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题七步教学法(最终版)
应用题七步教学法
贵州省仁怀市九仓镇落凤小学:林乾伦
【摘要】: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求出未知的过程。应用题的解答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学生为主体,以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 教学 七步法
在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应用题随处可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其存在形式要么是给出信息数据和问题,要求根据问题捕捉信息数据进行解决;要么是有了信息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要么是已有一些信息数据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先解决差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它是一类非常讲究思考的题型,逻辑性特别强,而且涉及面相当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基本环节是:引导→读题→思考→表述→记录→寻找→研究。现分述如下:
1、引导,是老师有机连接各个环节的桥梁。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新知识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识上,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千万不可小觑,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仅要让导的内容与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有利于学生进行迁移类推,而且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既容易学,又有趣;既有用,又有价值。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导的方式,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或者充分使用学具、教具进行设疑,或者运用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或者环环相扣,以旧引新。总之,不论运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达到导的目的,导得自然,一般来说,都是可取而有效的导入方式。
2、读题,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实,要把应用题读通、读透,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学生之所以做错,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读题时走马观花,没有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用题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全班齐读,形式不拘一格。此外,还要注意读的语速。通常情况下,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3、思考,便是思考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该如何表述,题目中有什么样的系,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等,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中心环节。学生思得如何,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经历和思维水平,合理而充分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思维现实化。只要是上数学的老师,都很清楚地知道,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周密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切实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设法调动学生的大脑器官。不但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产生遐想,引发思维的火花,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对学生负责。切忌以教师的说讲来代替学生的思,力求“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表述,指学生用语言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表达,属于口头动脑,是对题目的再理解,是最积极的思维表现。“人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与言语密不可分。”可见,语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说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评价学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智商高等,主要就是从学生平时说的积极性这一角度来进行评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说的训练。因此,说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个人说的方式进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此外,还要要重视说的依据,也就是根据什么来说的。只有把依据弄得一清二楚,学生才能明白应用题是如何体现基础知识点的,才能判断自己思的结果是否正确。
5、记录,指将学生说的内容简单明了地写下来。就条件和问题来说,记的实质是对原题进行删节、组装、制作的过程,是对原题的一种精加工。就整个这一环节来说,记的目的是变复杂为简单,加深记忆,强化理解,以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记,是学生概括能力的表现之一。通过观察记的内容是否完整简洁,可以看出学生提练语言的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记的能力,尤其是较复杂的应用题,记就更有必要了。
6、寻找,指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的突破口,进而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属于分析的过程。突破口一般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是学生理解题的拦路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找出这种句子进行理解。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获取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从具体题目中找数量关系的能力。只有找到正确无误的数量关系,才能根据数量关系进行正确的解答。
7、研究,指学生根据信息数据,利用找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及某一条件或问题,研究出其他的数量关系,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后学知识,尝试多种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是解题思维的拓展,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总之,研究出的数量关系越多,“脑野”越开阔,思路越清析,解题方法越丰富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于优秀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上七个步骤,并非是孤立的,每一环节都可能会有其他环节的相随或参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七步教学法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经常以思为中心,让说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感观,使学生的脑、眼、口、手齐头并进,勇于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等方式去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学生遇到应用题时,才能迎刃而解。
第二篇:七步教学法
信息系之七步教学法
七步教学法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七步任务驱动法和七步项目教学法。其中对于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类课程采用七步任务驱动法,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拟采用七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形式采用前面提到的小组合作教学、组间竞赛的方式,所有课程都是在机房内进行。
1、七步任务驱动法
七步任务教学法是针对学生是初次接触该门专业课程,对该课程的知识点一无所知,设立的任务需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最好是一个小任务,可以在2至4个课时内完成。任务与任务之间可以没有联系,但是都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先将教学资源放到服务器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复习回顾
由老师回顾上次讲课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及操作出现的集中性的问题,可以是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是让学生上台操作的形式。
第二步:创设任务情境
利用计算机课程的优势,结合课程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欣赏、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可以是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案例,也可以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实例效果。
第三步:基础知识点拔
根据创设的任务情境,由老师讲述要解决这个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笔记,记录知识点。
指导思想:贯彻目标教学。第四步:师生探索讨论
组织学生对第二步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索、讨论、分解、实现,最后归纳总结所用到的知识点,将实例任务和用到的知识结构消化吸收。在老师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同步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来完成。
