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

时间:2019-05-13 03:5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

摘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接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其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都不可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本文重在阐述分层练习的意义和作用,设计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分层练习,谈谈分层练习的建议和发展等.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各自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1)分层备课,把握学生分层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教师需了解全班学生的发展特点,包括学生在学习兴趣、平时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在家学习的环境等方面,采用家访、调查统计等不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初步将学生分层:A类,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忽上忽下,但有一定的向上潜力;C类,智力与非

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上感到吃力,成绩不理想.[3]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有坡度的题目,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等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

(2)练习分层,设计弹性作业

练习要分层次,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练习题和

富有思考性的习题.练习的设计要有坡度,但坡度要缓,难易适度,适合儿童特点.[4]

本着遵循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① 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是为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真谛而进行的.这是按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低层次,一般可以直接模仿例题或运用公式、定理进行解答,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概念,熟悉定理,强化公式等,并且保证所有学生都会做.

教学的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会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通过本堂课的例题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体会到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性,以下练习面向A、B、C三类全体学生,让他们小试牛刀,重在学习、巩固基础知识,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对于A、B两类学生,完全放开练习,其中最后两小题,要注意启发、引导C类学生说说简便计算的思路,以及为什么这样计算简便.

例题:商店里短袖衫32元一件,裤子45元一条,夹克衫65元一件,问: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付多少钱?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30+2)×15

68×48+68×2

16×401

125×(8+16)

5×27+63×5

103×23 ② 变式练习

当第一层基础练习完成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达到教学要求.在第一类题目的基础上巧妙设计一组变式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度.

练习:先计算每组的两道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完成计算

32×(30-2)○32×30-32×2(40-4)×25○40×25-4×25(100-2)×35 = 23×134-34×23 = 这一类题型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还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为后面的练习奠定基础,要求全体学生能掌握.对于A类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运用,通过观察就能领悟蕴含的规律,这里我放手让他们自学.B类、C类学生也能依葫芦画瓢进行计算,或者通过计算检验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练习时我再适时点拨,令他们尝试说出其中的奥妙,变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对于C类中练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亲自辅导或由A类学生帮助主动学习的形式,使这类学生尽快掌握这部分知识.

125×7+125

78×102(2)提高性练习

101×13-13

31×99

99×101 街心花园有玉兰树和海棠树各3行,玉兰树每行172棵,海棠树每行128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玉兰树比海棠树多多少棵?(用简便方法计算)

(3)发展性练习

99×99+199

101×101-201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要求.C类的学生要求完成第(1)题和选择第(2)题中的一道题;B类的学生要求完成第(2)题,尝试完成第(3)题中的一道题;A类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任意选择第(1)、(2)中的一题,并完成第(3)题.

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路,发展自己的思维,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堂课要求全体学生掌握(1)、(2)两题目,理解第(3)题,在核对答案过程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格外关注,有困难时亲自辅导或请基础好的学生帮助练习.如此设计,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有利于全体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分层练习的实施建议

分层练习的目标是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提高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分层练习的实际课堂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掌握分层,注意学生的变化

学生所处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对学生分层绝对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低层次的学生,可允许他们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放慢学习的速度,达到较低的目标,同时在学习方法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向高层次努力迈进.

2.允许错误,鼓励创造性答案

“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7]练习过程中,我们允许错误发生,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利用,杜绝学生再犯此类错误.同时正确对待反复错误现象, 绝不可气馁、灰心或放弃教育,要理解学生,找出反复原因, 因势利导, 使他们在反复中得到教训, 克服反复错误.对于课堂出现的创造性答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保护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组织练习时,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互助学习,保证练习正确率

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及时的进行纠正,确保正确率,在订正和交流过程中,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启发,以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高层次的学生帮助低层次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分层练习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分层练习研究也开辟了新的天地.如今的网络教学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等特点为实施数学分层练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将真正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圆的面积计算”的巩固练习,利用网络资源,分三个层次进行设计指导.其中的一组题为:

1.公式计算的单项练习.有一个半圆(如图1),求它的面积. 2.知识运用的练习.有一个图形(如图2),求它的面积. 3.训练思维的练习.有一个图形(如图3),求它的面积.

9m10m18m18m图1图2图3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统一作答.答题前,先说明操作情况:如果答对某一层次的题目,选择“继续”,则继续作答同一层次的题目;选择“挑战”,则作答高一层次的题目.如果学生答题遇到困难,可以选择“电脑提示”和“老师辅导”.接着开始答题,从第一层次开始,作答正确时,屏幕上出现灿烂笑脸和“恭喜”字样,电脑会让学生作出两种选择“继续”和“挑战”,继续答题.反之,答题错误时,屏幕上出现沮丧哭脸和“加油”字样,电脑要求学生重做一次.同时, 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老师辅导”给老师发送求助通知, 实行人机对话的个别辅导, 也可点击“ 电脑提示”模块, 进行再学习、再练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充满知识和趣味,可以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因材施教目的.同时便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网络不仅为数学分层练习拓展了空间, 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运用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分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8]

总之,分层练习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而设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分层练习,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优等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舒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分层练习在今后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187~188. [3]梁镜清.小学数学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1):223. [4]张烨,张锦堂.面向全体分层教学[J].上海教育,2000(5):3. [5]袁晓军.分层练习的教学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4:33~34.

