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建立了平台。
关键词:以赛促学项目驱动先进作用“杠杆化”
我校汽修专业规模不大,办学时间也较短。而能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首次联合举办的2009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中,荣获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能在2007年自治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四名,第七名的优异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创新精神。把贴近维修企业的经常性维修项目作驱动力,推动岗位练兵与技能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增强教师的敬业品质。进一步开拓学校教育事业,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以赛促学”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学会技能。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的翅膀。我校汽修专业在教学中,把国家汽修维修工的中级工技能培训项目,自治区汽修专业竞赛项目作为技能培训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小组赛——班级竞赛——全校技能竞赛——市级技能比赛——自治区级技能大赛中去。提出“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好又快”口号;在期末的成绩评定中,对在比赛中取得前六名的同学加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及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学期结束总结后,在大力表彰的同时,对成绩较好的“尖子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地强化训练,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有针对行辅导,精心策划每一次训练,并及时总结,对在训练中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而每个参赛选手在比赛现场中能自如的应用工艺知识,操作要点参与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坏就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始强化训练的初始阶段所挑选的“尖子生”人数多一点,然后在专业老师多个阶段考核中采用“淘汰制”逐步进行选拔,这一过程,使真正参赛选手能以平常心态,过硬基本功,迎接各类技能大赛。这种“以赛促学”的重要举措,才有助于带动广大师生刻苦学习,钻研技能,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
“以赛促学”也要求老师有充分的敬业精神和不断提高本身专业知识的能力。技工学校的教学中,如果老师只会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实习课老师缺少精湛的专业技能,既使老师整天忙于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上课不睡觉,“赶”学生实习多动手,学习效果也很差,师生关系容易陷入“猫和老鼠”恶性循环中。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应让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因此每学习一个新内容,先由老师做实习示范,并讲解结构和原理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自己实习,老师巡回指导,对每一个同学每一点技能的掌握都表示欣赏,对每一个同学取的技能进步给予赞扬,再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就会在有趣的“玩”中快乐的实习。在学生初步了解结构基础上,把理论课上成“综合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讲完一个课题后举行课堂小组技能赛,专业老师通过对学习悟性强的学生和学习努力的学生的表扬,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规范性操作的指导或纠错,就会吸引各个实习组里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到技能训练中。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的这些“尖子生”每一个进步都得到老师赞扬,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把技能训练从“知道”练习到“熟悉”。老师也乐于给这些“小
先生”分配不同“指导”义务,这些“小先生”自然把他们身边很多同学带动起来,对班风学风都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汽修专业也逐步建立了学生和老师互动,以赛促训联动,为企业行为驱动。逐渐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三动”教学体系。
“以赛促训”提高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具体的方法是以获奖选手的先进作用为“杠杆”,以“项目”为课题,展开第二课堂学习。围绕“项目驱动”的方式来展开是一种技能训练的学习方法。它适合于各类实操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如何吸引学生能在每天学习任务完成后业余时间和公休日再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呢?又如何解决师资力量不足,让学生能真正学会技能呢?我们组成了由指导老师和获奖选手联合的“项目训练组”,比如设计“汽车二级维护保养”“发动机拆、检、装”“电控发动机故障排除”“汽车电工中级维修工考证”四个项目为第二课堂强训学习内容,让学生自愿选择其中的选项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获奖选手和老师指导下,在教学设备充足的情况下,自己的技能从“会”到“熟”,到社会工作才能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技之长”。因为“项目驱动”教学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获奖选手参与指导,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树立竞争精神。这种“项目驱动”吸引力,就使45%汽修专业的学生自愿参与第二课堂的选项学习。这些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他们学习主动,目的明确,实习操作刻苦认真,真正地融入到为主动寻求知识这个过程中。例如“二维”这个项目,先是由指导老师带着进行操作,然后是一个学生在操作,另两个学生手拿项目操作内容做“考评员”,操作学员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手到脑到。每次操作完成,学生在这个项目中就有了成就
