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新课标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作者:陈文珺 学号:2012123315 摘要:立足新课标的视角,从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入手,采用审美的方式,充满人文的情怀,对现代诗歌教学进行切实转变,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诗歌,而且实现从“学诗—品诗—创诗”的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新课标 现代诗歌教学 审美创造力 人文素养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困窘
现代诗歌主要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现代诗歌”和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外国诗歌”,它摆脱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现代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多年来,“读不懂”、“讲不好”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导致现代诗歌教学的困窘境况无法得到很好地改善。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材的编写上。曹继强通过考察初中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现代诗歌部分,指出一方面在于编选视角出现模糊与偏颇,缺少对诗歌的特征、规律的清晰把握;此外,体例的设计也易导致教学出现偏差,如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仍过多注重思想意义的探讨。如此一来,教师在讲授时,便会不由自主的按照主题鲜明、思想突出、文从字顺的思路去解读,因而诗歌教学便易落入僵化模式,朝着单纯的德育说教方向发展。原本蕴含其中的独特魅力便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同时,学生也会因读不懂、学不好而对其失去兴趣。
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意识的缺席,使得诗歌中的人文性受到压抑,只剩下工具性的特征,再加上在考试中所占比重小等多种原因,导致诗歌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近年来,新课标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即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意识和初步的合作探究能力,拥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最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在新的理念下,重绽诗歌之花的魅力,改变现代诗歌教学的僵化局面,刻不容缓。
二.诗歌教学的切实转变
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就必然要以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为主体,兼具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品格教育等功能。衡量现代诗歌的价值也应立足于审美的立场。
(一)学诗—品诗
著名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语,“写一首诗,就是抒发一段感情,表达一种思想,展现一种人生;而读一首诗,则是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感受一种人格”。阅读与朗诵诗现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理群对此曾提到“汉语是感悟的文字,传统教育也有优点,就是不要让学生过早地了解意义,让他们在朗诵中感悟语言中一种意韵的东西,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写作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学生通过自我阅读与朗诵,感受诗歌的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领悟其中的“意韵”。
所谓的阅读,并不仅限于简单的朗诵,停留于字面上表象化浅层次的理解。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而言,诗歌是诗人灵魂与现实相互碰撞交融的载体,是自我心灵对世界的一种内在观照。诗歌中使用的想象、象征本身就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因而也就蕴藏了无限的张力。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过的一段唯美话语,无形中对此做出了一种形象的阐释,“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因为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诗歌中充满无限的张力在某种程度上便要求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单纯依据教学标准和自我诗性品质,对诗歌解读采取统一视角。相反,应该“授之学生以渔”,教授学生通过朗诵,体味语言,透过意象,采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品味情感。老师应逐步淡化“讲”,偏向“引”,从而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放式的可能性解读前提下,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能力、知识水平、鉴赏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培养自己对诗歌作品的独到见解,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诗人泰戈尔的一篇名作《金色花》时,不妨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品鉴。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到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用两三个词来形容这篇散文诗带给自己的感觉,并给出相应的理由,经过大家的自由发言后,老师再来总结,并引导学生由浅层的语言美感感觉向更为深刻的情感思考,让学生明白诗中的孩子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与爱,显示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联想,如果自己化为文中的一朵金色花,又会以何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呢,并尝试着仿写一段。
(二)品诗—创诗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现代诗歌教学不能仅限于学会如何品诗,更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的创造能力,将鉴赏能力向语言运用能力方向延伸和发展。钱谷融先生曾说到:“艺术贵在创造,创作如此,欣赏也如此,不通过再创造的活动,是不能真正领会艺术作品的神理妙趣,不能品味艺术作品中的美的。”
那么如何实现从品诗—创诗这一重要环节的过渡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创作强的诗歌,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或与之相关主题的创作。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一些现代诗歌创作原则和创作技巧,实现由诗的外部,即阅读欣赏,真正进入到诗的内部,即诗歌创作。这也正印证了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所说的“学习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深度,便不能在灵魂中生根”。另一方面是研究性课程的开发。这里所说的“研究性课程”与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实施的研究课程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首先,学校应大力支持学生成立与现代诗歌教学相适应的课外活动小组,如诗歌写作小组、读诗社、文学社等,为学生提供写作实践的基地,进行诗歌交流学习的平台。其次,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由独自研究“教材”转为“教材、学生双研究”。时刻留意并记录诗歌教学过程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的需求。最后,学校综合以上两点,成立现代诗歌教学研究小组,收集、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料,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研究成果反馈到教学中去,做到“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立足新课标的大视角下,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往偏向思想德育方面向审美培育方面回归,通过感知、理解、鉴赏以及创造蕴藏其中的诗歌美,促进学生情感得以净化、思维受到启迪、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效使诗歌的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三体合一,最终使得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曹继强.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J]语文建设,2008.7 白建平.用心点亮诗歌之灯-现代诗歌教学浅说[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王志生.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新要求[J]教学与管理,2007.6.20
