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儿童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开放性与先进性对幼儿园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借鉴,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园教学;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机会的空间,是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与思想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指导者。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强调对学习者的情感培养,以及对创造能力的挖掘,从而使感性与理性平衡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内涵的分析,对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
1.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
原本性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应该与动作、语言紧密地结合,而不是单纯的音乐本身。原始的音乐需要人作为演奏者的参与,而不是作为听众。原本的音乐更加地贴近自然,可以充分地使人体验与学习音乐,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儿童。通过对儿童进行原本音乐的教育,来达到综合提高儿童音乐、舞蹈、语言的目的。
2.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与语言结合、教学与动作结合以及运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教学。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定的标志。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将语言教学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语言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及创造力,对于音乐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动作的教学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也有很多的体现,通过舞蹈或声势与音乐的结合来对幼儿的节奏感以及音乐欣赏能力进行提高,同时还能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与反应力。另外奥尔夫教学法中奥尔夫乐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操作简单的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可以充分地激发起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3.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教育特色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学应从游戏中入手,通过即兴的教学来引导幼儿对音乐做出反应,通过即兴的节奏来培养幼儿的听力和音乐创造力。实践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通过幼儿亲自实践来对音乐进行体会,并增强幼儿的相互配合能力,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养。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1.回归原本,通过动作与语言进行教学
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原则,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语言动作的结合,通过语言与动作的节奏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例如在进行语言融合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幼儿以一定节奏来念自己的名字进行自我介绍,使幼儿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起来。通过练习,幼儿的节奏感会逐渐形成并提高,从而能够以均匀的速度念出名字,为其他的教学做好铺垫。幼儿园儿童生性好动,因此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来使幼儿通过日常的一些动作来增强节奏感。例如跑步、走路等非常普通的动作中都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可以成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良好素材。另外,借助声势的练习,伴随着歌曲来利用身体打出节奏,不但可以使幼儿的节奏感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贴近民族,以童谣民谣等作为素材
民族音乐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不断积累而形成的音乐成果,具有较广泛的传唱度,并且有着经典性与优美性。利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童谣、民谣等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幼儿园儿童的音乐认知有着重要的意义。童谣民谣等音乐形式简单,并且一般比较短小,非常适合幼儿音乐教学,因此充分地利用民族音乐对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建立起幼儿的主流音乐审美观。
3.激发兴趣,即兴地进行音乐教学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即兴教育的原则,通过开展即兴的音乐活动来使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机应变,善于发现教学契机。在课间可以通过拍打课桌等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或者通过教师的暗示来使幼儿主动地进行配合,从而达到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目的,充分地提高幼儿的音乐品质。
4.综合实践,将音乐与其他领域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对于实践有着很高的重视,因此幼儿园教学中应该注重幼儿的音乐实践,通过亲身的演唱、演奏、歌舞表演等多领域结合教学来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水平。教师要多组织音乐实践活动,通过一些简易的乐器的演奏以及班级的合唱等活动,利用多个领域的综合教学来提高幼儿园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原本性、民族性、即兴性和实践性上。通过对结合了语言、动作、舞蹈的原本音乐的教学来使音乐教学回归自然,使幼儿成为学习主体。民族性是对民族音乐、语言、风俗、舞蹈等的结合,来使本土的音乐文化更好地发展,同时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音乐当中。
参考文献:
[1]芦静.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4):117-118
[2]张博.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生活,2010(4):59-60
[3]秦文华.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以济南市城区为例[D].山东大学,2013
第二篇: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应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应用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极具创造力的音乐教学方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有效调动起幼儿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幼儿音乐教师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使幼儿充分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并使幼儿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推崇为儿童创造满是音乐的氛围,采取最易为儿童所接受的学习方式、生活素材,包括熟悉的语言、肢体、歌唱、舞蹈等,再辅以即兴创作、游戏,指引儿童基于肢体对外界进行探索,感受音乐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创造力,进一步调动起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奥尔夫音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得到推广,并对我国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进作用[1]。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学龄前儿童教育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众多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学前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兴盛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全面幼儿园音乐教学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教学
