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语文教学中的

时间:2019-05-13 03: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语文教学中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语文教学中的》。

第一篇:我看语文教学中的

我看语文教学中的“少教多学”

时间:2013-03-19 22:40来源:《教育艺术》 作者:耿永君 点击: 235 次

在山东无棣县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培训,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观摩了十多节中学语文课后,感受颇深,引起我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重新审视,对“少教多学”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从理论方面看,“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有之。无论是300 多年前的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还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都对“少教多学”有精辟的论述。可以说,“少教多学”的理念是夸美纽斯最先提出来的,他说:“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和孔子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思想是一致的。而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则很好地诠释了“少教多学”的理念。随着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价的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

“少教多学”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与我县目前实施的有效教学完全吻合。我认为,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些有效教学策略,都是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代价而提出来的。所以说,“少教多学”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她抓住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思考之二:从教师方面看,“少教多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多教少学”的现状,“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通过“少教”来促进学生“多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专家型品质”,并通过反思来判断自己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只有做到“少教多学”,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因此,“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很有意义。我们要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在哪些地方少教,少到什么程度;学生在哪些地方多学,多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经过潜心探索、不断摸索与实践,才能实现。所以,“少教多学”是教学的高境界,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

思考之三:从学生方面看,“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学会并掌握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得让学生自学,并且多学。少教的目的是为了多学,多学的前提是少教。当然,多学也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逐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

思考之四:从有效教学方面看,“少教多学”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达到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又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提质增效,让师生双方都获得发展,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真正达到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从我县目前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改革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少教多学”相吻合。我们现在搞“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就是要使广大教师和学校从原来自发的状态转为一种自觉的状态,使“少教多学”真正成为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策略。

思考之五:从具体实施方面看,“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变化,不是教学模式。它标志着我们传统教学思想的转移,就是从原先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这样,语文教学的重心就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当然,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在付诸实施时,都必须与当地实际校情、学情相结合,做到本土化、本校化、个性化。没有这个“化”,再好的“经”也会念歪。广大教师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恰当地处理好“少教”与“多学”的关系,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促进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教研室)

第二篇:我看多媒体教学中不足

我看多媒体教学中不足

语文组 张 超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时刻面临的问题。美国教育学者加里。D。鲍里其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中也提出了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师”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整体改革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学”也成了一个新鲜的研究课题。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具体研究每一篇课文,研究每一篇课文的内在美。我认为,多媒体比较适合资料性强、欣赏性强的课程,而追思性、追问性强的课程最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同样,在语言欣赏及思考性强的课程,也不宜用多媒体教学。

在人教版第四册中,课文的设置是三个小说单元,两个戏剧单元,一个文言单元。在这六个单元中,涉及到语言分析的课文就占到一半,尤其是现代戏剧单元。以《雷雨》为例,在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明确提出了“注意任务语言的个性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教学任务。在笔者的两个教学班级中,笔者采取了两种教学方法:一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雷雨》的故事梗概,特意挑选了《雷雨》这幕戏的电影版让学生观看,但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学生把浓厚的兴趣放在欣赏故事情节上,根本没有去动故事情节以外的文句的脑筋。学课文就像看电影,快乐一阵之后就什么都忘记了。而在传统教学的班级中,虽然学生对《雷雨》这幕戏在细节上不如多媒体教学的班级,但是他们在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人物语言的丰富内涵都有很到位的理解。同样,在《茶馆》中,在《罗密欧与茱丽叶》中,在《三块钱国币》中,课文的预习提示中都明确提出要欣赏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因此,我认为,在戏剧,尤其是现代戏剧的教学中,要慎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也没有必要非到多媒体教室授课不可,甚至有时候,明明用现成的挂图、投影片、录音带等就可以解决的,也要自制课件授课。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 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到因课制宜,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益的最佳结合,教师必须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确定采用何种教学资源。

其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不能代替学生的再创造。

现代认知心理表明: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同时这些情景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从而牵动着人对认知对象的想象。因此情景教学是诱发学生认知内趋力的最佳条件。而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时空两方面的限制,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观再现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虚拟化的生活

第三篇: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三个月的国培顶岗实习很快结束,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还是为人处事方面。三个月的教学也让我重新了解了鲁迅先生。我们也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围绕着我们。这次从学到教的转变,让我懂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只是读文章,而是在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让,我读出在那样一个时代,没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也没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恬然自得,有的只是“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就义,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的抗争于付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手中笔为矛,胸中志为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铸就了一生的传奇。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下面我将就对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就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而言,无论那个版本,六册书中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作家能与鲁迅先生媲美。其体裁分有散文、小说、杂文,可看出编者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偏爱不一般。但是,三个月初中语文老师的实习我发现,当代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的隔膜,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更别说鉴赏了,导致鲁迅的作品成为了教学中的烫手山芋,有时让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这个实习老师所面临的,通过对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见后,我发现他们有时也会面临同意的困惑。下面我将结合实习时所教授的《故乡》一文就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粗略见解:

1、比较教学法属于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质疑的精神。比较教学是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也有过一些尝试。如:首先,朗读比较法:再讲《故乡》一课时,学生对鲁迅刻画的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形象二十年前后的变化不太理解,尤其是对作者倾注于两个人物身上的感情不能理解,我就安排学生先把对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后的描写在书中画下来,然后大声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作者眼中如何杨二嫂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朗读,再结合时代背景学生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再则就是对主要人物态度的比照法:《故乡》中对闰土家境贫寒,却不贪婪,受人厚待,却不放肆,地位低下,却不自贱的同情、怜悯与对杨二嫂自私妄为的卑俗形象摒弃的对比。

2、吃透文本,把握和体会文章主题思想。要深刻理解鲁迅作品主题,第一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文本。如《故乡》中至今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的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第二,要抓住鲁迅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鲁迅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非常富有表现力,运用了象征、暗示、对照和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结尾处把希望比作路,富于哲理,给人鼓舞和信心,深化了主题。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鲁迅作品的语言极有个性,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候师生很难领会,没要有丰富的学养、良好的语感和一定的阅历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这一定是公认的事实。如:《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肖像描写的作用等等。这些内容除了老师要进行一定的难点解析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结合文章背景理解文章主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在某种角度上我不太同意这句话,但是在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是经常用朗读感悟法,带着学生一起去品析语言,感悟作者。再如:《故乡》中对“神异画面”的描写,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好宁静的景致与鲜亮明快的色彩构成的一幅精致的美丽的画面。

现代语文教学中彻底打破了过去定于一尊的解读模式,同时给教师教学和业务提高以帮组,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讨论探究这种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拙见,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还望指正。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苏教版参考书第一册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

3、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四篇:我看电子白板教学

电子白板教学的利与弊

我校电子白板安装上已将近一年了,在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对电子白板应用体会十分深。它既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同时在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优点: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微观现象,一些我们无法用宏观来描述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上的动画模拟、flash 等将它形象的体现出来。

2.电子白板的使用,电子备课的使用有利于我们的每一章节的复习。在复习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回放功能,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进行回放,加深认识。

缺点:

1电子白板的使用让师生产生一种依赖性。

教师在备课时依赖于网络上的课件,自己不加以整理,拿来便用。不将它加以整理,融合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在记笔记时,完全等着老师给它们展示知识点,而不是动脑思考。

2.电子白板的使用,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记笔记时,无从下手。

有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记笔记时,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只要是老师板书的内容都是重点,都要记下来。因此,在使用电子白板时,只要是课件上出现的内容都要记下来,比如老师设计的情境引入,实验探究等。一节课完全是在记笔记,而对于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完全听不进去。结果一节课下来,累的手酸脑涨,反而什么东西也没有听进去,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到记笔记上去了。

3.师生互动差。有些老师在利用于课件之便。本应板书分析的内容只是利用课件给学生略加讲解。本应做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放一下录像让学生看一下。

第五篇:我看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内涵、维度和策略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

近年来,有效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有效教学内涵的探讨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效教学的内涵究竟指什么?

有效果:学业成绩(表征);

认知提高(学有所得:从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不能到能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提高、进步、变化)(内容)。

有效用:①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善于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效用之一:直接用、显性用);

②当下学习对后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效用(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做准备)(培养带得走的能力)(效用之二:长期用、一生用);

③人变得聪明(聪慧)、文明(有教养)(知识转化、内化为智力、品德)(效用之三:间接用、隐性用)。

有效率:减负增效(内涵); 身心健康(前提);

幸福指数(解决“苦教苦学”问题)(核心)。

有效课堂教学(分析、研究)的三个维度

宽度(教育广度):教育维度的考量。学科知识的教育化、心理化处理(加工,改造),把学科知识生活化、经验化、情境化、活动化,核心和本质是儿童化(儿童数学、语文、科学„„)。儿童的学科、儿童的知识、儿童的思维,这是儿童学习、儿童教育的根本。从某个角度讲,这是把学科知识浅化、宽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科知识走进儿童的经验、生活,变成儿童自己的知识。

深度(学科厚度):学科维度的考量。学科知识的科学化、学术化处理(加工,改造),关注、强化学科知识的概念化、科学化、规范化、学术化、逻辑化,核心和本质是学科(科学)思维、思考和文化。宽度强调学科(知识)的儿童化;深度强调儿童及其学习的学科化。前者强调让学科走进儿童,后者强调让儿童走进学科。前者把学生描述成是“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后者把学生描述成是“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周彬)。没有宽度的课堂,必然是机械、乏味的课堂;没有深度的课堂,必然是平庸、表层的课堂。深度和宽度的均衡分布,是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就像正方形是面积最大的四边形一样)(周彬)。当然深度和宽度的具体分布比例,要由学科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的任务等因素来定。