[6]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46. [7]郜舒竹.数学教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15.

[8]熊宁娜.运用网络教学优化分层练习[J].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2002:23~25.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柳江县洛满中心小学

黄秋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孔子也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教学难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作为教师教学时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加倍关注。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下面就谈谈这些年来我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个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如我在上《利息》这个内容时,在要求全体学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在加收20%的利息税时为何不直接把利率下调20%,而要如此麻烦操作,害得我们

算税后利息时又要多算一步?”这个问题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金融知识才能答得上的。而事实上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同时,我也乘机补充了一些金融知识,简单讲解一些税收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中的数学》一课时,除了学习简单的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我还以世界杯足球赛事和澳大利亚网球赛事为例,补充了分组循环比赛场次计算和淘汰赛比赛场次计算的方法。这些内容的增加,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不需要全部学生掌握,学生也不会觉得增加了学习负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数量的知识,培养数学尖子。

2.问题设计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他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常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个内容时,我就设计了下列问题:

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答案。)

2、什么叫做比?(归纳概念的问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完整的答出来)

3、比、分数、除法三者有何区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答到)

4、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想像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答。)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要求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分层。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使用的的是不同的练习,一是基础练习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二是综合练习,给班上思维能力稍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类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

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练多了,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对学生个性评价的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经过这几年对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我觉得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补课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该加倍关注。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性,要想在分层教学中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希望在以后注意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上,我们数学老师都能继续的努力和探索,让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优化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优化

四川省剑阁县实验学校 刘剑蓉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是21世纪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要树立“人人能成才,个个是人才,成就各种才”的人才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学中教师只要把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以及观察、分析、操作、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猜测等能力掌握得了如指掌,这样就能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从而达到分层优化的目的。

为了达到人人能成才,个个是人才,成就各种才的目的,面对数学教学中千变万化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只要学生学得轻松且收效好,就可以拿来我用。我多年接数学差班的亲身体会:学生接受能力的好中差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但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绪。下面就谈谈“分层优化”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优等生这个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养成了勤奋好问的好习惯,思维敏捷灵活,在教学时,侧重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就像叶老说的那样:“一边教,一边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探求知识,鼓励学生超前思维,如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就要由这一个知识点延伸到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能力。课堂上,教师只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精心点拨,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在设计尝试解答题、达标检测练习时要为这部分学生创设问题情趣,让学生在提问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这些题的难度要因材而宜,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学会发现问题,关于提出问题,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氛围。如:应用题的一题多解,综合、归纳解题规律和技巧……

教师要热情支持他们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树立主人翁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向有数学成就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如华罗庚、陈景润……使他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立志将来为祖国争光。

二、引导中等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众所周知:中等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不加强教学管理,就会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层次的学生有求知的欲望,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较前者(优等生)都稍逊色一点。在教学中,要使这部分学生达到优化,就要制定出详细的拔计划中转差计划,(计划千万不可流于形式)针对每位中等生的知识点、能力等要分析透彻,人情合理,然后设计好拔高优化的措施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如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出示抽拉影片。

师: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板书)其次,我用投影把平行四边形抽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共同学习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作寻条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沿着这条线将它剪开(全班学生操作)。

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后,这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吗?

2、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我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再加上自己的亲手操作实验,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使他们的认识从直观过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充分调动了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教案时,要为他们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阶梯性题目,对回答或板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典型习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鼓励他们试做难度较高的习题,进而增强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耐心辅导差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蔡林森校长的一句教改行话,实践证明确实如此。一般来说,除了个别智商残疾外,大多数学生的差异并不是太大,至于个别差生的学习落伍也是由种种原因造成的,诸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身素质等等。为此,教师在制定差生转中计划时,首先要分析原因,从诸多方面综合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在这里只谈他们的一般共性。这个层次的学生有求知的愿望,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牢固,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在这个层次上要下苦功夫,因为学生成绩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听课的效率。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在精心设计训练题时对他们适当要降低要求,讲解的时间要比前两者(优等生、中等生)占用的多;在讲解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讲课的内容,并使教师讲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同步进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思考、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对回答和板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这些差生从中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更好地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他们基础知识差,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在做练习时,教师要多巡视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耐心辅导,尽量使他们做到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达标练习时,既要让优生吃得饱,又要让中等生吃得好,更要让差生吃得了。当差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的习题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向高层次去试一试,允许他们做错后听教师讲解再订正,绝不能挖苦讽刺他们,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随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可从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互助互学形成合力

