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3 03:1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微山一中 鲍建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高效生态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确实能更好地发挥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并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更能体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原则,并且通过课堂展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办学规模的扩大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从十几分到九十多分,而且“平行分班”。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怎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怎样使他们的数学潜能真的得到激发?怎样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所学、有所收获?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十分必要。

3.课堂改革的需要

微山一中为了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在王玉强校长、颜秉鑫主任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在原区“循环大课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的呈现方式,确立了“高效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半年来,在高效生态课堂的实践中微山一中高一数学组,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应用着并不是得心应手。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也是高效生态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1.深入开展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激情和传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使之终身受益。

2、提高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改队伍,培养一批“课改”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课程发展。使参与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发新教材,设计适应各层次使用的数学《导学案》、作业、试题。

3、有效推动我校高效生态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吸引广大数学教师投身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来,为我校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实现教科研强师兴校、跨越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课题概念界定

1.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所谓“高效”是指以老师为主导,精心备课;学生为主体提前预习。所谓生态就是把课前省时,课中惜时,课后及时。首先教师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三个等级)有深度、高质量的《导学案》,课前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学案》自主预习,不明白的要形成问题、对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讨论后组长将本组内的学习情况向老师汇报;课中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完成课中案,老师做必要的点拨并控制课堂进程,学生做课时小结,最后老师进行当堂检测。

2.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每组再分成A、B、C等级,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3.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就是在高效生态课堂下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使分层教学更好的为高效生态课堂服务。同时分层教学也是实施好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科学、合理、动态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它不仅有着数学教学的现实必要性,有助于解决教师难教(学生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使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难定)和学生难学(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同时,它也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智力的发展和表现,会因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差异。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得到弥补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

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帮助,从而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4.美国教育家卡罗尔的理论。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的 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将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其特点和基础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方法和手段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5.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论。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他主张要减轻后进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其达到及格水平,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肯定其进步,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这些也都是数学分层次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此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以及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等等,也都为数学分层次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

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对分层教学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六、课题研究目标(1)近期目标

1.通过高效生态课堂编写的《导学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形成学习小组、进而进行讨论、展示、以及独立完成课堂检测。让学生熟悉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要逐一形成书面档案,以便分层指导。3.开展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实验.撰写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摸索并形成课堂教学模式。(2)远期目标

1.形成本学科各年级实施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方案。

2.树立学生观,探讨在分层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探讨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研

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践总结出较为成功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针对点拨或必要讲解——当堂检测——总结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提炼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3.强化改革创新观念,通过实施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不断研究、分析、总结和发现分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可能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操作性,不断丰富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努力探索出一套“数学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有效对策,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4.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树立素质教育观,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要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组织起适合各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机制,全面推广和实施分层次教学。

七、课题研究内容

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活动,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1.对学生分层的研究

主要探索出对学生分层的科学有效的做法:一是老师怎样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个性特征等,对学生做出分层,二是怎样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更好进步。三是如何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分层应做到老师公正,学生自愿,家长支持。2.对备课分层的研究

一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这是解决好分层次教学的一个关键。

二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如何了解各层次的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如何控制课堂进程,提什么样的问题,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等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预计要突破的难点。

3.对授课分层的研究

研究高效生态课堂下各个教学环节的层次性:探究学习的层次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练习的层次,课堂辅导的针对性,总结提升的层次性,如何打

造人人参与,时时参与,并获得最大发展的课堂。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完成课程目标。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4.对作业分层的研究

总的想法是分层次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编制出对各个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如:模仿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名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不至于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挫败感和畏惧感,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具体做法有待进一步完善。5.对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坚持小组评价和个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评价要周周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小组,适时予以奖励。对于个人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级学生采取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对B级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级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紧、谦虚,不断超越自己。研究重点:

1.如何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这是解决好分层次教学的一个关键。

2.研究高效生态课堂下各个教学环节的层次性:探究学习的层次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练习的层次,课堂辅导的针对性,总结提升的层次性。

3.对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预计突破的难点: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通过老师之间的协作,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大大降低。

3.老师控制课堂的能力接受考验,老师的综合业务水平“被迫”提高。课题创新之处: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为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指挥者,更是合作者、服务者、帮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的得到了体现。

