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培养高职营销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营销专业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坚持培养营销专业职业素质的问题,谈谈对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课程设置与内容改革
营销专业基础课设置顺序应该为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与行为、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沟通、推销实务、实用广告学。这种设置一方面考虑到大学生接受知识由浅入深的学习心理,另一方面也照顾到知识的逻辑顺序。
本专业核心技能课包括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分销渠道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产品开发与管理、销售团队建设、促销策划、广告制作实务、终端营销、特许经营。这些课程的开设顺序是以策划与销售两个岗位的工作流程。课程内容是以这两个营销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转化为学习领域的知识来形成。教师通过到营销一线参与调研,将工作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个性通过提炼上升到学习领域的具有共性的知识,从而形成课程内容,而这些课程内容通过课件、照片、录像、教材等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上,课件并不是教材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经过实践提炼的共性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的。
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应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必须亲身投入学习,操作和完成每项教学内容,并且在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总结并交流学习收获,自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自我满足。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交互性,注重与学生的协作与交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模拟、团队协作、整体演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通过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一)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坚持融“教、学、作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注重“综合实践技能”和“专项职业岗位技能”两个教学重点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加强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以学校为主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岗位技能,校企紧密合作。理论教学主要采取核心理论知识讲授、案例教学、管理游戏等教学方法。技能养成课聘请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主讲,主要在工作现场完成。实训课程安排到企业和市场一线,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师傅(主要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和企业专业人士担任)指导帮带的方式进行。如:在企业现场或者调查现场进行市场调查,教师与企业经理一起指导学生做达到“融教、学、作为一体”;广告策划与创意及品牌经营学的策划以真实项目导入课堂,策划案是学生在企业会议室进行现场提案,由企业经理和教师做点评,学生现场改方案的方式达到“融教、学、作为一体”。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邓老凉茶的创业拓展课,将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导入校园,跨越了模拟仿真的局限性,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形成职业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边学边做边练,建立各种仿真教学环境,如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内虚拟企业,专门作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仿真教学环境。加大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利用多媒体技术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为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师统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大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依托远程学习的平台,将课程标准、学习指导、授课教案、教学活动图片、习题库、案例库、学生作品等资料全部上网。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掌握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相应项目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地查阅大容量的教学资源库,使得教、学方式更加自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我们通过网络课程、在线答疑、班级互动等方式建立了互动的教学平台。
(三)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更重要的是开展以营销专业五大技能为核心的综合技能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体系,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
遵循全程化的考核原则。即在考核过程中避免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
1、考核时间的全程化
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每一阶段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2、考核空间的全程化
即在考核空间上不局限于只在课堂上或者教室考场内考核,考核的空间突破传统的教室内考核,既包括实训场所的实训考核、生活场所的作业考核。
3、考核内容全程化
考核学生是否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除了期末考试卷子考核学生的知识以外,将学生的工作业绩比如策划书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也作为学生的考核范畴。
在考核评分指标体系上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来确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职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各门专业课理论及实习成绩,实习成绩完全导入企业考核员工的指标体系;方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综合和系统思维、系统工作方法,创造性思维等;社会能力包括表达力、人际关系的协调力、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等。
(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1、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多媒体形象化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实训基地模拟教学、模拟市场演练教学、以及互动式、参与式、角色转换式、科研式、竞赛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方面,通过成立学生自己的营销协会,促进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协会创建的摸拟市场,锻炼了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结合产、学、研活动开展的需要,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邀请在企业营销一线工作的人开办与课程有关的系列讲座,促进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
通过采取经验交流、教学问题探讨等方式,积极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教师应积极开展课改活动,交流教学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李世宗,黄少年,卢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41.
[2]徐宏桂.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讨论[J].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5-16.
[3]王君毅.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4):45-46
[4]陈伟.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4).