温度(人文温度):人文维度的考量。学科知识的人性化、情感化处理(加工,改造),要挖掘并赋予学科知识及其教学的人性化、情感化、态度化、品格化,从而使学科知识及其学习与儿童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联系和统一起来,成为儿童人格和精神成长的过程。“学科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和心灵世界的的加温,只能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冷漠”。如果说,宽度需要教师高度的教育学素养特别是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机智;深度需要教师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深刻的知识;那么,温度则要求教师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丰富的情感。没有温度的课堂是可怕的、恐怖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效果,也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宽度、深度和温度三度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把宽度、深度、温度比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宽度、深度、温度三者比较接近时,对学生的发展促进最大。从教师个人素养角度来说,三个维度的素养和谐统一起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最好!

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十项技能

一、观察技能

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发亮的眼睛,兴奋的心情。

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对话沟通,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彼此支持,没有对抗与拒绝。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是不是进行深度思考。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不是参与其中,注意力是不是集中,专注力。观察时注意:有意识,参与式,渗透式。

二、倾听技能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行为上的听应表现为“积极关注的听”,“积极关注的听”指的是教师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的身上,给予了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教师通过自己的目光、神情和倾听的姿态向学生传递的是这样的一个信息:“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我非常希望了解你的一切。”在这样的倾听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

认知层面的听应“建构的听”,“建构的听”指的是教师在倾听时积极地与对方进行对话,在反省自己的“倾见”和假设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学生共同建构对“现实”的定义。

情感层面的听表现为“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有感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有情感表露,能够接纳学生所有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理解。“共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在无条件的倾听中与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了共振,双方一起同欢喜、共悲伤。

对待倾听完后,应作出认可,重复、重组和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起到接受,理解,询问,共情的作用。

三、讲授技能

讲述(讲事),讲解(讲理),讲读(范读),讲演(讲座)。

讲授时:要做到深入浅出,感染力(动作和语言的感染力),必要的废话(营造听讲的氛围),针对性,启发性。传统的讲授具有:多,深,细,透。

四、导读技能

教师的引导必须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思维空间,要记住,思想一定要在自己学习的“阵痛”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才有价值,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对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务(目标):具体 思路(方法):清晰 条件(时间):明确 指导不当的表现: 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 指导过“粗”或过“细” 给予学生的时间过多或过少

五、设问技能

注意问题的价值,问题的难度,设问的时机。学生的思考一般是随着教师提问的线索而转移的;应有必要的思考时间、明确的思考目标、相应的思考机遇、强烈的思考动机、愉快的思考情绪等等。

六、导入技能 既要引题,又要引思。

七、小结技能 承上启下,意犹未尽。

结尾无穷指的是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行为。

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

八、管理技能

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包括组织技能和调控技能。

九、激励技能 表扬与批评。形式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微笑,眼神)。

十、板书与多媒体技能

开——开导、开引、开化、开眼 示——例示、标示、暗示、训示 悟——感悟、醒悟、顿悟、领悟 入——入神、出神入化

提高课堂魅力的十句话

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力还给学生。

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张玉坤

摘要: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包括情感教育、分层次教学、有效提问、对话互动、激励式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从而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策略学习潜能有效教学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我们教师所熟知的,虽然略显绝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且潜能是巨大的。学习潜能是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尚未被实际挖掘出的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学习潜能有待开发,学习潜能只有经过开发,才能成为现实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的最重要的开发者,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学习能力依赖于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式等等。近年来,笔者通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极大的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情感教育策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情绪是学习的一个关键信息来源,重视情感的作用,强调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含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策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又因人而异,在实践中,我感觉以下两点的实施效果最为突出。

1.1真爱学生,视为己出。“热爱学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之一,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为困难。某教育机构也曾对120名教师和120名学生做过问卷调查:有90%以上的教师说“热爱学生”,却只有10%的学生说“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对于潜能待开发学生来说,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来自教师的爱,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来自教师的爱。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起着“替代父母”的作用,教师如果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谆谆善诱,以自己的真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学生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你在教学中的各种要求,学生自然会尽力的去做,想方设法的去做,学习的潜能自然也就源源不断的得到开发。在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种情感促进学习的力量。1.2真心微笑,激发潜能。在教育教学中,我崇尚“微笑教学”,这是面向全体教学的最佳境界。微笑的背后有老师开朗的性格、宽容的品格。真心的微笑是老师的美德、知识和能力的结晶,我虽然达不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但性格使然,我总爱微笑,同事总是说我的课堂富于激情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我经常微笑着,微笑着鼓励困难学生回答问题,微笑着点头肯定学生的进步,微笑着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微笑着把学生的衣领翻下整好,甚至微笑着歪头不语来表达自己对个别上课懈怠学生的不满。偶尔我上课着急上火了,此时的学习氛围寂静沉闷,课堂教学失却了学生的参与,那是没有灵光的,哪有什么有效性,通过相同班级的教学对比发现,充满微笑的课堂教学,学生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积极,学习效果更佳,发自内心的微笑能增强亲和力,让孩子们的学习过程轻松愉悦,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其学习潜能得到较好的开发,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学生群体内部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既体现在智能兴趣方面,更体现在学习程度的发展水平方面,承认差异,正视差异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前提。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让教学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而实施分层组织课堂教学正是实践这一理念。教学分层包括目标分层、内容分层、教法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我想就其中两方面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情况。

