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国学经典 行素质教育
读国学经典
行素质教育
在今年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阅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至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化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读国学经典,在让思想自由驰骋,精神旷达美丽,成就清新高尚人生的同时,我想,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把国学精髓融入到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去,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从阅读经典中受到中华文化的教育,以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其修身养性之功效。
有理由吗?有。
第一、国学经典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生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 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的民族,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小学生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第二、小学生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小学生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小学生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第三、通过国学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
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对于个人来说,从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小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第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小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第五、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传播与接受,有利于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
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 21 世纪的竞争需要。
第二篇:南湾学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推进素质教育的为工作汇报
厚道笃学、和而不同
---南湾学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推进素质教育的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南湾学校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康桥社区,创建于2009年8月,是区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湾学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推进素质教育的为工作汇报。学校占地面积27456.2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349.70平方米,现有小学部27个班,初中部11个班,学生数1884人,专任教师113人,期中本科学历81人,硕士14人。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典雅端庄,是莘莘学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生命乐园。现就我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推进素质教育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总体情况
我校办学以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设和谐教育。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厚道笃学、和而不同”的办学思想,在“和乐”中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了孩子们智慧的发展与生命的成熟,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了我校办学水平,一年多来,我们坚持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依法治教,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规范化办学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基于当代教育教学发展,基于学生成长规律,借鉴传统文化精髓,提出学校“厚道笃学,和而不同”办学思想,构建“从和”的学校文化,包含“从心”的学校管理,“从本”的课堂教学,“从乐”的和善德育,“从实”的教育科研,以及相融相携、快乐同行的学校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寻找适合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做厚道之人开始,求知与探索并举,创新与实践同行,立志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既有团队精神又有鲜明个性,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由于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动既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又结合了学校发展实际,尤其适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们的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实现了学校优质快速发展。
二、规范化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
(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管理网络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级精神,我校成立李化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责任,积极开展规范化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强化学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办学伊始,我校就根据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制定了《南湾学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办法》,规范了学校的各项规范办学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办学制度和问责制度。同时组织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讨,统一了全校教职工对于“规范化办学行为”的认识,树了全校教职工正确的育人观,保证了学校各项办学行为的规范化。同时,学校还利用每学年的开学初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集中培训,一方面将学校规范化办学行为的精神向家长进行传达,营造良好的规范化办学氛围,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接受家长的监督与检查,与家长、社区合力开展规范化办学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强化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之一,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校风的形成。基于此点认识,学校狠抓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开展了“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根据龙岗区师德建设考核细则,以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要求全校教师树立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的意识,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约束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严禁歧视和排挤后进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了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用高尚的师德教育人,用美好的心灵影响人。