第二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课堂教学、校企合作、考试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建议,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达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2.校外社会实践收效甚微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校外实习基地仅起实习场所作用而已。大多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怕泄露商业秘密。结果到实习岗位去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财务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看财务账目和做账,显然这种实习是难以达到实习效果的。3.教师结构失衡严重,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而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又相当困难。可以说,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这种现状,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1)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在多数教师都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地方性。通过团队备课,共同研讨案例来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2)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只有认知,而没有体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营销岗位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提高学生的营销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第三篇: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论文关键词:非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非营销专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开设,然而如何讲好高职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也就咸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0 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得十分普遍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课程不再局限于营销专业开设,也列入了非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在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讲好在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授课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我们知道,高职以培养生产一线的职业人为己任,高职毕业生基本上不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实用是高职教学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学以致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
其次,非营销专业中市场营销课程性质往往定位在选修课,课时不足与教材不合适是常见问题,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也有欠缺,没有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知识做铺垫。因此,在非营销专业教学中秉着够用的原则,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为教学目的:通过营销环境分析与营销策略组合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以及营销发展历
程来强化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分销渠道和新产品开发等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营销战略、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塑造学生诚信品性和浓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考虑到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以“实用和够用“的目的,大多定位在选修课,学时安排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如下:第一章认识市场营销;第二章营销环境;第三章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第四章市场调研;第五章营销战略:第六章产品策略;第七章定价策略;第八章渠道策略;第九章促销策略;第十章营销策略组合。授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分配学时,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面对物流专业,则渠道策略是重点,可以引入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将顾客让渡价值与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的类比,结合供应链管理讲述分销渠道,在巩固专业知识中理解掌握新知识;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则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组合是重点,强化战略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营销策略组合在管理中的应用;面对财务管理专业,则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是重点,不同于有形资产,客户和品牌也是企业的资产,让其理解品牌价值的含义、客户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意义及成本在产品定价中的角色: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则营销环境和促销策略是重点,通过分析营销环境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性,促销策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谈判技巧等。总之,只有寻找与专业的结合点,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好理解,易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应该改变传统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
法,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通过在非营销专业中讲授市场营销课程的体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教育领域移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案例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理论讲解中辅助案例;二是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因为高职学生对理论有种厌倦的心理,未来得及引用案例来巩固理论时,学生早已困倦在枯燥的理论中,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能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最大化集中。当然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热点讨论法
“新”、“广”、“实”是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时事和身边事即热点问题,找准营销理论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一方面由于是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了解营销环境时,可以引入"2010年轰动全球的丰田车召回事件”,让学生运用营销环境的知识去分析这次丰E]--十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引入我国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让学生分析理解政治法律环境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方的决策;在讲述公共关系时可以利用“青海玉树赈灾晚会上企业捐款行为”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总之,热点讨论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切体验市场营销知识的实用性。
3.3 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过去教学都是“黑板+粉笔”,如今发展到了“投影+鼠标”。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图文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孔子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可见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比黑板教学占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像教学内容比简单的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如:在讲广告时,与其口头上有声有色地叙述一则广告远不如用多媒体播放这则广告来得生动。在相关章节结束后,可以播放与市场营销课程相关的视频来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销战略后可以播放《财富人生——牛根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销战略与企业成功的意义;在渠道战略后可以播放《赢在中国——哇哈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销渠道的重要性。总之,视频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学生观看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可供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和借鉴。
3.4 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是即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可以在课堂上情景模拟,鼓励学生扮演营销活动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心临其景,从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及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营销知识学会推销自己,效果颠好。课外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课堂,一方面“请进来”,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给企业派发传单、帮助企业策划促销活动、参与市场调研、深入企业门店实习等。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J],湖南财经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2]池峰,在非市场营销专业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08,5.[3]盂之光,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8,1.[4]张莹,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教学整合的效果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
第四篇: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浅谈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非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非营销专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开设,然而如何讲好高职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也就咸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高职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0 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得十分普遍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课程不再局限于营销专业开设,也列入了非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在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讲好在非营销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授课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我们知道,高职以培养生产一线的职业人为己任,高职毕业生基本上不会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实用是高职教学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市场营销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因此”学以致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
