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时间:2019-05-13 03:4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一篇: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浅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从不间断,举目望世界也只有中华文明保持到今天,何也?答案多种多样,因为看问题的方向不同,答案当然不同;从文化教育上说,中华民族有着博大深厚的国学,国人有尊师重教、善于学习的传统,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

小学生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国学、国学经典有什么关系?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广义上的国学,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经典是国学的精华,国学经典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包括小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成人教育——培养成功的人格,是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成年人的教育。成人教育原应在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其中小学阶段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高素质形成和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常言道:桑树条子从小育,中国的现状是:忽视小学素质教育,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经过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仍缺少人的基本素质。

小学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小学生可塑性越强,小学生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小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在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小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小学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小学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或作的解释)不尽相同。我认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的几句话,道破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现在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而中国的国学里面或多或少涵盖这些内容。我们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周易》中的。《尚书》中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诗经》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资治通鉴》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韩昌黎集》中的诗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读《礼记》,不学习《礼记》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没办法与人融洽交往。特别是《论语》里玑珠遍地,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不重则不威/慎终追远/礼之用,和为贵/敏于事而慎于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可忍,孰不可忍/礼与其奢,宁俭/既往不咎/ 朝闻道,夕死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愚不可及/斐然成章/不迁怒,不贰过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文质彬彬/敬鬼神而远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举一反三/求仁而得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诲人不倦 君子坦荡荡/威而不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仰之弥高/循循善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功亏一篑/后生可畏/ 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未知生,焉知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四海之内皆兄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名不正言不顺/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不患人之不己知/以德报怨/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忧道,不忧贫/性相近,习相远/割鸡焉用牛刀/ 道听涂说/患得患失/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有《劝学》、《师说》、《爱莲说》、《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名篇名著,这些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她包含了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她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人前进的方向;她像慈祥的母亲,循循善诱她的孩子;她像一把标尺,规范人的行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小学阶段、小学生呢?所以说诵读国学中的经典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十多年前就开始有目的尝试,在所教的班级中,其中一个班有计划有系统的由浅入深地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每周两节课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本人只做有限的点评,实践了两个周期,一次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次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几年以后细细的观察统计,发现同一个现象且惊人的相似,发现诵读国学经典班级的学生,学习自觉性、目的性普遍有所提高,不仅在语文成绩上而且在数学、英语成绩上较没有诵读的班级要好,语文平均分高了七、八分,并且在精神面貌上也不一样,诵读经典班级的学生更讲礼貌,更加自信,在小学毕业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出彩的人数更多。虽难说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囫囵吞枣现象,有些意思不能一下子清楚明白,但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加上老师的评讲,润物细无声最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说诵读国学经典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会做人——要求学生求知先学做人,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尚的品德和爱国爱家的思想,有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本领,自立、自强,成为经得起新时代考验的人才; 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诵读国学经典是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步骤。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那么,何谓“本质”呢?本质是指人或事物底子性的构造,具有根底或条件的意义,并蕴涵着无限开展的也许。

素,素日,平素之意;质,本性、本质之解。“素质”并不什么,也不深奥,“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常识”、“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谓本质教育,即是合理调整和组织本质构造,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本质构造的活动和进程。

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贤哲精英。大力提升国学教育价值,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

总之,国学经典教育是实施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使我们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第三篇: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国学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 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绸,白色的蚕茧,抽出白色的细丝,织出白色的丝绸。引申为一切白色或一切淡色,如白马素车、素衣素裤、素净等等,后来人把不施脂粉也叫素,如素面朝天等。质,顾名思义,就是本质,原本的质地,本来的状态。理解了什么是“素”,什么是“质”,人的“素质”一词就好理解了。素质本是个抽象的名词,它不象不着脂粉的“素面”那样有形有象,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无形无象的东西,可感受而不可触摸。一个人的素质高低,稍有境界的人都能感觉的到,却不一定都能说得清楚。