3.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过去的课堂,学生不易大面积参与。通过分层次《导学案》的编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人人参与课堂的目标得以实现。

4.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合作讨论中,老师已不再界限学生讨论的答案统一在老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讨论结果也有很多是老师始料未及的,但却是精彩独到的、受学生瞩目和欢迎的,是超越老师和挑战教材的。值得惊喜的是,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很多过去曾是一言不发的同学,很多时候也能产生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奇特的想法,博得师生的刮目相看。

八、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整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学习的策略体系和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适时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归纳、反思、修正、完善,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三)经验总结法。针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抽象、概括,总结经验教训,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九、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2.9—2012.10)准备阶段。

①课题组成员组成:鲍建仁、宗静等一批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 ②回顾学校前阶段实施高效生态课堂的基本经验,结合总课题的学习和指导方向,组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③配备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软、硬件材料。

(2)第二阶段(2012.10—2013.1)实验阶段。

建立每个组员的资料袋,内容有①集体备课《导学案》,本人上课教案、课件等内容,课后反思记录,组员互相听课的记录,评课记录,个人的心得体会等;②每个组员必须总结每阶段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体讨论的活动记录;③组员收集案例。每学年进行一次阶段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学校教研室进行评议,同时完成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力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第三阶段(2013.1—2013.6)总结阶段

对课题的结题工作,对各项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编制优秀成果,形成结题总结报告。

十、组织分工

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分工:

主持人:鲍建仁、宗静(负责研究实施方案的策划、执行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

成员:鲍建仁(县教学先进个人,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成员:宗静(即优质课执教者,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成员:居岩敏(县教学新秀,负责课题公开课的研究)成员:周长存(县教学新秀,负责课题案例的研究)

十一、资料准备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2、3、4、5 选修1—

1、1—

2、2—

1、2—

2、2—

3、4—1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郭道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山西人民出版社

秦荃田:《主体分层,探索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 巴里斯,爱丽丝著:《培养反思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鲁加才:《<民办高中分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阶段汇报》石岩公学教育研究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蒋国平:《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篇: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题组: 李保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堂改革的需要

为了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在张国民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多方学习考察,我们项城二高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双主循环课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数学双主循环课堂在我校已经实行了近两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应用着并不是得心应手。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也是双主循环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才会被肯定。2.办学规模的扩大。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全国数学高考平均成绩大速下滑。利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怎样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急剧解决的课题(我们只有80%左右的学生听课)。怎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怎样保证他们真的理解相应的数学问题?怎样使他们的数学潜能真的得到激发?因此,我们在双主循环课堂下萌生了“分层、分类”的思想,并在实验中逐步形成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客观必然性和科学性的较为系统的认识。3.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双主循环课堂确实能更好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并且通过课堂展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人人参与课堂不在是一句口号,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了主动的探索新知。学生个性、能力、特长都得到展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今天,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将来。看到取得的成绩,老师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我们要求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导学案。这又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下了一定工夫的,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如何在大班(79人)教学下实施好分层教学?如何对分层教学的成绩做好评价?我们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深入双主循环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激情和传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使之终身受益。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改队伍,培养一批“课改”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课程发展。使参与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发新教材,设计适应各层次使用的数学试题题,编写高质量的数学《导学案》。

3、重视点滴积累、深化研究、资料整理和推广应用,使课题研究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效推动我校双主循环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吸引广大数学教师投身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来,为我校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三、理论思考

何谓“双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一)概念界定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是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D四个等级)的《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A级或B级)、不明白的要形成问题(B级或C级)、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组长要报问题掌握情况数据)、老师讲解点拨、当堂检测、布置下课《导学案》这样一个小循环过程。重点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既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丰收。这里,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探究性学习依据的主要理论是源于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我们认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4)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一个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和交流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进行验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5)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和讨论,适时介入,进行引导、启发和梳理。

四、研究目标(1)近期目标

①通过双主循环课堂编写的《导学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形成学习小组、进而进行讨论、展示、以及独立完成课堂检测。让学生熟悉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要逐一形成书面档案,以便分层指导。3.开展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实验.撰写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摸索并形成课堂教学模式。(2)远期目标