第二篇:新课标下古诗文教学
新课标下古诗文教学试探
吴俊鸿
自从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探究性学习”之后,很多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整节语文课,朗读的声音比以前少了很多,教学中没有立足文本,而是花样百出,专搞什么小组讨论,并美其名曰“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违背古诗文特点的教学倾向,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背离了古诗文教学的本质,而且是使语文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诵读的古诗文教学,就如同陷入沼泽,一切的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蕴涵在文本中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智慧,不屈不挠的精神。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岁月褪不去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孕育出多少人间精英、群星闪烁、耀眼长空。诗文中描景状物,令人心驰神往;写人记事,叫人回肠荡气。这里有秀丽瑰奇的自然景致,也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有披肝沥胆的劝世良言,更有刻骨铭心的警世忠言;有立志为学的高谈阔论,又有坦荡忠诚的身体力行 ;有功成名就的豪情万丈,还有官场失意的人生叹息。徜徉在古诗文天地,神游于知识的殿堂,会让学生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特别注重诵读。诵读是我国学习古 诗文的传统经验。宋代理学家说过:“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俗话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诵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古诗文,特别是古诗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外在的形式美、语言美、节奏美和内在的情感美。诵读恰好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必经之路。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既有思想层面的内涵美,又有艺术层面的形式美。接触这些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品,犹如是走进了五光十色的宝库。诵读这些优秀之作,就如亲耳聆听中华最杰出的人物与你倾心而谈,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碰撞,在日月光华中接受沐浴,接受滋养。吟诵这样的杰出之作,怎能不使人满口余香,给人以不尽的回味?古诗文的重要特点是富有鲜明节奏的音乐美,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于朗读和背诵。古诗文是一块炽热的红煤,只有好的朗诵或朗读却会使它散发出全部的光和热。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古诗文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进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重点,贯彻到诗歌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出太多读的要求,不要求理解很多,读了 再说,有什么体会可以写一写,说一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多可少写了就行,不想写也可说说。对于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自由选择,细吟慢读也可,高声诵读也可。一节好的古诗文教学课,教师应该在读的态度、情感、价值、方法等方面,都要潜心研究,精心布局,让学生读的层次分明,读的酣畅淋漓,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来。比如七年级上册《三峡》(语文版)这篇课文,全文仅150余字,可谓精致小巧,然而作者竟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高超的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颇有“尺幅千里”的意味。花一节课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带着各种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把讨论,欣赏,研究放在读的当中交错进行。在熟读的基础上,看看注释,结合思考练习,想一想,听听老师点拨,学生是能够理解课文的。至于文中三峡美到什么程度,作者怀着什么样的感情等等,不用太多讲述,学生会知道,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基本内容”和背诵了。如果用两节课时间教学,翻来覆去的讲解课文,反反复复挖掘义理,不厌其烦的讨论简单问题,就是不让学生熟读,到下课了才要求背诵,恐怕学生觉得越听越糊涂,早就失去了兴趣。在这一点,我认为我们要继承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走上讲台就讲得“深入细致”,讲得“字字落实”,也不会搞句子分析,字字对译之类。只要文章读得多,背得熟,有一定的语感,又是通过自己诵读来整体感知文章,通过自己思考,粗通大义,明白主旨的,不是通过老师反复强调,硬塞进头脑的。自己感悟理解的就记得牢,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理解的东西也就越来越 多,因为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过去不理解的也能理解了。这样学习古诗文来,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所以,不论哪一类文言文,在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诵读。这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诵读应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整个体系。一篇新课文,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还是陌生的,那么他们就要通过反复地读去理解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音、语义,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章的内容要点,在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
因此,读是古诗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要把时间让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不要担心学生不理解,我们要相信他们将来读的多了,会理解的。即使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读了大学都不能理解也无妨碍。我们的语文教师,谁敢说能理解所有的文言文呢?通过朗读、诵读,学生才能被所营造的意境和所传达的情感深深地震撼,才会发现原来古诗文竟是如此美妙、如此迷人,从而被引入一个奇妙的天地,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
既然朗读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朗读技巧与方法。对古诗文的朗读,应首先根据其内容把握好基本情调和情绪,或慷慨激昂,或低回悲滞,快慢疾徐、抑扬顿挫要和情感格调适配,不能违背。其次要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有力,抑扬顿挫、重音、停顿、速度要适当;再次,要采取多种形式诵读,引导学生听读、析读、自由读、合作读、探究读、配乐读,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诗歌 的艺术技巧,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
我们要以“读”为线,创造姿态各异的教学形式;要以“读”为线,形成优美高雅的教学品位。古诗文的整个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初读——扫清字词障碍”、“解读——把握课文大意”、“研读——感悟作品情趣”、“品读——赏析评价文章”、“回读——总结学习收获”和“扩读——迁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是思想的真正主人,还学生的主人意识,主体地位,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思接万千,视通万里,浮想联翩,古诗文才能真正学好。在实施语文新课标教材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再次响亮地提出了“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口号,这无疑是一剂良药。只有让学生多读,会读,在读中细细品味,从读中体味人生,才是我们读透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切入点。唯有如此,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今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速,欲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必须善于学习、实践和创造。要想培养学生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必须使他们善于学习,实践和创新,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不仅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怎样学会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学习的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方法。