素质教育就是把所有的观念、知识、习惯等等一切后天的东西,全部放下来,返回到人先天的最初的本来面目,即返本归真的状态,就是人的本性、佛性,就是人得之于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最本质的含义。这是素质的最高层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论述教师的职责,把“传道”放 在“授业解惑”的前面,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韩愈看到了“传道”比“授业解惑”更重要,是为学的根本,“传道”是其目的,“授业解惑”只是获得真知、获得人生智慧及其人生常识的一种途径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现今的体制教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似乎一浪高过一浪,而成效越来越让人失望。一说搞素质教育,人们想到的就是办个舞蹈班、开个绘画班、书法班、武术班等等。素质教育现场会所展示的 也都是这些,似乎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似乎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生素质的提升仅表现在吹、拉、弹、唱等技能、技艺的掌握,却始终未见其道德层面的升华。看似娴熟的技艺,若只限于技术层面的练习,学到的只是皮毛,只是“技”,而非“本”,孔子云:“本立而道生”,乐曲背后的深厚内涵——道,则永远不可能被吸纳。

素质教育如果仅停留在单纯的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而没有一个从人性的高度立足于“道”的层面上的改革教育的总的纲领,那注定要失败的。如果有一个根本的总的改革教育的纲领,那么在此纲领的笼罩下,那些以前成问题的枝节的、外在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或许能有妥当的解决办法或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不再成为问题矣。这个总的纲领,应当从人性之高度予以深思,以人性的标准去善加衡量与抉择。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著名教育家王财贵说:“当今中国,乃至于全世界,所面临的教育苦恼,乃是出于教育思想之偏离人性之本质而造成的,这是属于思想性的、哲学性的、典范性的失落。如果不从根本上作系统的转向,只在枝微末节上欲求修订,则不但无济于‘长期发展’,且致治丝益棼,最终贻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与进步之大好契机。如果教育改革能从根本上着力、能触及问题背后的根源,则走出目前教育所面对之困局,则并非困难之事。一切枝微末节上的困难与问题,亦将随着根本问题之解决,而得迎刃而解也。因此,吾人当注目于根本理念之转变,从此处下力即可正本清源,即可令教育起死回生,人才从而可以得而辈出,造就堂正优雅足以作为世界典范的新中国。”“吾人以为教育当从偏失于人性之处,回归于人性本身,此即是一根本性的、系统性的教育改革之转向处。以此即能正本清源而使教育归于其位也。教育当定位为‘开发人性的工程’,教育之本源与动力即在于‘人性’也,此何有疑哉?往圣先贤可以为吾人作证也,东方西方概莫能外也。顺此道者,教育兴、民族兴!逆此道者,教育衰、民族衰!吾人在教育领域几十年,对教育的思考亦是几十年。吾人有此自信也。教育即是开发人性之工程,那么‘人性’在教育的应用上,可用两方面来解析,一是‘人性的全幅内容’,一是‘人性的开展历程’。怎样的教育能够按人性开展的历程尽量的开发人性的全幅内容,则是国家应该采用的教育方针。”

今天的素质教育,只注重技能技艺的传授,完全忽略了传道,忽略了技能技艺背后深层的道德境界层面的因素,舍本逐末,不得其道。技能技艺掌握得再多,充其量不过一工匠而已,而且其技能技艺达到一定的层次就再也上不去了,因为他的道德境界、也就是他的素质没有达到那更高的层次,所以它的技能也就提高不上去。

王财贵认为,做为素质教育新典范标准的建立。应着眼于一下四个方面:

一、回归人性。我们现行教育体制内的语文教育和文化教育,远离了人性,障碍了人性,所以,一定要回归人性。

二、把握本质。现行教育体制内的语文教育和文化教育,并没有把握到语文和文化的本质,而是只在枝微末节处耍花招。

三、直截了当。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把语文教育做得很复杂、艰难,其实语文教育不需要如此,语文教育是依照人性,非常自然就可以开展,所以我们要直截了当,直接开发人类的语文天才,让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语文能力。

四、不再折腾。我们的文化不要再折腾了,我们的教育也不要再折腾了,尤其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要再折腾我们的学生了,不要再折腾老师了,老师教得轻松一点,学生学得愉快一点,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依照这四个标准来建构我们语文教育的新典范。而这四个标准,其实就是一个——合乎人性,如果新典范是从人性出发的,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新典范是永恒的典范。

二、国学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儿童读经的意义 那么,什么教材具备永恒的典范呢?经书!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她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抟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所说的“经”,定义较为松动些,亦即说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 6年 级应学会 2500个 生 字,认识 3000个生字”。诵读国学经典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经典诗文,尽管当时不解其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生受益。少年时期的博闻强记,往往会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 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由于《千字文》中没有一个字重复,而且又都是常用字,所以学会这一千字之后,一般人就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中的需要了,再说这些字的结构与笔划可说是汉字的代表,自然而然就成为儿童学习写字的好教材,就连历代许多著名书法家都很喜欢书写它。因此,国学经典能够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