①形成本学科各年级实施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方案。

②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践总结出较为成功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针对点拨或必要讲解——当堂检测——总结反思——个别辅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提炼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五、研究内容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活动,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1、创设有效的探究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能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同样,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实施有效探究的前提条件。

2、架构有效的探究平台 1.1问题情境要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的存在,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1.2问题要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基础。探究的问题设计,须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基础,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偏难与简单都不适宜探究,只会打击学生的探究兴趣。

1.3 问题要能体现多层、差异的探究目标。把问题设计成由易到难的问题系列或开放性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不同的学生都有探究的兴趣,都能体验到成功。

3、亲历有效的探究流程

1.1经历发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尊重知识再生的原貌,重塑知识再生的历程,引导学生对定理、规律、公式的进行发现性探究。1.2经历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让学生的思维顿开茅塞,重新活跃起来,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中生成知识。1.3经历解决。有效探究本身注定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解决”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有效探究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正如弗兰登塔尔所说:“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惟一正确的方法。“问题解决”就是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探索中生成方法,在探索中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优化有效的导引机制 1思想方法渗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数学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炼数学方法。在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还要突显方法与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的时候,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从方法层面上进行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就题论题,会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键点拨。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避免无效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在生长处点拨,激活思维,引导深化;在障碍处点拨,疏导思维,排除障碍。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学生在困惑中浪费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正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3.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在我们学校也称“研究生制度”,就是像导师带研究生一样,要求老师对本学科弱科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上课提问,课下督查,单独辅导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成绩。3激励评价

坚持小组评价和个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评价要周周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小组,适时予以奖励。对于个人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级学生采取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对B级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级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紧、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整理,构建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学习的策略体系和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适时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归纳、反思、修正、完善,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三)经验总结法。针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抽象、概括,总结经验教训,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七、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0.5—2011.5)准备阶段。

①课题组成员组成:凡俊平、邵玉春等一批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

②回顾学校前阶段实施双主循环课堂的基本经验,结合总课题的学习和指导方向,组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③配备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软、硬件材料。

(2)第二阶段(2011.6—2013.1)实验阶段。

建立每个组员的资料袋,内容有①集体备课《导学案》,本人上课教案、课件等内容,课后反思记录,组员互相听课的记录,评课记录,个人的心得体会等;②每个组员必须总结每阶段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体讨论的活动记录;③组员收集案例。每学年进行一次阶段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学校教研室进行评议,同时完成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力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3)第三阶段(2013.1—2013.4)总结阶段

对课题的结题工作,对各项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编制优秀成果,形成结题总结报告。

八、组织分工

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分工:

组长:凡俊平、邵玉春(教研组长,负责研究实施方案的策划、执行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

成员:王露草(市教学能手,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成员:王清华(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成员:赵景松(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公开课的研究)成员:崔银才(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案例的研究)成员:李保健(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实验中经验的总结)

第三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2012年8期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

教 学 研 究 s h uxu eda s hijiejiao xued aoxian g

高 中 数 学 高 效 课 堂 研 究

江苏省沛县张寨中学 张成玲

一、前言 学为主。这种错误做法的典型表现就 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开发

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教师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罗列而

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这种 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内在潜力,使学生 错误的理解与做法使学生的学习没有 能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塑

造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 针对性、缺少层次性和全面性。学生

只知道机械的套用公式和定理,却没

本能力。数学学科的基本培养目标是 有发现与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新其解题思 缺乏应用与分析能力。广大的高中数路,锻炼其运算能力,开发其智力和 学教师应该明白少讲并不是精讲。课内在潜力,通过这些培养与锻炼最终 堂讲解与训练应该以教学基本目标为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评价和总结能 出发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可接受力,对提高其思维的条理性和清晰度,能力作为基本依据。以培养学生发现起到不容置疑的作用 [ 1 ]。数学学科的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培养目标以及其学科特点决定着高中

四、构建高中数 学高效课堂的数学课堂应该高度重视综合素质与综 措施

合能力的培养,应该着力于构建高效 1.精心的准备课程的课堂,积极地推进创新教育。要实现课堂高效 , 必须在课前下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 足功夫 ,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 , 而要性和必要性 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 [ 2]。教师在备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 课过程中要做到对于教材的深刻理解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 与把握,合理设计课堂教学 , 做到重涉及到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点突出和难点突破。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 ,单位时间内明显的较高质量与较高效 学生才会放松心情,愉悦的接受知识,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高中 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 生个性的尊重与培养,注意营造平等、技能 ,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 和谐与创造的课堂氛围。高中数学课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与协调 堂环境的自由与宽松是极为重要的,发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 力,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教学内容。自的 ,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 主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超长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与培养。与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从