(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建立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素质教育成效,学校严格进行办学管理,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教师业务考核标准等各个方面,均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中,能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科学编排课程,开齐开足各类课程;能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作业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的原则,切实为学生减负。能规范教学用书,坚决杜绝盗版教材及征订目录以外的书籍进入校园;在课堂教学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突出课堂特色,能用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严格按要求规范编班行为,实行常态均衡编班,均衡配备任课。在常规管理方面,能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重视教师备讲批辅及各个环节的管理;坚决杜绝有偿补课行为。通过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管理模式,使学生始终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健康发展。
2.建立招生管理制度、开展阳光招生工作
在招生管理工作中,成立了以李化春校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我们坚持实行划片招生,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汇报《南湾学校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推进素质教育的为工作汇报》。在招生工作中,我们实行阳光招生,每年招生报名前1个月公布招生范围、招生规模、报名条件、报名时间及地点、咨询电话,招生结束后15天内要公布招生录取结果,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当地主流媒体、教育网站、校务公开栏等各种形式将上述招生信息向社会公布。
3.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评价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生学业考评制度》,全面实行等级制,淡化了分数对学生个体客观存在的学习差异的区分度和负面影响,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老师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我校统一使用了《南湾学校-家庭联系手册》,重视了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结合多方面因素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家长和教师互动的平台,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搭设了桥梁,形成了学校、家长、教师的教育合力,增强了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教育功能。
4.规范学籍管理,加强防辍保学
加强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学校学籍管理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设备健全,管理人员对现行学籍管理系统操作规范熟练,统计查询精准,《学籍档案卡》填写、管理规范,学生全部注册,转入转出手续齐全,材料完备。尽管我校新办,面临流动人口多,学生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但通过学籍管理老师的努力,通过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建立了全面的防辍、保学网络,我校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
(五)规范化办学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规范化办学不仅关系到学校行为的合理、合法性,同时还关系到千家万户孩子们的前途。学校在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常抓不懈。通过学校常规检查,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定期组织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行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各部门,各教师进行办学行为总结与反思,在总结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定期对学校的学籍管理进行检查,保证学校学籍管理的规范有序,全力防止学辍学、保证学生获得正常的受教育机会。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办学行为的规范化,我们还采取了抽查制,不定期地开展教师座谈,家长电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规范化办学行为的落实情况。对于出现违规的行为,我们将启动问责程序,对违规部门或老师进行问责,通报。
(五)家校联动、共同监督,确保办学行为规范、合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我们一方面建立了《南湾学校规范化办学检查制度》,在学校规范化办学行为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学校办学行为始终规范合法。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我们还成立了家长义工组织,他们不仅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同时还深入地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公布了违规办学举报电话,接受社区和社会的监督。在家校共同努力下,一年多来,我们没有出现一例违规办学的行为,赢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家长、社区的一致好评。
三、规范办学显特色
在规范办学行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减负不减质”的宗旨,立足于当代教育教学的前沿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在规范化办学行为下形成了“家长义工”、“国学教育”、“百校扶百校活动'”南湾有效教学模式“等特色,确保了我校在规范中求得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一、家长义工组织构建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义工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成立了家长义工组织。家长义工组织不仅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还制定了南湾学校家长义工章程,明确家长义工组织的指导思想、作用、职责。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义工的认识,我校还形成了家长义工培训制度,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义工座谈等方式让家长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家长义工的素质素养,使家长义工组织与学校形成了有效的合力,促进了学校规范化办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家长义工在学校办学过程中新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是教育教学的监督者;是第二课堂的协助者;是师生关系的促进者;是家校合作的协调者。学校、家庭、社会初步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学校在规范化办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构建了有力的保障系统。学校规范化办学行为在家长义工的参与下,扎实有效地开展,这也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第二、国学教育
学校一直倡导孩子们”厚道做人、笃学求知“,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创新的基础,在均衡和谐中获得终身发展的基石。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汲取国学精髓,同时融入当代教育思想,搭建我校素质教育的新平台。如用国学中”忠、孝、礼、义、信“的精髓,培养学生法制道德观念;用国学中”舍生取义“的精髓,树立学生爱国意识、家园意识、责任意识;用国学中”克己、厚道、仁爱“的精髓,来培育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学生人格魅力。为了充分挖掘国学教育的内涵,我们在学校广泛地开展了国学教育教学活动:请优秀的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科任老师,在国学课教授《弟子规》、《论语》;开展国学歌曲传唱活动;开展国学绘画创作;开展国学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国学韵律操;开展国学手抄报比赛;开展我生活中的国学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洗礼,让国学精神融入到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让国学精髓内化成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成为爱国、知孝、懂礼、乐学、勇于创新和实践的新一代。
