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与管理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与管理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熟悉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要害、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分别拟定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紧扣大纲和教材,全体学生都要把握的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中层目标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把握的较简单的综合应用。发展目标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才能把握的较复杂的综合应用。三类目标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关系,后一层次包含着前一层次的要求,是基于前一层次而确定的。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是固定的,但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对目标选择不当的学生,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三类目标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合二为一。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学时,要以C组学生能”吃得了”、A组学生能”吃得饱”,B组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有余地;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C组学生及时辅导,在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冒尖露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讲授新课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处理好部材,使教材重点内容层次化,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A层次的学生讲课时以讲为主,主要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C层次的学生要突出重点,精当讲解,重点是向他们讲解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能力;其次,作业练习层次化,对课本课外的习题,教师要按难易重新编排,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对A层次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题,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对C层次的学生以熟练应用题为主,所选题目应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各层次学生在作业的数量质量上要求也应有所区别。
教学评价也要层次化。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层次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全班同学问的横向评价。这种评价旨在掌握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差距及各层总目标的差距。⑵各层内学生间的横向评价,这种评价比较出各层次内学生间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使子目标向总目标趋近。⑶每个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这种评价能使每个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发展状态,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第二篇: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辅导分层
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辅导分层
艾继刚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到了小学毕业班后学生已经开始出现分化现象,如果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还强调齐步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生,就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违新课标的理念。分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分层互动,分类推进。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作业分层及评价分层,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发展的同时,也让学困生得到相应的发展,让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辅导就是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教学中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在课堂上我对C层次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对B层次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B层次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A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还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研究,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外我主要采用让学生之间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相互辅导的办法,即教师直接对A层同学进行辅导,B层同学由A层同学辅导,C层同学由B层同学辅导,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培优辅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这样,可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第三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如何实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成为小学教学关注的重点。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分层教学法被引入了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发展,成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法的涵义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91-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有价值的学习数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表现,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就需要教师“区别对待”,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就称之为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进行充分照顾,基本符合学生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分层教学法”的涵义
所谓“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大班级组织授课的前提下,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并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同时教师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指导过程,是现代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而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也同样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分层教学法实施的一般模式为: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从自学向自发、复习、作业、改错、总结的过渡,思维过程强调“举一反三”,实践过程则偏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原则
首先,时间统筹安排,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又要保证学习时间不被浪费,因此需要老师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其次,内容统筹安排,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对应的学习内容,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做到难易适中、任务量适度,为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人员统筹安排,即在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前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数学成绩、学习态度等,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而定,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打下人员基础。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根据学生差异,学生进行分层。整个教学工作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每个学生,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前提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层。学生间的种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只有学会正确分析、利用就能很好地做到分层教学。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不能过分重视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分层教学给予每个学生学习的平等机会,那些学习能力不足、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更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数学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数学课代表和数学组长,帮助老师做能力有差别,那么相对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就应该做出相应的分层,才能达到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对接。层次低、能力差些的同学,对于他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偏重基础巩固与熟练,最后达到能用常规方法解决基本常见的数学问题的结果。层次高、能力强些的学生,则可以教授一些综合性强有难度的内容,训练他们一题多解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并举一反三解决一些问题的变形的结果。当然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相应层次的基本教学目标后,都可以进行提升性的训练,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努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2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提问分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大致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3.3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由于学生进行了分层,每个层次学生的起始水平和接受掌握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是为课堂提问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分层后,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分层提问。分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特殊的行为艺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对教学有益,提问一些繁琐零散的、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纯粹只是在浪费时间,同样对优等生提问最为基本的知识点或对落后生提问最为复杂的数学题目也是在浪费时间。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就应当接受不同水平的提问来获得知识检验。