三、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 人际关系来说 ,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1.对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认识 特征是平等与和谐,而不是居高临下不清 与等级森严。从教学过程来说 , 新型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主要表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互动的、和现在没有领会其本质内涵与基本特 谐的 , 而不是专制与单一的。新型的征。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高效课堂的 师生关系应该更加着眼于未来,着眼主要特征和突出表现是课堂节奏快与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只有互动环节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基础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教师才上,高中数学课堂出现了各种不合理 会对学生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现象,其突出特征便是对于学生的 的意向等各个方面具有切身的体会 ,差异性存在的否定以及对于学生认知 才会更加尊重与理解学生的独特个性水平的跨越。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合 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 ,才会促进学 理性与科学性。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课堂上讲解少、训练多 很多3.教师应该做到激励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少 高效课堂的参与者应该是全体学 讲多练就是高效课堂,认为应该把更 生,应该进行合作学习,做到全面与 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自 均衡的进步。因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 ,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4.结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 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学校生 源是好还是差,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具 有极多相似地方,然而,从总体来说,学校生源好,其教学模式并不是适用 在生源一般的学校,相反,也是一样 的。因此,对有些生源较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提高课堂教学要求,题目设 置较深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 而对于那些生源比较一般的学校,则 对课堂教学要求可以适当放低,题目 设置稍浅一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 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育。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情感 也可以迁移到学习方面,这样一来,便会产生极强的学习动力。积极配合 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为建弓箭高效 课堂提供保障。

五、结语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还需要 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革,我们应该以 学生的“学”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的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让课堂少一点浪费 , 多一些充实;少 一些枯燥 , 多一 些生动;少一些 灌 输 , 多一些思考;让我们的课堂真正 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殿堂 [ 3]。要实 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应该从教 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素质 改善等各方面努力。高中数学教师应 该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高效课堂的基 本理念,创新和发展教学的模式与方 法,积极地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 方法,保证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优质 与高效。[1]张波.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学 科建设,2011,(07).[2]杜 宇.浅谈 构建数 学高 效课堂 实践 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J].科技创新导 报,2011,(05).[3]高 玲.浅谈 如何开 展高 效课堂 教学 [J].岱宗学刊,2010,(12).9

第四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分层教学方法即是该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其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但是近年来关于该分层教学讨论多数是集中于理论,在实践操作方面,较为笼统,没有系统新的可操作性的方法,结论较为感性,缺乏理性的指标及统一的标准,针对性受到了较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本文简单阐述了高中数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情况,包括教学主体分层次、不同层次的把握、分层次练习及分层次评价等,为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研究 前言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基础情况、理解能力等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达到分层次提高学生成绩并培养学习习惯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将教学融入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将学生学习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的情况适应于教学的各个要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或者团体,进行分层次的不同练习,采取分层次的不同辅导方式,并最终对其进行分层评价,各个层的而学生均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各个方面的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主体分层

分层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根据不同标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动态性原则 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能力均会有所区别,因此老师在划分层次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阶段的情况及时更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变化之后,需要调整层次,始终保持教学对象的适应性,使之处于最佳的教学环境;②多样化原则 将学生分层次时,不仅需要按照成绩直接的将其进行划分,也需要将其的各种内在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包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在各个层次中还可以再将其细化出不同的层次,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③隐蔽性原则 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置于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中,而不是学生的最终评价,老师将其分层后,只需要终极了解情况,而无需将其在班级公布,避免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问题,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2.全面把握

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实施不同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1]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把握。层次划分组织完毕后,需要对学生的进行的各项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包括其认识能力、基础支持、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理想、兴趣倾向等,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将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学生,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各项因素,并将其曾经进行和适当的调整,并将各个层次的学生资料建立档案,保障学习进度及能力提升的跟进及发展方向的引导。3.分层练习