针对一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差异等等,要做到分层优化,这就迫切要求教师拿出一个具体有效的方案使优等生拔高,中等生进步,差等生赶上,尽管课后单独辅导有一定的作用,但关键环节在课堂。所以说首先应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其次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在教师眼中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宠爱优等生,溺爱中等生,不爱差等生;再加上教师课堂上富有引导性、启发性、艺术性的提问,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学生热情高涨,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鼓励优等生与差等生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使差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定期检查辅导结果,开展评比优秀辅导同学的活动,全班形成合力,更好地增强中、差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在大纲统一要求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动态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新理念。

一、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一】问题设计的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成功的设计方案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1】根据学生的智商层次设计提问:老师的提问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时要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2】根据学生的思维偏好设计提问: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多提信息收集类问题,例如: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像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例如,问:“接下去会怎样?”,……;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例如,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概括力较强的学生多提总结性问题,例如,问:“你明白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提问: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需要长篇叙述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回答篇幅较简短的问题,给不同层次及类别的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够在平等交流、互助协作中取长补短,使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全面、平衡。

【二】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正确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及教材的重难点,在备课中针对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人人达到的基础教学目标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立足发挥他们的潜力的提高性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较难理解,理解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让C类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比较中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并能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A、B类学生,则要求他们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能够根据题意画简单的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推导公式及列式解答,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在分层实施阶段,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因素,结合学生意愿和教师规范等,将学生按照A、B、C三个层次以1:2:1的比例配比分组,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优势互补作用,努力做到以点带面,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化。

【三】课堂练习的分层。

练习分层,每节课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

【1】第一层次:基础练习,全班统一要求,重点辅导后进生,过好模仿练习这一关。

【2】第二层次:变式练习或简单的综合练习,要求B类和A类学生掌握,这类题重点指导B类学生,也鼓励C类学生尝试做,作为他们的附加题。

【3】第三层次:提高题,具有思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求A类学生多思考、多练习,也鼓励B类学生做一做,作为他们的附加题。

三、学生评价的分层。【一】课堂评价

课堂的分层分类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秀生精益求精,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

【二】课后评价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显然是不科学的。我采取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红旗小组,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

【三】期终评价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总之,能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才是我们开展分层教学的初衷。

四、采用分层分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端正教学思想。采用分层分类教学是为了促进各个层次间的融合,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全体学生都能搭载集体这辆特快列车,借助“雁阵效应”振翅翱翔;绝不可弄成了顾头不顾尾的“劣位淘汰制 ”,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

【二】要正视个体差异。洪荒衍生万物,是万物间的差别形成了大自然的姹紫嫣红。缩小差别并非意味着消除差异,首先必须承认每个人的固有素质差别的先天性以及后天的差别不可抹除性,鼓励个体间的良性竞争以及个体差别间的良性交流。如果教师不能正视个体差异,极力在教学中搞“一刀切、一般齐”,那么随之而来的失败感定会给予你沉重的打击。

【三】要善于动态调控。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不应采用固定模式,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

【四】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并非所有教材内容都能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分层或怎样分层,必须从教材内容、课型情况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选择。

总之,分层分类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分层教学之所以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第五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实施有效分层评价的探索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特别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开展了“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教师就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的分层评价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在学习知识中 有效分层评价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学中发现,尝试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都获成功。对于未成功者,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责备。学生的解题错误中往往有正确的成份,教师应该尽量发现其错误中正确的成份,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尤其在分层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明确哪层学生达到哪个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学习中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成A﹑B﹑C三层。A层指基础层学生;B层指稳定型学生;C层指提高层学生。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教材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每个面的面积计算是旧知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六个面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进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在分层教学中多处实施分层评价。在验证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中,由C层同学带领BC层学生一起看媒体自学,并完成学习单。学习前对各层次学生提出要求:A层:根据资源信息,阅读表述。B层:选择资源,学习表述。C层:自选资源,探究表述。这样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C层同学在得到结论验证的同时又得到了数学语言表述和归纳的锻炼;学困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在网络资源的辅助下,学会倾听,学会观察,从而获得知识。教师依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评价,对于各层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判断,这才是对学生一个公平的诊断。这样,教师既掌握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度,又及时促进了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否则,让A层学生回答BC层学生的内容,学生不仅不会,更会因为老师的否定降低学习热情,甚至畏惧该部分学习内容;而让BC层学生回答A层学生的内容,虽然答对了,但没有提高思维力度,同样降低了学习效率,对于这样的评价都是低效的。

