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关键是要保护和建设好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3]邓明艳,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
第二篇: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院。作为乡村旅游设计与乡村度假开发的专业机构,山合水易拥有多位国家级休闲农业规划与乡村旅游设计专家,与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CCTV农业频道等紧密型外部资源。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有多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策划、规划与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对乡村发展产业模式、旅游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休闲化升级、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山合水易已经具备了大量休闲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意农业产业园区、高新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农业旅游教育科普园区、特色采摘度假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示范村、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特色新农村景观建筑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田园俱乐部、民俗村落规划、古村古镇、农家乐聚集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乡村会所、温室建筑、水库旅游开发等等项目的实践经验与案例;
目前已形成新农村旅游、新农村民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乡村旅游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研究、古村古镇古村落、郊野度假屋等多个专项研究报告,并已经结合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最新精神,为北京、贵州、云南、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多个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咨询与规划设计指导工作。
以旅游产品休闲化升级、度假区规划设计、乡土景观与生态建筑设计为核心竞争力。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多年专注于休闲产品设计与度假项目开发,积累了大量业界的知名专家、专业团队与专业技术合作伙伴,形成了项目总体实施、专业资源整合以及后续服务跟进的实战项目理念。
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城乡交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都能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是发展方向的引导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的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城乡互动,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今后工业时代,第三产业将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农业发展应与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势。同时,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发展互动,对丰富旅游活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是资源利用的依托关系。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乡村良好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田野风光、村寨文化特色、地方民俗风情等为吸引物,能够向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学习购物等旅游活动。而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大发展的,因此乡村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更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当前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发展空间,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个方面也才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业不断切入农业,实现与“三农”的直接对接,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增长迅猛。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健康休闲、回归自然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区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吴中特色乡村旅游正日益受到上海、杭州及周边省区、市游客的青睐,接待总量呈高速增长趋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道路硬化率不断提高,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种乡村度假别墅、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等旅游服务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了星级农家乐等先进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发展热情日益高涨,乡村旅游后劲十足。现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区(点)正积极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呈现出滚动发展的局面。新上乡村旅游项目竞相开工,抓紧建设。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途经,缓解了就业压力,拓展了致富渠道。如三山岛当年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推进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农村生活风貌,传播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显着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由于乡村旅游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意识有待增强。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渐成气候,但是,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与集体促销的积极性,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较低。策划、管理人才匮乏。把握乡村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包装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严重匮乏,造成一些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布局不够科学。有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服务不规范,小农思想较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有时甚至出现拉客宰客等现象。五是产品品质急需提升。目前,有的乡村旅游产品还比较粗糙,挖掘民风民俗内涵及体现知识性、参与性等方面还很不够。尤其是有些农家乐,“农”的味道不够浓、“家”的环境不够雅、“乐”的项目也不够多。
三、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目前,乡村旅游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巨大。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领域,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因而首先在政治层面得到有力扶持。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1.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设置乡村旅游发展补助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发挥农民作用关系,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将乡村旅游充分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的观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当前,发展乡村旅游要高起点规划,统筹城乡规划编制,抓好新型村镇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壮大特色经济;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筑“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格局,开展“以旅助农、以旅兴农”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3.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和保持本色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吴中乡村旅游开发,应将吴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吴地人文、民俗、历史内涵,突出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各种形式的“农家乐”,要突出特色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对于现代科技、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对于现代新农村、古镇古村、生态农庄等,要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
4.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开发是最富成效的保护,保护是最具远见的开发”。发展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旅游,要大力倡导“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和破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直接关系到游客和农民身心健康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导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把吴中乡村旅游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困难局面,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创新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扬州市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市内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旅游咨询与规划设计,传统旅游项目的休闲化升级、城乡综合休闲商业与特色休闲街区开发、休闲度假地产、旅游服务区与集散中心、郊野休闲公园设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休闲目的地规划与整合营销等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与跨专业合作的实践规划模式,突破常规,注重细节与创新理念是我们不变的理念。
理念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随着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模式创新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出现的困难局面,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创新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扬州市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
机制创新
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市内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
山合水易通过多年的旅游咨询与规划设计,传统旅游项目的休闲化升级、城乡综合休闲商业与特色休闲街区开发、休闲度假地产、旅游服务区与集散中心、郊野休闲公园设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休闲目的地规划与整合营销等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与跨专业合作的实践规划模式,突破常规,注重细节与创新理念是我们不变的理念。
第三篇: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分析
论文题目: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分析
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互动分析
内 容 摘 要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积极的效应,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但农民自身素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都会影响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转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本地化和政府主导的原则,通过一产带三产的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顺利转移,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提供借鉴经验,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I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red to interactive analysis