感。同时,巡回指导老师在指出不足之处时,也能激起同时训练的学生更大求知欲望,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更接近获奖选手们的操作熟练程度。为了避免学生只“会”不“熟”的现象,我们通过有组织、有标准地培训获奖选手,也为第二课堂提供一种具有实质内容与目标的可操作形式,教学上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老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获奖选手手把手的教和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动作,实现理论与技能的融合,会做到做得好的同步融合。以项目为主线,组织分段化——再整合教学内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发动机拆、检、装、调,可分成四个阶段教学,每个阶段都在操作熟练基础上再进行整合练习,一般采用先动手,再讨论,再动手,再总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克服不熟就图快,只会不图好,只知模仿不按规范操作,只“会”不“熟”的缺点,使他们能学有所成,也为他们更快适应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所需的技能的掌握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竞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精心设计不同项目培训包。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多,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修理人员的需求量会呈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汽车修理将成为社会重要的行业。我校汽修专业教学内容,应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不求面面俱到,一切都好,但求做得更好。根据市场变化,拓展教学空间和开展“特色”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满足市场需求。我们依据“二厅”联办的技能大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精心设计丰田系列、欧美轿车的“二维”;自动变速器维修。电控发动机排故;发动机拆、检、装、调等培训项目包;并与维修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一起设计,汽车内饰与美容;焊、熔、技术与汽车扳金修理,二手车鉴定等培训项目包。让学生学完一个项目,就熟悉了相关理论知识,也有更贴近市场所需的一技之长,并能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更深层次发展,使今后学校进一步拓展短期技工培训,农民工短期培训的工作,积累经验,培训了师资,增添适用设备,建立与企业互动平台,使技能培训教学真正做到了,积极培养维修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为学校注入不竭动力。
第三篇:厉兵秣马练内功 以赛促学强技能
厉兵秣马练内功 以赛促学强技能
--汽车技术科举办首届摩托车驾驶技能大赛
(信息员:罗林)11月9日,汽车技术科在学校广场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摩托车驾驶技能大赛。学校领导班子、教务实习科、教研室、学保科等相关负责人和汽车技术科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大赛。整个比赛由汽车技术科徐从兵科长主持,罗林副科长担任裁判长,分别进行了开幕式、技能比武和闭幕式三项议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大部分。初赛由具有两年以上摩托车驾驶经验的125名学生组成,经过层层赛选,最后有16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决赛中设置了交警手势展示、行车前的安全检查、直角转弯、S形穿杆、过独木桥、绕连续障碍和收车检查七大比赛项目,每个项目都严格按照考驾照的技术标准进行评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冉胜军获得了一等奖,甘爽、苏洲获得了二等奖,余快、梁欢、刘念和潘其兵获得了三等奖。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我校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对汽车技术科教学质量的一次大检阅,也为本专业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们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继续深化“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新理念,扎实开展专业技能教学,为社会培养出素质良好,技术精湛的技能明星。
图为大赛开幕式领导致辞
图为获奖选手与组委会成员留影
图为选手比赛现场
图为选手比赛现场
图为选手比赛现场
第四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教改中的价值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教改中的价值
摘 要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具有深远影响,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依托技能大赛平台,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 赛教结合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25
The Value of Promoting Education by Competition and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Skill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LI Tianjing,BEN Nengjun,CHEN Anzhu,QIAN Zongren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 225004)
Abstract Hold skill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eaching reform,professional setting,curriculum reform,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s cultivation,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ill competition enhances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professional skills,increas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skill competition platform,the formation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 to promote education,education to promote competition,th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education”.Key words skill competi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education
近年来,我校通过技能大赛的磨炼,不断思考、总结、改进和完善。收获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以2014年为例,我校汽车学院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在江苏省省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汽车检测与维修获得团体三等奖的佳绩。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学院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技能大赛推动课程改革、科学统筹专业设置
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将工学结合提升到新的高度,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工作能力结合度也不断增强。但传统的教育观点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到企业后适应能力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严重,不仅专业技能跟不上企业的要求,就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也不扎实。这种现象使得学校很难与企业实现用人对接。①如何从内涵上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以致用,组织参与技能大赛是一个良好的策略与途径。