第三、有效教学模式
学校办学伊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适合于孩子们的教育模式。为此,我们成功地申请了国家级课题”南湾有效教学模式“。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始终立足于适合于时代的发展;适合于孩子们的成长规律;适合于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在全体南湾人的努力下,我们开发出了”童话激发兴趣、快乐主导课堂“、”情境诱发兴趣、激励主导课堂“、”南湾学校快乐学案“等适合于孩子们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在2010年南湾学校教学展示月中,我们的展示课获得了来校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百校扶百校活动---新课题新成就
《深圳市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实施方案》是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有关文件,统一认识,并成立了以李化春校长为组长的百校扶百校工作小组,安排教学处负责组织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一年来,我校与深圳中学初中部真诚互动,友好往来。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安全工作、团队建设、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了融洽沟通,有效交流。”百校扶百校“活动对我们办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在2010年深圳市百校扶百校评估活动中,我校以95.5分的成绩获得深圳市第二名的好成绩,李化春校长还代表全体深圳被帮扶学校在全市”百校扶百校“总结会上发言,将工作经验与全市学校进行分享,受得了市教育届的一致好评。
四、素质教育结成果
在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现在,我校校风良好,学风浓厚,教师育人为乐,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教师荣获国家级奖项21人次,市区级奖项122人次,143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我校教师在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刊物中发表论文40多篇。2010年我校先后获得”教育部课'十一五'题研究先进单位“和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科研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1月12日,我校顺利通过”百校扶百校工作优秀单位“的评选工作,荣获深圳市”百校扶百校优秀单位“第二名。2009-2010学荣获龙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我校荣获2010年深圳市教育系统女职工博文大赛优秀组织奖,李化春校长获”'十一五'课题研究优秀科研个人“称号。在全国教学竞赛中,我校徐峥娜、王芳两位老师在全国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魏紫渲老师获二等奖。
今后,我校将在上级党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继续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依法治校,严格依法治教,坚定信心,务实工作,进一步践行学校”厚道笃学和而不同"办学思想,把我校办成办学条件更优良、育人环境更优美、教师队伍更优秀、学校管理更优化、教学质量更优异的一流的九年一贯制优质学校,并以实际行动和出色的业绩回馈人民与社会。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2011年3月
第三篇: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素质教育”这个词,在如今的重庆可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最近我读了黄金愈先生所写的《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触颇深。虽然在美国的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种种媒体上,在教育机构的有关网站和文件上,在学校的介绍和报告中,几乎看不到、听不到“素质教育”这个词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的词,但是通过读黄先生的这本书,我总感到美国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首先,美国家庭非常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孩子三方面素质的培养:
一是个性独立与自信的培养。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品格。家境好的,当然不必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房间,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也想方设法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个有8个儿子、2个女儿的大家庭。夫妻俩长年在非洲加纳帮助语言教学,两年前才回到美国。因为买不起更大的房子,两个女儿只好共享一个小房间,在放了两张床之后,只剩下两个墙角,聪明的父亲为她们设计了两个小小的独立空间,使她们有各自摆弄自己物品的天地。美国人认为,从小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空间,对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民主意识与自由的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非常宽松的。父母一般不大打断孩子的说话;决定家庭事务,无论大小,一般都要征求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每个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反对父母的意见。孩子在家里玩耍,只要不会发生伤害事故,父母一般不会干预。
三是举止文明与平等的培养。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对中国夫妇到一美国人家里去做客,主人的小儿子非常喜欢吃一种小甜饼,在PASS一桌后他马上问父亲说:“我可以再要一块吗?”父亲即刻回答:“当然可以,请!”在整个晚餐过程中,任何人需要帮助或者帮助别人都会得到非常有礼貌的回应:“请……”、“谢谢你……”这种平等的家庭氛围,注重对孩子文明礼节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富于同情心和乐于助人。如果你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为美国人的反应速度感到惊奇:在你感谢美国人时,你会即刻得到“You are welcome.”反应之快速、之自然,没有长年累月与浓厚氛围的熏陶是绝对做不到的。
其次,美国学校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是探索与创造教育。美国的中小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工具去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尽量创造条件,使其特长得以充分发展。看看他们的一堂天文课:在天象实验室里,有一套可以模拟天体运行的设备,学生坐在椅子上,就象在太空飞船里遨游宇宙,主要天体、星座位置、天象观测方法一目了然。不仅有真切感,而且能激起学生对宇宙探索的欲望。
我还曾经在网上读到一份材料:很多美国小学生二年级时就知道如何使用地图,阅读数据,开始研究诸如动物或昆虫等课题;四年级时能用地图、照片、图表来理解世界各地区及其气候的不同;五年级时能列、读表格,能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信息进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构的报告;六年级时能使用百科全书以及其他
参考资料完成独立的研究计划。而我国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做到。
二是满足与欣赏教育。在全美ACT考试得满分、江泽民97年访美去夏威夷时担任翻译的17岁男孩章培志就曾说过: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很重要,这一点从小我们就很注意,老师很夸张,会叫我们“天才、神童”,各种各样的表扬会让你永远觉得自己了不起,很有成就感。我想我能在辩论中取得好成绩,心理因素很重要。在我所了解的每一所学校,特别是小学,无论在走廊还是教室里,常常看到精心布置的学生“作品展”,实际上是学生手工制作、绘画、陶艺等课的课堂作业。尽管一部分习作的水平很一般,但老师非常重视,我们走进教室时特意让我们看,许多学生指给我们看他们自己的作品,甚至拿起来让我们仔细欣赏。满足与成就感溢于言表。美国家庭也自小就开始培养孩子欣赏自己的每一点进步。
美国一般中小学都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电脑、驾驶、机器操作、建筑设计、摄影、绘画、乐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要求不同于职业学校,只讲授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习基础技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主要是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无论在宾州教育部,还是在Lempeter-strausburg学区参观,主人都谈到有两样东西是美国任何学校都有(当然除了网络和家庭学校)而且引以为豪的:一是乐队,二是球队。学校系统的乐队和球队比赛在全美都是很有声望的活动。这些课外活动组织都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哪一个兴趣小组。教师绝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天赋而将之拒之于门外。