奥尔夫教育主张对音乐、舞蹈、动作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结合。鉴于此,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结合幼儿主观需求、课堂客观环境以及实际教学内容,引入多种不同教学方式,包括声乐、舞蹈、走动等;鼓励幼儿开展乐器独奏;鼓励幼儿开展合唱等。以歌曲《小雨沙沙沙》课堂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可指引幼儿感受歌曲的音乐节奏,然后要求幼儿采取击打乐器对歌曲予以演奏,进而调动起幼儿参与歌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到幼儿对该首歌曲形成一定认识后,音乐教师应当再引导幼儿依据音乐旋律及舞蹈动作演示展开表演,积极促进收获可观的教学成效[2]。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往往有着极为惊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在艺术创造方面,他们总是能出人意料。针对幼儿该方面特征,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幼儿对学习的音乐予以改造。这一改造,既可以是歌曲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演奏形式方面的。并且,教师还应当对幼儿开展价值方面的指引,防止幼儿将音乐改造成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歌曲内容。就好比,中班音乐活动《胖厨师和小老鼠》即为依托奥尔夫教育理念,使幼儿参与进音乐游戏中来的同时,利用参与性故事情节,让幼儿掌握不同小型打击乐器名称及基本演奏方法[3]。教学活动以胖厨师和小老鼠相互间发生趣味故事作为纽带,并实现了乐器与故事情境的有效结合。诸如,用沙锤声代替厨师刷锅的声音,用鼓声代替脚步声等。一种乐器即代表一种特色声音,由幼儿与教师共同演绎整个故事,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趣味性十足。
(三)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主张复归本源,推崇教育教学就地取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各自特有的文化,这无不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奥尔夫音乐素材。无论是对于幼儿音乐教师,还是对于幼儿而言,这些素材既经济、又简单,对强化幼儿音乐素质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音乐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地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幼儿将自身身体作为乐器,将音乐训练、身体活动与地区民族文化开展有效结合,对幼儿开展长期系统的训练。就好比,音乐教师在开展《元宵灯会》该游戏过程中,一方面应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赏析,一方面应带领幼儿通过肢体感受节拍、重音,此外还可指引幼儿们领略深厚的元宵节风俗文化。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长期以往,一方面可收获可观的音乐教学成效,一方面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今幼儿音乐教学而言,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这是一种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与音乐实践开展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内涵,全面分析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等,积极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参考文献]
[1]王翼如.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优化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9(3):247-248.[2]张超,王艳芝,王宁云,刘晶.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9:162-163.[3]郭澍晗,孙晓女.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58-60.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新颁布的《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恰恰与新《纲要》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正是现如今的幼儿园教育所缺少的。本文就奥尔夫教育理念如何应用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做了论述。
当一个小生命还孕育在母亲的腹中时,外面嘈杂的世界最让他灵动的是——美妙的音乐;当远古时期的人们还茹毛饮血身穿草裙时,已知道击石奏乐载歌载舞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愉悦。从古至今,音乐做为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表现形式,经久不衰始终永恒。但是当新闻报道5岁幼童因拒练钢琴而愤然断指的惊人事件后;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秩嫩的小脸因枯燥地重复千篇一律的动作变的木然时,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音乐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把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挖掘出来?这是我一直探询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为我在音乐教学上观念的改变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我以新《纲要》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奥尔夫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一、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奥尔夫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因它接近大自然,所以是适合儿童的。而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
1、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体现奥而夫音乐原本性的原则。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学说话;二是学走路。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它不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因此,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而节奏做为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节奏的训练就是入门的先导,也是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如在《介绍我自己》的游戏中,教师用匀速的鼓点做为掌握速度的标准,让孩子们以一种均匀的速度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例:韩栋 张玲巍 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很惊奇、很有兴趣地进行游戏。开始他们可能会越说越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就可以匀速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匀速是培养幼儿自控力最重要、最基础的训练。它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序。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幼儿有节奏地说出自己的名字。例:韩栋 刘云磊 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变的更加兴奋,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他们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2、将孩子日常生活的动作,融入音乐教学中去,体现原本性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他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这是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因此,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活动是很适宜和重要的。而人本身所具有的动作,无论是简单的走跑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包括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等等。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每个儿童都能自然地使用。它是由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组成的。如在《两只老虎》的歌曲中,孩子们就是通过做声势掌握节奏的。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身体各部分做乐器,打出歌曲节奏。例如:当唱第一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时,孩子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拍手的,有拍肩的,还有拍自己小脸蛋的;第二句“跑的快,跑的快”,孩子们不约而同用了跺脚,到“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时,孩子们表现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有拍屁股的,有捻指的,还有拍肚子的;