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更多地了解企业搭建了平台,很多的比赛项目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包括命题、设备选用、技术维护等工作。在整个技能大赛筹备与参与阶段,学校可以和企业面对面交流,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当下企业需要什么样人才,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需掌握哪些技能等。为以后的专业调研、专业设置、制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以我校汽车学院为例,技能比赛项目中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大比拼、变速箱的拆装、整车故障排除、完成工作单以及口头陈述等。基本上涵盖了汽车维修高级工考核内容。在与企业对话交流中,加上之前的专业调研、社会需求度调查。学院新增加了汽车电子专业。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压缩型的本科是高职教育的一特点――轻实践重理论。而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出人才培养中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导向。既要求参赛选手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我校多年参赛经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技能大赛在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片面地围绕技能大赛展开教学、突击训练等,大众化的高职教育逐渐演变成精英化教育。这显然违背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宗旨。要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一方面需要深层次理解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职业教育的内容、职能、方式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另一方面技能大赛组织方会以本次比赛为契机,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的实训场所现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定比赛方案。②
坚持技能大赛在促进人才培养、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校企深层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在作用,坚持交流、学习、提高的原则。将技能大赛的严谨作风、规范要求纳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通过技能大赛有助于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既能反映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体现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要培养出高技能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要具备一批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许多职业院校要求专业教师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学习考察或者安排到企业实践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如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境外学习、企业锻炼,企业技术服务、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创新创意大赛等。这些活动的举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切实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专业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接受大赛的锤炼,是促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③ 通过技能大赛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有效手段,举办技能大赛,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加快了校企合作的进程。近些年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多届由企业名称命名各种活动,赞助比赛的单位更是达到了几十家。这些企业代表也是亲临比赛现场,感受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参赛学生大部分被企业直接聘用。校企合作达到双赢,此外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目前拥有一个工业中心,涵盖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几乎所有的实训场所,每年还以2到3个递增。一方面得益于盐城地域优势,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总部坐落于盐城,汽车已经成为盐城地方支柱型产业之一。另一方面我们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把企业生产力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们国家职业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却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技能大赛的参赛项目是紧密联系当下企业热点,是针对典型案例中的个例进行简化,具有实用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举办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需要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及时引进企业最新技术和服务,加快建设实训基地,转化为学生内在能力。④结束语
举办技能大赛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认真贯彻与执行,也是我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举办技能大赛对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是共赢的局面。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职业能力。
注释
① 张静,聂章龙.浅谈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74-75.② 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6-37.③ 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21.④ 梁文波.依托技能大赛平台 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新课程研究,2012(3):148-149.
第五篇:英语技能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技能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是:张宇轩
摘要:
英语教学引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为使教学能适应时代需要,必须审时度势,加强英语技能教学法。本文坚持“文”、“句”、“语”、“词”逆向循环,既步步推进、各个击破,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而提高不同层次的职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关键词:技法教学、逆向循环、相辅相成。
当前,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大冲突中,外语将遭遇新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域外新概念大量涌入,外语的口语化,生活化要求提高,表述能力与听力日益受到重视,加之部编教材向义务教育教材递变,这些都决定了新形势下教师自身素质也要面对外语教学新要求,新教材,新体例以及新教学手段的挑战。教师既要适应时代,更要主动迎接挑战。从“翻译法”,“视听法”到目前的“交际法”,封闭与静态的教学方法逐渐让位于开放,动态的教学方法。伴随着录音机、录像幻灯、“随身听”的普及,多媒体的出现,既增添了大量的新型教学工具,也淘汰了许多陈旧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现代化”也成为外语教学在世纪之交的重任之一,要迎接上述这些挑战,英语教学首先要立足自身的特殊性,迈出坚定的改革步伐,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生,但我们的教学可以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特别是面对来自不同学校外语程度参差不齐的职高学生,就应运用英语技能教学法。英语技能教学的方法就是英语的文章片断、句型结构、文法,词组和语音技能等的教学。即坚持“文”、“句”、“语”、“词”逆向循环,将言语能力逐步切分,最后落实到词汇这一语言学习的起点与基点上,以此优化课堂教学序列,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常言说得好,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只有放到句子或语篇中才会有其实际意义,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因此,我们的英语技能的教学应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开始,为学生开辟一个语言情景,营造一个言语的氛围,留出一片语言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语言环境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发辉自己的潜能,创造出优美的语句。
文章片断技能的教学。
我们都读过文章,尽管它的体裁各种各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借用文字来说明作者所要阐明的东西。因此,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每个语断都有要说明的道理。语言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言语表示出自己想说的人和事,并学会识别和使用英语记录这些言语。职高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弱一些,运用简洁明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更能使他们易于接受,尽快掌握。今年暑假,我们几位英语教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进修口语,与外籍教师探讨了教授学生掌握外语的最好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创设情景,在实际范例中教学。例如下面这段对话: A: May I come in? B: Who’s it? A: It’s me.Henry.平时我们说:“你是谁?”用英文表达是“Who are you?”而在家访叩门时,用“Who’s it?”假如不是在这个场景中,此句一定会被认为是病句。
再比如,打电话时想表达“我是她的同班同学,玛丽。你是海伦夫人吗?”的意思,英文的正确讲法是“This is her classmate, Mary.Is that Mrs.Helen speaking?”而不是我们通常说的“I’m her classmate, Mary.Are you Mrs.Helen?”。由此可见,句子的表达准确与否应通过上下文判断,这就是说句在文中才有生命。
我们在给朋友做介绍时说的“This is John, Mike”与打电话时说的“This is her classmate, Mary.”是同一个语法结构,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前者是“这位是约翰,迈克,”而后者表达的却是“我是她的同班同学,玛丽”。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能突出重点;在情景中对话交际,能促进思维的条理化和逻辑的顺序化,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口头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在情景中学习词汇,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还能使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场合。因此,英语技能教学应从文章片断教学入手。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语言和思想连贯的整体,并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组合,在课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模式,利用这些模式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辅以相应的听、说、读、写、背诵等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使用这些模式,用英语进行对话。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意义的表达和文章的质量,所以好的教师平时常会注重Pattern的教学。句型结构技能教学
《走遍美国》、《疯狂英语》等书目前在中国很流行,被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所推崇。这些书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学习者能够从书中找到应付各种场面的现成的套句,从初次见面到各种生活场面的应酬,均可找到典型的套句。如果能够背熟这些句型,并能灵活地运用,那就会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正应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俗语。
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时,习惯以母语的习惯表达形式按英语的语法编造句子。如:“这样热做工我受不了。”我们的学生往往会把这句话说成①“I am unbearable to work in this dreadful heat.”从句子的语法结构看无可挑剔,但这是个病句,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习惯,按照英语的习惯表达形式应该说成:②It is unbearable for me to work in this dreadful heat.而①句的意思是“我这个人使别人受不了”,与原来想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汉语表达认为准确的,英语不能接受,英语表达准确的,译成汉语又是跛足的语句。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让他们区别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学习句型的根本方法就是模仿,套用典型的英语造句模式,并以此进行必要的句型操练,以便达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的效果。灵活运用句型,掌握分寸,杜绝随口胡编乱造,避免诸如“feed the children.”“under the sun”之类的病句。
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文法技能教学也至关重要。学生掌握了文法(Phrasing),就不会发生类似的“I think that he isn’t right”的笑话。文法技能教学