注意事项:要强调完成该操作的方法,避免学生盲目模仿。第五步:学生分组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以上任务以后,教师分组布置不同的实训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在练习中,小组长做完自己的任务后指导其他同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巡回辅导,完成后各小组将作品作为本次课的作业通过网络上传至教师指定的位置。
指导思想:贯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兵”教“兵”策略。第六步:成果展示,师生互评
根据上传的学生作业,由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练习成果展示,这一名代表须是学习中下游的学生。目的:一是督促在第三步的探究学习时,把“兵”教“兵”策略落到实处;二是为下面的互评与总结提供机[4]会,做好铺垫。
在学生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各组展示完成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或讨论,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点评,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生互评结束之后,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点评,把重点、难点讲透,把操作方法及步骤讲准确,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发挥教师点评的作用。第七步:总结、测试
进行分组测试、比赛,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自发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七步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综合实训类课程可以采用七步项目教学法进行综合教学,将该课程的知识点都集成在一个或几个真实的项目中,对课程的所有知识都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与练习,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真正做过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真实项目,而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有意义的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掌握或者有所了解。
第一步:提出项目要求
向学生提供信息,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等,要求项目要实用、形象,每组的项目不同,但涉及的知识点相同。需要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第二步:教师分析项目
由老师分析项目完成的方法。由于学生一般都是初次涉及到该项目,所以应该由教师示范性地说明完成该项目使用的方法或者大体的步骤。这个说明应该只是一个方法的说明,而不是具体的项目的完成步骤。
第三步:小组分派任务
每组小组长根据自己组的学生情况分派任务。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 第四步:小组根据任务制定计划
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第五步:组织实施
学生根据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完成相应的本组内的任务。这一步需要的时间较长。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及学生进行操作过程的记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检查、监督、辅导的作用。
第六步:小组作品展示,相互检查。
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总结,最后形成WORD文档传给老师,可以作为作业使用。
第七步:教师点评
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老师根据学生作品的情况进行总结点评。
第三篇:音乐欣赏七步教学法
音乐欣赏七步教学法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音乐欣赏“导、听、想、说、析、演、育”七步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导
就是导入新课。有人说:“有个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根据欣赏的内容,用图片、录象、故事、谜语、谈话、复习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蜜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有一个人类的好朋友来拜访我们,她是谁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段音乐,看谁能在听完后猜出来”。这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欣赏欲望,投入到新课教学,亲切又自然。
二、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是感知音乐,听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导入新课后,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全身心地聆听音乐。在听之前,教师不宜做过多的讲解,可提出几个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是几拍子的?速度?情绪?通过初听音乐,可让学生对音乐旋律、情绪有初步感受,为进一步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作好铺垫。
三、想
在初步感受音乐以后,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又不足,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和音乐的基本情绪内容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采用图片、简要的讲解、手势、眼神等进行因势利导。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教师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春暖花开、百鸟歌唱的情境,再放一段鸟语花香的录象片,然后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在脑海中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百鸟齐鸣的优美图画,这样通过听想结合,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地,获得了美的享受,受到了艺术感染,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四、议
就是交流所听、所想的感受,谈对作品的理解。由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不同,欣赏中每个人的感受、想象也不同,让学生谈听后感,既能互相启发,又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评价,让学生从初步的感受音乐到理性认识音乐,这已进入欣赏音乐的理解提高阶段,使每名同学都成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析
通过前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感受、想象和讨论以后,已经对作品有了较深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作品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各种音乐手段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及如何去把握作品的风格、体裁等。教师可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比欣赏、讨论等方式进行,同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六、演
即演奏,演唱音乐的主题,或随着音乐舞蹈表演。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美。根据音乐的情绪,用舞蹈、表情、身体动作自主表现音乐,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可让学生模仿乌龟、小兔的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欣赏歌曲《道拉基》时,可随音乐翩翩起舞,体会欢乐的情绪,培养了协调性和乐感。
七、育
即抓住作品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苏霍姆里斯基提出:“音乐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在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意境美、形象美的同时,再挖掘作品的思想美,用音乐作品中的“情”与“美”去熏陶、感染学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第四篇:三元.七步教学法doc
三元·七步教学法简介
淄博一中物理组 鹿传旺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积极进行了课堂改革。经过一个学期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名字的含义
1. “三元”指的是学生、学习材料(课本等学习材料)、教师这三个客体。2. “七步”是针对课堂的教学环节而言的,共有七个环节,称为七步,分别为:温故知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点拨深化、当堂巩固、梳理总结。
二、课堂教学理念
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尊重三个客体(学生、学习材料、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协调、引导帮助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使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三、实施过程简介(参见课堂实施图解)
1、备课: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设计出各环节有关问题和互动方式。
2、课堂实施:
第一部分:完成基本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四个环节:温故知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点拨深化。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完成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老师指导下结合课本自学。学习材料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纽带,这一部分实现三元单项交互。即学习材料与教师(课前准备),学习材料与学生(课上)。参见图上的第一部分。反馈学习情况(适当互动)。渗透“点拨深化”环节。