Abstrac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red to have positive effects, can attract a lot of the rural labor's employment and increases the s of rural residents and prom otion of rural labor.but the quality of their quality and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uld affect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red from rural tourism.in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red from rural to travel in the process, we must adhere to the localization and government leading principle, The tertiary industry by taking The first industrial of pattern and rural labor force to Country to travel to the success of the rural labor surplus of learning experience to promote rural surplus labor to transfer.Key words: Rural tourism
Rural surplus labor
Labor force transferred
II
目 录
序言„„„„„„„„„„„„„„„„„„„„„„„„„„„1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1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1
(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3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3
1.思想素质低„„„„„„„„„„„„„„„„„„„„
32.文化素质低„„„„„„„„„„„„„„„„„„„„ 3 3.科技素质低„„„„„„„„„„„„„„„„„„„„ 3 4.法制观念弱„„„„„„„„„„„„„„„„„„„„ 4 5.经营管理素质低„„„„„„„„„„„„„„„„„„ 4 6.身体素质低„„„„„„„„„„„„„„„„„„„„ 4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
(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4
(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措施„„„„„„„5
1.坚持“政府主导” „„„„„„„„„„„„„„„„„„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培育新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6
3.构建“社区参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共赢的和谐格
局„„„„„„„„„„„„„„„„„„„„„„„„„6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7 1.观光农业园„„„„„„„„„„„„„„„„„„„„„7 2.高新旅游农业„„„„„„„„„„„„„„„„„„„„7 3.树立大农业的观念„„„„„„„„„„„„„„„„„„ 7
四、乡村旅游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8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8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本地转移„„„8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女性劳动力转移参与乡村旅游经 营„„„„„„„„„„„„„„„„„„„„„„„„„„ 8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创造了条件„„8
I
(五)乡村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8
(六)乡村旅游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个体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机会„9
(七)乡村旅游可以带动以农业为主线的乡镇企业的发展„„„„9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II
序 言
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是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地域辽阔,自然类型多样,然而以密集型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此时,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型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
一、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乡村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旅游活动。乡村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和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人口总数的近70%,即使是城里人也有着浓厚的乡村情结。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第一,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均发生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第二,旅游资源是乡村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属集体的或个人所有的各类自然、社会资源。第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第四,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该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第五,乡村旅游经济兼有乡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个体经济成分,它纳入乡村经济核算体系,有些核算内容可虚拟地纳入整个国家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导和培育了一批农、林、渔业的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综合服务的乡村旅游点。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休闲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发动和扶植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利用乡村特有的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我国的乡村具有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同时民族众多的山村又是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正是由于其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深深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使旅游接待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接待人数近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数的1/10。随着乡村旅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民就会更多的转向旅游服务业,但是按照我国目前的农民数量,比例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这必然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产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我们如何更好的转移这些因乡村旅游发展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呢?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各产业部门(包括农业、非农产业)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所谓劳动力的不充分就业则是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包括农业、非农产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所耗费的有效时数,但不包括经济活动以外的时间消耗,如煮饭、洗衣、就餐、娱乐、闲暇等活动的消耗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有效工作时数标准,即制度工时数的一种状态。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的数量首先取决于社会人口的数量,其增长速度和规模直接受社会人口再生产的速度和规模的影响。我国人口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 5 亿左右到目前的 13 亿,人口迅速增长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但由于人口继续增加,每年农村还将大量增加适龄劳动力,农村势必会产生新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其数量越积越多,形势比较严峻,难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因此,转移的过程也十分漫长。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目前,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达4.89亿,全国耕地19亿亩(约占世界的7%),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10亩地计
算,仅需农业劳动力1.9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1.3亿,有3.2亿的农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尚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另寻出路。我国每年大约又
以1500-1700万人口的速度增长,而且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人口的增长,农村每年又有一定数量的新增劳动力补充到劳动力队伍中,农村劳动力总数和剩余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
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为49.3%;初中以上程度劳动力仅占12.2%,其中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度的为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平均9.80年的水平相差近3年;在全国1.5亿多文盲中,有85%的文盲在农村,而且每年又以200万的新文盲增长。据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已从1985年的27.87%下降到2003年的7.41%,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也有所上升。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己由1985年的5.88年提高到了2003年的7.84年。但是也应看到,我国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这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在地区差距方面,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初中文化占52.5%,高中文化占12.1%,小学程度占29.2%,文盲和半文盲约占5.5%。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50.9%,小学文化占30.4%,文盲半文盲约占6.5%。西部地区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小学文化占44.5%,初中文化占34.8%,文盲半文盲超过12%,(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
1.思想素质低
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
经营观念。不少农民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中感到茫然、困惑,没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胆识与谋略。有的甚至依赖政府来推动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2.文化素质低
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衡量劳动力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低下,影响了他们接收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 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仍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农业产业化难以实现,从深层次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不能适应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要求。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选择面太窄,脱离土地后工作生活将缺乏保障。
3.科技素质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农技推广人员方面,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村劳动力中才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
4.法制观念弱
近年来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使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普法活动在农村开展得相对缓慢,力度不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仍然淡薄,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时常发生。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相关法律的内容,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
5.经营管理素质低