语法和修辞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好的句子既离不开完整的语法表达形式,也离不开漂亮的修辞手段。我们教师在教授英语句子的时候,如果只片面地强调它的正确性或者片面地强调修辞手段的灵活性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法和修辞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它们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产生一种珠联璧合的良好教学效果。为此,我把这种语法修辞合二为一的教学称之为英语文法技能教学。
英语的语法内容纷繁复杂,弄不好就会让人顾此失彼,那么多种句子类型,那么多种句子成分,还有那么多的词形变化和句型结构,再加上冠词、介词、连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要掌握这些,真得下一番功夫。例如:“他昨天晚上花了三小时读书。”在译成英语时可以有多种表现手法。She spent three hours on the book last night.She spent three hours in reading the book last night.It took her three hours to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evening.The book cost her three hours yesterday evening.以上四个句子虽然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含义,但表现的手法不同。从语法的角度上说,“spend”一词后所跟的介词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就有区别。用介词“in”,其后面习惯跟动名词,构成“in doing sth”的表达形式。如果“spend”后面改用介词“on”,其后面习惯跟名词,构成“on sth”的习惯表达形式。用动词“spend”表示花费某人的时间或精力时,句子的主语必须是“人”,而用动词“cost”表示花费某人的时间和精力时,其主语就必须是“事”或“物”。而当改用动词“take”时,其表达方式就又必须使用固定的句型 “It takes somebody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以上这些我们可以说是英语语法的要求,或者说是不同词的具体表达方式。不仅如此,一个意思表达完整,准确的句子,离不开修辞成分,如以上句子中的last night和yesterday evening,其中last 修饰night, yesterday修饰evening,这既可以说是语法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修辞的范畴。再者虚似结构的句子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比比皆是,既可以作为语言法则讲解,也可以作为修辞技巧来处理。例如: 1.If I am free, I will go with you.2.If I have time, I would go with you.3.I’m afraid that I can’t go with you.4.I’m busy.I have no time to go with you.5.I don’t like to go with you.以上五个句子反映不同层次的人所表现的语言。虽然这些句子反映相同的意思,但用哪种语气来婉言谢绝他人的邀请就会显示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品位,其关键就是怎样恰到好处地利用语法修辞手法“If I am free, I will go with you.”“只要我有空,我会跟你一起去的”这样的回答,不仅给自己留有余地,也不失对方的面子。我与你同行,是因为我有空,我不跟你走,那是因为我忙。词组技能教学
词是构成语言的要素,如果说词使我们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话,那么英语中的词组起到了使语言变得更加美妙动听,言简意赅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注意词汇、词组的积累,并培养运用词汇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Phrase skill.孤零零的单词有如一粒沙子,词组就如经过水泥粘合的水泥购件,拿来可用。更多地使用词的组合,就像我们中国人使用成语一样,会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恰到好处,让人赏心悦目。例如:“Let me see.I don't think so.”等,无论是让人听了还是看了都觉得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构词能力强的动词,如be, go, have, take, come, etc,争取能够把它们的不同组合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不断积累,学习新的,复习旧的。
例如:我们在学到come forward 时,可以复习come in/across/about/on/out/round;学come up with时可以复习come up to等。
总之,词组的教学与词一样十分重要,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了英语单词后,才能正确把握词组的表现能力,否则就容易给人产生误导,甚至会使你所表达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如有人想说:“I’m thirsty.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结果却说成了“I’m thirty.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他本想说,“我渴了,想喝水。”却表达成“我三十岁,要喝水。”,令人迷惑不解。然而,学生在注意培养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词汇,词组,句型等综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发音及口头表达能力,只能读写不会听说,就好像有残疾的聋哑人。因此,我们还应该重视语音教学。语音技能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发音准确。一位学生搬了新家很开心地说:“I now live in a new house.I like it very much.” 可是他把house读成了[ ]把一个好端端的家变成了一匹马。有些英文单词拼法相同,但因重音不同意思也有差异。例如,He is with no object in life和I object to all this noise.第一个句子中object 的读音为[
]意思是“目标”,第二个句子中object的发音为[ ]意思是“反对”。目前在职高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只要能认识一些英语单词,读懂一些简单的文章就行了,英语口语与听力不太重要的观点。虽然目前高职考将要增加听力考试内容,学生们对语音有所重视,但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语音基础,缺乏语音的强化训练,有些学生的英语难以听懂。有些学生个别单词读准了,但没有用心去把握英美人的语音语调,连读、爆破、意群停顿等方面的技巧,读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听懂。英语的语音技能教学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总之,提高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质量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只要我们勇于开拓、锲而不舍,定可获得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上面谈到的英语技能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技能的教学都应该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只有这样,英语技能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