又如《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一课,该内容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重难点是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出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方法,并在实践比较中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在探究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先出示一组算式:2×3=()、20×3=()、200×3=()口答之后,让学生列竖式计算:200×3。A层有位同学这样列式:(如图1)班上有部分同学“哄”地发出嘲笑声。这时我问:看来大家挺有意见,是吗?你能说说对或者错的理由吗?学生纷纷举手在一次次辩论中,得到结果(如图2),答案是正确的,方法是对的,并使计算简便了,同时得到计算方法:计算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先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添上零;……。教师及时肯定小结:是呀!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时,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看因数中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这个本领,已经被大家领会,还真行呢!同学们在判断他人正确与否时,先要想一想他是怎么想的,不仅要发现他人解题中的错误,而且要发现其中正确的成份,你们说是吗?我想:这样处理,发挥了BC层同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辨析的能力,又给了A层同学学习自信,不会畏惧在课堂上答错题,保护了这一层学生渴望知识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二、在实践练习中 有效分层评价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运用中进行分层练习,在完全达到预设目标的同时,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既满足优等生需要,也拓展了其他层面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分层练习环节,因此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要分层评价,通过分层评价环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学习检测。对于A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B、C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例如《垂直和互相垂直》,该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认识了直线、线段、角,会度量角、画角的基础上教学的。具体学习: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以及垂线、垂足等概念。教学目标:知道相交、交点、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含义。并能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能根据图形特点或利用工具正确判断2条直线(或线段)是否互相垂直。能在一张纸上折出2条互相垂直线的折痕。在练习中进行了分层(见图3),5幅图从简单到变式,再拓展,通过情境演示学生知道可将直线延长并相交,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评价中,教师明确第1,2题是人人掌握的,所以请A层学生回答,满足该层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要对答对的表示肯定;第3,4题是BC层学生的,是就上两题的变式题,评价时就目标明确了,当然A层学生也可能答对,那么老师要及时表扬,给予鼓励;第5题是提升题,由C层学生回答,教师起点拨引导作用,评价时尽量让学生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和数学表述能力。而这些练习都考虑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各层次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再上一级。结果是第一、二、四题学生的回答正确率是100%,第三、五题由于学生需要能够判断并能将直线延长后发现互相垂直的关系,所以满足了思维较强的学生需要,回答正确率是75%。从数据上看出每一位学生在实践操练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在延伸拓展中 有效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无处不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固然有巨大影响力,但是作为同龄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同学之间的评价朴实、真诚,发自内心,学生也乐于接受。通过学生的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例如《轴对称图形》,该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知识。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难点:能辨别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出对称轴。教师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创造一副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运用65个小配件在网络画板上创造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在评价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作出不同的评价。对于A层学生主要落脚于创造的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否掌握对称的概念;BC层学生不仅讲评对与否,更注重评价创造的轴对称图是否美丽,由于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使得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各不相同,使个性充分展示出来,学生配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在数学上创造美,体现美,欣赏美,课堂气氛愉悦,轻松,师生情感互动。使指导方法与张扬个性得到统一。

又如《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第二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兑换,掌握最简单的兑换方法。该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方法。人民币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看起来学生应该掌握,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学生对面值较大的人民币认识得较多,对面值小的人民币认识得少一点,为此,在拓展中,我创设超市选购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拓展应用已有经验,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出示商品(见图4),问:如果你们小组有5元钱,你们想买什么?买完后还剩下多少钱?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游戏开始了,学生纷纷用自己学会的方法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小组间的活动十分激烈。有的说:买1只面包、1根火腿肠、1只橘子,还剩1.7元;有的说:买3支糖还剩2元;还有的说买1根火腿肠、1只橘子和1瓶橙汁正好用完等等。在评价中,教师明确这部分知识不一定有层次区别,因为它更突现对实际生活知识的渗透。讲评前教师深入小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动向,以便评价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由于是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必须点评每位组员的表现,以此激发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初步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更在游戏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展现学生个性创新思维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实践购物中应用所学知识,将选购、计算、合理、正确的理财概念合而为一,使人人都有收获,人人得以认同。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创造力和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和挖掘,这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全新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单一的评价机制,评价,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有效的分层评价,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练习(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探析 现如今大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令一些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然而从整体来说,考试成绩和学习情况并不符合......

    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辅导分层

    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辅导分层 艾继刚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的提高了......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大全)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 分层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从而使全体学生能......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让学生扬起自信,走向成功 自2008年开始,第x小学参加北师大数学分层教学项目实验,在四、五、六年级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 分层教学法的教育理念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为主要目的,增加教学的主动性、选择性,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实......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分层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各组按照不......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甘谷县盘安镇杨家庄初中 石晶 在日趋数学化的当今世界,数学在各领域全面渗透,数学和数学教育已受到更高的重视,对于数学教学者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