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6.身体素质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有的农民有病无钱治疗,致使健康状况不佳。加上在农村普及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总人口比例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现状
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会增加5-7个间接就业机会。此外,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门槛低,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吸纳了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乡村旅游日益显现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成为各地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旅游业是劳
动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具有市场潜力大、就业市场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就业岗位层次多等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技能水平低而缺乏就业竞争力,但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由于他们熟悉自己乡村的历史和环境,只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导游接待、服务、卫生管理等工作,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力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大量农村剩余动力向第三产业就地转移,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对城市的压力。国家旅游局提出到 2010 年,旅游将实现每年新增农村旅游直接就业 35 万人,间接就业 150 万人。
乡村旅游集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餐饮和服务于一体,可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潜在资源转化成产品,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强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资金投入、文化交流、观念更新、信息传播,提高和增强从业人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注重对乡村旅游的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断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面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发展机遇,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很多人开始学习,甚至开始学习电脑和英语,或者参加培训,尽量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仅如此,发展乡村旅游,也将一些城市的先进观念、前沿信息,通过游客带到农村,无形之中影响了农民落后的传统观念,拓宽了农民的视野,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实践证明,发展旅游的农村乡镇,普遍整修了道路,装修了住房,修建了水冲厕所等,5 实现了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通过旅游加强了交流和沟通,既促进了城镇居民了解国情民情,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变革生活方式,加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措施
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滞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演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必须采取“多渠道分流,多种形式转移”的战略,全方位开拓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
1.坚持“政府主导”
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而乡村旅游具有突出的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并提供相应的公共财政支撑。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推进,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把乡村旅游项目与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和政策挂钩,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农村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乡村旅游经营户,把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需要的一些
设备列入“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补助范围,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中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乡村旅游项目为载体的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捆绑使用各类支农资金。把国家和地方对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建设、城镇建设等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财力,集中投向乡村旅游项目,多渠道筹集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政府还要加强农业、旅游、环保、规划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项目立项、环境评价、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旅游促销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改进乡村旅游管理。通过推进乡村标准化的实施,以标准化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规范化程度。制定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完善乡村旅游行业标准,规范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要求。规范市场秩序,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乡村旅游经营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注重维护消费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作出信用评价,强化市场透明度,以引导经营农户和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扶持有关部门做好乡村旅游市场开拓。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培育新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
尽管乡村旅游适合于农村各种层面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甚至很多部门和岗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比较低。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需要部分高科技、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经营和管理人才。乡村旅游的发展要靠高素质新型农民去应用推广,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景观资源,要靠高素质新型农民去识别和开发;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高素质新型农民去经营管理。据此,乡村旅游发展所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先考虑的是高素质新型农民,同时,推动乡村旅游上规模、增效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靠的也是高素质新型农民。要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通过各种形式,引导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县、6 乡、村各级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注重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通过农民大学生计划、一村一大学生计划等乡村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级各类农业和旅游、职业院校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应增设相关专业,有条件的农业和旅游培训机构可以开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以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并将休闲农业讲解员、乡村旅游导游员、农家乐接待服务人员等职业纳人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并给予培训鉴定经费支持。对具备条件、有意涉足乡村旅游的农户和农民,尤其是对回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能人”以及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创业辅导和培训,鼓励更多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家乐”等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构建“社区参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共赢的和谐格局
乡村旅游企业、乡村社区及其农民、乡村旅游游客,乡村旅游管理者都是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他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互动行为都各有其所图。只有构建共赢的和谐格局,形成协 6
调和谐的环境才会使乡村旅游获得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使其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农业活动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其各种社会群体最大利益的满足。这就需要通过整合以达到协调、和谐与共赢。特别要强调的是乡村旅游参与主体中只有农民是弱势群体,因此要坚持社区参与,尽可能多地吸纳当地居民直接参与旅游投资、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并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利益的主体、发展享受的主体,使广大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是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1.观光农业园
观光农业园是集观光旅游、农业生产和景观营造于一体的新型园林艺术形式,它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劳动、康娱教育、传统人文熏陶等功能,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适应新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农业观光园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农业观光园行为活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更使农业观光园充满了活力。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符合人的行为特征,具有环境意识的农业观光园。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从而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使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转移。2.高新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成为都市人旅游热点之一。高新农业以高新科技为依托 ,是新世纪农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对高新农业进行旅游开发 ,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旅游是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一种新型旅游项目 ,诞生于 2 0世纪 90年代。伴随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它正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新兴旅游产业。这种旅游活动的特点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开发出能吸引更多游客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观光旅游产品。这种旅游形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在土地产量上的收入又可以增加土地以外的观光旅游收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3.树立大农业的观念
立足于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具体地讲,浅层次转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可以认为这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第一,这种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小。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如果都由大城市来吸收农业剩余劳7 动力,国家首先会遇到资金的问题。目前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国家需交投资5000元-10000元。进城后,还需要对农民工花大量的教育训练成本,并要出由于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交通,自安、环境污染等成本。从农民的角度来看,首先转移不仅仅是直接的费用,还包括流动和寻找工作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脱离原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心理成本。因此