结尾一句,孩子们设计了“弹舌”的声音。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我是小木偶》、《熟悉自己的身体》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接触、被他人控制做动作等训练,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而《划小船》、《晒被子》活动则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奥尔夫主张的原本 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
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于年月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莫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
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 参于到音乐中去。
一、游戏教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爱动,做不住的特点,选择的内容以游戏为主。如: 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 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那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什么样的?”“那位小朋友上来
模仿小袋鼠呢?”。启发其他小朋友也上来模仿小袋鼠走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接下来老师把提
前准备好的气球当果子,小朋友过来摘。教师可以象变魔术一样让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摘果
子。小朋友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大袋子里(可以用书包代替袋子),然后模仿小袋鼠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形象
。这时老师可以先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老师弹旋律,小朋友们可以踏着琴的旋
律和节奏来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兴奋时老师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记住。老师加上旋
律,这样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同学们在游戏的快 乐中学习了音乐,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二、节奏教学: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 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一年级的第
一堂音乐课中,我是这样进行节奏教学的。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互相还不熟
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 叫 郑世 红]按节
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同学按节奏介绍完自己 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 叫 王 鹏]、[你 叫 张小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
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 猫,小 猫,大老 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 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声势训练:高年级的教学和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高年级不爱动,有时表演起来也会难为情,根据
这些特点,我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声势训练中,高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高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
会活跃,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
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
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
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通过 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在音乐教 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将舞蹈,语言,动作和体态律动,即兴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学习中玩乐,刚好适合学龄前的儿童。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幼儿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将舞蹈,语言,动作和体态律动,即兴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学习中玩乐,刚好适合学龄前的儿童。而我国的音乐教育仍在长期使用以歌唱,教授乐理知识的传统模式。长期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不仅使我国的音乐教育难以进步,成效甚微,更重要的是会使幼儿失去应有的创造力,扼杀幼儿的天性,拘束他们的思维。所以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理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在接受教育前并没有接触过乐理知识,枯燥的知识讲解对于学前儿童没有一点吸引力,久而久之,音乐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难以继续进行。幼儿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收获的知识也是死板硬套,自然对音乐也就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一改传统的讲述式教学,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使得幼儿能有在对音乐有兴趣的前提下,渗透了乐理视唱基础的理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拉近教师和幼儿的距离,使深奥晦涩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2)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时音乐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衡量音乐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奥尔夫音乐法中注重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摒弃了教师领唱的单一方式,选择合唱,独唱,伴唱,边做动作边唱等形式。在歌曲种类选择上也更加多元化,比如进行曲,轻音乐,流行乐等,这些代替了单一的儿歌演唱。有助于培养幼儿歌唱的兴趣,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幼儿提升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天赋。(3)乐器教学的应用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人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让幼儿‘动’起来”这又是一个奥尔夫教育中重要的原则之一,于是奥尔夫发明了一套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名叫“奥尔夫乐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对碰铃,铁沙铃,排钟,三角铁,棒铃等富有特色的打击乐器进行观察和使用,从而在听觉,触觉,视觉上产生新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性,从而不自觉的对音乐旋律进行探索研究。三.奥尔夫教育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独特的音乐教学理念,再具体进行学前音乐教育中要做到以下以下几点:(1)幼儿是音乐教育学习中的主体
进行音乐教育的课程学习中,要以幼儿为主,关注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有些幼儿因为天生嗓音问题对歌唱活动比较敏感害羞,却对打击乐有很大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就不要一味要求幼儿歌唱能力的提高,要多鼓励他们进行打击乐,体态律动等节奏性的训练。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创造力
在学前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要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独特教学法,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幼儿自由随性的思考,多进行自我即兴的创作,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思考的结果。例如给予幼儿一段音乐,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来体现该段音乐的含义。如几人一组开展音乐剧,或是一个人进行肢体表演,还可以借助乐器工具等来体现。
(3)拓宽幼儿的音乐视野,注重实践学习
在幼儿园中可以开展各民族音乐展示,乐器讲解课等活动来拓宽幼儿的关注音乐的视野,让幼儿认识到音乐的多样性及世界性。鼓励幼儿多进行社会实践,关注社会中潜在的音乐性。(4)注重审美欣赏,多元化的欣赏音乐