该教学中的实施分层练习及分层作业体现其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的主要方面,也最能够体现出该教学方法的特点。在本教学实践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单个层次,因此需要实施三种不同的练习及安排三种不同的作业,第二类学生基础一般,各方面的能力较为平凡,需要强化基础题的联系,不定期加入稍有难度的题目;第三类学生基础较差,能力有限,应安排较为基础的练习题,并将其以往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扎实基础;第一类学生基础掌握的较为扎实,对于学习热情较高,理解能力强且思维较为开阔,该类学生则需要将基础练习提与拔高题进行结合,使之能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4.分层评价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实施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目标及要求也有所区别,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其指标、侧重点等均需要调整及细化,区别对待,不能仅仅单纯的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有失公允。对于第一类学生,将评价的重点集中于提高和创新,即该类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其发散性思维的解题方法及创新;第二类学生需要将评价的重点集中于知识结构的完善,即其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即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合理配合,迅速解题;第三类学生基础较差,因此需要将评价侧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于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5.总结

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在教育方面,也因此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但是该理论还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分层次教学法即能够将该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其对于不同基础、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中分析了该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时间过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各项能力,达到教学要求。[4]

[3][2]【参考文献】

[1]崔淑湘.高中数学“五步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13(12)::18.[2]顾燕平.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科学大众.2011(05):31.[3]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207-208.[4]朱春霞.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因材施教[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42.

第五篇: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项城二高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双主循环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确实能更好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并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更能体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原则,并且通过课堂展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办学规模的扩大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怎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怎样使他们的数学潜能真的得到激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十分必要。3.课堂改革的需要

项城二高为了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在张国民校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结合我校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双主循环课堂”的教学模式。两年来,在双主循环课堂的实践中二高数学组,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应用着并不是得心应手。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也是双主循环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1.深入开展双主循环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激情和传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使之终身受益。

2、提高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改队伍,培养一批“课改”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课程发展。使参与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发新教材,设计适应各层次使用的数学《导学案》、作业、试题。

3、有效推动我校双主循环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吸引广大数学教师投身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来,为我校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实现教科研强师兴校、跨越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课题概念界定

1.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所谓“双主”是指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谓循环就是把课前,课中,课后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循环。首先教师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D四个等级)有深度、高质量的《导学案》,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预习,不明白的要形成问题、对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讨论后组长将本组内的学习情况向老师汇报;课中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老师做必要的点拨并控制课堂进程,学生做课时小结,最后老师布置下一课《导学案》。

2.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3.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就是在双主循环课堂下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使分层教学更好的为双主循环课堂服务。同时分层教学也是实施好双主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科学、合理、动态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它不仅有着数学教学的现实必要性,有助于解决教师难教(学生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使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难定)和学生难学(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同时,它也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智力的发展和表现,会因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差异。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得到弥补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帮助,从而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4.美国教育家卡罗尔的理论。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的

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将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其特点和基础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方法和手段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5.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论。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他主张要减轻后进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其达到及格水平,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肯定其进步,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这些也都是数学分层次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此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以及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等等,也都为数学分层次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

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对分层教学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六、课题研究目标(1)近期目标

1.通过双主循环课堂编写的《导学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形成学习小组、进而进行讨论、展示、以及独立完成课堂检测。让学生熟悉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要逐一形成书面档案,以便分层指导。3.开展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实验.撰写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摸索并形成课堂教学模式。(2)远期目标

1.形成本学科各年级实施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方案。

2.树立学生观,探讨在分层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探讨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践总结出较为成功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针对点拨或必要讲解——当堂检测——总结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提炼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3.强化改革创新观念,通过实施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不断研究、分析、总结和发现分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可能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操作性,不断丰富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努力探索出一套“数学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有效对策,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4.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树立素质教育观,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要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组织起适合各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机制,全面推广和实施分层次教学。

七、课题研究内容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活动,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1.对学生分层的研究

主要探索出对学生分层的科学有效的做法:一是老师怎样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个性特征等,对学生做出分层,二是怎样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更好进步。三是如何获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分层应做到老师公正,学生自愿,家长支持。2.对备课分层的研究

一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这是解决好分层次教学的一个关键。

二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如何了解各层次的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如何控制课堂进程,提什么样的问题,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等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预计要突破的难点。