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智慧的发展,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与时俱进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指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改变备课的方式,由备教材同时兼顾备学生,教师们在课前都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专研,认真撰写教案,这是不错的,然而,备学生的教师却很少,对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作用很少关注。教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学练习,听课,作笔记,做复习,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说“数学”,实际就是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最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知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强调数学过程的开发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探索,因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按照已写的教案,牵着学生走,要促成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教师不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将严重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过他,并把已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考虑到教学的起点是“1/2” 的认识,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用画图的方法,一圆分成两半;有的学生画了一个桃子,一把刀切成两半。这时教师出示“1/2”这个分数,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就是生活中的一半,你们心目中的一半。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孩子们已理解了什么是1/
3、1/4……但在表示上老师并没有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分数来表示,从这一点来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是真实的,自然的。得到了再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结果。
二、发展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内化为学生智慧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要打破那种死记硬背,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性学习,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途径。
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应用意识。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创设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圆柱形饮料瓶、茶叶筒、饼干盒等物体的体积问题。要求体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高比较好测量,如何测量底面半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把圆柱形物体用力往作业纸上一压拿开后,测量出印在本子上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用小绳围绕圆柱体一周,用尺子量出绳子周长,再求出半径;有的直接在圆柱体上画一点,再把圆柱体在作业本上滚动一周,量出作业本上两点间的距离(也是周长),再求出半径。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要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会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听课
不是上幼儿园就开始听课了吗?谁不会听课呢?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听课,这就导致学习效率差异性。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
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要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现在学生的通病是仅仅把教材当做一个习题簿子,做作业用到它,而后就放置一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地阅读例题,结合教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做到了充分的巩固、复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这也就是常说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但课外阅读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避免滥读,费力不讨好。
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课的潜移默化外,还有如,讲授式、交流式、辅导式等等。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四篇:新课标下的教学艺术
新课标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艺术
湖南省龙山皇仓中学:曹首纲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变革是有目共睹的,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转变,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也丰富许多,不再是单一的美术技能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提倡人文素养,开发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这样也极大地刺激广大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之美术教师对美术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关注。于是基于多年的教育教学有了些个人的看法与想法。
一、现在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再明确了。
我们要如何来面对现在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这是现行美术教师们思考最多的主题,美术课是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的?是重点给学生美术方面的知识?还是文学常识的知识?还是其他?这个问题本来是一目了然,但在有的教师在课堂里,这简单的问题就变得十分模糊。一堂美术课,授课针对的不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艺术内在规律的探索阐述,而是津津乐道于作品的历史意义、时代背景及艺术家生平、轶文趣事的故事性介绍。当然,这些因素对全方位、立体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起着不可缺少的帮助作用,问题是脱离具体作品内在艺术特点的表述,或文学性大于审美性,或变成看图说文,流于肤浅、简单的模式。这种对艺术作品本体的忽略、淡化,使这些艺术作品沦为其他学科观念的脚注,本身就是对艺术功能的错位颠倒,学生怎能领略到作品内在蕴含的美。《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方式来开展美术鉴赏教学,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作为教师,要熟悉教材把 1
握与引导这堂课的整体走向。
二、欣赏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评述。
现在的美术欣赏课被称为欣赏·评述课,以对学习、理解美术和对视觉现象审美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美术欣赏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来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由于人对作品的欣赏并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受到生活经历、思想,文化素养的影响,因此人们总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围绕作品所提供的各种因素而展开各种联想和创造,并在许多情况下带上某种感情色彩,从而给作品以积极的评价。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幅作品所表现的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现什么主题,作品给我们什么感受。所以,教师要在上课时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包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提供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同时本人在欣赏课上要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美术作品与生活比较、东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上,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也是一种很方便很实用的欣赏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能直观地、多角度地对不同的作品作比较分析,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欣赏课学习不再是被动、无聊的事情,相反成为一种主动、快乐的事情,有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审美欣赏能