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尽量引导幼儿音乐欣赏的时候多方面的鉴赏,从韵律,节奏,蕴含的情感等等,多开发其他的方式,不要局限幼儿的思维,鼓励他们多元化的欣赏音乐。体会音乐各个方面的美。这样既能提升幼儿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又能使他们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四.总结
幼儿是各个阶段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学前儿童音乐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产生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他提倡幼儿为学前音乐教育的主体,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并激励幼儿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兴趣与好奇,着重提升幼儿的创造性与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还有幼儿独有的个性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归纳为即兴性,参与性,综合性以及人本的回归。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融合对于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质量明显的提升起到了显著地效果。参考文献:
【1】贺亚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信阳市游河乡中心小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5,{09 【2】钟健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实践价值研究【J】.黄河之声,2014,{21} 【3】邹爱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郁文武,谢嘉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高师艺术专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与时空.2004 【6】李旦娜.修书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第五篇: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奥尔夫幼儿音乐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滨海新区塘沽第一幼儿园
郭尧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他从理论原则、教材、教法、及成功的教学实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体系。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一、元素性、综合性、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元素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基本核心。
所谓“元素性”的音乐教育,强调利用最原始的、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的实践形式——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即兴合作等形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① 元素性的音乐教育不仅是音乐学科的基础教育,也可以说是人的整个身心的一种基础教育。
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不是对音乐教学方法的具体描述,而是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与理念,一种音乐教育思想。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使人们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是适合于儿童的。“靠元素性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面对所有儿童, 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材选择、方法步骤上, 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只有以最朴素的音乐表达方式让每一个儿童接触到音乐, 才能体现音乐的本性, 以此进行音乐教育, 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音乐范围之内,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对于处在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综合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把音乐、舞蹈、语言三者融为一体,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节课中学生要唱,要参与音乐律动与节奏声势训练,演奏乐器,用舞蹈动作来表演和表现音乐。
2.学习内容和知识的综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使学生会唱一首歌,会演奏一段乐曲或表演一段舞蹈,而是要通过这些活动去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还强调大量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各种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原理等。
3.综合性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例如感受力,团结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一定的创造能力以及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培养。这些能力都是作为一个人生存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教育最终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奥尔夫认为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的机会,这种行为方式,是合乎儿童天性的。②
(三)创造性是该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
这种创造性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更多体现为即兴性,奥尔夫音乐教育非常强调这一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也是最容易表露情感的过程。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儿童,而是让儿童在游戏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造表演作起点的教育方式。他强调音乐教育所应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人的影响和审美经验给人带来的感受与体验。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没有对错,而是能够使体验者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表达了自己的独创、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经验。③
奥尔夫非常重视挖掘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儿童接受挑战,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焕发出潜在的创造能力。他明确指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不重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种娱乐性的创造,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实的表现,是对音乐最自然、最真挚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无比的快乐,他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应当是创造性的、即兴性的、灵活性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应用
从1980年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到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1991年6月在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音乐报—“音乐周报”上出版了奥尔夫教学法介绍专版,同年正式成立奥尔夫协会,自1995年开始举办“奥尔夫师资培