3.对授课分层的研究

研究双主循环课堂下各个教学环节的层次性:探究学习的层次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练习的层次,课堂辅导的针对性,总结提升的层次性,如何打造人人参与,时时参与,并获得最大发展的课堂。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完成课程目标。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4.对作业分层的研究

总的想法是分层次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编制出对各个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如:模仿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名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不至于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挫败感和畏惧感,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具体做法有待进一步完善。5.对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坚持小组评价和个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评价要周周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小组,适时予以奖励。对于个人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级学生采取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对B级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级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紧、谦虚,不断超越自己。研究重点:

1.如何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这是解决好分层次教学的一个关键。

2.研究双主循环课堂下各个教学环节的层次性:探究学习的层次性,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练习的层次,课堂辅导的针对性,总结提升的层次性。

3.对学生分层评价的研究 预计突破的难点: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通过老师之间的协作,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大大降低。

3.老师控制课堂的能力接受考验,老师的综合业务水平“被迫”提高。课题创新之处: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为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指挥者,更是合作者、服务者、帮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的得到了体现。

3.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过去的课堂,学生不易大面积参与。通过分层次《导学案》的编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人人参与课堂的目标得以实现。

4.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合作讨论中,老师已不再界限学生讨论的答案统一在老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讨论结果也有很多是老师始料未及的,但却是精彩独到的、受学生瞩目和欢迎的,是超越老师和挑战教材的。值得惊喜的是,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很多过去曾是一言不发的同学,很多时候也能产生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奇特的想法,博得师生的刮目相看。

八、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整理,构建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学习的策略体系和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适时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归纳、反思、修正、完善,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三)经验总结法。针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抽象、概括,总结经验教训,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九、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0.5—2011.5)准备阶段。

①课题组成员组成:凡俊平、邵玉春等一批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 ②回顾学校前阶段实施双主循环课堂的基本经验,结合总课题的学习和指导方向,组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③配备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软、硬件材料。

(2)第二阶段(2011.6—2013.1)实验阶段。

建立每个组员的资料袋,内容有①集体备课《导学案》,本人上课教案、课件等内容,课后反思记录,组员互相听课的记录,评课记录,个人的心得体会等;②每个组员必须总结每阶段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体讨论的活动记录;③组员收集案例。每学年进行一次阶段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学校教研室进行评议,同时完成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力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3)第三阶段(2013.1—2013.4)总结阶段

对课题的结题工作,对各项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编制优秀成果,形成结题总结报告。

十、组织分工

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分工:

主持人:凡俊平、邵玉春(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教研组长,负责研究实施方案的策划、执行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

成员:王露草(市教学能手,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成员:王清华、牛军伟(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成员:赵景松(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公开课的研究)成员:崔银才(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案例的研究)

成员:李保健(市教学新秀,负责课题实验中经验的总结)

十一、资料准备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2、3、4、5 选修1—

1、1—

2、2—

1、2—

2、2—

3、4—1 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 科学出版社2007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炳亭:《杜郎口“旋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郭道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山西人民出版社 郭道胜:《让学生走进思考的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

秦荃田:《主体分层,探索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 布鲁克菲尔德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巴里斯,爱丽丝著:《培养反思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扬军:《布垆坶的教育理论与差生转化》,外国教育研究 1995.4

鲁加才:《<民办高中分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阶段汇报》石岩公学教育研究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蒋国平:《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

1997.2

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7.10;

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9、101.

下载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高效生态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1课堂模式”下语文分层生态教学初探

    “121课堂模式”下语文分层生态教学初探 “121课堂模式”是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尝试,分为“概问引标,课前先学”、“精问生发,自主探学”、“追问互助,合作深学”、“查......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是让学生产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但在高考的要求下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影......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1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题组: 李保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堂改革的需要 为了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在张国民校长的带领下,经......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五篇材料)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 佳县中学 刘艳萍 一、“分层教学”概述 本文所述的分层教学, 是指在班级内部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适应的, 着眼于学生分层提高的教学......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调查问卷5篇范文

    附录: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你们好,为了了解大家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你们对分班教学的看法和想法,请大家认真填写下面的问卷题目,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分层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的倡导者把“因材施教”理论作为其理论依......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湖北省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潘芝忠 范启智 邮政编码434100 摘 要: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体现了实施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了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