3.4根据接受能力,将练习做分层。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对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加以练习巩固,很容易学完就忘,也常出现学习了新知识忘记了旧知识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适度的练习巩固。在进行练习巩固时,需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区别练习量和练习难度。对于接受能力不足、知识底子薄弱的学生,能练会较简单的基本习题即可;对于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要进行变式题型以及较为简单的综合类题型练习,以巩固知识积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扎实的学生就要在做好综合类题型的基础上进行开放题和拔高题的训练,以培养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3.5根据学生能力,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统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这失去了作业的巩固作用,相反繁重的作业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精心布置分层作业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a层次只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对同类型题目的掌握;b 层次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习题,还要适当补充,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c层次则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多的综合性、提高型题目。这样分层布置作业不会因a层次觉得简单而不愿完成,C 层次觉得过于复杂而不能完成,而是让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相应层次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学情,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巩固所学。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4.结语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16,(08):120.[2]朱鸿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师,2015,(30):85.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我们应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及因材施教二者的有机统一,这两方面是我国现今小学教学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分层教学法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中,分层教学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正受到全国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以及教学的实效性,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受益,我们不断地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改变分层次教学一刀切的教学瓶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吧!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是指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针对学生自身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分层及教学内容分层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难度、不同容量的不同要求,让每名学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得到各方面和谐的综合发展.班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易形成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以及“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不易兼顾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到处可见.针对这一类问题,我们推行了“分层教学”的新方法,在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层次是多变的、动态的,并非是贴标签式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会给学生创造多种尝试、发现、选择、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会不断激励和鼓励学生进一步向目标跃进.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分离分层
在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前,为确保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对全班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优异具体了解,还要对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自主探究和性格差异等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进行分层教学.(二)确定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把学生分层分类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依据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难易度不同层次的目标.(三)分层提问
在提问前,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逐步从易到难过渡,都能积极的回答提出的问题.(四)分层练习
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其的查漏补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练习也注意分层,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充分考虑和分析,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并注意在难度和题量上加以区分,形成阶梯状分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不同的练习.三、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分层教学的实践是从学生个体分析,作业辅导,学习目标,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展开的.1.了解学生
对于分层教学工作的基础实施,了解学生是其教学的前提,从新课程的改革以来,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就开始加深,教师会私下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生活,思想背景的情况后,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知识背景,在这样一种基础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其进行分组,让他们可以取长补短,综合发展.2.作业分层布置
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3.学习目标
按照“因材施教”理论,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可以了解学生们各自所处的阶段,并及时的给他们补充新的知识,让他们吸收和理解.4.分层辅导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利用教师给其辅导的机会,及时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若是都对前面学的知识没有理解,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很吃力.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他们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中等生要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优生则要强化他们对掌握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对后学知识的联系.5.分层评价
找到学生身上适当的出发点,对学生合理而科学的评价,可以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帮助、理解和支持,并不是埋怨、责骂甚至侮辱,评价学生或许只是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动作,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也有着不同的效果,会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四、结束语
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时间和精力及课前教学准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时常反复,只有不断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作好思想方面的工作,才能持续下去;第三,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以及他们能否学好这门功课非常重要;第四,要坚持作好课后的分层辅导及配套练习等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柳江县洛满中心小学
黄秋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孔子也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教学难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作为教师教学时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加倍关注。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下面就谈谈这些年来我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个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如我在上《利息》这个内容时,在要求全体学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在加收20%的利息税时为何不直接把利率下调20%,而要如此麻烦操作,害得我们
算税后利息时又要多算一步?”这个问题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金融知识才能答得上的。而事实上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同时,我也乘机补充了一些金融知识,简单讲解一些税收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中的数学》一课时,除了学习简单的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我还以世界杯足球赛事和澳大利亚网球赛事为例,补充了分组循环比赛场次计算和淘汰赛比赛场次计算的方法。这些内容的增加,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不需要全部学生掌握,学生也不会觉得增加了学习负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数量的知识,培养数学尖子。
2.问题设计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他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常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个内容时,我就设计了下列问题:
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答案。)
2、什么叫做比?(归纳概念的问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完整的答出来)
3、比、分数、除法三者有何区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答到)
4、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想像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答。)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要求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分层。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使用的的是不同的练习,一是基础练习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二是综合练习,给班上思维能力稍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类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
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练多了,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对学生个性评价的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经过这几年对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我觉得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补课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该加倍关注。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性,要想在分层教学中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希望在以后注意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上,我们数学老师都能继续的努力和探索,让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