首先内部转移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教育成本、投资规模最低。第二,这种转移有利于缩小农民在技术上的跨度。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层度低,加之现代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素质、文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想一步到位,显然不太现实。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村工业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运用技术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的转移提供技术保障。第三,可以促进农村各要素的重新配置,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剩余劳动力“脱农而出”为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最终的转移。第四,可以有效地锻炼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让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完全的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要有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地域和身份的转移,还有一个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问题。
四、乡村旅游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边际收益,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化,是切实可行的。这也正是为了最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职业彻底转移创造条件。目前,中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而现实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奏效。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等是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本地转移
乡村旅游是在农村本地发展起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可以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本地转移,做到“离土不离乡”。这就避免了离乡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信息不畅、路途遥远和转移失败的风险等。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女性劳动力转移参与乡村旅游经营
发展乡村旅游不需要很多的资金,进入门槛不高;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女性可以胜任;不需要非常高的文化,一般的女性都可以从事;不需要远离家乡,可以做到照顾家庭和兼业经营两不误等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女性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有效促进她们充分就业。有专家统计,在旅游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60%以上是妇女,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和旅馆服务行业。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兼业性转移创造了条件
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既不影响农业生产,也能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对于社会来说,这种劳动力转移模式避免了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于个人来说,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可谓是利国又利民的好事。
(五)乡村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
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为社会创造5 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另有专家预测,一个年接待 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 300 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 个家庭增加收入。
(六)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个体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机会
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农民个人及其家庭可以生产特色食品和特色工艺品进行销售,也可为游客提供住宿和出行服务以获得收入。
(七)乡村旅游可以带动以农业为主线的乡镇企业的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产品再加工企业、土特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各种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收入的增加都有积极意义,而乡镇企业又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从而可以使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
结语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的培养工作,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劳动保障法律的实施,使乡村旅游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更多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显成,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研究 [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第9期: 188~190 [2]张倩,李均立.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SWOT分析[D].安徽农学报.2008(18)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五版
[4]刘湘蓉.大湘西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D].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5)12~15 [5]尹长丰,柳百萍.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价值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0(4):36~38 [6]王显成.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与机制分析.嘉兴职业技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4):91~94 [7]John p.Taylor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8, issue 1, January 2005
第四篇: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旅游资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如果旅游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优美,就能有力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促进并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从而激发人类尽自己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愿望。同时,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巨大,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致使大片原始森林枯死。也使一些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旅游资源只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功能和效益。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地方特色。各地旅游资源都有其不可复制的个性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之处。开发旅游资源必须让属于自己独有的美景或者风俗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
2、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让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业被虽然称为“无烟工业”,但同样会产生污染。现代旅游业中,景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
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资源要以“滚动开发、循序渐进的模式”,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防止“杀鸡取卵”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有效降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目前,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管理者对此又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游人严重超过景区的生态负荷,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承载力(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十分突出。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门票价格拉开一定的差距,适当调整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居高不下的状况,起到控制景区内的游客流量、降低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的作用。
2、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现代旅游业中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所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所以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而且,在很多时候更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篇:科学统筹规划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范文模版)
科学统筹规划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正在远去。今天,无论是正在考验我们的沙尘暴、干旱,还是颇为流行的绿色食品、低碳经济,都凸显着生态环境的价值。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欧美等国发起的绿色新政潮,环境保护、气候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凸显,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把“生态”作为特色,并放在“经济”之前,体现的是一种新型财富观。曾经,我们将大自然的馈赠视作理所当然,却忽略了生态环境本身的价值。1997年,一个由13位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功能作出了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自然提供的服务和经济价值总计约为每年3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与全球每年的总产值相当。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即使在经济上也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强调保护生态,并不意味着要守着“金山”受穷。无论是经济尚处落后地位的部分地区,还是置身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发展依然是第一要义。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不仅考验着执政者的认识水平,也检验着执政者的政治伦理。
鉴于此,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和承受能力,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边建设边保护,边发展边治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是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框架,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地方政府则在大政方针下制定出适应本区域的各项生态环境标准,依据本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发展经济。二是运用经济调控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消除生态环境不良后果。政府可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同时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三是把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微观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环境保护是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而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站在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正是基于生态的重要价值和基础作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下,我们应重新审视生态的价值,克服盲目发展的冲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