三是社会与责任教育。美国有一个全国高中学生考试叫作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我从当地的HAMPFIELD高级中学了解到:美国大学一般不看重这个分数。我们团指导老师有个来自中国的朋友,他的儿子SAT成绩达到99.5%,但怎么也没有等到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因很简单,美国大学不喜欢“书虫”。美国大学考察一个高中毕业生是否是优秀,还有两个重要指标:①社会活动能力;②所有学课的平均成绩。而且大学对所有报考的学生都进行面试。这与我们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相去甚远。企业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新人时,非常看重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和个人特长等素质。有时候,面试就是企业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同数名应聘者在一起喝咖啡,一两个小时天南地北地“闲聊”,足以让应聘者显山露水,反映出个人综合素质的差异。美国高校,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在录取新生时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品格。一个学生如果曾经担任过学生参议院主席或议员,担任过校报编辑,同样分数下,他要比没有什么社会活动背景的学生被录取的几率大得多。
Hempfield学区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一个学生兴趣广泛、社会活动能力强,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差。假如这样的学生成绩不好,我们倒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没有问题了。有的学校甚至提出,如果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很强,可以不看他的SAT成绩。在一所私立学校(Menonite School)参观时,校学生参议院主席告诉我们:学生参议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帮助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联系有关社区和组织提供学生参加志愿者劳动,为社会尽义务。参加义务劳动的有关情况都会记录在案,学生报考大学时,学校会负责地将有关情况(做义工、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向学生所报考的大学转达。
当然,美国社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同样非常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在系列之一中已经提到。国内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似乎有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模式。我认为这种观点妄自尊大,有些失之偏颇。试想:没有美国基础教育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本素质,诸如创造欲望、探索能力、广泛兴趣和
社会责任感等等,美国高等教育有何优势可言?!美国高校一流的设施和师资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同样很突出。我们的教育家们能否为我们的下一代找一条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新路?
第四篇:读素质教育在英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英国>>有感
许敏芳
趁暑假期间,阅读了曾去英国考察学习的校长写的一本<<素质教育在英国>>。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去英国之前,他不止一次地听别人说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不如中国,但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比中国好。作者对此颇感不解,如果没有很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良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英美等国又凭什么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诺贝尔奖?带着同样的疑问和不解,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读完本书,我才知道国外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力,这种教育有着强大的后劲。此外,他们的课程教育、考试制度、师生关系、社会实践,乃至思想教育,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英国还看到,数量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学习场所,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提供了第二课堂。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旅游、交通、演出等部门对学生购票都给予相当大的优惠。凡此种种,都使我想到,搞好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政府和社会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太多。
这让我想到了三年前曾去美国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美国政府对教育非常注重,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有着全球知名的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而我也有幸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其中美国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近些年来我国循环利用教材图书,避免浪费。我分别观察学习了三所学校,而且各有 代表性。第一所是美国的私立学校,也就是贺老师所在凯卓男子学校。第二所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朱老师所在的西门小学,第三所是美国的国际学校,一所中美国际学校,全校的学习是半天中文,半天英文。
凯卓男子学校是一所教堂学校,在美国一所私立学校中也是比较优秀的。它和公立学校的收费有着天壤之别,公立学校是完全免费,而这所学校,每学年的收费就高达两三万美元。所以一般私立学校的家长都是有一定经济水平,自身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它分为幼儿园,小学1-5年级,初中6-8年级。headmaster大校长旗下有lower school低年级部的校长和upper school高年级部的校长。每个礼拜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校长分别和自己负责的年级的教职工在午饭时间进行议会,下达任务,最主要是讨论教学中的问题,比如个别学生的表现以及该如何处理。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幽默开朗的教师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教师不会责骂学生,如果学生表现不好,教师进行多次提醒后还是不听的情况,教师会在会议或者直接告诉相关校长,由校长解决。教师给学生授课,不拘一格。课前会很轻松地问学生在家有没有什么活动,过得是否愉快。课上,学生可以选择你舒服的坐姿,不用端端正正地双手放在课桌上或者反绑在背后。在教师授课中有任何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举手提问。而教师的话,视情况看,可以选择站着或坐着进行教学。哪怕是校长或者家长来教室参观,也从不拘谨,继续平时的课。有时候英文课,教师会要求学生们围成一圈,坐着,躺着,趴着,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学习。而这样的学习,很 多学生倒也并不见得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参与性更强了。
家长在学校的活动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每天都有家长资源来图书馆帮助摆放图书,有家长来餐厅做清洁工作,帮助分发午餐,也有家长做好准备替教师上课。。。各种活动,只要是学校需要的,只要是家长有时间的,都会热情地前来参加。而家长会,不像中国的家长会一样。没半个学期,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写评语,对各方面进行评价。小学教师的话,需要写几面的报告,而且不能出现贬义词。这些评语通过校长的同意,一一发给家长。有一周,会是学校接待家长日。每个教师分别接待家长,进行对孩子的分析和评价。
看完全书我仿佛到英国的学校参观了一番,使我了解了英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的不同之处,英国的素质教育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它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希望人人都来关注素质教育,并加入到素质教育的行列中去。
第五篇: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重的结果。