其次,非营销专业中市场营销课程性质往往定位在选修课,课时不足与教材不合适是常见问题,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也有欠缺,没有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知识做铺垫。因此,在非营销专业教学中秉着够用的原则,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为教学目的:通过营销环境分析与营销策略组合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以及营销发展历程来强化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分销渠道和新产品开发等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营销战略、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塑造学生诚信品性和浓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考虑到非营销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以“实用和够用“的目的,大多定位在选修课,学时安排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如下:第一章认识市场营销;第二章营销环境;第三章消费市场和产业市场;第四章市场调研;第五章营销战略:第六章产品策略;第七章定价策略;第八章渠道策略;第九章促销策略;第十章营销策略组合。授课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分配学时,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面对物流专业,则渠道策略是重点,可以引入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将顾客让渡价值与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的类比,结合供应链管理讲述分销渠道,在巩固专业知识中理解掌握新知识;面对工商管理专业,则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组合是重点,强化战略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营销策略组合在管理中的应用;面对财务管理专业,则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是重点,不同于有形资产,客户和品牌也是企业的资产,让其理解品牌价值的含义、客户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意义及成本在产品定价中的角色: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则营销环境和促销策略是重点,通过分析营销环境增强他们的市场应变性,促销策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谈判技巧等。总之,只有寻找与专业的结合点,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好理解,易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理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应该改变传统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通过在非营销专业中讲授市场营销课程的体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哈佛法学院创立。从191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从法学教育领域移到工商管理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案例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理论讲解中辅助案例;二是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因为高职学生对理论有种厌倦的心理,未来得及引用案例来巩固理论时,学生早已困倦在枯燥的理论中,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提炼理论能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最大化集中。当然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小案例与大案例穿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2 热点讨论法
“新”、“广”、“实”是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用时事和身边事即热点问题,找准营销理论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一方面由于是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了解营销环境时,可以引入"2010年轰动全球的丰田车召回事件”,让学生运用营销环境的知识去分析这次丰E]--十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引入我国频频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让学生分析理解政治法律环境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供需方的决策;在讲述公共关系时可以利用“青海玉树赈灾晚会上企业捐款行为”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总之,热点讨论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切体验市场营销知识的实用性。
3.3 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过去教学都是“黑板+粉笔”,如今发展到了“投影+鼠标”。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图文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孔子云:“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可见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比黑板教学占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像教学内容比简单的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如:在讲广告时,与其口头上有声有色地叙述一则广告远不如用多媒体播放这则广告来得生动。在相关章节结束后,可以播放与市场营销课程相关的视频来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销战略后可以播放《财富人生——牛根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销战略与企业成功的意义;在渠道战略后可以播放《赢在中国——哇哈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销渠道的重要性。总之,视频材料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强,学生观看学习的积极性也高,可供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和借鉴。
3.4 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是即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可以在课堂上情景模拟,鼓励学生扮演营销活动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心临其景,从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及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让学生运用营销知识学会推销自己,效果颠好。课外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课堂,一方面“请进来”,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另一方面“走出去”,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给企业派发传单、帮助企业策划促销活动、参与市场调研、深入企业门店实习等。
参考文献:
[1]郭鹏,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2]池峰,在非市场营销专业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08,5.[3]盂之光,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8,1.[4]张莹,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教学整合的效果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
第五篇: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加强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熟练会计核算能力、利用会计资料和软件进行会计监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预测和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模拟实验 实习基地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其中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更加短缺。近年来,各级政府调整、重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但是高职的社会声望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度远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我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于高职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定位有偏差,高职教育要注意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既不同于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初、中等的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知识通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实际问题的“职业通才”。笔者所在会计学教研室几位教师经过几年对高职会计学相关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看法,现简介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作为工科院校中的财会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培养出有特色的财会人才,从而在众多院校的财会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高职会计学专业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主要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更不能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高职会计人才。所以我们逐渐调整会计学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
二、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会计专业在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主要围绕着专业基础课(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应用与计算等)和专业主干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来进行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对会计理论或方法进行理论阐述,然后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的进行论证,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是如何运用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把财务软件公司的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帐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ERP/MRPII等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实际教学需要的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体系和技术认证体系。
三、课后实践教学的改革
1、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2、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另外我校还聘请了一定数量的校外高级会计师来校兼职,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仍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我们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由财务软件公司的资深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定期来校讲座,并向我校提供其最新的软件产品,一方面学生受益,掌握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另一方面,财务软件公司也为其产品作了潜在的和直接的宣传,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可能是他们的最主要的用户。
3、完善校内的手工模拟实验环境。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应该针对本门课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开设模拟实验。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模拟实验开设前,教师应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取证工作,模仿真实企业的情况,为学生事先准备好实验资料,事先复印出所有的模拟材料。实验不要求数据材料一定是真实的,但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材料进行实验,从而以逼真的实验资料进行教学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于高职会计学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会计学教师要结合本院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院校的培养特色,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 ,(2):56.3、邓红杰.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二期。
4、李国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