力的提高。就艺术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更新,我们美术教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三、为美术课堂提供一种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种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在全身心参与艺术活动时,不要让他们感到其周围总是有那样一双阴冷的眼睛在盯着他们,而应该让他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也正在和自己一起分享着教学中的愉悦。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艺术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只有心情不错,才能与艺术为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条件,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艺术愉悦体验的机会。
因此,教师就应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绘画的教学中,在课堂的开始部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祖国(如张家界风光、九寨沟风景等)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欣赏,画家(包括教师)的国画作品或是水彩风景作品的欣赏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就较为容易,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美术作品都基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并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学生就会从课堂中这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遵循愉悦原则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特征。这一方面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都获得美感满足,都感到意趣盎然。
同时愉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中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种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对
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整个教学活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巴甫洛夫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通过美术课本身具有的美的形象来满足学生“畅神”和“悦情”的需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研究如何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使之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使视觉的“珍馐美味”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教学的愉悦性还表现为: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只有当学生从说教、强制、灌输的被动中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和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融进艺术审美对象这样的状态下时,美术教学愉悦原则才得以完整的实施。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两方面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投入社会生活时期,也是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将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审美愉悦的教育,将是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不仅在现阶段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美感,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更高地追求美、创造美,为美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五篇: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中小学数学存在巨大差异,初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我们普通的农村中学,大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五、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六、针对以上反思,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课堂教学不但要要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尤其是自学。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破之有效:我们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这个任务来源于教材,同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等方面各受到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重点,可以在板书时添加着重号等;对于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需要完成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传授与渗透。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一堂课难点不宜太多,突破一个就可以了,最好的突破方法还是在讲之前就应该先做好铺垫,扫清后面可能出现的障碍,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这样效果比直接讲要好的多。
2.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完成有效课堂,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提醒,不要他们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这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不仅知识,而且师生关系都会越来越融洽,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也会增加的。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刚毕业那会,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得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结果却是多数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规律,而且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另外现在的试题量过大,有些学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的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4.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数学的教学特点,不是要求每一节都用课件的,而是在比如形象思维不能直观完成的情况下,或者是空间想象能力不易达到的情况下,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一切将会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神秘,而是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多媒体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板书任务,甚至可以加快教学进度;但是它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也就是说,多媒体往往是象放电影一样,它的完成不会象我们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完整,不可能一直显示在同一屏幕上,学生不易连贯性看完整个课堂教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