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因为我们所说的“读”,是“熟读”的意思。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吾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较为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教养文化,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之方。

读经让学生懂得伦理道德及基本礼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清朝末年以前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基本教材,合称“

三、百、千 ”。由于文字 简洁实用,易于记诵,所以被当时的社会广泛接受而成为儿童必 读。因此,在那个时代只要受过教育的人大概都曾读过。就是在今天,虽然已不再作为小学课本,但是依然有许多父母把它介绍给孩子们做为课外读物。

就《三字经》来说,可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取材范畴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 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内容 非常丰富,文 词编排精简,三字一句更是容易 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对初学的儿童而言,背诵 三字经等于熟记了许多常识、国学及历史故事,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 以《三字经》一直以来都是儿童启蒙教材的首选,之所 以能够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就在于其 内容多元丰富且富教育意义。

《弟子规》是以教导儿童伦理道德及基本礼仪为主的学习教材。第一段的总序根据《论语 •学而》中孔子的一段话作为全书的主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内容浅白易懂,押韵顺口,对儿童正确行为的规范具体明确,现今仍广泛流行于各小学。

《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个字,但是它构思精巧、对仗工整,气势 雄伟、易读易记。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自然、历史、人物掌故、典章制度、道德伦理以及修齐治平的道理,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这些经典不仅可以涵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气度,更可将学习到的内容当做为人处世的典范。真是像古人说的:“熟 读三字经,便 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读经让家庭教育走出泥潭。

传统经典《弟子规》<出则弟>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孝亲尊师、长幼有序,乃中华传统的美德可是今天为什么会有许多孩子都不懂基本的礼节?追根溯源,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的缺失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读经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对长辈也越来越礼貌了。

实践证明,不论时代如何演变,国学经典始终都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资产。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 的血液里融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为孩 子们构建素质教育的基石,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高

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高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的教育,而这项教育的推进则是一项长期 的系统的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去实施。通过素质教育实践,让教育回归生活,全面实施教育生态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不仅重视语文、数学、科学等显形课程,而且更加重视许多其它课程,如交通安全、**常行为、劳动技术和图书馆教育等。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校图书馆是师生学习、掌握信息、知识的基地,也是保证学校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教育的重要支柱。因此,图书馆必须适应改革步伐,更新办馆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我们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被动式教育为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探究式教育;变原来的学生围绕老师转为老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原来的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这样以来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自信,诚实以及乐观等方面的个性品格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图书馆要积极与各学科教师相互合作,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智慧的潜力,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创造的意识和才干,为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把课外阅读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上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的创新素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解除学习上的迷惑,品尝到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语文、科学等内容时,可事先向学生推荐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收集资料,找出最有用的东西,使学生在寻找、阅读、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围绕专题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素质,如:开展“人物传记”阅读活动,其中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对人生的态度,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高风亮节无时不在激励着学生,给学生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正视自我,反思自我,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自身修养。如:开展“史书”阅读活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史书阅览带给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认知,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真正起到了“益智、启智、增知、陶情”的作用。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乐章─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诸育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学生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性格特征都是影响品德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实际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哈维格斯特认为,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就包括发展道德性及价值性判断的标准,发展人格的独立性,发展对社会团体的态度等。在教育实践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的表现之一就是帮助德育工作者学会了区分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学会了用心理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常常用解决思想品德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与智育息息相关

实施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而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还是能力,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心理教育与体育息息相关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身体健康是学习的保障,古人认为,七情太过均可致病,“喜伤心、悲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心理健康依赖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又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又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让学生不要用脑过度,不要有心理压力,不要有不良情绪。很多情况下,身体上的不适感并不是来自生理上的原因,而是来自心理原因,如连续不断地长时间学习或有严重考试焦虑症的学生经常会感到记忆减退、头疼、胸闷、失眠、食欲不振,这些都是生理症状,但其真正原因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心理上加以辅导,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学习才有所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角色要切实加以转变。过去教师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今后的学习不会停留在掌握现代知识的水平上,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灌输者。要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想学、会学。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这比教书更重要,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要优化德育教育,要身教与爱的教育相结合,做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改变原来的“什么都是老师说了算”为民主管理班级,带领班级成员确定班级体发展目标,指导班级成员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协调班级内外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开展对班级成员和班级体的评价活动。