训班。1999年秋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部正式开设“奥尔夫教学法”这门课程。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大陆第一个奥尔夫音乐教育网建立。2002年由廖乃雄教授编著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为更深入地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教材支持。为了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2012年面向社会颁发首批《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学实践方面,国内许多参加过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的音乐教师作过很多尝试,尤其是在节奏教学、乐器教学、身势教学等方面。国内一些奥尔夫研究专家也在不断地用我们熟悉的童谣、儿歌、歌曲创编出新的课例,进行奥尔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实践。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1.结合本民族文化,将教育内容更加本土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我们中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最丰富的源泉。奥尔夫音乐在传入我国初期就结合我国传统音乐及乐器,将儿歌、传统音乐进行改编,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更为大众所接受,在幼儿熟悉的基础上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如长春市绿园实验幼儿园,在《两只老虎》中,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部分做乐器,如使用拍手、拍肩、捻指、跺脚等方式打出节奏;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指南》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认识五线谱》活动中,在地板上绘制五线谱,幼儿充当小音符在五线谱上进行律动,感受音高的不同,使所有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春晓》中,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鼓励幼儿结合音乐的节奏,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2.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将教学方法多元化。
奥尔夫音乐初到我国大多以艺术课的行式开展,不利于幼儿系统全面的感受音乐。于是结合教学实践,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园所特色,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开展深入研究,将奥尔夫音乐融入到日常教育中来。例如上海某幼儿园用幼儿熟悉并喜爱的音乐贯穿幼儿一日的生活。稳定幼儿情绪,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认知力和表现力。结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游走游戏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身体,又培养了
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及增添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感知不同性质的乐曲,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也很有帮助。
3.结合各领域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具综合性。
幼儿园一直将五大领域作为教学内容,开展各类活动。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在活动中更加强调教育的综合性,不再将各个领域分割开来。然而奥尔夫音乐教育则非常重视这种综合性,这与我国教育发展不谋而合,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成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在杭州市金城堡幼儿园,老师们将儿歌故事、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在儿歌教学中,将儿歌变换节奏型,不但提高了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使幼儿感受到了节奏美。在创编故事的活动中播放音乐,让孩子们结合音乐的内容编成故事并表演出来,这是完全无声的,是考验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游戏。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或嗓音编出一段故事,如轻快的声音可能是表现小动物的,笨重的声音好像大狗熊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可以听音乐绘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了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等等。
4.与环境教育相结合,重视其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随着奥尔夫音乐在我国逐步发展,已成为很多园所的园本文化。教育者在实践奥尔夫课程的基础上,还将其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向,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渗透其音乐教育,让家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北京市朝阳区奥尔夫艺术幼儿园,用五线谱、音符、各种图形和线条装饰教室和走廊的地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可以在上面边唱、边跳、边玩,有的幼儿还可以自己创编节奏谱。在“音乐区”的墙饰中,将每次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卡、图谱、图片进行展示,既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又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在材料的投放上,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玩具、各类表演的服装、道具和材料。孩子们在其中摸摸、听听、敲敲、打打、玩玩、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幼儿能在自主活动中更好地环境积极互动,增强了教学效果。
5.与节日活动相结合,将教育成果更具展示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发挥,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歌唱、欣赏、乐器、指挥、舞蹈等多方面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培养幼儿特长展示,因其教学形
式灵活多样,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在广东省珠海市博爱幼儿园,“六一戏剧节”是园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然而今年教师将奥尔夫音乐故事绘本中的《小猫圆舞曲》改编成音乐剧《森林音乐会》,而故事中几只小猫既可爱又淘气,更是孩子们喜欢模仿和表演的角色。由于幼儿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一些动作又是平时游戏时经常做的,因此在排练过程中,既节省了精力,又让每一位孩子充分享受到了表演的乐趣,使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④ 家长看到孩子出色的表现,也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更为倾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传播中的制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一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实行奥尔夫教育作为幼儿园一种创收的手段,并以此为借口,收取高额的费用。却忽视了奥尔夫音乐体系中最基本的原本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奥尔夫教室要求宽敞、明亮、舒适,需要放置乐器、设备,营造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对音乐教育的投资相当有限,无法大规模的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此外,奥尔夫音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此体系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传播力度和质量标准。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人人参与的、人人平等的,使人高兴的心灵体验。但在某些幼儿园中,却把这种教育方法贴上了“时尚贵族”的标签。为了达到表演效果,幼儿不得不每天进行枯燥乏味的乐器表演,剥夺了幼儿每天必要的游戏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殊不知这样的表演正与奥尔夫的幼儿音乐教育理论背道而驰。
因此,当我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全盘接受,盲目照搬。要深入研究其理论的核心价值,根据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吸收其精髓,加以改造、融合地方特点,按照其原则进行实践应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更有利于幼儿发展。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在我国深入开来,他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利于我国幼儿在音乐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其理论的精髓对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①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P52—53 周素珍.论奥尔夫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刘曾焰.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融合[J]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