2.1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教学目标,要重点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相同教材、基本相同进度、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树上的苹果,不至于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抹杀。教学目标分层有利于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确保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中等的学生“吃得好”,学习困难学生“吃得了”。

2.2训练分层。就是以学生学习现状为基础,实行动态分层,双向选择,即教师选择与学生选择相结合。训练题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做。这时,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其学习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学习效率大大提高。3.实施有效提问教学策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只要立足课堂,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学行为偏离了教学规律,无形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影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其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具有激励、反思等功能,有利于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只有有效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

3.1提供“有问题”的环境。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应设计一些知识或问题不讲,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独立地去思考去讨论。应该说,没有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要真正掌握高中知识是困难的,但不能使他们感到自己对学习是无能为力的。相反,要使他们相信,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若没有他们思维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的。

3.2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的设计与运用。首先,以趣味性问题开始新课。在新课开始前,可以提些趣味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在讲“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因为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便急于想通过学习新知识来获得答案。其次,采用阶梯式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我常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真正做到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采用扩散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类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以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运用比较的方法,更有利于快速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并使学生懂得对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4.实施对话—互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对话、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促进学生个体的潜能开发和个性的充分发挥。比如,在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时,我通过CAI展示了“胰岛A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后,介绍胰岛素的作用。”接着提问:“你能否猜出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什么?能否想出胰高血糖素是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的?”然后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呢?先请学生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然后4人一组分工合作带着问题进行模拟活动,一起探索。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建构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这样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解和识记层面的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而且通过表达、质疑、探究、讨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沟通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看法及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这又提高了师生互动的针对性。

应注意的是: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

5.巧用赏识-激励评价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当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时,大致有两种评价取向,一种是消极的批评式评价取向,例如在某些课堂中,老师用讽刺、挖苦、责骂的评价语句对学生的回答全面否定。另一种是积极的激励式评价取向,即用积极地分析性的话语指出错误所在及出错的原因,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并予以鼓励。这样的回答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赏识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是抚慰学生稚嫩心田的春风,运用得当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欲望,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5.1把赏识-激励式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即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对每位学生的积极表现做出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在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时,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方式,而要关注学生的回答中创新的部分,独特性的部分,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善意的、委婉的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接纳自己、拥有自信,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5.2在形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的办法,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被评价,有所思,有所得。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评价的态度是中肯的,评价的效果是积极有效的。通过这种师生、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5.3教师要掌握好评价上的“收”和“放”。让学生介绍某个知识点,总有精彩和不足的地方,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不吝赞美之词,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之为“放”;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到好处,既有肯定,又有补充或修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二次构建和完善,是之为“收”。

总之,在这些年的课堂实践中,综合的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既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学质量也相较以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教书是一门艺术,育人是一项事业,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将为我们教书育人的航程扬起成功的风帆。

下载我看语文教学中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语文教学中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教学要素

    我 看 教 学 要 素 09物理学 刘永彦 090514046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我看教学要素 我将从我对教学要素及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这两个方面叙说我的观点。 (一)三个......

    我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它的基本含义有三点: 第一、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第二,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第三,是......

    我看教学反思

    我看教学反思 邹平县月河中学尹遵峰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

    我看有效教学

    我看有效教学 科研室 陆俞静 自2001年钟启泉、崔允漷等教授正式提出“有效教学”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有效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

    我看教学反思

    我看教学反思看了《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我觉得这位老师应该反思。这位老师本来想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可是之前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方面......

    我看有机模块教学

    我看有机模块教学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的有机化学课程可分为两个部分:必修模块《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与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前者将有机化学内容包含在主题“化学与可持续......

    我看语文教学中的发现与创新教育(优秀范文5篇)

    我看语文教学中的发现与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发现与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发现与创新教育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看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

    我看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成 徐碧琼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次思维的旅行的话,那么教学目标就是旅行要到达的目的地,一堂语文课首现要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 一堂语文课的目标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