爱生胜过爱子女,这样学生就把老师与父母联系在一起,把以前对父母的期望迁移到老师身上,为此,教师就要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和照顾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心中最信赖的人.四、全面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校图书馆是以书育人,是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芳草地。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课外阅读指导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我们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每学期组织“朗诵赛”、“故事演讲赛”、“读书心得会”、“读书笔记展览”等,这会使学生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或者开展佩戴“明星卡”活动,根据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老师为学生佩戴阅读明星、阅读小博士、智慧星、天天进步星等醒目的证卡。每班明星卡数量一定,佩戴明星卡的人却在不断变化,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传授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阅读课上,我们教师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详细地讲解,而且还要联系名人名家的读书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列出自读提纲:比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读后要针对上面的问题,及时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读书质量的提高。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们要重点强化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2)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编提纲、写体会。(4)做卡片。为了便于积累和记忆,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5)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3、发挥教育功能,为课程改革服务

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更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重任。在当前新课程全面实施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全面发挥这一功能,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使素质教育的天更蓝、路更宽。

五、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师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观念去进行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抓住“创造性培养”这一核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我上美术课时,打破以往“拷贝”的教学模式,尽量不给学生提供摹仿的范例,让学生自由构图绘画,让学生画心中的画,作心中的物,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进行创造。

2、要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多采用发现教学模式,给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讨论、交流、合作、实践、探究,从而寻求正确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求知。这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思想,达到了培养聪明才智者,知识探索者,积极思维者的目的。

总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很多,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学生素质教育

香菜营乡学区:王月娥

素质教育也要分级吗?

是的!人受到大脑和身体发育的影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实际上是老师和学生的一场心理较量,兵法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就先来思考一下学生的特点。第一,对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从日常环境中学到的永远要比可以用语言描绘出来的道理深刻有意义。第二,这个年龄的孩子记忆力要比理解力强很多。第三,雄心壮志不属于儿童,从小事教起才是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学教师应该掌握的教育原则就应该很清楚了。

首先,老师应该发挥一切能力,尽力在学校制造一个榜样世界。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所谓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实际上是教师的素质考察,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在学校,日常环境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老师本身。我们班的水池旁长年都保持有一块香皂,那都是我从自己家里拿来的。我常对孩子们说,一块香皂本身其实并不值什么,但是当你用它来给其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它就不再只值一块香皂了。后来,我们班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几乎没有自私的孩子,都很愿意帮助别人,大家像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其次,不要试图引导孩子理解许多大道理,记忆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素质教育可不是要大家把书本都扔掉,书上有许多东西还是必须记忆的,而且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孩子可以通过理解来记忆那自然是好,但是总有知识是当时理解不了的,而且数量还不少,那么记忆就是他们学习的最高效的方法了。同时,在大部分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都不明朗的启蒙阶段,尽可能多的利用孩子的记忆能力,多让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不管是不是和书本有关,也是对孩子有极大帮助的。

再次,从时时刻刻的小事入手也是诀窍之一。有许多老师家长常用竞争激烈啊、要上名校啊、要出人头地啊,诸如此类的话来“激励”孩子,可是往往起到了反作用。对城市里的这些没有生活压力的孩子来说,玩还是比出人头地来的重要。不过不要紧,暖棚里一样可以长出鲜艳的花朵。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迎合孩子的心理,从平时小事入手,一样可以起到作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两句话就可以完成的,时时刻刻,持续不断才是诀窍。

素质教育在我国还在摸索阶段,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还请各位有识之士不要见笑。

下载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国学经典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张福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在体育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界,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中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已经有好些年了。......

    论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论中专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开拓创......

    论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与完善教育创新

    论如何加强素质教育与完善教育创新【摘要】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现代社会呼唤完备的教育体系的建立,构建市场经济的素质教育,需要选择不同的路径,需要不断......

    论中国的素质教育与大的环境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论中国的素质教育与大的环境 摘要: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发展的模式正确,会给国家培养一大批人才,人才多了创造力就好了,这样国家的脚步就会走的更稳更好。现......

    读国学经典 行素质教育

    读国学经典行素质教育 在今年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阅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至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化又一代华......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徐娟 文章来源:河南省平舆县实验小学 发表时间:2012-10-31 点击次数 483 次 教育部门提倡应试转素质已经很久了,但这股春风到现在还没有在大多......

    浅谈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莒县第三实验小学 刘林军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此时,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 摘要 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应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