第二部分:针对重点、难点、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达到拓展深化的目的,是课堂的中心部分。包括两个环节:合作探讨、点拨深化。借助课前准备探讨的问题和课堂上学生临时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组织实现三元互动,分小组进行,老师巡回了解情况,随时与各小组或个别学生探讨。各小组同学通过“问题”实现生生合作,同时更深一步再去学习课本。反馈学习情况(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互动方式。渗透“点拨深化”环节。
第三部分: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落实和巩固。包括两个环节:当堂巩固、梳理总结。学生完成教师准备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反馈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拨。最后梳理总结所学基本知识和方法。
说明:第一部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三元间的单向互动,第二部分突出学生的合作学习,三元的互动,第三部分体现学生学习效果和应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总结能力。这种模式史学留给学生充足参与、自主的学习、思维时间,体现课堂是学生的学堂。“点拨深化”渗透到其它环节中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帮助作用。通过实施过程图可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协调作用。附整个实施过程图。见下页
第五篇:四段七步教学法
侯集中学“四段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实 施 方 案
一、问题提出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我省素质教育精神,积极有效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侯集中学大力推行“四段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所谓“四段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师生共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拨、训练反馈,以求“课堂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思维活动容量最大化”的高效课堂。这种新模式具有四个阶段:“明确目标 自主合作 答疑解惑 当堂达标”,拥有七步教学环节:(1)出示学习目标;(2)组织学生自学;(3)小组合作交流;(4)学生自我展示;(5)师生互问互答;(6)当堂达标测试;(7)课外拓展延伸。
在实施“四段七步”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切忌生搬硬套。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和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大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和价值观度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对所教所学内容 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学生围着教师转,习惯于被动学习,其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一定程度上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只重教书而不重育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紧盯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习过程考虑很少,缺乏情感的激发,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3、过分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选题成了教师的备课重点,学案成了 “习题集”,教学重点没有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没有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4、有的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智慧。研究浅层次教什么,而没有深入到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甚至某些老师把素质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相对立,错误地认为推行素质教育、搞课堂教学改革,要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觉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
1、转变观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要尽快转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模式观,学生观,人才质量观。使广大教师明确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改变、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广大的一线教师,自觉实践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学校要求广大教师不等、不靠,早参与早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照名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反思本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攻坚作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以“四段七步”课堂教学模式为 基本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每位教师力求创造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创新教育”新模式。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情感化课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必须是能动高效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最高效的求知益智;必须是开放而有序的课堂。三个允许: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想,不要怕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说,不要怕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不要怕做得不对。两个亮点:教师的主尽情激励、巧妙引导。六个转变:一变“严肃、紧张、拘谨、枯燥”的课堂为师生互相尊重、情感交流、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二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习惯为“先学生按教师的提示自主学习,后教师重点讲解”。三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先学生质疑提问,讨论研究,后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探讨作答”。四变“教师先讲概念理论,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为“学先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后导出概念结论”。五变“教师空洞说教”为“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做中学,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六变“教师的‘一言堂’权威教学”为“学生可以上台讲解、表演、质疑批驳教师的民主创新的课堂”。在教学效果上要有新突破,要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尖子,轻差生”的不良倾向,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八个学会”: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学会读书观察;学会讨论研究;学会提问质疑;学会实践操作;学会检测评估;学会分析总结;学会批判创新。
3、示范引领
在一线教师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在全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研讨课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
1、活动推动
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校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我校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举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系列研讨活动;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学校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课堂点评,以此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5、保障措施
学校采取以下措施保障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总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项目研究课题组,加强领导工作。
2、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级部推门听课。
3、学生问卷调查。
4、课后跟踪检测。
5、检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常规资料。
若发现有不符合高效课堂标准上课的老师,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级部将对其采取连续推门、跟踪推门和集中推门的方式,直至其达到要求为止
五、课题组人员组成
组 长:高尚海 副组长:胡万允
成 员:洪刚良 张玉振 林成友高保华 杜庆社
马永进4
高志坤于美华王冬 李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